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闯关东是什么意思?
- 2、为什么要闯关东
- 3、“闯关东”是什么意思?其来由是什么?
- 4、什么是“闯关东”?
- 5、闯关东是什么意思?
- 6、闯关东是山东人去东北吗?
- 7、电视剧闯关东结局
- 8、闯关东是怎么回事?
- 9、闯关东的关东是指哪到哪?
- 10、《闯关东》的结局是什么?
闯关东是什么意思?
所说的关东,具体指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因东三省位于山海关以东,故得名。 关,指山海关。山海关城门,一关之隔,界定着关外和中原大地。却从清朝到民国数百年间,背井离乡的山东人开始兴起了闯关东。所说的关东,具体指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因东三省位于山海关以东,故得名。闯关东的人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可以算得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人口移动之一。但和洪洞大槐树移民最大的区别,在于洪洞移民是官方行为,闯关东是民间自发。 闯关东,为什么是闯呢? 闯关东,一个“闯”字突出了这条路线的艰辛。清廷以东北为“龙兴之地”,担心关内汉人的大量迁入会损害旗人利益,破坏满族的习俗和秩序,康熙七年(1668)推行封禁政策,以后的措施越来越严厉,从局部封禁到全部封禁,从验关封海到驱逐流民。尽管禁令日见严厉,却不能完全禁阻关内民众进入东北。迫于日趋沉重的生活压力和连年不断的自然灾荒,越来越多的山东和河北省农民或泛海偷渡到辽东,或私越长城走辽西,涌向仍在沉睡的东北沃野。这些移民都是在清廷实行封禁政策的条件下进行的,故称之为“闯关东”。 为什么闯关东? 闯关东,是悲壮的历史,是一次移民壮举。山东人闯关东实质上是贫苦农民在死亡线上自发的不可遏止的悲壮的谋求生存的运动。从移出地看,一面是天灾,旱、水、雹、虫、疫并发。一面是人祸,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太平天国、捻军、黑旗军、义和团等都曾横扫华北诸省。直皖战争、两次直奉战争、新旧军阀的混战年年不断,战祸波及华北各省。兵灾匪祸频繁,日益加重田租、税负、差徭和额外摊派。越来越多的破产农民和灾民、难民不得不到东北去逃荒、避难。 从移入地看,东北的社会生产力比较落后,大部分土地尚未开垦,华北地区地少人多。在山东等地“闯关东”由来已久,移民中向家乡寄钱者有之,带财物回乡过年者有之,也不乏发财致富成家立业者,这些刺激了更多的民众要到关外谋生赚钱。胶东有些村庄几乎村村、家家都有“闯关东”的,甚至村里青年人不去关东闯一闯就被乡人视为没出息,逐渐形成了“闯关东”的习俗。所以在华北特别是山东的胶东和河北的冀东,劳动力稍一充裕,或一遇天灾人祸,首先想到的是携家带子,或集结亲戚好友,蜂拥到关东去谋生。 闯关东的难 日本人小越平隆1899年在《满洲旅行记》中记载了当年真实的历史画面:由奉天入兴京,道上见夫拥独轮车者,妇女坐其上,有小儿哭者眠者,夫从后推,弟自前挽,老媪拄杖,少女相依,踉跄道上,丈夫骂其少妇,老母唤其子女。队队总进通化、怀仁、海龙城、朝阳镇,前后相望也。由奉天至吉林之日,旅途所共寝者皆山东移民。破产农民不顾禁令,成千上万的冒着危险,“闯”入东北。 什么人闯关东? 清末,沙俄侵略东北,日本紧跟其后,两国竞相在东北扩张势力,修筑铁路、掠夺资源,需大批劳动力,迫使华北破产。农民移民关外,多是华北地区的农民,尤以山东、河北两省农民最多。山东胶东地区的登州、莱州、青州和河北省保定、滦州等冀东地区、京津地区,有便利的途径,有“闯关东”的习俗,是移民的主要输送地区;后来,重灾区河南省依靠发展起来的铁路,也有相当数量的农民逃亡到东北。 以修筑当时的中东铁路为例,《东北开发史》引日本人稻叶君山的话说:“中国苦力,如蚁之集,而劳力之供给地之山东,更乘机输送无数劳工出关为之助。是即一千五百余里之中东路乃山东苦力所完成,亦非过言也。” 闯了多少人? 据统计,1921年关内向东北移民仅为20.9万人,1926年增为56.7万人,以后移民数量猛增,1927年达到105万人、1928年为108.9万人、1929年为104.6万人、1930年为67.3万人。即从1921年至1930年的10年间共有近618万余人到东北谋生。有的学者估计,从近代明令移民实边到清代末年,移入移民(含后裔)的人口达到1400万以上,年均近30万人。有的专家认为,20世纪三十年代前,每年从冀鲁豫去东北的约有40至50万人,不少年份超过百万。 东北人和山东人 对绝大多数的山东移民来说,东三省无非是山东省的扩大。十九世纪中叶,虚掩的山海关大门敞开,流民潮涌,汹涌澎湃。人是文化、信息的载体,人的流动实际上就是文化的流动。中原文化向关东地区大规模挺进,实际上就是中原文化的平面移植,华北与东三省之间,无论在语言、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家族制度、伦理观念、经济行为各方面,都大同小异。最主要的,是东三省移垦社会成员,没有自别于文化母体的意念。” 称民潮打破了地域之间的局限,促进社会经济和文化的传播、交流、融合和互补,有助于人口素质的提高,推动东北与关内社会经济和文化更加协调和统一,双方商品的交流,资源的互补,文化习俗的融合。