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伯慧是哪里人,王力故事征文

本文目录一览:

  • 1、饶平县的名人
  • 2、饶北客家人的著名人物
  • 3、潮汕人里的读书人??
  • 4、谁知道饶平客家人的来历??
  • 5、饶北客家人的介绍
  • 6、客家人的著名人物
  • 7、说说你最喜欢的体育解说的经典解说?
  • 8、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的科研学术
  • 9、王力故事征文
  • 10、“客家人是少数民族吗?是哪个民族?

饶平县的名人

饶平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先后走出“中国第一性学家”张竞生博士和“岭南一大家”詹安泰等精英人物。 詹安泰:1902年出生于新丰镇。著名古典文学学者,文学史家和书法艺术家。 麦贤得:汫洲镇人。海军基地某部副司令员、大校,被国防部授予“战斗英雄”称号。 詹伯慧:1931年生。是蜚声海内外的著名方言学家,曾任暨南大学文学院首任院长。 陈天资:宣化都上里(今大埕上东村)人。编纂成《东里志》,手抄本共8册,20多万字,是潮汕地区现存地方志中最早的一部,为史学家所推崇,并为编纂地方志所广泛运用。主要著作有《石冈集》。 黄锦:(1589-1671)宣化都大埕(今饶平大埕镇上黄村)人,官至明朝礼部尚书。 张琏:明嘉靖三十九年五月武装起事。在柏嵩关歃血为盟,自称“飞龙人主”,国号“飞龙”,年号“造历”。 张伟烈:(1911~2006)上饶镇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优秀的外交战士,外交部原驻外大使。 张永福(1871—1957) ,张永福祖籍广东饶平县樟溪锡坑村人。毕业旅居新加坡,是新加坡华侨支持孙中山推行民主革命的中坚之一。

饶北客家人的著名人物

詹安泰(1902—1967)著名古典文学学者,文学史家和书法艺术家。民盟民员。号无庵,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新丰镇楼仔人,毕业于广东高等师范和广东大学中国文学系。詹氏第九十二世。一生从事古典文学研究和教学,发表了几十篇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论文,尤其精于诗词的研究、创作。他的词学专著有独特创新见解,在词坛有较大影响,日本学者有“南詹北夏,一代词宗”的评誉。 詹伯慧,当代语言学家,教授,博士生导师。笔名柏苇,广东省饶平县人,詹安泰长子,生于1931年7月10日。1949年考入中山大学文学院语言学系。1983年10月到暨南大学任教,曾任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广东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2006年从暨南大学中文系退休。现任暨南大学汉语方言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詹玉湘,男,汉族,1964年11月出生,广东饶平人,中共党员,学历在职研究生。现任广东省友和集团公司总经理(法人代表)、省工商联副会长。 张伟烈(1911-2006),又名张永猛,抗战时期曾用名张开南。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优秀的外交战士,外交部原驻外大使。1911年6月9日,出生于广东省饶平县上饶镇坝上村的一个贫农家庭。父亲张应科(1878—1937),因祖父早年去世、祖母守寡而经济困难,在家乡务农;母亲杨坪(1886—1935),广东省大埔县人。192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江西抗日义勇军剧团队长,新四军服务团组织股长、团代表,皖南特委巡视员,铜陵中心区委书记,县委书记,皖南特委委员、宣传部部长、组织部部长、铜繁行政办事处主任。抗战胜利后,任新四军第七师、山东野战军第四纵队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胶东军区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部长,西海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副政委、地委委员,华东警备第五旅副政委、烟台市委委员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广西宜山地委、钦州地委书记、军分区政委,桂北区党委委员,广东省海南岛区党委书记、省委委员,驻苏联大使馆参赞、党委副书记,驻伊拉克大使、党委书记,驻摩洛哥大使、党委书记,驻蒙古大使、党委书记,驻泰国大使、党委书记,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1985年3月离休后,曾担任中蒙、中泰友好协会会长。2006年4月2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张伟烈病重期间及逝世后,党和国家领导人都以不同的方式 .表示了慰问和哀悼。

潮汕人里的读书人??

韩愈来过潮州,这个也算文学家  有,如下:  唐宋潮州八贤  赵德:海阳(今潮安人),唐代宗大历十三年(778年)戊午科进士,授推官,助韩愈在潮办教育。  王大宝:海阳(今潮安人),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戊甲正奏第一甲第二名,官礼部尚书。支持抗金名将张浚北伐,弹劾抗金败将汪澈,致力稳住抗金局势。宋史有其传。  许申:潮阳人,宋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进士,曾任韶州、吉州、柳州、建州等地知府  张夔:海阳县隆眼城都(今属澄海区莲华镇)人,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年)戊戌正奏第四甲进士,官廉州判官,新州知府  刘允:海阳(今潮安人),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丁丑正奏第三甲进士,历任循州(今龙川)户曹、程乡(今梅县)知县、化州知州。体恤民苦,减免赋税,革除弊政。  林巽:海阳(今潮安人),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丁卯正奏第二甲进士。  卢侗:海阳(今潮安人),宋仁宗(1053年)癸已特奏进士,历任宋朝善县主簿、国子监直讲、柳州知州、循州知州、太子中舍。  吴复古:揭阳人,字子野,布衣怪才。  明戊辰八贤  指的是明崇祯元年(1628年)戊辰科,同榜登第的8位潮州府进士(时程乡县属潮州府)。八进士在潮州太平路广源街口献建盛世元凯坊。  辜朝荐:海阳(今潮安人),明亡后投靠郑成功,积极反清。  郭之奇:揭阳人,南明为君国而牺牲的最后一个重臣。  黄奇遇:揭阳人,官翰林编修,累官礼、兵二部尚书。  宋兆禴:揭阳人,揭阳人,官仁和县令  李士淳:程乡人,官曲沃翼城县令,考选翰林院编修,累官吏部侍郎。  梁应龙:饶平人,官福建参议。  杨任斯:饶平人,官沁水县令。  陈所献:普宁人,官保定府推官。  其他  吴砀:东汉揭阳人,安成郡郡长。  刘昉(约1080年--1150年):宋海阳人(今潮安人),先贤刘允的长子,官至龙图阁学士,岭南儿科创始人,著有岭南第一部儿科医书《幼幼新书》。  郑南升():南宋潮阳人,理学家,朱熹弟子  郭叔云():南宋揭阳人,理学家,朱熹弟子  姚宏中(约1181—1209年):南宋海阳人(今属潮阳县龙硝人),南宋探花。  李龄(1406年―1469年):潮阳棉城人,明按察使司佥事,当时重修白鹿洞书院,并亲自讲学  薛侃(1486年-1545年):明揭阳县龙溪都(今属潮安县庵埠镇薛陇乡)人,世称“中离先生”,明大儒。明史有其传。  翁万达(1498年-1552年):明揭阳人,兵部尚书,著名军事家。明史有其传  陈一松(1498年—1582年):明海阳(今潮安东凤)人,工部左侍郎,督修皇陵加俸服一级。  林大钦(1512年-1545年):潮安人,明状元。  萧端蒙(1521年-1554年):潮阳县廓都人(今棉城人),明大理寺卿,历山东道御史、巡按贵州、浙江道御史、巡按江西。  林大春(1523年-1588年):明潮阳人,浙江提学佥事,后晋升提学副使,又奉诏预修世庙实录,著浙江人物列传,为吴越人士所景仰。  周光镐(1536年-1616年):潮阳黄陇都峡山人(今属潮南峡山桃溪)人,明陕西按察使,平宁夏之乱平定,次年晋都蔡院右佥都御史,任宁夏巡抚。  唐伯元(1540年-1597年):明澄海人,《明史·儒林传》称赞其为“岭海士大夫仪表”  林熙春(1552年—1631年):明海阳(今潮安庵埠)人,户部左侍郎,逝世后被追赠尚书,赐谥号文宣  黄锦(1572年-1654年):明饶平人,崇祯礼部尚书。  林德镛(1675年—1722年):清揭阳人,武状元  郑大进(1709年—1782年):清揭阳人,直隶总督。  黄仁勇(1762年—1817年):清海阳(今潮安)人,武状元  罗大纲(1804年—1855年):揭阳人,太平天国大将  黄武贤(1821-1898):清潮阳直浦都厦林(今属关埠镇)人,云南提督  丁日昌(1823年-1882年):丰顺汤坑人,中国清末洋务运动的爱国革新家、又系中国清末四大藏书家之一。  方耀(1833-1891):清普宁洪阳西村人,广东水师提督。  文化学术教育媒体  中国大陆  曾习经(1867-1926):揭西棉湖人,岭南大诗人  温廷敬(1869-1954):大埔人,著名学者文献学家,在整理潮州文献方面其付出很多心血!  吴贯因(1879-1935):澄海人,著名史学家、语言学家、民主主义者。多所大学教授,担任过华北大学校长。  黄际遇(1885-1945):澄海人,学贯中西,兼长文理却,善书法楹联棋弈无不精通的博学之才。曾任多少大学院长,并担任过河南中山大学校长。  翁辉东(1885-1965):潮安人,编写潮州乡土历史、地理、文化教科书第一人。  张竞生(1888-1970):饶平人,哲学博士,性学博士,文妖。  杜国庠(1888-1961):澄海人,著名哲学家,主要代表作《中国思想通史》。担任过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和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院长。  许心影:澄海人,著名女诗人。  许地山(1893-1941):揭阳人,著名作家。  郭任远(1898-1970.8.14):潮阳铜盂人,原复旦大学代理校长、浙江大学校长,中国心理学开拓人。  郑寿麟(1900.3.1-1990):潮阳人,著名学者,中国最早的德国研究专家。  郑麐:潮阳人,中国政治学开创者之一,精研古代历史哲学、英译先秦古籍。国内被人遗忘的精研古代历史哲学、英译先秦古籍的学者。  杨邨人(1901-1955):潮安人,被历史遗忘的"第三种人"。  詹安泰(1902-1967):饶平人,岭南词宗。  柯柏年(1904-1985):潮安人,中共早期党员之一,马克思主义著名著作翻译家。  薛汕(1915-1999):潮安人,著名作家。  碧野(1916-2008):大埔人,著名作家。  洪灵菲(1901-1903):潮安人,著名左联作家  戴平万(1903-1945):潮安人,著名左联作家  冯铿(1907.10.10-1937.2.7):潮安人,左联五烈士之一。  郑正秋(1888-1935):潮南成田盐汀人,中国电影事业奠基人,影响中国电影十人之一。  蔡楚生(1906-1968.7.15):潮阳铜盂集星人,中国现实电影奠基人,影响中国电影十人之一。  陈铿然(1906-1958):潮州人,早期中国著名电影导演。  唐瑜(1912-):潮阳人,著名报人,作家,二流堂堂主。  许涤新(1906-1988):揭西棉湖人,著名政治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经济研究所所长,并担任过汕头大学首任校长。  梅益(1913-2003):潮安人,著名翻译家,主要翻译代表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秦牧(1919-1992):澄海人,散文大家。  林文益(1930.12-1997.12.30):汕头人,中国大陆商业经济学的奠基人,原人大教授  萧灼基(1933.12.4-):潮阳棉城人,著名经济学家,北大教授。  黄天鹏(1909-1982):普宁人,中国新闻学开拓者  方汉奇(1926.12):普宁人,著名新闻史学家,人大教授。  詹伯慧(1931.7.10):饶平人,詹安泰之子,著名语言学家  饶芃子(1935-):潮州人,著名文艺理论家。2006年被《人民画报》选为“中国20世纪125个有影响的女性”之一。  李新魁(1935.10-1997.9):澄海人,著名语言学家  洪子诚(1939.4-):揭阳人,著名学者,北大教授。  郭启宏(1940-):潮安人,著名剧作家  陈平原(1954):潮安人,著名学者,北大教授。  赵汀阳(1961-):汕头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大陆著名哲学家。  港澳  饶宗颐:潮州人,闻名全球的汉学家,大紫荆勋贤。  刘遵义:潮阳谷饶镇新陂人,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黄丽松:揭阳人,原新加坡南洋大学、香港大学校长。  蔡澜:潮州人,电影制片人、作家、食家。  林行止:澄海人,香港作家、报人。  哈公:一说泉州人,香港作家、报人。  台湾  司马翎:揭阳人,父亲为19路军将领吴履逊,台湾著名武侠小说家.  赵秋农:潮南仙城镇仙门城人,台湾著名画家,师从刘海粟。  非马(1936-):潮阳人,原名马为义,台湾台中市出生,童年回潮阳生活,台湾著名诗人。  新加坡  刘英舜:汕头人,新加坡义安学院首任院长。  蓉子:潮安人,原名李赛容,曾任新加坡作家协会副会长。  泰国  司马攻:潮南成田人,原名马君楚,泰国华文作家协会会长  梦莉:澄海人,原名徐爱珍,连任泰华作协四届副会长。现任中国文联《四海》杂志编委、暨南大学出版社编委、暨南大学台港海外华文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郑若瑟:潮南陇田镇人,笔名清锣,泰籍华人微型小说作家。  子帆:潮阳人,泰国著名诗人、作家,原名郑铿豪,出生于泰国泰南宋卡府,是泰国著名作家梦凌的丈夫。  书画雕刻舞蹈  中国大陆  孙裴谷:揭阳人,岭东画派先驱。  刘昌潮:揭东人,岭东画派宗师之一。  范昌干:揭阳人,岭东画派代表人物。  林天均:揭阳人,岭东画派代表人物。  王兰若:揭阳人,岭东画派代表人物。  佃介眉:潮州人,岭东画派代表人物。  赖少其:普宁人,曾任安徽省政协主席,中国书协名誉理事,中国版画家协会副主席及安徽大学,汕头大学名誉教授等职。  黄独峰:揭阳人,中国美协会员,广西美协主席。  杨之光:揭西人,广州美院教授,岭南美术专修学院院长,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  林墉:潮州人,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广东省文联副主席。  郑餐霞:潮阳人,原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  王璜生:揭阳人,原广东美术馆馆长。  王鼎新:澄海人,岭东著名教育家、书法家。  陈运彰:潮阳铜盂人,民国著名书法家。  陈大羽:潮阳人,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  许钦松:澄海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广东画院党组书记、副院长  唐大禧:澄海人,广州雕塑院名誉院长。雕塑创作在国内具有广泛影响。  陈翘:潮安人,国家一级编导,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广东舞蹈家协会副主席。  方土:惠来人,广州画院院长。  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马大猷:潮阳和平下寨人  蔡翘:揭阳县新亨镇仙美村(今属揭东县)人  杨遵仪:揭阳洋淇乡寨内村(今属揭东县登岗镇)人  陈运泰:潮阳铜盂人  侯祥麟:揭阳县凤江镇(今属揭西县)人  林励吾:潮阳人,汕头长大  吴国雄:潮阳棉城人  林尊琪:潮阳人  王铁冠:澄海人  郑儒永:潮南成田盐汀人,金融家郑铁如之女  周国治:潮南峡山人  郭慕孙:潮阳铜盂人,民国财政部中央造币厂厂长郭承恩之子,祖父郭信臣原上海滩潮帮富商。  曾毅:揭西五经富人  庄育智:饶平人,出生于潮安  钟香崇:潮安人,出生于汕头  陈小明:揭阳人  许宁生:澄海人,生于普宁  中国工程院院士  郭予元:潮阳铜盂人  周福霖:潮南峡山人  佘畯南:潮阳人  唐希灿:潮阳人  范上达:潮阳人  黄旭华:揭东玉湖新寮人  吴佑寿:潮安枫溪人,出生于泰国  其他院士  孙大文 (Da-Wen Sun):潮安人,国际著名食品工程专家,英国皇家机械工程师学会“食品工程师年度人物”(Food Engineer of the Year Award)获得者,英国皇家农业工程院院士  林垂宙:潮阳人,瑞典皇家工程院士、亚洲太平洋材科学院院士、香港工程院院士。  林珲:揭阳鱼湖江夏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刘昕:潮阳谷饶新陂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科技界  郭永基:潮阳人,清华大学电机系认为其为中国大陆电力系统可靠性研究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  陈辉堂:潮阳人,自动控制专家,同济大学相关部门认为其是中国国大陆第一批自动控制专业的创始人之一。原同济大学信息与控制研究所副所长  林超(1909-1991):揭阳鱼湖江夏人,中国地理学开创者之一。  彭少麟:潮阳贵屿镇人,生态学家,现为中山大学生态与进化研究所所长。  张明瑞:汕头人,国际人工细胞之父。  林希之(1921-1969):汕头人,原名应熙,吴晓波《跌荡一百年》一书及多家媒体如《第一财经周刊》认为其为中国相纸之父。  吴泽光(1910-1946):潮阳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有关部门及《广东名人志》一书认为其红军无线电通讯工作的开创者之一。创办了无线电通讯学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前身),历任瓦窑堡通讯学校校长、陕甘宁边区通讯学校校长、延安三局通讯学校校长、冀鲁豫通讯分局局长等。  张朝汉(1912-2003):潮阳人,低能粒子加速器行业的专家,研制了多个设备,填补中国大陆这一学科的空白。如1962年研制成功了当时世界上先进的真空检漏仪器,填补了大陆空白。  连铜淑:潮阳司马浦大布人,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创建并发展了中国大陆的棱镜调整理论中的刚体运动学体系。著有《反射棱镜共轭理论》。  医学界  郭迪:潮阳铜盂人,中国大陆儿童保健开拓者。  郭丰文(1917-):潮阳贵屿镇人,化学制药专家和情报专家,《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认为其开创性地完成了多种磺胺类药物、维生素及多种制药中间体的研究。  张宜俊(1936-):潮阳谷饶镇人,国内首屈一指的肝病专家,广州空军医院肝病中心主任,文职军衔少将。

