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颉刚,顾颉刚先生有些什么著作

本文目录一览:

  • 1、中国文献学史上经典的辨伪理论和方法是什么,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
  • 2、顾颉刚怎么读
  • 3、“古史派”顾颉刚爱才懂礼为弟子立下“八大规矩”
  • 4、古史辨的内容介绍
  • 5、1934年,谁发起成立禹贡学会
  • 6、1934年谁发起成立禹贡学会
  • 7、顾颉刚的“怀疑与学问”有何现实意义
  • 8、名人故事素材及解读
  • 9、顾颉刚的解释
  • 10、顾颉刚先生有些什么著作

中国文献学史上经典的辨伪理论和方法是什么,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

古书古史的辨伪,是历史文献工作的重要方法之一,历来为文献学家和史学家所重视。在这方面,顾颉刚的理论与实践,具有一定的创新价值与意义。早在二十年代,顾颉刚在中国文献学史上,古书古史的辨伪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其中顾颉刚的理论和实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顾颉刚(1893-1980)是中国现代史学家、文学家和考古学家。他在文献学领域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历史文献的考据、辨伪和批判方面。在辨伪方面,顾颉刚提出了“三辨法”,即辨别伪书的旁证、内证和本证。他强调,对于伪书的辨别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包括考察作者、成书时间、内容真伪、版本源流、社会背景等等。此外,顾颉刚还强调了“对校法”的重要性,即通过不同版本之间的比较,发现其中的异同,从而鉴别版本的可靠性。顾颉刚的辨伪理论和方法对中国文献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方法提供了一种更加科学和系统化的方法,使得历史文献的考据和辨别更加精确。同时,他也提出了许多文献学家和史学家所重视的观念,如注重版本对校、重视伪书的旁证和内证等。总的来说,顾颉刚的辨伪理论和方法是文献学史上的重要贡献,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顾颉刚怎么读

1、顾颉刚拼音:[gù xié gāng]。2、顾颉刚(1893年5月8日—1980年12月25日 ),原名诵坤,字铭坚,号颉(jié)刚;小名双庆,笔名有余毅等:江苏苏州人。是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古史辨学派创始人,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奠基人。

“古史派”顾颉刚爱才懂礼为弟子立下“八大规矩”

