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是什么级别的官员?

本文目录一览:

  • 1、杨得志将军的生平。
  • 2、房辉峰简历
  • 3、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是什么级别的官员?
  • 4、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
  • 5、2020年现任军委总参谋长是谁?
  • 6、粟裕为什么没有评上元帅,建国后为什么一直没有什么消息!
  • 7、总参谋长什么级别
  • 8、参谋长是起什么作用的
  • 9、粟裕的简历
  • 10、黄克成在四野是什么职务

杨得志将军的生平。

杨得志 永远的丰碑 杨得志:将军英勇彪炳千秋 抗日英雄谱杨得志是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将领。1911年生,湖南醴陵人。1928年2月参加工农革命军。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起任中国工农红军排长、连长、团长、副师长、师长。参加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和长征。长征途中曾组织“十七勇士”强渡大渡河,为后续部队打开了通路。1937年春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15师685团团长,在威震中外的平型关战斗中,歼敌1000余人,给日军精锐坂垣师团以沉重打击。1938年2月,率部进入吕梁山区,为建立晋西南抗日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献。后任第344旅副旅长、代理旅长,带领100余人在滑县与689团会合后,取得全歼伪军扈金禄部的胜利。随后于平汉路东、漳河以南、卫河两岸开辟抗日根据地。1939年春任冀鲁豫支队支队长,率部在冀鲁豫地区开展游击战争。1940年任八路军第2纵队司令员、冀鲁豫军区司令员。1944年4月率部返回延安,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第1旅旅长,担负守卫黄河河防、保卫延安、保卫党中央的重任。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冀鲁豫军区第1纵队司令员,晋察冀军区第1、第2纵队司令员,晋察冀野战军司令员,华北军区第2兵团(后改为人民解放军第19兵团)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济南军区、武汉军区、昆明军区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军委副秘书长,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委委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94年10月25日在北京逝世。杨得志(1911-1994),原名杨敬堂。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一 杨得志,1911年1月3日出生在湖南省醴陵县南阳桥(今株州)三望村的一个铁匠家庭。幼年跟随父亲学习打铁,11岁离家为人放牛,14岁后随兄杨海堂到江西萍乡安源煤矿挑煤,半年后,返回家乡给一户地主家做长工。1926年夏到衡阳当筑路工。 1928年1月,杨得志与兄长杨海堂等25名筑路工从衡阳板子桥到韩家村参加了前往井冈山的工农革命军第七师。杨得志被分到师部当通信员,不久后被调到师特务连三排七班当战士。同年3月随队上井冈山参加巩固和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战士、班长,参加了井冈山反“围剿”和反“会剿”斗争,随部队转战赣南闽西后,参加了龙岩、水南、文家寺等战斗和进攻长沙战役。 1930年8月,杨得志任红四军第十一师师部通信警卫排排长兼士兵委员会主席。1931年任红四军十一师师部特务连(后改为炮兵连)连长。1932年初调任红四十五师管理科科长,同年3月调任第九十三团团长。在中央苏区第一至五次反“围剿”中,参加了龙冈、富田、良村、黄陂、漳州、三甲幛、广昌、温坊等战役战斗,因作战勇敢,1933年8月1日荣获中央苏区工农兵代表大会第一次颁发的三级红星奖章。 第四次反“围剿”前,第九十三团编为红七师第二十团,杨得志任第二十团团长。第五次反“围剿”受挫后,红军缩编,杨得志改任红一军团第一师第一团二营营长。1934年春接任红一团团长。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后,杨得志率红一团担任前卫和先遣任务,组织和指挥部队连续突破国民党军四道封锁线,突破了乌江,为后续部队打开通路。 1935年5月,杨得志组织指挥部队参加四渡赤水河,抢渡金沙江,突然袭占安顺场渡口,歼国民党军一个营,夺获小船一只,随即组织强渡。红一团抽调17名勇士组成突击队,冒着敌人密集的火力,在汹涌的波涛中,以仅有的一只小船,在火力掩护下,强渡大渡河,击溃了敌人一个营,占领了对岸渡口,粉碎了蒋介石要把红军变为“石达开第二”的梦想,保证了红军全部胜利渡过天险大渡河,继续北进。 1935年8月,中共中央决定将一、四方面军混合编队,组成左右两路军,走过草地,共同北上后,红一团和红三团一部编为一纵队第一大队,杨得志任大队长。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部队进行了整编,恢复了红一团番号,杨得志仍任团长,随后组织指挥部队参加了直罗镇战役,与兄弟部队一道俘国民党军5000余人,粉碎了敌人对陕甘根据地的第三次“围剿”。直罗镇战役的胜利“给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136页)。 1936年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决定组成抗日先锋军后,红一军团决定组建一个师,恢复红一师番号,杨得志任红一军团第一师副师长。随后,协助指挥部队从陕北东渡黄河参加东征战役。东征战役后,杨得志调任红二师师长,率队参加西征甘肃、宁夏,组织指挥了山城堡战役。1937年春到抗日军政大学第二期学习,兼第一队队长。 二 抗战争爆发后,根据国共两党谈判的协议,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杨得志从抗大提前结业返回部队,任第一一五师第三四三旅六八五团团长,随即组织指挥部队参加了平型关战役。1938年2月,杨得志率部进入吕梁山区,开展游击战争。后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第三四四旅副旅长、代理旅长职务。 1939年2月,杨得志奉命率一部东进冀鲁豫边区壮大抗日武装,开展游击活动,建立抗日民主政权。组建了八路军冀鲁豫支队,任支队长。经过几个月的工作,支队发展到1.7万余人,在粉碎日军“扫荡”的同时,还对丁树本、石友三等顽军发动了较大规模的讨伐,将数万顽军消灭、打垮或逐出了冀鲁豫地区。 讨顽战役结束后,按照中共中央北方局的指示,建立了冀鲁豫地区党委、行署和军区。杨得志任冀鲁豫军区司令员。八路军第二纵队组建后,任纵队司令员,组织军民开展平原游击战争,多次挫败日伪军的“扫荡”,击退国民党顽固派军队的进攻,巩固和发展了冀鲁豫抗日根据地。 1944年1月,杨得志奉命带领冀鲁豫军区部分部队前往陕北执行保卫延安的任务。部队编为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第一旅,任旅长。担负守卫黄河河防,保卫延安、保卫中共中央的任务。 1945年4月,杨得志出席了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七大”闭幕后,到中共党校学习。 三 解放战争初期,杨得志返回冀鲁豫军区任第一纵队司令员,率部参加上党战役、平汉战役。平汉战役后又率队转战到晋察冀地区。 1946年底,杨得志调任第二纵队司令员,随即组织指挥所部进行张家口、正太、青仓、保北等战役。1947年7月,调任晋察冀野战军司令员,10月,组织指挥部队参加了清风店战役,全歼国民党军主力第三军等部1?7万余人。 同年11月,在朱德、聂荣臻领导下,杨得志组织指挥部队发起石家庄攻坚战,仅用一周时间,攻克全城,全歼守国民党军2.4万余人,活捉国民党军守防司令、第三十二师师长刘英。石家庄战役的胜利,开创了人民解放军夺取坚固设防城市的先例,切断了国民党军赖以机动和南北联系的铁路交通线,使平、津、保与太原等地之敌处于分割状态,陷于被动地位,晋察冀和晋察鲁豫解放区则因此完全联成了一片。 1948年杨得志任华北军区第二兵团(后改为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兵团)司令员,率部转战察南、绥东、热西、冀东,同年11月,率部参加了平津战役,攻克新保安、太原等战役。太原解放后,又率部挺进西北,组织指挥所部参与解放兰州、宁夏等战役战斗。1949年9月宁夏解放后,杨得志奉命率部由银川到达西安,任中共中央西北局委员兼陕西军区司令员。 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杨得志任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兵团司令员兼陕西省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西北局委员、西北军政委员会委员。抗美援朝期间,杨得志于1951年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九兵团司令员。参与指挥了第五次战役和夏季、秋季防御战役。1952年起任志愿军副司令员、司令员。参与指挥秋季反击作战、上甘岭战役和1953年夏季反击战役。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一枚、一级自由独立勋章二枚。 1954年回国后,杨得志入军事学院学习,并兼任战役系主任。1955年被任命为济南军区司令员。1958年任中共山东省委常委,1967年任山东省革命委员会第一副主任。1969年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1971年任中共山东省委第一书记、山东省革命委员会主任。1972年底任武汉军区司令员。 1979年1月,杨得志调任昆明军区司令员。2月即奔赴云南前线指挥部,指挥部队反击老街、沙巴地区的越军,一举取得对越自卫反击作战的胜利。1980年,杨得志任国防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军委常委、副秘书长。1983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1987年被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 杨得志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共第七大代表,八大候补中央委员、中央委员(1966年递补),是九大、十大、十一大、十二大中央委员,第十一届五中全会当选为中央书记处书记,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委员会常委。杨得志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杨得志于1994年10月25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3岁。

