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深山点灯人是一本怎样的书?
- 2、全国最年轻的90后干部
- 3、《深山点灯人》读后感结尾怎么写?
- 4、感动中国十大乡村教师
- 5、学习张玉滚先进事迹心得体会5篇
- 6、暴风雨中的大力神张玉滚什么品质
- 7、张玉滚的事迹及颁奖词
- 8、爱是教育的灵魂
- 9、道德模范人物的事迹材料
- 10、榜样7人物介绍及事迹
深山点灯人是一本怎样的书?
深山比较偏远的地方,有一个剪灯仁慈,隐着大家的方向,这是一个比较经典的书,希望大家看一看对己的人生方向,很大的帮助《深山点灯人》本作品采用报告文学的形式,讲述了“时代楷模”“感动中国2018 年度人物”张玉滚的感人事迹。故事人物张玉滚在2018年9月,中宣部授予张玉滚“时代楷模”称号。2019年2月,荣获“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荣誉。2019年4月,荣中国青年五四奖章”。2019年9月,荣获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全国敬业奉献模范”。故事中,张玉滚是一名黑虎庙的小学生,他在这所学校里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一转眼,六年过去了,他已经高中毕业,准备去外面闯荡一番了。可是在临行的前一天,校长留住了他,请他做老师。当时,他本以为自己只是暂时留下,没想到他将自己的一生都留在了大山里。扩展资料故事背景:张玉滚成长于伏牛山深处的黑虎庙村,中师毕业后放弃了去大城市闯荡的机会,毅然选择回到小学母校教书,将原本破败的黑虎庙小学建设成现代化的学校。他十几年如一日地坚守山乡教育事业,不忘初心,无私奉献,用自己的勤奋和执着,用自己的善心、爱心和责任心,为大山深处的孩子们点亮了一盏灯,照亮了孩子们的未来。
全国最年轻的90后干部
全国最年轻的90后干部是张玉滚。张玉滚,1990年出生于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毕业于南阳师范学院,现任河南省镇平县高丘镇黑虎庙小学校长。他被誉为“全国最年轻的90后干部”,是因为他在年纪轻轻的时候,就已经承担起了重要的社会责任,为农村教育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张玉滚之所以能够在如此年轻的时候便成为“全国最年轻的90后干部”,一方面是因为他的出众才华和不懈努力,另一方面也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关。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快速发展的时代,年轻人有更多的机会和平台去展现自己的才华。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开始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用自己的行动和汗水,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对于年轻人来说,成为“全国最年轻的90后干部”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和使命。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积极学习先进理念,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为国家和人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和支持更多像张玉滚这样的年轻人,让他们在事业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加顺畅,为社会的进步和繁荣注入更多的活力和动力。
《深山点灯人》读后感结尾怎么写?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盏明灯,但是使他燃烧的,却是那个默默奉献的点灯人。放暑假我看了《深山点灯人》这本书,书是用报告文学的形式,讲述了“时代楷模”“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张玉滚的感人事迹。张玉滚成长于伏牛山深处的黑虎庙村,中师毕业后放弃了去大城市闯荡的机会,毅然选择回到小学母校教书,将原本破败的黑虎庙小学建设成现代化的学校。他十几年如一日地坚守山乡教育事业,不忘初心,无私奉献,用自己的勤奋和执着,用自己的善心、爱心和责任心,为大山深处的孩子们点亮了一盏灯,照亮了孩子们的未来。身上点灯人,你的读后感怎么写这本书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特别是作者给我启发山上的生活,非常的艰难,但是不放弃,心中还有一枪热血,相信奇迹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盏明灯,但是使它燃烧的,却是那个默默奉献的点灯人。 ——题记下雨了,我不能出门,便巡视一遍书架,抽出一本书《深山点灯人》,细细品读。两个小时转眼流逝,我浑然不觉,只是眼中有了泪……张玉滚是一名黑虎庙的小学生,他在这所学校里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一转眼,六年过去了,他已经高中毕业,准备去外面闯荡一番了。可是在临行的前一天,校长留住了他,请他做老师。当时,他本以为自己只是暂时留下,没想到他将自己的一生都留在了大山里。当我合上书时,眼中恍然有了泪花——张玉滚真是太伟大了!他用自己的勤奋、认真和执着,用自己的善心、爱心和责任,用自己日复一日的付出,月复一月的刻苦,年复一年的坚守,用自己十几年如一日的大爱,点亮了孩子们的心灯,点燃了孩子们的自信,点灿了深山孩子走出大山的路,照亮了家乡孩子的前程。为了办好黑虎庙小学,他牺牲了自己外出闯荡的梦想,牺牲了妻子的四根手指,甚至牺牲了自己九个月大的女儿!就连母亲撒手人寰时,他也没能去看一眼。他的无私奉献、敬职敬业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就像在我们身边的默默无闻的清洁工,士兵,警察,老师……他们为我们整个世界,写下一首首最抒情最优美的长诗,感召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他们用自己的理想信念之灯,去照亮更多的明天,照亮我们中华民族的未来!我们现在一定要好好学习,点亮心中的那盏灯,在未来为梦想去拼搏,拥有属于自己的一方长空。同时,我们也要让这盏灯更加明亮,这样我们才能点燃那根薪火相传的木棒,从而去点燃更多的梦想之灯。我想,经过一个个点灯人的不懈努力,中华大地一定会葳蕤生光!雨停了,张玉滚那朴素的背影又在我脑海里摇晃,他的脸上荡漾着浅浅的笑意。而他的身后,跟着几个“小尾巴”,往大山深处走去……
