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姓历史100位名人,张姓有哪些名人?

本文目录一览:

  • 1、张这个姓氏在中国历史上都有哪些名人?
  • 2、中国古代姓张的名人
  • 3、
  • 4、张姓有哪些名人?
  • 5、姓张的历史名人有谁
  • 6、历史上姓张的有哪些名人?
  • 7、姓张的名人有哪些?
  • 8、姓张的历史名人有哪些简介
  • 9、张姓名人及历史人物

张这个姓氏在中国历史上都有哪些名人?

历史上的张姓名人 张仪,张苍,张禹,张邯,张湛,张纯,张酺,张奋,张敏,张皓,张歆,张颢,张温,张延,张喜,张悌,张华,张行成,张文,张大安,张光辅,张锡,张柬之,张仁愿,张嘉福,张说,张嘉贞,张九龄,张镐,张镒,张延赏,张弘靖,张文蔚,张策,张延朗,张孝杰,张琳,张齐贤,张知白,张士逊,张商英,张邦昌,张浚,张浩,张璁,张璧,张治,张四维,张位,张瑞图,张至发,张四知,张瑞,张玉书,张英,张鹏翮,张廷玉,张之万,张之洞,张良:张骞:张衡:张道陵:张仲景:张飞:张遂: 张旭:张择端,张景岳:张居正:张德成:张秀眉:张天师:张大千:张自忠:张学良,张澜,张爱玲,数不清的秦汉以前,只有帝王诸侯有谱牒。魏晋南北朝时期,世家大族为维护自己的利益,特别重视门第、血统和婚姻等方面的纯洁性和排它性,以维护自己政治方面的特权,于是贵族和平民都有了谱牒,从而谱牒学也成为一种专门的学问。唐宋以至明清,各个姓族不断修续谱牒、家乘。现存的家乘、谱牒,大多是明清时代修撰的。 谱牒加深了豪门大族与庶族寒人之间的鸿沟,使世家大族内部嫡庶尊卑关系得以强化。它用血缘关系的纽带模糊了阶级意识,使封建宗法制度得以维持和巩固。但是,家乘、谱牒也具有不可忽视,的文献价值。就张姓的家乘、谱牒而言,它记录了张姓诸家族的氏族来源、世代系统、人物传记、迁徙居住、婚姻嫁娶、子孙繁衍和与此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不失为研究家族史、社会史的重要原始资料。 修谱 在修撰谱牒之风相当兴盛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作为张姓这样的大姓氏,也应该有家乘、谱牒的修撰,只是因为时间久远,没有能够保留下来。现在我们可以考知的张姓家乘、谱牒,有唐朝人张太素的《敦煌张氏家传》20卷,此后又有《曲江张氏家谱》一卷。 宋元明清诸代,各地的张姓家谱不断修撰,以至于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修续家谱。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张浚等人修纂的《张氏统宗世谱》有18卷,后来又扩展到2l卷,并附有《文献》l1卷,卷帙极为丰富。这部谱书将当时全国各地的张姓家族的有关情况全部收入,书中还附有《张氏古今迁居地理图》17幅。这是张姓的一部极为重要的谱书。民国时期,张姓聚族修续家谱之风方兴未艾,建国后一些地方也有续修家谱的情况。 家谱的分布 现在图书馆收藏和目录书著录的张姓谱书有100多种。《中国家谱目录》一书收录张氏家谱114种,计949册。 这些张姓谱书如果按地区分,以江苏省最多,达25种;其次是湖南省,有18种;再次是山西和浙江两省,各有12种。此外,湖北省有8种,山东省有6种,河北、安徽、福建、四川4省各有5种,广西、甘肃、宁夏三省区各有2种,河南省有1种。不分地区的有4种。如果从支派族望上看,清河张氏的家谱最多,达十余种;其次是湘谭张氏,有6种。定阳、南张、姚江、余姚、中湘、湘乡等地张氏,各有3种;浙江、安丘、南皮张氏,各有2种;其他地区张姓支派,多为 1种。 家谱的种类 这些张姓谱书的名称各异,有家谱、宗谱、族谱、世谱、世系谱、会通谱、房谱、支谱、草谱、通谱、谱书、纪略、家乘、世系、先芬录等。名称中往往还包含具体郡望、门派或者先祖号谥,以及郡、县、乡名,以与别的谱书相区别。有的名称中还加有“续修”、“三修”、“四修”等字样。 家谱的内容 张姓的各种家乘、谱牒尽管文字繁简不一,记述范围有别,但内容却大体相同,一般包括序言、凡例、家族世系、家族法规、先祖行状和家族文献等。其中家族世系是家谱的中心内容,为谱书所必备。 谱书中关于家族世系的记述,既要注重上下垂直关系,使源流承递清楚。又要注重左右横向关系,详列人物事迹。张姓谱书往往首先阐明本家族的繁衍源流,然后再详述各支各派的人物事迹。世系不仅要记载本宗族的人物名谓,而且还多通过派语来说明人物的宗派和辈分。 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张氏宗族的《宗规》中就有“族派字目”。这个宗族共分10个支派,取南宋大儒朱熹“忠孝持家远,诗书命世长”10个字,让各支派分占一字。再以这一字为首,联成五言四句,作为派语。如“忠”字一支的派语是:“忠勤襄国事,正直立人纲。龙虎风云会,修齐诩世良。”这一支派的第一代取名要用上“忠”字,第二代取名要用上“勤”字,第三代取名要用上“襄”字,依此类推。这样,通过一个人的名字,就可以知道他属于哪一支派哪一辈分。张姓族谱信息:张 9137【全国】江浙张氏家乘述馀不分卷 张镛补辑 钞本 一册 河北大学 注:记事清雍正十年止。 9138【全国】灵岩张氏宗谱三卷 (清)张大猷 张武良修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面忍堂木刻本 三册 河北大学 注:该族散居江苏镇江、浙江鄞县。 9139【全国】清河张氏宗谱十六卷首一卷 (清)张日佐 张日暹纂修 清乾隆十七年(1752)崇本堂木刻本 十六册 河北大学 安徽徽州地区博(残) 四川 重庆市图(残) 注:读族散居在安徽休宁和江西婺源。 9140【全国】张氏会修统宗世谱四卷 (明)张七镐等修 明嘉靖十四年(1535)刊本 四册 美国 9141【全国】张氏统宗世谱十一卷 (明)张阴辉等修 明嘉靖十五年(1536)记事刊本 四册 美国 9142【北京】张氏宗谱一卷 (民国)张广纯纂 民国十八年(1929)稿本 辽宁辽阳市曙光乡徐家屯村 9143【天津静海】张氏家乘不分卷 (清)张春景等修 清光绪十二年(1886)清德堂钞本 二册 美国 9144【河北沧州】清池张氏宗谱五卷 (清)张肇治增修 清道光十九年(1839)思本堂木活字本 四册 浙江图 9145【河北】宁晋张氏族谱六卷 (清)张湑等修 清同治十二年(1873)刊本 科图 美国 9146【河北滦平】张氏谱书不分卷 (清)阖族同修 清光绪三年(1877)修 民国四年(1915)石 印本 六册 河北大学 9147【河北】南皮张氏族谱十二卷 (清)张受长 张卿子纂修 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刻本 人民大学 辽宁大连市图 浙江图(残) 日本 美国 9148【河北】南皮张氏东门家谱不分卷 (清)张元果等修 清道光十七年(1837)永恩堂刊本 二册 美国 9149【河北】南皮张氏族谱 (清)张晚畴修 清道光三十年(1850)钞本 一册 河北大学 9150【河北】南皮张氏西门家谱 (清)张佩训修 清光绪九年(1883)木刻本 一册 河北大学 9151【河北】南皮张氏族谱二卷 (民国)张新善等重修 民国十四年(1925)天津源泰印字馆铅印本 二册 吉林大学 9152【河北】南皮张氏四门第十八支宗谱 (民国)张厚光等编辑 民国二十七年(1938)北平铅印本 一册 北图 吉林大学 9153【河北】 献县垛庄张氏家谱二卷 (民国)张濂修 民国十八年(1929)排印本 一册 吉林大学 日本 美国 9154【河北景县】张氏族谱不分卷 (清)张殿甲修 清嘉庆二年(1797)刻本一册 人民大学 9155【河北景县】张氏族谱不分卷 (清)张荫江续修 清宣统三年(1911)序石印本 一册 日本 美国 9156【河北景县】景州枣林张氏族谱不分卷 张鸿熙等修 民国十一年(1922)刊本 四册 美国 9157【山西平定】张氏族谱不分卷 (清)张文选等修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刻本(序) 北图 人民大学 辽宁图 美国 注:清雍正九年张恒福首修。 9158【山西平定】张氏爱谱不分卷 (清)张学鲁等修 清咸丰七年(1857)刊本 一册 北图 美国 9159【山西五台】张氏家谱一卷 (民国)张忠立纂 民国二十二年(1933)写本 山西五台县五级村 9160【山西介休】宗阳张氏族谱四卷 张清政等修 清嘉庆十八年(1813)活字本 四册 美国 9161【山西介休】定阳张氏族谱四卷 (清)张清谟修 清道光二十五年(1846)木刻本 四册 历史所 河北大学 山西大学 辽宁大 辽市图 日本 美国 注:清乾隆五十一年张焕始修。 9162【内豪古喀剌沁】三韩张氏世系谱不分卷 (清)张承恩修 清同治、光绪间写本 辽宁大连市图 注:清康熙十七年张朝璘、张朝珍创修。 9163【辽宁北镇】张氏家谱一卷 (清)张朝璘重修 清康熙十八年(1679)刻本 一册 历史所 注:此为始修谱。 9164【辽宁北镇】张氏家谱不分卷 (清)张任在增修 清嘉庆八年(1803)张溥重钞稿本 复旦大学 注:清康熙十七年张朝璘、张朝珍首修。 9165【辽宁北镇】张氏家谱不分卷 (清)张溥等修 清道光十四年(1834)写本 一册 日本 美国 9166【辽宁北镇】庆宁张氏家谱不分卷 (清)张溥撰 清咸丰间钞本 辽宁图 注:张朝璘、张朝珍首撰於清康熙十七年,张溥 嘉庆十八年重撰,后人填写,记事止咸丰九年。 9167【还宁】顺天张氏家谱不分卷 (清)张安常续修 清道光七年(1872)序 清钞本 一册 人民大学 9168【辽宁辽阳】张氏宗谱不分卷 (清)张安常等修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钞本 一册 美国 9169【辽宁辽阳】张氏家谱不分卷 清道光三十年(1850)写本 一册 美国 9170【吉林双阳】张氏宗谱六卷附篇三卷 (民国)张文房 张树棠修 民国十七年(1928)铅印本 辽宁图 9171【上海)申浦张氏宗谱六卷 (民国)张克昌等修 民国十七年(1928)上海九如堂活字本 六册 美国 9172【上海】奉贤张氏宗谱□□卷 清光绪三年(1877)刊本 上海奉贤县档 9173【上海】奉贤张氏家谱六卷首一卷 (民国)张忠裁等重修 民国六年(1917)崇本堂铅印本 二册 北图 注:此为三修本。 9174【上海松江】云间张氏族谱四卷 (清)张谦 张廷柱 张世瑛重辑 清同治十三年(1874)纂钞本 上海松江县政协 9175【上海松江】云间张氏族谱续卷一卷 张宗佑辑 手写本 上海松江县政协 9176【上海松江】云间张氏世表一卷 清写本 南京博 注:考口题《清河家谱世系表》。 9177【上海松江】南塘张民族谱八卷 (清)张飞均重修 清光绪十三年(1887)木刻本 上海忪江县博(残存上、中册) 注:此谱始修於清乾隆四十七年张星会。 9178【上海松江】南塘张氏前族谱二卷 (清)张观吉续修 清光绪十九年(1893)刊本 上海师大 注:始修於宋绍定五年张镛。 9179【上海松江】南塘张氏族谱八卷 (清)张观吉重修 清光绪(十九年(1893)刊本 上海师大 注:首修於清乾隆四十七年张星会。 9180【上海松江】南塘张氏族谱不分卷前族谱二卷 首一卷 (清)张德刚等纂 清光绪十三至二十一年(1887-1895)刻本 四册 上海图 9181【上海青浦】张氏族谱不分卷 (清)张为寿修辑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家刻本 四册 北图(残) 9182【上海青浦】汇溪张氏支谱二十六卷首二卷末一卷 (民国)张瑛照增修 民国五年(1916)知本堂铅印本 上海青浦县档 美国 注:谱首修於清康熙二十九年。 9183【江苏】瓜渚张氏宗谱四卷 (清)张錞增续 清道光八年(1928)活字本 四册 北图 南京图 9184【江苏江浦】张氏宗谱十卷 (民国)张嗣钊编纂 民国九年(1920)得宜堂活字本 六册 北图 日本 美国 9185【江苏溧水】义台张氏家乘十六卷首一卷 清同治十一年(1872)木活字本 江苏溧水县群力乡蒲杆村 注:谱首修於宋绍兴元年张景先。 9186【江苏徐州】彭城张氏族谱□□卷 清道光五年(1825)刊本五册 江苏铜山县张氏 9187【江苏铜山】张氏族谱□□卷 (清)康熙五十七年(1777)重刊本 六册 江苏铜山县张氏 注:有张竹坡史料。 9188【江苏】钢山张氏家传 (民国)张德广辑 民国石印本 一册 北图 注:有民国五年(1916)张德广铜山张氏家传后记。 9189【江苏丰县】张氏族谱二卷 (民国)张连瑞 张金铬重修 民国十二年(1923)石印本 江苏丰县孙娄乡张庄村 9190【江苏丰县】张氏家谱六卷 (民国)张兰桾纂 民国十八年(1929)石印本 江苏丰县顺河乡张口村 9191【江苏赣榆】张氏支谱不分卷 钞本 江苏赣榆县档 9192【江苏赣榆】张氏家谱一幅 百忍堂白布钞本 江苏赣榆系档 9193【江苏淮阴】张氏宗谱不分卷 (清)张光藻等重修 清同治九年(1870)序写本 二册 日本 美国 9194【江苏】淮阴张氏宗谱九卷 (清)张效颜等修 民国十六年(1927)石印本 九册 上海图 9195 江苏省宿迁县张氏族谱三卷 (民国)张霁光 张殿佑总修 张浩沁撰文 民国八年(1919)世铭堂石印本 江苏宿迁县图 9196【江苏】泗阳张氏支谱六卷 (清)张印心修 民国二十四年(1935)横梁堂石印本 四册 上海图 9197【江苏】泰县张氏家乘一卷 (民国)张锡蕃纂 民国十八年(1929)铅印本 一册 江苏泰州市图 日本 美国 9198【江苏】靖江张氏宗谱二十卷 (清)张绩金 徐鸿江纂修 清光绪十三年(1887)木刻本 二十册 河北大学 9199【江苏靖江】张氏族谱 (民国)张氏三凤堂编辑 何民俊撰 民国二十六年(1937)木刻本 江苏靖江县文 9200【江苏扬州】交台张氏分迁邵伯支谱六卷 (清)张庆堂 张春雷等重修 清嘉庆十六年(1811)上海居易堂木活字本 十册 日本 美国 注:封面版心《义台分支邵伯张氏家乘》。 9201【江苏扬州】张氏族谱四卷 (清)张薰等修 清咸丰四年(1854)木活字本 四册 北图 注:自苏州迁扬州东乡浦头。 9202【江苏扬州】维扬浦头张氏族谱不分卷 (清)张客修 清同治八年(1869)活字本 北图 人民大学 9203【江苏江都】雏扬江都张氏十四修族谱八卷 (清)张绍泰主修 张巨川编订 清光绪十一年(1885)敦善堂活字本 十册 历史所 吉林大学 注:目录题《江都张氏善二公支谱》,扉页版心 均题《张氏族谱》,版心下题“思孝堂”。元至 正二年始修。 9204【江苏江都】张氏族谱六卷 (清)张亮臣等十四修 清光绪十一年(1885)金鉴堂木活字本 六册 美国 注:卷端《维扬江都张氏家谱》。 