房辉峰简历

房峰辉,男,汉族,1951年4月出生,陕西咸阳彬县人,1968年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军事学院基本系毕业,大专学历,上将军衔。曾担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联合参谋部参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2018年1月,因涉嫌行贿、受贿犯罪,被移送军事检察机关依法处理。2018年2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公告,终止房峰辉的全国人大代表资格。2018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决定给予房峰辉开除党籍处分。在百度百科可以找到。 网页链接下面来了解下房辉峰履历:1.历任排长,作训参谋,科长,团参谋长,团长,师参谋长,新疆军区副参谋长,兰州军区某集团军副军长 、军长。2.2003年12月——2007年0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参谋长。3.2007年06月——2009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司令员。4.2009年10月01日,担任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阅兵式总指挥。5.2012年10月——2012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6.2012年11月——2013年02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 。7.2013年03月——2015年12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 。8.2015年12月——2017年08月,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 ,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参谋长 。9.2017年08月——2017年10月,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10.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七、十八届中央委员。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是什么级别的官员?

解放军总参谋长级别高。军委副主席、委员、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 副总理。副总参谋长、大军区司令,都是正大军区级,总参谋长是军委委员,享受副国级待遇,省委书记是正省部级。军队和地方的级别对应,一般而言,正大军区司令和政委相当于一般省份的省委书记,在和平时期,后者权力大一些,战争时期前者权力大一些。按解放军军衔管理规定,正大军区级对应的军衔是中将或上将,而军委委员一定是上将。 军委委员相当于国务委员(非政治局委员的国务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总参谋部最高长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是中央军事委员会的军事工作机关,是全军军事工作的领导机关,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总司令部。在中央军委领导下,负责组织领导全军的军事建设和组织指挥全军的军事行动。

