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你知道断章的作者是谁吗?
- 2、卞之琳主张“以诗译诗”,针对格律问题,他提出了什么具体解决方
- 3、卞之琳诗歌特点
- 4、如何理解卞之琳诗歌创作中的“情境的美学”?以其诗歌举例分析
- 5、卞之琳运用聊斋志异的典故
- 6、卞之琳是什么诗派的诗人
- 7、卞之琳诗歌艺术探索的得与失
- 8、青乔是卞之琳亲生女吗
- 9、卞之琳《距离的组织》这首诗在写法上与其它诗相比有什么不同?
- 10、赏析卞之琳的《音尘》
你知道断章的作者是谁吗?
断章》 卞之琳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卞之琳简介〕卞之琳,近代诗人,生卒(1910-2000),抗战期间在各地任教,曾是徐志摩的学生。为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做了很大贡献。《断章》是他不朽的代表作。对莎士比亚很有研究,西语教授,并且在现代诗坛上做出了重要贡献。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的代表诗人。〔汇评〕它是以两组具体物象构成的图景中主客位置的调换,隐藏了诗人关于人生、事物、社会等存在的相对关联关系的普遍性哲学的思考。在诗人看来,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与其它事物相对关联而存在的。事物相对关联与运动的变化是永恒的规律。(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
卞之琳主张“以诗译诗”,针对格律问题,他提出了什么具体解决方
卞之琳主张以诗译诗,针对格律问题,他提出了新诗格律理论。卞之琳主张以诗译诗,针对格律问题,他提出了新诗格律理论。卞之琳(1910年12月8日—2000年12月2日),生于江苏海门汤家镇,祖籍南京市溧水区,当代诗人(汉园三诗人之一)、文学评论家、翻译家,曾用笔名季陵、薛林等。他提出新诗格律理论。行对行,韵对韵,自我约束极严。以顿代步,英诗的音步与汉诗的顿相当,再现原诗的节奏。
卞之琳诗歌特点
1.常倾向于写戏剧性处境,作戏剧性对话或独白,甚至进行小说化。2.以暗示和象征构成隐晦的艺术境界。3.“基于言语本身的音乐性”,讲究格律,尤其是音顿、音韵和体式。4.融汇传统的意境和西方的戏剧化处境,化合传统的含蓄和西方的暗示。5.追求感性和理智统一。(归纳于朱栋霖先生的《中国现代文学书》第三版 欢迎补充与指正 谢谢)意境很美,且有哲理!!卞之琳原受“新月派”的影响,但其很快就走向了现代诗风。 其前期诗作,内容多写下层社会生活,并探索宇宙与人生哲理。卞之琳以“我”为主,将传统的“意境”与西方的小说化、典型化、非个人化的“戏剧性处境”融汇在一起,并将传统的“含蓄”与西方的“重暗示性”和“亲切感”融汇在一起,形成了“平淡中出奇”,“用冷淡掩深挚,从玩笑出辛酸”的特殊风格。他的诗显示出一种着意克制感情的自我表现,追求思辨美的“非个性”倾向的特色。在语言上,他则追求在口语基础上实现欧化词汇、句法与中国文言词汇、句法的杂糅。另外,他的诗由于重意象创造而省略联络,因而诗意大多晦涩。卞之琳的新诗广泛地从中国古诗和西方现代派诗吸取营养,自成一格,充满智慧的闪光和哲理的趣味,是30年代中国文坛“现代派”诗歌的重要代表人物。抗日战争期间曾前往延安和太行山区访问,诗风有所转变,歌唱人民的战斗生活。诗作讲究音节的整饬,追求文字的奇巧,表现出当时青年知识份子对现实的不满与思考。 诗人主张“未经过艺术过程者不能成为艺术品,我们相信内容与外形不可分离”。卞之琳创作态度严谨,孜孜不倦地探索“艺术过程”中的转化与表现,即使对新诗的外部形式也刻意追求变化和创新,更不用说在诗的意象、内容方面。有些诗作被译成多种文字,并成为海外学者专题研究的物件。在半个多世纪中,诗人坚持不懈地进行诗歌创作和理论研究,成功地实验和引进了西方多种现代诗歌形式,对中国象征主义、现代主义诗歌的发展开拓了新的景观,有着很大的启蒙意义和重要的贡献,并取得了相当的艺术成就。
如何理解卞之琳诗歌创作中的“情境的美学”?以其诗歌举例分析