9205【江苏扬州】丁汉张氏族谱四卷 (清)张珪 张纯仁等重修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木活字本 四册 日本 美国 9206【江苏】江都张氏宗谱四卷 (清)张以岱等重修 清光绪十五年(1889)木活字本 四册 美国 9207【江苏】江都张氏族谱十八卷 (清)张永连编辑 清光绪十七年(1891)活字本 二十二册 美国 9208【江苏江都】张氏宗谱六卷 (民国)刘嵩泉纂辑 民国八年(1919)孝友堂木活字本 六册 南京图 9209【江苏江都】维扬张氏族谱十二卷 (民国)张政鳌等重纂 民国十一年(1922)孝思堂活字本 十二册 吉林大学 9210【江苏江都】张氏宗谱四卷 张万福等主修 刘嵩泉纂辑 民国十二年(1913)活字本 四册 北图 92il【江苏江都】雏扬张氏老四房第十五次续修族 谱六卷 (民国)张政钜修 民国三十八年(1949)刻本 六册 吉林大学 9212【江苏泰兴】张氏三修家谱十四卷 (清)张行俭续修 清光绪二十年(1894)木刻本 江苏泰兴县古楼西街(缺一册) 9213【江苏泰兴】张氏家谱六卷 (民国)张进寿重修 民国三十五年(1946)木刻本 江苏泰兴县焦荡陆元村(缺卷2) 9214【江苏泰兴】张氏景贤支谱□□卷 木刻本 江苏泰兴县古楼西街(存一册) 9215【江苏南通】通州张氏宗谱二十卷图一卷 (清)张憘增等修 张謇总纂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敦伦堂刻本 十二册 江苏南通市图 9216【江苏南通】张氏宗谱 清孝友堂刻本 江苏南通市图(存卷4) 9217【江苏】南通张氏常乐支谱一卷 (民国)张謇修纂 民国十年(1921)序铅印本 一册 历史所 吉林大学 江苏南通市图 江苏南通市博 9218【江苏如皋】张氏宗谱十五卷 (清)姜春煦 张大庚纂修 清道光八年(1828)木刻本 二十册 河北大学 9219【江苏丹阳】张氏宗谱十卷 (清)张昌绶等修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孝友堂活字本 十二册 北图 9220【江苏镇江】京江张氏家乘十六卷 (清)张长钰汇编 清道光五年(1825)刻本 山西大学 注:谱首修於清乾隆三十二年张学林。 9221【江苏镇江】张氏族谱四卷 (清)张元等重修 清道光十七年(1837)木活字本 四册 日本 美国 9222【江苏镇江】京江张氏家乘六卷 (清)张口等纂 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刻本 江苏镇江市博 9223【江苏镇江】润州开沙张氏族谱□□卷 清道光间木刻本 江苏宿迁县图(存卷2、13) 9224【江苏镇江】京江张氐宗谱六卷 (清)张浈 张森纂修 清光绪五年(1879)木活字本 北图 江苏泰州市图 日本 美国 9225【江苏镇江】润城张氏五修族谱十卷 (清)张绶青刊修 清光绪十八年(1892)二铭堂木活字刊本 科图 吉林大学 日本 美国 注:又名《关中迁润张氏五修族谱》。 9226【江苏镇江】润州开沙张氏族谱六卷 (清)张昌定纂修 清宣统三年(1911)活字本 十二册 历史所 美国 注:清中期张有鼎始修。 9227【江苏】丹徒张氏族谱八卷首一卷 (清)张福璜纂修 清光绪六年(1880)刻本 四册 历史所 河北大学 注:清道光二十七年张宗海始修。 9228【江苏丹徒】京江张氏宗谱六卷 (民国)张宗樨 张崇本修 民国三十年(1941)孝友堂刻本 六册 南开大学 江苏镇江市博 注:始修于清道光二十五年,此为二修。 9229【江苏丹阳】云阳张氏宗谱十卷 (清)张飞渚等修 清光绪十二年(1887)亦政堂木活字本 十册 美国 9230【江苏丹阳】张氏重修族谱十卷 (清)张灿禄 张仪铭等重修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木活字本 三十册 日本 美国 9231【江苏丹阳】张氏家乘□□卷 (民国)张龙子重修 民国三十三年(1944)木刻本 江苏丹阳县松卜乡麦溪村 9232【江苏】常州文成里张氏宗谱十六卷首一卷 (清)张利贞等修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孝友堂刻本 十二册 南京大学 9233【江苏常州】毗陵城南张氏宗谱十卷附一卷 清光绪元年(1875)百忍堂活字本 十四册 人民大学 注:此书始修于清同治十二年。 9234【江苏常州】张家坝张氏宗谱八卷 (清)张义经修纂 清光绪四年(1878)书忍堂活字本 八册 江苏苏州市博 9235【江苏常州】张家坝张氏宗谱十卷 (民国)张仲康修纂 民国七年(1918)书忍堂活字本 十册 北图 江苏苏州市博 9236【江苏常州】毗陵张氏宗谱四卷 (清)张永源编 清光绪十九年(1893)慎德堂木活字本 南京图历史名人 张仪 (前?~309年) 战国时魏国大梁(今河南开封)人。政治家、外交家、纵横家、谋略家。鬼谷子门生,相秦惠王,以连横之策游说六国,使六国背叛纵约以事秦。惠王卒,六国复合纵以背秦,群臣谗之,乃去秦而为魏相,一年后卒。 张良 (前 ? - 前 186年) 字子房。汉初名臣,政治家、谋略家。汉初三杰之一。本是韩国公子,秦灭韩,良欲为觊齁仇,乃使人击始皇于博浪沙,不中,遂更姓名,隐于下邳,而受太公兵法于圯上老人。后为高祖策画定天下,被誉为“第一谋士”。封留侯,晚好黄老,学辟谷之术。卒谥文成。 张骞 (?~前114年) 字子文,西汉成固(今陕西省城固县)人。武帝时以军功封博望侯,旋拜中郎将,出使乌孙,分遣副使至大宛、康居、大夏等,自此西北诸国方与汉交通,使汉朝能与中亚交流,并打通前往西域的南北两条通路,引进优良马种、葡萄及苜蓿等。 张道陵 (34~155年) 道教的真正创教人,第一天师。本名陵,东汉沛国(今安徽省宿县西北)人。以符水禁咒法惑人,从学者须出五斗米,故世称五斗米道。亦称张天师。著《老子想尔注》等。 张衡 张衡,东汉建初三年(公元78年)生;永和四年(公元139年)卒。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人,汉族。他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制图学家、诗人、汉朝官员,为我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浑天仪、地动仪、指南车发明人。著述极丰,科研成果极多,有“科圣”之称,有“张衡环形山、张衡小星星”命名。 张仲景 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称为医圣。相传曾举孝廉,做过长沙太守,有张长沙之称。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 东方朔(前154——前93),本姓张,平原厌次(今山东惠民县)人。西汉辞赋家,官至太中大夫,后人辑有《东方太中集》。 张 角(?—184),号天公将军,钜鹿(今河北平乡县)人,黄巾起义军首领,太平道创始人。张角早年信奉黄老学说,对在汉代十分流行的谶纬之学也深有研究,对民间医术 、巫术也很熟悉。 张辽(169-222年) 字文远,三国魏国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城大夫庄)人,曹魏著名将领,五子良将之一。官至征东将军。 张郃(?-231) 字隽义,三国魏国河间鄚(今河北任丘北)人。曹魏名将,五子良将之一。官至征西将军。 张飞 (?~271年) 字益德,一作翼德,三国蜀汉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少与关羽俱事刘备,号万人敌。官至车骑将军,封西乡侯。刘备伐吴,飞率兵会合,出兵前为部下所杀。谥桓。 张昭(156——236),字子布,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三国时期吴国重臣,著名政治家,著《论语注》,谥吴文侯。 张松(?——212),字永年,蜀郡(四川成都人),谋士、官至别驾,助刘备取西川。 张载(?——?),字孟阳,西晋文学家、辞赋家、田园诗人,安平人,官至著作郎、中书侍郎。著有《剑阁铭》、《榷论》、《濠汜赋》等。与其弟张协、张亢俱以文学、辞赋著名,史称“三张”。 张协(?——?),字景阳,西晋文学家,诗人,擅长五言诗,与其兄张载齐名,官至中书侍郎,河间内史等。 张亢(?——?),字季阳,西晋文学家,辞赋家,诗人,著述颇丰。 张华(232——300),字茂先,河北固安人,西晋文学家、诗人、政治家,著《博物志》、《张华集》书。 张契此,五代高僧,明州(浙江奉化)人,人称“布袋和尚”,传为弥勒佛化身。 张丽华 南朝陈后主妃,神采艳丽,聪慧强记,后主常抱置膝上,共商军国大事。国亡,与后主俱入井,隋军擒而斩之。后祀奉为十月芙蓉花神。 张元素,字洁古,医学家,金代易州(今河北易县)人,中医易水派创始人。著《医学起源》、《医方》、《洁古本草》等书。 僧一行,本名张遂,(683——727),邢州巨鹿(今河北邢台市)人,中国唐代杰出天文学家,得道高僧。精天文,通历法。谥一行、大慧禅师。著述颇丰,科研成果极多。是世界上第一位测量子午线的人。 张柬之(625——706),字孟将,襄州襄阳人。唐朝著名宰相,以“神龙政变”迫使武则天退位,恢复李唐社稷而闻名。 张九龄(678——740),字子寿,又名博物,韶州始兴(今广东韶关始兴县)人。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官至平章事(丞相)。有《张燕公集》传世,诗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为千古绝唱。 张果老,唐代道士,八仙之一,邢州广宗(今邢台广宗县)人。 张籍,唐代诗人,江苏吴江人,著《张司业集》。 张说(667——730),唐代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字道济,一字说之,原籍范阳(今河北涿州)人,世居河东(山东永济),官至宰相,谥文贞。有《张燕公集》、《张说之集》传世。 张继(715——779),唐代诗人,字懿孙,官至检校郎中,湖北襄阳人,著《张祠部诗集》,代表作《枫桥夜泊》。 张择端 字正道,又字文友,东武(今山东诸城)人,北宋末年画家。他自幼好学,早年游学汴京(今河南开封),后习绘画。宋徽宗时供职翰林图画院,专工界画宫室,尤擅绘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后“以失位家居,卖画为生,写有《西湖争标图》、《清明上河图》。”是北宋末年杰出的现实主义画家。其作品大都失传,存世《清明上河图》、《金明池争标图》,为我国古代的艺术珍品。作品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 张居正(1525~1582年) 字叔大,号太岳,明江陵人。穆宗时入阁,神宗时为首辅,综核名实,信赏必罚,整饬纪纲,推行一条鞭法,为相十年,海内称治。卒谥文忠。着有太岳集、帝鉴图说等。 张旭 字伯高,唐代吴(今江苏苏州)人,生卒年不详。为著名书法家,以草书最为知名,有草圣之称。其书法逸势奇状,连绵回绕,具有新风格。与李白歌诗、裴旻剑舞并称三绝。相传他往往大醉后呼喊狂走,挥洒落笔,有时以发濡墨而书,故世称为张颠、书颠。 张士诚 (1321~1367年) 小字九四,元朝泰州(今江苏省泰县)人。元末群雄之一。本从事运盐业,后据吴中,自称吴王,后为明将徐达、常遇春所擒,自杀身亡。 张景岳(1563——1640),又名张介宾,字会卿,别号通一子。明末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杰出医学家。有《景岳全书》巨著传世。 张三丰 生卒年不详。宋武当道士,所创太极拳术,闻名当时,其法传于后世,称内家拳,又称武当派。或作张三峰。(2) 名全,一名君宝,号三丰,明朝辽东懿州(今黑山县境)人,生卒年不详。因其不修边幅,又称张邋遢。史称其辟谷数月不饥,事能前知,太祖、成祖求之,皆不得,英宗时赠为通微显化真人。 张廷玉(1672——1755),大清重臣,三朝元老,保和殿大学士。字衡臣,安徽桐城人。在朝辅政五十年。官至刑部吏部尚书。封三等伯。主撰《康熙字典》、《雍正实录》、《明史》、《清会典》。配享太庙,其母吴氏封一品夫人。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香岩、又号台公、无竞居士,晚年字号抱冰。河北南皮人,人称张香帅,谥号文襄。大学士、军机大臣、封建大吏。中国民族工业、重工业主要奠基人,为中国高等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 张謇(1853——1926),字季直,号蔷庵。江苏海门人,祖籍江苏常熟,大清状元,中国近代杰出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慈善家,官居三品,历任中央教育总长、实业总长、总商会总长、水里总长等职务。先后创办上海海洋大学等,与马相伯和创复旦公学,创佳南通博物馆,军山气象台等。创办实业数家。 张作霖(1875~1928年) 字雨亭,奉天海城人。民国官至东三省巡阅使,握三省军政大权,为奉系领袖。两次直奉战争,先败后胜。民国十六年称大元帅,在北京组政府。十七年因国民革命军进抵河北,军事失利,退回关外. 张大千(1899~1983年) 四川内江人,原名张正权,又名爰,字季爰,号大千,别号大千居士,中国著名的国画大师。早期专心研习古人书画,特别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后旅居海外,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尤其是泼墨与泼彩,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他的治学方法,值得现代的画家们借鉴。 张学良(1901~2001) 奉系军阀张作霖之子。西安事变发动者。中国张姓的演艺界名人很多,张国荣是香港著名影星,他主演的经典影片《霸王别姬》,至今被人津津乐道。他跳楼自杀后,很多影迷为他哭泣,演艺圈搞了多次纪念活动。张学友号称香港天王级的歌星,他的歌很有磁性,很受歌迷的推崇,为此他在大陆举办了多场演唱会,每一场都爆满,可见大家对他的喜欢。