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故宫的介绍和简介
- 2、故宫并没有紫色建筑,为什么被称为紫禁城?
- 3、为什么有人说开放的是故宫,而未开放的才是真正的紫禁城呢?
- 4、为什么故宫叫紫禁城?
- 5、这里是北京:皇权的象征--紫禁城
- 6、紫禁城面积是多少?
- 7、明清时期的紫禁城有何特点??
- 8、故宫简介
- 9、紫禁城建成600年大展,紫禁城对于中国文化有何意义?
故宫的介绍和简介
故宫,又称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它是一座气势恢宏、金碧辉煌的建筑,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一,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故宫始建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历时14年才完工。它占地约72万平方米,有殿宇宫室9999间半,被称为“殿宇之海”。故宫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文华、武英殿为两翼。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东西六宫为两翼。故宫建筑的后半部叫内廷,是皇帝平时工作和妃子居住的地方。在内廷的后面,有花园、书斋、馆榭、山石等,使整个建筑群充满了生机。 一、故宫简介 故宫,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堪称当今世界上无与伦比的建筑杰作,比起法国的凡尔赛宫、英国的白金汉宫、美国的白宫以及俄罗斯的克里姆林宫更胜一筹,被称为“世界五大宫之首”。 故宫始建于公元1406年,1420年竣工。这片堪称世界最宏伟的宫殿建筑群,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建筑面积有15.5万平方米,内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980间。上等木材、琉璃瓦顶、青白石座与各种金碧辉煌的彩画交相辉映,尽显出故宫的富贵荣华。 午门、东华门、西华门、神武门分守故宫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与神武门相对的,是用土、石筑成的公园——景山公园,里面种满松柏,象征着万古长青。 以乾清门为界,在故宫内部,“外朝”与“内廷”两部分的建筑风格迥然不同。外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为中心,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也称“前朝”;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是皇帝与后妃的住所。 二、故宫建筑 为了回答“故宫各个建筑的详细介绍”这一问题,特意找来了著名建筑学家林徽因先生撰写的《故宫》一文,该文收入林徽因先生著的《中国建筑常识》一书(天地出版社2019年出版)。 林徽因(1904—1955)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作家、建筑学家,被誉为“一代才女”。她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之一。20世纪30年代初,她同丈夫梁思成一起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在文学上,林徽因一生著述很多,其中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 下面内容选自林徽因先生的《故宫》一文,该文对故宫的建筑作了详细而权威的描写与说明—— 北京的故宫现在是首都的故宫博物院。故宫建筑的本身就是这博物院中最重要的历史文物。它综合形体上的壮丽、工程上的完美和布局上的庄严秩序,成为世界上一组最优异、最辉煌的建筑纪念物。 全宫由“前朝”和“内廷”两大部分组成;四周有城墙围绕,墙下是一周护城河,城四角有角楼,四面各有一门:正南是午门,门楼壮丽称五凤楼;正北称神武门;东西两门称东华门、西华门,全组统称“紫禁城”。隔河遥望红墙、黄瓦、宫阙、角楼的任何一角都是宏伟秀丽,气象万千。 前朝正中的三大殿是宫中前部的重点,阶陛三层,结构崇伟,为建筑造型的杰作。东侧是文华殿,西侧是武英殿,这两组与太和门东西并列,左右衬托,构成三殿前部的格局。 内廷是封建皇帝和他的家族居住和办公的部分。因为是所谓皇帝起居的地方,所以借重了许多严格部署的格局和外表形式上的处理来强调这独夫的“至高无上”。因此内廷的布局仍是采用左右对称的格式,并且在部署上象征天上星宿等等。例如内廷中间,乾清、坤宁两宫就是象征天地,中间过殿名交泰,就取“天地交泰”之义。乾清宫前面的东西两门名日精、月华,象征日月。后面御花园中最北一座大殿——钦安殿,内中还供奉着“玄天上帝”的牌位。故宫博物院称这部分作“中路”。它也就是前王殿中轴线的延续,也是全城中轴的一段。 “中路”两旁两条长夹道的东西,各列六个宫,每三个为一路,中间有南北夹道。这十二个宫象征十二星辰。它们后部每面有五个并列的院落,称东五所、西五所,也象征众星拱辰之义。十二宫是内宫眷属“妃嫔”“皇子”等的住所和中间的“后三殿”就是紫禁城后半部的核心。现在博物院称东西六宫等为“东殿”和“西殿”,按日轮流开放。西六宫曾经改建,储秀和翊坤两宫之间增建一殿,成了一组。长春和太极之间,也添建一殿,成为一组,格局稍变。东六宫中的延禧,曾参酌西式改建“水晶宫”而未成。 三路之外的建筑是比较不规则的。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是在中轴两侧,东西两路的南头,十二宫前面的重要宫殿。西边是养心殿一组,它正在“外朝”和“内廷”之间偏东的位置上,是封建主实际上日常起居的地方。中轴东边与它约略对称的是斋宫和奉先殿。这两组与乾清宫的关系就相当于文华、武英两殿与太和殿的关系。另一类是核心外围规模较十二宫更大的宫。这些宫是建筑给封建主的母后居住的。每组都有前殿、后寝、周围廊子、配殿、宫门等。西边有慈宁、寿康、寿安等宫。其中夹着一组佛教庙宇雨花阁,规模极大。总称为“外西路”。东边的“外东路”只有直串南北、范围巨大的宁寿宫一组。它本是玄烨(康熙)的母亲所居,后来弘历(乾隆)将政权交给儿子。自己退老住在这里曾增建了许多繁缛巧丽的亭园建筑,所以称为“乾隆花园”。它是故宫后部核心以外最特殊也最奢侈的一个建筑组群,且是清代日趋烦琐的宫廷趣味的代表作。 故宫后部虽然“千门万户”,建筑密集,但它们仍是有秩序的布局。中轴之外,东西两侧的建筑物也是以几条南北轴线为依据的。各轴线组成的建筑群以外的街道形成了细长的南北夹道。主要的东一长街和西一长街的南头就是通到外朝的“左内门”和“右内门”,它们是内廷和前朝联系的主要交通线。 除去这些“宫”与“殿”之外,紫禁城内还有许多服务单位如上驷院、御膳房和各种库房及值班守卫之处。但威名煊赫的“南书房”和“军机处”等宰相大臣办公的地方,实际上只是乾清门旁边的几间廊庑房舍。军机处还不如上驷院里的一排马厩!封建帝王残酷地驱役劳动人民为他建造宫殿,养尊处优,享乐排场无所不至,而即使是对待他的军机大臣也仍如奴隶。这类事实可由故宫的建筑和布局反映出来。紫禁城全部建筑也就是最丰富的历史材料。
故宫并没有紫色建筑,为什么被称为紫禁城?
中国古代建筑都讲究天人合一,以周易风水为指导,故宫也是以此为《后汉书》记载:“天有紫微宫,是上帝之所居也。王者立宫,象而为之。”中国古代认为,紫微星是众星之主,紫微星是帝星,天帝就居住在紫微宫,而人间皇帝自诩是受命于天的“天子”,也是居住在紫微宫中与天帝对应,所以故宫就是人间的“紫微宫”。又因为在古代,故宫是禁地,并非所有人都可以进入,所以就称“紫禁”,故宫也称紫禁城。紫禁城的称呼大约在明朝中后期才开始出现,在之前都称为皇宫。紫禁城的名称和颜色没有直接关系。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说,紫微垣(即北极星)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对应,是以故宫又称紫禁城。一个“禁”字便将皇家威严与市井百姓区隔开来,有不越雷池的意味。也就是说,“紫”是“紫微”,是天帝居住的场所,象征着至高无上,而“禁”则是“禁地”,普通人可以进去的地方,寓意着皇宫森严。而今,曾是皇家宫殿的故宫早已变身博物院,成为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故宫的大门虽早已敞开,但故宫的恢弘与六百年传奇仍让她保持着一层隐约而存的神秘面纱,待人琢磨、待人挖掘、待人品赏。尽管紫禁城并没有紫色的建筑,但由于是皇帝居住的地方,是最尊贵的象征,天子居住之所自然是贵不可及,所以它叫紫禁城。我们大家其实都非常的清楚,北京是我们中国的首都,在北京里面一个最著名的建筑物就要属故宫了。故宫是古代皇帝居住的地方,而通过各类的影视书籍作品等等,我们可以知道,通常人们不把故宫称作故宫,而是叫它紫禁城,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带着疑惑让我们继续往下看吧。其实紫禁城它的名字是根据紫微星坛而来的,在我们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家对星座这一方面是非常有研究的,他们把天上的垣星分成了三垣二十八宿以及其他的星座。其中三垣包括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其中紫薇恒是居住在三垣中央的,可以看得出它的地位是非常的高,重要性也是位居三垣之首。而根据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家所言,这是因为紫微垣居于中天,并且它的位置一直都不变,这便是象征着古代帝王,所以就把它称作了是天帝的星座,而天帝居住的天宫名字叫做紫微宫。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故宫中根本就没有紫色色调的建筑物,而依然名字中带着一个紫字。另一个字也是不难理解的,就是禁。说到禁大家都会想到禁忌这个词,其实也是代表着皇宫守卫森严,不是平常百姓能够进入的地方,也算是一个禁地。这个城字就更好理解了,因为这是一座城池,里面有着阁楼殿宇,再者说这是皇帝居住的地方,说是城一点都不为过,所以故宫它也叫紫禁城。紫色主要由紫草根部的汁液染成,成本很高,很珍贵。其次与星相学和道教有关,紫宫是天帝居住的地方,代表了地位的象征。代表紫色的词,都与神仙有关,除了名字,紫禁城的结构也模仿了天上的紫薇垣。这是古代天人一体思想的结果,皇帝是来自天上紫薇星,所以帝都称为紫禁城,而黄色代表中央,代表皇权永固。所以黄色为主色调。而红色代表文化,所以使用红墙黄瓦。找我们走进故宫那一刻,你会发现一切都是金碧辉煌的。故宫主要都是由金色和红色组成,确实是没有紫色的,那么为什么叫做紫禁城呢?一共有两点原因。紫禁城这个名字还是古代天文学家的杰作,古代的天文学家将天上的恒星分为28星宿,三垣乃,其中就有一个是叫做紫薇垣,紫薇垣位居中央,故称紫薇垣为中垣。故名字叫做紫禁城。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古人把玉帝的皇宫称为紫宫,而我们的帝王自称为天子,所以我们皇帝王的宫殿就要与天上玉帝的宫殿相呼应,就叫做紫宫,最后也就演变成了紫禁城。
为什么有人说开放的是故宫,而未开放的才是真正的紫禁城呢?