关东是东北三省的统称!闯的意思是生活艰难。闯过去就活闯不过去也就死到那里了!关东,俗称东北,位于山海关以东以北,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三市一盟。南北长1600多公里,东西宽1400多公里,总面积124.14万平方公里,人口1.18亿人。 关东地区是中国北方一个比较完整而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区域。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丰富的自然资源,独特的风土人情,深厚的文化内涵……一、闯关东1、闯关东的含义关东指山海关城东门,界定着关外和关内中原大地,从明清到民国期间,以山东、直隶为主的关内人开始兴起了闯关东。2、闯关东的规模在19世纪,中国黄河下游连年遭灾,黄河下游的中原百姓,闯入东北,数量规模历史最高。是时,义和团乱,帝国主义乘机瓜分中国,俄国获得了东北地区大量特权,而日本经过日俄战争,迫使俄国把特权转让给日本。3、闯关东的概念有史以来山海关以内地区的民众出关谋生,皆可谓之“闯关东”,此为广义。狭义的“闯关东”仅是指从清朝同治年间到中华民国这个历史时期内,中原地区百姓去关东谋生的历史。我们通常所说的“闯关东”是狭义的。二、闯关东的原因 1、经济因素 (1)明末清初的长期战乱,关内地区的生产力已经遭受严重破坏,同时由于地少人稠的黄河中下游灾害频发,特别是受灾严重的山东,大量农民处于极度贫困,生活得不到保障。而东北地区土地肥沃,人口稀少,又盛产人参、鹿茸、貂皮、黄金、珍珠等贵重物品,则对关内的农民产生极大吸引力。(2)因此清初,关内人口向关外迁移的现象已出现。乾隆时期,关内人口不断膨胀,耕地与人口的矛盾不断尖锐,促使山东等地的汉族饥民成为闯关东的主流人群。闯关东实质上是贫苦农民在死亡线上自发的不可遏止的悲壮的谋求生存的运动。2、政府政策因素 (1)清初,满族统治者将山东“造反”者遣送边陲“烟瘴”之地,触犯刑律的“流人”发配到“极边寒苦”的关东在资源丰富的关东,大量山东“流人”使处于饥寒交迫缺少土地的山东贫民对关东有了了解,产生了闯关东的想法。特别满族统治者的恣意圈地、逼民投充、督捕逃人等措施,加剧对山东社会经济的破坏,更加强了山东贫民闯关东的倾向。 (2)1644至1667年,清政府《辽东招民开垦条例》规定:“招至百者,文授知县,武授守备”,在这23年间“鲁民移民东北者甚多”,许多地区因移民而“地利大辟,户益繁息”。1861至1911年,沙俄不断侵蚀黑龙江边境,清政府采纳了黑龙江将军特普钦建议,于咸丰十年(1860)正式开禁放垦。清政府解除东北禁封令,掀起山东贫民闯关东的高潮。 3、地理位置因素 关东与山东仅隔海相望,山东人闯关东有两条路:(1)一条浮海,从胶东半岛最北端的蓬莱到辽东半岛最南端的铁山岛,直线距离不过100公里,之间的海上交流就非常频繁,胶东一带的农民闯关东大多是浮海北上。(2)一条陆行,从山东陆路到关东,需环绕渤海经过山海关,再借道“辽西走廊”,鲁西、鲁南、鲁北的难民大多走此道。清末民初,随着“胶济铁路”、“津浦铁路”天津至山东峄县段、“京奉铁路”等路段的开通,从山东可以直接乘火车到沈阳,更为山东人民闯关东提供方便。扩展资料:1、走西口是“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五次人口迁徙”事件之一从明朝中期至民国初年四百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山西人、陕西人、河北人背井离乡,打通了中原腹地与蒙古草原的经济和文化通道,带动了北部地区的繁荣和发展。2、西口的意思狭义的西口指长城北的口外,包括山西杀虎口;陕西府谷口;河北独石口,即晋北人、陕北人以及河北人走西口的交汇点。西口是晋商、陕商出关与内蒙外蒙贸易的地方,所以走西口的主力人群包括晋北人,陕北人,河北人。3、后西口泛指在长城以北的内外蒙古从事农业、商品交易的地方,包括陕西北部的神木口,河北北部的张家口以及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市)。我们要尊重史实,既是对历史的负责,也是对后人的负责。参考资料:闯关东百度百科
为什么要闯关东
山东人闯关东实质上是贫苦农民在死亡线上自发的不可遏止的悲壮的谋求生存的运动。从移出地看,一面是天灾,旱、水、雹、虫、疫并发。一面是人祸,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太平天国、捻军、黑旗军、义和团等都曾横扫华北诸省。直皖战争、两次直奉战争、新旧军阀的混战年年不断,战祸波及华北各省。兵灾匪祸频繁,日益加重田租、税负、差徭和额外摊派。越来越多的破产农民和灾民、难民不得不到东北去逃荒、避难。在山东等地“闯关东”由来已久,移民中向家乡寄钱者有之,带财物回乡过年者有之,也不乏发财致富成家立业者,这些刺激了更多的民众要到关外谋生赚钱。胶东有些村庄几乎村村、家家都有“闯关东”的,甚至村里青年人不去关东闯一闯就被乡人视为没出息,逐渐形成了“闯关东”的习俗。所以在华北特别是山东的胶东和河北的冀东,劳动力稍一充裕,或一遇天灾人祸,首先想到的是携家带子,或集结亲戚好友,蜂拥到关东去谋生。山海关城东门,界定着关外和关内中原大地,从明清到民国期间,以山东、直隶为主的关内人开始兴起了闯关东。在19世纪,中国黄河下游连年遭灾,黄河下游的中原百姓,闯入东北,数量规模历史最高。