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是最高长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是中央军事委员会的军事工作机关,是全军军事工作的领导机关,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总司令部。在中央军委领导下,负责组织领导全军的军事建设和组织指挥全军的军事行动。2016年1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基础上调整组建成立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中国共产党的武装力量成立于1927年8月1日,但是在1927年5月,中共中央军事部(中共当时负责国民革命军中军事工作的部门)即在中共中央军事部下设立了参谋科,由聂荣臻任参谋科科长,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的雏形。职务溯源中国古代军队中,参谋一职及相应机构早以有之,只是各历史时期称谓各异而已。我国古代春秋时代及春秋以前虽战事频繁,但由于当时参战国家的国力基础、军队数量、装备水平、战略战术、冲突规模等综合作战能力与战争烈度,对比后来的战国时代相对较弱,战场上武装对抗持续时间也相对较短。故而,春秋时代参战各国中,往往由该国国君或集谋士与将军功能于一身的将领,亲自指挥作战,鸣金击鼓,发号施令。而到了战国时代及战国以后,随着当时军事科技的不断进步,军队装备水平获得了大幅提高,参战国综合国力与后勤保障能力也得到长足发展,交战双方不仅有了锋利的铁制兵器。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

2020年现任军委总参谋长是谁?

202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委总参谋长是李作成。2020年现任军委总参谋长是李作成2020年现任军委总参谋长 目前属于一个保密的阶段,目前还不知道是谁。但是来说,官方一定会公布。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陈炳德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上将军衔。男,汉族,江苏南通人,1941年7月生

粟裕为什么没有评上元帅,建国后为什么一直没有什么消息!