顾杰刚能吸引一批年轻人,是因为他很爱才。作为一名教师,顾杰刚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布置作业时,如果在课堂上按照老师的答案做,学生会不满意。他希望学生能提出自己的意见,敢于提出反对意见。越多的学生不同意他的观点,他的讨论就越有趣。1930年秋,谭栖祥在燕京大学历史系读研究生,选修顾颉刚的《尚书》。顾颉刚认为《尚书尧典》写于西汉武帝之后。谭启祥根据自己的阅读,发现讲义中的“十三书”并不是西汉制度,而是东汉制度。课后,谭启祥把这个观点告诉了顾杰刚。顾颉刚对此非常重视,让他写出自己的想法。谭启祥查阅了相关资料,给老师写了一封信。当晚,顾颉刚给弟子们发了一封6000字的信。有利有弊。这封信引起了谭启祥研究这个问题的兴趣,于是他再次写信与老师讨论,顾颉刚再次写信回答弟子们的争论。几天后,顾颉刚给这四封信加了一个注释,发给全班讨论。一个是著名的学术权威,一个是初出茅庐的少年,却互相争论,互相欣赏。年轻人咄咄逼人,老年人感人至深。这次讨论激起了谭启祥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也让顾颉刚对他特别推崇。顾颉刚经常自掏腰包帮助学生,并以其他方式帮助他们,比如为学生争取奖学金。顾颉刚在中山大学当老师的时候,有个叫何的学生,学习《山海经》很有成绩。但他出身贫寒,所以顾颉刚在校会上为弟子争取到了奖学金。一位教授坚决反对。顾颉刚和弟子争论了15分钟,最后辛辛苦苦为弟子争取到了200元的奖学金。后来,顾颉刚写了一封信,告诉何奖学金来之不易的过程,一方面提醒弟子要珍惜金钱,另一方面也让他们知道在社会黑暗环境中的艰难。所以,更重要的是振作起来,好好学习,才能“打倒这个腐败集团”。在信中,顾颉刚还用“殷忧国忧民,难兴邦”来勉励弟子在困难中努力:“只要一个人抓住了机会,坎坷的境遇本来就是向上的荆棘。”顾杰只是知道,要想学好,必须要有稳定的生活,良好的心情,正确的人生态度。所以对弟子,他在学术上、生活上耐心给予指导。顾颉刚离开广州后,他和老师去了北京。有一段时间,他在恋爱中受挫,情绪低落,不愿意学习。顾颉刚写信给他的弟子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不要说“死”,不要去想。第二,严格锻炼,注意日常生活和锻炼。第三,不要觉得对不起别人,不要觉得厌恶或者怀疑。第四,一天的生活要有轨迹,一年的生活要有预算,一个人的事业要有目标。不要说“只知道今天,不知道明天”。五、资金必须有记录,最好是月度预算和决算。6.不要感情用事,开心就努力,不开心就什么都不做。7.如果你恋爱了,你就应该结婚。你不能说“我不想要结果,没办法。”顾颉刚告诉弟子,他为什么提出上述观点,是因为“要学习知识,首先要过安稳的生活”:“生活不安,什么也说不出来。但如果你想有一个稳定的生活,首先你必须是一个普通人。这些都是做一个普通人的方法。如果你听我的,你会有自己的成就。不然你就浪漫了,随波逐流了。这种文人的生活,从来都是自己过的,你跟我没关系。你不用来看我。”因为遇到困难喜欢抱怨别人,顾颉刚在上面七条的基础上又加了一条:“八、自责比抱怨别人更重要。永远为别人着想,而不只是为自己着想。”顾颉刚的“八法”使何成年后悔悟,开始了学术上的勇武与儒雅。20世纪60年代初,历史学家王宁生到云南进行民族调查。当时他很感慨,因为他想做历史研究,认为做民族调查会浪费他的研究。无意中读到顾颉刚的《石林杂记》,他的懊恼消失了,精神焕发了。在这本书里,顾颉刚用藏族、白族等民族的习俗来证明古代没有丈夫和奴隶之分;苗族“丢包”的习俗,用来解释大陆人选择彩球老公的由来;蒙古族服饰“法披左夫”考证:用雍和宫的奶油神像解释什么是“蚩尤”,考证西方方言中“吹牛”和“阿谀奉承”的来源。这时,宁生王意识到,民族调查不仅没有违背他研究历史的愿望,而且大有帮助。所以宁生王明白,顾颉刚的下一句话不是假话,而是大师的真知灼见:“黄金遍地,只怕你得不到;知识无处不在,我怕你想不到。”在一般人看来,像顾颉刚这样的大学者,一定有着过人的智力和过人的记忆力,但顾颉刚自己却告诉我们,他的知识来源于十个字:“愿意随时随地关注,随时做笔记。”对此,他还解释说:“为了生个封建家庭,我两岁识字,五岁念经。怀着对老人的殷切期望,我的精神毁灭被夸大了。八岁的时候,我已经处于神经衰弱的状态。虽然看了,但还是迷迷糊糊的。所以,那些还能手铐锁的人,愿意关注的东西,只是因为个人习惯。这种手腕不无聊。一旦它们被列入书中,你就可以随意查阅,那些被复制来代替记忆的也包括在内。”顾杰刚的《十字箴言》看起来很普通,但要坚持下来并不容易。顾颉刚在给何的一封信中,谈到自己的爱情成为一种恋物癖:“我这辈子所受的,不是名利,而是爱别人的天赋。我爱每一个在学习、艺术和工作上有天赋的人。我一直希望他能顺利发展人格。我总是想尽可能地帮助他。我常常觉得“谁比我强”这句老话是错的。应该改成‘谁优秀,谁像我’,因为世界上有才华的人太少了。”顾颉刚一生致力于等长的作品,花了很多精力培养人才。顾颉刚曾说,“任何有价值的工作,都要归功于长期的努力。人的一生只有几十年的冷热。虽然他可以有很大的成就,但他不可能拥有所有的成功。所以,我们只能把自己当成一个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我们必须比前人走得更远;也让下一代比自己走得更远。这样,学术界才有前进的希望,我们这一代也不会成为后代的绊脚石。”顾颉刚苦心培养弟子,他的动机和目的就在这里。