谁知道饶平客家人的来历??

  不久前在香港中文大学举行的首届国际客家学研讨会(1992年),来自五湖四海的客家学者各抒己见,盛况空前。而多年来在海内外频频举行的各类客家人恳亲会、联谊会等等,更把认识客家、了解客家、关心客家、建设客家的活动不断引向高潮。“天下客家是亲人”,客家人的凝聚力越来越强,客家人的影响越来越大。  众所周知,全国有几百个县(市)有客家人的聚集点,而广东东北山区,更是大家公认的客家大本营,历史上的嘉应州即今天的梅州市、河源市所辖地区,基本上都是“纯客”县(市),梅州方言更是海内外客家人共通的客家话代表。广东省内的客家,并不全都集中在东北部的纯客县(市)中。粤北韶关地区、清远地区,几乎每个县都有客家;珠江三角洲东部的惠州东莞,西部的中山台山,南部的深圳宝安等地,乃至香港的新界、广州的郊区,都可以看到客家人居住的村落集镇。都可以听到“脉介话”的声音。  我们的家乡-饶平,虽然县城说的是闽语学佬系统的潮汕话,行政隶属也归潮州市管辖(过去归汕头市管辖),但县分南北,客潮共存,北部山区的几个乡镇,历史上却一直是客家人栖息的地方,并形成了跟梅州客话有相当距离,略带潮语色彩,又有古代语音的上饶客话。正因为这样,饶平县既是潮语县,也是客语县,可说是一个典型的半客县了。  上饶地区既属客家,自然具有客家民系的共同特色,这里的人民世世代代隅居偏僻山区,先辈含莘茹苦,披荆斩棘,拓荒垦殖,“靠山吃山”,经过长期的斗天斗地,终於斗出了一个日渐进步、日趋繁荣的局面来。在今天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上饶地区人民正在和全县人民携手并肩,齐心协力,以期充分利用兼具山海之利的优势,把饶平县建设成为粤东的经济发达、生活富裕的先进县而共同奋斗。  饶平客属地区人民本著勇敢进取,向外开拓的精神,近十多年来,出外发展的劲头很大,或述学,或经商,或从政,或从医,据不完全统计,光是在广州地区就读就业的英才就逾千,其中学者专家为数不少。这样一支散布各地的智力大军,如今组织了“饶平客属海外联谊会”来,旨在团结乡亲,集思广益,在认真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为家乡建设献谋献策,尽心尽力。这样的组织我看是很有意义的,是能够发挥作用的。  联谊会成立伊始,就把宏扬家乡文化,建设精神文明的课题摆上日程。会长邓开颂教授告诉我,有意组织力量,发挥智力优势,编撰一套《饶平客家丛书》。这个主意实在是好,这正是联谊会多做实事、多做好事的具体体现。我赞成把《丛书》编好,通过这套《丛书》让社会上更多人认识上饶、了解上饶;同时可以利用《丛书》对我们的子孙后代进行热爱家园的教育。海内外的乡贤也能借助这套《丛书》来寻根问祖,缅怀先贤,激励来者。这样《丛书》也就肩负启继往开来的重任,也就能为家乡的建设,为饶平的建设发挥作用了。  值此《丛书》陆续编就《饶平客家话》付梓之际,我衷心希望它能够得到海内外乡亲们的广泛支持,得到各阶层部门的热情关怀。我想,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丛书》的编撰计划一定能够完成,精神文明的烂慢山花一定能在上饶及世界各地遍地盛开。  简介:詹伯慧,饶平县新丰镇人。1931年生,1953年中山大学语言学系毕业。历任武汉大学、暨南大学文学教授、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兼任广东省中国语言学会会长,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理事,中国辞书学会理事,中国语言文现代化学会顾问,广东文史研究管富馆长。  詹伯慧从事语言文学教学和研究,出刊著作20多部,发表论文近300篇,出版过四部个人论文选集。主编《珠江三角洲方言调查报告(三卷)》,《粤北十县市粤方言调查报告》,《粤西十县市粤方言调查报告》,《广东粤方言概要》等,均为广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成果,屡次获得国家教委、省社科的优秀成果奖。多次赴美国、日本、法国、新加坡、台湾和港、澳地区等地讲学。学术上有贡献,享受政府特殊津贴,选为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为饶平县志《潮汕方言》、《客家方言》主编。

饶北客家人的介绍

饶北客家人,即广东省饶平县北部的客家人,饶平县人由福佬人、客家人组成,客家人集中分布在饶平县北部,福佬人则分布在饶平县南部,故称饶平县的客家人为饶北客家人。饶北客家人人才辈出,著名人物有詹安泰、詹伯慧、张伟烈等。

