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汉王朱高煦:为何说他是明朝最有个性的皇帝?
- 2、被明宣宗做成瓦罐焖鸡的朱高煦,他究竟做错了什么?
- 3、说说《大明风华》的历史,朱高煦明明很坏,为何朱棣想让他当太子呢?
- 4、“勉之,世子多疾”是怎么成为朱高煦的催命符呢?
- 5、朱高煦是明宣宗的亲皇叔,为什么还是被侄子放在缸里活活烤死呢?
- 6、朱高煦雄武似朱棣,为什么他无法成功复制靖难之役?
- 7、朱棣欲将朱高煦贬为庶民,朱高炽是怎么处理的这件事呢?
- 8、朱高煦为什么要钩倒朱瞻基?
- 9、同为谋反,为何朱瞻基处死朱高煦却放过了朱高燧?
- 10、朱高煦杀朱瞻基以及造反都没被杀,后来因何被杀了?
汉王朱高煦:为何说他是明朝最有个性的皇帝?
侄子登基,他很不爽,急赤白脸地造反,结果大败。皇帝感念叔侄之情不忍杀他,还去看他,结果他转手就是一记扫堂腿故意将之绊倒。皇帝大怒,找来一口300斤的大铜缸罩住他以示惩戒,他又“霸王附体”企图擎起大缸砸死侄子。皇帝无可奈何,只能含泪找来柴火将其焖死。这个人便是明成祖朱棣次子,汉王朱高煦。纵观朱高煦一生,前半生是痴心妄想,后半生是匪夷所思。那么朱高煦的一生,到底发生了哪些有意思的事呢?笔者今天将聚焦于其生平的高光时刻,为大家还原一位有意思的王爷。朱高煦生于洪武十三年,与明仁宗朱高炽一母同胞,俱为徐皇后所出。历史对朱高炽的评价唯“仁孝”二字,然而落于朱高煦则是两极分化的“暴戾”、“狡黠”、“狠愎”等负面字眼。《明史·朱高煦传》载:洪武时,召诸王子学于京师。(朱)高煦不肯学,言动轻佻,为太祖所恶。朱元璋晚年时,对子孙的教育尤为重视,特地把自己的孙子们都叫到南京太学学习,自己有事没事就去走一走看一看监督指导孙子们读书。其中,燕王次子朱高煦在求学期间,不喜孔孟,嗜刀兵,性阴鸷狡黠,与人交谈更是恣意妄行言行轻佻,所以朱元璋极为不喜欢他。回顾历史我们了解,朱元璋杀伐出身,为了维稳统治又进行了血腥镇压与统治,因此晚年的朱元璋也认识到了自己刚猛过度所带来的弊病,有意让自己的继位者以仁政治国休牧天下。早期他培养太子朱标,极其欣赏朱标的仁政理念。朱标死后,他又大力为太孙朱允炆铺路,而朱允炆的性格大家也都了解,仁义过度而果断不足。同时朱元璋也对以“仁孝”著称的燕王世子朱高炽尤为喜欢。《明史》载朱元璋对太子朱标说过这样一句话:汝侄(朱高炽)天性仁孝纯良,善于守成治民,他日封藩燕地,必为国家屏障,汝要善待之!意思是朱高炽青年时的仁孝让朱元璋都极为欣赏并忍不住对太子朱标说:“你的侄子朱高炽天性仁孝纯良,以后指定是北境守成的好手,你登基做皇帝之后,千万要好好善待他啊!”可是,一面是朱元璋对朱高煦的反感,另一面朱棣则对朱高煦极其推崇骄纵,这是怎么回事呢?因为大明轮到朱棣一脉上位时,曾经朱元璋定下的攻守之势已经变了。洪武年需要的是仁政守成,与民生息。而朱棣发起“靖难之役”要的却是战必胜攻必克的百战将军。当时世子朱高炽天生腿疾,且体胖臃肿又不事刀兵,渐渐地也就在朱棣面前没有多少存在感。倒是次子朱高煦,身材魁梧,嗜杀骁勇,作为沙场上难得的冲锋陷阵的悍将,也就慢慢让朱棣喜欢。朱棣喜欢朱高煦的原因很简单:长得好看、打仗厉害、对自己造反很受用。因此朱棣曾多次对身边人表示:诸子之中,唯汉王朱高煦深肖朕躬。朱棣发起的靖难之役达四年之久,朱高煦于乱军之中曾两次救下朱棣性命。第一次是在建文二年。朱棣兵败于今山东聊城,大将张玉为保其性命力战而死。性命危难之际,朱高煦如天降雄兵率军而至,救出朱棣。第二次则是在建文四年。此次朱棣于浦子口再次被朱允炆大军击败,孤军之际,又是朱高煦率军前来救驾。两次救驾,朱棣十分感触,抚摸着自己二儿子的后背既疼爱又意味深长地说出了那句千古闻名的话:吾益疲,世子多疾,汝当勉励之!意思是:我累了,世子又多病,你要努力啊!这句话,朱棣把该说的不该说的都说出来了。朱高煦一听,更加像打了鸡血一样为朱棣冲锋陷阵,幻想着自己有朝一日能够荣登大宝。同时对哥哥朱高炽极为轻佻,时时表现出自己才是克成大统之人的姿态。当然,《明史》记载,朱棣早期确实也对世子朱高炽动过易储之心,比如我们最津津乐道的便有这样一道历史桥段:《明史·解缙传》载:先是,储位未定,淇国公邱福言汉王有功,宜立。帝密问缙。缙称:“皇长子仁孝,天下归心。”帝不应。缙又顿首曰:“好圣孙。”谓宣宗也。帝颔之。太子遂定。