那还是因为我们现在看到的故宫只是冰山一角。首先故宫我们大家肯定不会陌生的吧,而且在我们去北京旅游的时候,买门票的时候,故宫能够参观的地方其实很小,如果再加上不能参观的地方那才是叫做就紫禁城。首先说下,冷宫这个在我们现在是不开放的,冷宫就是古代皇帝不喜欢哪个妃子了或者哪个妃子得罪他了,就会被打入冷宫,顾名思义,冷宫也是一个人都没有的,所以这里就显得比较破败了,所以是没办法看开放的,接下来就是我们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养心殿了,看过一些历史剧的小伙伴们都知道,这个是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也是古代帝王跟大臣们商量国家大事的地方,因为现在岁月也是比较老了,所以也就不再开放了。当然还是有很多地方都是不开放的,有很多东西你都看不到,不得不说这也真是一件比较可惜的事情的了,然后就剩一些我们的办公人员居住的地方了,他们是长期在故宫居住,专门负责故宫一些文物修理的工作的人,还有一部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就是说的这些人。总之,故宫作为我们历史文化悠久的一座建筑物,不可能有这么简单的,光是历代不知道多少帝王居住在这里就可以看出来了,可是权力最高的地方。当然,我么有也要好好的保护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物了,毕竟故宫只有一座。因为开放的故宫是一个博览馆,而没有开放的部分还是当初那个等待着修复的紫禁城。因为只有没开放的地方才是真正的拥有着历史韵味的地方,开放的地方没有时代的感觉了。去过故宫就知道,很多地方游客是不允许进去的。而那些被禁止的地方才是整个紫禁城最真实的意义所在。因为未开放的才是真正具有历史韵味,有更大的保存意味大多数时候,人们喜欢把紫禁城说成故宫,其实故宫是我们当下人们对它的称呼,紫禁城于1420年建成到现在已经将600年,我们现在看到的故宫是国家开放的一部分,还很大一部分没有对公众开放。紫禁城里的“冷宫”,是个没有开放的地方。是最凄凉的地方。人们对冷宫的印象只是从电视剧中里得到认知,那些演绎了后宫嫔妃被打入“冷宫”的场景历历在目,只要进入“冷宫”的人,那就再也暗无天日了。其实紫禁城里面并没有一个宫殿的匾额上面写着“冷宫”的,“冷宫”只是一个说法而已,不是特指某一个宫殿。 在明清两个朝代里面,嫔妃犯错就会被罚,大部分被罚在自己的宫殿里待着,足不出户。永远也见不了皇上。皇帝会在后宫划出一些地方,把犯错的都集中在这一个区域里面进行惩罚。这个区域在紫禁城里,在当今的故宫里面,是未开放的。养心殿。都是历代皇帝经常去的地方。它是皇上的办公室,是皇上批阅奏折,商讨大事和休息的地方。想必在很多人心里,养心殿的外表光鲜亮丽,其实经过岁月的流逝,养心殿的房顶早已失修。虽然曾经对外开放过,但是在2015年,故宫彻底关闭了养心殿的参观,对外不开放了。雨花阁、倦勤斋和延庆殿、倦勤斋等也是常年大门紧锁,从来未开放,曾经大力修复过,虽然修复后的内景华丽,但是因为空间过于狭隘,所以无法开放。 故宫有许多的帝皇家族的故事,老百姓对这些故事也表达了深深的好奇,希望以后更有更多的宫殿能开放,让我们进一步了解那个时期的帝皇家族的生活。
为什么故宫叫紫禁城?
? 紫禁城也就是现在的北京故宫,是因为古代帝王认为自己是上天的孩子,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天子”,也就是玉皇大帝的儿子,而玉皇大帝所住的地方叫做“紫宫”,那么作为玉皇大帝的儿子,理想应当也应该叫做“紫宫”,而且因为是天子所居住的地方,是禁止普通人随便进入,因此故宫叫做了“紫禁城”,故宫主要是明清时期皇帝们所居住的地方,是非常重要的皇家宫殿,是皇家威严的象征,但故宫这个名字是我们现在所起的,在明清的时候并不是叫故宫,而是叫“紫禁城”。其实之所以叫做“紫禁城”还有一个原因,我们都知道古代是非常信奉风水的,而故宫的结构就是模仿天宫所建造的,也就是我们上文所提到的“紫宫”,讲究的是天人合一的意思,古代将恒星分为二十八星宿,而紫垣星是位于最正中的位置,并且这个位置是永恒不变的,我们知道星星是会移动的,但唯有紫垣星是一个特例的,而紫禁城中的“紫”就相当于紫垣星,紫垣星就像皇权一样,都是至高无上的,也是不可撼动的。紫禁城不但占据京城中心地位,而且风景优美。西北部有大夜池、琼华岛,这是辽、金时代的离宫。元代又利用这个自然风景区修建了宫殿,成为宫苑西面有碧水粼粼的中南海。北倚万岁山,俗称煤山,明初曾堆过煤而得名。永乐年间用挖得护城河的泥土堆积成山,珠峰高88.7米,周围二里余,成为紫禁城的一座天然屏障。形成风水靠山余紫禁城前面的金水河互相呼应,有山有水,阴阳交汇,体现并构成中国建筑前面有水,后面有山的传统格局。紫禁城周长六里,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有房屋9999间,其规模之巨,占尽了天下最大的无数,体现了“天子”的权威,故宫的主要建筑基本上是附会在《札记》 、 《考公说》及封建传统的礼制来规划的。为体现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力,显示庄严威武的气概,采用了突栅栏出中轴线,主要建筑沿轴线南北纵深发展,次要建筑则严格对称的布置在中轴线两侧的手法。? ?明清北京的紫禁城是皇权至高无上的表现,也是近百年来封建王朝最为壮观的皇权统治中心,为什么紫禁城用红色的墙?这是紫徽星的颜色。天上的紫徽星的宇宙的中心,天空中亿万颗星星都在围着它转。明、清北京城的中心是皇城,皇城的中心是宫城,宫城的中心的太和殿,太和殿的中心又是象征着宇宙中心的须弥山,其上有九层台阶的须弥座,上面坐着一个“真命天子”。他所在的宫殿托浮在一团团白云似的汉白玉基石上。上朝时,金鼓齐鸣,乐声回荡。在肃穆、凝重、庄严的气氛之中,朝臣脑海增添了“天上仙境”的虚幻之感!“天子”位于一切设计、想象是中心,物体的光彩,有声响的神秘把他塑造成整座城市乃至整个宇宙的中心和主宰者。从紫禁城风水布局可以看出古代帝王为了千秋万载做皇帝可以说煞费苦心,不过这些君主都忽略了风水格局并不是长久不变的。须知风水先生人为葬得一穴好地,或建得一处好宅,但可享百世之福,这是就不变而言。事实上这一带的风水都有显著的变化,清代时候,北京之内兴建了一处东交民巷,建了不少外式屋宇,自此清朝便衰弱下去直到民国缔造。因此紫禁城风水格局的变化也影响了国家的命运。北京的故宫亦是一处风水之地,中南海与北海两处遥遥相望,中南海内住有中共领导阶层的人物,享尽风水灵气,据这位对堪舆学有研究的先生指出,他本人曾用了不少时间,才发现这处风水极佳,格局是“白虎照塘”,把阳宅照堂三伏同,越照远,拜爵封王。不过白虎照塘的风水最忌受阴,如在前四周加建筑物或任意掘沟建墙都有影响故宫是中国明清时代的皇家宫殿,前身是称之紫禁城,占地面积有72万平方米,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宫殿建筑群。远远望去,金碧辉煌,十分的壮观。但红墙黄瓦的故宫,明明和紫色一点也沾不上边,为什么叫作“紫禁城”呢?据说故宫的结构是模仿天宫的构造,古人认为紫微星是天帝所居住的宫殿。古代的时候,天上的星桓被相师分为三桓、二十八星宿及其他星座。三桓是指太微桓、天市桓和紫薇桓。而紫薇桓是代称天子的,处于三桓的中央,是所有星宿的中心,有着无比高的尊严,严谨侵扰,古时有“紫微正中”之说。既然天子为紫微,那天子住的地方就是紫宫了。皇帝们为了凸显自己天子的地位,盖的房子也要像天上的紫微宫殿一样,历代皇帝都希望自己可以施政以德,八方来朝,达到永固江山,以维护长期统治的目的,所以叫做紫禁城。这座城还有着儒家理念,讲究的是天人合一,也代表着中国儒家思想的核心。这是“紫”字的由来。除此外,还有人认为,古代紫色染料较昂贵,穿紫色衣物显示其身份高贵。首先,在我国古代,紫色染料是非常昂贵的,当时紫色衣物,主要是用紫草根部的汁液来进行染色,而这种染料要固色非常的不容易。初唐时骆宾王有“紫禁终难叫,朱门不易排”的诗句。中唐韩愈诗有“先朝亲与会龙华,紫禁鸣钟白日斜”的叙述。晚唐时代的白居易也有“朝从紫禁归,暮出青门去”的诗篇。可知皇宫富丽堂皇,哨岗林立,等级森严,是普通老百姓或者芝麻小官都无法接近的禁区。因皇权如山,普通官员只能在被召见的时候才能进入。这是皇权中心,普通人的禁地,故名叫紫禁城。紫禁城中的”紫“代表紫垣星,表示皇宫就是天下的中心,”禁“表示是皇宫禁地,闲杂人等禁止进入,这才是紫禁城的真实含义,它代表着至高无上的皇权!故宫不光是时代的标志,更是古人的智慧结晶!因而,我们要维护好这文化遗迹,让其能存在更久远!古人认为紫微星是天帝所居住的宫殿,皇帝们为了凸显自己天子的地位,盖的房子也要像天上的紫微宫殿一样,这是“紫”字的由来,皇宫等级森严,是普通老百姓或小官无法接近的禁区,是“禁”字的由来,合起来就是紫禁城了。紫微星是帝星来着,故宫是皇帝住的地方所以取一个紫字。禁是因为古时候等级森严不是谁都可以进去的,所以取一个禁字。城就很简单了,它的规模大。紫禁城是皇宫的代称。故宫是明清皇宫,所以也可以叫做紫禁城。有三种说法,首先,紫气东来 说法相传春秋末年,道家创始人老子即将出函谷关时,守关人看见有紫气从东而至。不久,老子骑着青牛从东方而来,守关人便认为老子是圣人,请他写下了著名的《道德经》。因此紫气便被认为是具有吉祥的含义,也预示着圣贤和宝物的出现。杜甫曾赋诗曰: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从这以后古人就把祥瑞之气称为紫云,仙人居住的地方称为紫海,将神仙称为紫泉。由此可见,紫禁城中的“紫”是大有来头的。又因为皇帝居住的地方守卫森严,寻常百姓难以接近,所以故宫又称紫禁城。第二,星象学说法古代的时候,天上的星桓被相师分为三桓、二十八星宿及其他星座。三桓是指太微桓、天市桓和紫薇桓。而紫薇桓是代称天子的,处于三桓的中央。古时有“紫微正中”之说。既然天子为紫微,那天子住的地方就是紫宫了。历代皇帝都希望自己身居紫宫,可以施政以德,四方归化,八面来朝,达到江山永固,以维护长期统治的目的。紫禁城是明朝皇帝朱棣修建的,富丽堂皇,哨岗林立,戒备森严。普通百姓连看一眼都只能遥遥相望,根本不能站在门口观赏。再加上皇权如山,普通官员都只能被召见的时候才能进入。这是皇权中心,普通人的禁地,故名叫紫禁城。第三,皇帝迷信说当皇帝的都希望自己能长治久安,自命为真命天子,欲与天上的玉帝相比。天宫是玉帝居住的地方,也自然是天子居住之地。《广雅·释天》曰:“天宫谓之紫宫。”因此皇帝住的宫殿就被称为紫宫。但是紫禁城有多少间房子呢?听说玉皇大帝的宫殿里有一万间房子,而古代皇帝自称民间的皇帝,就只有9999间半,以示对玉帝的尊敬。但是,实际上数一数,总共只有8700多间。
这里是北京:皇权的象征--紫禁城
