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西南交大教授排名表
- 2、中国高铁之父是谁
- 3、交通运输工程领域唯一两院院士
- 4、沈志云老师签名的金车工值钱吗
- 5、高铁之父为什么判死刑
- 6、沈志云的人物生平
- 7、沈志云的成就及荣誉
- 8、沈志云的主要论著
- 9、一人身兼两院院士有多少人?
- 10、有双料两院院士吗?
西南交大教授排名表
沈志云,1929年5月28日出生于湖南长沙,机车车辆动力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南交通大学教授。 1952年毕业于唐山铁道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机械系,现为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61年获苏联列宁格勒铁道学院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钱清泉江苏省丹阳市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我国著名的铁道电气化与自动化专家,现任国家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筹)技术委员会副翟婉明,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1963年8月出生,江苏靖江人。1985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1992年获博士学位。1994年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5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8年受邀到丹麦技术大学(DTU)讲学,1999年受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中国高铁之父是谁
中国高铁之父是沈志云。沈志云,1929年出生,湖南长沙人,机车车辆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高铁之父”。从提出“沈—赫—叶氏模型”理论,到创建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沈志云参与、推动和见证了中国高铁技术从无到有、从追赶到领跑的发展历程。1983年,沈志云发表非线性轮轨蠕滑力模型,在国际上通称沈氏理论。1989年,沈志云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无轮缘磨损的货车径向转向架,达到了接近无轮缘磨损的程度。1988年-1998年的十年间,沈志云主持创建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制成功机车车辆整车滚动振动试验台。沈志云的人物评价沈志云在机车车辆动力学尤其是轮轨动力学、运动稳定性、曲线通过理论和随机响应等研究方面成绩卓著,创建的轮轨非线性蠕滑力模型,在国际上通称“沈氏理论”被广泛引用。主持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迫导向货车转向架,开创了无轮缘磨损新纪录。主持建立的机车车辆整车滚动振动试验台,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沈志云十分关心中国工程院的工作,积极参与中国工程院的各项活动,为中国工程院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尊重科学、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为人师表、淡泊名利、敬业奉献,是中国工程科技界的楷模和学习的榜样。
交通运输工程领域唯一两院院士
黄卫,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交通智能中心主任之前。
沈志云老师签名的金车工值钱吗
值钱。1、沈志云是一位著名的车工大师,其签名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价值。2、金车工的工艺和材质也是影响其价值的重要因素,市场对沈志云签名的金车工需求较高,那么其价值自然会更高。
高铁之父为什么判死刑