有一次朱棣又动废长立幼之心,特意召问大学士谢缙,让他偷偷告诉自己哪一位皇子更符合做太子。结果谢缙当即义正言辞的说:“皇长子朱高炽为人仁孝,天下的百姓都臣服拥戴。”朱棣对这个答案不满意,因为自己的大儿子仁孝早已经是路人皆知的事实,他问大学士,要的就是一个不一样又让他无法拒绝的答案。谢缙心领神会说:“皇上,您有一位好圣孙啊!”朱棣一听恍然大悟,随即对大明的传承之路看得清晰无比。因为“好圣孙”朱瞻基,正是自己曾经发起靖难之役的源动力。朱棣对朱瞻基宠爱至极。一想到自己传位于嗜杀的次子朱高煦,自己内心里就不禁为自己的皇长孙朱瞻基脖颈发凉。于是,看清了形势的朱棣遂于永乐二年立朱高炽为太子,朱高煦为汉王,想要把他打发到天高皇帝远的云南去。可是,朱高煦明显不服,他大声地对朱棣嚷嚷道:“我何罪之有,要被赶到万里之外?!”这一下,连朱棣也不好回答了,他又想起了朱高煦曾经的功劳,两次救己于危难。想起了建文四年那一次自己抚摸着他的后背对他说的话。想来想去,怎么了看都是自己失信在先,又过意不去,于是只能任其滞留南京。从永乐二年至永乐十三年,朱高煦除了拒不离京,还对太子朱高炽极尽排挤诬陷之能事,有事没事就找太子麻烦,这让朱棣越发看清了自己这个狼子野心的二儿子,于是忍无可忍地要把他赶出京城到青州去。可是朱高煦还是不乐意再次嚷嚷道:我有何罪,置我瘠土?拒不受封。显然若是简单的挑肥拣瘦那还好说,朱高煦此时的举动早已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朱棣看得清清楚楚。结果面对朱棣强命其就藩,朱高煦突然不了解哪根筋搭错了,非但不动身,还在京城挑了三千精兵,不了解打算干什么,横行京中无恶不作,半路上就被兵马指挥徐野驴发现并拦截了下来,结果他仗着汉王之威,提手就是一狼捶把徐野驴的脑袋砸得稀巴烂。之后,朱高煦在京都肆意妄行毫无人臣之礼,总之就是一副谁也奈何不得他,也不公然造反的姿态。当然,这时候的朱棣在北伐,不在南京。永乐十四年十月,朱棣北伐归来,第一时间就听闻了朱高煦犯下的种种天怒人怨的罪行,气得怒火中烧,当即把他贬为庶人,囚禁起来。然后又越想越气,把他的亲信护卫都杀了。按照情势发展,估计接下来就该杀他了。关键时刻还是哥哥朱高炽站了出来给他求情,朱棣才止住了杀心。永乐十五年三月,朱棣把朱高煦随意打发到了乐安州。这下是真的不能再挑肥拣瘦了。乐安州也就是现在的山东惠民县。小小一个县,辖地不过百里,都可以说是不毛之地了。为什么要把曾经的汉王朱高煦下放到乐安州这个地方呢?在朱高炽给自己弟弟朱高煦求情时,朱棣曾恨铁不成钢地骂道:“我帮你铺路,不得不把他除掉。而你现在却妇人之仁,反为他求情养虎为患。现在我把他的亲信护卫都杀了,把他赶到乐安去,那里距离燕京很近,一旦有变,朝夕可捕。”显然,朱棣下放朱高煦到乐安是有深远考虑的。一、自己打算迁都燕京了。二、乐安距离燕京很近,便于控制。三、乐安地狭民稀,无其用武之地。可是朱高煦到乐安之后,非但不思悔改,反而还变本加厉开始忙着招敛旧部,聚众谋反。天天骂骂咧咧地说自己是有功之臣,皇帝不应该把他下放到那个穷乡僻壤。永乐二十二年,明成祖朱棣在北伐回师途中驾崩。这一下在乐安的朱高煦收到了风,马上与旧部通信,蠢蠢欲动。朱高炽为了安抚他,又不惜增其爵位,恩赐其金银珠宝无数,按住了他的造反之心。其实自古以来,造反之事,最重出师有名,如朱棣曾经挑起“靖难之役”打出的是就是“清君侧”。面对朱高煦意图谋反,朱高炽原本大可血腥镇压。但朱高炽仁孝,不忍兄弟阋墙,拔刀相向。他更愿意散尽千金,堵住朱高煦的“师出有名”。天下人都看到新皇对汉王如此荣宠,朱高煦也就不好造反了。这就是兵不血刃,不战而屈人之兵。朱高炽诚为仁君楷模。可是,朱高炽也仅仅坐了皇位十个月就驾崩了。朱高炽驾崩那一年,太子朱瞻基还在旧都南京。在乐安的朱高煦听说了消息又躁动起来,在朱瞻基去京路上埋下重兵企图将之截杀,同时再次联系旧部准备造反。可是他的意图早已经被朱瞻基看得透透的,朱瞻基直接绕过其伏兵之地回京发丧并完成登基。朱瞻基登基之后,对自己的叔叔们秉持了自己父亲朱高炽当初的施仁理念,对汉王与赵王尤为厚待,不仅进爵赏金,还对他们有求必应。朱瞻基是雄主,有所为亦有所不为。刚开始朱高煦事事对其施政多有龃龉,朱瞻基都一一应下。久而久之反让朱高煦觉得其软柿可捏,对其越发轻视,骄横狂妄。宣德八年,朱高煦终于忍不住觉得“彼可取而代之”了,于乐安集结旧部,企图造反。