香港的女影星张柏芝也是炙手可热的著名影星,她演过很多电影、电视剧,也发行过唱片,年纪不大,有很高的知名度。 无张不成村 在大陆的张姓歌星中,超女出身的张靓颖人气一直很高,她以独特的海豚音响誉歌坛,声音很有感染力,为冯小刚电影《夜宴》演唱过主题歌后,更是得到音乐界名家的首肯。张惠妹是台湾高山族的演员,十几年前被张雨生发现后收为弟子,她的声音高亢有力,又很有地方特色,她歌唱的时候载歌载舞,风格热辣奔放,特别能够调动舞台气氛,使大家的情绪跟着她一起高涨起来。现代名人艺人 张艺谋 张学友 张燊悦 张艾嘉 张柏芝 张会广 张乾龙 张楚 张德豪 张德兰 张帝 张东健 张丰毅 张凤凤 张镐哲 张国荣 张恒 张洪量 张惠春 张惠妹 张家辉 张杰 张琳(第一个男子游泳冠军) 张敬轩 张俊 张可颐 张可芝 张克帆 张瑞敏 张丽瑾 张立基 张迈 张萌萌 张明敏 张蔷 张清芳 张琼瑶 张桑悦 张善为 张韶涵 张腾 张伟文 张卫健 张文森 张信哲 张行 张杏月 张秀卿 张瑶 张也 张茵 张雨生 张宇 张玉华 张元蒂 张真 张震岳 张振富 张振宇 张志家 张智成 张智霖 张赫 张靓颖 张含韵 张国立 张超 张一山 张远 张嘉译 张嘉倪 张嘉儿 张梓琳 张峻宁 张曼玉 张鸿祥 张楠 张敏 张庭 张君睿 张勋杰 张磊 张小磊 张(大)伟 张莉莉 张博 张潮 张翰 张彪张仲景、张学良、张九龄、张浩、张温、张天师、张大千、张英、张飞……名人楼上的都说了那么多了 我就不说了 但说到辈分 这个是不一定的 没个地方的张氏家族辈分划分都是不一样的 比如某个张氏大族为了维护自己家的血统 他会自己修族谱 那么他家里族人就会根据新修的族谱来起名字 所以族谱辈分是不一定的张飞张家港张铁林张无忌张三丰张荣国张海根中国道教创始宗师(张天师) 张道陵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武术宗师 张三丰三国时期最著名的将领之 张飞 张辽 张颌 张任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诗人之 张说 张九龄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医生之一 张仲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学者之一 张仲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辩士之一 张仪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谋士之一 张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美女之一 张丽华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丞相之一 张居正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阴谋家之一 张角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张衡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外交官之一 张骞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书法家之一 张旭 (草圣)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军阀之一 张作霖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将军之一 张自忠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大将之一 张云逸中国当代最著名的富翁之一 张朝阳中国当代最著名的导演之一 张艺谋张仪(?-前310),战国时期魏国人,纵横家,秦惠文王时任秦相,封武信君。他用合纵的策略游说各国服从秦国,瓦解了苏秦倡导的连横抗秦策略。后入魏为相。张苍(?-前152),西汉阳武(今河南原阳东南)人。帮助刘邦建立西汉政权有功,封为北平侯。文帝四年(前176)代替灌婴担任丞相十五年。张禹(?-前5),西汉河内轵(今河南济源)人。成帝河平四年(前25年)拜为丞相,封为昌侯。在位六年,以老病归。张邯(?-23),籍贯不详。因为推行井田制,得到王莽的称赞,地皇四年(24)拜为新朝宰相,任大司徒。张湛 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人。西汉时官至二千石。王莽新朝历任太守、都尉。东汉初历任光禄大夫、太子太傅、太中大夫等。建武二十年(44)拜相,任大司徒。张纯(?-56),平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东汉建武二十三年(47)拜相,在位十年。张酺(?-104),东汉汝志细阳(今安徽阜阳北)人,东汉和帝永元五年(93)拜相,任太尉,十二年罢相,十六年再次拜相,任司徒。为政刚正不阿,抑制豪强。卒于相位。张奋(?-102)。张纯之子。东汉和帝永元六年(94)代刘方任司空,十三年任太常,以病免。卒于家。张禹(?-113)。东汉襄国(今河北邢台)人,和帝永元六年(94)由大司农拜为宰相,为政节俭,重农垦水利。张敏(?-112),东汉河涧馍(今河北雄县东南)人。建初二年(77)举孝廉,任司空六年。在位奉法守纪,用刑公正平允。以病重免相。张皓(49-132),东汉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东)人。顺帝永建元年(126)拜相,任司空,在位四年。张歆,东汉河内人。桓帝建和三年(149)拜相。张颢,东汉常山(今河北元氏)人。灵帝光和元年(178)拜相。偶?/B>,东汉汝南细阳人,灵帝光和二年(178)拜相。张温(?-191),东汉南阳穰(今河南邓县)人。灵帝中平元年(184)拜相,献帝初平二年(191)被董卓杀死。张延(?-186),东汉河内人,汉桓帝相张歆之子。灵帝中平二年(185)拜相,后被宦官下狱至死。张喜,东汉汝南细阳人,献帝初平四年(193)拜相,在位四年。张悌(?-286),三国东吴襄阳(今湖北襄樊)人。末帝天三年(279)以军师兼任丞相,翌年,率三万大军抗击晋军,力战而死。张华(232-300)西晋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人。武帝泰始七年(271)拜相,任中书令,力排众议,制订灭吴计划。咸宁五年(279)免相,改任度支尚书。元康元年(291)再次拜相,任中书监加侍中光禄大夫,在位六年,“尽忠匡辅,海内晏然”,封为壮武郡公。张行成(587-653),定州义丰(今河北安国)人。唐太宗贞观十九年(646)拜相,以刑部侍郞兼太子少詹事掌典机务。高宗即位,以顾命大臣辅政,封北平县公。历任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太子少傅,监修国史。张文,(605-678),唐贝州武城(今属山东)人。乾封二年(667)任东西台舍人参知政事,拜为宰相。在位十二年,为政勤俭,办案公正,执法平恕,受到高宗倚重。张大安,唐魏州繁水(今河南南乐)人。仪凤二年(667)拜相,同中书门下三品,受到章怀太子倚重。永隆元年(680)罢相,贬为普州刺史,终于横州司马任上。张光辅(?-689)唐京兆(今陕西长安县)人。武则天垂拱三年(687),以讨平越王李贞之功拜相,永昌元年(689)改任讷言,迁内史令。同年,以不满武则天专权,坐心怀两端之罪被诛杀。张锡,唐贝州武城(今属山东)人,高宗宰相张文的侄子。武则天久视元年(700)任宰相。次年以泄露宫中机密流放循州。唐隆元年(710)韦后杀中宗立少帝,命为宰相,仅十余天,韦后被杀,他亦被贬。张柬之,唐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武则天长安四年(704),拜为宰相,次年发动政变,入宫杀张昌宗,张易之,迫武则天退位,拥立唐中宗复辟,以功升天宫尚书、中书令等职,仍居相位。张仁愿(?-714)华州下圭(今山西富平东)人,唐中宗景龙二年(708)拜为宰相 ,封韩国公。是整个唐代少有的文武双全的宰相。张嘉福(?-710),籍贯不详。唐睿宗景云元年(710)拜为宰相。同年被诛杀。张说(667-730),洛阳(今属河南)人。唐睿宗景云二年(711),拜为宰相,监修国史。同年免相,改任尚书左丞。玄宗开元元年(713),第二次拜相,封为燕国公。不久免相,贬为相州刺史,唐玄宗开元九年第三次拜相,在位五年。开元十四年,为奸臣李林甫弹劾免相。张嘉贞(666-729),蒲州猗氏(今山西临猗南)人。开元八年(720)拜相。开元十一年免相,封河东候。子延赏、孙弘靖分任德宗、宪宗朝宰相,史称“三相张家”。张九龄(673-740)。唐韶州曲江(今广东)人。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拜相。三年后受李林甫排挤,罢相。张镐(?-764?),唐博州(今山东平西)人。肃宗至德二年(757)拜相,主持平定安史之乱。张镒,苏州人。唐德宗建中二年(781)拜相,次年罢相,谪凤翔右节度使,后为叛将所杀。张延赏(727-787)德宗贞元元年(785)拜相,旋罢。三年,再次拜相,同年卒于相位。张弘靖(760-824),唐德宗宰相张延赏之子。肃宗元和九年(814)拜相,在位三年。张浚(?-902),河间(今属河北)人。唐僖宗光启三年(887)拜相,在位五年。昭宗大顺二年(891)免相,贬为武昌军节度使。后被朱温杀害。张文蔚(?-908),河间(今属河北)人,唐昭宗天复四年(904)初拜相。天佑四年(907),朱全忠灭唐,任后梁宰相。张策(?-912),敦煌人。后梁开平二年(908)拜相,兼刑部侍郞。同年以病辞相。张延朗(?-936),开封人。后梁清泰元年(934)拜相。后被石敬塘杀害。张孝杰,辽永霸(今辽宁朝阳)人。咸雍八年(1072),封陈国公、北府宰相,赐国姓耶律氏。张琳(?-1122),沈州(今沈阳)人。辽乾同四年(1104)为南府宰相。张齐贤(943-1014),北宋曹州人。淳化二年(991)拜相,四年罢。咸平元年(998)再拜相,三年罢相。张知白(?-1028),北宋沧州清池(今河北沧州东南)人,仁宗天圣三年(1025),以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拜相。三年后卒于相位。张士逊(964-1049),北宋阴城(今湖北光化)人。天圣六年(1028)拜相,次年罢相;明道元年(1032),再次拜相,次年罢相,宝元元年(1038)三拜相,朝廷机务悉由裁夺。张商英(1043-1121),北宋蜀州新津(今属四川)人。大观四年(1110)拜相,大革蔡京弊 政。张邦昌(1081-1127),宋东光(今属河北)人,靖康元年(1126)拜相。金兵入侵力主议和。次年金灭北宋立他为楚帝。南宋初被处死于潭洲。张浚(1097-1164),宋汉州绵竹(今属四川)人。绍兴五年(1135)拜相,督师抗金。忧郁而死。张浩(?-1163)。金代辽阳(今属辽宁)人。本姓高,改姓张。大定二年(1102)拜相。张璁(1475-1539),明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嘉靖八年,为内阁首辅。在位六年,从政刚明果敢,痛惩贪官。张璧(?-1545)明石首(今属湖北)人。嘉靖二十五年(1544)拜相,不久病逝。张治(?-1550),明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嘉靖二十八年(1549)拜相,不久病逝。张居正(1525-1582),明政治家。江陵(今属湖北)人。隆庆元年(1567)入阁。穆宗死后他代为首辅,主持国政十年,大力改革弊政。张四维(1526-1585),明蒲州(今山西永济西)人。万历十年张居正逝世,遂代为内阁首辅,力反居正改革措施,次年,以父丧离职。张位,明新建(今属江西)人。隆庆十九年(1591)入阁,参预机务,为相果敢善断。张瑞图(1576-1641),明晋江(今属福建)人,天启六年(1626)入阁,累升中极殿大学士、吏部尚书等职。崇祯元年(1628)被罢相。张至发(?-1642)明淄川(今山东淄博)人。天启十年(1631)代温体仁为内阁首辅大学士。无大作为。次年,罢相归家。张四知,明费县(今山东费县)人。崇祯十二年(1639)入阁,参预机务,累加太子太保、吏部尚书,后降清。张瑞,山东掖县人。顺治十年(1653)拜相,任国史院大学士。次年卒于相位。张玉书(1642-1711),清江南丹徒(今江苏镇江)人。康熙二十年(1681)累官刑、户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等职,颇得康熙信任张英(1637-1708),清江南桐城(今属安徽)人。康熙三十八年(1699)拜相,颇受康熙器重。四十年以疾辞职,七年后逝世。张鹏翮(1649-1725),清四川遂宁人。雍正元年(1723)拜相,三年卒于相位。张廷玉(1672-1755),清江南桐城(今属安徽)人。雍正八年(1730),首任军机大臣,备受雍正、乾隆帝倚重。张之万(1811-1897),清直隶南皮(今属河北)人。光绪十年(1884)任军机大臣,十五年加体仁阁大学士,转东阁大学士。为相十年。张之洞(1837-1909),清末洋务派首领。直隶南皮(今属河北)人。历任内阁学士、两广总督、军机大臣等职。--- ---张 良:西汉谋臣。(?—前186),汉初大臣,城父(今安徽亳县)人,刘邦的重要谋士。和萧何、韩信等人辅佐刘邦创建了西汉王朝,封留侯。 刘邦称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张 骞:西汉外交家,陕西城固人。两次出使西域,建立起了我国与中亚各国的友好往来。张 衡:东汉科学家、文学家,河南南阳人。他在天文上一改"盖天说",提出"浑天说",绘制星象图,发明"浑天仪"、"地震仪"等。张道陵:江苏丰县人,东汉末年,在四川灌县创立了"五斗米"(道)教,人称张天师。张仲景:东汉医学家,河南镇平人。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著《伤寒杂病论》,造福人民,为后人尊为医圣。张 飞:字冀德,燕人,三国时名将。为蜀国五虎上将,战长坂名震于时。传与刘备、关羽结义于桃园,世称桃园三结义,被后世所传诵。张 遂:唐朝天文学家,河南南乐人。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测出子午线的人。 