感动中国十大乡村教师
感动中国十大乡村教师如下:张玉滚大学毕业后,放弃在城市工作机会,回到家乡,从一名每月拿30元钱补助、年底再分100斤粮食的民办教师干起,一干就是17年。学校地处偏僻,路没修好时,他靠一根扁担,一挑就是5年,把学生的课本、文具挑进了大山。他是这里的全能教师,手执教鞭能上课,掂起勺子能做饭,握起剪刀能裁缝,打开药箱能治病。由于常年操劳,“80后”的他鬓角斑白、脸上布满皱纹。黄大年留学英国18年,是国际知名的科学家。回国前,他住在剑桥大学旁边的花园别墅里,妻子还经营着两家诊所。2008年,中国开始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他用最短的时间辞职、卖掉房子和诊所、办好了回国手续。归国7年多来,黄大年担任国家多个技术攻关项目的首席专家,经常工作到凌晨,几乎没有休过寒暑假和节假日,甚至多次累倒在工作岗位上,这种工作状态直到生命最后一刻。支月英,女,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教师。1980年,江西省奉新县边远山村教师奇缺,时年只有十九岁的南昌市进贤县姑娘支月英不顾家人反对,远离家乡,只身来到离家两百多公里,离乡镇45公里,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学,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师。36年来支月英坚守在偏远的山村讲台,从“支姐姐”到“支妈妈”,教育了大山深处的两代人。朱敏才曾是一名外交官,妻子孙丽娜曾是一名高级教师,退休后奔赴贵州偏远山区支教。10年前,退休的外交官夫妇朱敏才、孙丽娜并没有选择在北京的安逸生活,而是来到贵州偏远山区义务支教。格桑德吉,女,西藏自治区墨脱县帮辛乡小学的一名教师。2000年,格桑德吉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毕业之后她并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选择留在大城市工作,而是毅然回到西藏。为了让雅鲁藏布江边、喜马拉雅山脚下的门巴族孩子有学上,格桑德吉放弃拉萨的工作,主动申请到山乡小学教学。张丽莉,女,28岁。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初三(3)班班主任。张丽莉出生在一个教育世家,2006年,她从哈尔滨师范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任教。
学习张玉滚先进事迹心得体会5篇
学习张玉滚先进事迹 心得体会 篇一 5年间,靠着一根扁担,踩着老校长的脚窝窝,张玉滚为孩子们挑来学习生活用品,也挑起了孩子们的希望。 在张玉滚住的宿舍里,记者见到一根磨得溜光的扁担,两米长,黝黑发亮。黑虎庙小学的老教师说,这根扁担不寻常,老校长吴龙奇挑了它几十年。后来,老校长挑不动了,张玉滚接着挑。可以说,这根扁担就是黑虎庙小学历史的见证。 挑书本教材、学具教具,挑油盐酱醋、蔬菜大米。张玉滚接过老校长的扁担,肩不离担,担不离肩,风里来雨里去,冬天一身雪,夏天一身汗。 有年冬天特别冷。山里潮气大,遇冷成冰,本来就难走的八里坡,更加湿滑难行。眼看就要开学了,孩子们的书本还在高丘镇上。 正月初十凌晨三点多,张玉滚和另一名老师路喜安就扛上扁担出发了。揣几个凉馍,一步一滑地直到中午才赶到镇上。向路边人家讨碗热水吃了凉馍,他俩又赶紧挑着几十公斤重的教材、作业本往回走。 一路紧赶慢赶,晚上十点多,两人才走到尖顶山顶。汗水在眉间结成了冰碴,肩膀早已磨肿,脚上水泡连水泡,每走一步都疼得钻心。天黑看不清路,偏偏又下起了雨,他俩实在走不动了,就找了个山洞,把书本用油毡包起来,小心翼翼放好。他们背靠背取暖,在一旁坐了大半夜。第二天一早就往回走,等到了学校,两人几乎成了“泥人”。书本却被裹得严严实实,打开来,干干净净,连一点褶皱都没有。 从2001年到2006年,5年间,靠着一根扁担,踩着老校长的脚窝窝,张玉滚为孩子们挑来学习生活用品,也挑起了孩子们的希望。寒来暑往,他的足迹早已化作一串串动人的音符,回荡在黑虎庙的沟沟坎坎。 2006年,通往黑虎庙的公路修好了,山里人的出行方式终于有了改变。因为山高路险通不了客车,很多村民买了摩托车、机动三轮。张玉滚也省吃俭用置办了一辆摩托车。此后,他去镇上给学校买米买菜拉教材,再也不用肩挑背扛了。 “老扁担”谢幕,“小摩托”登场。“老扁担”身上凝结的一代代山区教师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扁担精神”,也继续在“小摩托”上传承发扬。 “别看他外表柔弱瘦小,内心却有一股韧劲儿,交待啥事儿他都不折不扣地完成。就像一头老黄牛,你让转100圈,绝不偷奸耍滑少转半圈。”知徒莫若师,吴龙奇深知张玉滚的秉性。 当年盖新校,运材料格外难。正赶上农忙季,建筑队的民工都回家抢收抢种去了,搬砖运料就落在张玉滚他们身上。上山撬石头,下河挖砂土,运水泥、搬砖头、平地基……起早贪黑,没日没夜,等到崭新的教学楼拔地而起,张玉滚瘦了一大圈儿。 全校75个孩子,40多个学生在校住宿。这些孩子中有三分之一是留守儿童,跟着爷爷奶奶生活,还有些孩子生活在单亲家庭,张玉滚把这些情况摸得一清二楚。谁家孩子爷爷奶奶年纪大了,需要格外操心;孩子们都在哪儿住,谁上学需要接送……他都一一记在心上。 2014年6月的一个晚上,10点多钟。正改作业的张玉滚接到张朋爷爷打来的电话,说孩子还没到家。6岁的张朋是学前班的学生,父母在外地打工。学校6点就放学了,孩子咋还没回去呢?张玉滚立刻和妻子打着手电筒去找。走了七八里地,在路边儿发现张朋靠着大石头睡得正香。 “孩子是走得太累了。”张玉滚看着心疼,舍不得叫醒张朋,就俯下身子,让妻子把孩子抱到他背上。那天,夫妻俩轮流背着张朋走了足足一个小时。“要不是你们把孙子送回来,我这一夜都合不上眼呐!”张朋的爷爷握着张玉滚的手久久不放。 黑虎庙村党支部书记韩新焕告诉记者,张玉滚虽然收入微薄,但他17年来资助过的学生就有300多名。有他在,没让一个孩子失学。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在张玉滚和其他老师的努力下,在镇平县、镇两级教育部门的支持下,黑虎庙小学顽强地“生存”着。