造反之前,还打了一手里应外合的好算盘,特意找上了英国公张辅,约定事成之后荣华富贵共享之。回顾历史我们实在不了解朱高煦怎么想的。彼时张辅已经是朱高炽钦定的托孤重臣,又是朝廷荣宠之至地位显贵的英国公。别人图什么和他造反?就图和他一样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吗?因此,张辅非但没理他,还把前来通信的密使与汉王旧部一锅端了请到了朱瞻基那里,揭穿了汉王造反的阴谋。朱瞻基听了之后十分痛心地说:“汉王果然还是造反了啊!”原本朱瞻基还是不忍与朱高煦叔侄俩刀兵相见的,可是大学士杨荣却认为“是可忍孰不可忍”力谏朱瞻基御驾亲征以打击汉王的嚣张气焰。英国公张辅一听更是义愤填膺地说:“请陛下给臣两万兵马,待我去活捉了朱高煦给陛下送来!”朱瞻基听了后,也感觉不妥。事已至此,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于是对英国公张辅说:“你确实能够平反。但是我刚刚登基,威信不足,有小人还有二心。眼下看来,只有亲征才能震慑宵小。”于是朱瞻基御驾亲征乐安州。原本朱高煦听说朱瞻基派来攻打自己的是薛禄之后还有点得意忘形认为容易对付,可没多久听说皇帝也来了之后当即也慌了。原因很简单,皇帝亲征,那么乐安州的部下无论怎么看都是板上钉钉的犯上作乱。这使得其给部下做起鼓吹工作来极其棘手。且不说敌众我寡,恐怕仗还没打自己就被部下绑了送到皇帝面前戴罪立功了。结果征讨大军兵临乐安城下时,朱高煦大门紧闭,高挂免战牌约定择日再战。面对此情此景,朱瞻基一面将乐安城团团围住,一面不断写信给自己的叔叔劝其投降表示自己可从轻发落。原本朱高煦还想负隅顽抗一会,没想到城中有部下见皇帝真的来了,竟然马上就三五个商量着要绑了汉王戴罪立功。朱高煦很惶恐,次日就偷偷出城投降。见到朱高煦时,群臣都对他恨之入骨,纷纷劝朱瞻基杀了他明正典刑,朱高煦马上戏精附体五体投地拜伏道:“臣罪该万死,惟听陛下处置。”朱瞻基一看,又动了恻隐之心,只是将其贬为庶人圈禁起来。接下来就是最经典的桥段。朱高煦被圈禁期间,侄子朱瞻基念及叔侄之情,又降驾去看他。结果朱高煦却对朱瞻基心存怨怼,趁朱瞻基不注意,冷不防就给其来了一记扫堂腿把他绊得人仰马翻。事后又哈哈大笑。朱瞻基气急,也打算以牙还牙,索性也恶作剧地找来了一口三百多斤重的大铜缸把叔叔罩在其中。原本这时候朱瞻基也还没有对朱高煦生出杀心,然而没想到的是朱高煦被罩住之后,竟然作霸王举鼎状,顶着大缸横冲直撞不说,还作势要砸死朱瞻基。朱瞻基忍无可忍,只能找人找来柴火,把朱高煦做成了“瓦焖窑鸡”,活活把他瓮成焦炭一堆。纵观朱高煦的后半生,着实有点让人看不懂。他志大才疏又有勇无谋,颇有种三国曹植大无畏的浪漫主义情怀。然而政治漩涡,自古以来就是死生之地,单凭一腔抱负,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注定只能沦为一介蹩脚的野心家。古希腊悲剧作家欧底庇德斯曾留有名言:上帝欲使之灭亡,必先使之疯狂。依我看汉王朱高煦诚如是。
被明宣宗做成瓦罐焖鸡的朱高煦,他究竟做错了什么?
受到这样的惩罚主要是朱高煦想造反,想学习朱棣从侄子手里抢夺皇权,朱高煦手下的人自知不行,就逼迫朱高煦投降了。朱高煦就是因为太有才华了,皇帝觉得他会抢夺了自己的皇权,觉得他有谋反的心理才会陷害他,所以无论他做什么皇帝都看不起他,都觉得他是另有图谋。朱高煦被俘虏之后,还将用脚将明宣宗绊倒,明宣宗怒不可遏,最终朱高煦被瓦罐烤死。朱高煦是明成祖朱棣次子,明仁宗朱高炽的弟弟,他生在帝王之家,养尊处优,曾跟随朱棣南征北战,在靖难之役中立下赫赫战功,也是个不世出的军事人才。而在之后的日子里,朱高煦一心谋取皇位,成祖在位之时,机巧算尽争夺太子的位置,仁宗、宣宗时期也同样不安分,甚至起兵反叛,却被宣宗轻易摆平。戏法玩到最后,朱高煦被铜缸扣住,活活烤死在缸中。年轻时代,玩世不恭 每个人都年轻过,谁都想无拘无束地生活,朱高煦也不例外。生在帝王之家的朱高煦衣食不愁,过着纸醉金迷的日子,而他从小就不是个安分的孩子,经常惹是生非。朱元璋在位的时候,曾要求亲王的儿子到京城学习,这本是个不错的机会,可以开阔视野,增加学识。朱高煦却不以为然,他傲慢轻佻,也不用心学习,朱元璋对这个孙子也比较厌恶。好在嗜杀朱元璋对子孙还是不错的,假如朱高煦要是个权臣的儿子,这个玩法,必死无疑。朱高煦的性格比较凶悍,什么都不太当回事,加上身后有个强势的老爹,更加肆无忌惮。