张 旭:唐代大书法家,江苏苏州人。他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而后乃下笔,逸势奇绝,连绵回绕,人称"草圣"。张择端 北宋画家,东武(今山东诸城)人。传世作品有《清明上河图》。张景岳:明朝中医理论家,浙江绍兴人。他阐发了医易相通的中医理论,对中医理论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张居正:明末著名政治家。1525—1582)字叔大,号太岳,湖广江陵(今属湖北)人张德成:清末,中国人民抗击八国联军的义和团首领。张秀眉:清末,贵州台拱人士,清末苗民抗清领袖。张天师:道家重要人物。张大千:著名画家。张自忠:著名爱国将领。(1890-1940)字荩忱,山东省临清市唐元村人张学良,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国民党军陆军一级上将。西安事变的组织者。字汉卿,号毅庵,生于1901年农历4月17日凌晨(清光绪二十七年四月十七日),奉天(今辽宁)海城人。张澜,爱国民主人士。(1872-1955),四川南充人。他是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创始人和领导人,著名爱国人士和教育家。1949年9月,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1954年,先后担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和全国政协副主席。张爱玲,著名作家。(1920-1995)原名张瑛,上海人。著有《传奇》《金锁记》《倾城之恋》 等。中国近代四大才女之一。张仪(?-前310),战国时期魏国人,纵横家,秦惠文王时任秦相,封武信君。他用合纵的策略游说各国服从秦国,瓦解了苏秦倡导的连横抗秦策略。后入魏为相。张苍(?-前152),西汉阳武(今河南原阳东南)人。帮助刘邦建立西汉政权有功,封为北平侯。文帝四年(前176)代替灌婴担任丞相十五年。张禹(?-前5),西汉河内轵(今河南济源)人。成帝河平四年(前25年)拜为丞相,封为昌侯。在位六年,以老病归。张邯(?-23),籍贯不详。因为推行井田制,得到王莽的称赞,地皇四年(24)拜为新朝宰相,任大司徒。张湛 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人。西汉时官至二千石。王莽新朝历任太守、都尉。东汉初历任光禄大夫、太子太傅、太中大夫等。建武二十年(44)拜相,任大司徒。张纯(?-56),平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东汉建武二十三年(47)拜相,在位十年。张酺(?-104),东汉汝志细阳(今安徽阜阳北)人,东汉和帝永元五年(93)拜相,任太尉,十二年罢相,十六年再次拜相,任司徒。为政刚正不阿,抑制豪强。卒于相位。张奋(?-102)。张纯之子。东汉和帝永元六年(94)代刘方任司空,十三年任太常,以病免。卒于家。张禹(?-113)。东汉襄国(今河北邢台)人,和帝永元六年(94)由大司农拜为宰相,为政节俭,重农垦水利。张敏(?-112),东汉河涧馍(今河北雄县东南)人。建初二年(77)举孝廉,任司空六年。在位奉法守纪,用刑公正平允。以病重免相。张皓(49-132),东汉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东)人。顺帝永建元年(126)拜相,任司空,在位四年。张歆,东汉河内人。桓帝建和三年(149)拜相。张颢,东汉常山(今河北元氏)人。灵帝光和元年(178)拜相。偶?/B>,东汉汝南细阳人,灵帝光和二年(178)拜相。张温(?-191),东汉南阳穰(今河南邓县)人。灵帝中平元年(184)拜相,献帝初平二年(191)被董卓杀死。张延(?-186),东汉河内人,汉桓帝相张歆之子。灵帝中平二年(185)拜相,后被宦官下狱至死。张喜,东汉汝南细阳人,献帝初平四年(193)拜相,在位四年。张悌(?-286),三国东吴襄阳(今湖北襄樊)人。末帝天三年(279)以军师兼任丞相,翌年,率三万大军抗击晋军,力战而死。张华(232-300)西晋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人。武帝泰始七年(271)拜相,任中书令,力排众议,制订灭吴计划。咸宁五年(279)免相,改任度支尚书。元康元年(291)再次拜相,任中书监加侍中光禄大夫,在位六年,“尽忠匡辅,海内晏然”,封为壮武郡公。张行成(587-653),定州义丰(今河北安国)人。唐太宗贞观十九年(646)拜相,以刑部侍郞兼太子少詹事掌典机务。高宗即位,以顾命大臣辅政,封北平县公。历任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太子少傅,监修国史。张文,(605-678),唐贝州武城(今属山东)人。乾封二年(667)任东西台舍人参知政事,拜为宰相。在位十二年,为政勤俭,办案公正,执法平恕,受到高宗倚重。张大安,唐魏州繁水(今河南南乐)人。仪凤二年(667)拜相,同中书门下三品,受到章怀太子倚重。永隆元年(680)罢相,贬为普州刺史,终于横州司马任上。张光辅(?-689)唐京兆(今陕西长安县)人。武则天垂拱三年(687),以讨平越王李贞之功拜相,永昌元年(689)改任讷言,迁内史令。同年,以不满武则天专权,坐心怀两端之罪被诛杀。张锡,唐贝州武城(今属山东)人,高宗宰相张文的侄子。武则天久视元年(700)任宰相。次年以泄露宫中机密流放循州。唐隆元年(710)韦后杀中宗立少帝,命为宰相,仅十余天,韦后被杀,他亦被贬。张柬之,唐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武则天长安四年(704),拜为宰相,次年发动政变,入宫杀张昌宗,张易之,迫武则天退位,拥立唐中宗复辟,以功升天宫尚书、中书令等职,仍居相位。张仁愿(?-714)华州下圭(今山西富平东)人,唐中宗景龙二年(708)拜为宰相 ,封韩国公。是整个唐代少有的文武双全的宰相。张嘉福(?-710),籍贯不详。唐睿宗景云元年(710)拜为宰相。同年被诛杀。张说(667-730),洛阳(今属河南)人。唐睿宗景云二年(711),拜为宰相,监修国史。同年免相,改任尚书左丞。玄宗开元元年(713),第二次拜相,封为燕国公。不久免相,贬为相州刺史,唐玄宗开元九年第三次拜相,在位五年。开元十四年,为奸臣李林甫弹劾免相。张嘉贞(666-729),蒲州猗氏(今山西临猗南)人。开元八年(720)拜相。开元十一年免相,封河东候。子延赏、孙弘靖分任德宗、宪宗朝宰相,史称“三相张家”。张九龄(673-740)。唐韶州曲江(今广东)人。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拜相。三年后受李林甫排挤,罢相。张镐(?-764?),唐博州(今山东平西)人。肃宗至德二年(757)拜相,主持平定安史之乱。张镒,苏州人。唐德宗建中二年(781)拜相,次年罢相,谪凤翔右节度使,后为叛将所杀。张延赏(727-787)德宗贞元元年(785)拜相,旋罢。三年,再次拜相,同年卒于相位。张弘靖(760-824),唐德宗宰相张延赏之子。肃宗元和九年(814)拜相,在位三年。张浚(?-902),河间(今属河北)人。唐僖宗光启三年(887)拜相,在位五年。昭宗大顺二年(891)免相,贬为武昌军节度使。后被朱温杀害。张文蔚(?-908),河间(今属河北)人,唐昭宗天复四年(904)初拜相。天佑四年(907),朱全忠灭唐,任后梁宰相。张策(?-912),敦煌人。后梁开平二年(908)拜相,兼刑部侍郞。同年以病辞相。张延朗(?-936),开封人。后梁清泰元年(934)拜相。后被石敬塘杀害。张孝杰,辽永霸(今辽宁朝阳)人。咸雍八年(1072),封陈国公、北府宰相,赐国姓耶律氏。张琳(?-1122),沈州(今沈阳)人。辽乾同四年(1104)为南府宰相。张齐贤(943-1014),北宋曹州人。淳化二年(991)拜相,四年罢。咸平元年(998)再拜相,三年罢相。张知白(?-1028),北宋沧州清池(今河北沧州东南)人,仁宗天圣三年(1025),以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拜相。三年后卒于相位。张士逊(964-1049),北宋阴城(今湖北光化)人。天圣六年(1028)拜相,次年罢相;明道元年(1032),再次拜相,次年罢相,宝元元年(1038)三拜相,朝廷机务悉由裁夺。张商英(1043-1121),北宋蜀州新津(今属四川)人。大观四年(1110)拜相,大革蔡京弊 政。张邦昌(1081-1127),宋东光(今属河北)人,靖康元年(1126)拜相。金兵入侵力主议和。次年金灭北宋立他为楚帝。南宋初被处死于潭洲。张浚(1097-1164),宋汉州绵竹(今属四川)人。绍兴五年(1135)拜相,督师抗金。忧郁而死。张浩(?-1163)。金代辽阳(今属辽宁)人。本姓高,改姓张。大定二年(1102)拜相。张璁(1475-1539),明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嘉靖八年,为内阁首辅。在位六年,从政刚明果敢,痛惩贪官。张璧(?-1545)明石首(今属湖北)人。嘉靖二十五年(1544)拜相,不久病逝。张治(?-1550),明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嘉靖二十八年(1549)拜相,不久病逝。张居正(1525-1582),明政治家。江陵(今属湖北)人。隆庆元年(1567)入阁。穆宗死后他代为首辅,主持国政十年,大力改革弊政。张四维(1526-1585),明蒲州(今山西永济西)人。万历十年张居正逝世,遂代为内阁首辅,力反居正改革措施,次年,以父丧离职。张位,明新建(今属江西)人。隆庆十九年(1591)入阁,参预机务,为相果敢善断。张瑞图(1576-1641),明晋江(今属福建)人,天启六年(1626)入阁,累升中极殿大学士、吏部尚书等职。崇祯元年(1628)被罢相。张至发(?-1642)明淄川(今山东淄博)人。天启十年(1631)代温体仁为内阁首辅大学士。无大作为。次年,罢相归家。张四知,明费县(今山东费县)人。崇祯十二年(1639)入阁,参预机务,累加太子太保、吏部尚书,后降清。张瑞,山东掖县人。顺治十年(1653)拜相,任国史院大学士。次年卒于相位。张玉书(1642-1711),清江南丹徒(今江苏镇江)人。康熙二十年(1681)累官刑、户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等职,颇得康熙信任张英(1637-1708),清江南桐城(今属安徽)人。康熙三十八年(1699)拜相,颇受康熙器重。四十年以疾辞职,七年后逝世。张鹏翮(1649-1725),清四川遂宁人。雍正元年(1723)拜相,三年卒于相位。张廷玉(1672-1755),清江南桐城(今属安徽)人。雍正八年(1730),首任军机大臣,备受雍正、乾隆帝倚重。张之万(1811-1897),清直隶南皮(今属河北)人。光绪十年(1884)任军机大臣,十五年加体仁阁大学士,转东阁大学士。为相十年。张之洞(1837-1909),清末洋务派首领。直隶南皮(今属河北)人。历任内阁学士、两广总督、军机大臣等职。--- ---张 良:西汉谋臣。(?—前186),汉初大臣,城父(今安徽亳县)人,刘邦的重要谋士。和萧何、韩信等人辅佐刘邦创建了西汉王朝,封留侯。 刘邦称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张 骞:西汉外交家,陕西城固人。两次出使西域,建立起了我国与中亚各国的友好往来。张 衡:东汉科学家、文学家,河南南阳人。他在天文上一改"盖天说",提出"浑天说",绘制星象图,发明"浑天仪"、"地震仪"等。张道陵:江苏丰县人,东汉末年,在四川灌县创立了"五斗米"(道)教,人称张天师。张仲景:东汉医学家,河南镇平人。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著《伤寒杂病论》,造福人民,为后人尊为医圣。张 飞:字冀德,燕人,三国时名将。为蜀国五虎上将,战长坂名震于时。传与刘备、关羽结义于桃园,世称桃园三结义,被后世所传诵。张 遂:唐朝天文学家,河南南乐人。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测出子午线的人。 张 旭:唐代大书法家,江苏苏州人。他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而后乃下笔,逸势奇绝,连绵回绕,人称"草圣"。张择端 北宋画家,东武(今山东诸城)人。传世作品有《清明上河图》。张景岳:明朝中医理论家,浙江绍兴人。他阐发了医易相通的中医理论,对中医理论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张居正:明末著名政治家。1525—1582)字叔大,号太岳,湖广江陵(今属湖北)人张德成:清末,中国人民抗击八国联军的义和团首领。张秀眉:清末,贵州台拱人士,清末苗民抗清领袖。张天师:道家重要人物。张大千:著名画家。张自忠:著名爱国将领。(1890-1940)字荩忱,山东省临清市唐元村人张学良,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国民党军陆军一级上将。西安事变的组织者。字汉卿,号毅庵,生于1901年农历4月17日凌晨(清光绪二十七年四月十七日),奉天(今辽宁)海城人。张澜,爱国民主人士。(1872-1955),四川南充人。他是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创始人和领导人,著名爱国人士和教育家。1949年9月,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1954年,先后担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和全国政协副主席。张爱玲,著名作家。(1920-1995)原名张瑛,上海人。著有《传奇》《金锁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3808177.html?si=1张在2007年调查姓氏中排名第三,百家姓中排第五,族群有多少我就不知道了,希望楼主采纳!!!!!!

