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凯,三国陆凯属相什么

本文目录一览:

  • 1、吴国重臣陆凯,孙皓为什么不敢惹他?
  • 2、三国陆凯属相什么
  • 3、陆凯是什么出身?孙皓既然仇恨他为何不杀掉他?
  • 4、有哪些与陆凯相关的轶事典故?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 5、赠范晔诗原文 翻译 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 6、折梅逢驿使 寄语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 聊赠一枝春 通过寄赠梅花表达---------
  • 7、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出自哪首诗?
  • 8、盘点东吴的三位征北将军,他们分别是谁呢?
  • 9、总督三国076 陆凯01:忠壮质直,节概梗梗
  • 10、陆凯赠范晔诗赏析

吴国重臣陆凯,孙皓为什么不敢惹他?

孙皓之所以能够继承皇位,与左典军万彧、丞相濮阳兴、左将军张布有着直接的关系。正是万彧向濮阳兴、张布推荐的孙皓,“称皓才识明断,是长沙桓王之畴也,又加之好学,奉遵法度”。孙皓即位后,濮阳兴、张布有些后悔,结果遭人诬陷,被孙皓处死。到了后来,已经是丞相的万彧也被迫自杀。虽然孙皓杀死了三位朝廷重臣,可是对于另外一个人,他就不敢动了,此人就是陆凯!陆凯字敬风,是吴郡吴县人,也就是今天的江苏苏州。早在孙权称帝之前,陆凯就已经在东吴担任永兴、诸暨等地的县官,颇有政绩,那时候孙皓的父亲孙和才出生没多久。之后,陆凯出任军职,担任建武都尉,可是他仍然手不释卷,勤奋好学。242年,陆凯来到了海南岛,在儋耳太守任上,“讨朱崖,斩获有功,迁为建武校尉”,这一年孙皓出生了。255年,陆凯率军讨伐零陵山贼陈毖,再度立功,“拜巴丘督、偏将军,封都乡侯,转为武昌右部督”。258年,孙休即位,陆凯升任“征北将军、假节、领豫州牧”。陆凯很有才能,资历也很深,但升迁却很慢,这是为什么呢?原来,陆凯出身江东名门吴郡陆氏,东吴名将陆逊就是他的叔父。孙权统治后期,朝中爆发了南鲁党争,整个吴郡陆氏都卷入其中,遭到了孙权的残酷打击。最终,陆逊被逼死,陆胤(陆凯的弟弟)被捕入狱,险些丧命,陆凯虽然在外地做官,但也受到了牵连,因此长期得不到提升。但是吴郡陆氏的力量仍在,东吴皇帝们不得不倚重他们,在这种情况下,陆凯、陆抗得到了晋升。264年,孙皓加封陆凯为镇西大将军,“都督巴丘,领荆州牧”,陆抗被封为镇军大将军、领益州牧。266年,陆凯晋升为左丞相,位极人臣。孙皓不愿意别人看他,所以大臣上朝奏事时不敢抬头。陆凯不管那么多,直言进谏,孙皓才允许陆凯看自己。之后,陆凯多次劝谏孙皓,甚至违背孙皓的旨意,孙皓对此怀恨在心,但却敢怒不敢言,更不敢动陆凯一根毫毛。原因很简单,首先,陆凯是朝廷重臣,“既以重臣,难绳以法”。其次,陆凯不是濮阳兴、张布,站在他背后的是吴郡陆氏。陆凯在朝中担任丞相,他的堂弟陆抗在外担任镇军大将军,手中握有重兵。最后,孙皓虽然残暴,但并不昏聩,他知道自己的东吴政权靠的就是陆氏兄弟,“内得陆凯之为相,外得陆抗之为将”。269年,陆凯病重,孙皓派人前去探望,并询问遗言。陆凯仍然劝说孙皓远离小人,亲近贤臣。之后,陆凯病死,终年七十二岁。陆凯虽死,孙皓仍不敢报复,直到五年后陆抗病死,孙皓才将陆凯的家人流放到建安。

