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东晋时期的历代皇帝列表
- 2、晋朝皇帝列表
- 3、晋朝皇帝列表?
- 4、五代十国晋国皇帝列表
- 5、晋朝皇帝列表(265年-420年)
- 6、东晋十六国皇帝列表
- 7、晋朝历经了几代皇帝?晋朝皇帝列表
- 8、晋朝历代君王列表及名字:晋朝有几个皇帝
- 9、一百五十年的乱局:两晋十五帝皇帝列表及简介
东晋时期的历代皇帝列表
晋元帝司马睿→晋明帝司马绍→晋成帝司马衍→晋康帝司马岳→晋穆帝司马聃→晋哀帝司马丕→海西公司马奕→简文帝司马昱→孝武帝司马曜→晋安帝司马德宗→晋恭帝司马德文。
晋朝皇帝列表
晋朝(265—420年),是中国历史上九个大一统朝代之一,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 它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属于六朝之一。 西晋 司马炎(世祖武皇帝)即位时间:265年号:泰始(265)咸宁(275)太康(280)太熙(290) 司马衷(孝惠)即位时间:290年号:永熙(290)永平(291)元康(291)永康(300)永宁(301)太安(302)永安(304)建武(304)永安(304)永兴(304)光熙(306) 司马炽(孝怀皇帝)即位时间:306年号:永嘉(307) 司马邺(孝愍皇帝)即位时间:313年号:建兴 东晋 司马睿(中宗)即位时间:317年号:建武(317)大兴(318)永昌(322) 司马绍(肃宗)即位时间:322年号:永昌(322)太宁(323) 司马衍(显宗)即位时间:325年号:太宁(325)咸和(326)咸康(335) 司马岳(康皇帝)即位时间:342年号:建元(343) 司马聃(孝宗)即位时间:344年号:永和(345)升平(357) 司马丕(哀皇帝)即位时间:361年号:隆和(362)兴宁(363) 司马奕(海西公)即位时间:365年号:太和(366) 司马昱(太宗简文皇帝)即位时间:371年号:咸安(371) 司马曜(烈宗)即位时间:372年号:宁康(373)太元(376) 司马德宗(安皇帝)即位时间:396年号:隆安(397)元兴(402)义熙(419)
晋朝皇帝列表?
1、司马炎 司马炎(236年—290年5月16日),即晋武帝(265年-290年在位),字安世,河内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晋朝开国皇帝,晋宣帝司马懿之孙、晋景帝司马师之侄、晋文帝司马昭嫡长子、晋元帝司马睿从父。咸熙二年(265年),袭父爵晋王;数月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给自己,国号晋,建都洛阳,改元泰始。咸宁五年(279年),司马炎命杜预、王濬等人分兵伐吴,于次年灭吴,统一全国。建国后,他采取一系列经济措施以发展生产, 并颁行户调式(包括占田制、户调制和品官占田荫客制)。太康年间,西晋出现一片繁荣景象,史称“太康之治”。但灭吴后,司马炎逐渐怠惰政事,奢侈腐化。太熙元年(290年)病逝,谥号武皇帝,庙号世祖,史称晋武帝,葬峻阳陵。2、司马衷 司马衷(259年-307年),即晋惠帝(290年-307年在位)。字正度,晋武帝司马炎次子,母武元皇后杨艳,西晋第二位皇帝,在位17年。