古史辨的内容介绍

《古史辨》第一册由1923年古史讨论及其后辩论古史的文章,胡适、钱玄同、顾颉刚讨论辨伪书的来往信函汇编而成。1926年北平朴社印行出版,其中顾颉刚著《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等文,集中阐述了“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的观点,推翻了由“盘古开天”、“三皇五帝”等观念构成的旧的古史系统。在社会上和学术界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居七册之首, 是现代疑古思潮与古史辨派的形成标志。顾颉刚特别具有历史意识,在《古史辨》第一册写了一篇长达六万字的《自序》,强调他倡导、组织古史辨运动的心路历程,于是他等于开创了古史辨派;第三册以後,古史辨演化成古书辨,器局日渐促小而琐碎。後来顾颉刚在编《古史辨》时他也承认“我的野心真太高了”,“我真成了夸大狂了”。鲁迅曾谓“其实,他(指顾颉刚)是有破坏而无建设的,只要看他的《古史辨》,已将古史『辨』成没有。”

1934年,谁发起成立禹贡学会

1934年,由顾颉刚和谭其骧发起成立禹贡学会。禹贡学会会员大多是北京大学、燕京大学和辅仁大学等校师生,以及一些编辑和研究人员。学会主要任务是:编辑中国地理沿革史、中国地理沿革图、中国地名辞典、以及中国民族演进史等;研讨中国边疆和水利等问题;考订校补历代正史地理志;编录地方性文化史料以作专题研究;并与其他学科的学者合作开展学术研究。学会出版有刊物、研究报告和丛书等。其中《禹贡》(半月刊)自 1934年3月创刊先后共出7卷,计82期。主要发表研究中国地理沿革、边疆民族演进等方面论文及调查报告,并将重要问题集为专号;刊载国内地理界消息。期刊的英译称意为《中国历史地理》,在当时文教、学术界颇有影响。学会还编印多种比例尺的地图底本,供编图使用。出版了有关边疆和游记的丛书。学会重视实地调查,如1936年夏组织的“后套水利调查团”,考察成果汇集出专号。禹贡半月刊刊登的文章和禹贡学会的活动,在海内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出现了“禹贡派”的说法,反映出这些学术活动标志着一个新的学派正在生成。顾颉刚生平简介顾颉刚,原名诵坤,字铭坚,号颉(jié)刚;小名双庆,笔名有余毅等:江苏苏州人。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古史辨学派创始人,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民国九年(1920年),顾颉刚毕业于北京大学,曾任北京大学助教,中山大学、燕京大学教授、历史系主任,云南大学、齐鲁大学、中央大学、复旦大学、兰州大学、诚明文学院等校教授,北平研究院研究员,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通讯研究员、院士,《文史》杂志社总编辑,大中国图书局编辑所长兼总经理。顾颉刚是中国“古史辨”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了“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学说。建国后,从事古史研究和古籍整理工作,负责校点《资治通鉴》和二十四史,做出了重要贡献。主要著作有:《古史辨》《汉代学术史略》《两汉州制考》《郑樵传》等,与人合著《三皇考》《中国疆域沿革史》《中国历史地图》等。1980年12月25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7岁。

