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姓,田姓是不是贵族姓

本文目录一览:

  • 1、我想查查我们家族田姓的族谱!
  • 2、田姓:百家姓的姓氏之一
  • 3、有人能解释下田姓的来源吗?本人籍贯山西榆社柳泉,村中人都姓田,据老人说祖先是从太谷迁来的
  • 4、田这个姓的来历
  • 5、田姓是不是贵族姓
  • 6、
  • 7、田氏家族(历史)
  • 8、姓氏“田”的由来?
  • 9、求田姓家谱啊!~有知道的吗?
  • 10、田姓的历史和现状如何?

我想查查我们家族田姓的族谱!

1、田姓的历史: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他追封前代圣王后人——舜的后裔妫满为陈侯,史称胡公满。传到胡公满十世孙妫完时,陈国宜公杀太子御寇,妫完与御寇私交相厚,妫完恐祸及己,便逃于齐国。妫完为人谦逊有礼,一向很有贤名,齐桓公很赏识他,就任命其为公正(管理工匠的官),并封他于田地。其后子孙就以采地为氏,称为田姓。他们尊田完为田姓的得姓始祖。2、田姓的现状: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河北、河南、山东、贵州四省,大约占田姓总人口的35%。其次分布于四川、湖南、陕西、山西、湖北,这五省又集中了29%的田姓人口。河北为当代田姓第一大省,居住了田姓总人口的11%。全国形成了以河北、贵州为中心的中原冀豫鲁、川湘两个田姓高聚集区域。在600年期间,田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很大的区别,由东南部向华中、华北、西部回迁的流动十分强劲,大于由北向南的迁移。田姓名人:1、田穰苴(生卒不详),又称司马穰苴,春秋末期齐国人,是田完(陈完)的后代,齐田氏家族的支庶。2、田单,战国时期临淄(今属山东淄博)人,战国名将。乐毅伐齐,齐国岌岌可危,只存二城,田单用火牛阵大败乐毅而复国。3、田因齐,战国时齐国开明国君,史称威王。他任用邹忌为相,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招纳学者,百家争鸣,便齐国极一时之盛。