是时,义和团乱,帝国主义乘机瓜分中国,俄国获得了东北地区大量特权,而日本经过日俄战争,迫使俄国把特权转让给日本。“闯关东”有广义的与狭义的两个概念。[1]有史以来山海关以内地区的民众出关谋生,皆可谓之“闯关东”,此为广义。狭义的“闯关东”仅是指从清朝同治年间到中华民国这个历史时期内,中原地区百姓去关东谋生的历史。我们通常所说的“闯关东”是狭义的。闯关东从文化的角度看,中华民族是一个农耕民族。农耕民族的最大特点,就是喜欢固守一亩三分田,愿意过“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平静生活。要做一个离家的游子,要到新世界去努力与开拓,确实需要极大的勇气。闯关东,作为一种社会习俗而被广泛接受。山海关城东门,界定着关外和中原大地,从清朝到民国数百年间,背井离乡的山东等地区的关内人开始兴起了闯关东。清入关实行民族等级与隔离制度,严禁汉人进入东北“龙兴之地”垦殖——颁布禁关令。顺治曾告诫满洲贵族末路退往关东。满人倾族入关,关东人口剧减,借口“祖宗肇迹兴王之所”保护“参山珠河之利”,长期对关东实行封禁政策。顺治开始,满境分段修千余公里“柳条边”篱笆墙——东北长城(柳条边墙、柳墙、柳城、条子边),康熙中期竣工。从山海关经开原、新宾至凤城南的柳条边曰“老边”;自开原东北到吉林市北曰“新边”(《辞海》)。故,在民间有“边里人”、“边外人”的说法。十九世纪中叶,虚掩的山海关大门敞开,流民潮涌,汹涌澎湃。人是文化、信息的载体,人的流动实际上就是文化的流动。“闯关东”浪潮叠起,意味着中原文化交流表现为中原文化对东北固有文化的“影响”,受到“封禁”的人为干扰,那么,在开放的历史条件下,中原文化迅速在关东地区扩散,使得中原文化和关东文化在辽阔的关东得到了并存。山东村在关东的“复制”,实际上就是中原文化的平面移植,加上人员数量庞大,他们有充分理由保持自己的文化,所谓“聚族而居,其语言风俗一如旧贯”即是。他们可以不必改变自己,削足适履,去适应当地的社会风俗、宗教信仰,使用当地的语言文字等,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同样是文化上的保守主义。赵中孚在论及“闯关东”的意义时说过这样一段话:“社会意义上,东四省区基本上是山东农业社会的扩大,二者之间容有地闯关东,作为一种社会习俗而被广泛接受。山海关城东门,界定着关外和中原大地,从清朝到民国数百年间,背井离乡的山东人开始兴起了闯关东。19世纪,黄河下游连年遭灾,清朝政府却依旧禁关。破产农民不顾禁令,成千上万的冒着被惩罚危险,“闯”入东北,此为“闯关东”来历。至1840年东北人口突破300万人,比一百年前猛增了七八倍,全国人口达四亿多。清末,沙俄侵略东北。清于1860年在东北局部驰禁放荒,1897年全部开禁,1910年东北总人口增至1800万人。民国年间(1912年——1949年),“闯关东”洪流澎湃,新中国前夕近4000万人(数据来自《中国人口地理》,张善余)。 民国38年间,山东人闯关东数量达到平均每年48万人之多,总数超过1830万,留住的山东人达 到792万之多,“可以算得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人口移动之一”、“近代史上空前的大举”。 因此,现在东北土著居民的先祖大多属于山东等省份——黄河下游地区的。 闯关东,清入关实行民族等级与隔离制度,严禁汉人进入满洲“龙兴之地”垦殖——颁布禁关令。顺治曾告诫满洲贵族末路退往关东。满人倾族入关,东北人口剧减,借口“祖宗肇迹兴王之所”保护“参山珠河之利”,长期对东北实行封禁政策。顺治开始,满境分段修千余公里“柳条边”篱笆墙——满洲长城(柳条边墙、柳墙、柳城、条子边),康熙中期竣工。从山海关经开原、新宾至凤城南的柳条边曰“老边”;自开原东北至今吉林市北曰“新边”(《辞海》)。故,在民间有“边里人”、“边外人”的说法。当时关外地广人稀,有很多土地没有来发,那样可以养活更多的人,都是因为生计所迫,都是为了生存而不得已的行为说了半天狗屁不通,没有一句话说为什么闯关东,山海关城东门,界定着关外和关内中原大地,从明清到民国期间,以山东、直隶为主的关内人开始兴起了闯关东。“闯关东”有广义的与狭义的两个概念。 [1] 有史以来山海关以内地区的民众出关谋生,皆可谓之“闯关东”,此为广义。狭义的“闯关东”仅是指从清朝同治年间到中华民国这个历史时期内,中原地区百姓去关东谋生的历史。我们通常所说的“闯关东”是狭义的。闯关东闯关东从文化的角度看,中华民族是一个农耕民族。农耕民族的最大特点,就是喜欢固守一亩三分田,愿意过“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平静生活。要做一个离家的游子,要到新世界去努力与开拓,确实需要极大的勇气。闯关东,作为一种社会习俗而被广泛接受。山海关城东门,界定着关外和中原大地,从清朝到民国数百年间,背井离乡的山东等地区的关内人开始兴起了闯关东。清入关实行民族等级与隔离制度,严禁汉人进入东北“龙兴之地”垦殖——颁布禁关令。顺治曾告诫满洲贵族末路退往关东。满人倾族入关,关东人口剧减,借口“祖宗肇迹兴王之所”保护“参山珠河之利”,长期对关东实行封禁政策。顺治开始,满境分段修千余公里“柳条边”篱笆墙——东北长城(柳条边墙、柳墙、柳城、条子边),康熙中期竣工。从山海关经开原、新宾至凤城南的柳条边曰“老边”;自开原东北到吉林市北曰“新边”(《辞海》)。故,在民间有“边里人”、“边外人”的说法。
“闯关东”是什么意思?其来由是什么?