1934年谁发起成立禹贡学会

禹贡学会,由顾颉刚和谭其骧发起,中华民国时期中国学者研究历史地理的群众性学术团体。禹贡学会是中华民国时期中国学者研究历史地理的群众性学术团体。由顾颉刚和谭其骧发起,1934年 2月在北平筹备,1936年5月正式成立,顾颉刚为理事长。会员大多是北京大学、燕京大学和辅仁大学等校师生,以及一些编辑和研究人员。拓展知识:中国历史地理这一学科名称出现较晚,是由历史地理沿革史发展而来的。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历史地理沿革史著作是《尚书》中的《禹贡》篇,中国历史地理这一名称“是由禹贡学会开始的”。一个学术团体的成立必然有其形成因素,禹贡学会的成立也不例外。禹贡学会成立的因素主要有两个:第一,历史地理自身学术发展的需求。顾颉刚在北大求学以及30年代以前一直从事古史研究,在他研究《尚书》时注意到了《禹贡》,顾颉刚说“一记地理,尤为古史料的重心”,直到1931年在北大和燕大“《尚书》研究”课上,顾颉刚认为“《禹贡》一篇,问题太多,许多问题不易解决,不敢轻易作文论定”。第二,政治环境背景。“九一八”之后中国受到外来的侵略进一步加剧,顾颉刚多次考查西北、西南等边疆,感受到了国家的危机,作为知识分子那种深沉的爱国情绪被激发起来。学会主要任务是:编辑中国地理沿革史、中国地理沿革图、中国地名辞典、以及中国民族演进史等;研讨中国边疆和水利等问题;考订校补历代正史地理志;编录地方性文化史料以作专题研究;并与其他学科的学者合作开展学术研究。学会出版有刊物、研究报告和丛书等。其中《禹贡》(半月刊)自 1934年3月创刊先后共出7卷,计82期。主要发表研究中国地理沿革、边疆民族演进等方面论文及调查报告,并将重要问题集为专号;刊载国内地理界消息。期刊的英译称意为《中国历史地理》,在当时文教、学术界颇有影响。

顾颉刚的“怀疑与学问”有何现实意义

怀疑与学问论证方法及作用如下:怀疑是指对某种事物或观点持有质疑态度的思维过程。它可以帮助我们审视事物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提醒我们保持思考的活跃性,并激发我们进一步追求真理的欲望。怀疑可以激发我们的好奇心,促使我们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从而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在科学研究中,怀疑是推动科学进步的关键。科学家通过对既有理论和假设的质疑,不断进行实验和观察,从而发现新的真理。怀疑使得科学研究具有公正性和客观性,避免了主观意识和偏见的影响,确保科学研究的可靠性和可信度。学问论证方法是一种通过逻辑推理和证据支持来验证观点和论断的方法。它是基于怀疑的思维方式,旨在通过严密的论证过程来达到认识和解释事物的目的。学问论证方法的目的是确保我们的观点和结论是合理、可靠、可证伪的。学问论证方法包括归纳法、演绎法、对比法、实证法等多种逻辑推理手段。通过运用这些方法,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和不同的证据出发,对一个问题进行全面、深入地思考和分析。学问论证方法使我们能够避免主观隐断和片面观点,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判断力。文章解读文章在开头借助程颐和张载的名言提出本文观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接着阐释提出此论点的缘由。之后又具体阐释如何以“怀疑的精神”读书和治学。总结“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的分论点,并在最后一段提出另外一个分论点“怀疑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顾颉刚(1893-1980),原名诵坤,字铭坚。江苏苏州人。1920年毕业北京大学哲学系,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古史辨”学派创始人,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奠基人。著有《汉代学术史略》《史林杂识初编》等。