田姓:百家姓的姓氏之一

有人能解释下田姓的来源吗?本人籍贯山西榆社柳泉,村中人都姓田,据老人说祖先是从太谷迁来的

一、来源有二 1、出自妫姓,妫满之后,为陈氏所改。相传帝舜当天子之前,帝尧把。两个女儿嫁给了他,让他们在妫汭河边居住,他们的祖孙有留在妫汭河一带的,就是妫姓。周武王灭周后,建立了周朝,便追封前代圣王的后人,找到了帝舜的后裔妫满(为帝舜之子商均的第32代孙)。武王封妫满为陈侯,史称胡公满、陈胡公。据舜重华世系[仅供参考]A[计26代]据池阳《陈氏宗谱》B[计43代]据《永济旅游网-舜裔姓说》,在此之前的传承关系有以下两种说法: A、1黄帝—2昌意—3颛顼—4虞幕—5穷蝉—6敬康—7句望—8矫牛—9瞽叟—10虞舜—11商均—12虞夏—13仲华—14太玄—15叔容—16隐翼—17端明—18景旭定—19勾较—20禹纳—21灵冠—22德懿—23感亨—24余念—25平仲—26越52世虞阏父—27胡公满 B、 1黄帝—2昌意—3颛顼—4虞幕—5穷蝉—6敬康—7句望—8矫牛—9瞽叟—10舜(姚重华)—11商均—12夷伯—13强馀—14颉—15思—16友—17龙—18寿胖—19叔仪—20康仲—21祖妫—22发(谥思公)—23妫方—24振—25维—26寿固—27敖—28元捷—29偃—30姑益—31公允—32蔺—33顼叔—34野—35无—36胜—37叔正—38献子—39亚寿—40原寿—41梦延—42瘀遏父—43妫满(胡公满),在B中中又有将“友—龙”作为同一人的。 春秋时,陈桓公的弟弟陈佗在陈桓公死后杀死了太子免,自立为陈侯。太子免的三个弟弟长曰跃,中曰林,少曰杵臼,欲报杀兄之仇,就趁陈佗去蔡国时把他杀了。兄弟三人相继为国君,就是陈厉公跃、陈庄公林和陈宣公杵臼。陈宣公晚年打算立宠姬所生的儿子为太子,就把先前所立的太子御寇杀了。陈厉公跃的儿子叫陈完(为妫满的第?代孙),他同御寇的交情很好,御寇被杀后他怕被株连,便逃到了齐国。齐桓公就将他封于田地。陈完因为逃到了齐国,不愿用原来的国名为氏,遂以采地为氏,改称田氏。传至田和任齐国相国时,他将齐康公放逐到海上,自立为君,于是,姜姓齐国成了田氏齐国。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田氏代齐"。传承关系是: 胡公满—皋羊(申公)—突(孝公)—围戎(慎公)—宁(幽公)—孝(厘公)—灵(武公)—燮(平公)—圉(文公)—鲍(桓公)—跃(厉公)—陈完(后改名田完,即田敬仲)。 田姓在延续过程中,田书之子孙占因伐莒有功,被齐景公赐姓孙氏。其传承关系是: 田敬仲(陈完)——田稚——田昏——田文子——田桓子(无宇)——田书——孙占。 田姓由陈姓分出。值得一提的是,田氏代齐历8君184年后被秦所灭,其子孙纷纷改姓。齐王田建的三子轸,后来在楚国为相,封为颖川侯,复改为陈姓。也有改姓王的 ┌田升—田安(济北王)—(王义)(王氏)—王莽 ┌齐王(田建)—│ │ └田桓—改王氏 ├法氏 │ ┌田嘉建(不食而死) 齐襄王(田法章)—├齐王(田段)—│ │ └田修建(落难后改姓王) ├田间 │ └田角 2、出自黄姓所改。明朝初年有辅佐惠帝的黄子澄,因废削诸藩之权,而引起了靖难之祸,京师不久便被各诸侯攻破,黄子澄被俘获,不屈而死,他的儿子为避祸而改名换姓为田终。