司马衷于泰始三年(267年)被立为皇太子,太熙元年(290年)即位,改元永熙。他为人痴呆不任事,初由太傅杨骏辅政,后皇后贾南风杀害杨骏,掌握大权。在八王之乱中,惠帝的叔祖赵王司马伦篡夺了惠帝的帝位,并以惠帝为太上皇,囚禁于金墉城。齐王司马冏与成都王司马颖起兵反司马伦,群臣共谋杀司马伦党羽,迎晋惠帝复位,诛司马伦及其子。又由诸王辗转挟持,形同傀儡,受尽凌辱。光熙元年(306年),东海王司马越将其迎归洛阳。光熙元年十一月十七日(307年1月8日),惠帝去世,时年48岁,相传被东海王司马越毒死。谥号孝惠皇帝,葬于太阳陵。3、司马炽 司马炽(284年-313年3月14日),即晋怀帝(307年-311年在位),字丰度,晋武帝司马炎第二十五子,晋惠帝司马衷异母弟,母王媛姬,西晋第三位皇帝。司马炽初封豫章王,惠帝在位期间,被立为皇太弟。惠帝崩后,司马炽被扶植为帝,改年号为“永嘉”。在此期间,五胡开始建立独立的政权,晋朝内部的权力斗争也日渐严重。永嘉五年(311年)正月,晋怀帝密诏荀晞讨司马越,三月发布诏书讨伐,司马越于同月病死,众共推王衍为元帅。四月王衍与石勒战于宁平城,晋军全军覆没。六月,匈奴刘聪的军队攻入洛阳,晋怀帝在逃往长安途中被俘。建兴元年(313年),晋怀帝被刘聪用毒酒毒杀,享年30岁。4、司马邺 司马邺(300年―318年2月7日),即晋愍帝(313年―317年在位),一作司马业,字彦旗,晋武帝司马炎之孙,吴敬王司马晏之子,晋惠帝司马衷和晋怀帝司马炽之侄,西晋最后一位皇帝。司马邺最初过继给伯父秦献王司马柬,袭封秦王。永嘉七年(313年),晋怀帝于平阳遇害之后,司马邺于长安即帝位,改元建兴。司马邺即位时,西晋已经没有可以作战的战力;而且长安也没有可用的物资可以与前赵作战。建兴四年(316年)八月,刘曜发兵攻打长安,并且切断长安的粮运;晋愍帝在食断粮绝的情况下于十一月十一日(12月11日)投降汉赵。之后晋愍帝被送往平阳,封为怀平侯,并且承受身为狩猎队伍的前导以及宴会洗杯子的杂役的屈辱。建兴五年十二月二十日(318年2月7日),被刘聪杀害,终年十八岁,葬处不5、司马睿 晋元帝司马睿(276年-323年),字景文,东晋的开国皇帝(318年-323年在位)。晋宣帝司马懿的曾孙,琅邪武王司马伷之孙,琅邪恭王司马觐之子,晋武帝司马炎从子。司马睿于公元276年( 咸宁二年)生于洛阳,290年( 太熙元年)袭封琅邪王,曾经参与讨伐成都王 司马颖的战役;但是由于作战失利,司马睿便离开洛阳,回到封国。晋怀帝即位后,司马睿被封为安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后来在 王导的建议之下前往 建康,并且极力结交江东大族。313年(永嘉七年)晋愍帝封司马睿为丞相、大都督中外军事。晋愍帝被俘后,司马睿在晋朝贵族与江东大族的支持下于317年(建兴五年)称晋王,建元建武,318年(太兴元年)即帝位,为晋元帝。323年(永昌元年)去世,时年四十七岁,谥号元皇帝,庙号中宗。6、司马绍 司马绍(299年-325年10月18日),即晋明帝(322年-325年在位),字道畿,晋元帝司马睿长子,晋简文帝司马昱异母兄,母宫人荀氏,东晋第二位皇帝。司马绍于永昌元年(322年)即皇帝位。在位期间,凭借弱势之中央,成功做到对权臣的制衡,使社会呈现向安定的趋势发展。太宁二年(324年)平定王敦的叛乱,停止对于王敦党羽的追究,为安定皇帝的权威全力重用王导,并且与江东大族保持和谐的态度,成功对“王敦之乱”作出善后,稳定东晋王朝的局势,对安定国家大局的影响非常深远。