中国古代姓张的名人

  张姓起源  张姓的起源,可以推溯到远古传说时代。  1、出自黄帝之后代挥。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通志·氏族略》及《元和姓纂》所载:“黄帝少昊青阳氏弟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由此可知,曾经是重要武器弓的发明者挥,其后有以张为姓氏的。是为河北张氏。  2、出自黄帝姬姓的后代。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晋国有大夫解张,字张侯,其子孙以字命氏,也称张氏。又载,张氏世仕晋,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后,除部分留在原地外,大部分随着三国迁都而迁移。是为山西、河北、河南之张氏。  3、出自赐姓或他姓、他族改姓。据《读史方舆纪要》所载,世居云南的南蛮酋长龙佑那,于三国时被蜀相诸葛亮赐姓张,以后其子孙便以张为氏。魏国大将张辽本姓聂,后改为张氏。还有一些少数民族改姓张氏的。  4、其它姓氏改姓张。据《三国志·魏志》所载,三国时,曹魏名将张辽,改聂姓为张姓。另有韩、姬等姓人士和鲜卑、匈奴、契丹等众多少数民族改姓张姓。  得姓始祖  张挥。张姓的诞生很古老,约有五千年历史。在人文初祖黄帝时代,黄帝有一子叫少昊清阳氏,少昊之子挥自幼聪明过人,爱动脑筋。一次,他观看夜空,从星星的组合中得到启发,经过研究,发明了弓。在当时人类基本以狩猎为生,弓的发明是一件很了不起的大事,于是黄帝封挥为专门制造弓的官叫“弓正”,也称“弓长”,又将官名合二为一赐他“张”姓。张挥成了张姓人的始祖。  迁徙分布  张是一个象形字,整个样子像一个张弓欲射之人.  张,繁体字作眼,由弓和长左右相合而成,张姓人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姓氏时,都说成“弯弓张”,可见他们是十分看重其姓氏构件中的“弓”的。从文字学上来看,“弓”对于“张”字实在也是处于核心地位的。  在甲骨文中还没有发现张字,但金文及石刻文中却有很多,其写法也各不相同。这些张字虽然写法各异,但却有一个基本的特点,就是与弓、矢、长,尤其是与弓分不开,可以说没有弓就没有张。从字形的演变来看,张最早是弓与矢的联合体。弓矢是自然而然联用的,有弓就必然会有矢,不必再强调,因此后来矢就渐渐退出,而让位于长,最后稳定为长弓的联合体。长弓则表示这弓比一般的弓还要厉害,更有威力。  张字的意义很多,新版的《汉语大字典》计有21个义项,一般的字典皆作十余种,如夸张、张开、强、盛、张贴、看、望、扩大、布置等等,但这大多是后人引申而来的,最早的字书所记义项不多。《说文解字》说:“张,施弓弦也。从弓,长声。”《广雅·释诂三》:“张,施也。”另外还有一层意思,见于《周礼·秋官》:“罗取鸟兽曰张。”胡三省在注《资治通鉴·汉明帝水平七年》中“劳勤张捕,非优恤之本也”时也说:“张,设也,设为机阱,以伺鸟兽曰张。”  张氏还有一支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的。春秋时晋国有解张,字张侯,其后以祖父字为姓,从此晋国世代有张姓。公元前403年,赵、韩、魏三家瓜分了晋国后,张姓人口也随之分散於三个诸侯国。  这两种说法都为张姓的起源、繁衍以至成为今天第三大姓作了说明。一是张姓历史久远,为中国最早产生的姓氏之一,而且相当受重视。在原始氏族社会,狩猎为人们谋生的极为重要的手段,弓矢的地位与作用可想而知。而且在当时,少的东夷部族宗支繁衍很盛,遍及今山东半岛、苏北与江淮之间广大地区;相传商朝部族就是它的直接后裔。  二是张姓分布很广,晋国有此姓,随着三家分晋又遍及赵、韩、魏三国,即今华北、中原广大地区。  还有不少人被赐姓改姓张;如三国时诸葛亮就赐龙佑那为张姓;曹魏大将张辽,原生聂,后改姓张。非汉族人改姓张的也不少。金朝特嘉氏,因世代居住在张皇堡,便以张为姓。元代蒙古、色目人有不少改姓汉姓者,往往择汉人大姓改之,也为张姓扩充了人口。  据记载,晋代有中原张氏迁福建;唐高宗总章年间,陈政、陈元光父子奉命入闽,有中原张姓军校随从;后王潮、王审知入闽,又有河南固始人张睦随同前往,居古田梅溪,后被封为梁国公。福建张氏,大致以居住地分为鉴湖、金坡、板挢等派,此后有的又迁往广东,均称其始祖来自河南光州固始。从清初开始,闽、粤张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进而又有不少人到海外谋生。  张氏以北方人居多,主是汉族,但在多次民族大融合中也有不少人融入少数民族。移居海外的张氏,现主要分布在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美、英、法、澳大利亚、巴拿马等国家和香港地区。  张姓公认的血缘亲祖黄帝是远古传说时代华夏族部落联盟的首领,他以德经天地,以仁,信治天下,选贤任能,严惩顽凶,开创了一个歌舞升平的盛世。  郡望堂号  1、郡望  清河郡:汉时置郡,治所在清阳(今河北省清河东南)。此支张氏,世居武城,其开基始祖为汉留侯张良裔孙张歆。  范阳郡:三国魏黄初七年(公元226年)改涿郡置郡,治所在涿县(今属河北省)。此支张氏,其开基始祖为东汉司空张皓之子张宇。  太原郡:战国时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太原市西南)。此支张氏,其开基始祖为北魏平东将军、营州刺史张伟。  京兆郡:汉时置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此支张氏,其开基始祖为西汉御史大夫张汤。  敦煌郡:汉武帝从酒泉郡分置,治所在敦煌县(今甘肃省敦煌县西)。治河西走廊西端。  安定郡:西汉置郡,治所在高平(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东晋移至安定(今甘肃省泾川北)。这支张氏为西汉赵王张耳之后。  襄阳郡:汉始置襄阳县,东汉末始置襄阳郡。治所在襄阳(今湖北省襄樊市)。其后襄阳历为郡、州、道、府之治所。此支张氏始祖为张安之。  洛阳郡:秦始终置县,东魏置郡。汉、魏时治所在今洛阳市白马寺东洛水北岸;隋、唐代移治汉城西十八里。  河东郡:秦时置郡,治所在安邑(今山西省夏县西北)。治今天山西省黄河以东、夏县一带。  始兴郡:三国吴由桂阳郡分置,治所在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南)。治辖相当于今广东省连江、曲江、韶关一带。  冯翊郡:汉武帝置左冯翊,三国魏改为冯翊郡。治所在临晋(今陕西省大荔)。  吴 郡:东汉末年分会稽郡置。治所在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治辖今江苏省长江以南一带。  平原郡:西汉初置,治所在平原(今平原县西南)。治辖相当于今山东省西北部平原县一带。  河间郡:原为战国时赵地。汉高帝置郡。治所在乐城(今河北省献县东南)。治辖在今河北省中部河间县一带。  中山郡:战国时为中山国,汉高帝置郡。治所在卢奴(今河北省定州)。治辖相当于今河北省北部地区。  魏 郡:汉高帝初置。相当于今河北省魏县,河南省浚县,山东省冠县之间地区。治所在邺县(今河北省临漳西南)。  蜀 郡:战国时秦置,治所在成都(今属四川省)。治辖今四川省成都市一带。  武威郡:西汉置。相当于今甘肃省黄河以西,武威以东地区。治所在武威(今甘肃省民勤县东北)。  犍为郡:西汉建元六年置。属益州,在今四川省宜宾县西南。治所在敝邑县(今贵州省遵义市西)。  沛 郡:汉高帝将泗水郡改为沛郡,东汉时改为沛国。治所在相县(今安徽省濉溪县西北)。  梁 郡:汉高帝置梁国,南朝宋改为梁郡。相当于今河南省商丘至安徽省砀山一带。治所在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南)。  汲 郡:西晋泰始二年置,不久即废。治所在汲县(今河南省汲县西南)。  河内郡:楚汉之际置。相当于今河南省黄河北岸武陟县一带。治所在怀县(今河南省武陟县西南)。  高平郡:西晋泰始元年将原山阳郡改为高平郡,在今山东省巨野县一带。治所在昌邑(今山东省巨野县南)。  上谷郡:战国燕设置,秦时治所在沮阳(今河北省怀来东南)。  2、堂号  百忍堂:唐朝的时候,张公艺九世同居,这对当时的世风影响很大。唐高宗亲到他家请他介绍和睦相处不分家的经验。张公拿起笔来写了100个“忍”字呈给高宗。高宗很佩服,奖励了张公100尺绸缎。  此外,张姓的主要堂号还有:“清河堂”、“金鉴堂”、“孝友堂”、“亲睦堂”、“冠英堂”、“燕贻堂”、“敦睦堂”、“宗岳堂”、“敬谊堂”、“源流堂”等。  张氏名人  张仪 (前?~309)  战国时魏人。相秦惠王,以连横之策游说六国,使六国背叛纵约以事秦。惠王卒,六国复合纵以背秦,群臣谗之,乃去秦而为魏相,一年后卒。  张良 (前 ? - 前 186)  字子房。汉初名臣。本是韩国公子,秦灭韩,良欲为觊齁仇,乃使人击始皇于博浪沙,不中,遂更姓名,隐于下邳,而受太公兵法于圯上老人。后为高祖策画定天下,封留侯,晚好黄老,学辟谷之术。卒谥文成。  张道陵 (34~155)  道教的真正创教者,本名陵,东汉沛国(今安徽省宿县西北)人。以符水禁咒法惑人,从学者须出五斗米,故世称五斗米道。亦称为张天师。  张飞 (?~271)  字益德,一作翼德,三国蜀汉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少与关羽俱事刘备,号万人敌。官至车骑将军,封西乡侯。刘备伐吴,飞率兵会合,出兵前为部下所杀。谥桓。  张丽华  南朝陈后主妃,神采艳丽,聪慧强记,后主常抱置膝上,共商军国大事。国亡,与后主俱入井,隋军擒而斩之。后祀奉为十月芙蓉花神。  张居正(1525~1582)  字叔大,号太岳,明江陵人。穆宗时入阁,神宗时为首辅,综核名实,信赏必罚,整饬纪纲,推行一条鞭法,为相十年,海内称治。卒谥文忠。着有太岳集、帝鉴图说等。  张骞 (?~前114)  字子文,西汉成固(今陕西省城固县)人。武帝时以军功封博望侯,旋拜中郎将,出使乌孙,分遣副使至大宛、康居、大夏等,自此西北诸国方与汉交通,使汉朝能与中亚交流,并打通前往西域的南北两条通路,引进优良马种、葡萄及苜蓿等。  张旭  字伯高,唐代吴(今江苏苏州)人,生卒年不详。为著名书法家,以草书最为知名,有草圣之称。其书法逸势奇状,连绵回绕,具有新风格。与李白歌诗、裴旻剑舞并称三绝。相传他往往大醉后呼喊狂走,挥洒落笔,有时以发濡墨而书,故世称为张颠、书颠。  张士诚 (1321~1367)  小字九四,元朝泰州(今江苏省泰县)人。元末群雄之一。本从事运盐业,后据吴中,自称吴王,后为明将徐达、常遇春所擒,自杀身亡。  张三丰  生卒年不详。宋武当道士,所创太极拳术,闻名当时,其法传于后世,称内家拳,又称武当派。或作张三峰。(2) 名全,一名君宝,号三丰,明朝辽东懿州(今黑山县境)人,生卒年不详。因其不修边幅,又称张邋遢。史称其辟谷数月不饥,事能前知,太祖、成祖求之,皆不得,英宗时赠为通微显化真人。  张作霖(1875~1928)  字雨亭,奉天海城人。民国官至东三省巡阅使,握三省军政大权,为奉系领袖。两次直奉战争,先败后胜。民国十六年称大元帅,在北京组政府。十七年因国民革命军进抵河北,军事失利,退回关外,至皇姑屯被日军炸伤,未几伤重而亡。  宗族特征  1、得姓较早,源远流长。  2、张氏一族,枝繁叶茂,各郡望 字行辈份排列有序,清光绪年间张允选等修《张氏族谱》,有山东黄县一支字行为:“基业可久,名望堂昭,衍庆为志,肇锡永超。”张绶青刊修《张氏族谱》,有江苏润城张姓一支字行为:“好学用典,有文斯远,积庆之家,儒宗以衍,运际昌明,时乘光显。”据民国一九三五年张勉西所修《张氏族谱》,广西桂林张姓一支字行为:“增其心性学,器宇自温纯,积厚垂麻远,国恩申锡频。”  张姓宗祠通用对联  〖张姓宗祠门楣题辞〗  金鉴家风 百忍传家  “金鉴家风”出自唐朝著名宰相张九龄的故事。张九龄,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唐玄宗为求治国安邦这策,长治久安之计,谕张九龄总结列代治国之经验,张洞察秋毫,明断事理,以犀利之笔综述列朝兴衰存亡之理,成书五卷,玄宗御览,甚为赏识,赐为《千秋金鉴》,作为治国铭言珍藏。"金鉴家风"本此。张九龄任宰相时期群贤依赖,天下仰重,文章风度,冠绝一时。今江西大余通往广东的梅岭古驿道即为张九龄颁令凿通,使中原与岭外一线贯通,即此一端,功不可没。  “百忍传家”则是张公艺的事迹。张公艺,字千禄,是张氏第一百一十一世祖。公艺为人急公好义,乐以助人,修身养性,胸襟坦荡,待人处世,宽宏大量,深知小不忍则乱大谋的哲理。因而告谕后裔当忍则忍,忍者有益。父子不忍失慈孝,兄弟不忍失爱敬,朋友不忍失义气,夫妻不忍多争竞,能忍贫亦富,能忍寿亦永,古来创业人,谁个不知忍,不忍百祸皆云涌,一忍百祸皆灰烬。但公艺提倡之忍,并非不讲是非原则,明言不当忍则忍,忍者有害。公艺家教有方,道德高尚,故而能九世同堂,唐高宗旌为义门。  -----------------------------------------------------------------  〖张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九居世泽;  百忍家声。  ——佚名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唐·张公艺九世同居,高宗时封禅泰山,还过其宅,问本末,公艺书“忍”字百余以进。  西都十策;  金鉴千秋。  ——佚名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北宋初曹州冤句人张齐贤,字师亮,少年时孤贫而勤学,有远大志向。宋太祖到西都,他以布衣身份上十策。太宗时中进士,历官大理评事、左拾遗、江南西路转运使、代州知州、吏部侍郎、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下联典指唐代大臣、诗人张中九龄,字子寿,韶州曲江人。长安年间进士,任右拾遗,开元年间议设十道采访使,玄宗殆于政治,他常评论得失,后因李林甫谗言罢相。所作《感遇诗》,抒怀感事,以格调刚健著称。著有《千秋金鉴录》、《曲江集》。  图传百忍;  鉴著千秋。  ——佚名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上了典指唐·张公艺事。下联典指唐·张九龄著《千秋金鉴录》。  轮奂善颂;  孝友传芳。  ——佚名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晋·献文子成室,张老颂曰:“美哉轮哉!美哉奂焉!”下联典指周·张仲,性孝,与尹吉甫为友,流芳百世。  烟波徒钓;  横渠理学。  ——佚名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张氏宗祠太原堂联。上联典指唐张志和隐于江湖,自称“烟波钓徒”。下联典指北宋张载,居郿县横渠镇,精研理学,世称“横渠先生”。  齐家公艺;  治国子房。  ——佚名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名人张公艺,寿张人。善于治家,九世同居。高宗封泰山,还幸其宅,问本末。公艺书“忍”字百余以进,帝善之。下联典指汉初大臣张良,字子房,城父人。为复韩国,狙击秦始皇,未遂,逃匿于一邳,遇黄石公,得《太公兵法》。后为刘邦谋士,佐其灭秦楚。汉朝建立,封留侯。  横渠理学;  烟波钓徒。  ——佚名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北宋·张载事。下联典指唐·张志和事。  渔阳惠政;  江左清才。  ——佚名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东汉渔阳太守张堪,字君游,宛人,少年时被称为“圣童”。光武初年拜郎中,任渔阳太守时,功课农桑,捕击奸猾,受百姓爱戴。在郡八年,匈奴不敢犯塞。去职之日,乘折辕车布被囊而已,百姓歌之。下联典指晋代文学家张翰,字季鹰,吴郡人。性至孝,有清才而善写文章,纵任不拘,时人号为“江东步兵”。齐王司马囧执政时,被任为大司马东曹掾。因预料齐王将改,又因秋风起而思念故乡的菰菜、莼羹、鲈鱼脍,便辞职离开洛阳返吴。  紫光烛剑;  黄石授书。  ——佚名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西晋大臣、文学家张华,字茂先,范阳方城人。三国魏时,官佐著作郎、中书郎等,入西晋,官至中书令(宰相),加散骑常侍。排除异议,力劝武帝定灭吴之计。惠帝时,历官侍中、司空,封壮武郡公。诗作委婉艳丽,也有感慨忧时之作,另著有《博物志》。据说晋武帝时,斗、牛(星座名)间常有紫气,张华曾问通纬象的雷焕,雷焕说:“宝剑之气冲到天上了。”又说在丰城县。后来,果然掘得龙泉、太阿二剑。下联典指汉初大臣张良,字子房,祖与父曾在战国末任韩国五世之相。秦灭韩后,他图谋恢复,结交刺客,在博浪沙椎击秦始皇未中,传说逃至下邳,遇黄公石,被授予《太公兵法》。楚汉战争中归刘邦,为重要谋士,汉朝建立,封留侯。  簪缨七叶;  邦友千秋。  ——佚名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西汉大臣张安世,字子孺,杜陵人。昭帝时任右将军、光禄勋,封富平侯;昭帝死,他与大将军霍光定策立宣帝,为大司马。子孙七代官侍中。下联典指周代贤臣张仲,以孝养父母、友爱兄弟闻名,与尹吉甫为友。《诗经·小雅·六月》(尹吉甫北伐猃狁获胜时的诗)有句:“侯谁在矣?张仲孝友。”  -----------------------------------------------------------------  〖张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阀阅传京兆;  声名重曲江。  ——佚名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张姓郡望,“京兆”,指襄阳郡,旧治在今湖北襄阳西。为张姓望族所在地之一。下联典指唐代诗人张九龄,曲江县(今广东省韶关)人。  梧雨凤苞润;  松风鹤韵高。  ——张问陶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采用清代诗人张问陶(1764-1814)自题联。张问陶,字钟冶,号船山,善书画。四川遂宁人。  泉源在庭户;  世界接人天。  ——佚名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采用陕西省留坝庙紫柏山张良庙联。  八德忠列上;  百忍孝为先。  ——佚名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唐代郓州寿张(今属山东东平)人张公艺,九世同堂。麟德(公元664-665年)中,高宗祀泰山,路过郓州,至其宅,问其义由。公艺请以纸笔,但书百余“忍”字。(见《旧唐书.孝友传.张公艺》)。后张姓常以“百忍”为堂名,本此。成语“百忍成金”(形容忍耐可贵),亦本此。  -----------------------------------------------------------------  〖张姓宗祠六言通用联〗  落日平原纵马;  秋风古道题诗。  ——张大千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采用现代国画家张大千1981年撰书联。  宴列琼林之首;  胪传鼎用之中。  ——佚名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张信、张异、张怵、张懋修、张以诚五状元。下联典指明代张显宗、张春、张修嗣三榜眼等。  世守百忍之训;  家垂两铭之风。  ——佚名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福建省南平市峡阳镇张氏宗祠“百忍堂”联。关于张氏宗祠“百忍堂”的典故,据《南平县志》里有一个记载,就是张氏张元洛这家人,当时在闽南当官,一天要审案,案子的被告是一个女的,由于这个女的平时泼,结果升堂的时候她就把口水吐在张元洛身上,张元洛都忍了,用手把脸上的口水擦了,然后坐下来再慢慢审,最后使她服理。由于张家世守百忍家训,所以出了很多人才。祠堂门口门楼上的砖雕便是一门三进士,只见三个骑马的人,前面是鸣锣开道的,后面则是撑伞的,显得栩栩如生。大门左右就是这副对联,堂内绿草凄凄,红柱画栋。  -----------------------------------------------------------------  〖张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弓力千钧东风劲;  长空万里北斗明。  ——佚名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鹤顶格析“张”姓拆字联,上下联句首嵌入“弓”、“长”,合而为张。  一林松月多诗兴;  千里云烟入画图。  ——张子祥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采用清代词画家张子祥撰书联。  将军更解神谶字;  太史合书大有年。  ——张廷济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采用清代书法家、诗人张廷济(1768-1848)自题联。张延济,字叔未,浙江嘉兴人。  诗成掷笔仰天笑;  酒醋拔剑斫地歌。  ——张大千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采用现代国画家张大千自题联。  独爱诗篇超物象;  只因山水与精神。  ——张耒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采用宋代诗人张耒诗句联。张耒熙宁进士,有《张右史文集》。  拣茶为款同心友;  筑室因藏善本书。  ——张廷济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采用清代书法家、诗人张廷济自题联。  文名旧许高清汉;  仙籍新题近赤松。  ——佚名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采用旧题张氏切张姓联语。  九居世泽传名远;  百忍家声播惠长。  ——佚名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唐代郓州寿张(今属山东东平)人张公艺,九世同堂。麟德(公元664-665年)中,高宗祀泰山,路过郓州,至其宅,问其义由。公艺请以纸笔,但书百余“忍”字。(见《旧唐书.孝友传.张公艺》)。后张姓常以“百忍”为堂名,本此。成语“百忍成金”(形容忍耐可贵),亦本此。  二酉发祥登北榜;  三公接武振淮滨。  ——佚名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安徽省阜阳市张氏宗祠联。上联典指该族中张鹤鸣、张鹤腾兄弟先后在明代万历年间进士及第。下联典指张鹤鸣官至兵部尚书,二弟张鹤腾官刑部主事、云贵副使,三弟张鹤龄官至户部员外郎。  九世居后添吉庆;  百忍堂前古泰和。  ——佚名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湖南省台前县张氏宗族联。联说该族唐代人张公艺九世同居,高宗封泰山返京时,路过他家,问他是如何理家的,他书写一百多个“忍”字进呈高宗,受到高宗肯定和赏赐。  功成百雉留怀远;  泽溥三农乐凤翔。  ——张溶川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安徽省定远县池河镇张氏宗祠联。上联典出该族中张谨,字慎之,号敬轩,明代天顺年间进士,官工部郎中时,因修筑怀远县城有功升科道。下联典指该族中张国纪,字崇礼,号立斋,明代正德年间解元,官至凤翊知府,有善政。  南轩负公辅之望;  西铭为理学之宗。  ——佚名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南宋学者张栻,字敬夫,号南轩,汉州绵竹人,迁居衡阳,曾任吏部侍郎兼侍讲,官至右文殿修撰。和朱熹、吕祖谦齐名,当时称“东南三贤”。极力主张抗金,指斥时弊。著作有《论语解》、《孟子说》、《南轩集》。下联典指北宋哲学家张载,字子厚,凤翔郿县横渠镇人,世称横渠先生,理学创始人之一。曾任著作佐郎、崇文院校书等职,讲学关中,其学派被称为“关学”,其思想对宋明理学影响很大。著作有《正蒙》、《西铭》、《易说》等。  鲲岛累迁昭祀典;  清河长出尚高风。  ——佚名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台湾省义溪口张氏宗祠联。上联典指本支张氏在台湾的迁徙。“鲲岛”,指台湾省,因台湾有七鲲身海口。下联典指张氏郡望为清河郡。  兵书三卷桥边授;  忍字百篇家内藏。  ——佚名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西汉·张良事。下联典指唐·张公艺事。  气味梅花馨此日;  风神杨柳忆当年。  ——佚名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南朝齐·张绪事。  -----------------------------------------------------------------  〖张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玉燕投怀,姓生燕国;  出尘慧眼,相赏风尘。  ——佚名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张说之母梦玉燕入怀,乃生张说。后张说被封为燕国公。下联典指隋·杨素的侍妓张出尘,与李靖、张仲坚结为兄妹,号“风尘三侠”。  正色立朝,声重千秋金鉴;  懿文华国,名高万选青钱。  ——佚名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大臣、诗人张中九龄,字子寿,韶州曲江人。长安年间进士,任右拾遗,开元年间议设十道采访使,玄宗殆于政治,他常评论得失,后因李林甫谗言罢相。所作《感遇诗》,抒怀感事,以格调刚健著称。著有《千秋金鉴录》、《曲江集》。下联典指唐代名人张旌,著有《万选青钱》。  出使穷源,槎泛斗牛之畔;  劝农致富,民兴麦秀之歌。  ——佚名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西汉外交家张骞(?-公元前114年)汉中人。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秦汉武帝之命出使大月氏、大宛、康居和大夏等中亚国家。途中两次被匈奴拘留,积十一年。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匈奴内乱,始脱身归汉。下联典指东汉渔阳太守张堪,字君游,宛人。光武中拜郎中。任渔阳太守时,功课农桑,捕击奸猾,在郡八年,匈奴不敢犯塞。去职之日,乘折辕车布被囊而已,百姓歌之。  千秋鉴、百忍箴,常留古训;  万先钱、两京赋,当读遗书。  ——佚名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张九龄、张公艺。下联典指张鷟、张衡。张鷟,字文成,自号浮休子,唐代文学家,深州陆泽人。上元年间进士,历官监察御史、处州司仓、司门员外郎等。作品文字通俗,当时颇风行,有笔记《朝野佥载》、传奇小说《游仙窟》等。万选钱”,即青钱万选,比喻文辞出众。据《新唐书·张荐传》:“员外郎员半千称张鷟的文辞如青铜钱,万选万中,当时人称“青钱学士”。张衡,字平子,东汉科学家、文学家,河南省南阳人。曾在京城洛阳太学读书,研究文学和科学。两任掌管天文的太史令,精通天文历算,创制世界上最早利用水力转动的浑象和测定地震方位的候风地动仪,首次正确解释月食是由月求进入地影而产生。天文著作有《灵宪》,文学作品有《二京赋》、《归田赋》、《四愁诗》等。  报国精忠,赫赫英灵光俎豆;  传家至孝,绵绵世德衍蒸尝。  ——佚名撰浙江省天台县民主路(中段)张氏宗祠联  祠祀民族英雄张世杰,南宋范阳(今河北省涿县)人,是与文天祥、陆秀夫齐名的民族英雄。他在守室危如累卵的情况下坚持抗元。景炎三年(1278年),他在广东雷州湾一个岛上与陆秀夫等立赵 为帝,不久移师崖山,任少傅、枢密副使。翌年,联结千余艘大船与元军殊死决战。兵败,带着十余艘战船突围而出,遇到飓风舟覆,与长子舜德一起壮烈殉国。张世杰妻子叶氏是主战派丞相叶梦鼎之女,老家在台州宁海县。刚战年的次子舜功(1260-1347)抢着“兄死则宋有臣,张仪:战国时期纵横家。张良:西汉初大臣。刘邦的谋臣,为汉氏江山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的人。张骞:中国汉代外交家。曾受汉武帝的指派出使西域,是为张骞出塞。张衡:东汉科学家、文学家、政治家和画家。张仲景:中国汉代医圣。张道陵:被视为道教的创始者,是五斗米道的创始人。道教徒称他为张道陵,张天师,祖天师,正一真人。张角:黄巾起义领导者。著名道教领袖,东汉时人。自称天公将军。张宝: 黄巾起义领导者张角之弟,自称地公将军。张梁: 黄巾起义领导者张角,张宝之弟,自称人公将军。张鲁:东汉末五斗米道首领,五斗米道创立者张道陵之孙。张任: 东汉末刘璋部下之名将。张飞: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张苞: 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张飞之子。张遵: 三国时期名将张苞之子,张飞之孙。张昭:三国时期孙吴的一个重要的大臣。张辽: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张郃: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张悌:三国后期人物,为吴国后期重要的守护者。张华:西晋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张轨:十六国前凉创建者。张九龄:唐朝宰相、诗人。张旭:书法家,狂草代表人物。张巡:唐朝著名将领。安史之乱中,张巡在以真源,令起兵守雍丘,抵抗安史燕军。张择端:北宋画家。《清明上河图》 的作者。张世杰:宋朝大将。张载:宋代理学家、哲学家。张邦昌:宋代丞相。张浚:宋朝,抗金名将之一。张显:宋朝人。张保:宋朝人。张所:宋朝人。张士诚:元末明初的义军领袖。张三丰:元末明初,太极拳发明者与武当派创始人。张居正: 明代政治家。张献忠:中国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张廷玉:清朝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大臣、太保。张之洞:晚清大臣。张达京[4]:中部地区平埔族岸里社的首任通事,也是台湾中部的农业垦荒者。张文通[5]:张姓来台开垦开基始祖。张光月[6]:张姓宗族大户,时任西屯庄协议会议员、下七张犁保正,大正15年(1926年)增建张庆兴堂。医圣张仲景.张仪 (前?~309) 战国时魏人。相秦惠王,以连横之策游说六国,使六国背叛纵约以事秦。惠王卒,六国复合纵以背秦,群臣谗之,乃去秦而为魏相,一年后卒。 张良 (前 ? - 前 186) 字子房。汉初名臣。本是韩国公子,秦灭韩,良欲为觊齁仇,乃使人击始皇于博浪沙,不中,遂更姓名,隐于下邳,而受太公兵法于圯上老人。后为高祖策画定天下,封留侯,晚好黄老,学辟谷之术。卒谥文成。 张道陵 (34~155) 道教的真正创教者,本名陵,东汉沛国(今安徽省宿县西北)人。以符水禁咒法惑人,从学者须出五斗米,故世称五斗米道。亦称为张天师。 张飞 (?~271) 字益德,一作翼德,三国蜀汉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少与关羽俱事刘备,号万人敌。官至车骑将军,封西乡侯。刘备伐吴,飞率兵会合,出兵前为部下所杀。谥桓。 张丽华 南朝陈后主妃,神采艳丽,聪慧强记,后主常抱置膝上,共商军国大事。国亡,与后主俱入井,隋军擒而斩之。后祀奉为十月芙蓉花神。 张居正(1525~1582) 字叔大,号太岳,明江陵人。穆宗时入阁,神宗时为首辅,综核名实,信赏必罚,整饬纪纲,推行一条鞭法,为相十年,海内称治。卒谥文忠。着有太岳集、帝鉴图说等。 张骞 (?~前114) 字子文,西汉成固(今陕西省城固县)人。武帝时以军功封博望侯,旋拜中郎将,出使乌孙,分遣副使至大宛、康居、大夏等,自此西北诸国方与汉交通,使汉朝能与中亚交流,并打通前往西域的南北两条通路,引进优良马种、葡萄及苜蓿等。 张旭 字伯高,唐代吴(今江苏苏州)人,生卒年不详。为著名书法家,以草书最为知名,有草圣之称。其书法逸势奇状,连绵回绕,具有新风格。与李白歌诗、裴旻剑舞并称三绝。相传他往往大醉后呼喊狂走,挥洒落笔,有时以发濡墨而书,故世称为张颠、书颠。 张士诚 (1321~1367) 小字九四,元朝泰州(今江苏省泰县)人。元末群雄之一。本从事运盐业,后据吴中,自称吴王,后为明将徐达、常遇春所擒,自杀身亡。 张三丰 生卒年不详。宋武当道士,所创太极拳术,闻名当时,其法传于后世,称内家拳,又称武当派。或作张三峰。(2) 名全,一名君宝,号三丰,明朝辽东懿州(今黑山县境)人,生卒年不详。因其不修边幅,又称张邋遢。史称其辟谷数月不饥,事能前知,太祖、成祖求之,皆不得,英宗时赠为通微显化真人。 张作霖(1875~1928) 字雨亭,奉天海城人。民国官至东三省巡阅使,握三省军政大权,为奉系领袖。两次直奉战争,先败后胜。民国十六年称大元帅,在北京组政府。十七年因国民革命军进抵河北,军事失利,退回关外,至皇姑屯被日军炸伤,未几伤重而亡。 总之太多了,你到这里来看一下: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7145258.html?si=2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7145258.html?si=2.1、张景岳(1563-1640年),本名介宾,字会卿,号景岳,别号通一子,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明代杰出医学家,为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也是实际的创始者。2、张择端,字正道,汉族,琅琊东武(今山东诸城)人,居住于东京(今河南开封)。北宋画家。宣和年间任翰林待诏,擅画楼观、屋宇、林木、人物。3、张飞(约166-221)字益德(《三国演义》作翼德),幽州涿郡(今河北涿州市)人氏,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因其勇武过人,而与关羽并称为“万人敌”4、张道陵(34年2月22日—156年),字辅汉,原名陵,正一盟威道创始人,东汉丰县(今江苏徐州丰县)人。著作《老子想尔注》,弟子有3000多人,设立24治,奠基天师道。5、张衡(78年—139年),字平子。汉族,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人 ,南阳五圣之一,与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并称汉赋四大家。1、张景岳(1563-1640年),本名介宾,字会卿,号景岳,别号通一子,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明代杰出医学家,为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也是实际的创始者。2、张择端,字正道,汉族,琅琊东武(今山东诸城)人,居住于东京(今河南开封)。北宋画家。宣和年间任翰林待诏,擅画楼观、屋宇、林木、人物。3、张飞(约166-221)字益德(《三国演义》作翼德),幽州涿郡(今河北涿州市)人氏,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因其勇武过人,而与关羽并称为“万人敌”4、张道陵(34年2月22日—156年),字辅汉,原名陵,正一盟威道创始人,东汉丰县(今江苏徐州丰县)人。著作《老子想尔注》,弟子有3000多人,设立24治,奠基天师道。5、张衡(78年—139年),字平子。汉族,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人 ,南阳五圣之一,与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并称汉赋四大家。中国古代姓张的名人1、张景岳(1563-1640年),本名介宾,字会卿,号景岳,别号通一子,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明代杰出医学家,为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也是实际的创始者。2、张择端,字正道,汉族,琅琊东武(今山东诸城)人,居住于东京(今河南开封)。北宋画家。宣和年间任翰林待诏,擅画楼观、屋宇、林木、人物。3、张飞(约166-221)字益德(《三国演义》作翼德),幽州涿郡(今河北涿州市)人氏,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因其勇武过人,而与关羽并称为“万人敌”4、张道陵(34年2月22日—156年),字辅汉,原名陵,正一盟威道创始人,东汉丰县(今江苏徐州丰县)人。著作《老子想尔注》,弟子有3000多人,设立24治,奠基天师道。5、张衡(78年—139年),字平子。汉族,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人 ,南阳五圣之一,与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并称汉赋四大家。