客家人的著名人物

参考词条:客家客家历史源远流长,培育了大批对中华民族的文明与进步作出重要贡献的出类拔萃的人物,如: 江西客家人物代表性人物:魏禧、陈宝箴、陈三立、陈衡恪、肖华(宋)郑獬;张鸣冈;郭声琨;中共第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委员王太华井冈山英烈:袁文才、王佐中国科学院院士:赖远明中国国民革命军将官:陈大庆、赖名汤、沈发藻、黄埔军校首任教育长胡谦、原台湾“总统府”国策顾问王升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官:上将:陈奇涵、萧华、赖传珠、吴昌德中将:邝任农、朱明、刘浩天、邱会作、康志强、黄志勇、温玉成、谢有法、曾思玉(信丰籍)、廖容标、张国华(永新籍)、吴法宪(永丰籍)、黄新少将:曹德连、丁盛、丁荣昌、马泽迎、方槐、王屏、毛会义、邓经伟、叶荫庭、叶运高、曹光琳、巫金锋、袁渊、刘涌、刘玉堂、刘世洪、刘耀宗、江学彬、吕黎平、李士才、李呈瑞、李佐玉、李良汉、杨卓、杨汉林、邱先通、邱会魁、邹衍、张英辉、陈熙、陈坊仁、陈远波、陈美福、欧阳平、周彬、钟人仿、钟文法、钟生溢、钟发宗、钟国楚、钟炳昌、黄文明、黄玉昆、黄有凤、黄朝天、龚兴贵、曾美、曾克林、曾昭墟、曾新泮、谢良、谢立全、谢国仪、雷永通、魏洪亮、谢彬、蔡世民、谢名苞、朱耀华、刘锦平、江拥辉、孙文采、严庆堤、杨力、杨俊生、钟发生、张雄、郑旭煜、钟辉、谢家祥、梁达三、卢文新、刘友光、黄萍、刘大煜、许诚、伍生荣、兴中、宋玉琳、李致远、张耀祠、张光华、杨思禄、陈力、陈士法、吴保山、何家产、余光茂、郑三生、罗有荣、罗亦经、钟贤文、钟辉琨、钟元辉、段德彰、徐光华、黄经耀、黄作珍、黄径琛、黄思沛、黄振棠、曹丹辉、曹传赞、康林、梁玉振、彭寿生、童国贵、温先星、游好扬、曾征、曾凡有、曾庆良、曾保堂、曾雍雅、谢明、谢正浩、谢振华、谢镗忠、赖达元、廖昌金、廖冠贤、廖鼎琳 文学艺术:李汉阳、罗晋(铜鼓籍)、吴德钰、危敬姮 福建代表性客家人物:伊秉绶、胡文虎、杨成武、朱大可姓名加粗者为入选《福建省志·人物传》的客家人物。 彭孙 (生卒年不详)连城人。宋神宗朝官至莱州防御使,封陇西郡侯,食邑1600户。 张显宗(1363-1408)宁化人。明成祖朝交趾左布政使,追赠工部尚书。 黎士宏(1618-1697)长汀人。清康熙朝因功进布政使参议,仍管巡道事。 刘国轩(1628-1693)长汀人。清康熙朝天津卫左都督总兵,赠光禄大夫、太子少保。 蓝理(1649-1720)漳浦县赤卫乡人。畲族。接授宜化府总兵官、浙江定海总兵,升福建陆路提 督。 蓝廷珍(1663-1729),漳浦县湖西人。澎湖水师协副将。 上官周(1665-不详)长汀人。清朝著名民间画家。尤以《晚笑堂画传》为传世之作。 蓝鼎元(1680-1733)漳浦县赤岭人。 华喦 (1682-1756)上杭人。清朝画家。花鸟画尤为突出。 蓝元枚(?—1787)漳浦人。提督蓝廷珍孙,清朝将领。 黄慎 (1687-1770)宁化人。清朝画家。以人物画成就最大。诗与书也独具风格。 伊秉绶(1754-1815)宁化人。其绘画、篆刻、诗文均为世人所重,尤长于书法,有“南伊北邓”之誉。 钟宝三(1834-) 上杭人。 丁锦堂(1846-1902)上杭县人。有“过江武状元”的美誉。 张起南(1878-1925)永定人。一生制谜万则以上,被誉为现代“谜圣”、“谜语大师”。 胡文虎(1882-1954)永定人。南洋著名华侨企业家、报业家和慈善家,被称为南洋华侨传奇人物。 卢衍豪(1913-2000)永定县人。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地层学家。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林默涵(1913-2008)武平人。中国文艺理论家、艺术教育家、原中国文联党组书记,执行副主席。 江一真(1915-1994)连城县人。第四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部长。 杨宪益 郑小瑛:1929年生,永定人。中国著名女指挥家,建国后第一位女指挥家。 游宁丰:1945年生,上杭人。原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杨东明:1949年生于北京,长汀县人。杨振武之子。2005年12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司令员。 姜成康:1950年生,永定县人。高级经济师。原国家烟草专卖局党组书记、局长。 苏增添:1954年生,永定县抚市镇人,原福州市人民政府市长。 朱大可:1957年生于上海,祖籍武平县。在中国文化界享有盛名,被认为是中国最优秀的批评家之一。 谢颖颖:1978年生,长汀县人。中央电视台主持人。 林丹:1983年生,上杭人。羽毛球运动员。 何雯娜:1989年生于龙岩。祖籍广东梅州大埔。 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官: 上将:刘亚楼、杨成武 中将:刘忠、张南生、罗舜初、袁子钦、傅连暲、丁甘如、 少将:张廷发、王直、卢仁灿、刘永生、刘禄长、吴岱、何廷一、张云龙、张元培、陈茂辉、涂通今、黄鹄显、熊奎、王贵德、孔瑞云、刘彬、苏启胜、李平、林伟、林接标、罗斌、涂则生、黄炜华、彭胜标、熊兆仁、王胜、王奇才、王香雄、王集成、邱子明、邱相田、杨尚儒、陈海涵、范阳春、罗洪标、阙中一、王全珍、叶青山、张新华、张雍耿、陈忠梅、翁祥初、王平水、孔俊彪、卢克、刘昌、刘振球、张力雄、张日清、张水发、张宜步、邱国光、钟池、赖光勋、蓝文兆、廖步云、廖成美、杨俊生 注:以上为1955-1965年间授衔的闽西籍将军 广东代表性客家人物:李光耀、李显龙、何子渊、黄遵宪、叶剑英、叶挺、张发奎、薛岳、廖仲恺、林风眠、王佛松 古成之(947-1007)原籍河源县回龙古岭。后迁居增城县。“力学不怠,淹贯群籍”,文誉传四方。 蓝奎,生卒不祥,蕉岭县人,宋元祐三年(1088),蓝奎赴京会试,中进士,官文林郎郡博士。 古凤仪,宋朝梅州人。 罗孟郊(1092-1153年)循州府兴宁县人。宣和六年(1124年)探花,累官至翰林院学士、掌制诰。 蔡蒙吉(1245—1276)梅州明贤、抗元民族英雄、社会活动家、爱国诗人。 古革(生卒年不详),祖籍江西省,后迁梅州。岭南文风首创者古成之的曾孙。 明清时期:洪秀全、丁日昌、洪仁玕、冯云山、叶梦熊、叶高标、张慎、张天赋、盛端明、陈璘、李士淳、张琏、林朝曦、刘公显、何南凤、杨缵绪、蓝钦奎、杨黼时、杨演时、李威光、赖鹏翀、颜容端、颜检、颜伯焘、颜希深、颜以燠、颜鸣汉、罗芳伯、吴元盛、吴六奇、黄香铁、刘起龙、赖信扬、赖恩爵、江童茂、魏大斌、李南馨、凌十八、温生才、何如璋、胡曦、潘祥初、温仲和、黄遵宪、宋湘、徐华清、张弼士、张鸿南、叶亚来,等等。党政军界、将军:薛岳、叶挺、叶剑英、廖仲恺、谢非、何子渊、肖扬、刁作谦、姚雨平、谢良牧、丘哲、罗福星、邓仲元、张文、何天炯、何贯中、罗翼群、罗策群、李振球、邓演达、缪培南、张发奎、吴奇伟、赵公武、罗卓英、范汉杰、阮啸仙、黄梅兴、黄慕松、黄琪翔、黄百韬、黄镇球、黄延桢、黄涛、黄国梁、黄任寰、赵公武、钟彬、李振、李洁之、陈郁、罗明、肖隽英、郭翘然、杨士达、罗雄才、王越、李伯球、李铁军、谢晋元、刁沼芬、连贯、曾天节、朱云卿、温鸣剑、林初耀、廖慷、张中、廖承志、邓文钊、黄友谋、肖向荣、曾生、曾国华、谭甫仁、陈坦、伍晋南、何宝松、廖似光、李伟、张伟烈、邓逸凡、饶彰风、陈伊林、陈明绍、徐明、袁庚、吕志先、刘复之、罗范群、彭光涵、邓秀芳、王维、钟明、曾定石、曾近义、兰天民、刘兆伦、郑群、杨应彬、杨奎章、黄甘英、叶选平、叶选宁、杨泰芳、杨资元、张汉青、张展霞、肖耀堂、何访拔、李世济、田华贵、黄浩、邬梦兆、曾庆申、杨伟光、邓浦东、张伟超、肖扬、钟启权、汤维英、罗又伦、廖晖、黄华华、钟阳胜、李容根、谢强华、郑德涛、黄龙云、何立峰、潘逸阳、万庆良、张立群,等等。科教文、社会经济界知名教授:热带医学奠基人钟惠澜、肿瘤学和放射疗学先驱吴恒兴、桥梁大师李国豪、数学皇帝丘成桐及黄旭华、潘毓刚、梁伯强、黄子卿、李国平、张如心、杨遵仪、杨简、黄秉维、黎尚豪、张作梅、钟世镇、曾毅、汪懋华、王佛松、张楚汉、饶芳权、郑度、古德生、江欢成、廖万青、梁春广、刘焕彬、杨文采、邱冠周、陈志杰、蒲慕明等院士;邹鲁、凌道扬、李善邦、林士谔、徐华清、张资平、罗九香、钟敬文、罗清桢、冯宪章、谢发、蒲风、杜埃、黄石华、詹伯慧、何子渊、杨之光、张其彬、陈烟桥、黄药眠、何其莘、吴兰修、林风眠、罗香林,等等。艺术表演界:刘惜君、何杜娟、谭杰希、林好、“棋圣”杨官璘、钟彩媚、饶威、吴亚春、谭杰希,等等。工商实业界:李河君、林立、郭东林、朱孟依、叶澄海、缪寿良、姚德胜、张鸿南、张榕轩、赖霖枫,加拿大华人首富李秦等等。 广西代表性客家人物:冯子才、刘永福、李天佑、王力。广西客家人物列表 冯子材(1818-1903)钦州沙尾村人。祖籍玉林市博白县。 萧朝贵(约1820-1852)来宾武宣县人。 杨秀清(1821或1823-1856)贵港桂平市人。祖籍梅州。太平天国左辅正军师东王。 秦日纲(1821-1856)贵县(今贵港市)人。 韦昌辉(1823-1856)贵港桂平市人。太平天国前期领导人之一。 李秀成(1823-1864)藤县大黎里新旺村人。太平天国著名将领。封忠王。 林凤祥(1825-1855)贵港桂平平沙人。太平军将领。封天官副丞相。 赖文鸿(?──1864)贵港桂平金田村人。赖文光的胞兄。封匡王。 赖文光(1827-1868)原籍广东嘉应州(今梅州)。太平天国将领,封遵王。 石达开(1831-1863)贵县(今贵港市)人。祖籍广东和平县。太平天国圣神电通军主将翼王。 黄文金(1832-1864)玉林博白文地人。太平天国将领。1862年封为堵王。 陈玉成(1837-1862)藤县(一说桂平)人。祖籍广东翁源县。封英王。 刘永福(1837-1917)钦州人。清朝民族英雄。 黄文英(1839-1864) 玉林博白人。太平天国将领。堂兄为黄文金。 徐启祥(1865-1936)贵港桂平市人。 李德山(1868-1911)中国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家。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沈鸿英(1870-1938)柳州鹿寨县人。旧桂系将领。 刘古香(1873-1913)柳州柳江县人。广西辛亥革命领导人之一,革命烈士。 卢殿林(1879-1948)贵港平南县安怀乡谷塘村人。 林虎 (1887-1960)玉林陆川县人。同盟会会员,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原副主席。 朱锡昂(1887-1929)玉林博白县人。原广西省临委书记。 林翼中(1887-1984)北海合浦县人。国民党政要,曾任香港崇正总会理事长。 陈铭枢(1889-1965)北海合浦县公馆镇人,民主革命家、北伐将领。 吕焕炎(1890-1930)玉林陆川县人。新桂系将领。 陈济棠(1890-1954)防城港市防城区人。国民党高级将领 香翰屏(1890-1978)北海合浦县人(今属广西浦北县石埇镇坡子坪村)。 廖磊 (1891-1939)玉林陆川县人。原籍广东化州。新桂系高级将领,国民党陆军上将。 李明瑞(1896-1931)玉林北流市人。民主革命家、红七军红八军总指挥、革命烈士。 黄士韬(1899-1927)贺州莲塘乡新莲村人。 邓无畏(1900-1931)柳州三江侗族自治县人。祖籍今广东梅州市梅县区。 李运华(1900-1971)贵港东龙镇冠志塘村人。1944年秋,任广西大学校长。 王力 (1900-1986)玉林博白县岐山坡村人。语言学家兼诗人。 徐松石(1900-1999)玉林容县浪水乡人。世居广东梅州蕉岭县。明末清初,迁居于广东肇庆府新兴县。 宁培英(1901-1928)陆川县第一个中国共产党员,广西农民运动先驱。 江应梁(1901-1988)贺州市人,教授。 罗尔纲(1901-1997)贵县(今贵港市)人。著名历史学家、训诂学家、晚清兵志学家。 黄一平(1903-1980)贺县(今贺州市)人。原广西区委常委、区政府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朱光 (1906-1969)玉林博白县人。原安徽省副省长。 周钢鸣(1909-1981)河池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人。作家。 钟夫翔(1911-1992)玉林北流市人。原中国邮电部原党组书记、部长。 梁威林(1911-2008)玉林博白县人。广东省第五届政协主席、原副省长、新华社香港分社原社长。 邹仑 (1912-1997)玉林博白大坝乡久福村人。原中共中央调查部副局长、国家安全部咨询委员。 叶馥荪(1913-)广西壮族自治区五至六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李天佑(1914-1970)桂林临桂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原副总参谋长。上将军衔。 秦似 (1917-1986)玉林博白县人。作家、语言学家。 叶浩 (1917-1995)柳州融水苗族自治县融水镇桥头街人。 刘毅生:1917年生,玉林市陆川县沙坡人。广西区原党委常委、秘书长、区党委党校原校长。 邹瑜:1920年生,陆川县人。中国司法部原部长兼中国政法大学校长。 李光前:(1889-1945)原名李培先,汉族客家人,籍贯广西博白县,印尼中华会馆原董事长。 丘文懿:1927年生,陆川县人。广西壮族自治区七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钟家佐:1930年生,贺县(今贺州市)。广西区原党委常委、区政协原副主席。 李京文:1933年生,陆川县人。 技术经济学家及数量经济学家。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庞为强:1938年生,博白县人。1990年6月任湖南省委常委、省军区司令员。198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陈辉光:1938年生,玉林市人。广西区原党委书记、区政协原主席 ,广西客家海外联谊会会长。 刘庆贵:1943年生,博白县人。高级工程师,少将。1997年4月擢升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副司令员。 陈仁:广西区人民政府原副主席 (1986~1993)、广西客家海外联谊会名誉会长。 陈咏:省部级领导。 黄继济:广西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原主任、广西客家海外联谊会常务副会长。 吕梁:广西人民出版社原社长、广西客家海外联谊会常务副会长。 陈仕金:广西师范学院原党委书记、广西客家海外联谊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丘栋霖:1929年生,钟山县人。原地下党工作者、广西区检察院原检察长 丘小雄:1952年生,陆川县人。国家税务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温卡华:1955年生,陆川县人。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综治委主任。 邱小琪:1956年生,陆川县人。 黄道伟:1957年生,博白县人。广西区党委常委、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党组副书记。 李达球:1953年生,昭平县人。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原副主席、党组副书记,区总工会原主席。 叶乔波:1964年生于吉林长春,祖籍贺州。中国女子速滑运动员。1992年获第十六届冬奥会两枚银牌 备注:姓名后所列军衔者,均为1955年授予。 陈奇、张诚忠、钟怡雯、黄健翔(重庆),等等。注:括号信息为人物籍贯。客商代表人物:张弼士、胡文虎、张煜南、张鸿南、谢枢泗、姚德胜、徐锦荣、叶亚来、彭云鹏、姚美良,侯芳伯、伍淼源、伍竹林、伍班超、丁家骏、郑明如、李金松、温惠仁、魏应州、魏应交、魏应充、魏应行、熊德龙、古润金、张旋龙、罗田安、朱孟依、朱拉伊、叶澄海、叶焕荣、缪寿良、温纯青、曾宪梓、田家炳、梁亮胜、何侨生、何冬青、余国春、余鹏春、叶春荣、叶联礼、叶树林、叶新民、叶桂材、黄华、邹锡昌、罗桂祥,汤锡霖、罗焕昌、刘宇新、刘皇发、杨钊、黄泽兰、李新炎、林立,叶远西、叶华能、郭东林、李东生、陈景河、林光如、蓝铧缨、黎次珊、叶钢书、张鑫善、姚良松、连锋、吴惠权、曾震宇、杨钦欢、罗活活,曾智明,杨汉军、庄兆祥、钟奇可、钟伟良、李有权、吴德芳、黄德新、梁世桢、刘金华、陈彩银、陈梅冰、黄明智、李东浩、蓝瑞明、陈志明、李彬兰、刘伟、张新辉、卓定华、杨荣义、廖晓霞、林苑如、蔡鸿文、冯小华、刘年新、涂辉龙、周国辉、李建华、梁俊丰、杨祥波、朱世瑞

说说你最喜欢的体育解说的经典解说?