三国陆凯属相什么

197年丁丑 牛陆凯(?―约504年),字智君,陆俟之孙,北魏代(今张家口涿鹿县山涧口村)人,鲜卑族。是南北朝人。《魏书》有传。陆凯出身名门,祖父陆俟官拜征西大将军,父兄也都为朝廷命官。他15岁时就官拜给事黄门侍郎,为皇帝亲近侍从。陆凯忠厚又刚正不阿,身居要职数十年。后来,又出任正平太守七年,被称为良吏。陆凯与南朝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后汉书》作者范晔友好,常以书信来往。当时南朝北朝处于敌对状态,但是陆凯与范晔暗地里不断通信,互相诉说对时世的看法和感愤。陆凯于北魏景明二年(501年),把一支梅花装在信袋里,暗暗捎给江南好友范晔。范晔拆开信一看,里面赫然放着一支梅花,并有诗一首: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范晔被陆凯这种一身清白、忠心爱国、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精神所感动,潸然泪下。这件事传出以后,被南北两方文人称赞不已。后人以“一枝春”作为梅花的代称,也常用作咏梅和别后相思的典故,并成为词牌名。陆凯的哥哥陆琇官拜司部典书,后来因为咸阳王元禧事件受到株连,冤死在狱中。陆凯悲愤至极,不畏强暴势力,到处为哥哥申诉鸣冤。正始元年(504年),朝廷给陆琇昭雪、追复爵位。陆凯宿愿得偿,十分高兴,摆置酒席款待四方好友,席间表诉自己心愿已遂,不再有所牵挂。不久,陆凯病故,谥号慧。—————————————————————————————————————认真回答网友的提问!积极解决网友的回答!共同构建和谐网络环境!为网友贡献出最大力量!不惧恶意采纳刷分!坚持追求真理真知!如果帮到您了,请采纳。谢谢!!!此答案经过百度检验,是正确的答案希望提问者能够及时解决该问题--------------------------------------------

陆凯是什么出身?孙皓既然仇恨他为何不杀掉他?

陆凯字敬风,吴郡吴县人,他出身于江东名门吴郡陆氏,是吴国丞相陆逊的族侄 ,陆抗的族兄。黄武年间,曾任永兴县长、诸暨县长,在任职期间内颇有政绩被拜为建武都尉,并统领军队。虽然身任武职,但陆凯依然手不离书,在读《大玄经》时会评论推行书中的含义,还会用蓍草卜筮便见应验。赤乌五年陆凯任儋耳太守,与将军聂友二人率领军队讨伐朱崖和儋耳二郡,在平叛战乱之后拜为建武校尉。五凤二年陆凯因为击杀山贼陈毖再度立功,升任为巴丘督、偏将军,封爵都乡侯,不久又被转为武昌右部督。254年,司马师废魏帝曹芳改立曹髦,毌丘俭和文钦因此叛乱,他们举事的军队几乎包括寿春所有的农民 。吴国也派兵前往寿春援助,陆凯也随军出征,之后陆凯又相继担任授荡魏将军、绥远将军等职位。公元258年孙亮联合全公主图谋除掉孙綝的事情泄露,被废为会稽王,孙休被立为新皇帝。陆凯改拜为征北将军,假节,遥领豫州牧。永安七年孙皓被拥立为帝,时年二十三岁,孙皓即位后,大赦天下,改元元兴。陆凯又被改拜为镇西大将军,都督巴丘军事,领荆州牧,进封嘉兴侯。 甘露二年司马昭死后,孙皓派大鸿胪张俨和五官中郎将丁忠至西晋都城洛阳为司马昭吊丧。张俨病逝在回吴的途中,丁忠在回到吴国后向孙皓上书建议应该趁西晋没有防备的时候袭取弋阳,陆凯认为西晋的军事能力太强,突袭弋阳郡不会得到好处被陆凯拒绝,最后孙皓听从了陆凯的建议,并与西晋断交。孙皓有一个习惯,他不喜欢别人看自己,所以在朝臣觐见时没有人敢抬头,为此陆凯劝谏孙皓君臣之间应该相识,如果哪天发生意危险,朝臣无法找到您,孙皓之后才允许陆凯抬头。 公元266年有人说武昌有王气,建议孙皓迁都武昌,孙皓大喜,立刻迁都,当时在从建业迁都武昌的过程中百姓非常困苦,政事也被耽搁,陆凯便劝谏孙皓要做一个恤平民生活的贤君,最终孙皓还都建业。不仅如此陆凯还斥责了孙皓的宠臣何定,何定也因为这件事记恨这陆凯,面对何定,陆凯始终不以为意,把心思都同在了公事上,表现出他的忠诚和恳切。甘露二年孙皓得到了一口大鼎,于是他改年号为宝鼎,大赦天下,陆凯被任命为左丞相,位极人臣。建衡元年陆凯患病,在病重后陆凯坚持上书劝谏孙皓远离何定,应该把何定调离京城,不应该把朝廷大事交付于他。对于陆凯多次直言劝谏甚至违逆旨意孙皓其实心中多有不满,但因为陆凯是朝廷重臣,族弟陆抗也是大将,孙皓很难惩罚他。凤凰三年陆抗去世之后,孙皓为了泄愤将陆凯一家都迁往了建安郡。