粟裕,没当选元帅,非资历的原因!只有一个唯一原因,就是元帅名额有限。1953年第一轮名单出来(被列入,未正式公布),粟裕自身谦让,1955年第二轮名单出来(未列入),周总理力挺陈毅封元帅。而名额有限,是党中央综合权衡的结果。毛主席说的,粟裕论资论历均可评为元帅!是符合基本条件的,但名额有限,轮不上。 粟裕在1953年是进过元帅名单的。党外民主人士邵力子知道后,还拿着中央文件材料(《全军上校以上军衔干部鉴定报告》),提前通知并兴奋地指着名单材料给粟裕看。才有了后面粟裕主动向党中央提出让帅一事儿。 而粟裕让帅,与其他将领不同,是上会之前就知道消息并给中央了让帅反馈。其他很多将军是上会之后知道了名单才主动申请让衔的。所以,不要以上会名单中元帅里没有粟裕来说事,什么粟裕从来没在名单中,那是名单上会之后的事儿,名单出来之前是1951年至1955年这么长时间的评级反复商议工作。 原定计划1953年7月授衔,1953年初,中央军委发布《关于实施军衔制度准备工作的指示》,指出:“如果可能的话,拟于今年7月实行军衔制度。” 1953年2月17日,中央军委正式成立军衔实施委员会,聂荣臻为主任,黄克诚、肖华为副主任,开始全面着手各级军衔人员的评定。 到5月,总干部部向军委副主席彭德怀呈报了《全军上校以上军衔干部鉴定报告》,原定如果没问题就在7月正式公布。可惜,因当时朝鲜战争激战正酣,彭德怀权衡后,在报告上批示道:“今年各项工作具均挤在一起,颇为紧张,军衔似应推迟至年底为好。”于是,授衔工作再一次被推迟。 在这次未能公布的授衔报告中,粟裕在元帅中排名第七。 所以,现在一切对粟裕封元帅是否符合条件,资历不够的讨论争议,在1953年的《全军上校以上军衔干部鉴定报告》中就可以找到答案。可惜此文件至今未解密。一切待时间来证明吧! 现在有关粟裕未进入元帅名单的争议,是指1955年的两次上会名单。这次名单上,粟裕确实未被列入。 大家讨论的起点不同。不能简单以1955年上会名单来讨论,而应以1951年评级工作开始,1954年军委换届,整个评级工作中间曲折来讨论。所以,这里就有个出入,之前是先商定的元帅以及大将之下的名单,再商定的元帅名单,最后才商定的大将名单。而1955年上会时,却是先定的大将名单10人,再是元帅名单10人,确定了10大帅10大将,最后才是确定元帅及大将之下各级名单。 那为什么是十大将十元帅?十进制计数,以1~10排名,符合国际通例,也符合中国十全十美的古今习惯。所以,10元帅,与国庆节10月1日相对应,圆满,完美!必须的。因名额有限!由此,才引出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粟裕的主动退出。而刘少奇提出的陈毅应与邓小平同样文职原因应退出,意思是由粟裕代替三野的提议,被周恩来否决,总理力挺陈毅当选元帅。 原定综合平衡,从五个野战军中各候选2人,刚好10名。第一野战军:彭德怀、贺龙(一野主力大多是他的晋绥边区部队构成,也是红二方面军缔造者,贺龙晋绥野战军的三个纵队先后划归彭德怀指挥,加入了西北野战军阵营。)第二野战军:刘伯承、邓小平第三野战军:陈毅、粟裕第四野战军:林彪、罗荣桓华北野战军:聂荣臻、徐向前但朱德、叶剑英必须入选,一个是军队缔造者、创始人,一个是红军两次生死挽救人!所以,必须让出2个名额来。毛主席发话,邓小平已离开军队自动弃权。那就只剩下一个名额争议。而粟裕当时已经不再是中央军委委员(1954年9月成立了12人新的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虽说有刘少奇、刘伯承、朱德、陈毅这些老领导的大力支持,甚至黄炎培还力挺,但是一来已经不在军委名单中,二来粟裕在1953年已经表达过主动谦让,高风亮节。 说到资历,粟裕是解放战争时期全军将领中军功第一,资历也高,有德有才,是三野代司令员兼代政委,干的是事实上的司令和政委的事情,华野上下无不听其指挥,创造的鬼神莫测的战法与“以战养战”“以弱胜强”,是军中少有的文武全才! 论打仗,粟裕是"战神"。林彪评价粟裕尽打“神仙仗”,军中没有几人敢打。而林彪一生从不打无把握之仗,常常数倍于敌,四平一仗,五倍于敌,伤亡万余人还打输了,输给了只有杂牌军部队的陈明仁。毛主席曾评价,林彪打仗,不如陈明仁。而毛泽东主席曾对来访中国的英国蒙哥马利将军说道:“我的战友中,数粟裕最会打仗!”一言以蔽之。而事实上也如此,抗美援朝选将,第一粟裕,第二林彪,第三彭德怀。毛主席曾说过:“论功、论历,粟裕可以领元帅衔。解放战争中,谁人不知华东粟裕啊!” 粟裕是八一南昌起义,随朱德到井冈山与毛汇合的800人之一,参加红军最早!与朱德、叶挺、陈毅、林彪一起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陈毅是团指导员,林彪是连长,粟裕是警卫班长。井岗山至中央苏区时期,任红十二军六十五师师长、红十军团参谋长兼任十二师师长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一至第五历次反“围剿”。后来与陈毅一起没参加长征,在南方新四军打游击,曾任红十军团参谋长、挺进师师长、闽浙军区司令员,后黄桥战役一举完整歼灭国民党一个军,连军长都打死了。再后,与陈毅一起,在毛中央指示下建立了苏北、苏中根据地,是创始人之一,陈毅为正,粟裕为副。皖南事变后,粟裕任新四军第一师师长,华中军区副司令兼华中野战军司令,抗日战争时期军功巨大,战绩辉煌,韦岗伏击战,是江南新四军对日寇第一仗,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蒋介石特别致电表彰粟裕:“所属粟部,袭击韦岗,斩获颇多,殊堪嘉尚。”车桥战役,生擒重伤的日军三泽金夫大佐,创造抗日战争以来中国军队生俘日军最多、抓获日本军官职务最高两项纪录(大大超过平型关大捷和台儿庄战役)。高邮战役和陇海东段战役,歼灭拒降日伪军2万余人,日军1100余人,创造我军一次战役歼灭日军人数最多的纪录,是中国军队对日最后一仗,此仗使华中和山东两大解放区连成一片,为解放战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刘少奇曾评价:“粟裕同志领导的新四军第一师在抗日战争中建立了最大的功劳。