她才知道,他们之间,疯了一般的女人回家!这最少都是一支半职业队!清冷一片,朱唇微启, 世界第一运动是?足球!世界第一足球联赛?英超!英超第一中文解说?詹俊! 如果你热爱足球,请看英超!如果你热爱英超,请看詹俊解说! 詹俊老师的解说是一种享受,一种学习,能帮助你扩展视野,能帮助你深入 探索 。 激情!专业!全面! 詹俊老师出生于广东的书香世家,詹俊老师的祖父为词学家、文学史家和书法艺术家詹安泰;大伯詹伯慧是语言文学家。父亲詹仲昌是通音律的工程师。从小就受文化熏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詹俊老师出口成章! 1995年毕业前夕,詹俊进入广东电视台实习做新闻翻译,他编译的稿子倍受主播们青睐,一个月后,他发现自己热爱这个工作,便辞掉 奔驰 提供的职位正式入职广东电视台。翻译、摄像、专题策划……台里的各种工作他都做过。 1997年底,一度中断的英超直播突然恢复,来不及寻找解说嘉宾的 体育 评论泰斗王泰兴(中央台的宋世雄与广东台的王泰兴在老一辈 体育 解说员中号称“北宋南王”),把战战兢兢的詹俊硬拉上了解说席。王泰兴对这次合作非常满意,自此之后便与詹俊一同解说英超。2001年,詹俊接受了ESPN卫视 体育 台邀请。这一做就是11年。 詹俊老师非科班出身,嗓音略带沙哑,普通话混着广东腔,资深媒体人颜强却给他极高评价:国内说足球的电视评论员,詹俊肯定是最好的,没有之一。詹俊的解说生涯轨迹,出奇地顺利和简单,没什么跌宕起伏的情节,也无须在迷思中挣扎一番,他在人生的第一场解说后,就找到了自己的解说风格。1997年,时任《足球》报总编谢奕看了詹俊的“处女秀”,断言未来的足球解说员一定是詹俊那样的——对比赛、球员熟稔于心,不用低头看资料,看到镜头画面就能够迅速说出球员的名字。 那么詹俊老师为什么能做到?源于热爱。詹俊老师是英超球迷,是利物浦的铁杆粉丝。从小詹俊老师的父亲就带詹俊老师看球,他们是英超利物浦的球迷。到现在为止詹俊老师都一直是利物浦的球迷,几十年的利物浦球迷,恐怕胜过大多数的球迷朋友了! 球迷最叹服的是他的博闻强识。比赛中画面从教练席一闪而过,詹俊会马上告诉球迷坐在温格旁边的那个眼袋大叔叫埃克斯,他是阿森纳队的队衣管理员,同时也是阿森纳女队的主教练,而且兼任阿森纳队的大巴司机。比赛间隙,镜头打向观众席,詹俊能立刻告诉球迷出现在镜头里的信息:“连老虎伍兹都来为切尔西加油,他马上要为莱德杯做准备了……这位是杰拉德的表哥,也是他的经纪人……” 詹俊遵循的是最古老的方法——手写。“我每一场球所做的功课、每个赛季准备的资料全部都是手写。我有一个笔记本,每支球队什么状况,走了什么人进了什么人,每一轮比赛的成绩,球员是谁,全部都记下来。我不是记忆力惊人,靠的是平时积累,把东西抄一遍写一遍,我觉得这是有效的方法。” 虽然詹俊老师是一名利物浦球迷,但是在解说比赛时完全不会有偏颇和倾向。不会因为喜欢球队而大加赞扬,讨厌某支球队就极力贬低。这种结症正是我们目前国内绝大多数 体育 解说存在的最大问题。詹俊的解说语速快、密度高、数据准,尤其能结合赛场上的突发状况,将场景、数据和观点巧妙融合,为球迷带来极致的观赛体验。 幸运的是,詹俊老师已经在2012年回到国内发展。目前在PP 体育 从事足球赛事解说工作,不得不说是我们球迷的福气。更难能可贵的是,听詹俊解说,很少有炫技的感觉,詹俊从不会强行显摆自己的知识储备和赛前准备,而是结合直播镜头和现场画面进行适当及时的穿插,既调动了球迷的兴趣,又不影响比赛的主线。最重要的是,你能说詹俊没有激情么,你能说詹俊没有幽默感么,你能说詹俊没有感情倾向么,但这并不影响詹俊成为我心目中最为客观中立的解说之一。 随着足球的不断发展,足球在世界的影响力非常惊人,不但拥有世界最多的球迷,也是 体育 届最有影响力的第一运动,观看足球赛基本都涌入我们的生活,比赛中的解说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不但能让球迷了解比赛中的球员、教练、战术、阵容等,好的解说还能引领球迷用心去观赏球赛,总之解说永远是足球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就像球场没有球迷就没有灵魂一样,伴随着解说员激情的声音和球迷的欢呼声,不管是在球场里面还是电视机旁看直播,都会尽情的享受足球的视觉盛宴,真让人心情愉悦,尽情欢呼!下面列举个人最喜欢的一位著名解说员的精彩解说吧! 英超是五大联赛中最精彩激烈的比赛,拥有足坛最多的顶级俱乐部,曼联、曼城、切尔西、利物浦、阿森纳、热刺等俱乐部球星云集,吸引力超强,詹俊老师专业解说英超多年,解说细致妙语连珠,合理到位,观点独到,富有激情,特别在解说利物浦的比赛里,对马内的赞叹特别经典,听到一句 “火疗的金刚,烟熏的太岁” ,伴随着詹俊老师激动而沙哑的咆哮,马内又进球了,马内在利物浦的作用非常明显,利物浦10号就显现了他是球队的核心和队魂,每个赛季都非常出色,其中上赛季帮助利物浦夺取欧冠大耳朵奖杯,在联赛打进22球和萨拉赫、奥巴梅杨共享金靴奖,本赛季同样出色,已经打入16个进球和8个助攻,帮助球队基本拿到球队的第一座英超联赛冠军奖杯, 詹俊老师对他的喜爱不无道理,这句经典话语非常符合到位,霸气且有说服力。 最后补充一下,著名的足球解说员非常多,比如黄健翔、刘建宏、韩乔生、张路等都是名嘴级别的解说员,解说的足球比赛同样非常精彩给力,因为个人独爱英超联赛,对詹俊老师非常深刻,你最喜欢哪个足球解说员呢?谢谢阅读和指导! “诗人”贺炜,“段子”黄健翔,“指数”张路,“激情解说”段暄,“流畅解说”詹俊,“武吹堂堂主”申方剑,“排球式解说”洪刚,“留给中国队的时间不多了”刘建宏......要问我最喜欢哪一位?你猜??? 好的格罗索进去了,亚昆达唉点球点球点球,格罗索立功了,不要给澳大利亚人任何的机会,伟大的意大利的左后卫,他继承了意大利的光荣的传统。法切蒂、卡布里尼、马尔蒂尼在这一刻灵魂附体!格罗索一个人他代表了意大利足球悠久的 历史 和传统,在这一刻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不是一个人…… 托蒂,面对这个点球。他面对的全世界意大利球迷的目光和期待。 施瓦泽曾经在世界杯预选赛的附加赛中扑出过两个点球,托蒂应该深知这一点,他还能够微笑着面对他面前的这个人吗?10秒钟以后他会是怎样的表情? 球进啦!比赛结束了!意大利队获得了胜利,淘汰了澳大利亚队。他们没有再一次倒在希丁克的球队面前,伟大的意大利!伟大的意大利的左后卫!马尔蒂尼今天生日快乐!意大利万岁! 这个点球是一个绝对理论上的决杀。绝对的死角,意大利队进入了八强! 胜利属于意大利,属于格罗索,属于卡纳瓦罗,属于赞布罗塔,属于布冯,属于马尔蒂尼,属于所有热爱意大利足球的人! 澳大利亚队也许会后悔的,希丁克,他在下半时多一人的情况下打得太保守、太沉稳了,他失去了自己的勇气,面对意大利悠久的 历史 ,他没有再拿出他在小组赛中那种猛扑猛打的作风,他终于自食其果。他们该回家了,他们不用回遥远的澳大利亚,他们不用回家,他们大多数人都在欧洲生活,再见! 这个问题我选择杨健,他可以说是央视最全面的主持人,平常大家熟悉的是解说篮球,其实杨健真正厉害的是解说田径。杨健练田径出身,有水平有职业素养,国内一流一句“比赛开始”就能让我一下子置身田径赛场的感觉,整个人神经都绷起来了。 下面是杨老师的经典语录。 “这就是事实,这就是竞技 体育 的残酷性。刘翔像一个战士一样,在他明知道跑不到终点的时候,他飞了起来,这一飞让我想起了2004年雅典时他的一飞冲天。29岁的老将了,确实该歇歇了。感谢他这么多年带给我们的荣耀。此时此刻,真的不知道说些什么。这是我能想到的最坏的结果。在他明知道可能跑不到终点的时候,他仍然像八年前一样,冲向了第一个栏架。一个运动员如果脚不好,就像一个战士手里没有枪,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战场上用他的身躯去冲击敌人的堡垒。刘翔再见。”以上为刘翔摔倒后,央视解说员杨健的解说。 杨健说,“这个方式确实有点残酷,我们有些失落,有些遗憾。也感谢刘翔在这么多年比赛当中带给我们的一些令人骄傲的回忆。这些都会成为我们脑海当中永远记忆的片断。这一下,确实是太惨烈了。但是我们仍然要说刘翔是一个战士,在田径项目当中,中国 体育 这十年无比辉煌,刘翔用他的荣耀、他的努力、他的拼搏在十年当中,补足了中国 体育 最大的短板,就是田径的短板,人们提到田径时总是能够提到刘翔的名字。” 杨健称:“以我对刘翔的了解,他应该知道他自己那天跑不到终点。而且也不知道起来之后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也许是摔倒在第一个栏,也许是第二个、第三个。但是对于他来讲这些都是一样的。” 我最喜欢的 体育 解说员那就是宋世雄先生,宋世雄先生师承中国第一代 体育 解说员张之,解说风格气势磅礴、高亢激昂、语言流畅、声情并茂,使观众如临现场,被誉为“宋氏解说”。他是我国广播电视 体育 解说史上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在近半个世纪的岁月里,他和他所转播的 体育 节目一起,影响了一代又一代 体育 爱好者,在中国的 体育 解说 历史 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解说我第一次听那就是听宋世雄先生解说中国女排的赛事,第一听 体育 解说比较新奇,宋世雄先生的说每句话每个字,都是字字清楚妙语连珠,感觉是一种享受,在自己不了解排球的情况下,听了宋老师的解说那时才渐渐的了解了排球的规则,也是从那时起,通过宋世雄先生的解说使中国女排走进千家万户,“女排精神”随着女排“五连冠”成为那个时代的烙印; 宋世雄是中国女排的解说员,1981年解说中国女排获得第一次世界杯冠军,开始1981年—1986年“五连冠”的解说,在八十年代初,人们获得排球比赛咨询主要以听收音机为主,宋世雄以快速激昂、洪亮的声线把人带入比赛现场的紧张状态,用通俗易懂的词汇绘声绘色的描述比赛现场,让人身临其境。他解说开场白“中央电视台,中央电视台,这里是中央电视台。”至今这句开场白仍令人难忘也被许多央视 体育 解说员沿用,他有属于自己独特的解说风格,影响了很多球迷,他是女排解说员的经典人物,深受球迷的喜欢半个多世纪来,他与中国女排风雨同舟,一路同行,如今已八十岁高龄的他,依然心系中国女排,关心女排发展。 最喜欢的解说是詹俊。 经典语录: 从利物浦1-2阿森纳的范佩西凌空打进“横刀立马,唯我范大将军”,到解说模仿周星驰的“天使小胖同时命中”,亨德森替补上场前渣叔拥抱亨德森的“憋说话,吻我”,俊哥金句王称号当之无愧! 鲁尼:家有鲁小胖,幸福又安康,如今当队长,进球有保障。/吉鲁:天王盖地虎,看看大吉鲁。/乔哈特:有若有情天亦老,看见哈特蒙一脚。 有 体育 解说、傍述、评论等不同定位。如果单是解说,肯定是宋世雄,讲得快,球到嘴到,是很棒的解说员。如果说傍述员,就应该是梁洪达了,当年他在央广对 体育 的傍述绝对是一流的。如果说评论员,我就喜欢陈熙荣和香港的林尚义。 1、韩乔生 大家所熟悉的韩乔生老师,当然也有人也管叫“韩大嘴”。在上个世纪末,全国能收到的 体育 频道也都是成立没几年,对于这方面的专业人才也是非常欠缺,大多数解说员都是半路出家,并没有什么专业而言。作为老一辈的解说员,在那个年代, 体育 从来不是单纯的竞技 游戏 ,韩老师是见证和经历过“女排精神”“乒乓外交”的, 体育 对于国人的冲击,可谓是一次次的刷新着民族自豪感,这就造成韩乔生对于 体育 运动有着不一样的理解和价值观。可以说,他对于 体育 运动的解说,一定是会让你感受到各种鼓舞和自豪感,可以理解韩乔生的解说,是一种“信仰”。 从解说能力来看,韩乔生可谓是“全能王”。从三大球到拳击、游泳、体操等等,简直觉得韩乔生就是 体育 解说届的“门户网站”,应有尽有。不过,术业有专攻,在韩乔生进入解说界的那个年代,央视哪有那么多的专业人才可用?找来找去无非就那么几个人,都是临时抱佛脚过来凑数,大家并不是热爱这个事情,而是当成一种工作,或是一个任务,这也就造成贪多嚼不烂的局面。但不可否认,韩老师对于工作是非常有激情的,至今还清楚的记得,那头戴耳机目不转睛的读着数据的他,那投入那激情充分证明了韩老师的工作态度。 韩乔生经典解说语录:“随着守门员一声哨响,比赛结朿了”“以迅雷不及掩耳响叮铛之势”“现在由中国队守门员范志毅开任意球...”“忽如一夜春风来,意甲流行三后卫...”“只见防守队员一个队员两条腿,两个队员四条腿,三个队员八条腿....”“手球与足球不一样,它完全是用手而不是用脚……”。 2、宋世雄 也是老一辈的 体育 解说员,跟韩乔生的情形类似,他的解说风格采用记叙文的方式,不过,这跟跌宕起伏的比赛很不搭调。那个时候还是用收音机去听比赛,每当有比赛高潮时只能感觉宋老师的音调提高,完全只是凭想象去感受当时发生了什么,再说那时候解说的道具有限,无法让球迷告知真实的情景。 但是宋世雄绝对是中国 体育 解说界的标志人物,现在解说是侃球,那个年代就是机关枪式的跟着球跑。他基本解说了所有风光比赛,他的声音响彻大江南北,连续5届奥运会和世界杯的解说员,解说了女排五连冠。95年获得最佳国际广播电视主持人大奖的第一位中国人,一度代表中国 体育 最强音。他为中国的 体育 事业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经典解说语录:“中央电视台,中央电视台,这里是中央电视台…” 苏群老师的经典解说,18年东部决赛第6场,第四节比赛关于詹姆斯的部分,在詹姆斯面对塔图姆连进2个三分,快攻反击时莫里斯拽都拽不住,一人得到40多分时,他说,这就是最好的詹姆斯,我们要珍惜当下,他就是这个时代最好的球星,他的比赛我们也是看一场少一场,老詹拿出了他全部压箱底的东西,一秒不歇打满全场,还能在最后关头给出这样的表现,我们除了惊叹,除了庆幸我们能够目睹这样的神级表演,我们还能干啥呢。所以大家不要再有偏见,詹姆斯也老了,他的比赛也是看一场少一场了,这一场的詹姆斯确实太厉害了,把15年职业生涯的毕生绝学全部使出来了。