有哪些与陆凯相关的轶事典故?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黄武年间,举孝廉出身,曾任永兴县长、诸暨县长,颇有治绩。拜建武都尉、儋耳太守,与聂友率军讨伐朱崖和儋耳,迁建武校尉。五凤二年(255年),讨斩零陵山贼陈毖,拜偏将军、巴丘督,册封都乡侯。迁武昌右部督,随军进入寿春。后拜荡魏将军,加号绥远将军。吴景帝孙休继位,拜征北将军、假节、领豫州牧。孙皓即位,迁任镇西大将军,都督巴丘,又领荆州牧,进封嘉兴侯。宝鼎元年(266年),迁左丞相。以正直及屡次劝谏孙皓而闻名。建衡元年(269年),去世,时年七十二。人物评价陆机:大司马陆公(陆抗)以文武熙朝,左丞相陆凯以謇谔尽规。(《辨亡论》)陈寿:潘濬公清割断,陆凯忠壮质直,皆节概梗梗,有大丈夫格业。(《三国志》)蔡东藩:惟前时吴尚有人,内得陆凯之为相,外得陆抗之为将。(《两晋演义》)个人作品据《全三国文》载,陆凯著有《吴先贤传》四卷、《太玄经注》十三卷以及文集五卷,今已佚。《全三国文》还收录有陆凯的作品十二篇:《上表言宜优恤功臣後》、《上表谏吴主皓》、《重表谏起宫》、《疏悼王蕃》、《上疏谏吴主皓》、《上疏谏吴主皓不遵先帝二十事》、《奏重备西陵》、《奏事》、《吴先贤传赞》(此篇内容已佚失)、《扬州别驾从事戴矫》、《奋武将军顾承》、《上虞令史胄》。轶事典故陆凯贵盛孙皓有一次问陆凯说:“你的宗族有几人在朝任职呢?”陆凯回答道:“两个丞相﹑五人封侯﹑十多位将军。”孙皓说:“真是兴盛啊!”陆凯说:“君主贤明,臣下尽忠,这是国家兴盛的象征;父母慈爱,儿女孝顺,这是家庭兴盛的象征。现在政务荒废,百姓困苦,臣唯恐国家灭亡,还敢说什么兴盛啊!“

赠范晔诗原文 翻译 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赠范晔诗 [作者] 陆凯 [朝代] 南北朝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标签: 友情 梅花 古诗三百首 诗 情感 动植物 其他 《赠范晔诗》译文 遇见北去的驿使就去折梅花,托他带给远在陇山的友人。 江南别没有更好的礼品相送,姑且把一枝梅花送去报春。 《赠范晔诗》注释 ⑴《荆州记》:“陆凯与范晔交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晔,兼赠。”唐汝谔《古诗解》则云:“晔为江南人,陆凯代北人,当是范寄陆耳。”这里用《赠范晔》题,乃暂从旧说。范晔:字蔚宗,顺阳山阴(今河南省淅川县东)人,南朝宋史学家、散文家。 ⑵驿使:古代递送官府文书的人。 ⑶陇头人:即陇山人,在北方的朋友,指范晔。陇山,在今陕西陇县西北。 ⑷“聊赠”句:赠:一作“寄”。一枝春:指梅花,人们常常把梅花作为春天的象征。 《赠范晔诗》赏析 前两句写到了人与友人远离千里,难以聚首,只能凭驿使来往互递问候。“逢驿使”的“逢”字说明不期然而遇见了驿使,由驿使而联想到友人,于是寄梅问候,体现了对朋友的殷殷挂念,使全诗充满著天机自然之趣。 后两句则在淡淡致意中透出深深祝福。江南不仅不是一无所有,有的正是诗人的诚挚情怀,而这一切,全凝聚在小小的一枝梅花上。由此可见,诗人的情趣是多么高雅, 想像是多么丰富。 “一枝春”,是借代的手法,以一代全,象征春天的来临,也隐含着对相聚时刻的期待。联想友人睹物思人,一定能明了诗人的慧心。 艺术特色方面,诗中“一枝春”描写到眼前仿佛出现了春光明媚,春到江南,梅绽枝头的美好图景。梅花是江南报春之花,折梅寄友,礼轻情义重,它带给远方朋友的是江南春天的浓浓气息,是迎春吐艳的美好祝愿,也是诗人与远方挚友同享春意的最好表达。 这首诗构思精巧,清晰自然,富有情趣。用字虽然简单,细细品之,春的生机及情意如现眼前。它的艺术美在于朴素、自然而又借物寄喻,在特定的季节,特定的环境,把怀友的感情,通过一种为世公认具有高洁情操的梅花表达出来,把抽象的感情与形象的梅花结为一体了。 《赠范晔诗》作者陆凯简介 陆凯(?―约504年),字智君,陆俟之孙,北魏代(今张家口涿鹿县山涧口村)人,鲜卑族。是南北朝人。《魏书》有传。