中国高铁之父是谁?中国高铁奠基人常汉卿吗1、常汉卿只是电视剧《奔腾年代》的主角,并不是真实人物。中国并不是高铁技术的发明人,中国在高铁发展过程中,以市场换技术而引进国外技术的,然后国内通过自主创新技术,而发展成了我们今天非常便利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铁。2、詹天佑。詹天佑(1861年4月26日-1919年4月24日,英文名:JemeTienYow),男,汉族,字眷诚,号达朝。祖籍徽州婺源(今江西上饶市婺源县),生于广东省广州府南海县,故居位于广州市荔湾区恩宁路十二甫西街芽菜巷42号。3、中国高铁之父是沈志云。沈志云,1929年出生,湖南长沙人,机车车辆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高铁之父”。4、中国的高铁之父是詹天佑。詹天佑(1861年4月26日至1919年4月24日,英文名:JemeTienYow),汉族,字眷诚,号达朝。5、如果不论国界最早的高铁之父应当是史蒂芬孙,中国最早的高铁之父应当是刘志军。曾春亮被执行死刑,他为什么会被判死刑?年1月11日,江西宜春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被告人曾春亮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犯抢劫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0000元;犯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0000元。最后他被判处死刑,并在日前被执行、。这是亡命之徒最后的挣扎,因为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和希望,以盗窃为生,而在被撞撞破之后,也依然没有反省自己,使他人的生命如草芥,奋起杀人之后,迅速前逃,也看出了他的亡命之心。首先,曾春亮之所以选择杀人,是因为他没有经济来源,从小游手好闲,总是喜欢偷窃,没有想到被警察抓到,所以进了监狱,但是进了监狱之后并没有改好,反而出来之后和社会脱节,不愿意继续努力,所以选择走上以前的老路,偷窃。曾春亮的行为已经构成了故意杀人罪,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而他就是死刑。引言:曾春亮被执行死刑,他在6天的时间里面连续杀了三个人,主要就是死性不改,想要去报复别人,感觉自己不应该坐牢,这样的一个人报复心理太强了,正是因为这样的一个恶魔,让那么多家庭里面遭受到了伤害。为什么说刘跨越被称为高铁之父当之无愧中国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刘志军因此被誉为“中国高铁之父”。中国高铁之父刘志军的后半生贪污腐败不仅是他个人的悲剧,也是国家的损失,一直主导跨越式发展的刘跨越在担任铁道部部长期间,共修建了8万公里的铁路,其中投入运营的高铁里程为8358公里。套出来的。刘跨越能够被称为高铁之父,绝不仅仅是因为搞了一个动车组引进。刘跨越偷技术的是套出来的,刘忽悠法德日把核心技术套出来了,市场又没让出去。就冲这一点,不得不服。他是预应力工程理论的研究者及最早实施者,被称为“预应力先生”。1966年美国土木工程学会以他的名字命名了预应力混凝土奖,这可是第一个以中国人命名的科学奖。高铁之父到底是谁1、中国高铁之父是沈志云。沈志云,1929年出生,湖南长沙人,机车车辆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高铁之父”。2、如果不论国界最早的高铁之父应当是史蒂芬孙,中国最早的高铁之父应当是刘志军。3、中国的高铁之父是詹天佑。詹天佑(1861年4月26日至1919年4月24日,英文名:JemeTienYow),汉族,字眷诚,号达朝。4、中国高铁之父是刘志军,让人痛心疾首的实干家,他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部长,但却因贪污腐败葬送前程,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确实为建设高铁之路立下了汗马功劳。5、年,刘志军接替傅志寰成为铁道部部长,旋即提出了铁路“跨越式发展”的总体思路。铁路机车技术发展路线随即也发生根本性转变--自主化道路被引进实现国产化道路所取代。郭文思被执行死刑,其“连降九级”的减刑记录,又暗藏多少玄机?1、随着郭文思再次入狱,曾经帮助过他减刑人员,也一一受到了处罚。这是一个大快人心结局,也再次证明违法必究。2、正因如此,郭文思才能够在被判处无期徒刑的情况下获得减刑。也因此为郭文思实施第二次犯罪创造了机会。但是这一次郭文思被执行死刑,这一点充分说明社会是公正的,自己犯下的罪过将最终获得相应的惩罚。3、郭文思被执行死刑。郭文思的恶劣行为引起了众怒,因而质疑他的多次减刑。北京的有关部门联合成立调查组,调查了郭文思的减刑案件。最终认为对他的减刑案件确实存在错误。撤销了对他之前的减刑,数罪并罚,在一审中被判处死刑。中国高铁之父是谁1、中国高铁之父是沈志云。沈志云,1929年出生,湖南长沙人,机车车辆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高铁之父”。2、詹天佑。詹天佑(1861年4月26日-1919年4月24日,英文名:JemeTienYow),男,汉族,字眷诚,号达朝。祖籍徽州婺源(今江西上饶市婺源县),生于广东省广州府南海县,故居位于广州市荔湾区恩宁路十二甫西街芽菜巷42号。3、如果不论国界最早的高铁之父应当是史蒂芬孙,中国最早的高铁之父应当是刘志军。4、中国高铁之父是刘志军,让人痛心疾首的实干家,他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部长,但却因贪污腐败葬送前程,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确实为建设高铁之路立下了汗马功劳。5、以最快的速度发展高铁客运专线网是刘志军的战略,刘从中央要来了政策和钱,执行者则是张曙光,二人的胆量和魄力确非常人能及,在短短五年里实现了铁路运营里程翻一番,最高时速350公里,这在国内国外都没有先例。6、引进和发展高速铁路技术,开展大规模铁路建设。任内修建了长达8万公里的铁路,在建的铁路则高达3万公里。中国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刘志军因此被誉为“中国高铁之父”。