在我华野军中以第一师部队作战最多,战果最大。”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19个解放区中,有苏中区、苏浙皖区、浙东区3个抗日民主根据地均为粟裕所部开创。最后,解放战争中军功第一,仅第一年歼灭敌人有生力量数就占军中功劳的一半,甚至光辉都掩盖了其抗日战争时的辉煌战绩。粟裕任华野代司令员兼代政委,是当时华东野战军实际负责人,而且最早策划了决定性的淮海战役,战局从“小淮海”最终演变成“大淮海”,将解放进程时间缩短了至少三年。鲁南战役,莱芜战役,济南战役,豫东战役,苏中战役7战7捷,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军中,刘少奇、刘伯承、陈毅、朱德,均是其老领导,又力挺粟裕。 有人说粟裕华野淮海战役的功劳不如林彪四野的辽沈、平津两大战役。我只说,没有粟裕战略眼光,提前布局,在抗日战争末期粟裕主动策划指挥的高邮战役和陇海东段战役,使华中和山东两大解放区连成一片,为解放战争打下的坚实基础。包括粟裕华野在华东的南线牵制作用。林彪四野的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的难度可想而知,将再增加难度至少一倍!最后胜负还难说。为什么蒋介石要假谈判?为什么要求爹拜奶的求美国军舰援助?不就是为了从葫芦岛、营口千里海上运兵到东北,好支援东北的战事嘛,争取时间,争取运输更多的部队和补给。为什么要费时费力的海运呢?想过吗?就是华中和山东两大解放区连成一片,成了拦路恶虎,蒋介石敢直接拉部队陆上去东北?!!!所以呢,辽沈、平津,一半功劳都要算在粟裕的华野身上。不然,你看下打锦州,塔山阻击战的关键作用,不就是拦截从葫芦岛海上军援的国民党军队嘛,那才多少点部队,有粟裕拦截的多??!! 真相是,评级工作从1951年至1955年,中间经过多次曲折,不仅负责人变化,而且名单人选也多次变化,比较正式的名单共有2次。一次是1953年5月呈报的《全军上校以上军衔干部鉴定报告》,里面元帅名单中列有粟裕,本待7月正式公布并授衔,后因朝鲜战情而荒废。第二次是大家已知的,1955年两次会议上会的授衔名单,其中明确了拟给前一年1954年新选出来的中央军委委员11人授元帅。中央军委是1954年9月成立的,主席是毛泽东,不设副主席,委员有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邓小平、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11人。但毛主席不愿意做大元帅,并提议凡是已调地方文职工作的都不参加授帅,因此,邓小平没有授元帅,而周总理坚持陈毅虽文职但要授元帅,最终是10大元帅。其实,说粟裕从来没进入过元帅名单,大家反复争论的,不过是1953年名单,还是1955年名单,元帅名额是从干部考评中出,还是从新的军委中出,这里就存在元帅评选差异。而十大将十元帅初定,是1955年初,中央书记处5人在中南海颐年堂敲定的,再上会确定全部将领名单,正式授衔是在中南海怀仁堂。 据毛泽东身边的卫士长李银桥回忆:中央在中南海颐年堂,讨论解放军高级将领军衔问题,毛、刘、周、朱等参加了会议。在讨论到粟裕军衔问题时,毛泽东不仅要给粟裕授元帅衔,而且给予了粟裕极高的评价。毛泽东说:“论功、论历、论才、论德,粟裕可以领元帅衔,在解放战争中,谁人不晓得华东粟裕呀?”周恩来说:“可是粟裕已经请求辞帅呢?”毛泽东又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授衔时,我们军队中有些人,打仗时连命都不要了,现在为了肩上一颗星,硬是要争一争、闹一闹,有什么意思!”朱德笑了说:“肩上少一颗豆,脸上无光么!同时当兵,谁也没有少打,回到家中老婆也要说哩!”刘少奇说:“要做思想工作,党在军队中的思想工作,这时候决不可以放松。”毛泽东还说:“难得粟裕!壮哉粟裕!竟三次辞帅,1945年让了华中军区司令员,1948年让了华东野战军司令员,现在又让元帅衔,比起那些要跳楼的人,强千百倍么!”周恩来也说:“粟裕二让司令一让元帅,人才难得,大将还是要当的。”毛泽东补充说:“而且是第一大将。我们先这样定下来,十大将十元帅。” 所以,真实原因只有一个,名额有限。周总理力挺陈毅,称其文职工作不影响封元帅。毛主席力挺罗荣桓。不否认罗荣桓的政工成绩标榜史册!只是元帅的标准要不要看军功,要不要把军事能力与素养,带兵打仗作为评判标准,是掌握在毛主席手上。所以说,什么资历、人品都是伪命题,最终还是毛中央的决策。粟裕相对于罗荣桓政委来说,军功肯定是无话可说,超过太多,但在早期军队缔造与建设的功劳上还是差了点点,加上粟裕主动谦让。而同时谦让的还有罗荣桓,其自认军功平平,离评元帅差距太远,最终决策元帅人选就落到了毛主席身上。是毛主席同意了粟裕的让帅,而亲笔给罗荣桓写了一封劝帅信。所以,十大开国元帅尘埃落定!真相如此,与资历无关。粟裕没有长征,所以不要以那一阶段的红军军功与级别来说事。相反,此一时期粟裕是新四军苏北根据地指挥部副指挥,不仅与陈毅一起建立了苏北、苏中根据地,而且还以7000人的兵力,战胜并全歼了江苏省主席韩德勤所属国民党军89军1.5万,歼灭其一万一千余人,打死89军军长李守维,取得了黄桥战役的大胜利。可不是一些人说的,粟裕的军事光辉只有在解放战争才大放光芒。也不是一些人说的,粟裕没有建设根据地,没有拉队伍,资历不够。1955年授衔仪式结束后,毛主席曾对粟裕说:“你是担的大将衔,而干的却是元帅的任务!” 名额有限是主要因素,而不是因为粟裕资历不够或者人品等其他猜想。名额有限,不是说从1951年评级一开始就定了10个名额,恰恰相反,当时考虑并提名的初始名单候选范围是16人元帅名单,毛主席为大元帅,其他人为元帅。而10大元帅名额的确定,是1955年初党中央领导层在中南海颐年堂商讨并首先定下的10大将10元帅。然后,才是全部授衔名单上会。就是首先有了10大将10元帅,所以,傅作义、程潜、龙云、卢汉等一批符合大将资历条件的才没有进入名单,因为名额有限,不然,为什么满足条件而又不封呢?像陈明仁、廖运周这些低几个级别的都封了将军,如何服众呢?