折梅逢驿使 寄语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 聊赠一枝春 通过寄赠梅花表达---------

 这首诗最出彩的地方是“一枝春”,耐人寻味,引人联想。诗人善于炼字,不直言梅,而作“一枝春”,读来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春光明媚,春到江南,梅绽枝头的美好图景。以致“一枝春”后来成为梅花的代名词,对后世的诗文有深远的影响。这一字,使全诗意境全出,梅花是江南报春之花,折梅寄友,礼轻情义重,它带给远方朋友的是江南春天的浓浓气息,是迎春吐艳的美好祝愿,也是诗人与远方挚友同享春意的最好表达赠范晔》 作者:【陆凯】 年代:【南北朝】 体裁:【未知】 类别:【未知】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注释】: 古今吟咏岭梅诗词不下千章,最早的是陆凯《赠范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直隶南雄州志》载,南雄城南有寄梅驿,即取折梅逢驿使诗语。该驿曾经宋绍兴知州李岐重修。清道光知州戴锡纶有《寄梅驿》诗云:“一枝春可当人情,投赠南州艳此清。妙是不登供帐例,香风千古被征行。” 陆凯是三国时人。《三国志.陆凯传》载:“陆凯,字敬风,吴郡吴人也。丞相逊族子也。黄武初为永兴诸暨长,所在有治迹,拜建武都尉。领兵虽统军众,手不释书。……赤乌中除儋耳太守,讨珠崖,斩获有功,迁为建武校尉。”又《三国志.孙权传》载:“赤乌四年秋七月,遣将军聂友、校尉陆凯以兵三万讨珠崖儋耳。” 这首诗当是陆凯率兵南征度梅岭时所作。他在戎马倥偬中登上梅岭,正值岭梅怒放,立马于梅花丛中,回首北望,想起了陇头好友范哗,又正好碰上北去的驿使,就出现了折梅赋诗赠友人的一幕。他那“虽统军众,手不释书”的儒将风度跃然出现在读者眼前。 《赠范哗》寥寥2 0字,简朴中道出了真挚的友情,平淡中显出了高雅的意境。“一枝春”作为梅花的象征,向人们预示着美好的春天即将来临,祝愿人们的美好祈望定能实现。 范哗是谁?南北朝刘宋时有个编写《后汉书》的范哗,但他距三国近200年,肯定不是这个范晔,而是三国另一个范晔。有的人则认为范哗是刘宋时的范哗,而陆凯不是三国吴的陆凯,而是刘宋时的另一个陆凯。孰是孰非,有待考证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出自哪首诗?