闯关东,是旧时山东、河北一带的人到山海关以东的地方谋生。山海关城东门,界定着关外和关内中原大地,从明清到民国期间,以山东、直隶为主的关内人开始兴起了闯关东。要知道闯关东之所以发生,那是因为山东和河北两地的人口数量巨大,但是耕地面积稀少,这使得普通民众的生活压力巨大,再加上当时的灾害发生,迫于生计,大量的民众暗中前往沃野千里的东北谋生,比如山东等地的百姓就是坐船渡海前往东北。因为这些人都是在封禁政策下前往东北的,所以被称作“闯”,去往东北自然叫做“闯关东”。在康熙年间,从山东到达东北就有十几万人,到了乾隆年间,闯关东的移民和他们的后裔就多达180多万。到了近代,由于沙皇俄国不断蚕食中国的东北边疆,于是清政府撤销了禁令,开始鼓励民众前往东北开荒和居住,这导致内地前往东北的移民数量剧增,据统计,在1921年到1930年之间,大约有600万的移民来到当时的东北,这股移民先开始只是在东北打工,后来就变成永久性定居。“闯关东”有广义的与狭义的两个概念。 有史以来山海关以内地区的民众出关谋生,皆可谓之“闯关东”,此为广义。狭义的“闯关东”仅是指从清朝同治年间到中华民国这个历史时期内,关内百姓去关东谋生的历史。我们通常所说的“闯关东”是狭义的。闯关东从文化的角度看,中华民族是一个农耕民族。农耕民族的最大特点,就是喜欢固守一亩三分田,要到新世界去努力与开拓,确实需要极大的勇气。闯关东,作为一种社会习俗而被广泛接受。山海关城东门,界定着关外和中原大地,从清朝到民国数百年间,背井离乡的山东等地区的关内人开始兴起了闯关东。 清入关实行民族等级与隔离制度,严禁内地人进入东北“龙兴之地”垦殖——颁布禁关令。顺治曾告诫满洲贵族末路退往关东。满人倾族入关,关东人口剧减,借口“祖宗肇迹兴王之所”保护“参山珠河之利”,长期对关东实行封禁政策。顺治开始,满境分段修千余公里“柳条边”篱笆墙——东北长城(柳条边墙、柳墙、柳城、条子边),康熙中期竣工。从山海关经开原、新宾至凤城南的柳条边曰“老边”;自开原东北到吉林市北曰“新边”(《辞海》)。故,在民间有“边里人”、“边外人”的说法。十九世纪中叶,虚掩的山海关大门敞开,流民潮涌,汹涌澎湃。人是文化、信息的载体,人的流动实际上就是文化的流动。“闯关东”浪潮叠起,意味着中原文化向关东地区大规模挺进,文化交流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如果说“闭关”时代的文化交流表现为中原文化对东北固有文化的“影响”,受到“封禁”的人为干扰,那么,在开放的历史条件下,中原文化迅速在关东地区扩散,使得中原文化和关东文化在辽阔的关东得到了并存。在三百多年以前,“闯关东”的浪潮席卷了山东,山东大地的农民都纷纷挑着担子,推着小车用自己的双腿开拓出一条“闯关东”道路,“闯关东”这三个字,点燃了这些人的生活,锤炼了他们的性格,在时间慢慢淡去这段历史时,一部《闯关东》电视剧把人们的记忆重新打开。那历史上为什么会有闯关东呢?首先来看“关东”是哪里,吉林、辽宁还会有黑龙江这三个省,在山海关以东的地方,所以叫关东。“关”就是山海关,山海关定义 着关外和中原,从清到民这段时间,很多山东人开始了闯关东之路,闯关东的人数之多,规模之大,可以说是我国有史以来最大一次人口移动了。因为连年不断的灾荒还有沉重的生活压力让越来越多的山东跟河北的人偷偷到辽东,还有的私自翻越长城去辽西,纷纷涌向东北的肥沃土地,因为这些人都是在严令禁止下去关外的,所以被称为“闯”,足以突显这艰辛历程。闯关东其实是一次悲壮的谋求生存的过程,从这些人的移出地来看,不光有沉重的佃租,还有战 乱,让这些人不得不去东北逃荒。闯关东”仅是指从清朝同治年间到中华民国这个历史时期内,中原地区百姓去关东谋生的历史。image.png 关东主要指山海关以东,即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四盟市(蒙东源于关东),今泛称“东北”,明朝俗称“关东”,清朝称之为满洲东三省。 在19世纪,中国黄河下游连年遭灾,黄河下游的中原百姓,闯入东北。 19世纪,黄河下游连年遭灾,清朝政府却依旧禁关。破产农民不顾禁令,成千上万的冒着被惩罚危险,“闯”入关东,此为“闯关东”来历。 公元1855年,一场罕见的水灾袭击了山东、河南、安徽、江苏等地区。大水冲垮了大运河,漕运不得不改道海上。依靠漕运生存的人们不得不面临严重的生计困难,加上晚清时期的各种苛捐杂税,进入土地相对辽阔,人烟相对稀少的关外地区,成了当时破产农民的一个自我救赎的主要途径。image.png 闯关东的人以山东人和河北人居多,从清初到民国年间,内地闯关东的人数达到了3000万人次,多数是因自然灾害和战乱而迫于生计的人们。他们从内地到关东需要克服种种困难,不是飘洋过海,就是跋山涉水。他们钻山林、涉河流、挨饥饿、斗野兽、避土匪……突破重重险阻,最终来到关东大地上为了生存而谋生。一、闯关东1、闯关东的含义关东指山海关城东门,界定着关外和关内中原大地,从明清到民国期间,以山东、直隶为主的关内人开始兴起了闯关东。2、闯关东的规模在19世纪,中国黄河下游连年遭灾,黄河下游的中原百姓,闯入东北,数量规模历史最高。3、闯关东的概念有史以来山海关以内地区的民众出关谋生,皆可谓之“闯关东”,此为广义。狭义的“闯关东”仅是指从清朝同治年间到民国这个历史时期内,中原地区百姓去关东谋生的历史。