朱元璋去世后,朱棣令朱高煦去京城祭祀先祖,徐辉祖知道这个外甥十分不靠谱,偷偷告诫他要注意言行。把长辈的话当成耳旁风,这是朱高煦的一贯做派,不仅如此,朱高煦还偷了徐辉祖的马,回程的时候朱高煦还随意杀死沿路官民百姓。年轻的朱高煦就像是个地痞恶霸,仗着家里的权势胡作非为,无法无天。靖难之役,立下大功品行不端正不代表不会打仗,朱高煦是难得的猛将,在靖难之役中帮朱棣多次脱险,是数一数二的功臣。朱棣的两个儿子分工不同,朱高炽主要负责守卫大本营,而朱高煦跟随朱棣发动进攻。建文二年,白沟河之战,朱棣对阵李景隆60万大军,李景隆虽然愚钝,而手下将领瞿能父子、平安等将领皆是能征善战之辈。对于朱棣此战是一场硬仗,瞿能父子勇武过人,朱棣换了三次战马,刀都卷了刃,仍无法退敌。关键时刻,朱高煦率领数千骑兵赶到,救了朱棣,也挽救了败势,斩杀瞿能父子,一举击败南军。在关键战役中,朱高煦多次扮演了救火队长的角色,临危不乱,出奇兵击败对手,可见其作为一名军事将领还是可圈可点的。谋求皇位,多次失败战争结束,朱棣继位,江山在握,剩下的就是接班人问题了。朱高煦考虑的则是如何抢来皇位,皇位是至高无上的存在,很多人都想把皇位据为己有,朱棣如此,朱高煦同样如此。挡在朱高煦面前的这是他的哥哥朱高炽,在这段时间内,朱高煦的主要敌人变成的哥哥,源自朱高炽比他生得早,命中注定朱高煦无法当上太子。朱高炽为人忠诚宽厚,只是长相不佳,生得一副肥胖的身材,年幼还曾有小儿麻痹等疾病,走路都要有人搀扶。朱高煦则不然,长得高大魁梧,一表人才、所以他十分不服气,于是乎朱高煦想方设法诋毁哥哥。为了表现自己,朱高煦同样跟随着朱棣北伐,而他的目的则是靠近老爹,以便于说朱高炽的坏话。朱棣是了解大儿子的,憨厚老实的朱高炽是不会干出出格的事的,不过朱高煦不停在朱棣耳边扇风,长此以往也让朱棣开始怀疑朱高炽有异心。支持太子的解缙、黄淮等人也因朱高煦的诬陷,下狱或被害死。只是无论朱高煦多努力,朱高炽还是顺利继位了。时局在不停变动,很快仁宗去世,朱高煦再次看到了机会。太子一般驻守南京,朱瞻基得知父亲去世,急忙赶到京城。朱高煦则在路上安排人截杀朱瞻基,不知是朱瞻基走的太快,还是朱高煦没有安排好,两队人马竟然岔开了,朱高煦计划落空,朱瞻基顺利继位。朱高煦一心夺取皇位,但运气一直不在他身边,无论他如何努力,命运的天平总不会偏向他。起兵谋反,死于非命 皇位在朱高煦眼前晃来晃去,就是跟他无缘,愤懑的朱高煦再也忍不住了,如今已经四十六岁了,于是朱高煦决定起兵造反。朱高煦想同朱棣一样,干掉他的侄子朱瞻基,只是朱高煦比他老爹的水平差太多了。起兵造反岂非儿戏,此时的朱高煦已经不是亲王,而成为朝廷的反叛,一旦失败不仅身败名裂可能还会丢掉脑袋。事实上,朱高煦根本没有做好心理准备,他本以为朝廷会派遣将领来平叛,不过得到的消息却是朱瞻基御驾亲征。朱瞻基聪明绝顶,张辅曾要求前去平叛,朱瞻基否决的张辅的建议,而亲自率兵出征,一方面可震慑朱高煦,令其马上投降,另一方面可以杀鸡儆猴,警告一下心怀不轨之人。朱瞻基到了乐安城,便命人劝降朱高煦道:“现在投降还不晚,如若不听,城中自会有人抓住你,来邀功,那时候就晚了!”几句简单的威胁话语吓得朱高煦惊恐万分,很快朱高煦偷偷投降了,这仗还没打就结束了。朱高煦看似人高马大,却是个十分胆小懦弱之人,想不通的是胆子这么小,怎么就敢造反,想来之后的朱高煦一定十分后悔。纸醉金迷的王爷生活不过,偏偏要造反,实在令人想难以理解。明宣宗朱瞻基也没有立即杀掉朱高煦,而是废为平民,软禁在宫中。俗话说得好,不作死就不会死,一次,朱瞻基去看叔叔朱高煦,朱高煦突然伸出一脚,绊倒了朱瞻基,这下子皇帝怒了,朱高煦死期到了。朱高煦像瓦罐焖鸡一般被活活闷死,他的儿子也全部处死。这就是朱高煦的结局,既荒唐又可悲。朱高煦野心很大,而能力不足,胆子很小且人云亦云。如果朱高煦甘心做个亲王,一生荣华富贵可以保证,这是多少人一生的梦想,但他放弃了。朱高煦的一生并非是个笑话,他是个活生生的人,虽生在王侯之家,却生不逢时,运气极差,为了皇权他一次次失败,还能一次一次从新站起,也同样不易。只是朱高煦缺少了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勇气,有时候一条路走不通,就需要改变思路甚至改变自己,生命和梦想哪个更重要,只有自己去权衡了。
说说《大明风华》的历史,朱高煦明明很坏,为何朱棣想让他当太子呢?
