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九二九,相呼不出手;
2、三九二十七,篱头吹好粟;
3、四九三十六,夜宿如露宿;
4、五九四十五,穷汉街头舞;
5、不要舞、不要舞,还有春寒四十五;
6、六九五十四,苍蝇躲层次;
7、七九六十三,布衲两肩摊;
8、八九七十二,猪狗躺海地;
9、九九八十一,穷汉受罪毕;
10、刚要伸懒腰,蚊虫虼蚤出。
江厦街南起灵桥西堍,北至新江桥南堍,长400余米。
“江厦”的由来,源于宋代时,在明州城墙外的奉化江边曾有一座“江下寺”,宁波话里“下”同“厦”谐音,被人们叫作“江厦寺”,而寺前的路就称为“江厦街”。
自宋代起,江厦一带就是宁波(当时称明州)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来往海船频繁,商贸繁荣。
到了清末民初,江厦街发展进入了鼎盛时期,成为宁波最繁华的中心地带。
当时,江厦街分为糖行街、钱行街、半边街三个街段。
糖行街,大都为南北货食品业;钱行街,是当时宁波钱庄的集中地;半边街,大多是鲜咸渔行。
那时,江厦街街面只有五六米宽,两侧多是两层砖木结构的建筑,商行密集,生意兴隆,成为宁波乃至浙东十分有影响的金融商贸区。
自此有了“走遍天下,不如宁波江厦”这句宁波老话。
1987年开始,江厦街进行大规模改造,拆除了东侧沿江店铺和房屋,拓宽路面,建起了江厦公园。
西侧建起了红光家私城、华联商厦、邮电大楼以及百年老店冯存仁药店。
2003年,江厦街再次改建,开辟了慢车道及辅道。
记者楼小娴 黄金年代繁华旖梦 清朝末年以来,大凡在宁波经商或生活过的人,几乎都听过“走遍天下,不如宁波江厦”这句宁波老话。
那么,区区一条不过400余米的江厦街,为何能够称雄“天下”? 翻开历史,不难看出人们对这句老话的推崇,其实是根植于对繁华的一种怀念。
江厦街,曾经是宁波城里最繁华、最富庶的地方,承载着宁波滨江码头黄金年代的历史印记,集航运码头、商贸、金融于一体,名闻大江南北,着实给宁波人挣足了脸面。
关于商贸 宁波作为唐宋以来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对外开放的核心港口,江厦码头上停泊着与日本、朝鲜、爪哇、越南、泰国之间频繁往来的商船。
清初,“海禁”开放后,宁波港出海走南洋线的船舶,每年就有约585艘次。
由此,江厦街是外国舶商物资交换之地,也是国内南北货舶商转运、贩运的主要市场,江厦市肆呈现一片繁荣的景象,并在清嘉庆、乾隆、道光时期达到鼎盛。
到了咸丰年间,宁波向西方购买引进我国第一艘轮船——宝顺轮,标志着宁波港作为帆船港时代的结束。
此后,江厦海运码头被江北岸新兴的现代化码头所取代,但商行仍集中在江厦地区。
据《鄞县通志》记载,当时短短一条街上聚集了店铺162家。
交易商品的门类也非常齐全,有南北货、糖果、海味、鲜咸货、杂粮、绸布、麻袋、杂货、柴煤、电料、瓷器等,还设有商轮公司、糖坊、 *** 、伞行、蔬菜行等行店。
关于码头 古时江厦街的滨江处称“甬江码头”,俗称大道头,自古对外贸易就热闹非凡,也是海鲜鱼货的集散地。
每当渔汛季节,半边街一带,渔船到港,临江楼前,数不清的泊岸船只,数不清的上岸船工,还有纷至沓来的鱼商客户,放眼望去,尽是林立的桅杆和涌动的斗笠,蔚为壮观。
老街因之沸腾,清代李邺嗣先生诗中就有“一阵腥风人吹惯”之句。
关于金融 商业的兴旺,自然带来了金融的繁荣。
依托江厦码头兴旺发达的贸易,江厦街成了宁波钱业最集中的地方。
早在清朝乾隆年间,宁波的钱庄业就已相当发达,但分布较散。
到清同治年间,江厦街沿江的许多商铺毁于兵火。
嗅觉敏锐、资本雄厚的钱庄老板们,纷纷见缝插针地挤进了江厦这块交通便利、人多气旺的宝地。
一时间,江厦街成了宁波金融业的大本营,资金划拨、银钱出纳高度集中,使得宁波江厦成了全国的金融中心,堪称“中国华尔街”。
遂后江厦街便有“钱行街”之美称,民间更有了“江厦大先生,走路慢腾腾”的俗语。
“大先生”指的就是那些大腹便便的钱庄老板,“慢腾腾”则生动地刻画出老板们走路时一摇一摆的悠闲。
到了1931年,宁波有大同行(业务规模最大的一类钱庄)70家,其中67家设在了江厦,还有90家现兑庄(专门从事货币兑换的钱庄)中的近30家也设在江厦街,打烊时刻,银元叮当之声通贯全街。
见证了百余年宁波钱庄业的鼎盛,也是那句“走遍天下,不如宁波江厦”最生动的写照。
内容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