在中国现代新诗史上, 卞之琳既是最早“为中国新诗开启了智慧之门”的诗人, 也是最注重形式探索与创新的诗人, 卞诗的独特形式如其知性内容一样持久地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这是我们最早接触的卞之琳的诗歌,也是卞之琳最广为流传的一首。诗虽只短短4行,却试图用简明的意象阐释深刻的道理。诗人通过对“风景”的刹那间感悟,涉及了“相对性”的哲理命题。“你站在桥上看风景”,而相对于楼上的人来说,桥上的“你”就是他们眼中的风景,他们“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而相对于梦见“你”的人来说,“你”则像窗外的明月一样,“装饰”了他们的“梦”。 这首诗从字面上看非常简单,好像看一遍就懂了。但看完后又觉得不全懂,似乎简单的字眼里藏着很深的道理。学者、翻译家李健吾认为,这首诗是在“装饰”两个字上做文章,暗示人生不过是互相装饰,蕴含着无奈的悲哀。卞之琳本人却不以为然,他说:“这是抒情诗……是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写一刹那的意境。我当时爱想世间人物、事物的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人(你)可以看风景,也可能自觉、不自觉点缀了风景;人(你)可以见明月装饰了自己的窗子,也可能自觉不自觉地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又说:“我的意思是着重在相对上。”这样看来,诗人的主要意图是表现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不论自觉与不自觉都可能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相对关系。如此抽象的哲理,却能通过这样一首极其短小、通俗易懂、画面鲜明的小诗表现出来,其高超的表现技巧令人佩服。卞之琳给我们拓开了一个新的审美空间。从此我们再读李白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就有了“人在风景中”的联想,因为“相看两不厌”的诗人与敬亭山,都成了我们。审美对象。卞之琳的诗歌是寂寞的,而真正给予卞之琳生命也是这点寂寞的感觉。他的诗是从中国知识分子的寂寞心境中浸润出来的,《断章》其中的任何事物都没有内在情感上的联系,每个事物都只是其它事物的观赏对象,它们在观赏中获得的只是刹那的、表层的愉悦感,而在被观赏的感觉里却是孤独的、寂寞的。他的《距离的组织》语言本身传达的是同样一种落寞的、空洞的感觉。
卞之琳运用聊斋志异的典故
“忽听得一千重门外有自己的名字。”这句很重要,相当于一个肯定有力的回应,仿佛从疑惑之中觉醒,同时有一种内在的转折。“好累呵!我的盆舟没有人戏弄吗?”这里使用了一个典故,“盆舟”指《聊斋志异》中《白莲教》的一个小故事,师父将盆装满水,里面放了只小船,再用另一个盆盖好,出门前吩咐徒弟别偷看,但徒弟还是偷看了,师父回来骂之:“适海中舟覆,何得欺我!”其实,典故的意思在于心理暗示与诱导,叫你别偷看更能引起好奇心。而在这里的“盆舟”只是作为作者感情需要的“小玩意儿”,要不就是拟化的疑惑的再次降临,需要一个确切的证明。如果换成“我的小玩意儿没有人戏弄吗?”不过就多了一层寓意。卞之琳于1935年夏秋间作《慰劳信集》,所写诗作多以古典、典故入诗,其中以引用《聊斋志异》中的故事人物为最多。如《无题二》写的是一个聊斋式的美丽幻象:“九曲池边逢九娘,/ 丁香心事有商量。/ 画桥月影千家柳,/ 如此江山信美而如梦。// 扬子江头听暮潮,/ 愁如潮水思滔滔。/ 他生之事三生梦,/ 谁见阳台仙女裳。”还有《无题四》:“有赠”,写的是一个聊斋式的爱情幻象:“思入秋水伤心色,/ 终古鱼龙薄命飞。/ 休唱贞元供奉曲,/ 人间秋别泪长垂。”在《妆台》中,卞之琳将古镜比作心仪的女子,而这个女子是那样的高贵、典雅、美丽、孤傲、圣洁、聪慧、忠贞、柔情似水……,是那样的远离尘世,还是那样的与世隔绝,叫人可望不可即,可远观而不可亵玩,是那样的难以亲近…… “然而不敢辄形相问。/ 竞将水作生涯,/ 无处不弥步青苔。// 鱼窥燕影都难到,/ 燕子衔来似相招。” (《妆台》)。这正是《聊斋》中神女那难以亲近的气质风韵和心理素质的反应。还有,《无题六》中写的是:“‘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 画蔷薇刺血题诗人不道,/ 谁解其中味?”。《无题七》中写的是:“莫道人间还有天,/ 昨宵梦好缠绵。// 镜破谁来全破镜?/ 除非镜里养神仙。”在《无题五》中卞之琳以丁香来比喻意中人:“欲把相思说似谁,/ 浅情人不知,/ 人间别久不成悲。// 还君明珠君莫笑,/ 何以慰余心?”这里的“明珠”典出《后汉书·孟尝君传》,孟尝君在齐国做太守时曾派一个叫冯罐的食客去薛邑收债。冯罐在薛邑不但没有收回债款,反借故跑了回来。孟尝君闻讯后大怒,派人将冯罐的头砍掉。冯罐的血溅在孟尝君身上。孟尝君的客人们见状都吓坏了,但当他们看到孟尝君时却感到奇怪,原来孟尝君的衣服竟因此变得更加光采夺目。孟尝君后来对众宾客说:‘今日之事起于冯罐之来,此臣之所以贵也。’后来孟尝君就给冯罐增加了食米和肉。冯罐非常感激孟尝君的大恩大德,于是他告诉了齐国的人们孟尝君的善举。不久齐国的人们都知道了孟尝君的仁义和贤明。以上是卞之琳运用聊斋志异的典故的部分内容,您可以阅读相关文本获取更多卞之琳运用聊斋志异的典故的信息。