必须付费才能看,不厚道。因为作为掌权人,一定要有些手段,太过纯良的话容易被大臣操控。朱棣十分宠爱次子朱高煦,朱高炽身体状况不好,万一朱高炽命不长久,会引发朝局动荡。因为朱棣的长子身体不好,形象欠佳,而且多有疾病。他非常偏爱他的次子朱高煦。《大明风华》中的朱高煦屡次与太子朱高炽作对,显然是想夺太子之位。在剧中,朱高煦不是一个好人,利用孙若微等靖难遗孤刺杀朱棣,恐怕日后还要倒过来杀死那些靖难遗孤。在历史上,这个朱高煦也不是个好人,史料把朱高煦早些年干的坏事都记载得很清楚。朱高煦干的坏事有以下几件:朱棣 1.朱高煦曾被朱元璋召到京城学习,结果朱高煦不肯向学,为人轻佻,朱元璋非常恼火。 2.建文帝时,朱高煦曾经入京,看上了他的舅舅徐辉祖(徐达的长子)的马,竟把马偷走了,足见朱高煦德行比较差。 3.朱高煦曾多次杀死无辜之人,视人命为草芥。 总的来讲,朱高煦就是个纨绔子弟,品行不端,为人残忍。这样的人如果当上了皇帝,肯定不是国家社稷之福。朱高煦在与兄长朱高炽争夺太子之位的过程中,曾多次仗着朱棣的宠信在背后下黑手,甚至迫害朝中大臣。明朝三大才子之一的解缙就是被朱高煦害死的。朱棣 明成祖朱棣是个雄才大略的皇帝,在面临册立太子之时,明成祖朱棣曾经十分犹豫。朱棣明白他应立嫡长子朱高炽为太子,他自己却非常喜欢次子朱高煦,并一度希望朱高煦继承他的皇位,所以朱棣才会对朱高煦说:“太子多病,你要努力。”。在《大明风华》中,朱棣直接推个干干净净,但历史上朱棣真的说过这话。这话的言下之意就是有意让朱高煦当太子。《明史》:燕王欲且议和北还,适高煦引兵至,王仗钺拊其背曰:“勉之!世子多疾。” 其实朱棣是明白人,朱高煦所作所为他心里也很清楚,那么为什么朱棣在册立太子时还那么犹豫呢?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朱棣 1.朱高炽身体状况不好。据史料记载,朱高炽身体肥胖,连走路都很困难,且长期患病,整天一幅病秧子的模样,似乎随时都有可能死去。朱棣不得不担心,将朱高炽封为太子的话,万一朱高炽命不长久那怎么办?到时肯定会引起朝局动荡。朱棣的担心是有道理的,事实上朱高炽继位后仅不到一年时间就病逝。 朱高炽能最终当上太子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他的儿子朱瞻基身体很健康,而且深得朱棣的喜爱。 2.朱高煦在战场上十分活跃,且多次救朱棣于危难之中。朱棣多次北征蒙古,朱高炽因多病不能随军,机会就留给了朱高煦。朱高煦在战场上英勇杀敌,军事才能也挺高,这点与朱棣很相信。史料明确记载,朱高煦曾几次在战场上救了朱棣的性命。朱高炽《明史·朱高煦传》:成祖起兵,仁宗居守,高煦从,尝为军锋。白沟河之战,成祖几为瞿能所及,高煦帅精骑数千,直前决战,斩能父子于阵。及成祖东昌之败,张玉战死,成祖只身走,适高煦引师至,击退南军。 3.朱高炽在朱棣北征时监国,与朝中众臣走得太近。朱高炽跟随杨士奇、杨荣等人学习儒学,却不注重武事,虽深得众臣欣赏,却恰恰是朱棣所不喜欢的。最重要的是,朱棣并不喜欢朱高炽与朝中大臣交往太多。古往今来,绝大多数帝王都不喜欢朝中大臣过多牵扯到皇储之争中,因为皇储之争容易让朝中大臣拉帮结派,严重威胁到朝局的稳定。
“勉之,世子多疾”是怎么成为朱高煦的催命符呢?
每个人做事情都要量力而行,尤其是处于权利纷争中心的中国古代皇族。因为,在至高无上的权利面前,任何亲情都是没用的。皇族的每一个人,每一步,都是如临深渊,走对了,就是巅峰时刻;走错了,恐怕想好好的死掉都难。明朝汉王朱高煦,明显就是走错了那一步,让自己和家人滑入了无尽的深渊。汉王朱高煦熟悉明史的朋友们都知道,在明成祖朱棣的三个儿子中,他最中意的儿子的就是二儿子汉王朱高煦。甚至朱棣有意于把他立为储君,证据在哪里?就是那句“勉之,世子多疾”。这是朱棣在靖难之役浦子口一战中因为朱高煦的及时增援而脱口而出的一句话。对于朱棣来说,这是对朱高煦功绩的认可,对于朱高煦来说,这是父亲对他成为国家下一代继承人身份的默认。不过就是这句话,彻底要了汉王朱高煦的命。很多人不解,一句话如何要了汉王的命呢?且听我一一道来。朱棣的不认账朱棣实际上是非常喜欢朱高煦的,“勉之,世子多疾”就是最好的证明。朱棣作为一名成熟的政治家,是不会说出不经过大脑的话的,这句话实际上就是朱棣心理的真实反映。不过,鉴于嫡长子继承制和国家稳定,朱棣不得不立长子朱高炽为太子,而二儿子朱高煦只能封汉王。对汉王来说,江山一半是他打下来的,凭什么要做功劳比自己还少的大哥的臣子。而朱棣那句话给了朱高煦极大的信心,对他来说,这就是朱棣对他的肯定,也极大的增加了他夺嫡的信心。也使得汉王殿下在永乐朝中一直小动作不断,一副不到黄河不死心的态势。但相对的,朱高炽是文官集团所认同的下一代君主,朱棣即使再怎么强势,他也不能他父亲朱元璋一样和所有文官集团为敌,所以无论朱高炽怎么不入朱棣的法眼,他的太子位置始终是稳稳地。汉王朱高煦又代表武将勋贵,这些人执政的话不合适国家休养生息的目的。所以,朱棣必须把汉王调离权利核心圈,哪怕后世怎么说自己不讲信用,刻薄寡恩。可是,朱高炽是太子,而得到认同的朱高煦又不会甘心,怎么办呢?只能让他到山东乐安去就藩,让他处于南北两京的监督和包围,让他老老实实的做他大哥的臣子。
朱高煦是明宣宗的亲皇叔,为什么还是被侄子放在缸里活活烤死呢?