译文:江南别没有更好的礼品相送,姑且把一枝梅花送去报春。出自南北朝陆凯的《赠范晔诗》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全诗意思:遇见北去的驿使就去折梅花,托他带给远在陇山的友人。江南别没有更好的礼品相送,姑且把一枝梅花送去报春。注释《荆州记》:“陆凯与范晔交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晔,兼赠诗。”唐汝谔《古诗解》则云:“晔为江南人,陆凯代北人,当是范寄陆耳。”这里用《赠范晔》题,乃暂从旧说。范晔:字蔚宗,顺阳山阴(今河南省淅川县东)人,南朝宋史学家、散文家。驿使:古代递送官府文书的人。陇头人:即陇山人,在北方的朋友,指范晔。陇山,在今陕西陇县西北。“聊赠”句:赠:一作“寄”。一枝春:指梅花,人们常常把梅花作为春天的象征。扩展资料陆凯出身名门,祖父陆俟官拜征西大将军,父兄也都为朝廷命官。他15岁时就官拜给事黄门侍郎,为皇帝亲近侍从。陆凯忠厚又刚正不阿,身居要职数十年。后来,又出任正平太守七年,被称为良吏。陆凯与南朝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后汉书》作者范晔友好,常以书信来往。当时南朝北朝处于敌对状态,陆凯是鲜卑人,效力于北魏,而范晔是汉人,是江南刘宋王朝的臣子。但是陆凯与范晔暗地里不断通信,互相诉说对时世的看法和感愤。陆凯此诗寥寥二十字,却意蕴深远,超越了国别民族的界限,表现出宏达的胸襟与真挚的情谊,范晔颇为感怀。这件事传出以后,被南北两方文人称赞不已。后人以“一枝春”作为梅花的代称,也常用作咏梅和别后相思的典故,并成为词牌名。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陆凯

盘点东吴的三位征北将军,他们分别是谁呢?

一、陆抗陆抗(226-274年),字幼节,吴郡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三国时期的吴国名将。赤乌九年(246年),陆逊去世后,孙权册封陆抗为立节中郎将。建兴元年(252年),孙权去世,孙亮继位,拜陆抗为奋威将军。太平二年(257年),魏国将领诸葛诞在寿春叛魏降吴。对此,东吴皇帝孙亮拜陆抗为柴桑督,去寿春接援。因为立下了战功,陆抗升为征北将军。对此,在笔者看来,曹魏正好处在东吴的北部,所以,东吴的征北将军,自然需要和曹魏相抗衡。而就陆抗来说,显然没有辜负这一使命。永安二年(259年),陆抗被拜为镇军将军,镇守西陵(今湖北宜昌西北),以此防御曹魏的进攻。凤凰元年(272年)八月,孙皓召昭武将军、西陵督步阐。步阐数代为西陵镇将,仓卒被召,以为失职,且惧怕遭人谄害,遂于九月举城降晋,从而爆发了西陵之战。在这场战役中,虽然西晋一方兵力众多,还获得了步阐这一内应。但是,陆抗依然击败了西晋大军,并除掉了步阐这个叛徒。对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西陵之战的胜利,客观上延续了东吴的存在时间,促使西晋不得不花费更长的时间来准备灭吴之战。凤凰二年(273年)三月,陆抗被东吴皇帝孙皓拜为大司马、荆州牧。在三国时期,大司马可谓武将的最高官职,比如曹魏大司马曹休,蜀汉大司马蒋琬等。凤凰三年(274年),晋武帝复任王濬为益州刺史,命其在巴蜀大量建造战船,训练水师。使吴国受到严重威胁。一些大臣深感忧虑。七月,陆抗病重。同年秋,陆抗病逝,子陆晏嗣。陆晏与陆景、陆玄、陆机、陆云分领陆抗之兵。