我们通常所说的“闯关东”是狭义的。二、闯关东的原因 (1)明末清初的长期战乱,关内地区的生产力已经遭受严重破坏,同时由于地少人稠的黄河中下游灾害频发,特别是受灾严重的山东,大量农民处于极度贫困,生活得不到保障。而东北地区土地肥沃,人口稀少,又盛产人参、鹿茸、貂皮、黄金、珍珠等贵重物品,则对关内的农民产生极大吸引力。(2)因此清初,关内人口向关外迁移的现象已出现。乾隆时期,关内人口不断膨胀,耕地与人口的矛盾不断尖锐,促使山东等地的汉族饥民成为闯关东的主流人群。闯关东实质上是贫苦农民在死亡线上自发的不可遏止的悲壮的谋求生存的运动。“闯关东”的意思是山海关以内的民众闯过山海关,到山海关以东(东北地区)谋生或定居生活。因为山海关的具体朝向为东西而不是南北,所以,关外称关东。清政府建立后,认为东北地区是他们的发祥地,不允许内地汉人随便开垦,用柳条逐渐修筑了千余里长的“隔离墙”,满人可以入关,汉人不能出关。时间一长,华北地区人满为患,而东北地区地广人稀。于是,从十九世纪中叶起,直至新中国成立之前,大量的中原人(主要是河北、山东人)开始“闯”关,到东北地区谋生立业。这就是说,“闯关东”是一场人口大迁移。现在的东北话,既有山东、河北的方言,也有满语的特征,才会那么“火”。
什么是“闯关东”?
“关东”,是指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因东三省位于山海关以东,故称。 清王朝以东北为“龙兴之地”,屡颁严令禁汉人出关,但屡禁不止,流民“担担提篮,或东出榆关(即山海关),或北渡渤海”,不顾身家性命,多方冒险“闯关”。“闯关东”即由此而来。1860年(咸丰十年),关闭的山海关大门始向流民敞开。 “闯关东”的流民,以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人为多。进入民国时期,“闯关东”浪潮居高不下。1927、1928、1929连续三年超过百万。
闯关东是什么意思?
闯关东的意思:旧时山东、河北一带的人到山海关以东的地方谋生,叫闯关东。闯关东的关东具体指的是:具体指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因东三省位于山海关以东,故得名。闯关东的原因:1、是内地经过长期的人口增殖,使人口达到饱和,不可能人人有土地种。于是山东、河北一带的农民为了谋生计,便到地广人稀的满人的“龙兴之地”去淘金、种地;2、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边疆控制日益削弱,沙俄不断侵蚀黑龙江边境,清政府采纳了黑龙江将军特普钦建议,于咸丰十年(1860年)正式开禁放垦。从此开禁放垦,鼓励移民实边,以振兴关外的经济。扩展资料:闯关东,一个“闯”字突出了这条路线的艰辛。清廷以东北为“龙兴之地”,担心关内汉人的大量迁入会损害旗人利益,破坏满族的习俗和秩序,康熙七年(1668)推行封禁政策,以后的措施越来越严厉,从局部封禁到全部封禁,从验关封海到驱逐流民。尽管禁令日见严厉,却不能完全禁阻关内民众进入东北。迫于日趋沉重的生活压力和连年不断的自然灾荒,越来越多的山东和河北省农民或泛海偷渡到辽东,或私越长城走辽西,涌向仍在沉睡的东北沃野。这些移民都是在清廷实行封禁政策的条件下进行的,故称之为“闯关东”。闯关东,作为一种社会习俗而被广泛接受。山海关城东门,界定着关外和中原大地,从清朝到民国数百年间,背井离乡的山东人开始兴起了闯关东。19世纪,黄河下游连年遭灾,清朝政府却依旧禁关。破产农民不顾禁令,成千上万的冒着被惩罚危险,“闯”入东北,此为“闯关东”来历。至1840年东北人口突破300万人,比一百年前猛增了七八倍,全国人口达四亿多。清末,沙俄侵略东北。清于1860年在东北局部驰禁放荒,1897年全部开禁,1910年东北总人口增至1800万人。民国年间(1912年——1949年),“闯关东”洪流澎湃,新中国前夕近4000万人(数据来自《中国人口地理》,张善余)。民国38年间,山东人闯关东数量达到平均每年48万人之多,总数超过1830万,留住的山东人达到792万之多,“可以算得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人口移动之一”、“近代史上空前的大举”。因此,现在东北土著居民的先祖大多属于山东等省份——黄河下游地区的。 闯关东,清入关实行民族等级与隔离制度,严禁汉人进入满洲“龙兴之地”垦殖——颁布禁关令。顺治曾告诫满洲贵族末路退往关东,雍正说“朕夷狄之君”“非中国人”。满人倾族入关,东北人口剧减,借口“祖宗肇迹兴王之所”保护“参山珠河之利”,长期对东北实行封禁政策。顺治开始,满境分段修千余公里“柳条边”篱笆墙——满洲长城(柳条边墙、柳墙、柳城、条子边),康熙中期竣工。从山海关经开原、新宾至凤城南的柳条边曰“老边”;自开原东北至今吉林市北曰“新边”(《辞海》)。故,在民间有“边里人”、“边外人”的说法。 闯关东-山东人-清代分三个时期:(1)1644至1667年,《辽东招民开垦条例》,规定“招至百者,文授知县,武授守备”,23年间“鲁民移民东北者甚多”,许多地区因移民而“地利大辟,户益繁息”。(2)1668至1860年,为维护满洲固有风俗和保护八旗生计,康熙七年(1688年)清廷下令“辽东招民授官,永著停止”,对东北实行禁封政策。