一年一年,孩子们从这里走出大山,有的考上重点大学,有的还读了研究生,留在大都市。在张玉滚任教前,黑虎庙村只有一个大学生,到现在已经有16个大学生。 艰苦的环境,常年的操劳,张玉滚显得比同龄人“老相”得多。很多次去镇里开会,不熟悉的人问他:“快退休了吧?”他总是呵呵一笑。 学习张玉滚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二 镇平县高丘镇黑虎庙村地处伏牛山深处,四面群山环抱,有镇平“西藏”之称,在这里有一位守望深山十六载,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为山区教育默默奉献、无怨无悔的80后小伙,他就是“2016感动镇平十大人物之一”的小学教师——张玉滚。 不论树的影子有多长,根永远扎在土里。回顾张玉滚历程,对学生的爱始终是他最深沉的情结。大学毕业,他朋友们都劝他去南方大城市工作,但他看到山区缺教师,就下定决心到这个学校任教。十六年来,他尝尽了酸甜苦辣,不但为学生们传授文化课知识,还义务担当起了学生们的生活老师,对学生们的生活起居进行无微不至地照顾。由于条件很苦,每年学生的书本和作业本,都是他骑摩托车到四五十里外的镇上把书本和作业本运回来,然后发到学生手中,等等这些虽然他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累,但是看到一个个学生能够走出大山,学生们能够快乐地在学校成长,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不耽误一节课,千方百计上好每一节课”,这是张玉滚给自己定下的铁的纪律。张玉滚坚守着内心的这份淳朴执着,用无私的爱浇灌乡村的教育之花,学生的成绩和进步让他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他所教学生的成绩在全镇也一直名列前茅。在学校条件艰苦、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张玉滚不得不把自己磨炼成“万金油”——全科型教师; 大山里薄弱的师资条件,并没有阻挡学生们求知的渴望——美术课,张玉滚带领学生们到校外,拿起画笔,就地取材,教同学们画山、画水、画出眼前的大自然,让大山里的孩子也能放飞自己的梦想。三尺讲台,给了张玉滚诠释为人师表的小舞台,也给了他传授知识和施展才华的机会,孩子们一张张天真稚嫩的笑脸,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让他懂得作为一名教师的伟大,让他清贫的人生感知到了温暖。 大山深处的学生基本都寄宿在学校,中午放学到了吃饭时间,孩子们会拿着自己的餐具,排好队打饭。为孩子们做饭的是张玉滚的妻子,妻子很朴实,不善言谈,记者见到她时,她正在给学生打饭。多年前,她的中指、无名指在一次给学生做饭轧面条时被机器轧碎造成了残疾,这些年她把苦埋在心里,终日为学校90多个孩子的一日三餐忙碌着,用自己那份淳朴善良,默默支持着丈夫的事业。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2年6月,编外11年的张玉滚正式成为在编的人民教师,实现了他从事教育的梦想,而张玉滚觉得,这正是他教育之路的开始,在这条教育道路上,他能够做的、要付出的还很多很多。 “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 像张玉滚这样诚实质朴的人民教师,表现出了高尚的品德和顽强的意志,无私奉献,默默无闻,把自己的心血和力量献给教育事业,身上闪烁着师德的绚烂光辉。 学习了张玉滚的感人事迹后,我很感动 , 从中学到了很多 , 也让我重新熟悉了教师这份职业 , 在如今的这个工作岗位上 , 我想我应该用一份真挚的态度去对待,争取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为教育事业尽微薄之力。 学习张玉滚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三 张玉滚同志的先进事迹令人敬仰,他 不忘初心 ,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我们诠释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优秀品质。 为人师表从来就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词汇,而是一种对自己严格要求的工作态度,是对自我的要求。张玉滚把工作当成事业,把为人师表贯穿生活的始终。也许,他也会觉得累、觉得苦、觉得生活对他的不公平,但是他没有抱怨、没有气馁、没有自怨自艾而是在多重任务和高压力下身兼数职,认真工作并取得非常出色的成绩。面对艰苦的工作环境,他没有打退堂鼓,而是无怨无悔的为每一位学生付出自己的心血。 古人云: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以前,我以为这就是人生的高境界。现在,我观看了张玉滚同志的视频,才知道自己有多么的狭隘。张玉滚同志在生活上算不上达,甚至可以说是穷,因为多年来他的工资只有微薄的80元,然而他却让我看到兼济天下的豪情。是的,可能有些人会挑刺说,哪里来的天下,只是小小的黑虎庙小学。确实黑虎庙小学不大,但是我相信这就是张玉滚同志的“天下”,他为之付出心血,无私奉献的“天下”。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在教师已经守不住本心的今天,张玉滚同志的事迹在洗涤我们心灵的同时,也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情洒山乡无怨悔,无私奉献不图报。我们要以张玉滚同志的作风为标榜,树立不忘初心、为人师表的价值追求,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发展、社会环境如何变化,都要保持爱岗敬业的作风,确保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纯洁。 张玉滚的先进事迹,充分体现了一名人民教师对学生的深厚感情和对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我们要像张玉滚那样,牢固树立不忘初心、无私奉献的价值追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任何时候都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守人民教师的初心和为人师表的信仰。 