因为朱高煦当时有谋权篡位的嫌疑,而且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为了皇权的稳固,就把他放在缸里活活烤死,杀鸡儆猴。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个侄子心很毒辣,把亲情看得非常淡薄,在他眼里是利益至上的所导致的结果。因为朱高煦野心太大,举兵造反企图争夺皇位,威胁到了明宣宗的统治。这件事情还要从明宣宗朱瞻基的爷爷说起,他的爷爷叫朱棣,朱高煦就是明宣宗的叔叔。当年朱棣造反,面对强大的明朝主力军力不从心,形势非常紧迫。朱棣就让自己的大儿子朱高炽镇守北京,让二儿子朱高煦跟着自己征战天下。朱棣对朱高煦说:世子多疾,勉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哥哥他身体不好,将来不一定能接班,你好好干,有前途。本来这句话就是给朱高煦打打气加加油,希望他在战场上多创造奇迹,就像现在的老板们鸡汤洗脑一样,不过是想骗员工为自己多创造价值罢了。朱棣打下了南京城,成功的干掉了朱允炆,当上了皇帝。这其中的过程非常艰辛,当然也少不了很多阴谋诡计。因为自己的皇位来路不正,非常怕被别人夺了去。朱棣自己是篡权夺位,也害怕太子一党做大,就利用朱高煦来牵制朱高炽,让他们两派相互争斗,相互制约。朱棣自己则坐山观虎斗,利用他们的斗争来巩固自己的皇权。在斗争最高潮的时候,朱高炽身边的顶级幕僚都被关进了大牢,好像是朱高炽的春天来了。其实不然,朱棣只是为了打压一下自己的太子,来宣示自己至高无上的地位。朱高煦却认为自己可以替代哥哥的位置当太子了,心中的得意就不用说了。辛辛苦苦几十年,终于来到了顶端。未免心中有一点骄傲,就想对别人炫耀一下。朱高煦就对身边的人说:你们看我帅不帅?我不仅像父亲,更像是李世民。哪知道他身边儿就有朱棣的探子,专门来监视他的,马上就把这句话汇报给了朱棣。朱棣一听,自己家的老二不得了,都把自己逼成李世民了,那我岂不成了李渊?在玄武门事变时,老二李世民杀死了老大太子李建成,逼迫自己的父亲退位。这是众所周知的事,难道朱高煦要重演一遍吗?朱高煦在朱棣造反的时候,一直冲杀在第一线。朱棣身边的武将们都对朱高煦非常佩服,希望他能够接班。这样他将来成为皇帝,兄弟们的前程都会有保障。所有的一切在朱棣看来,都是要谋反的迹象。在这时朱棣才亮出了自己的本色和底牌,要求朱高煦回到自己的封地,不得在京城逗留,切断他和京城大臣们的来往。这时的朱高煦才发现自己上当了,被自己的老爹给玩弄了。心中愤愤不平,然而一切也无能为力,只好到自己的封地去了。过了些年,朱棣病逝,朱高炽接班不到一年也死了。这一下就由朱棣的孙子朱瞻基接班,也就是历史上的明宣宗。还有这样的一个故事,说皇帝朱高炽在北京,太子朱瞻基在南京。本来朱瞻基去北京接班儿,要经过朱高煦的地盘儿,朱高煦就派出了大批的杀手准备截杀自己的侄子,结果埋伏了很多天,却没有发现踪迹。朱高煦在自己的封地听到自己的侄子当上皇帝的消息,非常恼怒。他准备向自己的父亲学习,举兵造反当皇帝,干掉自己的侄子。但朱瞻基,不是朱允炆。朱瞻基亲自率军,轻而易举就击败了自己的叔叔朱高煦。说明这货根本就不是当皇帝的料,纯粹就是历史上的一个小丑,不自量力罢了。当朱瞻基的大军来到朱高煦的城下时,这货我竟然投降了。他可能认为造反就是在拍电影,跑了一些龙套就想收场,哪有这么容易的事。朱瞻基派人把朱高煦看惯了起来,但并没有打算杀他,毕竟杀死自己的皇叔不是一件小事。从他的内心深处,希望自己的叔叔能够向自己道个歉,还可以保他后半生的平安。对于当上皇帝的朱瞻基来说,这也是展示自己皇恩浩荡的机会。这一天他认为时机到了,就亲自来看自己的叔叔。朱高煦不知道是脑袋哪根筋搭错了,一伸腿就把自己的侄子绊倒了。朱瞻基毕竟是皇帝,在众目睽睽之下被自己的叔叔暗算了。这个脸可算丢大了,既然你不仁,休怪我不义。朱瞻基就下定决心,坚决把他除掉。但不能轻轻放过,敢侵犯皇帝权威的人一定要严惩。朱瞻基就派人调过来了一个300斤重的铁缸,把朱高煦扣在里边儿。谁知道这个货力大无穷,竟然把缸顶起来到处走。朱瞻基忍无可忍,就派人把缸按住,运来大批煤,把缸给埋起来,点上一把大火,直接把朱高煦做成了叫花鸡。一场闹剧就这样结束了,一个小丑就这样终结了自己的生命。朱高煦(1380年12月30日-1426年10月6日),明成祖朱棣次子,明仁宗朱高炽同母弟,徐皇后所生。 朱高煦最初被封为高阳郡王,后随父亲起兵靖难,累立战功。成祖即位后,封为汉王,藩国云南。他却一直留居南京,不肯就藩,多次谋取太子之位,纵使私兵劫掠,僣用乘舆器物。永乐十五年(1417年),被强令就藩乐安州,但仍不悔改。宣德元年(1426年),明宣宗继位,朱高煦起兵造反,却在宣宗亲征后投降,被废为庶人,囚禁在西安门内。后与诸子相继被杀。
朱高煦雄武似朱棣,为什么他无法成功复制靖难之役?