肯定是名额有限嘛!理由充分。因为,陈明仁将军以师级封为上将,而傅作义、程潜他们均是大军区级,按授衔级别至少是大将。那么,如果封为上将与陈明仁同级,那不如不封,搞出矛盾。如果封为大将,那出生入死,风雨多年,贡献巨大的战将如何想?所以,只有定下10大将10元帅的名额限制条件,挨个排号入座,那么轮不上,就理由充分成立了。因此,粟裕、傅作义、程潜、龙云、卢汉均属于向上轮不上号的。而粟裕授衔当时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前任为徐向前、聂荣臻),向下可封第一大将,他们几位就位置尴尬了,因为名额有限,像傅作义、程潜、龙云、卢汉等起义国民党军队高级将领,其资历完全足够评大将军衔,因为比他们级别低几个档次的陈明仁、董其武都是上将军衔,比之前在国民党军队中的级别均上升了一个级别。所以呢,最后一刀切,他们这一批均不授衔,加上其本人也主动申请不授衔,于是出现了名单中有陈明仁、董其武等,但没有更高级别的国民党起义将领的独特情况。因此,不是资历原因,最大原因就是名额有限。十大将十大帅,是1955年名单上会之前,中南海首先定下来的原则。对吧,并非资历原因,而是名额有限! 最后强调一点,存在即合理,10大将10元帅是党中央综合权衡的结果。粟裕轮不上,不是因为资历的原因,也不是因为只解放战争才有辉煌军功,也不是没建根据地,没拉队伍,更不是粟裕不能代表华野、不能代表新四军,这些都不成其为理由。表面现象背后的故事,与教员、少奇两次电令封司令员,抗美援朝与彭老总之间的关系,都有很大的关系。我只说,抗美援朝开始后军队实权交给了彭德怀,1954年成立了新的军委班子,改由彭德怀负责新的军委班子日常工作。以及改由彭德怀负责1955年新的授衔工作,和授衔提议名单。而粟裕在刚刚的抗美援朝班帅回朝问题上与彭老总有了大的争议,甚至是上升到苏联层面。1958年彭老总将粟裕在大会上以极端个人主义严肃批斗下去,并从此调离开了军队。这个是历史事件。因此,完全与资历无关,是党中央综合权衡,名额有限的最终结果! 抗美援朝开始后军队实权交给了彭德怀,1954年成立了新的军委班子,改由彭德怀负责新的军委班子日常工作。以及改由彭德怀负责1955年新的授衔工作,和授衔提议名单。而粟裕在刚刚的抗美援朝班帅回朝问题上与彭老总有了大的争议,甚至是上升到苏联层面。1958年彭老总将粟裕在大会上以极端个人主义严肃批斗下去,并从此调离开了军队。这个是历史事件。因此,完全与资历无关,是党中央综合权衡,名额有限的最终结果!1958年粟裕蒙冤后,历经千辛,在他死后方得平反。但其影响涉及广,时间长,所以消息很是低调,一如粟裕将军平生性格,一生低调,爱军事。网上很多人说出粟裕未评上元帅的各种原因,大约3种说法:1),请辞,他自己不愿意做。2)派别平衡,各方面有代表了,他这一系的代表是陈毅。3)威望不足,例如去朝鲜的话,恐怕指挥不了军队。这些只是原因之一,并不是根本原因。例如第三点,所谓的威望不足是不成立的,淮海战役,孟良崮战役这些大战役打完后,军中的威望肯定进前十了。井岗山初时林总只是个连长,几年间就成了军团司令,也不见他威望不足,所以威望不是问题。××××根本原因:在历史的长河中去找,马上就看出来了:其他元帅不是解放军创始人,就是对外作战反侵略中战功赫赫(个别政工代表除外)。粟裕的短板就在这里,1)南昌起义时他只是个班长,根本不是领导人。2)井岗山时期,是营长、团长、师长慢慢升上来的,在井岗山的军队领导中也排不上号。3)最重要的是,在反对外国侵略战争中,无论抗日战争还是抗美援朝,粟裕的表现都不够出采。不是说他没功劳,而是和彭总,林总等人比起来逊色得多。一个人能否成为民族英雄,最主要的就是看他在和外国斗争中的表现,这也是粟裕大将最吃亏的地方。4)国内战争粟裕像开挂了一样,战绩不输任何一位元帅,但是,国内战争的战绩放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是要打折的,因为这是内战。打个比方:八路消灭一个鬼子可以得2分,志愿军杀一个外国兵得1.5分,解放军杀死一个国军只能得到0.5分。因为内战对一方是功,对另一方就是过,双方都是中国人,放在中华民族大家庭里来看,就会打折扣。所以,结论是,粟裕评不上元帅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在中华民族反侵略的战场上,表现不够抢眼。这也是他和其他元帅的根本差距。粟裕的问题可能是刻意打压,也可能是他自己过度让贤;粟裕如果选择当元帅,那么新四军系就会得到重用;跟他的将领就能奔个好前程他自己不想当山头,又没有选一个好的靠山,失忆是必然的据野史记载,毛主席曾经考察过此人,但发觉粟裕稳不住神,不是个帅才,所以在建国后封了个大将(或者是个上将吧)他要能作元帅,共军至少将有30位以上的元帅。粟裕拒绝了元帅的授衔,建国后粟裕一直担任着中央的重要职务。粟裕原名粟多珍,曾用名粟志裕,侗族,生于湖南会同。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领导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大将之首。1955年,授衔元帅、将军以资历、威望、战功为主要依据。毛泽东有意将粟裕封为元帅,被粟裕推辞了。但毛泽东认为粟裕大将还是要当的,而且须为十大大将之首。粟裕对他的军衔问题看得很淡泊,并称:“评我大将,就是够高的了,要什么元帅呢。我只嫌高,不嫌低。扩展资料:粟裕先后创建了浙南、苏南、苏中、海上和苏浙皖边根据地,而苏中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使新四军在长江以北站稳了脚跟。改善了新四军在华中地区的战略态势,提高了根据地军民坚持敌后斗争的信心。他还组建了苏浙公学并亲兼任校长,开办了各种短期训练队,培养适应现代战争要求的军政干部和参谋人才。粟裕组建的华中军区和华中野战军,实现了由游击兵团向正规军、由游击战向运动战的战略转变,在粟裕的指挥下,依托苏中解放区连续作战七次,并且七战七捷。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粟裕