北京故宫,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明清两个朝代的皇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宫殿型建筑。紫禁城,这座中国最后的皇宫,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皇权文化在建筑形态上的集中呈现,是中国帝制文化的立体化、符号化、图像化,也是中国帝制文化与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高度统一,甚至是最完美的统一。如同所有帝王一样,建造紫禁城的明朝永乐皇帝朱棣希望朱家的帝业承传万世,但他绝对想象不到,几百年之后,他的宫殿却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作为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中国皇宫建筑群,成了全世界参观人数最多的游览胜地。 紫禁城不是在建筑美学的指引下完成的,而是在帝制、宗法、礼教理念的指引下完成的,或者说古老文化、政治体制、社会结构、礼制理念左右了建筑审美取向,这正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审美的独特性、根底性所在。紫禁城既是一个实体,也是一个象征体,更是一个成为图像之后能够激发无限想象的空间。 紫禁城源自一个伟大的构思、一个伟大的规划、一个伟大的设计。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朱棣于西元1406年开始建设。刚刚落成后,像以往历朝历代的皇宫落成后一样,照例需要一些歌功颂德的诗赋。永乐皇帝朱棣让文渊阁大学士杨荣、金幼孜各自写了《皇都大一统赋》,李时勉写了《北京赋》,从那些华丽铺排的辞藻中,大体可以知道一些关于紫禁城的规划设计观念。 “应天以顺时,辨方而正位;乃相乃度,载经载营;贯天河而为一,与瀛海其相通;西接太行,东临碣石,巨野亘其南,居庸控其北;北通朔漠,南极闽越,西跨流沙,东涉溟渤;势拔地,气摩空;梢横青天,根连地轴;包络经纬,混沌无穷;仰在天之神灵,隆万古之尊号……” 这些词句看起来很玄虚、缥缈,其实,这样的大思路、大视野对于紫禁城的营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中国人是相信天地相应,天地感应的。在永乐皇帝心中,在臣民心中,在所有参与其事的人们心中,他们将要建造的和将要看到的紫禁城,是矗立在天地间沟通天地的形象与标志。北京城所有的民宅官宅都是低矮的,只有紫禁城是高大的,可望不可即。距离足以产生高贵,神秘方可保持至尊。 紫禁城的占地面积,紫禁城的建筑群落与建筑体量,以护城河为界,占地足足72万多平方米。据说房屋总计是9999间半。但是紫禁城的内部布局却是最讲究突出核心与服从核心的。所有高达的建筑都由中轴贯穿起来,中轴上最重要的是三台之上的三大殿,三大殿中最重要的是太和殿,所有的布局,所有的建筑,所有的空间,一律以太和殿为核心,强化和渲染天子宫殿的稳固、崇高与至尊。连色彩也是这样。整个北京城都是灰色的,唯独紫禁城是黄色的、红色的。 紫禁城的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北达钟鼓楼、穿过紫禁城的长达8公里的中轴线,那条伟大的轴线被称为王者的中轴线。许多年以来,只有皇帝本人,只有极少数人可以沿着中轴线进入紫禁城,进入太和殿。现在,所有人都可以像皇帝那样沿着这条中轴线进入紫禁城。 那条引人入胜、伟大神圣的中轴线像一束强光那样照向这座城市里最重要的建筑。所有重要的建筑都由这条大道一一贯通。御道是用巨大的青白色石块铺就的,据说每块石头重达万斤。御道之外的东西都变化了,唯有这些石块纹丝不动的存在着,见证着全部历史。沿着笔直的中轴线走,通过重重门、层层墙才可到达太和门,九开四进、敞开宫殿式的太和门,这座天下规格最高、最尊荣的大门,这座明朝的皇帝们御门听政的大门,这座清朝入主紫禁城的第一个皇帝即位的大门,才是天子宫殿的大门,穿过太和门,直向巍峨的太和殿。 ?太和殿是皇帝登基的大殿,只有在这个地方才能确认皇帝的身份,确立皇帝的地位,所以必须把这座宫殿建成坐拥天下的宫殿。当年的皇帝刻意站在中央,坐在中央,天地之间唯他独尊,没有旨意、没有召唤、没有允许,不可上台,不可入内。太和殿不只是一座建筑,更是一处坐拥天下的位置。太和殿比中轴更重要,像一个人的心脏一样,四面八方的建筑群落将太和殿团团围定。 为了它的坐落,2.6万平方米的“土”字形台基拔地而起,它在“土”字的“十”字交汇处。地基深入地下8.5米,高出地面8.13米,16.63米厚的坚实基础牢牢镇住近600年间所有强烈的地震,泰然自若地守护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不可动摇的地位。1453根雕龙雕凤的汉白玉望柱,1142个汉白玉螭首,72根合抱的森林般的大木柱和更多数不清的木料撑起高达35米的殿宇,构成唯一一座面阔11间、进深5间、面积2377平方米的最大木构单体建筑。正中设一座高台,高台上只有一个宝座,那就是凌驾一切之上的孤零零的皇帝的宝座,与孤独的宝座日夜作伴的是遍布殿宇内外的13433条金色的龙。太和殿最重要的用处也就是皇帝即位、皇帝大婚、皇帝生日、册立皇后,元旦,冬至等庆典,真正的作用就在于它坐拥天下的地位、标识、符号、象征性的意义。谁争到这个位置,就是争到了天下。 说到底,紫禁城不是为皇帝建造的,太和殿也不是为皇帝建造的,是为了可以坐拥天下的那个位子建造的。 紫禁城作为明、清两朝的皇宫,确切一些应叫作宫城,已是城中之城的城中之城了。尽管如此,皇帝们还是要为他们的皇宫做一道又厚又高的墙。于是,南北长约960米、东西长约760米,高11.2米,底宽8.62米、顶宽6.66米的紫禁城城墙矗立起来了。城墙上可容四马并驰,成百上千的卫兵可以在四面围合的墙体上环绕奔走。而环绕城墙的是总长约3300米,宽52米,深达6米,三合土夯底,条石砌帮,岸筑矮墙,引玉泉山水的荡漾碧波的护城河。紫禁城的河与墙把帝王宫殿的奢华繁复、宏伟壮丽、铺排交错及神秘挡在里面,把单纯朴素、方正肃穆、安稳安静及其诗情画意留给每一位观望者。虽然无声,但却时时刻刻提醒着你:任何人不得攀爬,不得逾越。 有城就有门,有墙就有门。最高大、最威严的自然是前后、左右对称开的紫禁四门——南门午门、北门神武门、东门东华门、西门西华门。午门为最,通高35.6米,比太和殿还高一点。午门是历朝历代的献俘处,也是处罚不听号令者的地方。明清的紫禁城一如其名,门禁森严。而在现在的紫禁城里,游客散尽,沉重又清晰的关门锁门声起落于千门万户之时,才仿佛真切听到和感觉到来自哪个年代的声音。那是一种足以把人心揪入历史深处的声音。 进入紫禁城内部,发现在紫禁城外部获得的那种强烈的整体感并没能立即减弱。因为我们看到的不是星罗棋布无边无际的散漫。紫禁城外迎接我们的是开阔的广场、整齐的红墙,和整齐的红墙间的一条条笔直的通道。上万间房屋就是被这样的红墙和通道,围合和分割成近百座大小不等的整齐的院落。紫禁城作为天下最大的皇家大院,连绵铺排地占据了72万平方米的巨大地盘,但它绝对不是几何状的等分切割,平铺直叙。一处又一处,一进又一进,一层又一层,庭院深深的精致与婉约就这样被轻松地包裹在宏大的紫禁城里,吸引着我们从伟大与辉煌中寻找细小的隐蔽和神秘。 紫禁城给了建筑家限定的自由,从造型到色彩,而门窗却给了建筑家充足的空间。紫禁城最重要的建筑集中在中轴线上。中轴线上最重要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的大窗窗棂造型全都是最高级别的三交六椀菱花形状。其次为双交四椀菱花形,大面积铺排、铺排出紫禁城最炫目的艳丽与辉煌。除了这些重要建筑的窗户一定要营造出至尊庄严的辉煌来,其余大小建筑的窗户在等级的范围之内,还是可以生出不少的花样来:圆形的、方形的、如意形、灯笼形、松形、竹形、梅形窗出现了,窗棂组成的回纹、球纹、冰裂纹、“卐”字纹、“寿”字纹、“福”字纹、竹叶纹出现了。这些皇家窗户,总是让人感叹装饰的华美而不大关注甚至忘却了它们通风、采光的实用功能。屋里屋外、里面外面,也就是一窗之隔,但这一隔非同一般。 ?紫禁城内所有的墙面,所有的建筑外立面,连色彩也独有独尊,行走其间,触目皆红,红色的柱子、红色的门窗、红色的墙,说是被淹没于红色海洋也不为过。而最给我们视觉大冲击的,除了大片的黄色大屋顶,还是大片的黄色大屋顶。连绵铺排的黄色大屋顶,流畅着清晰的一条条黄色龙脊垄沟。而道路的地面、院落的广场、房屋的根基则是灰色系列,灰白的石、灰的砖、深灰的“金砖”。这些色彩极端的铺张、反复地渲染、张扬到极致。 ?但紫禁城并不满足只拥有这样最夺目的色彩,它还需要有在这样大红大黄中更为出色的色彩,它需要在最暗淡的地方有最能出色的色彩,这就是能使最暗淡的地方成为最亮丽、最繁华之处的皇帝的彩绘。紫禁城建筑占地面积约16万平方米,有彩绘的建筑占地面积约14万平方米。在异常繁复的木结构上作异常繁复的油饰彩绘,繁复复繁复,奢华无以复加,极端的显示出至尊与荣耀,还有无与伦比的华丽。 ?或许是出于安全的角度考虑,更多是为了营造庄严肃穆的皇家氛围,除了几处花园,紫禁城不大鼓励花草树木的生长,更不准豢养狗啊、猫啊之类的宠物。皇家规制下的造型色彩也不允许随心所欲,那么在覆盖着所有屋顶的琉璃上做文章就是最佳选择了。紫禁城是琉璃的世界,是放射着黄色光芒的琉璃的世界。多少年过去了,我们在高处依旧能够看到在金色的太阳照耀下恍恍惚惚浮动着黄色光芒,就是那些被琉璃覆盖起来的连绵铺排的一座又一座大屋顶放射出来的。在紫禁城里,开得最旺、最盛,怎么开也开不败的,正是各式各样的琉璃花,高风亮节的莲花;花朵硕大的富丽的大丽花;富贵的牡丹;安居的菊花;缠枝卷草也是随处可以看到。 图案的精致、比例的适当、色彩的和谐、造型的典雅成全,在浮光掠影中分享着感官视觉的愉悦。天下最大的皇家大院是伦理的空间,也是极具特色的建筑审美文化。紫禁城的伟大、紫禁城的辉煌就是这样产生的。 紫禁城最北靠近神武门有一处园子叫御花园。皇城、宫城的营建还是很讲究环境、风水,很有生态意识的。所以一定要建一处御花园,东西130米、南北90米,占地将近1.2万平方米的御花园,让皇帝、尤其是皇帝的女人们、孩子们有一个接近花草树木的地方。御花园是供宫里的大小主子们休憩游赏的。在紫禁城西边郁郁葱葱的18棵古槐树西边的慈宁宫花园供太后太妃们修心养性,拜佛诵经。而位于紫禁城东部的宁寿宫花园,则是乾隆皇帝心造的一个幻影,并千方百计地将其打造成具有江南园林风味的花园。因为是为乾隆自己修的,所以也叫乾隆花园。 因为康熙皇帝在位61年,乾隆皇帝一时谦虚,说了句“予不敢上同祖皇,至六十年即拟归正”的大话,所以早在乾隆三十五年,乾隆帝就开始修建这个太上皇宫殿。乾隆花园更像是他眼里心里一个大好山河的微缩版。他虽然让出帝位,但他仍然要端坐在中轴线上三大殿的旁边,眼睁睁地盯着他的继任者。25年后,当他真到了该住进去的时候,他却依旧住在养心殿把持着朝政,直到他离开这个世界也未曾在宁寿宫居住过。 ?对于没有几处绿荫的巨大无比的紫禁城来说,最北面的御花园、东边的乾隆花园、西边的慈宁宫花园和武英殿东侧十八槐一带,真是毫无生气的红色紫禁城里仅有的几片生机盎然的绿洲,弥足珍贵。紫禁城西北角的英华殿左右两侧,树叶茂盛的菩提树铺排了半个院落,据说是明神宗生母李太后亲手栽植,秋天籽粒落地,棕黄色,光滑莹润,大多成了宫里人诵经的串珠。所以乾隆命名为菩提树,其实它的真正名称是小叶檬椴。御花园里有名的绛雪轩,是因为轩前的五株古海棠得名的,康熙春日赐宴在内苑,就曾“观花于绛雪,玉树临风”。可惜这样的好景致早已消失了,古海棠变成了一丛不怎么惹眼的灌木太平花了。虽然开出的是素雅清甜的小百花,可是比起香雪海的气势就差了很多。可宫里的人却很看重,把太平花称作“瑞圣花”,并把它与命运连接在一起,花若繁盛,天下太平。可惜花不遂人愿。英法联军烧了圆明园,废墟间竟有太平花开放。1911年,太平花开得格外繁盛,可是没过多久,末代皇帝就签发了“退位诏书”。 紫禁城中这些苍老的生命无声地抚慰着寂寞的宫殿,而它们也最能震动人们。它们看遍了紫禁城里的24位皇帝一个个怎样的走来,一个个又怎样的离去……还有无数的后妃、宫女、太监,一个个怎样的走来,一个个又怎样的离去…… 当纷纷扬扬的雪花在紫禁城里舞动起来,似乎一切都消解了,一切都消失了。蜿蜒起伏的金水河也在飞雪中舞动了。紫禁城被覆盖得静谧、安逸、干净,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过,只留下伟大的建筑在纯洁的世界里尽情地展现它的完整与完美。太阳更亮、白雪更白、红墙更红、黄瓦更黄。在这座宏大无比的中国宫城中,再大的雪也不显得沉重,再厚的雪也不显得冰冷,上下一体,河山共色,天地莽莽原本就是紫禁城的景象。
紫禁城面积是多少?