首先,当时的政治局面并不符合发起战乱,同时粮草以及军备措施也并不是非常齐全。因为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点朱高煦不得人心也没有其他将领对他的支持;第二他的威望也远远及不上当时的朱棣,最后就是他如果要起兵造反师出无名。他无法成功复制靖难之役,主要是因为他所处的时间段和情势都不像朱棣他所存在的那样。而且他们所拥有的军队的势力也不相同主要需无法成功复制靖难之役的原因有三点,第一朱高煦师出无名。第二朱高煦的威望不如朱棣,更不如他大哥朱高炽。第三朱高煦得不到有力的支持。朱高煦雄武似朱棣,但是他不是朱棣,朱瞻基也不是朱允炆,所以朱高煦是无法成功的。造反这件事是一场非常危险,成功率很低的的事情,明成祖朱棣如果不是被逼的狗急跳墙他也不愿意提着脑袋干革命,因为这件事的成本实在太高,风险也太大,如果不成功了那么他身家性命和他们家人的身家性命都保不住。朱棣能够造反成功,多多少少有很多运气的成分。也和朱允炆的无能有很大的关系。朱高煦一直都认为他的才能要比朱高炽高。他认为自己理所应当的成为明成祖朱棣的接班人,但是最后明成祖朱棣竟然没有把皇位传给朱高煦,而是让他成为了一个封疆大吏。朱高煦不想生活在别人的屋檐之下,他一直都在找机会想除掉朱高炽,自己登上大明王朝的皇位。但是在明成祖朱棣在世的时候,他是不敢为非作歹的,他知道自己不是自己父亲的对手,所以他一直在隐忍,等待着机会。朱高炽去世之后,朱瞻基成为了大明王朝的君主。朱高煦认为自己的机会来了,他想趁着朱瞻基立足未稳的时候,拿下属于自己的东西,但是他太高估自己,他也太低估朱瞻基。他最大的错误就是认为他是当年的明成祖朱棣,还把朱瞻基当成是当年的建文帝,这是一种思想层面上的错误认识。朱瞻基的文治武功已经超越了明朝历史上大部分的君王。他亲自率领的军队打败了朱高煦率领的叛军,也证明了自己的军事能力,也证明了明成祖朱棣没有看错人。当初明成祖朱棣把皇位传给朱高炽,就是因为看上了朱瞻基的才能。朱棣看上的人可不是那么容易被打败的,朱高煦太自以为是了。
朱棣欲将朱高煦贬为庶民,朱高炽是怎么处理的这件事呢?
朱高炽请求将朱高煦调到了乐安州,保住了朱高煦的性命。将对方调到了其他的地方,去了乐安州,保住了对方的性命,同时也巩固了自己的权利。看到情况,不仅出了,而且还行动起,招募了许多士兵,制造了许多武器。他在看到这样的情况之后,不仅是嘴巴上说,也付出了行动,招募了很多士兵,制造了很多兵器。朱棣欲将朱高煦贬为庶民,朱高炽是怎么处理的这件事呢?众所周知,,朱棣是通过发动“靖难之役”最终成为皇帝的。朱棣的成功离不开别人的帮助。其中一个是朱棣的次子朱高煦。朱棣的儿子不多,长大成人的只有三个,长子朱高炽,第二个儿子是朱高煦,第三个儿子是朱高燧。在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之前,朱高煦冒着被杀的危险留在南京,成为建文帝的人质,这为朱棣建军提供了时间。朱高煦是一位善于战斗的将军,这一点非常重要。后来,朱高煦在战场上的表现也证明了这一点。朱棣建军后,要求朱高煦与军队并肩作战,这期间朱高煦取得了很大成就,如朱棣与李景隆在白河沟战争中,朱棣险些丧命。就在关键时刻,朱高煦率军营救,成功突围。对于朱高煦的战绩,朱棣在登基后多次称赞:“吾屡濒于危而转败为功者,高煦力为多。”父亲对自己夸赞,再加上他辉煌的军事成就,朱高煦心里不可能没有一丝丝起义的念头。他的目光逐渐转向了他父亲的皇位。当时,太子是朱高炽,这让朱高煦很不舒服。他十分瞧不起他的大哥。当朱棣准备把朱高煦封到云南时,朱高煦干脆不干了,怎么都不愿意去云南。无奈,朱棣把朱高煦封在了今天的山东青州。朱高煦来到青州后,并没有闲着,秘密征募兵马。这就是妥妥的想学父亲再来一次“靖难之役”。朱高煦的这一行为惹恼了朱棣,并准备将他降级为平民。最后,朱棣在其长兄朱高炽的强烈恳求下,将他调到了乐安州。朱高炽这一做法,不仅保住了弟弟的性命,还让自己的太子之位更加稳固,为日后登基奠定了基础。其实这件事以后,朱高炽的帝王之位算是稳了,毕竟再加上朱高炽生性仁慈,深受群臣爱戴。即便是从小就没有弟弟那种武将风范,但是朱高炽这个人善用仁道,让很多百姓、群臣都拥护他,加之其嫡长子的身份,朱棣只能将皇位传给朱高炽。不得不说,朱高炽虽然不太受朱棣的喜爱,但是其过人的实力还是让他在日后获得了登基的机会。
朱高煦为什么要钩倒朱瞻基?
朱高煦知道自己是死定了,而他从心眼里就瞧不起朱高炽父子两个,所以在生命的最后关头表示一下反抗的意志。 朱高煦从性格上来说不是一个轻易认输的人,也不是一个畏首畏尾、到死也不敢吭声、被杀全家还要谢恩的奴才,他有独立的个性,宁折不弯,反正是一死,死前也要出一出朱瞻基的洋相,向所有的人显示这爷儿俩都是废物,能当上皇帝是天下之大不公,从而昭示自己冤屈,也在死前出一口恶气。 说实话,朱高煦倒是一个性情中人,除了粗鲁一点没什么缺点,他的罪过也就是想要夺皇位,除此以外没见他有什么劣行。倒是朱瞻基继承了他曾祖祖父一贯的变态性格,自己的亲叔叔都能够压在大钟下给烧死,钟都烧化了,一家人怎么有那么深仇大恨。当然皇族内部自相残杀很普遍,但大都是一刀杀了完事,也算人道。这样变着花样地杀害自己的亲人,可见心理已经完全扭曲变态了。
同为谋反,为何朱瞻基处死朱高煦却放过了朱高燧?