名人故事素材及解读

  一、沉默的尊重   顾颉刚有口吃,再加上浓重的苏州口音,说话时很多人都不易听懂。   有一年,顾颉刚因病从北大休学回家,同寝室的室友不远千里坐火车送他回苏州。室友们忧心顾颉刚的病,因而情绪并不高。在车厢里,大家显得十分沉闷,都端坐在那儿闭目养神。顾颉刚为了打破沉闷,率先找人说话。顾颉刚把目光投向了邻座一个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年轻人身上,主动和对方打招呼:“你好,你也……是……是去苏州的吗?”   年轻人转过脸看着顾颉刚,却没有说话,只是微笑着点点头。   “出去……求学的?”顾颉刚继续找话。   年轻人仍是微笑着点点头。一时间,两个人的谈话因为一个人的不配合而陷入了僵局。   “你什么……时候……到终点站呢?”顾颉刚不甘心受此冷遇,继续追问着。   年轻人依旧沉默不语。而这时,坐在顾颉刚不远处的一位室友看不过去了,生气地责问道:“你这个人怎么回事?没听见他正和你说话吗?”年轻人没有理他,只是一个劲儿微笑着。   顾颉刚伸手示意室友不要为难对方。室友见状,便不再理这个只会点头微笑的木疙瘩,而是转过身和顾颉刚聊起来。   当他们快到站准备下车的时候,顾颉刚突然发现那个年轻人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走了,而果盘下压着一张字条,那是年轻人走时留下的:“兄弟,我叫冯友兰。很抱歉我刚才的所作所为。我也是一个口吃病患者,而且是越急越说不出话来。我之所以没有和你搭话,是因为我不想让你误解,以为我在嘲笑你。”   【素材解读】   尊重别人的方式多种多样,有时沉默也是一种尊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尊重别人。尊重是双向的,我们在尊重别人的同时,也赢得了别人的尊重。有时候,我们在不了解事情真相的前提下,不要急于去批评、指责对方;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对方,许多事情就会走向柳暗花明。   【适用话题】 尊重 宽容 善待他人 沟通与理解   二、陈道明的“怪癖”   陈道明拍戏有不少“怪癖”。怪癖之一是不脱戏服。在《归来》的整个拍摄期,他一直穿着陆焉识的破棉袄,下了戏也不脱掉。这个习惯并不是在拍《归来》时才养成的,从《康熙大帝》到《楚汉传奇》,无不如此。拍《楚汉传奇》是在冬天,陈道明就穿一条单裤,因为他觉得戏中的场景是在秋天,多穿一条裤子会影响视觉效果。之所以如此,陈道明的理由是:“进入剧组后,演员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把戏服穿成自己的衣服,把道具变成自己的手持物,只有这样,这些东西才能‘贴身’,而不像借来或租来的。”   陈道明演戏的另一个“怪癖”是爱站着。在片场,稍微大牌点的演员都有专属的椅子,陈道明却总是站着。《楚汉传奇》导演高希希透露,陈道明在片场一站就是一天。陈道明的“站神”精神,让剧组上下都肃然起敬。“你说陈道明站着,我们谁敢坐下?剧组就集体陪站呗!”高希希笑着表示,《楚汉传奇》算是一部“站着拍完的戏”。   这些别人眼中的“怪癖”,在陈道明看来,只是演员的职业特性。他说:“演员这个职业是有职业性的,职业性有时候要付出代价。不都是光环,不都是掌声和鲜花。演员不能只带脸进现场,一定要带着脑袋进现场,因为演员不是演脸的,而是演心的。”    【素材解读】   陈道明是家喻户晓的影视明星,但拍戏时从不摆明星的架子,不脱戏服,爱站着,一站就是一天。在别人看来,这是“怪癖”;而在陈道明看来,这是演员的职业特性。态度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败。一个人对工作的态度,决定其工作的业绩。陈道明的“怪癖”,体现了他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陈道明用严谨的工作态度、虔诚的敬业精神叩开了事业成功的大门。他的成功不是偶然的,而是付出后得到的必然的回报。   【适用话题】 态度 敬业 谦逊 细节 付出与回报 偶然与必然   三、“死”了五万次的影帝   日本演员福本清三,从15岁出道至今,一直在日本武士电影中出演被杀死的.小反派,至今已被“杀”死超5万次。   