卞之琳是什么诗派的诗人
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和现代派的代表诗人。卞之琳(1910年12月8日-2000年12月2日),曾用笔名季陵、薛林等,出生于江苏省海门市,毕业于北京大学,现当代诗人(“汉园三诗人”之一)、文学评论家、翻译家,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的代表诗人。
卞之琳诗歌艺术探索的得与失
卞之琳诗歌艺术探索的得在独特的艺术风格、深刻的思想内涵,失在过分追求形式美、模仿痕迹过重。一、得1、独特的艺术风格卞之琳的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而著称。他的诗歌语言简练明快,节奏鲜明有力,形式新颖多样,既吸收了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精髓,又融合了中国传统诗歌的韵味,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2、深刻的思想内涵卞之琳的诗歌作品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而且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他的诗歌通过对人生、爱情、社会等主题的探讨,揭示了人类情感的复杂性和社会的矛盾性,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和对社会的深刻关注。二、失1、过分追求形式美卞之琳在诗歌创作过程中,过分追求形式美,有时为了追求形式的新颖和独特,而忽略了内容的表达和思想的深度。这导致他的某些诗歌作品在形式上虽然新颖独特,但在内容上却显得空洞和苍白。2、模仿痕迹过重卞之琳的诗歌作品在表达上过于含蓄隐晦,有时读者难以理解其真正的含义和意图。这导致他的某些诗歌作品在传达思想和情感时不够直接和明确,使读者感到困惑和迷茫。卞之琳的诗歌艺术带来的影响1、推动了现代诗歌的发展卞之琳的诗歌艺术探索为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推动力。他的创新风格和深刻内涵引发了诗坛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激发了更多诗人对现代诗歌创作的探索和尝试。2、拓宽了诗歌创作的视野卞之琳的诗歌作品涵盖了人生、爱情、社会等多个主题,通过对宇宙与人生哲理的探索,拓宽了诗歌创作的视野。他的作品不仅关注个体的情感世界,还对社会现象和人类命运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丰富了诗歌创作的题材和内涵。3、丰富了诗歌的艺术手法卞之琳在诗歌创作中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如意象、隐喻、象征等,丰富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他的作品以简练明快的语言和鲜明有力的节奏,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为后来的诗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青乔是卞之琳亲生女吗
是。根据扬子晚报网查询显示,卞之琳于1955年四十五岁时,与当编辑的女作家青林结婚,1957年生独女青乔,所以青乔是卞之琳亲生女。卞之琳(1910年12月8日到2000年12月2日),生于江苏海门,祖籍江苏溧水(今南京市溧水区),诗人、文学评论家、翻译家,中共党员。
卞之琳《距离的组织》这首诗在写法上与其它诗相比有什么不同?