学习张玉滚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四 学习了张玉滚老师的先进事迹之后的第一感受就是,张玉滚对学生的爱是他最伟大的地方也是最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地方。在张玉滚刚刚毕业的时候,他的同学们老师们都建议他去南方的大城市去工作,但是当时张玉滚知道祖国的很多山区很缺少老师,其实一开始他就决定了要去到最需要他的山区里去,把知识传递给那些孩子们。 他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在这个岗位上,他经历了太多的磨难,他不仅仅给孩子们传授了之后,还是孩子们的生活老师,因为山区实在是没有足够的资源。张玉滚对孩子们的关爱不止表现在教学上,对孩子们的生活也好关照的无微不至。因为当地的条件艰苦,学生们的书本在当地买不到,张玉滚就骑摩托车去十几公里之外的镇上买,然后发放到孩子们的手里。他说,自己这些事情他从不觉得苦,只要能够看着孩子们一个个的走出大山,他就很开心了,他就觉得自己做的这一切都是值得的了。 张玉滚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教育的工作一直做的很出色,他的座右铭就是永远要上好每一节课,这是永远不能变的。他的学生们的成绩在整个镇上都是很靠前的,这对于这样的教育环境来说是很难做到的吧。山区最缺少额就是教师资源了,张玉滚一个人担起了全面教学工作,孩子们的学习欲望是很强的,张玉滚带着孩子们画画,去感受大自然,这不是张玉滚擅长的,但是他希望给到孩子们更多的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 帮助学生们全面发展,在那个小小的讲台上,张玉滚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在讲台上发光发热,他最大的希望就是把知识传递给孩子们,帮助他们走出去。 张玉滚的妻子也和他一起奋斗在山区,妻子每天给孩子们做饭,手指在做面条的时候被机器碾压,造成了残疾,这些她都自己埋藏在心里,从不向别人提及。自己一个人默默地支持丈夫的事业。 张玉滚的先进事迹是伟大的,为我们所有的教育工作者树立的榜样,他在这个小小的岗位上做出了光辉的事业,我从中学习到了很多,普通的工作也是可以做出伟大的成就的,我们应该用最真挚的感情付出到我们的教育事业中去,为祖国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学习张玉滚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五 黑虎庙小学地处伏牛大山深处,被戏称为镇平的“西藏”,由于交通不便,条件艰苦,大多数老师都不愿意来,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张玉滚一干就是17年,17年里,这里的老师换了一茬又一荏,只有他一直在坚持。各个学科都要有人教,面对困难,张玉滚没有退缩,他把自己磨练成“万金油”教师,“不耽误一节课,千方百计上好每一节课”,这是张玉滚给自己定下的铁的纪律。数学课上,他和孩子们一起制作钟表表盘以及各种教材; 语文课上,他认真钻研课标、设计教学环节,运用简洁准确的语言为大家讲课; 体育课上,张玉滚把乡土游戏融入课堂,教孩子们推铁环、丢手绢等。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17年的艰苦磨炼,练就了张玉滚过硬的技能,手执教鞭能上课,拿起勺子能做饭,握起剪刀能裁缝,打开药箱能治病。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张玉滚老师先后被评为“省、市师德标兵,五一劳动奖章”“南阳市第三届道德模范”、“感动中原十大教育人物”、“全国师德标兵”、“时代楷模”称号等荣誉称号。 张玉滚老师的事迹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我们要学习张老师不忘初心,扎根乡村教育的坚定信念; 学习张老师潜心教学,无愧教师称号的职业情操; 学习张老师精心育人,始终心怀大爱的高尚师德。全体教职工要以张玉滚老师为榜样,立德树人,爱岗敬业,献身教育,胸怀大爱,积极进取,为祖国的幼教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张玉滚老师用青春守护黑虎庙小学,用17年光阴诠释了“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要学习张老师潜心教学的品质和扎根乡村教育的信念,在任何时候都既脚踏实地又敢为人先,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要以张玉滚老师为榜样,做一名胸怀大爱、积极进取、敬业奉献的新时代教育工作者。”这是黑虎庙小学教师张磊写在笔记本上的新学期感言。他说,从张校长身上看到了无私大爱,也对乡村教师的使命和责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今后要发挥年轻教师的优势,用信息化手段架起山区孩子与外界沟通的桥梁,给更多山区孩子走出大山的希望。 要深入学习张玉滚不忘初心、潜心教学、精心育人、艰苦奋斗的精神,坚守理想信念,坚持立德树人,以过硬的作 风和一流的业绩,为推动我市教育事业发展再立新功。 张玉滚是干事创业的活教材,见贤思齐的好榜样,我们要学习他不忘初心、潜心教学、精心育人、艰苦奋斗,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的感人事迹,他不断提醒我们党员干部“为了谁,依靠谁”,不忘初心、不断前进,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奉献终身。
暴风雨中的大力神张玉滚什么品质
张玉滚被称为暴风雨中的大力神,他展现了勤劳朴实、无私奉献、爱生如子的高尚品质。他担任河南省镇平县高丘镇黑虎庙小学校长,为了照亮山区孩子求学之路,他寄宿学生、学缝衣做饭,用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照亮山区孩子求学之路。因此,他获得了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标兵、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等称号,并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你是想问的是暴风雨中的大力神张玉滚有什么人物品质?暴风雨中的大力神张玉滚有坚韧、勇敢、诚实、热情、果敢、随性的人物品质。在电影中,张玉滚被描绘为一个冒险家、探险家,他对待生活充满了热情和活力。他没有压抑自己的感情和欲望,喜欢自由自在地随性的游走在城市的街头巷尾,放浪形骸的同时,又不失为一个对朋友和爱情能够真诚付出的诚实的男人。他对于探险的热情和胆识,在危险的时刻也表现得十分勇敢和果敢以及坚韧。电影《暴风雨中的大力神》中,张玉滚是主人公之一。