张姓有哪些名人?

家族名人  张仪 (前?~309)  战国时魏人。相秦惠王,以连横之策游说六国,使六国背叛纵约以事秦。惠王卒,六国复合纵以背秦,群臣谗之,乃去秦而为魏相,一年后卒。  张良 (前 ? - 前 186)  字子房。汉初名臣。本是韩国公子,秦灭韩,良欲为觊齁仇,乃使人击始皇于博浪沙,不中,遂更姓名,隐于下邳,而受太公兵法于圯上老人。后为高祖策画定天下,封留侯,晚好黄老,学辟谷之术。卒谥文成。  张道陵 (34~155)  道教的真正创教者,本名陵,东汉沛国(今安徽省宿县西北)人。以符水禁咒法惑人,从学者须出五斗米,故世称五斗米道。亦称为张天师。  张飞 (?~271)  字益德,一作翼德,三国蜀汉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少与关羽俱事刘备,号万人敌。官至车骑将军,封西乡侯。刘备伐吴,飞率兵会合,出兵前为部下所杀。谥桓。  张丽华  南朝陈后主妃,神采艳丽,聪慧强记,后主常抱置膝上,共商军国大事。国亡,与后主俱入井,隋军擒而斩之。后祀奉为十月芙蓉花神。  张果老  张居正(1525~1582)  字叔大,号太岳,明江陵人。穆宗时入阁,神宗时为首辅,综核名实,信赏必罚,整饬纪纲,推行一条鞭法,为相十年,海内称治。卒谥文忠。着有太岳集、帝鉴图说等。  张骞 (?~前114)  字子文,西汉成固(今陕西省城固县)人。武帝时以军功封博望侯,旋拜中郎将,出使乌孙,分遣副使至大宛、康居、大夏等,自此西北诸国方与汉交通,使汉朝能与中亚交流,并打通前往西域的南北两条通路,引进优良马种、葡萄及苜蓿等。  张旭  字伯高,唐代吴(今江苏苏州)人,生卒年不详。为著名书法家,以草书最为知名,有草圣之称。其书法逸势奇状,连绵回绕,具有新风格。与李白歌诗、裴旻剑舞并称三绝。相传他往往大醉后呼喊狂走,挥洒落笔,有时以发濡墨而书,故世称为张颠、书颠。  张士诚 (1321~1367)  小字九四,元朝泰州(今江苏省泰县)人。元末群雄之一。本从事运盐业,后据吴中,自称吴王,后为明将徐达、常遇春所擒,自杀身亡。  张三丰  生卒年不详。宋武当道士,所创太极拳术,闻名当时,其法传于后世,称内家拳,又称武当派。或作张三峰。(2) 名全,一名君宝,号三丰,明朝辽东懿州(今黑山县境)人,生卒年不详。因其不修边幅,又称张邋遢。史称其辟谷数月不饥,事能前知,太祖、成祖求之,皆不得,英宗时赠为通微显化真人。张姓名人:张籍张岱、张志和、张祜、张钧甯、张一山、张子枫、张杰、张若昀、张艺兴。1、张仪张仪(前?~309年),战国时魏国大梁(今河南开封)人。政治家、外交家、纵横家、谋略家。鬼谷子门生,相秦惠王,以连横之策游说六国,使六国背叛纵约以事秦。惠王卒,六国复合纵以背秦,群臣谗之,乃去秦而为魏相。2、张良张良(前-前186年),字子房。汉初名臣,政治家、谋略家。汉初三杰之一。本是韩国公子,《史记.留侯世家》记载:“张良者,其先韩人也。大父开地,相韩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父平,相厘王、悼惠王。悼惠王二十三年,父平卒。良年少未宦事韩。秦灭韩,良欲为觊齁仇,乃使人击始皇于博浪沙,不中,遂更姓名,隐于下邳,而受太公兵法于圯上老人。后为高祖策画定天下,被誉为“第一谋士”。封留侯,晚好黄老,学辟谷之术。卒谥文成。3、张骞张骞(?~前114年),字子文,西汉成固(今陕西省城固县)人。武帝时以军功封博望侯,旋拜中郎将,出使乌孙,分遣副使至大宛、康居、大夏等,自此西北诸国方与汉交通,使汉朝能与中亚交流,并打通前往西域的南北两条通路,引进优良马种、葡萄及苜蓿等。4、张道陵张道陵(34~155年),道教的真正创教人,第一天师。本名陵,东汉沛国(今安徽省宿县西北)人。张氏宗亲点击加入张氏总群以符水禁咒法惑人,从学者须出五斗米,故世称五斗米道。亦称张天师。著《老子想尔注》等。5、张飞张飞(?~221年),字益德,一作翼德,三国蜀汉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少与关羽俱事刘备,号万人敌。官至车骑将军,封西乡侯。刘备伐吴,飞率兵会合,出兵前为部下所杀。谥桓,五虎将之一。

姓张的历史名人有谁

姓张的古代名人有张之洞、张衡等。张之洞(1837年9月2日—1909年10月4日),字孝达,号香涛,时任总督,称“帅”,故时人皆呼之为“张香帅”,为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张衡(78年—139年),字平子,南阳郡西鄂县(今河南省南阳市石桥镇)人。东汉时期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文学家,蜀郡太守张堪的孙子。举孝廉出身,历任郎中、太史令、侍中、河间相等职。晚年因病,入朝担任尚书。永和四年(139年),逝世,享年六十二岁。北宋时,获封西鄂县伯。1、张衡;2、张仲景;3、张飞;4、张公谨;5、张九龄;6、张良;7、张骞;8、张道陵;9、张载;10、张居正;11、张之洞。张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张挥为该姓始祖。扩展资料名人简介:1、张公谨(594年-632年),字弘慎,汉族,魏州繁水(今河南省南乐县)人,唐朝将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张公谨原为王世充属下洧[wěi]州(河南省尉氏县)长史,与刺史崔枢一同降唐,任邹州别驾、右武侯长史。后在徐世勣等人的推荐下成为秦王府幕僚,并辅助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出任代州都督,封定远郡公。2、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3、张衡(78年—139年),字平子。汉族,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人,南阳五圣之一,与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并称汉赋四大家。中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文学家,在东汉历任郎中、太史令、侍中、河间相等职。晚年因病入朝任尚书,于永和四年(139年)逝世,享年六十二岁。北宋时被追封为西鄂伯。

历史上姓张的有哪些名人?

历史上姓张的名人有很多,例如:张仪 战国 前?-309年 魏国大梁 政治家、纵横家 张良 西汉 前250年-前186年 颍川城父 政治家、谋略家,封留侯 张苍 西汉 前256年-前152年 阳武县 西汉丞相,封北平侯 张汤 西汉 ?-前116年  杜陵 汉代名臣,任御史大夫 张骞 西汉 ?-前114年 成固 探险家、外交家,封博望侯 张安世 西汉 ?-前62年 杜陵 张汤之子,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封富平侯 张道陵 东汉 34年-155年 江苏丰县 张良八世孙,道教创始人 张衡 东汉 78年-139年 南阳西鄂 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封西鄂伯 张仲景 东汉 约150年-约215年 南阳 医学家,医圣 张角 东汉 ?-184年 钜鹿 太平道创始人,黄巾军首领 张辽 三国魏 169年-222年 雁门马邑 曹魏名将,封关内侯 张郃 三国魏 ?-231年 河间国鄚县 曹魏名将,封鄚侯张飞 三国蜀 ?-221年 涿郡 蜀汉五虎大将之一,封西乡侯 张氏一般指张姓。张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张挥为该姓始祖。历史上,西汉时期张耳被刘邦封为赵王,张耳的十七世孙张轨(255年-314年)建立前凉王朝。张姓在宋版《百家姓》位列第24位。至2007年,根据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对中国户籍人口的统计分析显示,张姓人口在中国姓氏中排在第3位,共有8750.2万人,占中国人口总数的6.83%。张的本义是“使弓弦”,把弦绷在弓上,将要开弓,与“弛”相对。引申为开弓、上弦、捕捉、伸展等意义。张,也是星名,属朱雀七宿中的第五宿,天象的排列形状似弓。张是擅长制造弓箭的氏族崇拜的原始天象图腾,进而成为氏族名、地名和姓氏。张姓源出主要有:1、源于姬姓:①出自上古黄帝之孙挥,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这一支张姓以青阳(即清阳,在今河北清河县东面)为发源地,是为清河张氏。民间有“天下张姓出清河”的说法。②出自黄帝姬姓的后代,属于以字为氏。春秋时,晋国有大夫解张,字张侯,他的后代以其字命氏,也称张氏。2、源于改姓而来:①出自聂姓。三国魏将张辽原姓聂,其家族为了避怨而改张姓,其子嗣便以张为姓。②出自赐姓。世居云南的南蛮酋长龙佑那,于三国时被蜀相诸葛亮赐姓张,以后其子孙便以张为氏。③源于古奚族。张忠志,奚族人,居住在范阳,因善骑射,被范阳守将张锁高收为义子,遂从义父姓张。后张忠志屡立战功,官至礼部尚书,封赵国公。④由少数民族改姓而来。古代的乌桓、女真、羯、鲜卑、匈奴、契丹等少数民族,有改姓为张姓的。今阿昌族、纳西族、僳僳族、瑶族、壮族、黎族、高山族、藏族,以及赫舍里氏、扎拉里氏、章佳氏、章锦氏、扎库塔氏、爱义氏等十几个满族姓氏,都有人改姓张。

姓张的名人有哪些?