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的科研学术

作为最高层次的语言艺术,诗歌是我们传承民族灵魂和沟通人类情感的重要信息载体,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再到今天的新诗,诗的传统代代嬗传。海南是一座诗的岛屿,宋代著名诗人苏东坡在海南岛上播下了诗歌的种子,开始了诗歌的教化和流播。今天,不论是对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的教学与研究,还是弘扬大学的人文教育,诗歌研究中心的设立和工作将会成为海南大学人文精神的重要象征。在海南大学建设“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对于我们进一步弘扬诗歌传统,开展人文教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据悉,海南师范学院已经成立“中国散文研究中心”,作为海南师范学院校级重点学科,该中心已经申报海南省高校首个校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并有望申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诗歌中心”在海南大学的成立将和中国散文中心互为呼应,共为声气,互相扶助,为海南的文学之教育、文化之流播尽微薄之力。“中国诗歌研究中心”成立后将致力于教学、诗歌批评和诗学理论研究工作,研究中心成立后,将以现当代文学为学科基础,申报硕士点。除教学工作外,具体的研究设想如下:1、整理和出版中国诗歌资料,翻译并出版西方现当代的优秀诗作,逐步建立起中国的诗歌资料库;2、参与世界文化交流和对话,建立与欧洲大学汉学系和中国诗歌研究机构之间的交流与联系,参与国际国内的各种诗歌交流活动,举办关于诗歌的学术会议、朗诵和学术讲座;3、创办一份诗学杂志;4、积极与国际国内的一些基金组织建立联系,合办国际诗歌节。总之,我们将竭尽全力,弘扬海南大学声名和诗歌风习,扩大海南大学和诗歌文化之影响。中心成立当年,即准备与国外基金会合作,在海南大学举办国际诗歌节,争取在二年内申请到现当代文学的硕士点。在条件成熟时创办诗学杂志。海南大学 “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已经引进或正式在编的有著名诗人多多教授,诗评家耿占春教授,现代诗学研究者、北京大学在读博士段从学。正在引进中的还有现在深圳电影制片厂任职的著名诗人王小妮(深圳大学客座教授)、现在作家出版社工作的资深评论家唐晓渡和旅居德国的著名诗人萧开愚(上海音乐学院客座教授)等。可以预期,在一批具有广泛影响诗歌界人士的努力和带动下,在海南大学学校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扶持下,“中国诗歌研究中心”能够在教学、科研方面产生扎实的成果,并且成为国内大学诗学研究和现当代文学研究方面一个具有特色的引人注目的学科,在国际学术交流方面走出一条新路。促进人文精神在海南重新崛起和兴盛,让海南大学成为新时代的诗歌圣地和诗歌中心。 海南岛的原住民是黎族,他们是历史上开拓海南岛的先驱。是中国目前10个人口超百万的民族之一。黎族在海南岛上的历史,有史可证的年代距今已有3000年以上。黎族历来都是以土著自居,称岛上其他民族为“美”(客人的意思)。主要分布在五指山、三亚、东方、陵水、乐东、保亭、昌江、白沙等9个市县。以五指山区为中心向南呈扇形分布。部分散居在儋州、万宁、琼海、屯昌等市县的12个民族乡镇。分布面积为1.8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陆地面积的55.02%。人口约124.86万人(2000年统计数字),占全省总人口的15.87%。黎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上,创造了灿烂而独特的文明,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的进步,以及社会文化的趋同化倾向,黎族文化的多样性逐渐消失。其中很多物质民俗和文化民俗的遗产,如不加以抢救性挖掘与整理,必将永久消亡。这对中国民族文化多样性传承是不可弥补的损失。目前,这方面的工作还很不够。这不仅是在保留历史,更重要的是整固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从学术角度对黎族民族文化的研究,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并在20世纪50-60年代形成高潮。这期间有些学者做过一些调研,出版过数种著作。期间,标志性的研究成果是德国人类学家史图博1931年-1932年两次到海南黎区作田野调查,在1937年出版了德文著作《海南岛民族志》。广东省的一些民族研究学者,对海南黎族曾进行过规模比较大的综合考察。比较重要的有两次:一是中南民族学院调研组,在1954年7月至1955年1月间对海南22个黎族村点的调查,结集为《海南岛黎族社会调查》(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二是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广东省课题组民族研究学者于1956年11月至1957年2月对海南黎族村落的调查,结集为《黎族社会历史调查》(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限于当时历史条件和学术视野,这些论著都有相当大的局限。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后,原广东省的一些黎族研究学者陆续转向对其他民族研究,中央的一些民族研究机构(如社会科学院下属民族研究所、中央民族大学),虽然也有黎族研究人员和课题,但大都处于个别和个案的研究状态,科研成果稀少。难以进行大规模和深入系统的研究考察工作。对黎族文化的系统考察研究因此陷于长期停顿状态。随着现代化浪潮由城市推向乡村,黎族的生存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许多传统生活方式和传统习俗正在加速从现实生活中退出。可以说,对黎族生存状况所涉及的一些文化遗产的考察带有抢救性质。海南大学作为海南省唯一一所综合性大学,对黎族文化考察研究负有特殊的责任。黎族研究中心2003年由海南大学批准成立,由孙绍先教授兼任中心主任;周伟民教授为顾问。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学萍(黎族)为名誉顾问。 海南方言研究所简介海南大学海南方言研究所于2003年10月在原文学院海南方言研究室基础上成立,现有研究成员4名,都是兼职语言学教师。研究所是人文传播学院中文系语言学科的主要学术支撑,还承担着本科生、留学生教学以及普通话测试等工作任务。原海南方言研究室与厦门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合作调查了海南闽语11个点,调查报告正在整理出版中。研究所成立以后,在一无经费,二无编制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埋头进行田野调查,累计调查海南闽语30个点,儋州话、客家话、军话各一个方言点,临高话6个方言点。研究所的口号是“不空谈,做实事,向国际水平看齐”。我们向老一辈专家学习,坚持“田野第一,老派优先,语音、词汇、语法、民歌并重”的原则,记录了百万字的珍贵语料。这两三年,研究所成员陆续在《中国语文》、《民族语文》、《语言研究》等重要期刊上发表了一系列海南岛语言研究论文,还有一些论文在重要学术会议上宣读。目前,研究所一方面补充调查的结果,整理出版,另一方面积极准备,开展黎语濒危方言调查。海南的语言及其研究现状海南岛是我国公认的语言复杂地区,有闽南系的海南话,粤语系的儋州话、迈话和疍家话,有客家话、军话,还有汉藏语系壮侗语族的临高话、村话、黎话,另有苗瑶语族的苗话以及与南亚语有关的回辉话,它们与汉语共同语差异很大。海南岛汉语方言与壮侗语族语言长期融合,使得海南岛的语言具有鲜明的特色,在我国独树一帜,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海南方言是在海南岛这个特殊土壤上成长起来的,海南方言属于地域文化现象之一,研究海南方言在语言学方面有重要意义,也可以得到有关海南历史、文化、民俗方面的重要资料。方言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是取之不尽的宝贵源泉。对海南研究来说,历史文献资料或有缺乏,家族谱牒也可能部分造假,语言却不能。每一种语言和方言都是一个古今成分并存的异质体,研究海南方言,通过共时比较与历史比较厘清历史层次,将大大有助于研究海南人的迁移历史、他们与国内及东南亚其它地区族群的关系等。对于没有文字记载的少数民族来说,语言跟遗传基因一样,是研究其历史的直接材料。语言是一种存在于人口头的资源,不象矿产资源,不挖掘它仍然一直存在。一代人死了,这代人口头的语言也随之而去,下一代人的语言必有变化。海南岛的语言属于弱势语言,随着普通话的强力影响,海南语言和方言正处在快速消失的过程中。就汉语方言来说,据我们调查,50-60岁的一代与80左右的老人语言差异已经明显,沿袭数百年的文读系统几近消失,只有白读系统仍在保留,但是中青年人已经有好些白读词不会说了。黎族号称有百万之众,但真正会讲黎语的估计不足50万。这50万中也汉化越来越严重,口音变化很大。侾黎中的侾炎支派本来就生活在黎族区的边缘一带,与汉人杂居,几乎都懂汉语,很多风俗都已明显汉化。杞黎中的堑对支派在1980年代初青年人就已经不懂黎语,保城支派早已用双语,现在的年轻一代大多已不说黎语,唯有通什支派多数仍讲黎语。黎语中几个人数较少的方言境况更加堪忧。在昌化江下游的美孚黎人数本来就少,边缘地区的已经完全汉化,腹地的东方、广坝、江边、抱板四镇也是双语区了。本地黎1980年代就已经兼通儋州话,现在多数人又会讲海南话和普通话。黎语加茂方言的保亭县加茂镇,人口约1万,但真正会讲黎语的不足三千。人类学家李露露1993-94年调查时就发现,加茂黎通晓汉语,青年人不讲黎语。如此下去,要不了15-20年,加茂黎语就会消失。相关的语言和民族文化特征更是荡然无存,只能在书中读到、在博物馆里看到。如果抢救不及时,书中也读不到、博物馆也看不到全貌了。海内外语言专家历来看好海南岛这个宝库。1930年我国非汉语语言学之父李方桂先生率先登上海南岛,调查了海口、临高、乐会(今琼海)三地的方言。1950年代国家组织了海南岛语言调查,积累了第一批海南岛语言资料,此后陆陆续续出版了一些学术著作。从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日本、台湾、新加坡学者详细调查了海南岛语言。如50年代到80年代,桥本万太郎曾调查过海南文昌话和临高话。70年代台湾学者丁邦新调查过儋州话,张光宇调查过海口话,何大安调查过琼海话和澄迈话。80年代到90年代新加坡学者云惟利调查过文昌话。国内1950年代詹伯慧调查过万宁话和三亚军话,50年代至70年代欧阳觉亚等人调查过黎语,1980年代欧阳觉亚、郑贻青调查过村话、回辉话,1990年代梁敏、张均如等人调查过临高话。1990年代以后,又有国外学者来调查三亚回辉话。目前国内外出版的海南岛语言研究专著有:欧阳觉亚、郑贻青《黎语简志》(1980年),欧阳觉亚《黎语调查研究》(1983年),丁邦新《儋州村话》(1986年),云惟利《海南方言》(1987年),社科院民族所《黎汉词典》(1993年),苑中树《黎语语法纲要》(1994年),符昌忠《海南村话》(1996年),陈鸿迈《海口方言词典》(1996年),郑贻青《回辉话研究》(1997年),梁敏、张均如《临高话研究》(1997年),欧阳觉亚《村语研究》(1998年),刘剑三《临高汉词典》(2000年),钱奠香《海南屯昌闽语语法研究》(2003年)。另有一些学者发表了单篇论文。海南岛语言研究中,老一辈学者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们在当时的艰苦条件下,亲临田野调查,得到一批珍贵的资料,他们的方法结论也给后人诸多启迪。而且,他们中绝大多数是非本地出身又非本地工作的学者,调查颇为不易。但是,前辈学者详细调查的,只是海南岛语言资源中很小的一部分,大量的资源还没有挖掘。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后继研究人员缺少,以及海南省本土不重视,研究经费严重缺乏。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预言:“今后的时代,控制世界的国家将不是靠军事,而是信息能力走在前面的国家。”作为一门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朝阳学科,今天的传播学不仅仅是服务于新闻、宣传、公关、广告等传统行业,更重要的是,传播学的诸多理论和发现还被应用到舆论战、心理战、信息战等非传统领域。这就是传播学之所以受到政界、学界、军界、商界一致推动的原因。海南大学传播学研究中心成立于2004年12月。作为海南省第一家传播学研究机构,中心将充分利用海南省得天独厚的地缘政治优势,从微观(中国大陆)、中观(大中国区)和宏观(亚太地区)三个层次上开展国际传播和政治传播方面的应用研究。中心计划于近期从海内外聘请首批特约研究员。海南大学传播学研究中心的成立得到了境内外部分知名学者和研究机构的大力支持。英国利兹大学传播学硕士课程负责人兼Media and Cultural Politics执行编辑Katharine Sarikakis博士、中华传播学会理事长兼台湾大学新闻研究所所长张锦华教授、香港电台新媒体拓展副总监张玲玲女士、《传播学论坛》总编阮志孝先生、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王强先生(吉林大学行政管理学博士)等海内外同仁发来了热情洋溢的贺信。新华网海南频道、《商旅报》、海南在线、传播学论坛、中国校长网、CN记者作家网、中国教育产业联盟网等多家媒体做了报道或介绍。中心主任毕研韬副教授先后就读于中国曲阜师范大学、英国考文垂大学和爱尔兰国立科克大学,于2004年7月加盟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 为迎接2005年教育部本科教育工作水平评估,加强学校文科教学与科研,海南大学于2005年2月,整合相关研究所的基础上成立了一所实体性研究机构——海南大学海南历史文化研究基地。2007年1月,升格为海南省历史文化研究基地的省级文科研究单位。现任中心主任为赵康太教授(兼),学术委员会主任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和经济成长中心主任林崇椰先生。中心现收藏海南文献两万余册与海南相关的历史资料,各类谱牒、海南人文集近百余种。目前正在开展10个项目的研究。先后举办过2次学术研讨会。中心下设海南方言研究所、黎族研究所、海南省文化历史研究会、海南族谱研究室、周伟民唐玲玲工作室、东南亚文献研究所、琼崖地方史研究室、海南地方志研究室、海南现代文献研究室、特区经济研究所、特区法制研究所、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会等。采用专兼结合的方式从事科研。基地目前主要致力于四个方向的研究:◆海南岛民间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海南岛物质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南海疆域史地与南海诸岛研究;◆东南亚文化及华侨研究。中心除开展日常的学术研究活动外,还编辑大型学术丛刊《海南历史文化研究》,自2007年始,每年出版一卷。本着以学科建设带动科研的理念,基地正积极准备材料,做好2007年硕士点的申报工作,以便后续人才培养。 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是由政府专门机构主持的一项测试。国家语委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及地方(省、自治区、直辖市)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测试站具体负责实施。非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测试站组织的测试结果,一律不作为普通话水平的凭证。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是一种资格证书测试。根据测试评定应试人普通话水平的等级,为国家正在逐步推行的持证上岗制度服务。有关行业对本行业从业人员提出了相应的普通话水平等级要求,《国家普通话水平等级证书》是从业人员普通话水平的凭证,在全国范围内通用。  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是一种口语测试,全部测试内容均以口头方式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不是口才的评定,而是对应试人掌握和运用普通话所达到的规范程度的测查和评定。