沈志云的人物生平
沈志云,1929年5月28日出生于湖南长沙县的一个“教师之家”。父亲为乡村小学教师,长兄和姐姐为中学教师。沈志云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中,从小求知上进,勤奋好学。1943至1949年,沈志云就读湖南国立师范学院附中。艰苦的生活,严格的训练,名师的教导,给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每学期成绩都名列全校前茅,多次获得各种奖励和荣誉。1949年8月长沙解放,沈志云赴武汉投考大学,以优异成绩被唐山工学院、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同时录取,在武大名列榜首。因当时的唐山工学院在南方声誉很高,他便毅然舍弃清华、武大,直奔被誉为“东方康乃尔”的唐山工学院机械系就读。在唐院“严谨治学”、“严格要求”优良校风的薰陶中,在学术造诣高深的教授指导下,打下了深厚的专业理论功底,学习成绩3年总平均名居前列。因当时国家急需人才,他们提前一年于1952年7月,结束了大学生活。他在毕业时强烈要求去工厂生产第一线参加国家建设,然而却被留校任教,分配到理论力学教研室当助教兼教研室秘书。他大惑不解,报到时还提出暂时留校,有机会还是要去现场。在从事理论力学助教兼秘书工作期间,他边教学,边工作,边钻研理论力学基础知识,使力学基本概念达到融会贯通,对基础力学的重点、难点问题也能做到耳熟能详,为以后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56年考取留苏研究生,到北京外国语学院留苏预备部学习俄语和哲学。1957年在赴前苏联列宁格勒铁道学院,路经莫斯科时,受到毛主席的接见,聆听了毛主席“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的亲切教诲。他肩负为国争光的民族重托,出色地完成了学业,于1961 年获得副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机械系车辆教研室讲师、副教授、教授、教务处教学方法科科长、基础部副主任等职。1982至1984 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当访问学者。归国后先后担任应用力学研究所所长、机械工程二系副系主任、机车车辆研究所所长、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根据他的学术水平和突出贡献,1991年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2年获铁道部劳动模范称号,1994年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并获詹天佑成就奖,1997年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999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詹天佑大奖、何梁何利科技奖。曾任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国家教委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兼中国力学学会第四届理事,热能机电仪学科组组长,国家学位委员会交通运输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铁道重载委员会副主任,铁道学报编委会主任,国际车辆动力学会(IAVSD)第三届学术委员会主席,四川省科技顾问团成员,四川省铁道学会理事长,成都市科协主席等职。
沈志云的成就及荣誉