因为朱高煦造反已经平定了,朱高燧势单力薄没必要顾虑。况且朱高燧就藩后已经表示了臣服还交出了军队。如果杀了朱高燧,会有损他的声誉。因为朱高燧已经对朱瞻基造成不了威胁了,所以朱瞻基放过了朱高燧。因为朱瞻基认为朱高燧并没有太多的作为,所以很放心,就没有把他给处死。朱瞻基心怀大义,觉得朱高燧还有可用的价值,就减轻对他的惩罚。因为朱高燧看得清时局,懂得进退,在朱高炽登基之后能够主动卸下自己身上的职务,表示自己是识时务之人。但是朱高煦与朱高燧在性格上有很大的区别,朱高煦野心庞大,为人冒进,满脑子都是江山,根本不可能任劳任怨做一个小小的藩王。所以为了稳定着想,朱瞻基处死了朱高煦,为了名声着想放过了朱高燧。1.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朱高燧看得清时势,能够迅速摆正自己的位置。朱棣在位的那些年,朱高燧与朱高煦同流合污,没少针对朱高炽,但是朱高燧有自己的高明之处。朱高燧很有城府,他总是能轻易地将自己隐藏在幕后,让自己的合作伙伴在前方冒险。而且虽然表面上是和朱高煦合作,实则是想趁两方都元气大伤之后,坐享渔翁之利,可谓是玲珑心思。但朱高炽也不是等闲之辈,他深知自己的父亲朱棣在意的是什么?无疑就是所谓的兄弟情谊,所以处处为两人开脱罪责,即使得罪了朱棣也依旧如此,将自己的圣父光芒绽放得惊为天人。路程虽然波折,但最终的皇位依旧是到了朱高炽的手中,但此时朱高煦与朱高燧二人依旧在美梦中不肯醒来。于是在永乐21年,朱棣病重之时展开了一场规模浩大的谋反行动。结果可想而知,姜还是老的辣,两人筹谋的谋反草草地以失败结尾。最后在朱高炽的求情之下,朱高燧才保住了一条命。而后来朱高燧貌似看清了局势,向现实妥协,后来主动辞去了身上的职务,宣告自己臣服。2.朱高煦与朱高燧不同,定然不会善罢甘休。朱瞻基无法保证朱高煦能够安安分分的待在藩王的地位,毕竟朱高煦此人野心太大。所以为了时局的稳定着想,朱瞻基杀了朱高煦。之所以朱瞻基留下了朱高燧,也并不全是因为对方识时务,更是为了保全自己的名声。倘若朱瞻基将两个叔叔都杀死,定然会留给世人一个残害血亲的形象,让世人唾骂,所以杀一个保一个是最好的决策。
朱高煦杀朱瞻基以及造反都没被杀,后来因何被杀了?
朱瞻基在对待他二叔朱高煦的问题上,前后的对比实在是太大了。朱瞻基的爹朱高炽当皇帝才一年多一点,就由于身体太胖,承受不住去世了。朱高炽去世之前,通知在外地就藩的朱瞻基,赶紧进京继承皇位。可是朱瞻基的二叔朱高煦,却派杀手埋伏在半道上,准备刺杀他。好在朱瞻基命大,躲过这一劫。朱瞻基知道那杀手是朱高煦派去的,不过也没有处罚。朱瞻基当了皇帝以后,反而让他到地方上当王。但是朱高煦却不老实,不久后,他就举兵造反。朱瞻基亲自率领大军前往平定了朱高煦的叛乱,把他抓捕回京城。但朱瞻基依然没有杀朱高煦,只是把他废为庶人,看管起来。而且,朱瞻基还时不时要去看一看他这个二叔。如此看来,朱瞻基是不是非常宽宏大量呢?也就是在朱瞻基去看朱高煦的时候,朱高煦突然伸出一只脚,勾倒了朱瞻基。朱瞻基一下就冒火了,站起来,让人把朱高煦盖在一口大铜缸之下,在铜缸周围堆满了木炭,点燃木炭,把朱高煦活活烤死。说起来,刺杀皇帝、造反在古代都是谋逆大罪。犯了谋逆大罪的人,是要被“诛九族”的。朱瞻基虽然不太适合对他的二叔朱高煦“诛九族”,但是凌迟处死是少不了的。可是,朱瞻基竟然都轻饶了他。而勾倒朱瞻基,多多少少有点开玩笑的成分,但朱瞻基竟然不接受这个,用如此残忍的手段杀掉他二叔。那么,朱瞻基的性格反差,前后为什么会这么大呢?我认为,其实并不是朱瞻基的性格反差大,而是朱瞻基本来就有阴狠的一面,不过,他刚上台的时候,把这种性格隐藏起来了而已。他为什么要隐藏呢?因为他的爹朱高炽是一个很仁慈的人,而且是真正的仁慈。当年朱高煦曾多次谋害朱高炽,但是朱高炽都以德报怨,饶过了他。而朱高炽的这个美德,也被当时朝中的大臣广为传扬。朱高煦去世后,他的庙号都被大臣们议定为“仁宗”,就是对他夸耀的表现。如果朱瞻基一上台,就严厉打击朱高煦,那他不是和他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吗?而这种鲜明的对比,必然会让他在朝廷大臣,以及天下人面前,得到很不好的评价。朱瞻基是聪明人,他可不愿意落入这样的境地。所以,他对他的二叔朱高煦是一忍再忍。不过,当朱瞻基已经坐稳皇位,而朱高煦也已经被抓起来,废为庶人,好好的监管起来以后,朱瞻基不需要表现仁慈了。他反而需要做另外一件事情了,也就是立威。朱高炽确实当了仁慈的皇帝,但是朱高炽却也让整个国家有点散,并不是很拥护中央政权。朱高煦的造反,就是一个例子。朱瞻基要立威,打击朱高煦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历史上并没有写朱高煦为什么会勾倒朱瞻基。大家知道,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存在就是合理的。朱高煦之所以要做这样的事,并不是他神经短路,发疯了。必然是当时他遇到了什么。遇到了什么呢?由于历史上并没有记载,因此我们也无从得知。会不会是因为当时朱瞻基去看朱高煦的时候,用言语或者行动羞辱朱高煦,让朱高煦实在受不住,脑门充血,所以才做出了这样荒唐的事情呢?应该说,这种可能性是很大的。或者就算朱瞻基没有用言语或者行动羞辱朱高煦,但朱瞻基多次去看朱高煦,可能已经让朱高煦受不住了。这是一个胜利者在失败者面前的耀武扬威!从历史上的情况来看,从来就没有一个皇帝,多次去看他那个被拿下来的政敌。所以,朱瞻基去看朱高煦,其行为也是比较反常的。如果朱瞻基是故意为了激怒朱高煦,好通过杀他立威的话,那么朱瞻基的心思就太过阴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