张玉滚的事迹及颁奖词
张玉滚大学毕业后,回乡当教师,5年里他用一根扁担把学生的课本等挑进大山。颁奖词:扁担窄窄,挑起山乡的未来;板凳宽宽,稳住孩子们的心。前一秒劈柴生火,下一秒执鞭上课。艰难斑驳了岁月,风霜刻深了皱纹,有人看到你的沧桑,更多人看到你年轻的心。 张玉滚是2019年感动中国人物,他是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的伏牛山区的一名80后小学校长,他扎根黑虎庙小学多年,先后教过500多名孩子,培养出16名大学生。 张玉滚放弃在城市的工作机会,回到家乡,从一名每月拿30元钱补助、年底再分100斤粮食的民办教师干起,一干就是17年。 张玉滚是这里的全能教师,手执教鞭能上课,掂起勺子能做饭,握起剪刀能裁缝,打开药箱能治病。由于常年操劳,80后的他就已经是鬓角斑白、脸上布满皱纹。
爱是教育的灵魂
? ? ? 昨天参加了洛阳市高新区文教局组织的暑假师德培训,我有幸聆听了张玉滚老师和任明杰老师的先进事迹报告。听张玉滚老师的报告,我一直流着泪,被他的坚守和奉献精神深深感动着;听任明杰老师的报告,他幽默风趣的语言,有趣的故事又常常让人欢笑,他把平凡的日子过成诗,让人由衷敬佩。 ? ? ? ? 从他们身上,我就在思考我们当下的教育,觉得教育工作者最难做到的是坚守和奉献。 ? ? ? ? 作为新千年最早的师范生,张玉滚老师肯定有机会和能力离开大山,在城里安家落户。大山里的日子苦,他作为地道的山里娃,成长求学的路上肯定尝遍了,每人比他体会更深。但他毅然接过老校长的扁担,留了下来,他的勇于担当精神着实让人感动。l当他担书路上在漆黑的山洞里过夜,忍饥挨饿受冻的时候;当他因为取书,被车祸夺走可爱的孩子时;当他因为工作,在迷雾里撞上山石,差点滚下悬崖的时候;当妻子手指滴血,落下残疾的时候;当母亲重病在身,不能床前尽孝的时候……。张玉滚老师也有过动摇,迷茫,纠结,他有很多正当理由可以选择离开,可他没有,他选择了坚守。是因为那是他的母校,是他的家乡吗?有这原因,但不全是,我们有多少人想方设法逃离了自己的生身之地。他走了,孩子们没老师,就要辍学,他不忍心。很简单的出发点,凝结了他对学生,对教育朴实无华的大爱。 ? ? ? 任明杰老师所在的辛庄小学离家有一百多里地,称得上偏远,艰苦的环境,陌生的人际关系,不动手就会被雨淋没饭吃,生病了得自己扛着……。这样的境况,我们很多人会受不了,可能有些人看一眼,行李都不放下扭头就走,任明杰老师也可以有太多的理由可以离开,但是他选择留了下来,并且积极改变现状,改造居住环境工作环境人际环境,把平凡的日子过得充满诗意。他说最初没离开是因为运气不好,老考不上招教,后来是真心喜欢上了,舍不得离开。很真诚的话语,很简单的理由,与张玉滚老师殊途同归。 ? ? ? 坚守下来是因为爱,不抱怨,积极改变,无私奉献也是因为爱,对学生的爱,对教育事业的爱。爱在无私奉献,不在索取名利。因为这样的教育目的,张玉滚老师和任明杰老师是快乐的,幸福的。 ? ? ? ? 当张玉滚老师在崎岖的山路上用扁担挑书的时候,当他精心准备给孩子们上课的时候,当他带着孩子们在大山里认识花朵的雄蕊雌蕊,认识花岗岩的时候,当他和孩子们一起读书一起游戏的时候,当他背着学生行走在黑夜里的时候,当他在山体滑坡时冲进房子里救人时,当他在干旱时期给乡亲挑水时,当他拿出钱自助学生时,他没有想到以后会感动中国,会成为时代楷模,他觉得自己只是做了该做的事,因为没有想到索取,所以他不抱怨,每天奉献并快乐着。 ? ? 当任明杰老师把漏雨的房舍布置得温馨,把老旧杂乱的线路理顺,在狭小简易的厨房做出色香味俱全的饭菜,在寂静的夜晚免费辅导留守儿童,和学生一起做手工,做游戏,在早晨的阳光中和学生一起读书练字做教具,整理布置教室,在一次次自掏腰包给孩子们买书买玩具买奖品的时候,他也没想到自己会成为河南最美教师,马云乡村教师奖获得者。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境由心生,好心态就是好风水,任明杰老师用他阳光积极的心态,改变着自己,改变着周围的环境。 ? ? ? 张玉滚老师朴实真诚,如大山里的空气,清新自然,任明杰老师阳光智慧,如一首诗歌,趣味无穷。无论是张玉滚老师还是任明杰老师,他们都做到了坚守和奉献,因为他们对学生的爱,对教育事业的爱。 ? ? ? 爱是教育的灵魂,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可以做一束光,照亮我们自己的路,指引我们学生的路,不负韶华不负使命。 ? ? ?
道德模范人物的事迹材料
有关道德模范人物的事迹材料范文(精选8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事迹材料吧,事迹材料不是单纯为其单位和个人评功摆好,而是为了鲜明地体现和积极宣扬一种特定时代所需要的精神。到底应如何拟定事迹材料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有关道德模范人物的事迹材料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道德模范人物的事迹材料 篇1 孔凡成,男,汉族,1954年5月生,中共党员,中国铁建十八局集团隧道公司四川锦屏二级水电站项目经理。 作为一位资深隧道工程施工专家,孔凡成40年如一日奋战在施工生产第一线,先后参与16项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他带领的团队攻克高埋深、高地应力、高压涌水和高水头等世界级隧道施工难题,为我国超长隧洞建设和国家水电建设作出重大贡献。 2015年6月,孔凡成临危受命,接手遭遇大塌方的四川锦屏电站交通公路牦牛山隧道工程。从签下“军令状”那一刻起,他就冒着塌方、岩爆和大涌水等各种危险,整天泡在隧道里,摸索治理大塌方的最佳方案,一天三顿饭也在隧道里吃,实在太累了就在车上睡会儿。在他的带动下,项目部奇迹般地创造了月开挖288米的记录,提前17天完成合同。 在业主心目中,孔凡成是不可替代的“金牌项目经理”和专家型人才。锦屏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是水电站的核心控制工程,具有“埋深大,地应力高,岩爆强,涌水多”等特点。