1.沈志云发表的非线性轮轨蠕滑力计算理论,被誉为“沈氏理论”,国际评价为“1983年世界蠕滑理论新发展的标志”。 2.沈志云主持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迫导向货车转向架,开创了无轮缘磨损新纪录,为中国数十万辆货车更新换代开辟新途径。 3.沈志云筹建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建成能400km/h高速列车运行的机车车辆整车滚动振动试验台,被亲切唤作“中国高速轮轨之父”。 沈志云出生在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倭寇侵凌,列强瓜分,国土沦陷,民族不宁,这都是因为中国贫穷,技术落后。激发了他为国家的强大而努力掌握科学技术的决心。1945年抗战胜利后,沈志云好学上进的目标得到升华,要为祖国的强盛和民族的兴旺而努力奋攀科技高峰的志向更坚定,读书更加刻苦了。在国立师范附中6年,有11次学期成绩总评为全校初中或高中的第一名;在唐院读大学期间,每学期成绩都在本专业位居前列。在前苏联留学生活中,他利用假期冒着严寒,跑遍了几十家大工厂,进行调查研究,在学术造诣很高深的尼科拉耶夫教授的指导下,从几十个研究课题中选择“修理中的尺寸链”作为研究对象,从生产实际中的问题出发,提到理论高度来分析研究,又回到生产中去试验,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建议,交生产单位应用。这个实践-理论-实践的全过程,使他形成了一个研究解决问题的思路。经过3年的努力,他完成的副博士论文顺利通过答辩,获得很高的评价,并被发表。前苏联车辆动力学专家契尔诺可夫教授说:“用这几年得到的锻炼,回去研究车辆动力学,照样会有成就”。实践证明,他在前苏联学到的获取知识的方法、从事科研的思路、探索问题的能力、不畏艰难刻苦攀登的毅力,成为以后成功的绿色通道。1961年归国后,他仍回唐山铁道学院任教,先后开设了“车辆修理”等课程,编写教材和筹办实验室、致力于车辆学科发展,并确定以“车辆动力学”为自已的研究方向。正在准备大干之际,“文化大革命”开始了,业务工作被束之高阁。等到浩劫过去,星移斗转,世界科技突飞猛进,他好象又回到零的起点。虽已年近半百,但他决心从头做起,奋起直追。他从学习算法语言、工程数学等新知识入手,成天穿纸带,上108计算机,如饥似渴地阅读专业文献,放弃了节假日,在简陋的实验室通宵达旦,终于在两年时间内完成了“韶山4型电力机车的动力学性能研究及参数优化”课题,并写成论文“两轴转向架式机车的数学模型及数值结果”,于1981年8月在英国剑桥大学召开的第七届国际车辆系统动力学年会上发表。这是我国机车车辆动力学学科在国外发表的第一篇论文,使国际同仁刮目相看。该会主席、英国的威根斯(A.H.Wickens)教授极为赞扬地说:“真没想到中国人在这个领域里的研究有这么高水平”,并当即宣布要将沈志云的论文收入论文集,希望今后继续加强合作。在机车车辆动力学领域,车轮与钢轨的接触,是列车与路轨间唯一的相互作用,车轮在滚动时,还有微小的滑动,称之为蠕滑。轮轨蠕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物理现象,如何定量地确定其力学特性,一直是铁道车辆动力学中的难题。为了攻克世界学术前沿的这一难题,沈志云1982年作为访美学者,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夜以继日地进行学习和研究。一年多的时间里,他涉猎了8门研究生课程,完成了两项科研课题。他进一步深入研究了卡尔克(Kalker)的轮轨蠕滑理论,在沃尔妙伦-约翰逊方法的基础上考虑自旋蠕滑,定义蠕滑因子和自旋比例系数,分别研究在不同自旋蠕滑的基础上各种蠕滑力模型的比较,得出了新的非线性蠕滑力(适用于车辆动力学计算的)简化方法。他根据这一理论写成的论文,在1983年第八届国际车辆系统动力学年会上宣读后,被国际轮轨蠕滑理论权威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卡尔克(Kalker)教授认定“是铁道车辆动力学中能够采用的最好的非线性蠕滑力模型”,是“铁道车辆系统动态仿真最适用的方法”,是“1983年世界蠕滑理论新发展的标志”,并将其归纳为三维弹性体滚动接触力学的四大理论之一。从此以后,这一方法被各国专家称为“沈氏理论”而广泛应用。“中国人要领先世界,必须了解世界”。改革开放,铁路运输日新月异,为沈志云在国际上的交流与合作开创了广阔的前景。随着沈志云在国际车辆动力学界的影响,不少专家来华交流,亦为他了解世界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从1981年开始,连续8次参加每两年一届的国际车辆系统动力学协会(IAVSD)学术讨论会,并在大会宣读论文。从1987年开始,连任该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1993 年任该协会第十三届学术讨论会主席,主持召开了有来自22个国家的120余名代表参加的国际学术盛会,并主编论文集,在荷兰出版发行。他还到美国、英国、德国、荷兰等地讲学,与多个国家的同行进行交流,广泛涉猎学科前沿的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同时,又多方面多渠道地进行合作。在联合课题攻关、联合培养人才等方面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果,从而提高了在国际科技界的信誉度和知名度,为华夏民族增添了光彩,为祖国赢得了荣誉。1983年,沈志云以其国际科技界享有的崇高声誉与英国科技界建立中英科研协作项目,联合发展车辆系统动力学学科,完成合作科研任务;1985年与英国南岸理工大学,互派教师和留学生,并联合培养博士生。