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24个皇帝的皇宫。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夺取帝位后,决定迁都北京,即开始营造紫禁城宫殿,至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落成。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说,紫微垣(即北极星)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对应,是以皇帝的居所又称紫禁城。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最后的封建帝制的清王朝,1924年逊帝溥仪被逐出宫禁。在这前后五百余年中,共有24位皇帝曾在这里生活居住和对全国实行统治。 紫禁城,现称“故宫”。城南北长961m,东西宽753m,占地面积达720,000㎡。有房屋980座,共计8704间。四面环有高10m的城墙和宽52m的护城河。城墙四面各设城门一座,其中南面的午门和北面的神武门现专供参观者游览出入。城内宫殿建筑布局沿中轴线向东西两侧展开。红墙黄瓦,画栋雕梁,金碧辉煌。殿宇楼台,高低错落,壮观雄伟。朝暾夕曛中,仿若人间仙境。城之南半部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两侧辅以文华殿、武英殿两殿,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称为“前朝”。北半部则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三宫及东西六宫和御花园为中心,其外东侧有奉先、皇极等殿,西侧有养心殿、雨花阁、慈宁宫等,是皇帝和后妃们居住、举行祭祀和宗教活动以及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称为“后寝”。此外还有斋宫、毓庆宫,重华宫等等,前后两部分宫殿建筑总面积达163,000㎡。整组宫殿建筑布局谨严,秩序井然,寸砖片瓦皆遵循着封建等级礼制,映现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在封建帝制时代,普通的人民群众是不能也不敢靠近一步的。 明、清两朝代皇帝居住的宫城叫做紫禁城。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现称为故宫,意为过去的皇宫。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当今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建筑最雄伟、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和古建筑群。其中太和殿最为高大、辉煌,皇帝登基、大婚、册封、命将、出征等都在此举行盛大仪式。内廷中最著名的是养心殿,清末慈禧太后曾在此垂帘听政长达40余年。明朝所建紫禁城有两座,一在北京,一在南京。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面积约为725000平方米紫禁城(故宫)占地面积约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北京故宫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面积约为725000平方米,四周环以城墙,外围有护城河保护。有四门:正南为午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北为玄武门(神武门)。现神武门为故宫博物院正门。城墙高9.9米厚8.26米。北京故宫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1961年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2012年1月至2018年6月,故宫累计接待观众达到1亿人次。2019年起,故宫将试行分时段售票。扩展资料历史:北京故宫为明成祖朱棣于公元1406年下令全面建造,地点位于元朝大都皇宫南面,然而北京故宫并没有在元朝大都皇宫的基础上建构,宫殿和宫墙均是重新建造,设计师为工匠出身的御用匠师蒯祥。故宫在公元1420年正式落成,从1420年落成,到1911年清帝逊位、1924年逊帝迁出故宫的五百余年,明、清两代合共二十四位皇帝都曾经居住于此。1925年(民国十四年)10月10日,在原紫禁城的基础上建立国立故宫博物院。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国立故宫博物院文物南迁,以躲避日本侵略。2004年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和北京市文物局为保护世界文化遗产故宫的周边环境,以达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对世界遗产周边缓冲区的要求,对故宫保护缓冲区作出规划草案。2013年8月15日,寿康宫在进行原状陈列后,也正式展出。而位于慈宁宫的雕塑馆在2015年5月31日开馆。而按照2015年规模,到2020年故宫的开放面积将达76%。紫禁城正在进行文物古迹修缮、环境整治、扩大陈列展览的开放区域。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故宫
明清时期的紫禁城有何特点??
明清时期的紫禁城,即故宫,是中国皇家建筑的代表,其特点如下:1. 四合院式的建筑,为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之一,建筑结构简洁明快,布局严谨,具有古典、庄重、典雅的特点。2. 以黄、红色为主色调,表现出皇权的尊贵、威严和权力。3. 重视意象的象征和寓意,在设计中运用了很多象征和意象,如九龙壁、太和殿上方的龙凤屏等。4. 设计和装饰精美细致,使用了大量的绘、雕刻、嵌花等技艺,展现了中国古代艺术的精湛和浓郁的文化底蕴。5. 紫禁城的结构严密,是一座半固定式的城市,皇宫和宫殿相互独立,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体现了中国宫廷文化的严密性。6. 运用了大量的宫廷规制,如大臣必须献门礼、拜见栏杆礼和行卑礼等,这些规制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严格等级制度和尊卑有序的社会结构。7. 在紫禁城中,有以中轴线为主线的布局,东西两侧各有三个院落,中间为三大殿堂,这个布局是中国古代官府建筑的经典设计,被大量的运用在中国官府建筑中。在明清北京城内中部,从明永乐十九年(1421),直到清末(1911),是明、清两朝的皇宫。古代皇宫是禁地,所以称宫城为紫禁城。它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巨大、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筑群,1925年在此建故宫博物院后,通称故宫。 紫禁城采取严格对称的院落式布局,按使用功能分区,依用途和重要程度有等差、有节奏地安排建筑群的体量和空间形式,代表了中国古代建筑组群布局的最高水平。紫禁城的基本布局是明代的,现存明代建筑尚有百余座。 建筑群组布置上,紫禁城强调中轴线,也利用院落的大小、殿庭的广狭来区分主次。前三殿是紫禁城内最大的建筑群,占地面积为宫城的百分之十二,后三宫面积为前三殿的四分之一。其余的宫殿,包括太上皇、皇太后的宫殿,又小于后三宫,以突出前三殿、后三宫的主要地位。在建筑形体上,主要是通过间数多少和屋顶形式来区分主次,间数以十一间为最,屋顶等级依次为庑殿、歇山、悬山、硬山,最重要的加重檐。通过这些手法,把宫中大量的院落组成一个轴线突出、主从分明、统一和谐的整体,把君臣、父子、夫妇等封建伦常关系,通过建筑空间形象体现出来。 紫禁城宫殿是最能体现中国古代建筑中院落式布局的特点和艺术表现力的建筑群。明清时期的紫禁城有以下几个特点:1. 建筑风格:紫禁城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以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为主。主要建筑包括乾清宫、太和殿、中和殿等。整个建筑群呈南北走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2. 中轴线布局:紫禁城的建筑布局遵循中轴线对称原则,将主要建筑物和庭院分布在中轴线上。整个布局呈“凹”字形,外朝和内廷分别位于两侧。3. 精细的细节和装饰:紫禁城注重细节和装饰,建筑物装饰华丽、色丰富,使用大量的绘、黄琉璃、漆工等工艺。4. 封闭性:紫禁城周围有高墙,建有城门,且只有几个出入口。紫禁城封闭严密,对外界的交流与观光十分有限。只有受到特殊许可的人员才能进入。5. 严谨的宫廷制度:紫禁城是明清皇帝的居住地,遵循严谨的宫廷制度。皇帝及其家族、后妃、内侍等按照严格的等级制度定居在内廷的不同区域,各个区域有着明确的职责和权限。6. 象征性建筑:紫禁城中的一些建筑有着象征性的意义,如太和殿代表天,中和殿代表地,乾清宫代表人。以上是明清时期紫禁城的一些特点,这座宫殿不仅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遗产,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宫殿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蓝天红瓦,绿檐红柱中国古时城市的布局,都严格按照“前朝后市,左祖右社,宫城居中,对称布局”的原则设置,并从西周一直延续到明清。1、蓝天黄瓦、绿檐红柱、白台基灰地面,各种色彩巧妙对比运用,给人以雄伟、壮丽的整体感。故宫古建筑群一些部位巧妙地使用了色彩互补方法,满足人体视觉平衡。如宫墙,在红墙与黄瓦之间采用了绿色的冰盘檐;又如隔扇和槛窗的棱线上采用了金线,实现了红色与黄色的协调过渡,亦使整个建筑产生了流光溢彩的效果。2、不同颜色在故宫古建筑群中的比例并不相同。故宫绝大部分建筑的瓦面颜色为黄色,这体现了紫禁城建筑整体的形象,即皇权的象征。红色的比例亦很大,是强大的、护卫权力的象征,寓意皇帝的江山永固,生命无限。正是红、黄这两种颜色在故宫古建筑群中的大规模应用,奠定了紫禁城的华丽、庄严与雄壮之美。扩展资料:明清时期的紫禁城营建原则:紫禁城严格地按《周礼·考工记》中“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帝都营建原则建造。整个故宫,在建筑布置上,用形体变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组合成一个整体,在功能上符合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同时达到左右均衡和形体变化的艺术效果。紫禁城前部宫殿,当时建筑造型要求宏伟壮丽,庭院明朗开阔,象征封建政权至高无上,太和殿坐落在紫禁城对角线的中心,四角上各有十只吉祥瑞兽。故宫的设计者认为这样以显示皇帝的威严,震慑天下。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紫禁城的色彩之美