施工现场一边是悬崖峭壁,一边是滔滔江水,在这样的环境下采用TBM挖掘机作业被美国专家认为是不可能的,但孔凡成和他的攻关小组经反复论证,硬是在大山里开凿出一个组装洞,经过149天的安装调试,TBM挖掘机成功掘进。美国监理竖起大拇指说:“中国人,真了不起!”8年来,孔凡成率领团队,在锦屏水电站中标工程14项,中标额从最初的1700多万元增加到30多亿元。他屡创纪录,为企业和个人树起了金字招牌。同事说:“有他在,多难的隧道都能成。”业主单位领导说:“这里没有他,我们不放心。” 2015年1月20日,孔凡成老伴被查出患上了癌症。他强忍泪水对老伴说,他现在还不能赶回来,因为工地上千头万绪,他不能摞下摊子不管。2015年,他母亲病重的时候,他正组织大会战,等他忙完工作赶回家时,母亲已经离开人世,他连最后一面都没见上。他兄弟姐妹8人,多年在外四处打工,没有一人从他那得到过任何好处。 孔凡成荣获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被评为“天津市廉政勤政优秀党员干部”。 道德模范人物的事迹材料 篇2 孙三华,1979年出生,于2002年嫁到孙村乡新建村一个普通农村家庭,与韦培琦结为夫妻。婆婆老实淳朴、厚道正直,丈夫韦培琦是一名手艺工,勤劳爱家。孙三华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在父母亲的教育熏陶下,自幼就是一个懂事乖巧、善解人意、尊老爱幼、和蔼可亲的女孩。从嫁过来起,婆媳关系一直很融洽。婚后尽管家境一般,但夫妻和睦、家庭和谐,一家人其乐融融。 然而,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2005年丈夫外出做生意,亏了不少钱,不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而且在外面还欠了不少钱。丈夫从此变得消沉起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呆在家里。孙三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生怕丈夫想不开,从此消沉下去。于是苦口劝导,耐心疏导,对他说“我跟了你,并不是看中了什么东西,而是看中了你这个人,你的不服输的性格。”在孙三华的鼓励劝导下,韦培琦慢慢摆脱了阴影,从老本行开始,生活慢慢步入了正轨,债务很快就还清了,而且日子也一天天红火起来了。但是祸不单行,又一次的灾难又降临到他们的头上,2008年5月,孙三华的婆婆因病高烧三天不起,家里人看遍了附近的大小医院都没有起色,最后送到了芜湖弋矶山医院,高烧是退了,但从此却落下了后遗症,从此半身不遂,说话口吃、手脚僵硬,吃饭、穿衣、梳头、起床这些最简单的事都不能自理。于是,她开始担负起了给婆婆喂饭、喂水,洗脸、穿衣等繁琐的护理工作。 自2008年5月婆婆生病至今已四余年,孙三华一直待在婆婆身边,无微不至地照顾,从不言弃。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然而老人却是久病床前有孝媳。当初,孙三华既要服侍婆婆,又要把家里农活也带上,农忙季节她不得不天未亮就起床,做好饭菜送到婆婆手上,然后出去做会儿事,晚上要收拾家务到很晚才休息,她起早贪黑,任劳任怨,毫无怨言,没有抱怨,她知道:自己还年轻,只要吃点苦,一切都会有的,日子也会好起来的。她唯一的愿望就是希望全家人都健健康康的,多么简单而又现实的要求。婆婆大小便不方便,便放了一个便桶在墙角,每天一次清洗;婆婆洗澡要备好衣物、洗澡水;吃喝拉撒无一不安排得妥妥当当。看着婆婆表达不准确,生活无法自理,难过又痛苦的样子,孙三华心疼极了。她不辞辛苦,四处奔波,寻医问药,只要对婆婆病情有疗效的药,不管多贵,她都省吃俭用买来给婆婆服用。 四年多来,孙三华很少在外过夜,都要赶回家侍奉婆婆,否则心理不踏实。有次内侄结婚,要到娘家帮几天忙,她硬是把婆婆带到了娘家。为了让婆婆过得舒心,她买了一台电视机放在婆婆床头,替她清寂解闷。这些年,丈夫韦培琦在外面包工程,因为事情忙有时情绪不好语言上冲撞了老娘,孙三华劝他“家有一老就是活宝,我们也要老呀!”丈夫哭笑不得,心里暗暗敬佩自己的妻子真是耐得烦呀!雷锋同志曾说: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 孙三华同志用十年来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她的为妻为媳之道,印证了她的孝心,展现了一个农村妇女尊老敬老、淳朴真诚的博大情怀,塑造了一个农村媳妇博爱、仁慈、善良的光辉形象。孝在传颂中放射光芒,在孙三华的.精心照料下,婆婆活得很开心,虽然生过大病半身不遂,口齿不清,仍然每天精神很好,身上干干净净。她经常用别人几乎听不懂的话说:“儿媳妇好啊,儿媳妇好啊!” 现在整个村的人都知道,都说没有孙三华的孝敬之心,她婆婆就活不到今天呀!这个家也就不像个家。孙三华的孩子,在她的感染下,勤奋学习,在学校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并十分尊重孝敬自己的母亲。尊老爱幼成了这个家庭的家风,代代相传,根深蒂固。孙三华孝顺婆婆,敬重婆婆的举动,深受周边群众的好评,也深深感染了周边村民,孙三华的事迹在周边村队广为传颂,大家在传颂中受教育,在传颂中受感动,在传颂中升华思想,在传颂中学习榜样。有力地倡导了尊老爱老,敬老养老的优秀传统美德,为创建和美家庭、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表率,为新建村树立了榜样。 而孙三华却说“我是普通的农民,没什么文化,靠的是没日没夜的辛勤劳动过日子。我的愿望就是希望全家人都能平平安安、和和睦睦的,婆婆就是我的亲娘,我只是做了一个女儿应该做的。” 道德模范人物的事迹材料 篇3 牛振西,男,汉族,1962年3月生,河南省郑州市红十字水上义务救援队队长。 从自己一个人救人到组队义务救援,14年来,牛振西带领水上义务救援队参与多次重大险情的救援,累计挽救90多条鲜活的生命。见义勇为已成为牛振西个人生活的常态和习惯,他获得当地民众交口称赞。 2016年2月3日上午,河南郑州荥阳市广武镇一个2岁孩子不慎掉入35米深井中。当地多方力量齐上阵,开展紧急救援。10个小时过去,进展很不顺利。晚上7点多钟,牛振西和队友赶到。当时挖掘机和推土机已挖了17米的深坑,再挖下去可能发生塌方。救援经验丰富的牛振西运用鱼钩钓鱼原理,几经尝试,终于在黎明时分将孩子救起。 2017年暑假的一天,一名17岁女孩在黄河边游玩时不慎落水。牛振西和队员接到求助后第一时间下水打捞,却被漩涡缠住了安全绳,差点吞噬了他们的生命。