总参谋长什么级别

总参谋长通常是军队中的高级将领,其级别和军衔因国家而异。在中国,总参谋长通常是上将级别,与其他国家军队的相应职位相比,其级别通常较高。在许多国家军队中,总参谋长通常担任副总参谋长或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等职位,负责领导和协调军事战略和作战计划,并协助高级指挥官制定军事政策。在级别上,总参谋长通常是该国军队中最高的或次高的军衔之一,相当于上将或准将级别。此外,在中国的军改方案中,军委机关减少层次、简化程序,统一对各军兵种部队的指挥、管理、保障等职能进行整合,组建新的军委联合指挥中心。因此,总参谋长在中国的军队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总的来说,总参谋长的级别和军衔因国家而异。在中国,总参谋长通常负责协调和指挥军事行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位。

参谋长是起什么作用的

军队中司令员是一个部队的军事主官,主管日常训练、后勤等各种工作。 政委是这支部队的政治主官,主管政治工作,相应的还有政工部门的首长——政治部主任,政治部主任协助政委工作。 参谋长是各级部队军事指挥部门的首长,协助该部队的军事主官进行指挥。 如军区参谋长是协助军区司令工作的,师参谋长是协助师长工作的。我军团以上包括旅、师、集团军、军区等各级部队都有参谋长。在团以下单位,只有作战参谋等职,而没有参谋长一职。只有在师旅级以上单位,才设参谋长。他的主要职责是整理战斗信息,为军事首长提供资料并提出一定的建议;经军事首长授意,向下面单位布置具体的战斗任务。 下面说说他们的关系,我国是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所以当然是政委大了,但是司令员和政委又是同一个级别,这并不矛盾。参谋长相当于单位军事主官副职,也就是说团参谋长相当于副团级、旅参谋长相当于副旅级、师参谋长相当于副师级,军参谋长相当于副军级、军区参谋长相当于副司令员级。参谋长是各级部队军事指挥部门的首长,协助该部队的军事主官进行指挥。 如军区参谋长是协助军区司令工作的,师参谋长是协助师长工作的。我军团以上包括旅、师、集团军、军区等各级部队都有参谋长 相应的还有政工部门的首长——政治部主任,军区政治部主任协助军区政委工作,师政治部主任协助师政委工作 我军的最高军事指挥部门为总参谋部,首长为总参谋长,最高政工部门为总政治部,首长为总政治部主任,共同协助中央军委领导工作。参谋长是各级部队军事指挥部门的首长,协助该部队的军事主官进行指挥。如军区参谋长是协助军区司令工作的,师参谋长是协助师长工作的。我军团以上包括旅、师、集团军、军区等各级部队都有参谋长。在团以下单位,只有作战参谋等职,而没有参谋长一职。只有在师旅级以上单位,才设参谋长。他的主要职责是整理战斗信息,为军事首长提供资料并提出一定的建议;经军事首长授意,向下面单位布置具体的战斗任务。 参谋长相当于单位军事主官副职,也就是说团参谋长是副团级、师(旅)参谋长是副师(旅)级,军参谋长是副军级、军区参谋长相当于军区副司令员。中央军委下设立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为解放军四总部之首,是负责组织武装力量建设和作战指挥的军事领导机关。总参谋长一般都由中央军委委员、副主席兼任。才设参谋长;经军事首长授意、军区等各级部队都有参谋长参谋长是各级部队军事指挥部门的首长,师参谋长是协助师长工作的。他的主要职责是整理战斗信息、师、集团军,协助该部队的军事主官进行指挥。只有在师旅级以上单位。我军团以上包括旅,而没有参谋长一职。在团以下单位,只有作战参谋等职。如军区参谋长是协助军区司令工作的,为军事首长提供资料并提出一定的建议,向下面单位布置具体的战斗任务参谋长相当于单位军事主官副职,也就是说团参谋长相当于副团级、旅参谋长相当于副旅级、师参谋长相当于副师级,军参谋长相当于副军级、军区参谋长相当于副司令员级。我认为参谋长主要是协助领导出谋划策的 在上级不在的时候可以暂时担任一些必要的职务参谋长是各级部队军事指挥部门的首长,协助该部队的军事主官进行指挥。 军团以上包括旅、师、集团军、军区等各级部队都有参谋长。在团以下单位,只有作战参谋等职,而没有参谋长一职。参谋制度起源于德国,德军中有这样一句话,”聪明又懒惰的人,适合当司令官,聪明又勤快的人,适合当参谋长,愚蠢又勤快的人,可以被支配着使用,愚蠢又懒惰的人,就只能叫他滚蛋了”。这句话实际上就说明了司令官只要是提出作战设想和大体方向,而具体的作战计划的制定和人员,后勤,物资等等这一切具体的安排都需要由参谋们来决定,参谋长就是一个总负责人,所有的司令官的设想都需要参谋长及他手下的参谋们来替司令官完成。扩展资料:参谋长是各级部队军事指挥部门的首长,协助该部队的军事主官进行指挥。如军区参谋长是协助军区司令工作的,师参谋长是协助师长工作的。我军团以上包括旅、师、集团军、军区等各级部队都有参谋长。在团以下单位,只有作战参谋等职,而没有参谋长一职。只有在旅团级以上单位,才设参谋长。他的主要职责是整理战斗信息,为军事首长提供资料并提出一定的建议;经军事首长授意,向下面单位布置具体的战斗任务。在欧洲,参谋长出现于拿破仑战争时代。它伴随近代大规模战争的出现而产生,适应大兵团作战的需要。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参谋长