王力故事征文

王力故事征文 王力故事征文。王力先生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人物,他是中国语言学的一个天才,他为我们做出的贡献也是非常大的,我们都应当这样的人物。下面为大家分享王力故事征文及相关内容。 王力故事征文1 几十年来,凡在大学读过‘古代汉语’课的,几乎没有不知道‘王力’这个名字的。他主编的《古代汉语》(64)四卷本教材长期以来是最通用的大学教材。其实,王力在语言学几乎所有方面都有‘尝过鲜’,古代的、现代的,音韵、文字、训诂、语音、语法、词汇、词典、修辞、诗歌韵律等等。一般认为他对研究古代语音演变方面的音韵学用力最多。此外,他还是诗人、散文家、评论家、翻译家。用‘著作等身’一词可不是对他的恭维,而是合乎其实的客观描述。 王力1900年生于广西。他从小家贫,小学毕业后失学,后在博白高等小学任国文教员。靠顽强的毅力自学多年,1924年到上海读大学。1926年考进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当时的清华正是文科冠天下的黄金年代,至今流传着国学院四大导师的佳话:赵元任、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第一年招生严格把关,收了三十多个学生,王力是班里唯一写语言学方面论文的。次年王力写就毕业论文《中国古文法》。两位指导导师,一位梁启超、一位赵元任。前者是世俗名声亮,批语是‘推倒千古、卓越一时’。后者是专业水准精,批了他一句‘说有易,说无难’,日后成了王力的座右铭,陪伴他恒久的学术生涯,王力到晚年说他受益了一辈子。为了辨正这句古典学术中的‘至理名言’,朱晓农后来还在《方法:语言学的灵魂》(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中专门写了一章《说有无》,详细辨析了这句话的适用范围。在科学研究中,对于存在的判断有三种情况,其中一种情况适用这句话,第二种情况是‘说有难’,第三种情况是‘说无易’。所以,赵元任当年教导王力的那句‘说有易,说无难’,是‘名言’没问题,但不是‘至理名言’,而是‘有条件名言’。尽管如此,赵元任的这句话所适用的场合最常见,犯这种错误的可能性最大,所以对于研究的新手来说,赵元任的警句应该刻在写字台上。 1927年,王力赴法国留学,读的竟是实验语音学。他是继刘半农之后中国第二个知名实验语音学家。三年后获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有一则未经证实的趣闻说:当时同在巴黎留学的还有一位和王力在清华国学院同学的姜亮夫,得了个硕士学位回国。人家问他怎么一样留学,王力就得了博士学位呢?姜亮夫答道,王力做的题目洋人都看得懂,所以得了博士学位;他的论文洋人看不懂,所以只得了硕士学位。 1932年王力回国后回清华教书。那年头海龟很吃香,赵元任、刘半农一回来就是大教授,连胡适博士帽还未戴(他的论文需要‘大修通过’)也先当上了正教授。可王力当了两年讲师还未转‘正’。他去问中文系主任朱自清,朱自清只是笑笑,没直接回答。王力扪心自问,终于发现了问题。过去两年,他的教学确实不错,也译了、写了不少东西,但终究没有一部是像样的学术著作。为什么王力两年间没有学术著作出来?原来王力家境清贫,留学法国的费用是借来的。留学时就花了大量时间为国内读者翻译巴尔扎克小说挣稿费。回国两年在教学之余翻译了《莫里哀全集》,又为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写了《希腊文学》、《罗马文学》、《伦理学》等文化普及读物。他的专业是语言学,却没有写出一部语言学著作,难怪朱自清不批准他升教授。明白了朱自清的笑容含义之后,王力决定收心发力,一年之内便写出了一部《中国音韵学》专著和《中国文法学初探》、《中国文法中的系词》等有份量的论文。因此,1935年王力再申请时,朱自清又笑了。 王力不仅是语言学上的多面手,而且还是一位多产的翻译家、诗人和散文家。他翻译了莫里哀、左拉、小仲马、都德、纪德、波特莱尔等大作家的小说、剧本、诗歌,共二十余种。同时王力自己还创作了许多诗歌和散文,分别结集为《王力诗论》、《龙虫并雕斋诗集》、《龙虫并雕斋琐语》等。很多年后他凭着这译稿和诗歌散文集当上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可那时却因为疏于正业而论文不多,影响了升职。 此后几年内,他狂飙般的发表,包括奠定他音韵学名声的《南北朝诗人用韵考》(1936)、《上古韵母系统研究》(1937)。还有震动语法学界的《中国文法中的系词》(1937)。他还写就了一部音韵学界半个多世纪来一直非常有用的参考书《中国音韵学》(1936),用现代语音学理论来解释传统音韵学的概念,叙述了传统的今音学(中古音系)、古音学(上古音系)和等韵学(宋以后的共时音系描写)的基本内容。此后五十年,王力先生夜以继日,几乎成了写字机器,出版了上千万字的作品。八十年代初,还在上学的朱晓农发表了一篇1,500字的小文章,批评王力先生对于‘日母’音值描写不准确。那是什么年代,王力先生是学界泰斗,朱晓农不过是个在校学生,只是有股‘初学三年,天下去得’的劲儿。所幸王力先生不以为忤,写了篇15,000字的长文作答,同意朱晓农的看法——让这愣头青明白了‘再学三年,寸步难行’的道理。后来朱晓农到了北京,有幸每隔一两个月去拜访王力先生。王力的太太夏夫人曾对他说:你就不用打电话来预约了,下午四五点来就行,正好让他休息一下。平时他一早坐下,给他泡杯茶放在边上,凉了换,换了凉,谁也不敢去打扰他。你来了他高兴,跟你聊天,还里外上下找书,活动活动好。 王力一生著述宏富,出版量达一千万字。又涉猎广博,仅语言学内就几乎包罗方方面面。更兼联想移植能力超群,在这些方方面面几乎都有创新、甚至首创之作。他自己师承‘汉语语言学之父’赵元任(晚年赵氏从美国回来访问,王力拜见时照样恭恭敬敬三鞠躬),可他强调的则是‘如果墨守师说,学术就没有发展了’。正是由于王力具有兼容中学西学(不偏倚也不抵触)、平衡师承创新(不墨守也不妄言)的学风,以坚韧之神勤奋之力,取得了超乎寻常的成就。 王力故事征文2 留学法国,追求“实实在在的东西” 王力,1900年出生在广西博白县岐山坡村。他7岁上私塾。先生讲《三国演义》,讲到慷慨激昂处,便拍案而起。王力由此爱上小说,也产生了他的第一个理想——当小说家。高小毕业后,王力因贫辍学,但读书不辍。夜晚无油点灯,每天就着月光读书。书读了很多,但一副深度眼镜也因此伴随了他一生。 1924年,带着别人帮他凑的120元小洋,王力踏上了求学之路。王力先就读于上海私立南方大学国学专修班。他在刊物上发表诗文、小说,既是勤工,也为追求文学理想。但一年后王力却因反对校长搞帝制复辟活动而被开除,转入章太炎当校长的国民大学本科学习。 1926年夏天他报考清华国学院,师从赵元任。国学院有四大导师,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陈寅恪。王国维对这个爱好文学的年轻人说:“我原来爱好文学,后来为什么研究古文字和历史呢?因为这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为着追求“实实在在的东西”,王力跟了“中国语言学之父”赵元任学语言学。国学院毕业后,王力接受赵元任的建议,去了当时世界语言学的中心——巴黎。 在法国学习是自费的。王力想卖文为生。他开始翻译法国文学。商务印书馆接受了他的译稿。当时商务印书馆的编审是叶圣陶。叶圣陶先生对他的书评价很高,他认为王力的文章“翻译得雅,文笔非常好”,所以叶圣陶先生说:“他的书来一本我们出一本。”后来王力在法国的学费就是叶圣陶先生给的。 王力于1932年归国回到清华,教授语言学课。课余仍为商务印书馆的“万有文库”丛书撰写希腊、罗马文学专书,翻译《莫里哀全集》等外国文学作品。按清华的章程,专任讲师两年即可升教授。但第三年王力却没有等到教授的聘书。他去问朱自清,朱笑而不答。然而朱先生的这一笑却令他知耻。他反躬自省,向“翻译家王力”告别。 不久,他写出了语言学研究的力作《中国文法学初探》。王力回忆,朱先生看了就很满意了。于是他在第四年被聘为教授。 颠沛流离之时,仍不忘学术研究 当代音韵学家唐作藩在采访中说,“王力认为过去编的字典,都不是很理想,比如《辞源》、《辞海》,他觉得很大的一个缺点,就是罗列词义,不分主次,不分历史。” 1930年代王力刚从国外学习回来,看到当时国内语法学研究死气沉沉,他感觉到大部分都是套英语语法。一个古老民族的文字没有文法可言,王力沉痛地写道,“近年来,大学生的文字不通,已成最普遍的现象。一个大学生不能正确地应用本国的文字,在西洋是很少见的事。从前的人喜欢用古人的熟语,不合传统习惯的就叫做不通,所以中国文法就在冥冥中受了保护。现在呢,大家趋向解放与自由,于是中国文法也像中国人的道德一般地彷徨歧路,有破坏而无建设。” 1935年,王力呼吁政府支持中央研究院或教育部牵头制定一部标准文法。他认为5年可以制成草案,3年精细修订,“8年之后,我们将有一部文法。”尽管想法很好,作呼吁的也远不止王力一人,但这样的工作却迟迟没有启动。第二年,王力写了《中国文法学初探》,倡言抛弃模仿,运用西方语言学理论工具,从汉语的现实中寻求语言规律。此文几乎是他扛起中国语言学研究重担的宣言。 对一种语言规律的研究,必须从该语言的实际中来。但实际的汉语,同当时的社会一样,动荡而复杂。文言、半文言、白话和欧化的白话,还有千差万别的方言,都令人无从下手。王力认为,“这是艰难的一种工作,比之依傍西洋语法者,多费百倍的踌躇”。 但就在这时,卢沟桥枪响了,日本全面侵华。北平沦陷,王力随清华一起流亡南下。流亡路上,王力愈加感受到中国文化学术和人民所陷入的危境。两个月的跋涉,王力一家到长沙。全部家当就是些衣物,几乎无书可读。 1937年10月的一天,王力在长沙的一个旧书摊上看到一部《红楼梦》,版式古雅,很是喜欢。王力蓦然悟到,《红楼梦》是较为纯粹的清代北京口语,不正是语法研究理想的材料么。他在惊喜中买下了这部书,并购得另一部清代白话小说《儿女英雄传》。 汉语言学家、中山大学教授傅雨贤在采访中谈到了王力买书的细节。“他觉得这个材料非常宝贵,一个是,对象很明确,没有方言的杂芜,还有就是没有古代汉语的杂芜,所以买了这两本书,还没有到昆明之前他已经开始在研究了,”傅雨贤说,“他把这两部著作的所有用词造句的规律,一个个的做卡片,之后就进行归纳整理,突破了《马氏文通》沿袭西方的框架的毛病,完全从汉语实际出发。王先生发现,词法是次要的,因为我们汉语没有什么形态变化,不像英法德俄语这些,形态变化多,所以那些外国语都是以词法为主,他说中国以造句法为主。” 后来王力一家辗转来到昆明,在昆明龙头村的岁月里,王力白天备课授课,晚上写作。点不起煤油灯,他点豆油灯,妻子夏蔚霞在旁借点光亮编织毛衣。一个月能织五件,贴补家用。到80岁时,这艰难的时光仍历历在目,王力赋诗赠妻:“七省奔波逃猃狁,一灯如豆伴凄凉。”就在这样的境遇里,整整5年,王力的《中国现代语法》和《中国语法理论》问世。随后两书普及本《中国语法纲要》完成。到这时王力已在语言学研究上留下了许多第一,如第一次给出了语法的定义:“语法就是族语的结构方法。” 战争没有毁掉中国的学术,王力的成果与几乎同时发表的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高名凯《汉语语法论》一起标志着中国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成熟,并很快影响到了国外学界。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邵敬敏说,“这3部巨著是奠定了我们国家20世纪40年代当时传统语法的学术基石。王先生是第一本,是当时最有影响的一部书。” 建设中国第一个语言学系 1945年8月10日日本投降。王力一夜未眠。在抗战流亡的艰苦岁月中,王力的研究已经在语法、音韵、词汇、诗律、方言各领域全面铺开,并计划着中国语言学的未来。王力著文: 咱们对于抗战建国,没有必胜必成的信念则已,否则咱们应该料想到中国语文有兴盛的一日,那时节,汉语虽不一定能像英语一般走到人家中学的黑板上,至少人家的大学里也会有汉语一科,和英法德俄诸语并重。那时节,咱们有没有像《牛津字典》一样的好字典给人看?有没有像叶斯珀生或泊尔姆的英国语法一样好的中国语法给人家看?中国语言学的人才是非常缺乏的……我希望将来中国语言学界人才济济。 刚复员的中山大学聘王力做文学院长,他提出的任职条件是,办一个语言学系。果然中大由此建设了中国第一个语言学系,王力设计了教学大纲和主要课程,延请了方光焘、杨树达、商承祚、岑祺祥等名家执教、讲学。他自己除了授课,甚至还检查楼道、厕所的卫生。 1950年,随着战争硝烟的散去,中国第一批语言学大学生从中山大学语言学系毕业。到1953年,4个年级在校生只有13个。到了夏天,7名学生毕业,实属盛况空前。王力在家中为他们开欢送会。 到了1954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成立。政府开始大力推进文字改革以及各类扫盲和文教工作。这一年语言学系破天荒地招了两位数的学生。新生刚入学,中山大学语言学系又整体并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当时的学生李炜在采访中说,“如果没有当年的这个合并,就没有今天的北京大学汉语言专业,也就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北京大学中文系这个样子,对整个语言学、语言学界,他都功不可没。” 白天打腹稿,夜晚写书 王力一方面支持应用和普及,同时又坚持基础研究,他认为词汇学、语义学、修辞学、词典学和实验语音学以及继承中国传统语文学遗产等等,都是迫切需要做的研究工作。上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前期王力的《古代汉语》、《汉语史稿》、《中国语言学史》等编撰成书,同时也培养了中国第一代汉语史研究生。 但到了1966年“文化的大革命”开始,王力的研究和教学戛然而止。 古人说,行百里者半九十。王力说“九十里才算百里的一半,就因为最后的十里最艰难,而且最有价值”,“如果为狭隘的功利主义所蒙蔽,急功近利,中国语言学就不会再有发展的前途。”但王力因此受到批判。这位60多岁的老人被抄家、批的斗,书稿查封,被发往煤厂拉煤劳动改造。日记中他写道,“不容于世”,“不见谅于骨肉”。“变化如此大,殊为痛苦不堪”。 但就是在这样的日子里,他仍坚持凭记忆中的材料进行思考、研究。被允许回家时,他便在每天夜深人静的时候把白天劳动时打的腹稿写下来。“文革”一结束,他拿出两本书稿,一本《诗经韵读》,一本《楚辞韵读》。“文革”后王力还修订了《汉语史稿》,1950年代撰写的.这部著作搭出了汉语历史研究的大框架。最后在他84岁时将《汉语史稿》扩充和修订成《汉语语音史》、《汉语语法史》、《汉语词汇史》,完整呈现了汉语发展历史。他为此用去了整整7年的时间。 1979年11月王力教授参加全国文代会,与代表合影。前排左起:林庚、吴祖湘、杨晦、王力、王瑶;后排左起:谢冕、段宝林、刘绍棠、费振刚、宋士杰、赖林嵩。 “漫道古稀加十岁,还将余勇写千篇” 当代语言学家詹伯慧在采访中感慨地说,“中国的知识分子,不管你怎么样,我的事业只要我生存一天我一定执着地追求,我有我做人的宗旨,我有我做人的目标”。 王力25岁学英语,27岁学法语,到了50多岁,还跟学生们一起学俄语,直到他80岁的时候他还听日语的广播学日语。“文革”结束那一年,76岁的王力写诗送给自己:“漫道古稀加十岁,还将余勇写千篇。”为了把十年时间补回来,王力到后来更加倍地工作。他上电大讲课,对各种演讲、约稿统统来者不拒,甚至对向他求教怎么写信,怎么学普通话,学外语,学拼音,他都勤勉地一一作答。 1954年进入北大中文系、毕业后留校在中文系古代汉语教研室工作的曹先擢谈道,“接受普通话异读字审音这个工作时,他已经是83岁高龄了,审音表发表后不到半年,他就去世了。这是他对国家语文现代化最后的贡献。所以我非常感动于他的精神。” 1984年王力生平最后一次回到中山大学。中大邀请他在广州中山纪念堂做题为“现代汉语的语音系统”的演讲。5000人座位的纪念堂,竟来了12000人,把纪念堂四周的草坪都坐满了。傅雨贤回忆说,“他一看密密麻麻那么多人,他很感动啊!84岁了,结果他足足讲了一个钟头。专业课一次12000多人听,中国教育史上没有过,我估计世界教育史上也没有过,而且这是他最后的一次公开课。” 1986年,王力辞世,他心中的字典最后在他学生手中完成,大家将它命名为《王力古汉语字典》。直到去世之前,王力每天还在从早到晚坚持工作。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汉语史专业博士生导师张双棣回忆说,“后来他在一张纸上,一个信封上写着,‘张双棣答应帮我写亥集,我做什么呢,整天疲劳。’这是他的绝笔。” 就在王力去世的前一年夏天,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王力文集》。他将10余万元稿费全部捐出,在北大设立“王力语言学奖金”。这是“文革”后最早的个人捐赠学术奖金,而他本人至今仍有“孤独而尊严”的美誉。 王力故事征文3 今天,我无意中翻开了一本书,里面记载着许多著作和许多杰出的人的成功的秘密,于是我随意翻开了这一页,带着无比敬佩之情阅读了下去。 这个故事主要介绍了王力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在他小时侯因家穷,无法上学读书,但酷爱读书的他一直坚持不懈,刻苦读书,在亲人的帮助下先考上了上海南方大学; 又考上了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最后到巴黎获得了博士学位后回国教学,王力一生工作负责,一心忠于革命,最后还利用的稿酬设立“北京大学王力语言学奖金”的光荣事迹。 王力从小勤奋好学,在困难中仍然不懈的读书。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不知建立了多少功劳,头发上不知增添了多少白花般的白发,但他毫无后悔之心,到晚年还为人民设立奖金,这一切真是令人敬佩了五体投地。可是相比起来,真是令人面红。 记得平时,母亲要我读读书,背背单词,我就撒娇,利用各种无理取闹的借口避躲,如果换转是王力的小时候,他一定求之不得呢,我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这次,读了这个故事,我深深的体会到:一定要深刻学习和理会“刻苦求知、自学成才、爱国爱民、勇于担当、严谨治学、谦虚坦荡、奖掖后学”的王力精神,并把它运用到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当中。学校也将把王力精神作为精神文化建设的核心,激励一代又一代博中人不断奋发前进。 读后感的写法 1、引述材料 围绕感点,引述材料,简述原文有关内容。 2、概括文章内容 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要简练,而且要把重点写出来。 3、分析材料,亮明基本观点 分析材料,提练感点,亮明基本观点。在引出读的内容后,要对读进行一番评析。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 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对寓意深的材料更要作一番分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 4、总结全文 总结全文,升华感点,读的内容不放松。