最后他们艰难地把遗体打捞上来。 牛振西将自己手机号作为水上安全求助报警电话,在市110、119指挥中心备案,与之形成联动。他的手机每天24小时从不关机,只要指挥中心接到有人溺水的报警电话,都会第一时间通知他。14年来,牛振西带领水上义务救援队,成功实施多起高难度救援。这支队伍也逐步发展成为一支拥有注册志愿者152人,骨干队员80余人的专业水上救援队伍。 为了更好地防患于未然,牛振西和队员们开始侧重事前预防。从2012年起,他们在水域周边学校启动水上安全知识普及教育讲座,倡导“见义智为“”救人不舍己”的科学救生理念。7年来,开设讲座500多场,受益中小学生、大学生超3万人,大大降低了溺水事故发生数量。 牛振西荣获全国最美志愿者称号。 道德模范人物的事迹材料 篇4 杨永峰,男,汉族,1971年10月生,中共党员,河南省林州市红旗渠应急救援中心理事长。 大巴坠崖,30多名乘客深夜命悬一线,杨永峰带人披荆斩棘紧急救援;百年不遇的洪水肆虐乡村,他冒着生命危险实施救援;“驴友”或群众登山遇险,他拼尽全力搜救。他是群众心中的“守护神”。 一次偶然的见义勇为,开启了杨永峰的救援生涯。2015年3月2日深夜22时55分,杨永峰开车带着儿子和3名员工行驶至省道五龙镇小虎山路段时,发现先前一直行驶在前的大巴车突然消失了。他意识到大巴车可能坠崖了,立即掉转车头折返。他一面报警,一面带领大家借助手电筒,分工展开救援。他让儿子和一位员工留在路上担任“警戒”,打开双闪灯,提醒过往车辆注意,并为下陡坡救援人员指路、做接引。自己和另外两名员工则下陡坡,借助手电筒的光,穿过荆棘丛救人。因为他们的及时报警与救援,为后续生命大营救赢得宝贵时间,最大限度减少了人员伤亡,挽救了13个人的生命。 重大交通事故救援结束后,杨永峰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先是将林州市委颁发的“林州市见义勇为积极分子”奖金捐给当地慈善总会,用于救助贫困家庭;随后带头成立以义务搜救、救援为使命的红旗渠应急救援队。4年多来,他带领团队配合公安、消防、应急管理等部门,先后参与山地救援、水上水下救援、城市搜救、灾难应急处置等各类事件617次,成功挽救521人。 杨永峰和他的团队将见义勇为的救援行动扩展到林州之外,先后多次到内黄、浚县、淇县、长治等相邻县市乃至太行山周边参与救援。仅2018年,救援中心就出队158次,出车923辆次,出动救援队员1811人次。杨永峰荣获全国见义勇为英雄司机、河南省见义勇为英雄模范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道德模范人物的事迹材料 篇5 邓志军,男,汉族,1962年6月生,中共党员,河南省新乡市洪门街道诚城社区党委书记,河南诚城集团党委书记。 白手起家的邓志军,一手创立了企业,凭着诚信经营创造了优秀业绩。他严把质量关,用多年坚守,打造了一个诚信企业,创建了一个诚信社区。 2008年,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企业出现经营困难,邓志军信守承诺,不裁员,不减薪,不欠工资。他抵押两套个人房产,又向朋友借了100万元,足额发放员工工资、奖金。 2010年,他的企业承建乔谢村城中村改造项目。施工过程中,他对工程严把质量关,决不允许偷工减料,所选用的建筑材料都高于行业标准和合同规定。工程交付时村民敲锣打鼓送来“和谐拆迁守诚信,品质优良村民乐”的锦旗。 30年来,他不欠国家一分钱税款、不欠员工一分钱薪酬、不欠合作伙伴一分钱账款、不欠银行一分钱本息、没有一条失信违法记录、没有一份违约合同。 2013年8月,邓志军参与创办河南省首家“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新型城市社区——诚城社区。他坚持“诚信服务、服务诚信”,在社区开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讲堂,推广诚信文化,成立志愿服务队、“好人”宣讲队,2万多名社区志愿者参与活动。邓志军先后为希望小学、贫困大学生、困难职工、灾区群众等捐资5000余万元。2009年,他自筹资金200万元成立“贫困家庭和农民工救助基金”,及时向有需要的家庭和农民工伸出援手。 邓志军荣登“中国好人榜”,荣获河南省劳动模范、河南省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等称号。 道德模范人物的事迹材料 篇6 郭建华,女,汉族,1953年7月生,中共党员,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电影公司党支部书记、经理。 郭建华43年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地坚守一个信念“为农民放电影”,把为群众放一部好电影、让群众看一场好电影,作为自己人生奋斗的目标。 从上世纪70年代当上农村放映员至今,郭建华已从业43年。她从拉板车、抬机器、走村串乡做起,与乡亲们结下不解之缘。她说:“只要乡亲们喜欢看,俺情愿当一辈子乡村放映员!”在当一线放映员的19年里,她为农民放电影1.3万多场。在当站长和公司负责人的24年里,她带领工作人员放映14万多场。 郭建华将服务领域扩展至脱贫攻坚。她带领放映人员深入7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和29个贫困户较多的非贫困村,三年建立100个农村扶贫电影放映点,放映电影近万场。她创新性推出的“菜单式”放映模式被中央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作为优秀案例向全国推广。 郭建华放映过无数影片,让她刻骨铭心的还是《焦裕禄》。她说自己坚持为群众放电影的原因,源于电影《焦裕禄》里“焦书记拉着板车在风雪中给老百姓送救命粮”的镜头,正是焦裕禄精神激励着她一直坚守。她说:“今后我要组织放映更多更好的优秀电影,为群众送去更丰富的精神食粮,让焦裕禄精神发扬光大、代代传颂。” 郭建华荣获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道德模范人物的事迹材料 篇7 张玉滚,男,汉族,1980年12月生,中共党员,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高丘镇黑虎庙小学校长。 张玉滚为了让山里孩子平等享受教育,扎根深山18年,矢志不渝奋斗在乡村教育第一线。他潜心钻研每门课程,苦练教学本领,千方百计上好每一堂课,资助困难学生300多名,用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照亮山区孩子求学之路。 他扎根山村无私奉献。