后子孙也以田为姓,称田氏,多在北京附近。 二、迁徙分布 田氏最初发源地是今山东省境。自秦国吞并齐国后,田姓最初是向西、北之地迁播。汉初,田氏贵族,曾先后裂地称王,但不久均被灭掉。为了清除各地反叛势力,维护汉朝统治,汉高祖强迁关东豪族于关中的阳陵(今属陕西),田氏贵族也就不得不迁入此地。再后,田氏族人又有迁徙至北平(相当今河北、天津一带)。魏晋南北朝至隋唐这段时间里,田姓的郡望又有信都(今属河北)、范阳(今属河北)、颖川(今属河南)、汝阴(今属安徽)、并州(今属山西)、易州(今属河北)、汾州(今属山西)、衮州(今属山东)等地。可见,汉至隋唐之际,田姓已基本上分布于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宋时,田氏南迁繁衍于今福建、广东等地。据有关资料所载,田希圣为田氏闽、粤始祖,原居浙江杭州,4传至田衍,移居福建宁化,2传至滋茅,徙居福建长丁;芝英迁广东兴宁。田滋茅子松岗,于宋末迁广东海阳,后徙达埔,为大埔开基始祖。明清之际,田姓便播及大江南北广大区域。总之,从历史上看,田姓基本上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北方姓氏。 清初湖广填四川此次移民运动中,原居于湖广麻城孝感里的田玉美一脉族人迁居至四川东道重庆府合州金子沱田家河坝居住,后人遍布今重庆合川市境内以及四川、重庆等地。此脉入川立字辈:玉长儒泽世 多学宗有光 道崇尚守政 兴民可安良 家广仁必重 廷治姚应祥 维先常云显 永远定含芳。 三、郡望堂号 【堂号】 "贫骄堂":战国时候田子方做魏文侯的老师,一次子方在路上遇到太子,太子急忙下车拜见子方,子方不还礼。太子问道:"是富贵的人可以骄傲?还是贫贱的人可以骄傲呢?"子方答道:"只有贫贱的才能骄傲!诸侯骄傲,就要失去他的国;大夫骄傲就要失去他的家;贫贱的人如果自己的行为不合当官的心,说话当官的也不听,就到别的国家去,像丢掉破鞋子一样。富贵的人怎么能和他们一样呢?" 【郡望】 北平郡:西汉置郡,治所在今河北满城北。 雁门郡:战国始置郡。此支田氏,其开基始祖为唐太尉田承嗣。 京兆郡:汉时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此支田氏,为西汉大臣田蚡之族所在。 河南郡:汉时改秦三川郡置郡。此支田氏,其开基始祖为北宋右谏大夫田瑜。 四、历史名人 田 光:燕国著名的侠士,他结识燕太子丹后,曾把荆轲推荐给太子丹以谋刺秦王政,太子丹要田光保证不泄密,田光便抽刀自尽,让太子放心,又激励了荆轲。 田 文:战国时,齐国大臣。他轻财下士,门客三千号"孟尝君",是"战国四君子"之一。 田九成:明初农民起义军首领,他在陕西勉县,以白莲教组织农民起义。 田 横:本齐国贵族,秦末从兄起兵,重建齐国。楚汉战争中,自立为齐王,兵败奔彭越。汉建立,率五百人逃亡海岛,因不愿称臣于汉,全部自杀,此岛后称"田横岛"。 田 何:今文易学的开创者,专治《周易》,西汉立为博士的今文易学,都出于他的传授。 田 单:战国时人。最早采用火攻战术的大将,曾采用火攻战术击败燕军、收复70多城。 田 骈:战国时思想家,齐国人。他治学黄老,借道明法,讲学稷下,善于雄辩,与慎到齐名。