(3)1861至1911年,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边疆控制日益削弱,沙俄不断侵蚀黑龙江边境,清政府采纳了黑龙江将军特普钦建议,于咸丰十年(1860年)正式开禁放垦。 闯关东,从“流人”到“流民”,到东北“移民社会” 。清初民族矛盾尖锐,清朝统治者采取了极其残酷的镇压手段。将“造反”者遣送边陲“烟瘴”之地,山东触犯刑律者多发配“极边寒苦”的东北,这种遣犯史称“流人”。山东人是“安土重迁”的典型。人口压力、天灾人祸、满清政府的政策导向等构成了山东人闯关东的外因。以修筑当时的中东铁路为例,《东北开发史》引日本人稻叶君山的话说:“中国苦力,如蚁之集,而劳力之供给地之山东,更乘机输送无数劳工出关为之助。是即一千五百余里之中东路乃山东苦力所完成,亦非过言也。” 闯关东,东北是外敌侵扰之地,山东人卓绝的斗争。吉林省浑江市《湾沟公社志》记载:“1921年间有一名叫王振邦的农民,原籍山东,因逃荒携妻及长女一家流落于西川一带。1931年日军侵占东北,王振邦与山东老乡聚义百余人抗日,1934年末,他们与日军大小战事三四次,其中第二次战绩最佳,日军死伤惨重,义军为日军所胆寒。” 闯关东,由于东北为流放地,禁垦,边墙西为蒙古贵族驻牧地。但覆灭的满清殖民政府无力阻挡历史潮流,满清二百多年殖民统治,倒促进了满蒙汉等族的大融合,即使“满蒙独立”运动、“伪满洲国”等历史沧桑,都没能改变满洲人成为中国的满族人。山东圣人之乡心态乡土意识淡化,冒险精神增强最,促使流民春往冬归转变为在东北扎根。辛亥革命东北几千万关内汉人回到中国怀抱,“以至于人文地理学地图表明该地区完全是中国人的”(《草原帝国》,法国,勒内·格鲁塞)。 闯关东,是悲壮的历史,是一次移民壮举。存在特定的“闯关东”路线、存在“闯关东”的特定背景。因此,闯关东是一种社会历史移民现象,有自发的客观因素,有内在的政治影响深度。“山东人闯关东实质上是贫苦农民在死亡线上自发的不可遏止的悲壮的谋求生存的运动。”日本人小越平隆1899年在《满洲旅行记》中记载了当年真实的历史画面:“由奉天入兴京,道上见夫拥独轮车者,妇女坐其上,有小儿哭者眠者,夫从后推,弟自前挽,老媪拄杖,少女相依,踉跄道上,丈夫骂其少妇,老母唤其子女。队队总进通化、怀仁、海龙城、朝阳镇,前后相望也。由奉天至吉林之日,旅途所共寝者皆山东移民……”。作为世界第一的大民族——汉族,几百年来人囗压力就使汉人不断向周边扩散:走西囗、下南洋,内蒙古和新疆也成为汉人移民地。那么,闯关东便成了人口与经济的平衡学。闯关东,是指在清后期及民国时期,大批中原、江北的老百姓被迫或主动跨过山海关以及渡过渤海,到东北地区闯荡,垦荒和定居的事件。【历史沿革】1644至1667年,《辽东招民开垦条例》,规定“招至百者,文授知县,武授守备”,其中23年间“鲁民移民东北者甚多”,许多辽东地区因移民而“地利大辟, 户益繁息”。河北以及河南的百姓大多迁至鞍山,辽阳和营口。而山东的百姓大多迁至了大连和丹东。1668至1860年,为维护东北固有风俗和保护八旗生计, 康熙七年(1668年)清廷下令“辽东招民授官,永著停止”,对关东实行禁封政策。这期间,关内和关外的移民,以及文化交流骤然停止,其实也是清政府闭关自守的一种体现。1861至1911年,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边疆控制日益削弱,沙俄不断侵蚀黑龙江边境,清政府采纳了黑龙江将军特普钦建议,于咸丰十年(1860年)正式开禁放垦。从此开禁放垦,鼓励移民实边,以振兴关外的经济。19世纪, 黄河下游连年遭灾,清朝政府却依旧禁关。破产农民不顾禁令,成千上万的冒着被惩罚危险,“闯”入关东,此为“闯关东”来历。清末, 沙俄侵略东北。清于1860年在关东局部驰禁放荒,1897年全部开禁,1910年关东总人口增至1800万人。民国年间(1912年——1949年),“闯关东”洪流澎湃,新中国前夕近4000万人。民国38年间,山东人闯关东数量达到平均每年48万人之多,总数超过1830万,大约占全部闯关东人口(3700万)的一半。【产生背景】“闯关东”有广义的与狭义的两个概念。 有史以来 山海关以内地区的民众出关谋生,皆可谓之“闯关东”,此为广义。狭义的“闯关东”仅是指从 清朝 顺治年间到 中华民国这个历史时期内, 山东、 河北、 山西、 河南及皖北、苏北等地的百姓去关东谋生的历史。我们通常所说的“闯关东”是狭义的。闯关东,作为一种社会习俗而被广泛接受。 山海关城东门,界定着关外和 中原大地,从 清朝到 民国数百年间,背井离乡的 山东人等关内人开始兴起了闯关东。清入关实行民族等级与隔离制度,严禁汉人进入东北“龙兴之地”垦殖——颁布禁关令。顺治曾告诫满洲贵族末路退往关东。满人倾族入关,关东人口剧减,借口“祖宗肇迹兴王之所”保护“参山珠河之利”,长期对关东实行封禁政策。顺治开始,满境分段修千余公里“柳条边”篱笆墙——东北长城(柳条边墙、柳墙、柳城、条子边),康熙中期竣工。从山海关经开原、新宾至凤城南的柳条边曰“老边”;自开原东北至今吉林市北曰“新边”。故,在民间有“边里人”、“边外人”的说法。十九世纪中叶,虚掩的山海关大门敞开,流民潮涌,汹涌澎湃。人是文化、信息的载体,人的流动实际上就是文化的流动。