故宫简介
绝大多数刚来北京的游客,都会把故宫当作必去之处。故宫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古老中国的标志和象征。当你置身于气派规整的高墙深院,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它曾经的荣耀。悠久的历史给这里留下了大规模的珍贵建筑和无数文物,也成为今天游玩故宫的主要看点。游览古建筑群故宫是中国乃至世界上保存较为完整、规模较大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这些金碧辉煌的建筑群可以分为“外朝”与“内廷”两大部分。以乾清门为界,乾清门以南为外朝,是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乾清门以北为内廷,住着后宫嫔妃,是皇帝家庭生活之所。走过金銮殿、乾清宫、坤宁宫,在皇帝的御花园里赏弄花花草草,感觉好像穿越到了古装剧里。欣赏大量的珍贵文物故宫内珍藏有大量珍贵文物,据统计有上百万件。以文物的种类不同,分为多个展馆。其中珍宝馆和钟表馆很是引人注目,钟表馆每天11点和14点有钟表演示,可以看到清王朝珍藏的各种造型奇特的珍奇机械钟表,一定令你眼界大开。游玩路线故宫占地面积宽广,共有大大小小的宫殿70多座,游览路线繁多。想要好好地逛一圈,需要安排一天的时间。如果只是走马观花,看一看主要宫殿,约两个小时就能逛完。两小时游推荐路线:如果只有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建议沿着故宫中轴线参观。故宫精华的景区基本都在这条线上,走路时间也比较少。1. 午门-太和门-弘义阁(皇朝礼乐展)-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门-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神武门2. 午门-太和门-太和殿-保和殿西庑(天府永藏展)-保和殿东庑(宫阙述往展)-中和殿-保和殿-乾清门-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神武门半日游推荐路线:如果觉得两个小时的游览不够尽兴,你还可以到东、西六宫的院落里逛逛,这里曾经住着紫禁城里备受恩宠的妃嫔们。或者到钟表馆和珍宝馆看看,欣赏珍贵文物。1. 午门-文华殿(陶瓷馆)-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奉先殿(钟表馆)-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养心殿-西六宫区-御花园-神武门2. 午门-武英殿(书画馆)-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东六宫区-斋宫-宁寿宫区前朝(珍宝、石鼓二馆)-宁寿宫区后寝(珍宝、戏曲二馆和珍妃井)-神武门一日游推荐路线:一日游规划路线几乎包括故宫博物院所有开放区域的重要宫殿和展馆,但也需要在参观时注意利用时间,并选择好自己感兴趣的展览陈列内容。若处处盘桓流连,一天的时间恐怕也不足以尽览胜景。午门-武英殿(书画馆)-文华殿(陶瓷馆)-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养心殿-西六宫区-御花园-东六宫区-奉先殿(钟表馆)-宁寿宫区(珍宝馆、戏曲馆)-神武门故宫简介 雄伟壮丽的故宫,是北京城的中心。这组表现了中国古代建筑传统和独特风格的庞大建筑,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永乐十八年基本建成。历经明、清两代,二十四个皇帝,至今已经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故宫一直是明清两代封建皇帝统治全国的中心。 故宫四周筑有城墙,名叫紫禁城(。城墙高十米,东西宽七百六十米,南北长九百六十米,呈长方形。总建筑面积七十二万多平方米。紫禁城内有宫室九千多间,殿宇巍峨,宫阙重叠,画栋雕梁。紫禁城四个城角都有精巧玲珑的角楼,所谓“九梁十八柱”,异常美观。 游览故宫,多从天安门进入,它是紫禁城外围皇城的南门。过了天安门,越过端门,迎面就是高大的午门。午门是故宫的正门。午门上有五座楼,人们习惯叫它五凤楼。明清两朝,冬天在这里颁发次年的历书,遇有大规模出征或凯旋献俘,皇帝就在这里发布命令或受俘。明朝臣子获罪,往往要受“廷杖”,就在这里挨打。 午门为紫禁城的正门,它高35.6米,座落于京城南北中轴线上,居中向阳,位当子午,帮名午名。门分五洞,中门供皇帝出入,叫“御路”;王公大臣走左右门;殿试时,考生按单双号分进左右掖门。 由午门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内金水河。河上跨有汉白玉桥,名金水桥。沿河两岸,有汉白玉雕琢的栏杆。这条河曲折有致,形似玉带,也叫玉带河。过河往北,经过太和门,就是故宫最著名的建筑三大殿 三大殿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的总称。这三座大殿在涨白玉砌成的八米高的平台上,台分三层,每层都有汉白玉栏杆围绕,远望就犹中神州中的琼宫仙阙。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故宫最堂皇的建筑。殿高二十八米,宽十一间,进深五间,共五十五间。有盈米大柱八十六根,气魄雄浑稳重。殿内居中是一座两米高的小平台,摆着金漆雕龙宝座。座顶正中的金龙藻井倒垂着圆球轩辕镜。天花板绘龙戏珠图案,两旁耸立蟠龙金柱,座后是精美的围屏。整个大殿装饰得金碧辉煌。太和殿是明、清两朝举行大典的地方,新皇帝登极,颁发重要诏书,以及元旦、冬至、皇帝生日,发布新进士黄榜,都在这里举行庆祝仪式。当皇帝升座时,殿前陈列的鹤、鼎、炉都升起袅袅香烟,缭绕殿宇。殿廊下的金钟、玉馨和笙、箫、琴齐鸣,跪在丹犀和广场的文武百官三呼万岁,充满了肃穆的气氛。 太和殿后面的中和殿是一座方形的殿堂,殿内雕刻着很多金龙,显得金光灿烂。殿内也设有宝座、金鼎、熏炉等陈设,是皇帝去太和殿举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习礼仪的地方。 保和殿是三大殿的末殿,大殿全部木构和内檐彩画,都是明代万历年间的原物。殿内也设宝座。每年除夕。皇帝在这里赐宴处藩王公。 三大殿是故宫的中心。太和殿南端的太和门东西两侧,有一组建筑群。东侧是文华殿、文渊阁、传心殿和内阁,再东是清史馆,旁边就是紫禁城的东门----东华门。 文华殿是明朝皇太子读书的地方。明清两朝的皇帝春秋两季也在这里讲学。文渊阁是清朝收藏图书的地方,是宫内的图书馆。传心殿建于清朝初年,殿里供奉伏羲、神农、黄帝以及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和孔子的牌位。内阁,是明清两朝政府最高行政机构,内阁大学士相当于古代的宰相。 太和门西侧的建筑以武英殿、南薰殿为主。再西便是紫禁城的西门----西华门。 武英殿在文化史上是相当有名的。清朝在这里集中了一些文人编辑书籍,著名的《四库全书》、《佩文韵府》、《古今图书集成》等都是在这里设局编辑的。这里不仅编书,而且印书,创制了木刻活字版,就是有名的聚珍版,通称殿版,字体美观,校勘翔实,纸墨精良,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南薰殿收藏历代帝后图像。 照一般的习惯,宫廷分为外朝和内廷。上面介绍的三大殿和太和门东西两组建筑,都属于外朝。多外朝往北,便是内廷。外朝是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内廷是皇帝起居生活的地方。保和殿以北有一座宫门,叫乾清门,便是外朝和内廷的分界线。 乾清门装饰华丽,两边有八字照壁,左右分开,门前有金狮子、金缸成对排列。清朝皇帝经常在这里听取大臣们奏事和作出决定。 乾清门西侧有几间矮屋,显得有些简陋,叫军机处。军机处经常由军机大臣值班,每天都可能被皇帝召见,由皇帝授意,草拟谕旨,权力在内阁之上。 过乾清门往北,主要建筑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这三座宫殿的两边是东六宫和西六宫,是嫔妃居住的地方。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三宫门院”。 乾清宫正中也设有宝座,分东西暖阁,这是明清两朝皇帝的卧室,也是日常办公的地方。遇到节日,在这里大宴群臣。皇帝死了,灵柩也停在这里。清朝自康熙以后,向来不宣布预定的太子。皇帝将指定的继承帝位人的名字写好,用小匣子装起,放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的背后。待皇帝死后,立刻打开匣子,宣布皇帝的继位人。 乾清宫北面的交泰殿,呈方形,规模较小。明朝曾做过皇后的寝宫,清朝为放置宝玺的地方,现在收藏宝玺二十五颗。殿内还收藏有古代计时器水漏壶(铜壶滴漏)和一座西洋式大钟。 交泰殿的后面是坤宁宫,清朝作为祭神的地方。皇帝大婚时在这里举行仪典。这里靠东墙陈列着一乘轿子,里外包着红黄缎子,绣着精致的龙凤,是皇后嫁过来后在宫里换乘的小轿。这个宫的东边便是皇帝结婚的新房了。 坤宁宫北,过坤宁门便是御花园,它是供帝后们游赏的花园,是明朝修建的。 御花园内建有各种亭阁、假山、花坛,还有钦安殿、养性斋,虽然规模不大,但有皇家苑囿的特色,出御花园往北为神武门,是紫禁城的北门。 从午门、三大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直达御花园的钦安殿和神武门,宫殿布置在一条正南正北的直线上,构成了故宫全部宫殿的中轴,这个中轴又在北京全城的中轴线上。 从乾清门开始又分内廷东、西两路。 乾清门以东是景运门,过景运门经奉先殿东行,有琉璃影壁一座,上雕九龙,叫九龙壁。和北海的九龙壁是同时建成的。往北,是修建得颇似乾清宫的皇极殿。清乾隆皇帝传位给儿子嘉庆之后,自己当太上皇,就住在这里。现在这里为绘画馆,每年轮换陈列历代名画家和书法家的真迹。 皇极殿向西,到斋宫。皇帝去天坛、地坛祭祀之前,这里是吃斋的地方。斋宫以北的许多宫殿都是后妃们居住的地方。现在辟为历代艺术综合馆,陈列各朝代的珍贵艺术品。 乾隆花园是利用宁寿宫的隙地建造的,过去一直没有开放,因此很少有人知道。花园东西宽不到四十米,南北长仅一百六十米,总约六千平方米。面积不大,内容丰富,意境不凡。花园可分五部分:第一部分是古华轩、禊赏亭、旭辉亭和名为“撷芳”的小亭等。