1959年,在福本清三15岁的时候,由亲属牵线到东映京都摄影公司,成为所谓“大部屋演员”,从此开启了演艺生涯。在影视剧中,他最常扮演的是江户时代的一个浪人,一个失去了剑,却依然还在战斗,最后被杀死的剑客。在他数以千次的出镜之后,福本清三几乎扮演过每一个小角色。   对很多人来说,演被杀死的小反派太没意思了。然而,在福本清三自己看来,这个角色非常重要,他说:“我在剧中‘死’的方式,很大程度地影响主角能给观众带来怎样的印象……我‘死’得越惨,主角的英雄色彩也就越浓。”   为此,福本清三悉心研究如何才能“死”得更悲壮,给观众留下更深的印象。他仔细观看早期的卓别林电影,发现卓别林在演绎死亡的时候,通常表现得非常艰难,这令作为观众的他忍不住想笑。于是,他获得灵感,自己也应该“死”得艰难,“死”到自己都觉得很痛苦,好让观众能获得相同的感觉。此外,他还花了很多时间来研发刀战中死亡的各种新奇方式,他最得意的死亡动作是“海老反”,这是歌舞伎的一种表演技法,身子像虾子一样弓着,表示屈从对方威压。他在片中被杀之后,将身体拱成虾状,然后抽搐暴毙。他说,这是表演死亡的完美方式,因为尽管电影镜头仍聚焦在主角身上,但他也会因为死前将脸部朝向观众而抢到镜头。   如今,他在电影屏幕上演绎过“被刺死”“被砍死”“被武士刀切腹”等死法超5万次。所有的死法无一例外,都看上去非常丑陋。福本清三说,人们能从这种丑陋的死法中找到美感,以最“不酷”的方式死亡反而是最酷的。   “死”了这么多次,终于有人注意到他“活”得也不错,并热情邀请他担纲电影《太秦舞台生涯》主角。后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的第18届奇幻国际影展,他一举拿下“最佳男主角”奖项。   【素材解读】   日本演员福本清三在“死”了超过5万次后,才迎来了人生最辉煌的时刻。福本清三的成功,正是得益于他的坚持。事实上,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就要不怕枯燥,把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专心做。但现实是,能够真正坚持的人很少,因此“坚持”就成了“成功”的代名词,这也正如英国作家约翰生所说的那样:“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   【适用话题】 贵在坚持 耐住寂寞 爱岗敬业 专心致志付出与回报   四、1001幅样稿   上海世博会征集会徽,邵宏庚得知这一消息,非常激动,心中涌起一个强烈的愿望:设计一枚成功的、独具魅力的、能够代表国家形象的上海世博会会徽。   此后,邵宏庚不断思考、否定和完善设计思路,并认真研究了历届世博会会徽,以便从中得到启发。他从传统图案中寻找人的造型元素和象形符号,又从甲骨文、钟鼎文、汉像砖、古代岩画中寻找人类足迹,再从和平而又美好的生活是人类永恒的追求这一主题生发开去,于是,脑海中出现了这样的图形:一个小人举着象征世界和平的橄榄枝。草稿画出后,他觉得橄榄枝与世博会的“世”字非常相似,于是,他又对篆书中的“世”字进行研究、勾画。随后,一个小人成了三个小人,象征着三口之家的“世”字跃然纸上。他又在“三人”图像上添加左右两点,右边黄色一点代表着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寓意东方;左边绿色一点代表着西方,这两点合在一起,寓意在上海世博会上东西方文化交相辉映。   整整半年,前前后后,他一共设计了1001幅样稿,他把自己最满意的第1001幅设计稿寄给了上海世博会会徽征集委员会。最后,他的设计稿在所有应征稿件中脱颖而出。   【素材解读】   邵宏庚为设计上海世博会会徽历时半年,煞费苦心,反复推敲、修改,不断思考、完善,一共设计出了1001幅样稿,最终提交的第1001幅样稿脱颖而出,成功入选为上海世博会的会徽。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没有人随随便便就能成功,要想成功就必须广泛学习,善于借鉴他人经验,多多掌握知识;要想成功就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任何投机取巧都是行不通的。   【适用话题】 成功与付出 善于借鉴 精益求精 勇于竞争