田这个姓的来历

田姓的起源与发展:田姓是我国大姓之一,在当今中国大陆姓氏中排名第五十八,在台湾排名第七十九。田姓源头众多,历史最久远的当属出自妫姓的一枝。妫姓相传是舜的后裔。田氏代齐:指中国战国初年齐国田氏取代姜姓成为齐侯的事件。前386年,周安王正式册命田和为齐侯。前379年齐康公死,姜姓绝祀,姜姓齐国完全为田氏齐国取代。   齐国:是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商之后封邦建国时,封功臣姜太公于齐地建立的齐国。经过西周、春秋时期,至公元前386年田(陈)氏取代姜氏,称作“田氏代齐”。公元前221年秦灭齐,统一天下。齐国经历了姜、田两姓执政,历时八百余年,创造了辉煌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始祖:“少典娶有蟜氏女,生黄帝、炎帝。”《史记·五帝本纪》云:“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 黄帝当年主要活动在姬水流域。因以水名为姓氏,姓姬。后来黄帝的后裔孙后稷成为周部落的首领,也以姬作为本族部落的姓氏。炎帝,即神农氏。《正义·帝王世纪》云:“神农氏,姜姓也。” 炎帝居住在渭水支流姜水流域(今陕西岐山西南),子孙依水而居,因水命氏,遂姓姜。后来传至伯夷时,正当夏禹时代,因帮助治水有功,被任命为主管四岳的长官,号为太岳,封于吕(今河南南阳西)。从此以后,炎帝的后代又称吕姓或吕姜并称。田 一、来源有二 1、出自妫姓,妫满之后,为陈氏所改。相传帝舜当天子之前,帝尧把。两个女儿嫁给了他,让他们在妫汭河边居住,他们的祖孙有留在妫汭河一带的,就是妫姓。周武王灭周后,建立了周朝,便追封前代圣王的后人,找到了帝舜的后裔妫满(为帝舜之子商均的第32代孙)。武王封妫满为陈侯,史称胡公满、陈胡公。 2、出自黄姓所改。明朝初年有辅佐惠帝的黄子澄,因废削诸藩之权,而引起了靖难之祸,京师不久便被各诸侯攻破,黄子澄被俘获,不屈而死,他的儿子为避祸而改名换姓为田终。后子孙也以田为姓,称田氏,多在北京附近。 二、迁徙分布 田氏最初发源地是今山东省境。自秦国吞并齐国后,田姓最初是向西、北之地迁播。汉初,田氏贵族,曾先后裂地称王,但不久均被灭掉。为了清除各地反叛势力,维护汉朝统治,汉高祖强迁关东豪族于关中的阳陵(今属陕西),田氏贵族也就不得不迁入此地。再后,田氏族人又有迁徙至北平(相当今河北、天津一带)。魏晋南北朝至隋唐这段时间里,田姓的郡望又有信都(今属河北)、范阳(今属河北)、颖川(今属河南)、汝阴(今属安徽)、并州(今属山西)、易州(今属河北)、汾州(今属山西)、衮州(今属山东)等地。可见,汉至隋唐之际,田姓已基本上分布于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宋时,田氏南迁繁衍于今福建、广东等地。据有关资料所载,田希圣为田氏闽、粤始祖,原居浙江杭州,4传至田衍,移居福建宁化,2传至滋茅,徙居福建长丁;芝英迁广东兴宁。田滋茅子松岗,于宋末迁广东海阳,后徙达埔,为大埔开基始祖。明清之际,田姓便播及大江南北广大区域。总之,从历史上看,田姓基本上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北方姓氏。 清初湖广填四川此次移民运动中,原居于湖广麻城孝感里的田玉美一脉族人迁居至四川东道重庆府合州金子沱田家河坝居住,后人遍布今重庆合川市境内以及四川、重庆等地。 三、郡望堂号 【堂号】 "贫骄堂":战国时候田子方做魏文侯的老师,一次子方在路上遇到太子,太子急忙下车拜见子方,子方不还礼。太子问道:"是富贵的人可以骄傲?还是贫贱的人可以骄傲呢?"子方答道:"只有贫贱的才能骄傲!诸侯骄傲,就要失去他的国;大夫骄傲就要失去他的家;贫贱的人如果自己的行为不合当官的心,说话当官的也不听,就到别的国家去,像丢掉破鞋子一样。富贵的人怎么能和他们一样呢?" 【郡望】 北平郡:西汉置郡,治所在今河北满城北。 雁门郡:战国始置郡。此支田氏,其开基始祖为唐太尉田承嗣。 京兆郡:汉时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此支田氏,为西汉大臣田蚡之族所在。 河南郡:汉时改秦三川郡置郡。此支田氏,其开基始祖为北宋右谏大夫田瑜。 四、历史名人 田 光:燕国著名的侠士,他结识燕太子丹后,曾把荆轲推荐给太子丹以谋刺秦王政,太子丹要田光保证不泄密,田光便抽刀自尽,让太子放心,又激励了荆轲。 田 文:战国时,齐国大臣。他轻财下士,门客三千号"孟尝君",是"战国四君子"之一。 田九成:明初农民起义军首领,他在陕西勉县,以白莲教组织农民起义。 田 横:本齐国贵族,秦末从兄起兵,重建齐国。楚汉战争中,自立为齐王,兵败奔彭越。汉建立,率五百人逃亡海岛,因不愿称臣于汉,全部自杀,此岛后称"田横岛"。 田 何:今文易学的开创者,专治《周易》,西汉立为博士的今文易学,都出于他的传授。 田 单:战国时人。最早采用火攻战术的大将,曾采用火攻战术击败燕军、收复70多城。 田 骈:战国时思想家,齐国人。他治学黄老,借道明法,讲学稷下,善于雄辩,与慎到齐名