“闯关东”浪潮叠起,意味着中原文化向关东地区大规模挺进,文化交流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如果说“闭关”时代的文化交流表现为中原文化对东北固有文化的“影响”,受到“封禁”的人为干扰,那么,在开放的历史条件下,中原文化迅速在关东地区扩散,使得中原文化和关东文化在辽阔的关东得到了并存。山东村、河北村,河南村等在关东的“复制”,实际上就是中原文化的平面移植,加上人员数量庞大,他们有充分理由保持 齐鲁文化或 燕赵文化,所谓“聚族而居,其语言风俗一如旧贯”即是。他们可以不必改变自己,削足适履,去适应当地的社会风俗、宗教信仰,使用当地的语言文字等,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同样是文化上的保守主义。赵中孚在论及“闯关东”的意义时说过这样一段话:“社会意义上,东四省区基本上是华北农业社会的扩大,二者之间容有地理距离,但却没有明显的文化差别。华北与东四省区之间,无论在语言、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家族制度、伦理观念、经济行为各方面,都大同小异。最主要的是东四省区移垦社会成员,没有自别于文化母体的意念。”面对齐鲁文化、燕赵文化的扑面而来, 关东文化不可能没有丝毫戒心,也不可能没有“土客”矛盾产生,如《黑龙江述略》载:“而雇值开垦,则直隶、山东两省为多。每值冰合之后,奉吉两省,通衢行人如织,土著颇深恶之,随事辄相欺凌。”辽宁安广县(今吉林大安市新平安镇)也是一个例子,《安广县乡土志》记载:“县属未经设治以前,蒙古未谙耕种。徒资牧养,一片荒芜。嗣经汉民来境垦种,公旗得获租利。然因族类各异,言语不通,情意未能浃洽,蒙古多欺凌之,……迨光绪三十年(1904年),奏准委员勘荒,招户领地。客民闻风而至,……蒙古亦渐事稼穑。”【代表城市】闯关东造就代表的移民城市则是大连。大连在闯关东浪潮中拥有其特殊性:一是人口组成得到极大的改变,其程度在东北的各城市中是数一数二的。闯关东之前,大连人口仅20万人左右,而闯关东之后,大连人口增加了几倍。二是山东后裔的比例很高,这一比例也远远高于其他的东北城市,截止到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山东人后裔的比例约占大连总人口的60%左右。三是大连是在闯关东之后,唯一的一个被改变了口音的城市,大连话又称为胶辽官话,或者莱语。 这是因为大量的烟台、威海移民进入大连,以聚集地的形式居住和工作,因此而形成的特征语言。其他东北城市由于河北话和东北话差别较小,以及部分地区移民较少(如吉林地区)等原因,因此原地方语言没有被改变。四是大连文化被极大的改变,例如当下的饮食文化,大连菜是完全基于鲁菜中胶东菜系,再加上东北菜和闽菜(当时有少量福建人也移民到了大连)而形成的。
闯关东是山东人去东北吗?
闯关东是山东人去东北。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中,发生过多次人口大规模迁移活动,包括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衣冠南渡,安史之乱的北方人口南移,北宋末年的人口南移,明初时期的山西大移民,清初时期的湖广填四川,最后一次便是近代的闯关东。当时的关外人少地多,黑土地攥出油,资源丰富,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发展空间很大。闯关东的历史情况闯关东主要分水、陆两种方式,封禁期,大多数山东人选择水路乘船前往关东,辽宁的大连、营口、丹东…成为闯关东的首选地。而走陆地需要绕过山海关,路途更遥远,1860年,由于俄国强占远东,“禁关令”有所松动,闯关东的人往往都先在辽宁落脚再向北迁移,就这样受灾的中原老百姓为了自己的生存不得不离开自己的故乡。在艰苦多难的条件下进行了人口大迁移,新中国前,关东由原先的300多万人口暴涨至4000万,其中,山东后裔的比例最高,大连60%是山东人后裔,闯关东需要极大的勇气,对农耕农民来说,闯关东既是艰苦岁月也是一段人生奋斗征程。
电视剧闯关东结局
电视剧《闯关东》最后大结局传文带着森田和日本兵来到朱家,森田逼着朱开山归顺日本人。关键时刻,鲜儿双枪打死了日本兵。传文得知传武的死讯后,用传武生前的手枪打伤了森田。最后时刻,朱开山用飞镖结束了森田的狗命。哈尔滨最终还是沦陷了,朱家人带着家当,也带着爱恨情仇回了山东。朱开山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平民英雄和“草莽商人”。在清末义和团运动中就是一位民族英雄。义和团失败,朱开山走上闯关东之路,在广袤荒凉的土地上和妻子儿女们白手起家,一路拼搏,最后一举成为哈尔滨重工业富商。在他的传奇人生中,他的身上闪烁着民族所倡导的仁、义、智、勇、信诸多美德。朱传文是朱家的老大。特点是淳朴、忠厚、老实巴交,小心眼,有典型的小农,具中国老式农民的普遍特点,典型的庄户人。其懦弱、虚荣的一面是不可饶恕的,几乎酿成大错。朱传武是朱家的老二。在老朱的三个孩子中,老二是最具有个性的一个。他是三个孩子中唯一不能读写的,是唯一能打打拳脚的,是唯一敢于对抗父母的,是唯一敢爱敢恨、敢作敢当的。鲜儿是朱家义女。