顾颉刚的解释

顾颉刚的解释 (1893-1980)史学家。江苏 苏州 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后任 厦门 、中山、北京、中央、复旦等大学 教授 。继承和发展前人“疑古” 思想 ,成为“古史辨”派创始人。对 中国 古代史、少数 民族 史、中外 交通 史、历史地理等方面均有精深 研究 。建国后,任中国 社会 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全国政协委员。 主持 标点“二十四史”和 《资治通鉴》 。 著作 编为 《顾颉刚古史论文集》 等。 词语分解 顾的解释 顾 (顾) ù 回头看,泛指看:顾眄。顾名思义。 回顾 。 照管, 注意 :顾及。顾忌。 顾虑 。顾念。顾恤。顾全。 顾问 。顾惜。兼顾。 商店或服务行业称来买货物或要求服务的:顾客。 惠顾 。主顾。 拜访:三顾茅庐。

顾颉刚先生有些什么著作

顾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他是江苏人,他的著作太多了;古史辨、中华民族是一个、汉代学术史略等等《古史辨》、《当今中国史学》等等。顾颉刚(1893.5.8-1980.12.25),汉族,名诵坤,字铭坚,号颉刚;小名双庆,笔名有余毅、铭坚等。江苏苏州人。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古史辨学派创始人,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奠基人。1920年,顾颉刚毕业于北京大学,后历任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云南大学、兰州大学等校教授。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等职。1893-1980)史学家。江苏苏州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后任厦门、中山、北京、中央、复旦等大学教授。继承和发展前人“疑古”思想,成为“古史辨”派创始人。对中国古代史、少数民族史、中外交通史、历史地理等方面均有精深研究。建国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全国政协委员。主持标点“二十四史”和《资治通鉴》。著作编为《顾颉刚古史论文集》等。顾颉刚(1893-1980),字铭坚,江苏苏州人,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古史辨学派创始人,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开拓者、奠基人。主要作品有《古史辨》《浪口村随笔》《汉代学术史略》《秦汉的方士与儒生》等《汉代学术史略》,人民出版社,2008《中国疆域沿革史》,商务印书馆,1999《中国影戏略史及其现状》《崔东壁遗书·序言》,亚东图书馆,1936《古籍考辨丛刊》(第一集),中华书局,1955《史林杂识》(初编),中华书局,1963《秦汉的方士与儒生》,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尚书通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中国历史地图集(古代史部分)》,(与章巽共同编写,谭其骧校订)《中国上古史研究讲义》,中华书局,1988《顾颉刚古史论文集》(第一至第三集),中华书局,1988扩展资料在学术史上顾颉刚这个名字一直是与古史辨派联系在一起的。作为古史辨派的领军人物,他主张用历史演进的观念和大胆疑古的精神,吸收西方近代社会学、考古学等方法,研究中国古代的历史和典籍。自1923年顾颉刚发表《与钱玄同论古史书》到1926年《古史辨》第一册问世,标志着该派的正式形成。以后,《古史辨》又持续出到七册,当时有不少知名学者参与了这项学术事业,在学术界形成了很大的影响。古史辨派在其研究中,推翻了传统所谓的“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等概念构成的中国古史系统。其中,顾颉刚提出了著名的“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的观点。他着重地考察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源头,认为:“时代愈后,传说中的古史期愈长”;“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虽然“不能知道某一件事的真确的状况,但可以知道某一件事在传说中的最早的状况”。据此,他提出要打破“民族出于一统”、“地域向来一统”、“古史为黄金世界”等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他将史学上的创见运用到民间文学、民俗学领域来,取得了极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