田姓是不是贵族姓

田姓不是贵族姓,田氏出自妫氏,跟陈,胡两姓出自一脉。陈国(位于今河南周口市淮阳县)灭亡后,陈国国君陈胡公后裔陈完逃到齐国,后以田为氏。得姓始祖:陈国公族陈完。历史上主要的田氏名人有:战国齐国将军田忌,哲学家田骈,孟尝君田文;西汉今文易学开创者田何;唐朝魏博节度使田承嗣、田悦;明朝文学家田汝成;清朝大臣田文镜;当代戏剧作家兼诗人田汉等。

田氏家族(历史)

田与陈本一家 田横王留大名 《姓纂》说:“妫姓,舜后,陈厉公子完,字敬仲,仕齐,或号田氏,至田和篡齐为诸侯,九代至王健为秦所灭,建弟假及田?,儋子市,儋从弟荣,弟横,弟子广羽,时并裂地称王,北平。 ” 《通志氏族略》曰:“田氏即陈氏,陈厉公子完,字敬仲;陈宣公杀其太子御寇,敬仲惧祸奔齐,逐匿其氏为田。 陈、田,声近故也。 ” 《姓氏考略》:“陈公子完奔齐,以陈氏为田氏,田陈相近,故可互称,望出北平。 ”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完,奔齐,以国为姓,既而食采于田,又为田氏。 ” 由上面的四项记载,当年田氏之分自陈氏的情形,便已一目了然了。 原来,当初从陈国出奔到齐国的公子完,起初还是以陈为氏的,后来,却由食邑于田,以及田、陈二声的相近等因素,才改换了自己家族的姓氏,使得这个著名的姓氏开始出现。 这样推算起来,田氏的历史至少也在2500年以上。 田姓人还可以把自己跟上古圣君虞舜的渊源关系,追溯得一清二楚。 依照《姓纂》的考证,周朝初年被武王封为陈侯的胡公满,是虞舜之子商均的第三十二代孙,春秋时代奔齐的田姓始祖公子完,是胡公满的第十代孙,而头一个以田为姓的,却是公子完的第七代孙。 由此可知,田姓的始祖应该是虞舜的第五十四代后裔,真是脉络分明。 不过,后来的田氏却也跟大多数的著名姓氏一样,并非“仅此一家,别无分号”。 根据《列卿录》的记载,明朝初年辅佐惠帝废削诸藩之权,结果却引起靖难之祸的大臣黄子澄,在他被燕王磔死之后,他的儿子为了避祸,曾经改名换姓为田终,使得田氏增加了一支新的血脉,阵容更加的庞大。 历史上,田姓的知名人士不少。 田横和他五百壮士的事迹,更是壮烈感人。 田横是齐国的公族,是齐王田荣的弟弟。 田荣死后,田横代领其众,击项羽,收复齐地,并且迎立田荣之子田广为齐王,自任相国。 后来,田广被汉将韩信所掳,他就自立为齐王,并于刘邦取得天下之后率领从属五百余人逃亡入海岛,然后,就谱成了下面一段记载于《史记》的可歌可泣壮烈史诗: “高祖召之曰:‘田横来!大者王,小者侯;不来,且举兵加诛焉!’横乃与二客诣洛阳,未至三十里,曰:‘横始与汉王俱南面称孤,今奈何北面事之?’遂自杀。 高祖以王礼葬横,拜二客为都尉,二客皆自刎。 居海岛中之五百余人,闻横死,亦皆自杀。 ” 这是何其令人感动的一首史诗,难怪千百年来只要有人提起田横的大名,都会令人肃然起敬。

姓氏“田”的由来?