黑虎庙小学位于伏牛山深处,辐射的13个自然村零星散布在方圆十几公里的带状山坳里。2001年师范毕业后,受老校长感召,张玉滚放弃去南方工作的计划,来到这里做民办教师,每月30元补助。直到2012年6月才转为正式在编教师。学校原来没有食堂,孩子们从家带米面馒头,自己生火做饭。他劝说妻子来校给学生们做饭。有一天,妻子在为学生轧面条时,右手四个手指不幸被机器轧折,落下残疾。 张玉滚总是说:“孩子们走出大山的梦想就是我最大的梦想。”为了这份初心,他执着坚守,扎根山区,固守清贫,用无限关爱陪伴孩子们成长。学校师资不足,他把自己打造成“全能型”教师。数学课,他和孩子们一起制作教具。科学课,他带领孩子们去野外考察。缺少体育设施,他就和孩子们玩抵羊斗鸡。为教好孩子们英语,他自己掏钱去镇上参加英语辅导班。一次骑摩托车到镇上学习途中,刹车失灵,他头撞大石,摔晕过去。医院没住几天,他就在妻子搀扶下重回讲台。他的执着坚守,为学生铺就成长成才之路,先后有21名学生考上大学。 张玉滚爱生如子,为学校建设倾注血汗。全校40多名住宿生,1/3是留守儿童。谁家爷爷奶奶年纪大,谁上学需接送,他都记在心上。2010年7月23日凌晨3点,暴雨倾盆,他连忙起床,直奔留守儿童张明明家。到达时,眼看雨水就要淹没床头,他连忙抱起明明,背起腿脚不便的爷爷,将他们转移到安全地带。学校住宿生多,他学缝衣做饭帮孩子解决困难。2006年前,学校到山外不通车,5年间,他靠一根扁担,为孩子们挑来学习和生活用品。学校盖新房,恰赶农忙,农民工都回家抢收抢种,搬砖运料就落在他身上。上山撬石,下河挖沙,运水泥、平地基,新校舍盖好时,他瘦得脱了相。 张玉滚荣获“时代楷模”、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等称号,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当选“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 道德模范人物的事迹材料 篇8 韦德华,女,汉族,1973年11月生,中共党员,河南省濮阳市人民医院产科主任。 从公公被确诊肝硬化,到后来发展成肝癌,10年间,韦德华无微不至地照料,用自己的言行演绎了人间纯真的孝德情怀。 婚后,为了方便照顾公公婆婆,韦德华和爱人多年坚持和公公婆婆住在一起。并不擅长做饭的她专门买来菜谱,一样一样练习,学做二老爱吃的饭菜。1998年9月,她发现公公胃口不如以前,就带他到医院检查。医生诊断老人得了肝硬化,需马上住院治疗。那时,她仍在读研,和爱人月工资加起来不到2000元,而公公每天治病输的白蛋白一支就要200多元,当时还不在医保报销范围。公公每年至少要住两到三次医院,每次花费近2万元,巨大的开销让她和爱人生活捉襟见肘。她节衣缩食,尽量让公公吃得好一些。她亲自上手,为公公扎针输液。还自学中医经络按摩,每天为公公揉捏按摩。几年来,她没睡过一个踏实觉,没为自己买过一件新衣。 2006年2月,公公被诊断为肝癌。韦德华陪公公到上海求医。专家会诊后建议做肝移植手术,至少需准备五六十万元。为救公公,她决定卖掉和爱人唯一的住房。婆婆劝她把房子留给孩子上学用。她却说,“只要公公还有一点机会,我们就要竭力争取,钱没了以后再挣!”她最终说服家人卖掉房子,筹得26.7万元,又向娘家姊妹借来30万元,终于凑齐近60万元救命钱。为了让公公尽快痊愈,她尽心尽力,照顾得更是无微不至。 公公去世后,婆婆心情不好,有时会对韦德华发脾气。尽管感到委屈,她却将泪水咽进肚里,用忍让和宽容化解矛盾。韦德华常说:“只要看着亲人健康,我就很开心,受再大的委屈也值得。” 韦德华荣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等称号,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
榜样7人物介绍及事迹
《榜样7》人物介绍及事迹有:王亚平将使命写在星河里、艾爱国焊接领域的“大国工匠”、孟昆玉站好“首都中心岗”、张玉滚二十余年扎根深山、武大靖为国争光初心不改等。1、王亚平将使命写在星河里王亚平是中国首位进驻空间站、首位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她的事迹展现了女性在航天事业中的坚韧与执着。在选拔航天员的初期,她毫不犹豫地报名,并成功进入预备航天员行列。在训练过程中,她经历了日复一日的“魔鬼训练”,但她从未放弃。她坚信:“梦想就像宇宙中的星辰,看似遥不可及,但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够触摸得到”。2、艾爱国焊接领域的“大国工匠”艾爱国是焊接领域的“大国工匠”。他在焊工岗位上工作50多年,攻克焊接技术难关400多个,改进工艺100多项。他的技术水平和经验在焊接领域具有极高的声誉。艾爱国曾多次参与我国重大项目焊接技术攻关和特种钢材焊接性能试验。他指导实施参与某试验型导弹焊接工艺,将中碳调质钢弹壳与发射座焊接相连,X射线检验100%达到一级标准。他的技术和经验为我国国防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3、孟昆玉站好“首都中心岗”孟昆玉是首都交管部门的杰出代表。他在岗位上工作多年,为群众提供优质的交通服务。他针对路口周边公交路线复杂、群众问路多的情况,专门制作了4块公交线路指路牌立在路口,方便群众查看。他还设计制作了5000张停靠站示意图卡片发放给出租驾驶员。4、张玉滚二十余年扎根深山张玉滚是一位深山区的教师。他毅然回到家乡,成为黑虎庙小学教师。从此,他往返于高丘镇和学校之间的山路上,风里来雨里去,一干就是二十一年。他经常骑摩托车为学校托带书本、教具,少则几十斤,多则百余斤,一个来回近10个小时。他还总结出“多引快转、不断公交、制住抢行、快清事故”的疏导方法,最大限度保障群众出行的安全便捷。他的工作方法和态度得到了群众的高度认可和赞誉。5、武大靖为国争光初心不改武大靖是中国短道速滑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冰上竞技领域有着出色的表现和成就。从小就开始练习滑冰,他立志为国争光,并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汗水。在进入国家队之后,武大靖经历了许多挫折和困难,但他始终坚持着自己的梦想,并通过不断努力和训练,逐渐崭露头角。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上,他顶住了压力,以39.584秒的成绩打破了世界纪录,为中国代表团赢得了唯一一枚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