其中陆机、陆云皆为西晋著名的文学家。对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陆抗去世后,吴国再无良将。天纪三年(279年)十一月,晋军伐吴,晋龙骧将军王濬率水陆大军沿江而下,其作战方略与陆抗所忧虑的完全一样。因此,非常明显的是,在东吴历史上,陆逊、陆抗父子,可谓是最优秀的父子名将了。二、朱然朱然(182年—249年),原名施然,字义封,丹阳故鄣(今浙江安吉)人。三国时期的吴国名将,毗陵侯朱治的外甥。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朱然早年被朱治收为养子,并在读书期间和孙权相交甚笃。对此,在笔者看来,朱然可以视为孙权的心腹了。在此基础上,等到孙权执掌大权后,朱然历任馀姚令、山阴令、临川太守,加折冲校尉,率军平定山贼。曾随吕蒙擒杀关羽,以功迁昭武将军,封西安乡侯。吕蒙死后,朱然代替吕蒙镇守江陵。黄武元年(222年),刘备东征,攻打宜都,朱然督领五千人与陆逊合共五万人抗击刘备,与陆逊、韩当在涿乡大破刘备,朱然攻破刘备前锋,截断刘备后路,刘备于是败走,退还白帝。拜征北将军,封永安侯。在夷陵之战后,魏国果然趁机攻吴。面对曹魏大军,征北将军朱然坚守不出,曹真、夏侯尚、张郃等魏将围攻江陵六个月之久,朱然从此“名震敌国”。之后,朱然先后攻打江夏和樊城,都未成功;而两次出征柤中均有所斩获。最后官至左大司马、右军师。赤乌十二年(249年),朱然这位东吴名将病逝,年六十八。对于朱然的病逝,孙权十分伤心,为其素服举哀。三、陆凯陆凯(198-269年),字敬风,吴郡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三国时期的吴国重臣,丞相陆逊的侄子,大司马陆抗的族兄。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赤乌五年(242年),陆凯任儋耳太守,与将军聂友率兵三万进讨朱崖和儋耳二郡。在这场战役中,陆凯因为立下战功,得以被孙权拜为拜建武校尉。五凤二年(255年),陆凯又率军在零陵讨伐山贼陈毖,成功将陈毖斩杀,因功任巴丘督、偏将军,封爵都乡侯。对于偏将军来说,可以视为武将的入门了,比如关羽当初斩杀颜良后,就被封为东汉朝廷封为偏将军。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永安元年(258年),会稽王孙亮被废,由孙休继位。在孙休登基称帝后,陆凯改拜为征北将军,假节,遥领豫州牧。因此,非常明显的是,和陆抗这位兄弟一样,陆凯也曾担任征北将军这一官职。到了元兴元年(264年),吴景帝孙休病死,由孙皓继位,陆凯又改拜为镇西大将军,都督巴丘兵马,领荆州牧,进封嘉兴侯。建衡元年(269年),陆凯病重,孙皓派中书令董朝问陆凯有什么遗言要交待,陆凯对孙皓这位皇帝进行了劝谏。值得注意的是,孙皓对于陆凯多次直言劝谏甚至违逆旨意其实十分不满,加上何定的多次恶意中伤,就对他更为愤恨。但是,陆凯始终是重臣,难以用东吴的律令去惩罚他,而其族弟陆抗当时亦是吴国大将,所以惟有容忍。凤凰三年(274年),陆抗去世。次年,陆凯一家便都被孙皓迁往建安郡。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孙皓睚眦必报的特点,自然让东吴上下离心离德,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东吴的灭亡进程。