粟裕的简历

粟裕的简历:1907年8月10日(农历丁未年、清光绪三十三年),出生于湖南怀化市会同县伏龙乡(今坪村)枫木树脚村。1918年,迁居会同县城,先后入粟氏私立初级国民学校和会同县立第一高等小学读书。1925年春,考上省立二师,后因省立二师进步校长被害,粟裕等进步学生被秘密转移到武昌,安排到叶挺24师教导大队,任学员班长。1926年11月,粟裕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6月,粟裕转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8月1日,他参加了著名的南昌起义,任起义军总指挥部警卫队班长。1928年1月,粟裕参加湘南起义后到了井冈山。1929年后,因屡立战功粟裕相继升任营长、团长、师长,红四军参谋长,红十一军参谋长,红七军团参谋长等职。1932年2月,粟裕由红军学校调回红四军,仍任红四军参谋长。12月,任红一军团教导师政委兼政治部主任。1934年11月,粟裕调任闽浙赣军区参谋长。根据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命令,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与方志敏领导的红十军及地方武装合编,成立红军第十军团。下旬,红十军团奉命转到外线作战,调任红十军团参谋长。1938年3月18日,粟裕率浙闽边抗日游击总队从平阳县山门街开赴皖南,加入新四军战斗行列。部队整编为新四军第二支队第四团第三营,任第二支队副司令员。1945年1月13日,粟裕任苏浙军区司令员,统一指挥苏南、浙西、浙东部队。10月任华中军区副司令员、华中野战军司令员,指挥高邮战役和陇海线徐(州)海(州)段战役,歼灭拒降日伪军2万余人,为迎击国民党军的进攻准备了内线作战的有利条件,使华中、山东解放区连成一片。1946年7月中旬,国民党集中正规军50万人,向华东解放区的华中野战军聚集地发起进攻。粟裕、谭震林指挥华中野战军19个团3万余人奋起迎击。分两个阶段作战,历时45天,歼灭国民党军6个旅、5个交通警察大队共5.3万人(国民党军五分之二兵力),取得了在内线歼灭美械装备的国民党军的初步经验,是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初期取得的重大胜利之一。1947年5月歼灭国民党号称“王牌军”的整编第74师。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后,率华东野战军主力挺进鲁西南,掩护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南下大别山,指挥沙土集战役,歼国民党整编第57师,迫使国民军从山东和大别山区抽调4个整编师来援,实现了华东战区由内线向外线、从战略防御到战略进攻的转折,随即挺进豫皖苏边区。1948年5月,被任命为华东野战军司令兼政委,在其推辞后任代司令兼代政委。1948年6月兼任豫皖苏军区司令员。1948年9月11日,被任命华东野战军总指挥。9月16日,发起济南战役,24日胜利结束,全歼济南守敌10.4万余人(包括起义两万余人),生俘国民党第二绥靖区司令官王耀武以下将领23名。在阻援打援战场上,国民党援军迟迟不敢北上增援,华东野战军不战而胜。1948年11月6日,粟裕率华东野战军发起淮海战役。该战役共投入解放军66万,地方部队40万。[9] 在战役中,粟裕指指挥华东野战军17个纵队作战,歼灭国民党军44万余人,解放军伤亡13万余人。1949年1月,粟裕任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兼第二副政治委员。2月开始筹备第三野战军京沪杭战役(实际分为渡江战役、上海战役等)。4月下旬,他指挥的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杭州。5月指挥上海战役,在上海外围歼敌主力8个军。先后兼任上海市军管会副主任、南京市军管会主任、南京市市长、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1949年9月中旬-10月中旬,粟裕率领第三野战军代表团出席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政治协商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和中央军委召开的军事会议。会议中粟裕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被中央人民政府任命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新中国成立后,粟裕历任解放台湾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第一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军委常务委员。是中共第八届至第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一至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三至第五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1955年9月27日,粟裕被授予大将军衔,位列十大将之首,并授予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56年11月20日,增补粟裕为中央军委委员。1975年1月13日,粟裕出席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任解放军代表团团长,被选为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他被任命为常务委员会委员。1984年2月5日16时33分,粟裕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逝世。

黄克成在四野是什么职务

1902年出身于湖南省永兴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1928年在湘南起义中参与领导永兴年关暴动,并率部随朱德、陈毅上井冈山。曾任中国工农红军团长,师政委,军政治部主任,红三军团政治部代主任等职。抗战期间,任八路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长,第三四四旅政委,第二、四纵队政委,第五纵队司令员兼政委,新四军第三师师长兼政委,苏北区党委书记。抗战胜利后,进军东北,领导创建西满根据地,任西满军区司令员,中共西满分局副书记、代书记,东北民主联军副司令员兼后勤司令员、政委,中共冀察热辽分局书记兼军区政委、东北野战军第二兵团政委。天津解放后,曾任中共天津市委书记兼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建国初期,任湖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1952年10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总后勤部部长、政委。1954年后任中共中央军委秘书长,国防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第八届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山西省副省长,中央军委顾问。1959年的庐山会议上,同彭德怀等一起被错定为“反党集团”。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残酷迫害。1978年12月,被平反昭雪。他是中共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八届中央委员,1978年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被增选为中央委员,中纪委常务书记;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6年12月28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84岁。[1]他在四野担任第二兵团的政治委员,(也就政委)1955年授大将军衔黄克诚在四野期间担任第二兵团的政治委员。黄克诚(1902年10月1日-1986年12月28日),1902年10月1日出身于湖南省永兴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1928年在湘南起义中参与领导永兴年关暴动,并率部随朱德、陈毅上井冈山。曾任中国工农红军团长,师政委,军政治部主任,红三军团政治部代主任等职。抗战胜利后,进军东北,领导创建西满根据地,任西满军区司令员,中共西满分局副书记、代书记,东北民主联军副司令员兼后勤司令员、政委,中共冀察热辽分局书记兼军区政委、东北野战军第二兵团政委。扩展资料:献身于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是黄克诚同志终生不渝的追求。在他六十余年的革命生涯中,历尽艰辛,屡遭坎坷,仍百折不挠,鞠躬尽瘁,表现了一个共产党人无私无畏、对革命赤胆忠心的高风亮节。历史上,他因为坚持正确意见,曾十次被错误地批判、撤职或降职,但他坚持真理,刚正不阿,不盲从,不苟同的风格始终没有改变。对于自己历次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他从没有流露出一点不满和怨言。庐山会议后,黄克诚同志被罢官的时间近20年,不论是对家属,还是对亲朋好友,他始终不肯吐露庐山会议上的任何情况。在他晚年时,党史资料征集部门纷纷登门访问他,请他讲一讲庐山会议的细节,他都一概谢绝。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克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