起源一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田仆,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田仆,是西周初期设置的官位,与田地农耕无关,而是专职负责管理君王所行之道路的官吏。在田仆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田仆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田氏,是古老的姓氏之一。起源二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田正,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在田正、田_、稷、田官、大司田等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田正氏、田_氏、田稷氏、田官氏等等,后皆省文简化为单姓田氏,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起源三源于姚姓与妫姓, 舜帝有虞氏后裔,此为汉族田姓的大源流。出自虞舜(姚重华)之后齐国官吏妫完(田完)后裔,属于以王侯身份为氏。起源四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时期鲁国之邑许田,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许田,是春秋时期周王朝设置在鲁国境内的一个专门用地,是由周公旦所规定的用来进行祭祀、朝拜周王之时,各诸侯国君和百官们所住宿和举行重大典礼之地。起源五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时期虢国之邑桑田,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虢国灭亡后,其地尽归强晋版图。原居于桑田之故民有以居邑名称为姓氏者,称桑田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田氏、桑氏,该支田氏读音作tián(ㄊㄧㄢ_)。起源六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大夫田公它成,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其后裔子孙以其先祖名字为姓氏,称田公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田氏,该支田氏读音作tián(ㄊㄧㄢ_)。起源七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时期晋国都城新田,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在晋都新田的住民中,有以居邑名称为姓氏者,称新田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田氏,该支田氏读音作tián(ㄊㄧㄢ_),世代相传至今。起源八源于姬姓。出自明朝初期大臣黄_之后裔,属于避难改姓为氏。黄_,是明朝初期著名政治家,提出“削藩”政策的主要人物之一。黄_被明成祖朱棣杀害后,他的儿子黄彦修为避祸改名换姓为田终,隐居在今湖北省咸宁一带,其后世子孙世代沿袭称田氏。该支田氏读音作tián(ㄊㄧㄢ_)。起源九源于匈奴族,出自汉朝时期并州匈奴,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源于白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凤凰五寨军民长官司土司,该支田氏读音作tián(ㄊㄧㄢ_)。扩展资料:田姓名人:1、田单( dān),妫姓,田氏,名单,临淄(今山东临淄市)人。战国时期齐国名将,齐国远房宗室。2、田氏,名因齐,齐威王(公元前378年—公元前320年),妫姓,田氏,名因齐,田齐桓公(与春秋五霸之首的姜齐桓公非同一人)田午之子,战国时期齐国(田齐)第四代国君,公元前356年到公元前320年在位。3、田文,即孟尝君。妫姓田氏,名文,“战国四君”之一(注:战国四君亦称战国四公子),战国时期齐国贵族,齐威王田因齐之孙,靖郭君田婴之子,齐宣王田辟疆之侄。因封袭其父爵于薛(今山东省滕州市官桥镇),又称薛公,号孟尝君。4、田忌,生卒年不详,妫姓,田氏(亦作陈氏),名忌,字期,又曰期思,封于徐州(今山东滕州南),故又称徐州子期。战国时期齐国名将。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田姓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田单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齐威王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田文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田忌

求田姓家谱啊!~有知道的吗?