太宁三年(325年),司马绍病逝,终年二十七岁,谥号明皇帝,庙号肃祖,葬于武平陵(今南京市玄武区鸡笼山北)。7、司马衍 司马衍(321年―342年7月26日),即晋成帝(325年—342年在位),字世根,东晋第三位皇帝。晋明帝司马绍长子,晋康帝司马岳同母兄,母明穆皇后庾文君。太宁三年(325年)司马衍即位,因年幼由其母皇太后庾文君临朝听政。庾太后死后由王导与庾亮辅政。在位期间,由于苏峻与祖约的叛乱,宫城迁移至石头城;直到咸和四年(329年)陶侃、温峤平定苏峻之乱后才迁回建康。咸康二年(336年),禁止豪族将领将山川大泽私有化;咸康七年(341年),以土断方式将自江北迁来的世族编入户籍。咸康八年(342年)六月初五,司马衍身体不适,下诏让他的弟弟琅琊王司马岳继承帝位;六月初七,在西堂驾崩,享年二十二岁,谥号成皇帝,庙号显宗,葬于兴平陵(今江苏省江宁县鸡笼山)。8、司马岳 司马岳(322年―344年),即晋康帝(342年―344年在位),东晋第四位皇帝,字世同,晋明帝司马绍次子,晋成帝司马衍同母弟,母明穆皇后庾文君。司马岳在其兄晋成帝继位后,受封吴王。后改封琅邪王,历任散骑常侍、骠骑将军、侍中、司徒。咸康八年(342年),晋成帝病重,在掌权的庾冰等人建议下,舍弃二子,立弟司马岳为皇位继承人。同年,晋成帝去世,司马岳继位。建元二年(344年),司马岳去世,终年二十三岁,谥号康皇帝,葬于崇平陵(今江苏省江宁县蒋山)。9、司马聃 晋穆帝司马聃(dān)(343年―361年),字彭子,东晋第五代国君,晋康帝 司马岳之子,母 褚蒜子。344年司马岳死,司马聃即位;由于年幼而由母太后褚蒜子掌政,并由何充辅政。何充过世后改由 蔡谟与 司马昱辅政。司马聃在位期间东晋虽然北伐失败,但是由于桓温消灭了在四川立国的 成汉,并且于356年夺回洛阳,虽然不久就因为粮运不继而撤退,但东晋的版图仍然有所扩大。 361年司马聃死去,终年十九岁。10、司马丕 司马丕(341年—365年),字千龄,晋成帝 司马衍长子,晋康帝 司马岳之侄,晋穆帝 司马聃的堂兄弟、母 周贵人。东晋的第六位皇帝,361年至365年在位。公元342年,司马丕受封琅邪王。361年, 晋穆帝去世,皇太后令司马丕登基,改元隆和。364年,司马丕断谷饵药以求长生结果中毒,崇德太后临朝摄政。 365年,晋哀帝在太极殿西堂去世,时年二十五岁,谥号哀皇帝,葬于 安平陵。11、司马奕 司马奕(公元342年—公元386年),字延龄,晋成帝司马衍次子,晋哀帝 司马丕同母弟 ,母周贵人,东晋第七位皇帝,也是东晋唯一一位在位期间被废黜的皇帝。兴宁三年(公元365年)二月,司马丕死后。同年二月丁酉(2月23日),司马奕即帝位,在位6年,为 桓温所废。被废后降为 东海王。咸安二年(公元372年),又降封为 海西公。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过世,终年四十五岁。司马奕史称废帝,又称海西公。12、司马昱 晋太宗简文皇帝司马昱(320年―372年9月12日),字道万。东晋第八位皇帝,晋元帝 司马睿幼子,母为简文宣太后 郑阿春。司马昱历经元、明、成、康、穆、哀、废帝七朝,先后封琅玡王、会稽王,累官 抚军将军。 晋穆帝时,升任抚军大将军、录尚书六条事,与 何充共同辅政。何充逝世后,司马昱总统朝政。他引名士 殷浩等辅政,企图对抗威权日重的 桓温,殷浩反为桓温所废。