在经历闯关东之路、被迫嫁作童养媳、进戏班、私奔、上山场、下水场、做土匪、的一系列重大遭遇之后,除了仅有的一次自杀行为外,无论遇到任何艰难险阻,她都能坚持自己的爱与恨,做自己认为对的事,走自己认为对的路。《闯关东》剧情简介:朱开山(李幼斌饰)一家因为战乱和灾荒,从山东老家来到了白山黑水。他们淘金,伐木,采参,与土匪,,封建把头周旋,一次次死里逃生;终于,他们有了自己的田园,可是当地的豪绅大户又视他们为“外来的”,几番刁难,几番争斗,朱家将山东较为先进的农耕技术传授给了当地人,当地人也与他们结成了生死弟兄;为求发展,朱开山又带领全家来到城市,不想却遭到“热河帮”商人的排挤和欺压,双方在你争我斗中,付出了血的代价,终于认识到窝里斗,害人害己,都是炎黄子孙,只有同心同德才能百代兴旺;追随实业强国的时代浪潮,朱开山带头开办煤矿,又和日本殖民者展开了你死我活的斗争,最后,他们维护了民族利益和,但是在“九·一八”的炮火中,他们又不得不开始了新的逃亡。《闯关东》是由张新建、孔笙执导,高满堂、孙建业编剧,李幼斌、萨日娜、小宋佳、朱亚文领衔主演的近代历史剧,于2008年1月2日在CCTV1黄金时段首播。该剧讲述了从清末到九一八事变爆发前,山东人朱开山一家受生活所迫,背井离乡"闯关东"的故事。
闯关东是怎么回事?
闯关东是山东人去东北。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中,发生过多次人口大规模迁移活动,包括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衣冠南渡,安史之乱的北方人口南移,北宋末年的人口南移,明初时期的山西大移民,清初时期的湖广填四川,最后一次便是近代的闯关东。当时的关外人少地多,黑土地攥出油,资源丰富,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发展空间很大。闯关东的历史情况闯关东主要分水、陆两种方式,封禁期,大多数山东人选择水路乘船前往关东,辽宁的大连、营口、丹东…成为闯关东的首选地。而走陆地需要绕过山海关,路途更遥远,1860年,由于俄国强占远东,“禁关令”有所松动,闯关东的人往往都先在辽宁落脚再向北迁移,就这样受灾的中原老百姓为了自己的生存不得不离开自己的故乡。在艰苦多难的条件下进行了人口大迁移,新中国前,关东由原先的300多万人口暴涨至4000万,其中,山东后裔的比例最高,大连60%是山东人后裔,闯关东需要极大的勇气,对农耕农民来说,闯关东既是艰苦岁月也是一段人生奋斗征程。
闯关东的关东是指哪到哪?
主要指长城以北、山海关以东的辽宁、吉林、黑龙江东北三省地区。 关,指山海关。山海关城门,一关之隔,界定着关外和中原大地。却从清朝到民国数百年间,背井离乡的山东人开始兴起了闯关东。所说的关东,具体指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因东三省位于山海关以东,故得名。闯关东的人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人口移动之一。扩展资料:在19世纪,中国黄河下游连年遭灾,黄河下游的中原百姓,闯入东北,数量规模历史最高。是时,义和团乱,帝国主义乘机瓜分中国,俄国获得了东北地区大量特权,而日本经过日俄战争,迫使俄国把特权转让给日本。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日俄双方发生大规模的海战和陆战,东北地区“陷于枪烟弹雨之中,死于炮林雷阵之上者数万生灵,血飞肉溅,产破家倾,父子兄弟哭于途,夫妇亲朋呼于路,痛心疾首,惨不忍闻。”。而当九一八事变之后,闯关东变得更加艰难,很多山东人为了躲避日本人的统治,加上关内旱情的缓解,纷纷返乡。
《闯关东》的结局是什么?
《闯关东》最后传武为国捐躯,秀儿最后和日本人在一起了。朱传武代表了闯关东那个乱世中生活无奈之下从军的年轻一代。在老朱的三个孩子中,老二是最具有个性的一个。剧情最后哈尔滨保卫战打响了,传武带领东北军拼死抵抗,二龙山的老四英勇牺牲。玉书的孩子出生了,玉书为他起名为“国强”,寓意祖国强盛,文他娘给孩子起了个小名叫亮子,寓意孩子出生在天亮的时候;鲜儿却将传武的尸体抬回了家,刚刚感受到喜悦的朱家人顿时陷入到一片悲痛之中。秀儿正式给传武提出了离婚,朱开山夫妇也接受了秀儿和一郎的婚姻,秀儿和一郎成亲了,秀儿这辈子终于尝到了被爱的滋味。扩展资料:剧情简介1904年,山东大地遭受洪涝灾害,匪患横行,饥殍遍地。朱家收到此前闯关东的父亲朱开山的信,让他们到东北的元宝镇汇合。朱家全家决定坐船从海路闯关东。历经九死一生,除了传文,朱家终于在元宝镇会合。为了生存,朱开山决定去深山的金矿挖金,受尽了金把头和土匪、官府勾结的各种磨难,朱开山终于成功携带一袋金子逃离了金矿,并用这些钱买房置地安顿下来。途中鲜儿与传文走散,传文也找到元宝镇全家团聚。朱开山在镇上开了一家朱记菜馆,受到当地人的刁难,以山东人特有的情义感动了对手。附近的甲子沟发现了煤矿,为了争夺采矿权,朱开山一家联合爱国志士与日本人展开了斗智斗勇,终于让煤矿回到了中国人手中。日本兵围攻哈尔滨,朱家三代人一起奔赴抗日的最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