“客家人是少数民族吗?是哪个民族?

  客家人  客家人,又称为河洛郎。客家人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  客家人的历史  客家人的祖先源自中原,是从中原迁徙到南方,是汉民族在中国南方的一个分支。因为身在异乡,对于故乡河洛(以洛阳为中心的洛河流域)地区的眷恋,自称“河洛郎”。客家文化一方面保留了中原文化主流特征,另一方面又容纳了所在地民族的文化精华。客家人常常以那些英才男儿为榜样,启发教育儿孙,向功勋事业有成的前辈们学习。 有人说:有太阳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还有人说:哪里有阳光,哪里就有客家人;哪里有一片土,客家人就在哪里聚族而居,艰苦创业,繁衍后代。 由于客家人行走天下,移民世界,且在海外商界不乏成功者,因此有“东方犹太人”之称。  第一次南迁是在秦始皇时代。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政治和军事的需要,派兵60万人“南征百越”。南下的秦军,从闽粤赣边入抵揭岭(即揭阳山,今揭阳县北150里),直抵兴宁、海丰二县界。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再派50万兵丁“南戍五岭”(今两广地区)。这些兵丁长期“戍五岭,与越杂处”。秦亡后,两批南下的秦兵都留在当地,成为首批客家人。  第二次南迁是在东晋“五胡乱华”时期。当时,为了避难,一部分中原居民辗转迁入闽粤赣边区。稍后,由于南北对峙,又有大约96万中原人民南迁至长江中游两岸。其中一部分人口流入赣南,一部分经宁都、石城进入闽粤地区。  第三次南迁是在唐末黄巢起义时期。先是唐朝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巨大灾难,迫使大量中原汉人南逃。唐末黄巢起义,又有大批中原汉人逃入闽粤赣区。如宗室李孟,由长安迁汴梁,继迁福建宁化古壁乡。固始人王绪、王潮响应黄巢起义,率光、寿二州农民起义军五千下江西,致使闽赣边一带人口激增。  第四次南迁是宋南渡及宋末时期。金人入侵,建炎南渡,一部分官吏士民流移太湖流域一带。另一部分士民或南渡大庚岭,入南雄、始兴、韶州;或沿走洪、吉、虔州,而后由虔州入汀州;或滞留赣南各县。南宋末年,元军大举南下,又有大量江浙及江西宋民,从蒲田逃亡广东沿海潮汕至海南岛。  第五次南迁是在明末清初时期。其时,生活在赣南、粤东、粤北的客家人因人口繁衍,而居处又山多地少,遂向川、湘、桂、台诸地以及粤中和粤西一带迁徙。这次大规模的迁徙,在客家移民史上被称作“西进运动”。四川的客家基本上来源于这次“西进运动”。当时四川人口因战乱、瘟疫及自然灾害锐减,清政府特别鼓励移民由“湖广填四川”。  第六次南迁是19世纪中叶太平天国时期。当时为避战乱,有一部分客家人迁徙到南亚,有的被诱为契约劳工,被押往马来西亚、美国、巴拿马、巴西等地。  除以上6次大规模的南迁外,中原汉人也有因旱灾水患逃荒而南迁者,另有历代官宦、贬谪、经商、游学而定居闽粤赣边地区的,但并不是所有南迁的汉人都成为客家人,他们中只有闽粤赣系和源自这一系的人,才被称为客家人。  据统计,现在生活在中国大陆的客家人,主要分布在海南、广东、江西、福建、四川、湖南、湖北、贵州、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总人口达5000万以上,占汉族人口的5%。在国外,客家人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的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东亚的日本、朝鲜,美洲的美国、加拿大、巴西,欧洲的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德国和奥地利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1000万之众。  客家先祖原本居住在北方,后来搬迁到江南,分住赣、粤、闽、湘、台、琼诸省,并逐渐散及国外,漫布全球。赣南是客家先民南迁的第一站,也是客家人数最多居住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客家”这一称谓的来历是与客家先民的迁徙相关联的。对其居住地而言,这些人是从别处搬迁过来的“客”,可以说,离开了迁徙就不会有“客家”这一称谓。  客家人迁徙的原因多种多样。早期则主要是源于灾害的胁迫。诸如残酷的战争、水、旱、虫等特大自然灾害的打击及瘟疫的流行。中国历史上每次大规模的战乱,几乎都造成了客家人的大迁徙。据史料记载,南北朝时期就有过客家先民的大迁徙。试想,在漫长的岁月里,“五胡十六国”,战火不断,哀鸿遍野,不逃离能活命吗?据说我们陈氏先祖就是在那个时期离开豫西故土辗转来到江西最后定居赣县的。“月是故乡明”啊,开始,先民们也许只想暂时客住一段时间,但慢慢地也就习惯了。于是建造房舍,开垦田地,畜养猪牛,长久地居住下去。由暂时的客住到长久的家居。就这样,也就永远的“客家”了!  值得一提的是,有一种特殊方式的迁徙。据说秦始皇为了建造阿房宫,驱赶数万“木客”往赣南兴国伐木,没累死的后来就留在了当地,这大概便是赣南客家最早的先民。  迁徙的过程肯定是艰险的。扶老携幼,跋山涉水,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去安家过日子。客家先民披荆斩棘,排除险阻,“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他们终于挺过来了,形成今天这样一支有着数千万人丁的兴旺发达的民系群体。  迁徙的最后一道程序是建房造屋安下家来。一位客属长者说:“安家最重要的是定屋场的位置。怎么定呢?要看风水。这个风水,不是地理先生讲迷信的那个风水。主要是采阳光,看风向,近水源,傍硬山,择高地。而坐北朝南、向阳背风、柴近水便、视野开阔则是理想的选择。”  人们常常赞叹客家人的勤劳、勇敢、坚毅和机智。客家作为一个民系群体,由于先民数代屡次长途的迁徙,它自然比其他群体更多样更深层次地体验了社会实际和生产实际,它也就必然受到了更多的锤炼和滋养,积累了更多的处理与自然界关系及社会人际关系的经验。因此,客家群体中出现过大批的政治家、科学家、文学家、企业家……  有关客家的起源存在多种说法,主要的有客家中原说和客家土著说。客家中原说认为客家主体构成为来自中原的移民,而客家土著说则认为“客家共同体,是南迁汉人与闽粤赣三角地区的古越族移民混化以后产生的共同体,其主体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古越族人民,而不是少数流落于这一地区的中原人”。从两宋开始,中原汉民大举南迁,经赣南、闽西到达梅州,最终形成相对成熟的、具有很强稳定性的客家民系。此后,客家人又以梅州为基地,大量外迁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客家三州”为嘉应州、赣州、汀州。  说到客家最著名的就是他们的土楼了,如果你在网上搜索客家,会同时出现很多关于土楼的条目。如果你是集邮爱好者的话,你应该注意到了中国民居邮票里的福建民居之中有张便是客家的土楼。由于客家人居住的大多是偏僻的山区或深山密林之中,当时不但建筑材料匮乏,豺狼虎豹、盗贼嘈杂,加上惧怕当地人的袭扰,客家人便营造像土楼似的“抵御性”城堡式建筑住宅。在福建,土楼分方形土楼和圆形土楼两种,而圆楼相对少见。  关于土楼的一个笑话估计大家还有印象:据说,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的间谍卫星对中国进行拍照侦察,惊讶地发现在我国福建省的山区里分布着很多的不明大型建筑,或圆或方,经过分析认为是“导弹发射基地”,中国的军事实力不可小觑。直到中美建交后,美国人才知道那些所谓的“导弹发射基地”实际上是客家典型的民居——土楼。  当然客家的豆腐同样也是很有名的:客家酿豆腐、四川麻婆豆腐、湖南臭豆腐,后两个只能算是小菜小吃,唯有客家人把豆腐上升为大菜、主菜。甚至他们闹新房的歌曲里都有豆腐,例如有一首这样唱道:  新买磨石圆叮当,  一心买来磨豆浆,  三更半夜磨豆腐,  呀呀啮啮到天光。  一:客家渊源  客家是中国汉族的一个庞大的民系共同体,形成历史悠久,人数众多,根据资料显示,客家人现有总人数5500万,其中中国约4500万,在海外客家人当中,大多数居住在亚洲的一些国家,其中马来西亚约125万、印度尼西亚约400万、泰国约50万、越南约30万、新加坡20万、缅甸10万……其他分布在美洲、欧洲、澳洲等地。  客家先民,系来自中原。是历代因战乱从中原大规模直接迁徙而至,或辗转迁入,或官宦、贬谪、经商等原因而落居。其先民迁徙有以下几个时期:  (一)秦汉统一中国,中原移民开始南下。  1、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秦军六十万灭楚“南征 百越之君”,集结余干之水的秦军,于公元前221年置闽中郡后,即分兵南下,从闽粤赣边入抵揭岭,即揭阳山,今揭阳县北一百五十里,直抵兴宁、海丰二县界。  2、秦始皇三十三年,五十万人守五岭,即赵佗“将卒以戍越”。由是观之,闽粤赣边有两支秦军屯戍,一戍南野之界,一戍揭岭。  3、秦始皇三十四年,赵佗又在隔河二里筑城以控武水,筑万人城于中宿浈山。赵佗又在龙川筑城居之。这批筑城者人数不详,但同期徙往北方边郡筑城可考者,少者三万户,多者五万户。  4、秦始皇三十六年,估计秦驻闽粤赣边之戍徙民约占当地人口三分之一以上。  5、汉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5年),又大批中原士卒南戍岭南,分驻于郡县及军事要冲。  6、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闽中及揭阳(潮、梅古为闽越地)的闽越人都搬走了,是地只留下秦中县徙民的后裔。这说明自此起,闽粤赣边居民是以中原移民为主体。  (二)汉末建安至东晋永嘉之际,中原人民避难,有一部分人迁入闽粤赣边区。  东汉末年,中原人民避难入交州,曾掀起一次高潮,南迁主要由海道而来。  南北朝时,南北对峙,中原人民又一次大规模南迁,迁移人口约96万,大部分稳定在长江中游两岸,其中一部分入江西赣南,部分又经宁都、石城进入闽粤边州县。  永嘉之际,中原士族流入福建者众。  (三)唐代安史之乱,战祸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中原人民大量南逃。  (四)唐末黄巢起义,中原人民避难者又大批逃入闽粤赣区。如宗室李孟,由长安迁汴梁,继迁福建宁化古壁乡。固始人王绪、王潮响应黄巢起义,率光、寿二州农民起义军五千下江西。唐末至宋、闽赣边人口激增。  (五)宋南渡与宋末再有大批中原人民逃难至粤中与闽粤赣边地区。  建炎南渡,一部分官吏士民流移杭、秀、苏、常、湖、即太湖流域一带。另一部分而且是大部分随隆 皇太沿走洪、吉、虔州,皇太回临安。这些士民没有随太后的条件,又势不能北返,因而一部分南渡大庚岭,入南雄、始兴、韶州。