总督三国076 陆凯01:忠壮质直,节概梗梗

【概述:专门研究陆凯的事迹】 ? ? 陆凯,字敬风,吴郡人,丞相·大将军陆逊同族兄弟的儿子。 ????黄武初年(222年),陆凯任永兴长、诸暨长,在此职任上有政绩,被授予 建武都尉,带领军队。虽说他统领兵众,但手不离书本。喜读扬雄写的《太玄》,论评推衍该书含意,用蓍草卜筮便见应验。 ????赤乌年间,陆凯任儋耳太守,征讨朱崖,斩俘贼寇有功,被升任为 建武校尉。 ????五凤二年(255年),陆凯在零陵讨伐山贼 陈毖 ,斩杀陈毖告捷,被任命为巴丘督、偏将军,封爵都乡侯,转任武昌右部督。他与众将共赴寿春作战,回师后,被升为荡魏、绥远将军。 ????孙休登上皇位,陆凯被任命为征北将军、假节、豫州牧。 ????孙皓登上皇位,陆凯被升任为镇西大将军,都督巴丘,兼荆州牧,封嘉兴侯。 ????孙皓与晋国讲和,使者 丁忠 从北方回到东吴,劝说孙皓可以攻袭弋阳,陆凯劝止孙皓的作死行为。 ????宝鼎元年(266年),陆凯被升为左丞相。 ????孙皓可能性格比较害羞,不喜欢别人看自己,各位大臣侍奉拜见,都不敢违背他的脾气。陆凯劝孙皓说:“君臣之间没有互不相识的道理,倘若猝然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情,大臣们都不知您往何处。”孙皓听任陆凯看自己。 ????孙皓迁都武昌,扬州地区百姓对逆流供应武昌用度深感痛苦,而且当时政事颇多失误,百姓贫穷匮乏。陆凯便写了一份奏章(以下省略1300字文言文),分别从夏桀、商纣、秦衰汉兴、魏代汉、晋夺魏由古至今讲一轮,然后再上至先帝、下至黎名百姓讲一轮、还帮宫中多余的宫女考虑好准备嫁妆嫁给无妻之人,然后又倒回到商汤在商贾中选拔人才,齐桓公从马车夫里选拔人才,周武王从樵夫中选拔人才,大汉朝从奴仆中选拔人才等等(省略概述300字) ????当时宫中列将 何定 媚逢奸巧,受宠专权,陆凯当着他的面斥责他:“你看前前后后奉侍君主不忠诚,倾覆混乱国政的人,有哪一个能善终天年的?你为什么专门干那些佞媚奸邪的坏事,堵塞君主的视听?应当自我勉励改正。不然的话,会看到你有无法预料的灾祸!” ????何定十分痛恨陆凯,盘算着中伤陆凯。陆凯始终不放在心上,一心为国家办事,正义之气见于言面,上表上疏都直接指责国事不作讳饰,忠恳之言发自内心。 ????建衡元年(269年),陆凯重病,孙皓派遣中书令 董朝 询问他有什么想说的话,陆凯说:“ 何定 不可重用,应让他担任京城以外的职务,不应当把朝廷大事委托他。 奚熙 是个小官,却在浦里建起自己的田园,想恢复严密的旧规模,也不可信任。 姚信、楼玄、贺邵、张悌、郭逴、薛莹、滕脩 以及我同族弟弟 陆喜、陆抗 ,他们或者清白忠诚勤奋,或者资质才智丰茂超人,都是国家的栋梁,朝廷的贤良辅臣,希望陛下对他们着重留神和考虑,向他们询问时务,让他们各尽忠诚,补正陛下万一出现的过失。” ? ? 留下遗言之后,陆凯去世,时年七十二岁。 ????陆凯的儿子 陆祎 ,起初任黄门侍郎,出任京外统领军队,被任命为偏将军。陆凯死后,他入朝为太子中庶子。 ????右国史 华核 上表举荐陆祎说:“陆祎体质刚健,才干杰出,意志坚强,有统帅军队的才能,鲁肃也不能超过他。及至被征召正当东下时,径直回到京城,经过武昌时,连头也不曾回顾,器械军资,全无所取。他在军事方面果断刚毅,在钱财面前也能保守节操。夏口,是敌军进击我国的要塞,应当挑选名将前往镇守防戍,我暗自考虑,没有谁比陆祎更合适。” ????当初,孙皓常常怨忿陆凯多次冒犯自己的尊严违背自己的旨意,加上何定不止一次的谗毁陆凯,既考虑到陆凯是国家重臣,难以对他施行惩罚,又因为陆抗当时为镇守国防的大将,故此考虑再三还是容忍下去。 ????陆抗死后,孙皓终究迁移陆凯全家到建安。 总督简评 ? ? 潘濬、陆凯这一合传写的两个人,都是身居要职、为人极其正派的大臣。不过正派是要看领导的,潘濬还好一点,孙权晚年虽然性情急躁易怒,但是起码还是听得进潘濬的话,陆凯遇到孙皓这样的暴君,如果不是有陆家大族和陆抗镇守一方,早就跪了。 ? ? 不过陆凯还是有军事能力,和潘濬一样,陆凯前期还是指挥过多长剿匪战,都有斩获,后期以治理、提建议为主。

陆凯赠范晔诗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怀念范晔时所作,作者用梅花来寄托自己的思慕之情,象征着他们之间崇高的友谊。诗中“一枝春”三个字用得极妙,表现出了江南春光明媚的美好图景,使读者可以感受到江南春天的浓厚气息。   《赠范晔诗》   南北朝·陆凯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译文   遇见北去的驿使就去折梅花,托他带花带给身在陇头的你。   江南没有好东西可以表达我的情感,姑且送给你一枝报春的梅花以表春天的祝福。    赏析   诗的前两句写了诗人与友人远离千里,难以聚首,只能凭驿使来往互递问候,体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挂念。诗的后两句表现出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深祝福, “一枝春”使用了借代的手法,以一代全,象征春天的来临,也隐含着对相聚时刻的期待。联想友人睹物思人,一定能明了诗人的慧心。整首诗将作者怀友的感情通过梅花表现了出来,二者结为一体,富有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