张姓主要源于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张挥为该姓始祖。历史上,西汉时期张耳被刘邦封为赵王,张耳的十七世孙张轨(255年-314年)建立前凉国。1、张丽华(559年—589年),南北朝时期南朝陈后主陈叔宝的妃子。张丽华出身兵家,聪明灵慧,有辩才,而且记忆力很强,因此深得陈后主喜爱,为陈后主生有二子。祯明三年(589年),隋朝灭亡陈朝,张丽华因“祸水误国”被长史高颎下令斩杀(一说被杨广下令斩杀)。2、张居正(1525——1582年)字叔大,号太岳,明江陵人。穆宗时入阁,神宗时为首辅,综核名实,信赏必罚,整饬纪纲,推行一条鞭法,为相十年,海内称治。卒谥文忠。着有太岳集、帝鉴图说等。3、张骞(约前164年-前114年) ,字子文,汉中郡城固(今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人,中国汉代杰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险家,丝绸之路的开拓者。故里在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城南2千米处汉江之滨的博望村。张骞富有开拓和冒险精神。西汉建元二年(前139年),奉汉武帝之命,由大汉帝都长安出发,甘父做向导,率领一百多人出使西域,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即赫赫有名的“丝绸之路”,汉武帝以军功封其为博望侯。司马迁称赞张骞出使西域为“凿空”,意思是“开通大道”。张骞先后两次出使西域,打开了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以至通往欧洲的陆路交通,从此中国人通过这条通道向西域和中亚等国出售丝绸、茶叶、漆器和其他产品,同时从欧洲、西亚和中亚引进宝石、玻璃器等产品。张骞被誉为“丝绸之路的开拓者”、“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4、张旭(685年?—759年?),字伯高,一字季明,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唐代书法家,擅长草书,喜欢饮酒,世称“张颠”,与怀素并称“颠张醉素”,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并称“吴中四士”,又与贺知章等人并称“饮中八仙”,其草书则与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并称“三绝”。张旭出生于一个门第不低的家庭,曾向堂舅陆彦远学习书法,学有所成后为吴道子、颜真卿等钦慕;年长后通过应举或荐举、征辟而入仕,释褐为常熟县尉;先后任左率府长史、金吾长史,因而被世人称为“张长史”;大约在乾元二年(759年)逝世,享年大约七十五岁。5、张廷玉(1672年—1755年),字衡臣,号砚斋,安徽桐城人。大学士张英次子。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入值南书房。编辑于 2021-04-24提交成功!感谢你的认可,不表个态再走吗?评论女孩取名字_2022年新生宝宝取名_起名中有这些字起名参考易经,诗经,唐诗等著作。女孩取名字_起名过程严谨,不满意无条件退款。女孩取名字,起名结合传统科学理论,起名时尚好听,吉祥如意!高密市焘莺起名馆广告生肖猴54岁过后命数已定?看完不准哭,特别强调1968年的?麦玲玲(专业版)测算广告更多专家张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有哪些?专家1对1在线解答问题5分钟内响应 | 万名专业答主马上提问最美的花火 咨询一个休闲娱乐问题,并发表了好评lanqiuwangzi 咨询一个休闲娱乐问题,并发表了好评garlic 咨询一个休闲娱乐问题,并发表了好评188****8493 咨询一个休闲娱乐问题,并发表了好评篮球大图 咨询一个休闲娱乐问题,并发表了好评动物乐园 咨询一个休闲娱乐问题,并发表了好评AKA 咨询一个休闲娱乐问题,并发表了好评1条评论热心网友赞??????评论详情—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姓武的女孩名字_宝宝起名大全_好听吉祥_参考楚辞诗经姓武的女孩名字,寓意好,韵味足,名字含义深,期望高,名字引经据典,参考诗经楚辞,姓武的女孩名字,名字寓意吉祥,好听好看又好念,对宝宝日后赢得同龄人的帮助,起到很大作用,姓武的女孩名字广告2022-03-11“张”姓的来源,以及历史张姓名人?张姓的起源,可以推溯到远古传说时代。1999年我国在昆明举办“世界博览会。”世博会内立了《源于河南的姓氏》碑。其中,第三位便是“张姓源于濮阳”。(4)根据中国科学院提供的资料,汇编的《河南·大姓的故乡》地图显示:当前使用频率最高的100个大姓中,有73个源于河南。其中张姓、姚姓源于濮阳。根据1、 史实依据。2、文物遗址。3族谱记载。4 依据当代研究成果.   1、出自黄帝之后挥。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又据《元和姓纂》所载:“黄帝第五子青阳生挥,为弓正,观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因姓张氏。”由上这两条史料的记载可看出,曾经是重要武器弓的发明者挥,其后有以张为姓氏的。   张姓图腾 这一支由黄帝直接传下来的张姓,因挥住在尹城国的青阳,亦即清阳,清阳在清河以南而得名(今河北清河县东)。其后望族也出于这一带。是为河北张氏。   2、出自黄帝姬姓的后代。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晋国有大夫解张,字张侯,其子孙以字命氏,也称张氏。又载,张氏世仕晋,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后,除部分留在原地外,大部分随着三国迁都而迁移。其中,以迁居韩国的张氏影响较大,历代都有入朝为官的。韩国始都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后南迁宜阳(今河南宜阳县韩城),又迁阳翟(今河南禹州),最后迁至郑 (今河南新郑)。赵国初都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后迁中牟(今河南鹤壁市西),最 后又迁邯郸(今属河北)。魏国始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后迁大梁(今河南开封 市)。是为山西、河北、河南之张氏。   3、出自赐姓或他姓、他族改姓。据《读史方舆纪要》所载,世居云南的南蛮酋长龙佑那,于三国时被蜀相诸葛亮赐姓张,以后其子孙便以张为氏。魏国大将张辽本姓聂,后改为张氏,世居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县),后成为 大姓。另有韩、姬等姓人士和乌桓、女真、羯、鲜卑、匈奴、契丹等众一些少数民族分支改姓张姓。   4、据公安部统计人口最多的姓氏是张排第三,有8750.2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6.83%。 历史名人 张仪 (前?~309年)   战国时魏国大梁(今河南开封)人。政治家、外交家、纵横家、谋略家。鬼谷子门生,相秦惠王,以连横之策游说六国,使六国背叛纵约以事秦。惠王卒,六国复合纵以背秦,群臣谗之,乃去秦而为魏相,一年后卒。 张良 (前 ? - 前 186年)   字子房。汉初名臣,政治家、谋略家。汉初三杰之一。本是韩国公子,秦灭韩,良欲为觊齁仇,乃使人击始皇于博浪沙,不中,遂更姓名,隐于下邳,而受太公兵法于圯上老人。后为高祖策画定天下,被誉为“第一谋士”。封留侯,晚好黄老,学辟谷之术。卒谥文成。    张骞 (?~前114年)   字子文,西汉成固(今陕西省城固县)人。武帝时以军功封博望侯,旋拜中郎将,出使乌孙,分遣副使至大宛、康居、大夏等,自此西北诸国方与汉交通,使汉朝能与中亚交流,并打通前往西域的南北两条通路,引进优良马种、葡萄及苜蓿等。 张道陵 (34~155年)   道教的真正创教人,第一天师。本名陵,东汉沛国(今安徽省宿县西北)人。以符水禁咒法惑人,从学者须出五斗米,故世称五斗米道。亦称张天师。著《老子想尔注》等。   张衡,东汉建初三年(公元78年)生;永和四年(公元139年)卒。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人,汉族。他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制图学家、诗人、汉朝官员,为我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浑天仪、地动仪、指南车发明人。著述极丰,科研成果极多,有“科圣”之称,有“张衡环形山、张衡小星星”命名。    张仲景   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称为医圣。相传曾举孝廉,做过长沙太守,有张长沙之称。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 东方朔(前154——前93),本姓张,平原厌次(今山东惠民县)人。西汉辞赋家,官至太中大夫,后人辑有《东方太中集》。    张 角(?—184),号天公将军,钜鹿(今河北平乡县)人,黄巾起义军首领,太平道创始人。张角早年信奉黄老学说,对在汉代十分流行的谶纬之学也深有研究,对民间医术 、巫术也很熟悉。    张辽(169-222年)   字文远,三国魏国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城大夫庄)人,曹魏著名将领,五子良将之一。官至征东将军。    张郃(?-231)   字隽义,三国魏国河间鄚(今河北任丘北)人。曹魏名将,五子良将之一。官至征西将军。    张飞 (?~271年)   字益德,一作翼德,三国蜀汉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少与关羽俱事刘备,号万人敌。官至车骑将军,封西乡侯。刘备伐吴,飞率兵会合,出兵前为部下所杀。谥桓,五虎将之一。    张昭(156——236),字子布,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三国时期吴国重臣,著名政治家,著《论语注》,谥吴文侯。    张松(?——212),字永年,蜀郡(四川成都人),谋士、官至别驾,助刘备取西川。    张载(?——?),字孟阳,西晋文学家、辞赋家、田园诗人,安平人,官至著作郎、中书侍郎。著有《剑阁铭》、《榷论》、《濠汜赋》等。与其弟张协、张亢俱以文学、辞赋著名,史称“三张”。    张协(?——?),字景阳,西晋文学家,诗人,擅长五言诗,与其兄张载齐名,官至中书侍郎,河间内史等。    张亢(?——?),字季阳,西晋文学家,辞赋家,诗人,著述颇丰。 张华(232——300),字茂先,河北固安人,西晋文学家、诗人、政治家,著《博物志》、《张华集》书。   张契此,五代高僧,明州(浙江奉化)人,人称“布袋和尚”,传为弥勒佛化身。    张丽华   南朝陈后主妃,神采艳丽,聪慧强记,后主常抱置膝上,共商军国大事。国亡,与后主俱入井,隋军擒而斩之。后祀奉为十月芙蓉花神。    张元素,字洁古,医学家,金代易州(今河北易县)人,中医易水派创始人。著《医学起源》、《医方》、《洁古本草》等书。    僧一行,本名张遂,(683——727),邢州巨鹿(今河北邢台市)人,中国唐代杰出天文学家,得道高僧。精天文,通历法。谥一行、大慧禅师。著述颇丰,科研成果极多。是世界上第一位测量子午线的人。   张柬之(625——706),字孟将,襄州襄阳人。唐朝著名宰相,以“神龙政变”迫使武则天退位,恢复李唐社稷而闻名。    张九龄(678——740),字子寿,又名博物,韶州始兴(今广东韶关始兴县)人。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官至平章事(丞相)。有《张燕公集》传世,诗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为千古绝唱。    张果老,唐代道士,八仙之一,邢州广宗(今邢台广宗县)人。   张籍,唐代诗人,江苏吴江人,著《张司业集》。    张说(667——730),唐代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字道济,一字说之,原籍范阳(今河北涿州)人,世居河东(山东永济),官至宰相,谥文贞。有《张燕公集》、《张说之集》传世。   张继(715——779),唐代诗人,字懿孙,官至检校郎中,湖北襄阳人,著《张祠部诗集》,代表作《枫桥夜泊》。    张择端,字正道,又字文友,东武(今山东诸城)人,北宋末年画家。 张煌言(1620-1664),字玄著,号苍水,浙江鄞县人,民族英雄。 张名振(?-1654)字候服,南直隶应天府江宁县人(令江苏省南京市)。少时刚直豪爽,颇有谋略,心怀壮志。曾和张煌言等领兵三入长江,希图收复明朝失地,但因兵力单弱,无功而返。永历八年终因国恨家仇,郁积于心,于十一月二十八日卒于舟山军中。遗言以所属部卒归张煌言统率,继续抗清。    张旭,字伯高,唐代吴(今江苏苏州)人,生卒年不详。为著名书法家,以草书最为知名,有草圣之称。其书法逸势奇状,连绵回绕,具有新风格。与李白歌诗、裴旻剑舞并称三绝。相传他往往大醉后呼喊狂走,挥洒落笔,有时以发濡墨而书,故世称为张颠、书颠。    张士诚 (1321~1367年) 小字九四,元朝泰州(今江苏省泰县)人。元末群雄之一。本从事运盐业,后据吴中,自称吴王,后为明将徐达、常遇春所擒,自杀身亡。    张景岳(1563——1640),又名张介宾,字会卿,别号通一子。明末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杰出医学家。有《景岳全书》巨著传世。    张三丰 ,生卒年不详。宋武当道士,所创太极拳术,闻名当时,其法传于后世,称内家拳,又称武当派。或作张三峰。(2) 名全,一名君宝,号三丰,明朝辽东懿州(今黑山县境)人,生卒年不详。因其不修边幅,又称张邋遢。史称其辟谷数月不饥,事能前知,太祖、成祖求之,皆不得,英宗时赠为通微显化真人。    张廷玉(1672——1755),满清重臣,三朝元老,保和殿大学士。字衡臣,安徽桐城人。在朝辅政五十年。官至刑部吏部尚书。封三等伯。主撰《康熙字典》、《雍正实录》、《明史》、《清会典》。配享太庙,其母吴氏封一品夫人。    张鹏翮(1649-1725),字运青,号宽宇,清四川遂宁人,清代名臣、治河专家、清代第一清官。康熙九年(1670年)进士及第,累官吏部尚书兼文华殿大学士等职。史称“清官”、“贤相”。是清代268年间四川官位最显赫、名声最响亮的人物。    张问陶(1764—1814),字仲冶,号船山,清代名相张鹏翮玄孙。乾隆五十五年进士,官山东莱州知府,著有《船山诗草》。张船山是清代乾嘉诗坛大家,不单是清代蜀中诗冠,也是清代第一流的诗人和著名诗学理论家,为性灵派后期的主将和代表人物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香岩、又号台公、无竞居士,晚年字号抱冰。河北南皮人,人称张香帅,谥号文襄。大学士、军机大臣、封建大吏。中国民族工业、重工业主要奠基人,为中国高等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    张謇(1853——1926),字季直,号蔷庵。江苏海门人,祖籍江苏常熟,大清状元,中国近代杰出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慈善家,官居三品,历任中央教育总长、实业总长、总商会总长、水里总长等职务。先后创办上海海洋大学等,与马相伯和创复旦公学,创佳南通博物馆,军山气象台等。创办实业数家。    张作霖(1875~1928年)   字雨亭,奉天海城人。民国官至东三省巡阅使,握三省军政大权,为奉系领袖。两次直奉战争,先败后胜。民国十六年称大元帅,在北京组政府。十七年因国民革命军进抵河北,军事失利,退回关外.    张大千(1899~1983年)   四川内江人,原名张正权,又名爰,字季爰,号大千,别号大千居士,中国著名的国画大师。早期专心研习古人书画,特别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后旅居海外,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尤其是泼墨与泼彩,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他的治学方法,值得现代的画家们借鉴。    张学良(1901~2001)   奉系军阀张作霖之子。西安事变发动者。 张自忠 ,山东临清县人。   第三十三集团军上将衔中将总司令,1940年5月16日在湖北宜城南瓜店阵亡。    中国张姓的演艺界名人很多,张国荣是香港著名影星,他主演的经典影片《霸王别姬》,至今被人津津乐道。。张学友号称香港天王级的歌星,他的歌很有磁性,很受歌迷的推崇,为此他在大陆举办了多场演唱会,每一场都爆满,可见大家对他的喜欢。香港的女影星张柏芝也是炙手可热的著名影星,她演过很多电影、电视剧,也发行过唱片,年纪不大,有很高的知名度。 无张不成村 在大陆的张姓歌星中,超女出身的张靓颖人气一直很高,她以独特的海豚音响誉歌坛,声音很有感染力,为冯小刚电影《夜宴》演唱过主题歌后,更是得到音乐界名家的首肯。张惠妹是台湾高山族的演员,十几年前被张雨生发现后收为弟子,她的声音高亢有力,又很有地方特色,她歌唱的时候载歌载舞,风格热辣奔放,特别能够调动舞台气氛,使大家的情绪跟着她一起高涨起来。22赞·7,350浏览2021-03-24姓张的历史名人有哪些呢?1、张仪 张仪,姬姓,张氏,名仪,魏国安邑人。魏国贵族后裔,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早年入于鬼谷子门下,学习纵横之术。出山之后,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六国入秦。 秦惠王三年,为了秦国的利益,张仪去魏国担任国相,打算使魏国首先臣事秦国而让其它诸侯国效法它。魏惠王不肯接受张仪的建议,秦惠王大发雷霆,立刻出动军队攻克了魏国的曲沃、平周,暗中给张仪的待遇更加优厚。张仪觉得很惭愧,感到没有什么可以回敬来报答秦惠王。 2、张良 张良,字子房,新郑人。秦末汉初杰出谋臣,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相传张良登仙后,位为太玄童子,常从太上老君于太清之中。其八世孙张道陵亦得道。又据《巢县志》记载,巢县白云山有子房洞。相传为张良辟谷隐修之地,后人置祠,岁奉香火。 张良素来体弱多病,自从刘邦入都关中,天下初定,他便托辞多病,闭门不出。随着刘邦皇位的渐次稳固,张良逐步从“帝者师”退居“帝者宾”的地位,在汉初刘邦翦灭异姓王的残酷斗争中,张良极少参与谋划。在西汉皇室的明争暗斗中,张良也恪守“疏不间亲”的遗训。 3、张骞 张骞,字子文,汉中郡城固人,中国汉代杰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险家,丝绸之路的开拓者,故里在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城南2千米处汉江之滨的博望村。 张骞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走出国门的使者,打开了中国与中亚、西亚及欧洲等国交往的大门,同时,也通过他的外交实践,第一次张扬起国与国之间平等、诚信交往的外交理念。 张骞构建了汉与西方国家友好交往的桥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经济的交流和发展,为中国汉代昌盛和后世的对外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整个世界的文明与进步注入了新的活力。 4、张汤 张汤,西汉时期官员、酷吏,杜陵人,因为治陈皇后、淮南、衡山谋反之事,得到汉武帝的赏识。张汤先后晋升为太中大夫、廷尉、御史大夫。与赵禹编定《越宫律》、《朝律》等法律著作。用法主张严峻,常以春秋之义加以掩饰,以皇帝意旨为治狱准绳。 5、张苍 张苍,西汉丞相,《史记》称之为张丞相,封北平侯,阳武县富宁集乡张大夫寨村人。他生于战国末年,死于汉景帝五年,谥号北平文侯。 刘邦起义,他归顺了刘邦,西汉王朝建立之后,他先后担任过代相、赵相等官职。因为他帮助刘邦清除燕王臧荼叛乱有功,被汉高祖晋封为北平侯,以后又迁升为计相、主计。汉文帝时灌婴去世后接任丞相一职,汉文帝后元元年因政见不同而自动引退。主要门生为是洛阳人贾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骞754赞·10,054浏览2019-03-31张姓的由来和历史名人张(Zhang)姓源出主要有: 1、源于姬姓: ①出自上古黄帝之孙挥,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2] [3] 这一支张姓以青阳(即清阳,在今河北清河县东面)为发源地,是为清河张氏。民间有“天下张姓出清河”的说法。[4] ②出自黄帝姬姓的后代,属于以字为氏。春秋时,晋国有大夫解张,字张侯,他的后代以其字命氏,也称张氏。[5] 2、源于改姓: ①出自聂姓。三国魏将张辽本来是聂壹(马邑之谋的发起者)的后人,其家族为了避怨而改张姓,其子嗣便以张为姓。[6] ②源于赐姓。世居云南的南蛮酋长龙佑那,于三国时被蜀相诸葛亮赐姓张,以后其子孙便以张为氏。 ③源于他族改姓,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古代的乌桓、女真、鲜卑、匈奴、契丹等族,有改汉姓张氏者。今阿昌族、纳西族、僳僳族、瑶族、壮族、黎族、高山族、藏族等少数民族,均有人张姓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张氏。[7] 得姓始祖 张挥,号天禄,青阳之子,是古代重要武器弓矢的发明者。因弓箭的诞生对社会影响大,所以黄帝封挥为弓正,职掌弓矢制造。后又取弓长之意,赐姓张于濮阳,封地清河。后逝葬于帝丘(今河南省濮阳县)。因此,张挥成了张姓人的始祖。3赞·66浏览2020-10-08张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有哪些? — 找答案,就来「问一问」4471位专家解答5分钟内响应 | 万名专业答主张姓历史名人有哪些1、张衡:字平子。汉族,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人,南阳五圣之一,与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并称汉赋四大家。 2、张仲景: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 3、张飞:字益德(《华阳国志》作翼德),幽州涿郡(今河北涿州市)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 4、张公谨:字弘慎,汉族,魏州繁水(今河南省南乐县)人,唐朝将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5、张九龄:字子寿,一名博物,谥文献。唐朝开元年间名相,诗人。 有张仪、张骞、张之洞、张居正、张作霖、张学良、张自忠等。张姓历来人才济济。从战国时游说六国连横事秦的张仪开始,在以后的各朝代中,均有张氏名人登上历史舞台。汉时,张姓名人就已名列前茅。无论是在治政、事功,还是学术、艺术、医学等方面,均走在前列。汉初大臣张良,为辅佐刘邦得天下,出过许多奇

姓张的历史名人有哪些简介

姓张的历史名人如下:1、张衡:字平子。汉族,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人,南阳五圣之一,与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并称汉赋四大家。2、张仲景: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3、张飞:字益德,《华阳国志》作翼德,幽州涿郡今河北涿州市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4、张公谨:字弘慎,汉族,魏州繁水今河南省南乐县人,唐朝将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5、张九龄:字子寿,一名博物,谥文献。唐朝开元年间名相,诗人。张衡详细介绍张衡早年曾游学三辅,进入太学学习,并拒绝孝廉辟命、公府征召。期间一度为南阳郡主簿,后辞官居家。直到永初五年才应征赴都,历任郎中、太史令、侍中、河间国相等职。晚年因病入朝任尚书,于永和四年逝世,享年六十二岁,北宋时被追封为西鄂伯。张衡在天文学方面著有《灵宪》、《浑仪图注》等;数学著作有《算罔论》;文学作品以《二京赋》、《归田赋》等为代表,与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并称汉赋四大家。《隋书·经籍志》有《张衡集》14卷,久佚,明人张溥编有《张河间集》。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张衡

张姓名人及历史人物

张姓名人:1、张衡,字平子。汉族,南阳五圣之一,汉赋四大家之一。中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文学家。2、张仲景,名机,字仲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3、张飞字益德,幽州涿郡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他勇武过人,与关羽并称为“万人敌”。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4、张公谨,字弘慎,汉族,魏州繁水人,唐朝将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辅助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出任代州都督,封定远郡公。5、张九龄字子寿,一名博物,谥文献。汉族,唐朝韶州曲江人,世称“张曲江”或“文献公”。唐朝开元年间名相,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