田姓的起源与发展- - 田姓是我国大姓之一,在当今中国大陆姓氏中排名第五十八,在台湾排名第七十九。田姓源头众多,历史最久远的当属出自妫姓的一枝。妫姓相传是舜的后裔。武王灭商后,为便于国家的治理而追封上古圣王的后裔,妫姓中的妫满因此被封为陈侯,其所在的陈,大致位于今天河南开封以东,至安徽亳县以北,都城宛丘,就是今天河南周口市淮阳县。妫满史称胡公满、陈胡公。其后裔以陈为姓。春秋时,陈历公之子子陈完为避祸逃亡齐国,齐桓公封他于田,陈完以地为氏,改称田氏,田完成为田姓始祖。此事在许多史籍中都有记载,《通志·民族略·以国为氏》载:“田氏即陈氏,陈历公子完,字敬仲,陈宣公杀其子御寇,敬仲避祸奔齐,遂匿其氏为田。”《姓纂》载:“妫姓,舜后,陈厉公子完,字敬仲,仕齐,或号田氏,……”《通志氏族略》载:“田氏即陈氏,陈厉公子完,字敬仲;陈宜公杀其太子御寇,敬仲惧祸奔齐,逐匿其氏为田。陈、田,声近故也。”《姓氏考略》载:“陈公子完奔齐,以陈氏为田氏,田陈相近,故可互称,望出北平。”《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完,奔齐,以国为姓,既而食采于田,又为田氏。” 田姓另一枝较早的源头可追至传说中农神田祖,《姓氏急救篇》中记载田祖的后裔以田为姓,但这一说法缺乏充足的史料佐证。 田姓自得姓后,其发展是十分迅速的。除了田姓人自身的繁衍外,其他各姓和各族人出于各种原因的加入也促进了田姓的发展。如《金史》记载女真族的呵不哈姓改为田姓。金朝建立后,由于受宋文化的影响,开始有女真人改姓汉姓,金初的世宗、章宗等,为禁止这种行为曾明令,“禁止女真人得译为汉姓”、“犯者抵罪”。但此举并未收到多大成效,女真皇族中的一些人冲破禁令,改姓汉姓,致使百姓纷纷效仿,到金末时已经有数十个女真姓改为汉姓,呵不哈姓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改为田姓的;宋朝庆元年间,绍兴年间进士,宁宗朝官拜左丞相的留正因为“庆元党禁”而遭罢逐,到绍兴隐居。明朝洪武初年,其后裔去掉留字上的卯,以田为姓;还有一支田姓是明初大臣黄子澄的后裔。“靖难之役”后,朱棣击败惠帝,随后便对主张削藩的大臣进行屠杀,黄子澄被俘后不屈而死,其子为避祸而改为田姓,其后裔就以田为姓;土家族中的田姓人很早就见诸于史籍,如《南齐书》等史籍中都有记载。目前脉络较为清晰的土家族中的田姓是湘西的一支土家族田姓,清朝江苏无锡人顾彩《容美纪游》中称容美当时的司主叫田舜年。有学者根据田舜年编修的《容阳世述录》和《元史》、《明史》、《清史稿》等史籍由田舜年一支田姓依次上溯为田甘霖、田玄、田楚产,田宗愈、田九龙、田世爵、田秀、田保富、田潮美、田胜贵、田光宝、田乾宗(土家浯名为田先什用)和元朝的墨施什用,墨施什用再往上的裔承关系已难以考证,不过由此可以得知,这支田姓诞生于元朝;台湾原住民中也有许多田姓人,台湾原住民中田姓的来源有多种,其中一枝比较特殊,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一位纹面老人叫田贵实,他的父亲叫西畔·乌茂,并不是姓田,日本侵占台湾时,将大批高山原住民强行迁至平地,田贵实的父亲就在当时被强迫迁下山,并被取了一个日本名字“材田三郎”,抗日战争胜利后,户籍人员进行姓名登记时,他的父亲告诉户政人员喜欢种田,因此就被登记为田姓,井因为人多、钱多、土地多而被登记为“田三多”。

田姓的历史和现状如何?

田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如下所示:出自西周时期官吏田仆,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田仆,是西周初期设置的官位,与田地农耕无关,而是专职负责管理君王所行之道路的官吏。不涉及其它,相当于今天的农业部部长,主要负责管理井田之公亩部分,也就是王室所食之田。扩展资料田姓名人田文镜:田文镜 (1662年—1733年),字抑光,清朝康熙、雍正时大臣。原隶籍汉军正蓝旗,雍正五年(1727年)因功抬入汉军正黄旗。监生出身。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二十二岁的田文镜出仕县丞,升知县、知州,历二十余年。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官内阁侍读学士。雍正帝即位后,深受宠待。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田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