第二部分是一座地道的北京四和院建筑,正面为遂初堂,是乾隆祈求得遂初愿的地方。第三部分是假山,山中有洞。隐现在假山之东的三友轩,以岁寒三友松竹梅为主要装饰。第四部分以碧螺亭和符望阁为两栋主要建筑。最后一部分有一座歇山式的小阁,亭亭玉立在假山之上,名叫竹香馆,阁旁有翠柏四株,还有一个乾隆游园后休息的地方,叫倦勤斋。五个地方的景色可用“秀、雅、奇、清、巧”五个字概括。 宁寿宫的后面有一水井,名为“珍妃井”。珍妃是清光绪皇帝的妃子。她支持光绪皇帝变法图强,受到光绪的宠爱,却遭到慈禧的嫉妒,不仅常受虐待,还被打入冷宫,不许和光绪见面。互一九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时,慈禧携光绪逃往西安之前,命总管太监崔玉桂将珍妃推入此井中。 乾清门西侧路北,是养心殿。现在是按当年原样布置的,殿内陈设讲究。养心殿是清朝雍正以后历代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每天早晨,皇帝在此接见军机大臣,听取政务。慈禧搞的“垂帘听政”也是在这里。现在西殿的南窗下,还保留有当年的木板围墙,是防备有人偷听和偷看而设的。 从养心殿往北是永寿宫、太极殿、体元殿。体元殿也是一座华丽的建筑,慈禧早年曾在这里居住,这座殿堂屋檐华丽,象座戏台,当年慈禧常叫小太监在这里演戏。对面的长春宫,附近有不少宫室,也是后妃们居住的地方。现在陈列着清朝的工艺美术品。雄伟壮丽的故宫,是北京城的中心。这组表现了中国古代建筑传统和独特风格的庞大建筑,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永乐十八年基本建成。历经明、清两代,二十四个皇帝,至今已经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故宫一直是明清两代封建皇帝统治全国的中心。 故宫四周筑有城墙,名叫紫禁城(。城墙高十米,东西宽七百六十米,南北长九百六十米,呈长方形。总建筑面积七十二万多平方米。紫禁城内有宫室九千多间,殿宇巍峨,宫阙重叠,画栋雕梁。紫禁城四个城角都有精巧玲珑的角楼,所谓“九梁十八柱”,异常美观。 游览故宫,多从天安门进入,它是紫禁城外围皇城的南门。过了天安门,越过端门,迎面就是高大的午门。午门是故宫的正门。午门上有五座楼,人们习惯叫它五凤楼。明清两朝,冬天在这里颁发次年的历书,遇有大规模出征或凯旋献俘,皇帝就在这里发布命令或受俘。明朝臣子获罪,往往要受“廷杖”,就在这里挨打。 午门为紫禁城的正门,它高35.6米,座落于京城南北中轴线上,居中向阳,位当子午,帮名午名。门分五洞,中门供皇帝出入,叫“御路”;王公大臣走左右门;殿试时,考生按单双号分进左右掖门。 由午门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内金水河。河上跨有汉白玉桥,名金水桥。沿河两岸,有汉白玉雕琢的栏杆。这条河曲折有致,形似玉带,也叫玉带河。过河往北,经过太和门,就是故宫最著名的建筑三大殿 三大殿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的总称。这三座大殿在涨白玉砌成的八米高的平台上,台分三层,每层都有汉白玉栏杆围绕,远望就犹中神州中的琼宫仙阙。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故宫最堂皇的建筑。殿高二十八米,宽十一间,进深五间,共五十五间。有盈米大柱八十六根,气魄雄浑稳重。殿内居中是一座两米高的小平台,摆着金漆雕龙宝座。座顶正中的金龙藻井倒垂着圆球轩辕镜。天花板绘龙戏珠图案,两旁耸立蟠龙金柱,座后是精美的围屏。整个大殿装饰得金碧辉煌。太和殿是明、清两朝举行大典的地方,新皇帝登极,颁发重要诏书,以及元旦、冬至、皇帝生日,发布新进士黄榜,都在这里举行庆祝仪式。当皇帝升座时,殿前陈列的鹤、鼎、炉都升起袅袅香烟,缭绕殿宇。殿廊下的金钟、玉馨和笙、箫、琴齐鸣,跪在丹犀和广场的文武百官三呼万岁,充满了肃穆的气氛。 太和殿后面的中和殿是一座方形的殿堂,殿内雕刻着很多金龙,显得金光灿烂。殿内也设有宝座、金鼎、熏炉等陈设,是皇帝去太和殿举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习礼仪的地方。 保和殿是三大殿的末殿,大殿全部木构和内檐彩画,都是明代万历年间的原物。殿内也设宝座。每年除夕。皇帝在这里赐宴处藩王公。 三大殿是故宫的中心。太和殿南端的太和门东西两侧,有一组建筑群。东侧是文华殿、文渊阁、传心殿和内阁,再东是清史馆,旁边就是紫禁城的东门----东华门。 文华殿是明朝皇太子读书的地方。明清两朝的皇帝春秋两季也在这里讲学。文渊阁是清朝收藏图书的地方,是宫内的图书馆。传心殿建于清朝初年,殿里供奉伏羲、神农、黄帝以及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和孔子的牌位。内阁,是明清两朝政府最高行政机构,内阁大学士相当于古代的宰相。 太和门西侧的建筑以武英殿、南薰殿为主。再西便是紫禁城的西门----西华门。 武英殿在文化史上是相当有名的。清朝在这里集中了一些文人编辑书籍,著名的《四库全书》、《佩文韵府》、《古今图书集成》等都是在这里设局编辑的。这里不仅编书,而且印书,创制了木刻活字版,就是有名的聚珍版,通称殿版,字体美观,校勘翔实,纸墨精良,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南薰殿收藏历代帝后图像。 照一般的习惯,宫廷分为外朝和内廷。上面介绍的三大殿和太和门东西两组建筑,都属于外朝。多外朝往北,便是内廷。外朝是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内廷是皇帝起居生活的地方。保和殿以北有一座宫门,叫乾清门,便是外朝和内廷的分界线。 乾清门装饰华丽,两边有八字照壁,左右分开,门前有金狮子、金缸成对排列。清朝皇帝经常在这里听取大臣们奏事和作出决定。 乾清门西侧有几间矮屋,显得有些简陋,叫军机处。军机处经常由军机大臣值班,每天都可能被皇帝召见,由皇帝授意,草拟谕旨,权力在内阁之上。 过乾清门往北,主要建筑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这三座宫殿的两边是东六宫和西六宫,是嫔妃居住的地方。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三宫门院”。 乾清宫正中也设有宝座,分东西暖阁,这是明清两朝皇帝的卧室,也是日常办公的地方。遇到节日,在这里大宴群臣。皇帝死了,灵柩也停在这里。清朝自康熙以后,向来不宣布预定的太子。皇帝将指定的继承帝位人的名字写好,用小匣子装起,放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的背后。待皇帝死后,立刻打开匣子,宣布皇帝的继位人。 乾清宫北面的交泰殿,呈方形,规模较小。明朝曾做过皇后的寝宫,清朝为放置宝玺的地方,现在收藏宝玺二十五颗。殿内还收藏有古代计时器水漏壶(铜壶滴漏)和一座西洋式大钟。 交泰殿的后面是坤宁宫,清朝作为祭神的地方。皇帝大婚时在这里举行仪典。这里靠东墙陈列着一乘轿子,里外包着红黄缎子,绣着精致的龙凤,是皇后嫁过来后在宫里换乘的小轿。这个宫的东边便是皇帝结婚的新房了。 坤宁宫北,过坤宁门便是御花园,它是供帝后们游赏的花园,是明朝修建的。 御花园内建有各种亭阁、假山、花坛,还有钦安殿、养性斋,虽然规模不大,但有皇家苑囿的特色,出御花园往北为神武门,是紫禁城的北门。 从午门、三大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直达御花园的钦安殿和神武门,宫殿布置在一条正南正北的直线上,构成了故宫全部宫殿的中轴,这个中轴又在北京全城的中轴线上。 从乾清门开始又分内廷东、西两路。 乾清门以东是景运门,过景运门经奉先殿东行,有琉璃影壁一座,上雕九龙,叫九龙壁。和北海的九龙壁是同时建成的。往北,是修建得颇似乾清宫的皇极殿。清乾隆皇帝传位给儿子嘉庆之后,自己当太上皇,就住在这里。现在这里为绘画馆,每年轮换陈列历代名画家和书法家的真迹。 皇极殿向西,到斋宫。皇帝去天坛、地坛祭祀之前,这里是吃斋的地方。斋宫以北的许多宫殿都是后妃们居住的地方。现在辟为历代艺术综合馆,陈列各朝代的珍贵艺术品。 乾隆花园是利用宁寿宫的隙地建造的,过去一直没有开放,因此很少有人知道。花园东西宽不到四十米,南北长仅一百六十米,总约六千平方米。面积不大,内容丰富,意境不凡。花园可分五部分:第一部分是古华轩、禊赏亭、旭辉亭和名为“撷芳”的小亭等。第二部分是一座地道的北京四和院建筑,正面为遂初堂,是乾隆祈求得遂初愿的地方。第三部分是假山,山中有洞。隐现在假山之东的三友轩,以岁寒三友松竹梅为主要装饰。第四部分以碧螺亭和符望阁为两栋主要建筑。最后一部分有一座歇山式的小阁,亭亭玉立在假山之上,名叫竹香馆,阁旁有翠柏四株,还有一个乾隆游园后休息的地方,叫倦勤斋。五个地方的景色可用“秀、雅、奇、清、巧”五个字概括。 宁寿宫的后面有一水井,名为“珍妃井”。珍妃是清光绪皇帝的妃子。她支持光绪皇帝变法图强,受到光绪的宠爱,却遭到慈禧的嫉妒,不仅常受虐待,还被打入冷宫,不许和光绪见面。互一九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时,慈禧携光绪逃往西安之前,命总管太监崔玉桂将珍妃推入此井中。 乾清门西侧路北,是养心殿。现在是按当年原样布置的,殿内陈设讲究。养心殿是清朝雍正以后历代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每天早晨,皇帝在此接见军机大臣,听取政务。慈禧搞的“垂帘听政”也是在这里。现在西殿的南窗下,还保留有当年的木板围墙,是防备有人偷听和偷看而设的。 从养心殿往北是永寿宫、太极殿、体元殿。体元殿也是一座华丽的建筑,慈禧早年曾在这里居住,这座殿堂屋檐华丽,象座戏台,当年慈禧常叫小太监在这里演戏。对面的长春宫,附近有不少宫室,也是后妃们居住的地方。现在陈列着清朝的工艺美术品。雄伟壮丽的故宫,是北京城的中心。这组表现了中国古代建筑传统和独特风格的庞大建筑,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永乐十八年基本建成。历经明、清两代,二十四个皇帝,至今已经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故宫一直是明清两代封建皇帝统治全国的中心。 故宫四周筑有城墙,名叫紫禁城(。城墙高十米,东西宽七百六十米,南北长九百六十米,呈长方形。总建筑面积七十二万多平方米。紫禁城内有宫室九千多间,殿宇巍峨,宫阙重叠,画栋雕梁。紫禁城四个城角都有精巧玲珑的角楼,所谓“九梁十八柱”,异常美观。 游览故宫,多从天安门进入,它是紫禁城外围皇城的南门。过了天安门,越过端门,迎面就是高大的午门。午门是故宫的正门。午门上有五座楼,人们习惯叫它五凤楼。明清两朝,冬天在这里颁发次年的历书,遇有大规模出征或凯旋献俘,皇帝就在这里发布命令或受俘。明朝臣子获罪,往往要受“廷杖”,就在这里挨打。 午门为紫禁城的正门,它高35.6米,座落于京城南北中轴线上,居中向阳,位当子午,帮名午名。