一部分由虔州入汀州。一部分滞留赣南各县。  南宋末年,元军大举南下,江浙及江西大量宋民,一路从蒲田逃亡广东沿海潮汕至海南岛。  (六)除以上所述因战乱大规模南迁外,中原人民因旱灾水患逃荒而南来,亦有历代官宦、贬谪、经商、游学而定居闽粤赣边地区者。  从以上史料看,客家先民主要来自中原汉族。而客家民系形成的过程中,又不断融化吸收畲、瑶、蛋、木客等南方少数族群壮大了客家队伍。  二:客家礼仪,习俗  (一)传统婚嫁习俗  说媒 过去客家男女青年,十六岁以后就可托媒人说媒,介绍婚事。一般是由男家父母托媒去女家说,也有女家请媒人先访男家的。  看妹子 男女两家通过央媒说合,如双方都有意,就约定时间“看妹子”。  写庚帖 双方同意后,就要互告男女生辰八字。回去后,各请算命先生来“合八字”。如八字合得来,不会相冲相克,就写出庚贴(俗名婚单),各置于香案之上,如三天内无不祥之兆,这门亲事就定下来(如八字不合,男方要把女的庚贴送还女家)。  编红单 也称“开红婚帖”,或叫讲财礼。由男方父母,宗亲和媒人一起到女家,将男方要送给女家的财礼开具出来。红单中有的还要写上回婿礼品,如帽、银花、衣服、鞋、袜等。开红单过程中,双方会讨价还价,最后协商敲定。红单开完后,男女双方还要交换信物如戒指、手帕等。最后男方来人在女家吃完中饭回去。  定亲 也叫“大扎”,即再次正式把婚事确定下来。男青年及其父母等要去女家,送去猪头、鱼、肉等,女方父母、哥嫂、叔伯、外祖父母等都要出场。吃完中饭后,女孩子要出来见面,称男家父母为爸妈,两家父母相互称亲家、亲家母。  看家方 即女方到男方去看家庭,时间有的在“大扎”前,有的在“大扎”后,女方去的人除女孩子及其父母亲外,姑嫂、姐妹等都要去,大大小小十几人,不带礼品,就是带一点,男家也不敢接。  送日子 婚事定下以后,男方要请算命先生择定过门日子,包括新娘出门的日子、时辰,到男家后归门的时辰,此外女方裁红衣、男方铺床的日子也要同时择定。  送菜和抬嫁妆 新娘过门前一、二天,男家要请宗亲将红单规定的聘礼和鱼、肉、禽、面条等物,由十多人送到女家,回来时就把妆奁、家俱等带回男家。  迎亲 也叫接亲或过门。婚期前一天,男家要去十多人到女家接亲,有鼓手乐队,有放鞭炮的,有抬花轿的,有烧香的(要到女方的祠堂、庙宇、社公烧香),一个挑担的,一头挑带路鸡(一公一母),另一头是酒和松明,一个女的要带上新娘穿的衣服,还有扛木箧的二人,要扛去鱼、肉、酒、糕饼、香烟、鞭炮、蜡烛等物,媒人也要去,新郎有的去,有的不去,如新郎同去,新郎也要做轿,放鞭炮的是男方的全权代表,随带红包一、二十个。  接亲的人到女家后,先吃点心,然后由女家二人带着到祠堂烧香敬祖。女家在中午或晚上,要设宴请客。  新娘动身一般是在半夜子时或卯时,越走天越亮,象征走向光明,再是晚上出门,也不会碰到抬棺材等不吉利的事。迎亲队伍前面是打灯笼的,接着是吹鼓手,花轿在中间,后面是接亲的人。  新娘到达男家,如还不到所规定的入门时辰,就要在大门口坪上或在门外旁边房子等候。入门一般是早上七、八点或八、九点,有的甚至要等到中午。到了入门时辰,新娘要踢轿门,由男方的伴娘将新娘牵出轿,然后在大门口“过火堆”,新娘从用杉树枝烧起的火堆上跨过,才进大门。  拜堂 新娘在鼓乐声中进到大厅以后,就开始拜堂。大厅摆设香案,东边站父母、长辈,西边站外戚,北边站房亲,南边站小辈。拜堂前,外家要给新郎挂红,用五尺长的红布披在新郎身上。  口念:“手拿幡红五尺长,一心拿来扮新郎,扮得新郎生贵子,早生贵子中个状元郎。”拜堂时,新郎站左,新娘站右,由礼生叫:一拜天地,二拜祖先,三拜高堂,四夫妻对拜。  最后是亲戚见面,要给新娘红包。拜堂毕,伴娘用红罗将新娘牵进新房,新郎新娘在鞭炮声中从房门口向大厅撒喜糖。然后新郎新娘吃交杯酒。伴娘用托盘捧上一只鸡,边端酒边讲:“团团圆圆,璧合珠联”,“观音送子,早生贵子”;“夫妻和好,白头到老”。 (此礼仪在梅州地区亦已不常见,被现代婚礼模式取代)  中午办酒席,吃婚宴,用高声地炮邀客,每半小时放一次,酒席开始入席时放三响。接着由礼生报名单,一桌二个上席,按辈分和亲疏,先安排上席就座,然后其他人随便入席。男女宾客分开就席,新郎新娘要到席上敬酒。  闹房 闹房一种在大厅闹,一种在新房闹,也有先在大厅闹,后到新房闹。闹房期间,鞭炮隔几分钟放一次,一直闹到午夜方停。  回门 也叫“转门”。一般是婚后第三天或第五天,由女方派新娘的姐妹等女眷来请新郎新娘一起去做客,媒人及新郎姐妹也同去,共7-14人,吃罢午宴,当天回来。  送满月 结婚后一个月,新娘娘家要来送满月,同时送来小鸡、蔬菜、种子、谷种、豆子等,示意五谷丰登,财丁兴旺。  (二)传统喜庆习俗  1.诞生礼仪  标志着一个人出生的庆贺和祝福,是人生中的开端礼仪。  催生 出嫁女儿怀孕快分娩时,一般是婴儿出生前一、二十天,娘家要带着鸡、鸡蛋、面条、粉干等来到女儿家“催生”,有预祝平安出生之意。如母亲已不在,则由嫂子去催生,中午要设宴招待。  小孩出生后,女婿要带着鸡、蛋、米酒(有的带几十斤)到岳家去报喜,外婆家要请客,至亲友好都会来参加,以表示祝贺。外公、外婆会回赠鸡和红蛋。  做三朝 小孩出生三天,要做“三朝”。先给小孩洗澡,请接生婆吃饭。外婆会送来大公鸡、鸡蛋、面条、糯米粉等。要做“三朝酒”,宴请外婆及亲房。有些地方还要给至亲亲友送红蛋,亲友在满月前会回送鸡、鸡蛋、面条等物。  做满月 婴儿出生一个月,要做“满月”,外婆会送来大公鸡(很多地方送大阉鸡)、鸡蛋,还会送来婴儿穿用的衣服、小被、帽子、项圈、风衣、裙、银手镯和背带等,舅舅、舅母、姨姨等女家亲戚,一般都送小母鸡、鸡蛋、衣服、布料等,姑姑、叔伯等男家亲房也会来庆贺。  一百天 小孩出生100天,也要庆贺。这一天,外公和女  正屋——横屋外层便是半月形的围屋层,有的是一围层,有的二围层,围龙屋由此而得名。弧形的围屋间,拱卫着正屋,形成一道防御屏障,围屋间窗户一般不大,是自然的了望孔、射击孔,便于用弓箭、土枪、土炮等武嚣抗击来攻之敌。围龙屋的设计建筑其实与当时客家人的处境有极大关系。客家人是唐宋以来由中原南迁的汉人,多居住在偏僻的山区,受当地人的排挤和欺侮,为了团结御侮求生存,他们不得不聚族面居,也不得不建造具有防御性的城堡式住宅——围龙屋,以抵御盗匪和当地人的侵扰。围龙屋还建有坚固的多层“角楼”,既可用来储备粮食、草料,又可居高临下射击来犯之敌。如遇盗匪前来扰劫,只要把大门、半门一关,村民们便携武器进入围龙屋和角楼,进行抗击。  (二)、围龙屋隐含的文化精神  第一、反映了客家人团结互助、敬老尊贤、礼貌文明、知书达理的传统美德。围龙屋内的大小天井一般配置有小型假山、鱼池和盆景,正屋后面半园“花头”和正门前面半月形池塘四围均载有各种花木和果树,围龙屋背后的山头林木叫“龙衣”,严禁砍伐,整座建筑掩映在万绿丛中,一年四季鸟语花香,环境优美而静雅。  围龙屋内的柱、梁、枋、门等雕绘上山水花鸟、飞禽走兽等栩栩如生的图案,并涂上鲜艳夺目的油漆,显得金碧辉煌,古色古香,十分壮观、气派。一般来说,一座围龙屋聚居着一个近亲家庭,相互之间和睦共处,尊老爱幼、相敬如宾。逢年过节,男女老少齐集正屋上厅祭拜祖宗,在正中大门前的禾坪上舞龙舞狮,敲锣打鼓,尽情欢乐,呈现出一派喜悦、祥和景象。  第二、客家围龙屋的风格是原始住宅风格的承传。据考古资料表明,处于黄河流域的原始社会中后期的半坡氏族和龙山氏族,他们居住的区域就是由几十座样式为方形和圆形的土夯房屋组成。这说明客家人的居住观念中潜意识地蕴含了其对祖先某些住宅经验的复苏和借鉴。  第三、围龙屋的建筑特色也是古代阴阳思想的投射。集中体现在讲求建筑物体与天然地形的协调统一,而合符“天人合一”的哲学道理。如遇上不尽人意的地形则通过增加半月形花台或池塘或建筑半门调整座向,以达到阴阳平衡和适应环境。这种阴阳思想,后来又夹杂了不少讲究“风水屋场”的巫术文化,如俗谚:“风水人间不可无,全凭阴阳两相扶”等。  第四、体现了传统的宗族观念。客家民居建筑规模宏大,一方面,呈现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习性。因为,他们不论是在长途跋涉的游离中,还是新到一处人生地不熟的居地,都有一家一户所难于克服的困难,得靠本姓本族人聚居在一起;另一方面,屋内住户按辈分高低及尊卑来分配房间,其建筑中心位置都安排放祖宗牌位,供后人拜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客家人这种传统家族伦理思想。  客家人做了新屋,一般都要举行“搬新屋”礼俗,叫“出煞”。要请风水先生驱赶“三煞”之后,才会平安吉利。迁居之日,大排宴席,祭祀神灵。(前面已有叙述)  四:客家方言  一个民系成立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有共同的语言。客家民系的共同语言即客家方言。客家方言又称客 方言,客话,客家话,属于汉语七大言之一。从分布上看,主要在福建、广东、江西,湖南,台湾,四川 等7个省,海外有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地。具体说,国内主要分布:福建--闽西地区的长 汀县,连城,上杭等8个县;广东梅州,惠州,蕉岭等16县市;江西南部宁都,瑞金,兴国等14县市。 此外,非纯客县,如福建南靖,平和,绍安,龙岩;广东潮州,海丰,韶关,东莞;江西铜鼓,广昌,永 丰等不少县市的许多地区也讲客家话。此外,台湾海南四川湖南等不同程度地分布着客家话。依据内部的 差异,客家话大体可以分为三个类型:以长汀话为代表的闽西客家话,以梅县话为代表的粤东客家话,以 赣县蟠龙话为代表的赣南客家话。进一步,可以分为如下八片:汀州片(又称闽客片),粤台片,粤中片, 惠州片,粤北片,宁龙片,于桂片,铜鼓片。(参考自互联网,作者詹伯慧)  五:客家美食  客家人的饮和食,与汉族其他地区很多相同或基本相同,而由于本民系发展有其独特的地理条件、历史背景等等,饮食文化也别具特色。  客家菜特点的形成,与客家人的生活环境、生活水平有很大关系。客家人早期既多聚居山高水冷地区,地湿雾重,食物宜温热,忌寒凉,故多用煎炒,少吃生冷,在使用香辣方面更为突出,菜肴有“鲜润、浓香、醇厚”的特色。出门即须爬山,生产条件艰苦,劳动时间长、强度大,需要较多脂肪和盐分补充大量消耗的热能,饮食以烹调山珍野味见长,略偏“咸、油”。 长期的迁徙流离及聚居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客家人艰苦度日,就地取材,制备咸菜、菜干、萝卜干等耐吃耐留的食物,家居可佐番薯饭并抑胀气,出门可配野菜充饥,这便形成了“咸、熟、陈”的特点。从上述特点的形成,也可见客家人适应环境能力特强,并创造了有特色的饮食文化。  另方面,客家人既传承祖居地传统,又能吸取迁徙所经之地诸多饮食特色,更善于与聚居地的土著相融合,这便形成了客家饮食的丰富性。客家人的食谱,既有吴越地区的酸甜菜肴,也有巴蜀湖广地区的辛辣食品,更有闽粤地区的酱腌味菜。又由于客家人虽则平日粗茶淡饭,但甚好客,崇尚祭祖及重视节令喜庆饮食,因人、因事、因时而有不同的吃法和不同的饮食习俗,饮食文化更形多姿多采。  客家比较有特色得菜有酿豆腐,肉丸(包括鱼肉丸,挥丸),东坡肉,酿香菇,酿春卷,白切鸡,酱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