1986年,英国博士生伊维尼兹奇(Iwnicki)慕名来到中国,接受沈教授的指导,做了3个月的学习研究,完成了博士论文中最重要的“曲线通过”一章的研究内容。回国后顺利通过答辩并获得英国南岸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还从100多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被聘为该校的高级讲师。中国教授为英国培养了一名优秀博士的事,在伊维尼兹奇的家乡南威尔士格文特州传为佳话。1987年9月,该州州政府听说沈志云正在英国伦敦讲学,便专程派一名议员前往伦敦邀请沈志云到威尔士格文特州访问。当沈志云来到该州时,受到了身上挂满勋章的州长以最高礼节接见,并赠送一幅州地图和这个州的钥匙。赞许地说:“沈先生,感谢您为我们培养了一位博士,为了表示敬意,我们将给你一个惊喜”。州长陪沈志云来到议会大厦前,此时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已高高飘扬在湛蓝的天空下。这是州政府对待国家元首级客人的最高礼遇。专门为一名外国人升一天国旗,在这个州历史上还是首次。中国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异国他乡为自己飘扬,沈志云非常激动和感慨。他步入议会大厦,听到人们都在议论:“是不是中国政府代表团来了?”当议员告诉大家,代表就只有一位中国科学家时,沈志云的名字再一次赢来人们羡慕和敬佩的目光。沈志云说:“这样的礼遇,使我为自己的祖国、为自己作为一名中国科学家感到自豪和骄傲”。这面飘扬在异国它乡的五星红旗,一直激荡在沈志云的心里,鼓舞着他全力以赴地奋战在自己的学科领域。1999年6月,沈志云带着合作科研任务,重返莫斯科,再到列宁格勒,回到40年前留苏时的母校——列宁格勒铁道学院,拜见了当年的导师尼科拉耶夫(时已94岁高龄)教授。在当年教室的墙壁上,还挂着沈志云37年前和教师们的合影。列宁格勒铁道学院对已成为双院士的沈志云举行了热烈而隆重的欢迎仪式,还在校刊上发表专文,称赞这位不凡的校友。白发苍苍的尼可拉耶夫教授对沈志云连声称赞:“好样的”!沈志云眼含泪花,激动地说,感谢导师,感谢母校。同时,也在为自己没有辜负毛主席当年“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的教诲而自豪,为祖国和人民而荣耀,为中国的知识分子而骄傲。
沈志云的主要论著
1.交通运输工程学(第二版)邓学钧/ 沈志云 / 2003-9-1 / 人民交通出版社2 沈志云,卢孝棣,方景扬,詹斐生.两轴转向架式机车横向振动的振型分析及参数研究.中国铁道科学,1982,3(1)3 沈志云.低动力作用货车转向架动力性能的研究.西南交通大学学报,1991(1)4 沈志云,轮轨磨损的动力学预测及减少轮轨磨损的措施.铁道学报,1992,14(2)5沈志云等.高速客车转向架的动态环境和设计原则.铁道学报,1994,16 (增刊)6沈志云.论修建京沪高速铁路势在必行.科技导报,1996(8)7沈志云.高速铁路建设必须“九五”起步.上海交通运输,1996(4)8沈志云.关于高速铁路及高速列车的研究.振动、测试与诊断,1998(1)9沈志云主编.交通运输工程学.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10沈志云主编.磁悬浮高速列车和轮轨高速列车的技术比较和分析.中国工程院咨询报告,1999.
一人身兼两院院士有多少人?
截止2019年,身兼两院院士的有34位,分别是闵桂荣,李德仁,沈志云,顾诵芬,陆元九,郑哲敏,吴良镛,石元春,王越,陈俊亮,王淀佐等。1、沈志云,1929年5月28日出生于湖南长沙,机车车辆动力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南交通大学教授。2、闵桂荣(1933年6月-2021年4月28日),出生于福建莆田,中国人造卫星工程开拓者之一,航天器热控制技术开创者,工程热物理学及空间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顾问。3、顾诵芬(1930年2月4日-),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毕业于交通大学,飞机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高空高速歼击机的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4、郑哲敏(1924年10月2日-2021年8月25日),出生于山东济南,浙江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人,毕业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应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5、吴良镛(1922年5月7日-),江苏南京人,毕业于美国匡溪艺术学院,中国建筑学家、城乡规划学家和教育家,中科院和工程院两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
有双料两院院士吗?