门分五洞,中门供皇帝出入,叫“御路”;王公大臣走左右门;殿试时,考生按单双号分进左右掖门。 由午门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内金水河。河上跨有汉白玉桥,名金水桥。沿河两岸,有汉白玉雕琢的栏杆。这条河曲折有致,形似玉带,也叫玉带河。过河往北,经过太和门,就是故宫最著名的建筑三大殿 三大殿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的总称。这三座大殿在涨白玉砌成的八米高的平台上,台分三层,每层都有汉白玉栏杆围绕,远望就犹中神州中的琼宫仙阙。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故宫最堂皇的建筑。殿高二十八米,宽十一间,进深五间,共五十五间。有盈米大柱八十六根,气魄雄浑稳重。殿内居中是一座两米高的小平台,摆着金漆雕龙宝座。座顶正中的金龙藻井倒垂着圆球轩辕镜。天花板绘龙戏珠图案,两旁耸立蟠龙金柱,座后是精美的围屏。整个大殿装饰得金碧辉煌。太和殿是明、清两朝举行大典的地方,新皇帝登极,颁发重要诏书,以及元旦、冬至、皇帝生日,发布新进士黄榜,都在这里举行庆祝仪式。当皇帝升座时,殿前陈列的鹤、鼎、炉都升起袅袅香烟,缭绕殿宇。殿廊下的金钟、玉馨和笙、箫、琴齐鸣,跪在丹犀和广场的文武百官三呼万岁,充满了肃穆的气氛。 太和殿后面的中和殿是一座方形的殿堂,殿内雕刻着很多金龙,显得金光灿烂。殿内也设有宝座、金鼎、熏炉等陈设,是皇帝去太和殿举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习礼仪的地方。 保和殿是三大殿的末殿,大殿全部木构和内檐彩画,都是明代万历年间的原物。殿内也设宝座。每年除夕。皇帝在这里赐宴处藩王公。 三大殿是故宫的中心。太和殿南端的太和门东西两侧,有一组建筑群。东侧是文华殿、文渊阁、传心殿和内阁,再东是清史馆,旁边就是紫禁城的东门----东华门。 文华殿是明朝皇太子读书的地方。明清两朝的皇帝春秋两季也在这里讲学。文渊阁是清朝收藏图书的地方,是宫内的图书馆。传心殿建于清朝初年,殿里供奉伏羲、神农、黄帝以及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和孔子的牌位。内阁,是明清两朝政府最高行政机构,内阁大学士相当于古代的宰相。 太和门西侧的建筑以武英殿、南薰殿为主。再西便是紫禁城的西门----西华门。 武英殿在文化史上是相当有名的。清朝在这里集中了一些文人编辑书籍,著名的《四库全书》、《佩文韵府》、《古今图书集成》等都是在这里设局编辑的。这里不仅编书,而且印书,创制了木刻活字版,就是有名的聚珍版,通称殿版,字体美观,校勘翔实,纸墨精良,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南薰殿收藏历代帝后图像。 照一般的习惯,宫廷分为外朝和内廷。上面介绍的三大殿和太和门东西两组建筑,都属于外朝。多外朝往北,便是内廷。外朝是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内廷是皇帝起居生活的地方。保和殿以北有一座宫门,叫乾清门,便是外朝和内廷的分界线。 乾清门装饰华丽,两边有八字照壁,左右分开,门前有金狮子、金缸成对排列。清朝皇帝经常在这里听取大臣们奏事和作出决定。 乾清门西侧有几间矮屋,显得有些简陋,叫军机处。军机处经常由军机大臣值班,每天都可能被皇帝召见,由皇帝授意,草拟谕旨,权力在内阁之上。 过乾清门往北,主要建筑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这三座宫殿的两边是东六宫和西六宫,是嫔妃居住的地方。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三宫门院”。 乾清宫正中也设有宝座,分东西暖阁,这是明清两朝皇帝的卧室,也是日常办公的地方。遇到节日,在这里大宴群臣。皇帝死了,灵柩也停在这里。清朝自康熙以后,向来不宣布预定的太子。皇帝将指定的继承帝位人的名字写好,用小匣子装起,放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的背后。待皇帝死后,立刻打开匣子,宣布皇帝的继位人。 乾清宫北面的交泰殿,呈方形,规模较小。明朝曾做过皇后的寝宫,清朝为放置宝玺的地方,现在收藏宝玺二十五颗。殿内还收藏有古代计时器水漏壶(铜壶滴漏)和一座西洋式大钟。 交泰殿的后面是坤宁宫,清朝作为祭神的地方。皇帝大婚时在这里举行仪典。这里靠东墙陈列着一乘轿子,里外包着红黄缎子,绣着精致的龙凤,是皇后嫁过来后在宫里换乘的小轿。这个宫的东边便是皇帝结婚的新房了。 坤宁宫北,过坤宁门便是御花园,它是供帝后们游赏的花园,是明朝修建的。 御花园内建有各种亭阁、假山、花坛,还有钦安殿、养性斋,虽然规模不大,但有皇家苑囿的特色,出御花园往北为神武门,是紫禁城的北门。 从午门、三大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直达御花园的钦安殿和神武门,宫殿布置在一条正南正北的直线上,构成了故宫全部宫殿的中轴,这个中轴又在北京全城的中轴线上。 从乾清门开始又分内廷东、西两路。 乾清门以东是景运门,过景运门经奉先殿东行,有琉璃影壁一座,上雕九龙,叫九龙壁。和北海的九龙壁是同时建成的。往北,是修建得颇似乾清宫的皇极殿。清乾隆皇帝传位给儿子嘉庆之后,自己当太上皇,就住在这里。现在这里为绘画馆,每年轮换陈列历代名画家和书法家的真迹。 皇极殿向西,到斋宫。皇帝去天坛、地坛祭祀之前,这里是吃斋的地方。斋宫以北的许多宫殿都是后妃们居住的地方。现在辟为历代艺术综合馆,陈列各朝代的珍贵艺术品。 乾隆花园是利用宁寿宫的隙地建造的,过去一直没有开放,因此很少有人知道。花园东西宽不到四十米,南北长仅一百六十米,总约六千平方米。面积不大,内容丰富,意境不凡。花园可分五部分:第一部分是古华轩、禊赏亭、旭辉亭和名为“撷芳”的小亭等。第二部分是一座地道的北京四和院建筑,正面为遂初堂,是乾隆祈求得遂初愿的地方。第三部分是假山,山中有洞。隐现在假山之东的三友轩,以岁寒三友松竹梅为主要装饰。第四部分以碧螺亭和符望阁为两栋主要建筑。最后一部分有一座歇山式的小阁,亭亭玉立在假山之上,名叫竹香馆,阁旁有翠柏四株,还有一个乾隆游园后休息的地方,叫倦勤斋。五个地方的景色可用“秀、雅、奇、清、巧”五个字概括。 宁寿宫的后面有一水井,名为“珍妃井”。珍妃是清光绪皇帝的妃子。她支持光绪皇帝变法图强,受到光绪的宠爱,却遭到慈禧的嫉妒,不仅常受虐待,还被打入冷宫,不许和光绪见面。互一九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时,慈禧携光绪逃往西安之前,命总管太监崔玉桂将珍妃推入此井中。 乾清门西侧路北,是养心殿。现在是按当年原样布置的,殿内陈设讲究。养心殿是清朝雍正以后历代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每天早晨,皇帝在此接见军机大臣,听取政务。慈禧搞的“垂帘听政”也是在这里。现在西殿的南窗下,还保留有当年的木板围墙,是防备有人偷听和偷看而设的。 从养心殿往北是永寿宫、太极殿、体元殿。体元殿也是一座华丽的建筑,慈禧早年曾在这里居住,这座殿堂屋檐华丽,象座戏台,当年慈禧常叫小太监在这里演戏。对面的长春宫,附近有不少宫室,也是后妃们居住的地方。现在陈列着清朝的工艺美术品。),永乐十八年基本建成。历经明、清两代,二十四个皇帝,至今已经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故宫一直是明清两代封建皇帝统治全国的中心。故宫四周筑有城墙,名叫紫禁城(。城墙高十米,东西宽七百六十米,南北长九百六十米,呈长方形。总建筑面积七十二万多平方米。紫禁城内有宫室九千多间,殿宇巍峨,宫阙重叠,画栋雕梁。紫禁城四个城角都有精巧玲珑的角楼,所谓“九梁十八柱”,异常美观。游览故宫,多从天安门进入,它是紫禁城外围皇城的南门。过了天安门,越过端门,迎面就是高大的午门。午门是故宫的正门。午门上有五座楼,人们习惯叫它五凤楼。明清两朝,冬天在这里颁发次年的历书,遇有大规模出征或凯旋献俘,皇帝就在这里发布命令或受俘。明朝臣子获罪,往往要受“廷杖”,就在这里挨打。午门为紫禁城的正门,它高35.6米,座落于京城南北中轴线上,居中向阳,位当子午,帮名午名。门分五洞,中门供皇帝出入,叫“御路”;王公大臣走左右门;殿试时,考生按单双号分进左右掖门。由午门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内金水河。河上跨有汉白玉桥,名金水桥。沿河两岸,有汉白玉雕琢的栏杆。这条河曲折有致,形似玉带,也叫玉带河。过河往北,经过太和门,就是故宫最著名的建筑三大殿 三大殿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的总称。这三座大殿在涨白玉砌成的八米高的平台上,台分三层,每层都有汉白玉栏杆围绕,远望就犹中神州中的琼宫仙阙。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故宫最堂皇的建筑。殿高二十八米,宽十一间,进深五间,共五十五间。有盈米大柱八十六根,气魄雄浑稳重。殿内居中是一座两米高的小平台,摆着金漆雕龙宝座。座顶正中的金龙藻井倒垂着圆球轩辕镜。天花板绘龙戏珠图案,两旁耸立蟠龙金柱,座后是精美的围屏。整个大殿装饰得金碧辉煌。太和殿是明、清两朝举行大典的地方,新皇帝登极,颁发重要诏书,以及元旦、冬至、皇帝生日,发布新进士黄榜,都在这里举行庆祝仪式。当皇帝升座时,殿前陈列的鹤、鼎、炉都升起袅袅香烟,缭绕殿宇。殿廊下的金钟、玉馨和笙、箫、琴齐鸣,跪在丹犀和广场的文武百官三呼万岁,充满了肃穆的气氛。太和殿后面的中和殿是一座方形的殿堂,殿内雕刻着很多金龙,显得金光灿烂。殿内也设有宝座、金鼎、熏炉等陈设,是皇帝去太和殿举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习礼仪的地方。保和殿是三大殿的末殿,大殿全部木构和内檐彩画,都是明代万历年间的原物。殿内也设宝座。每年除夕。皇帝在这里赐宴处藩王公。三大殿是故宫的中心。太和殿南端的太和门东西两侧,有一组建筑群。东侧是文华殿、文渊阁、传心殿和内阁,再东是清史馆,旁边就是紫禁城的东门----东华门。文华殿是明朝皇太子读书的地方。明清两朝的皇帝春秋两季也在这里讲学。文渊阁是清朝收藏图书的地方,是宫内的图书馆。传心殿建于清朝初年,殿里供奉伏羲、神农、黄帝以及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和孔子的牌位。内阁,是明清两朝政府最高行政机构,内阁大学士相当于古代的宰相。太和门西侧的建筑以武英殿、南薰殿为主。再西便是紫禁城的西门----西华门。武英殿在文化史上是相当有名的。清朝在 北京故宫简介 雄伟壮丽的故宫,是北京城的中心。这组表现了中国古代建筑传统和独特风格的庞大建筑,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永乐十八年基本建成。