卞之琳被人们称作最醉心于新诗技巧与形式试验的艺术家。《距离的组织》在时间与空间距离中反复穿梭,交叉运行,构成了浑然一体的组织。对于意境,中国古代文论多所论及。按说对一篇有意境的作品,中国读者是有眼力看得出来的。但是对《距离的组织》一诗的意境,虽作者在自注中作过提示,论者为什么仍很少论及呢?这不仅因为诗中所写的“悟境”是“意境”中较为特殊的一种,而且因为这首诗的“意境”是“意胜于境”的。其实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写“悟境”的诗并不乏其例。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李白的《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陶渊明的《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刘禹锡的《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现代诗人中,废名三十年代的诗作和冯至的《十四行集》都是写“悟境”的名篇。但就中国诗歌的主流而言,诗人对“意境”的追求仍以对“情境”的描写为多,而较少去写“思境”与“悟境”。影响到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也就对“思境”与“悟境”的揭示较少,导致了中国“意境”理论的笼统和局限。这是人们对诗歌创作实践中所体现的“悟境”视而不见的原因。至于说到《距离的组织》一诗所写的意境具有“意胜于境”的特点,这是不难理解的。人们着意去探讨这首诗的“意”,而总是忽略了它的“境”,就是这首诗“意胜于境”的反证。“意胜于境”并不是它的艺术缺陷,而是它的重要艺术特征。对于“意境”的差别,王国维曾指出有“以意胜”和“以境胜”的不同,二者在艺术境界上并没有高下之分,决定艺术境界高下的是“意境”的有无与深浅:“夫文学之所以有意境者,以其能观也。出于观我者,意多于境。出于观物者,境多于意。然非物无以见我,而观我之时,又自有物在,故二者常互相错综,能有所偏重,而不能有所偏废也,文学之工与不工,亦视意境之有无与深浅而已。”[15]这就说明,“以意胜”或“以境胜”只是出于不同创作要求而形成的“意境”的不同特征,以意胜者移情入境,“但抒我胸中逸气”,主观精神世界的呈露更具直接性;以境胜者,写境寄情,“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主观感情偏于间接性与含蓄性。中国传统诗文大多走的是“写境寄情”一路,因而人们对“以境胜”的意境更容易作艺术感知,而对“以意胜”的“意境”却往往视而不见,这也是《距离的组织》一诗长期未能被真正解悟的原因。
赏析卞之琳的《音尘》
卞之琳推崇旧体格律诗。细味《音尘》(十四行诗),一层是李白“咸阳古道音尘绝”的中式格律,另一层据说是交错押韵与扣押阴韵的西式格律。《音尘》内容的意蕴,则是优美如画的历史感——收取信件出现今昔之比较。送信的方式变了,等信的心依旧充满鱼传尺素、飞鸿传书的诗意怀想。诗扣好几层,最后扣到“咸阳古道音尘绝” (李白《忆秦娥》)——“我等到了一匹快马的蹄声”——显然意味古代信息传递方式的终结。但诗人并不特别满怀戒心,也并不特别被动或不安,仍然沉浸在古典的审美惯性中。惟有那不见的“绝”字,仿佛让人看见曾经有尘土飞扬…… 扣。到那里都是能使的大法,也是一般的大法。尽管不足为奇的扣太多,好的扣难得,好像用完了。事实上,再好的扣又怎么样呢?这个大法,好像渐渐一般化了。丝丝入扣的严谨,有时却只到达“拘谨”。新诗的真正“自由”,是不那么“紧扣”,就像衣纽扣,最上面的一颗不扣,最下的一颗也不扣,真正自由诗了。结果不那么丝丝入扣,并不损害诗,生活,思维,原也不是总一环扣一环。诗的扣“弛”了,扣的断裂,甚或不扣,却给人强势的张力,原因在于对严谨的耐性已然破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