中国双院士统计( 截止2014年8月15日)【最年长当选双院院士的为83岁的1994年当选的钱学森院士和1995年当选的严恺院士,最年轻当选双院院士的为52岁的1994年当选的路甬祥院士】 中国两院的双院院士共34位,他们均在1994年之前就已当选过中科院院士,此后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即称为双院院士。其中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有30位中科院院士,而1995年当选的有严恺,邵象华,吴良镛和吴阶平4位中科院院士。截止2014年8月15日,双院院士已离世16位。此外,中国工程院里有32位在工程院系统内部也是双学部院士,详见附录。01.侯祥麟(1912-2008),55年学部委员,94年工程院院士02.张光斗(1912-2013),55年学部委员,94年工程院院士03.李国豪 (1913-2005) ,55年学部委员,94年工程院院士04.张 维 (1913-2001) ,55年学部委员,94年工程院院士05.王大珩 (1915-2011) ,55年学部委员,94年工程院院士06.严 恺 (1912-2006) ,55年学部委员,95年工程院院士07.邵象华(1913-2012),55年学部委员,95年工程院院士08.钱学森(1911-2009),57年学部委员,94年工程院院士09.罗沛霖 (1913-2011) ,80年学部委员,94年工程院院士10.朱光亚 (1924-2011) ,80年学部委员,94年工程院院士11.张宗祜(1926-2014),80年学部委员,94年工程院院士12.赵仁恺 (1923-2010) ,91年学部委员,94年工程院院士13.周干峙 (1930-2014) ,91年学部委员,94年工程院院士14.王 选(1937-2006),91年学部委员,94年工程院院士15.潘家铮 (1927-2012) ,80年学部委员,94年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00年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院士16.吴阶平(1917-2011),80年学部委员,95年工程院院士17.严东生(1918-),80年学部委员,94年工程院院士18.陆元九(1920-),80年学部委员,94年工程院院士19.师昌绪(1920-),80年学部委员,94年工程院院士20.吴良镛 (1922-) ,80年学部委员,94年工程院院士21.闵恩泽(1924-),80年学部委员,94年工程院院士22.郑哲敏(1924-),80年学部委员,94年工程院院士23.沈志云(1929-),91年学部委员,94年工程院院士24.顾诵芬(1930-),91年学部委员,94年工程院院士25.石元春 (1931-) ,91年学部委员,94年工程院院士26.常印佛(1931-),91年学部委员,94年工程院院士27.宋 健(1931-),91年学部委员,94年工程院院士28.王 越(1932-),91年学部委员,94年工程院院士29.闵桂荣(1933-),91年学部委员,94年工程院院士30.陈俊亮(1933-),91年学部委员,94年工程院院士31.王淀佐(1934-),91年学部委员,94年工程院院士32.刘永坦(1936-),91年学部委员,94年工程院院士33.李德仁 (1939-) ,91年学部委员,94年工程院院士34.路甬祥(1942-),91年学部委员,94年工程院院士既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又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不少“蛟龙”号潜水器总设计师徐芑南、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张偲、海军航空工程学院院长何友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吴立新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http://wenku.baidu.com/view/2c9c238583d049649b66588b.html有科学院和工程院双院士,如1994年中国工程院成立时产生的第一批96名院士中有30人本来就是中国科学院的院士,他们是最早的“双院士”。既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又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有:1、刘永坦(1936.12.1—)中国雷达技术与信号处理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祖籍湖北武汉,1936年12月1日生于江苏南京。1953年至1958年先后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机系,清华大学无线电系。曾任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工程教研室主任、无线电系主任,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研究生院院长,电子工程技术研究所名誉所长。2、宋健(1931.12.29—)山东荣成人,194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5月参加工作,前苏联莫斯科国立鲍曼技术大学研究生毕业,博士,研究员,两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院长,著名的控制论、系统工程和航空航天技术专家。2015年12月8日,两院资深院士联谊会理事会担任工作委员会主任。2015年,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将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210210)号小行星命名为“宋健星”,体现了国际社会对宋健院士科技成就的褒扬。3、石元春(1931.2.10—)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中国著名土壤学家。1949年毕业于武昌文华中学,当年考入清华大学农学院,后合并为北京农业大学。1953年毕业于该校农学系,1956年土壤农业化学系研究生毕业。曾于1985年担任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1987~1995年任校长。现为两院院士,《中国农学通报》主编。4、师昌绪(1918.11.15-2014.11.10)中国著名材料科学家、战略科学家,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曾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湘潭大学名誉董事长等。是第三、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九三学社第七届中央委员。2014年11月10日,师昌绪因病在京逝世,享年96岁。5、王选(1937.2.5—2006.2.13)江苏无锡人,出生于上海,计算机文字信息处理专家,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创始人,当代中国印刷业革命的先行者,被成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之父”,被誉为“有市场眼光的科学家”。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1984年晋升为教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5年加入九三学社,2002年2月1日获得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陈嘉庚科学奖获得者。除了以上列举的以外,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还有王大珩(已逝)、吴良镛、张光斗、路甬祥、李德仁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