历经明、清两代,二十四个皇帝,至今已经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故宫一直是明清两代封建皇帝统治全国的中心。 故宫四周筑有城墙,名叫紫禁城(。城墙高十米,东西宽七百六十米,南北长九百六十米,呈长方形。总建筑面积七十二万多平方米。紫禁城内有宫室九千多间,殿宇巍峨,宫阙重叠,画栋雕梁。紫禁城四个城角都有精巧玲珑的角楼,所谓“九梁十八柱”,异常美观。 游览故宫,多从天安门进入,它是紫禁城外围皇城的南门。过了天安门,越过端门,迎面就是高大的午门。午门是故宫的正门。午门上有五座楼,人们习惯叫它五凤楼。明清两朝,冬天在这里颁发次年的历书,遇有大规模出征或凯旋献俘,皇帝就在这里发布命令或受俘。明朝臣子获罪,往往要受“廷杖”,就在这里挨打。 午门为紫禁城的正门,它高35.6米,座落于京城南北中轴线上,居中向阳,位当子午,帮名午名。门分五洞,中门供皇帝出入,叫“御路”;王公大臣走左右门;殿试时,考生按单双号分进左右掖门。 由午门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内金水河。河上跨有汉白玉桥,名金水桥。沿河两岸,有汉白玉雕琢的栏杆。这条河曲折有致,形似玉带,也叫玉带河。过河往北,经过太和门,就是故宫最著名的建筑三大殿 三大殿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的总称。这三座大殿在涨白玉砌成的八米高的平台上,台分三层,每层都有汉白玉栏杆围绕,远望就犹中神州中的琼宫仙阙。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故宫最堂皇的建筑。殿高二十八米,宽十一间,进深五间,共五十五间。有盈米大柱八十六根,气魄雄浑稳重。殿内居中是一座两米高的小平台,摆着金漆雕龙宝座。座顶正中的金龙藻井倒垂着圆球轩辕镜。天花板绘龙戏珠图案,两旁耸立蟠龙金柱,座后是精美的围屏。整个大殿装饰得金碧辉煌。太和殿是明、清两朝举行大典的地方,新皇帝登极,颁发重要诏书,以及元旦、冬至、皇帝生日,发布新进士黄榜,都在这里举行庆祝仪式。当皇帝升座时,殿前陈列的鹤、鼎、炉都升起袅袅香烟,缭绕殿宇。殿廊下的金钟、玉馨和笙、箫、琴齐鸣,跪在丹犀和广场的文武百官三呼万岁,充满了肃穆的气氛。 太和殿后面的中和殿是一座方形的殿堂,殿内雕刻着很多金龙,显得金光灿烂。殿内也设有宝座、金鼎、熏炉等陈设,是皇帝去太和殿举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习礼仪的地方。 保和殿是三大殿的末殿,大殿全部木构和内檐彩画,都是明代万历年间的原物。殿内也设宝座。每年除夕。皇帝在这里赐宴处藩王公。 三大殿是故宫的中心。太和殿南端的太和门东西两侧,有一组建筑群。东侧是文华殿、文渊阁、传心殿和内阁,再东是清史馆,旁边就是紫禁城的东门----东华门。 文华殿是明朝皇太子读书的地方。明清两朝的皇帝春秋两季也在这里讲学。文渊阁是清朝收藏图书的地方,是宫内的图书馆。传心殿建于清朝初年,殿里供奉伏羲、神农、黄帝以及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和孔子的牌位。内阁,是明清两朝政府最高行政机构,内阁大学士相当于古代的宰相。 太和门西侧的建筑以武英殿、南薰殿为主。再西便是紫禁城的西门----西华门。 武英殿在文化史上是相当有名的。清朝在这里集中了一些文人编辑书籍,著名的《四库全书》、《佩文韵府》、《古今图书集成》等都是在这里设局编辑的。这里不仅编书,而且印书,创制了木刻活字版,就是有名的聚珍版,通称殿版,字体美观,校勘翔实,纸墨精良,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南薰殿收藏历代帝后图像。 照一般的习惯,宫廷分为外朝和内廷。上面介绍的三大殿和太和门东西两组建筑,都属于外朝。多外朝往北,便是内廷。外朝是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内廷是皇帝起居生活的地方。保和殿以北有一座宫门,叫乾清门,便是外朝和内廷的分界线。 乾清门装饰华丽,两边有八字照壁,左右分开,门前有金狮子、金缸成对排列。清朝皇帝经常在这里听取大臣们奏事和作出决定。 乾清门西侧有几间矮屋,显得有些简陋,叫军机处。军机处经常由军机大臣值班,每天都可能被皇帝召见,由皇帝授意,草拟谕旨,权力在内阁之上。 过乾清门往北,主要建筑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这三座宫殿的两边是东六宫和西六宫,是嫔妃居住的地方。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三宫门院”。 乾清宫正中也设有宝座,分东西暖阁,这是明清两朝皇帝的卧室,也是日常办公的地方。遇到节日,在这里大宴群臣。皇帝死了,灵柩也停在这里。清朝自康熙以后,向来不宣布预定的太子。皇帝将指定的继承帝位人的名字写好,用小匣子装起,放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的背后。待皇帝死后,立刻打开匣子,宣布皇帝的继位人。 乾清宫北面的交泰殿,呈方形,规模较小。明朝曾做过皇后的寝宫,清朝为放置宝玺的地方,现在收藏宝玺二十五颗。殿内还收藏有古代计时器水漏壶(铜壶滴漏)和一座西洋式大钟。 交泰殿的后面是坤宁宫,清朝作为祭神的地方。皇帝大婚时在这里举行仪典。这里靠东墙陈列着一乘轿子,里外包着红黄缎子,绣着精致的龙凤,是皇后嫁过来后在宫里换乘的小轿。这个宫的东边便是皇帝结婚的新房了。 坤宁宫北,过坤宁门便是御花园,它是供帝后们游赏的花园,是明朝修建的。 御花园内建有各种亭阁、假山、花坛,还有钦安殿、养性斋,虽然规模不大,但有皇家苑囿的特色,出御花园往北为神武门,是紫禁城的北门。 从午门、三大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直达御花园的钦安殿和神武门,宫殿布置在一条正南正北的直线上,构成了故宫全部宫殿的中轴,这个中轴又在北京全城的中轴线上。 从乾清门开始又分内廷东、西两路。 乾清门以东是景运门,过景运门经奉先殿东行,有琉璃影壁一座,上雕九龙,叫九龙壁。和北海的九龙壁是同时建成的。往北,是修建得颇似乾清宫的皇极殿。清乾隆皇帝传位给儿子嘉庆之后,自己当太上皇,就住在这里。现在这里为绘画馆,每年轮换陈列历代名画家和书法家的真迹。 皇极殿向西,到斋宫。皇帝去天坛、地坛祭祀之前,这里是吃斋的地方。斋宫以北的许多宫殿都是后妃们居住的地方。现在辟为历代艺术综合馆,陈列各朝代的珍贵艺术品。 乾隆花园是利用宁寿宫的隙地建造的,过去一直没有开放,因此很少有人知道。花园东西宽不到四十米,南北长仅一百六十米,总约六千平方米。面积不大,内容丰富,意境不凡。花园可分五部分:第一部分是古华轩、禊赏亭、旭辉亭和名为“撷芳”的小亭等。第二部分是一座地道的北京四和院建筑,正面为遂初堂,是乾隆祈求得遂初愿的地方。第三部分是假山,山中有洞。隐现在假山之东的三友轩,以岁寒三友松竹梅为主要装饰。第四部分以碧螺亭和符望阁为两栋主要建筑。最后一部分有一座歇山式的小阁,亭亭玉立在假山之上,名叫竹香馆,阁旁有翠柏四株,还有一个乾隆游园后休息的地方,叫倦勤斋。五个地方的景色可用“秀、雅、奇、清、巧”五个字概括。 宁寿宫的后面有一水井,名为“珍妃井”。珍妃是清光绪皇帝的妃子。她支持光绪皇帝变法图强,受到光绪的宠爱,却遭到慈禧的嫉妒,不仅常受虐待,还被打入冷宫,不许和光绪见面。互一九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时,慈禧携光绪逃往西安之前,命总管太监崔玉桂将珍妃推入此井中。 乾清门西侧路北,是养心殿。现在是按当年原样布置的,殿内陈设讲究。养心殿是清朝雍正以后历代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每天早晨,皇帝在此接见军机大臣,听取政务。慈禧搞的“垂帘听政”也是在这里。现在西殿的南窗下,还保留有当年的木板围墙,是防备有人偷听和偷看而设的。 从养心殿往北是永寿宫、太极殿、体元殿。体元殿也是一座华丽的建筑,慈禧早年曾在这里居住,这座殿堂屋檐华丽,象座戏台,当年慈禧常叫小太监在这里演戏。对面的长春宫,附近有不少宫室,也是后妃们居住的地方。现在陈列着清朝的工艺美术品。
紫禁城建成600年大展,紫禁城对于中国文化有何意义?
是中华民族上下5000年历史中的一个结晶,紫禁城600年的风风雨雨,见证了我们国家近600年来遭受的一切。紫禁城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承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是多个朝代的王宫,集办公,政治,经济于一身。因为紫禁城是中国这么多年来很多皇帝的文化都城也是重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所以整个都城对于中华文化来说是有一个举足轻重的地位。也因为这个是中国古代的文化和政治中心的集中所在,古代的皇帝一般都是在紫禁城内办公的,所以它也属于一个国家的园林。紫禁城的宏伟和壮观,向我们昭示着我们过去中华上下5000年的文化璀璨。能够增强我们对民族的自豪和骄傲感。紫禁城建成600年大展,紫禁城对于中国文化是有非常重大的意义的,因为紫禁城是中国这么多年来,很多皇帝的文化都城也是重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所以整个都城对于中国文化来说的话,是有一个举足轻重的地位的,那么紫禁城在现在中国文化历史上,对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印象的话都是你的皇帝的寝宫,或者是行政办公单位,但是我们现在要明白的是紫紧城在古代和在现代的意义是不一样的不一样的。 希望紫禁城能长久的保存下去能让后代也能看到它的宏伟壮观。 紫禁城的历史也是非常悠久的,因为这个是中国古代的文化和政治中心的集中所在,古代的皇帝一般都是在紫禁城内办公的,所以他也属于一个皇家的园林,那么紫禁城的一切奢华的景象,都是源于前代的每一个皇帝的铸造每一个皇帝的心血都在上面有所体现。无论紫禁城现在是什么样子的,但是对于我们来说,他只是属于一个历史文物文化古迹,那么现在,我们只有好好的保护这个文化古迹,才能让它存在于世的时间更长一点,才能让我们的后辈看到这些东西让他们对历史有一个清晰的认知。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大展紫禁城,对于中国的文化是一个结束,也是一个历史的开始,是古代的封建社会的结束,是我们现代社会的开始,因为我们自从现代社会以后,中国步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所以对于紫禁城的话,也属于我们历史文化中的一部分,是历史长河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璀璨,所以在我们这么长的历史长河中紫禁城,对于我们中国的文化的话是有着深刻,并且非常重大的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