废帝即位后,再次徙封琅玡王,又进位丞相、 录尚书事。太和六年十一月(372年1月),桓温废司马奕,改立司马昱为帝。司马昱名为皇帝,实同傀儡。在位仅八个月后,便因忧愤而崩,年五十三。谥号简文皇帝, 庙号太宗,葬于高平陵。13、司马曜 晋孝武帝司马曜(362年-396年),字昌明,东晋的第九个皇帝,在位时间是372年至396年。他是晋简文帝的第三个儿子,晋安帝和晋恭帝的父亲,母李陵容。司马曜四岁时被封为会稽王,372年被立为太子,同年晋简文帝逝,他继位,当时才11岁。第二年立年号为宁康。一开始由太后摄政。14岁时开始亲政,改年号为太元。当年他改革收税的方法,改为王公以下每人收米三斛,在役的人不交税。383年前秦进攻晋,在淝水之战中大胜。晋孝武帝即位时由于税赋改革与谢安当国,被称为东晋末年的复兴,但谢安死后司马道子当国,以及晋孝武帝嗜酒成性,优柔寡断,导致政局再度陷入混乱。晋孝武帝由于对他当时宠信的张贵人开玩笑,说要废弃她,导致当晚张贵人一怒之下杀了他。死后葬于今江苏南京的隆平陵。14、司马德宗 晋安帝司马德宗(382年―419年1月28日),字安德,晋孝武帝司马曜长子,晋恭帝司马德文同母兄。东晋的第十位皇帝,397年―419年在位。司马德宗即位后,内乱频发,国势日衰,419年驾崩。时年37岁。15、司马德文晋恭帝,司马德文(386年—421年),字德文,东晋最后一位皇帝。晋孝武帝司马曜次子,晋安帝司马德宗之弟,母为淑媛陈归女。司马德文初封琅邪王,之后历任中军将军、散骑常侍、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侍中、司徒、录尚书六条事等官职。晋安帝被桓玄所废时,司马德文与晋安帝都居于浔阳;桓玄败死后被迁至江陵。元熙元年(419年)刘裕杀晋安帝,立司马德文为帝,年号元熙。元熙二年(420年)六月,司马德文禅位于刘裕,东晋自此灭亡。司马德文被废为零陵王,同年九月,刘裕派人以棉被闷死司马德文,时年36岁,死后葬于冲平陵。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晋朝君主西晋皇帝列表1、西晋武帝司马炎(236年——290年)265年称帝,265年—290年在位26年。司马炎,字安世,司马昭的长子,晋朝的开国君主。265年逼迫魏元帝曹奂将帝位禅让给自己,国号大晋,建都洛阳。公元279年他又命杜预、王濬等人分兵伐吴,于280年灭吴,统一全国。2、西晋惠帝司马衷(259年——307年)290年—307年在位18年。司马衷,字正度,晋武帝司马炎第二子,西晋的第二代皇帝,公元。司马衷于267年被立为皇太子,290年即位,改元永熙。他为人痴呆不任事,以“何不食肉糜”闻名中国历史,307年,被司马越毒死,终年48岁。3、西晋怀帝司马炽(284年——313年)307年—313年在位7年。西晋孝怀皇帝司马炽,字丰度,西晋王朝的第三代皇帝,为司马炎的第二十五子。初封豫章王,惠帝在位期间,被立为皇太弟。司马越毒死惠帝后,立他为帝,改年号为“永嘉”。4、西晋孝愍帝司马邺(300年——317年)313年—317年在位5年。司马邺,又名司马业,字彦旗,西晋王朝第四位皇帝,晋武帝孙,初为秦王,驻守长安。311年,怀帝被刘汉军掳走后,群臣拥立他为太子。313年,怀帝被毒死的消息传来,尚书、左仆射鞠允,卫将军索琳、梁芬等人于四月在长安扶立他为帝,改年号为“建兴”。东晋皇帝列表1、东晋元帝司马睿(276年——322年)318年—322年在位6年。司马睿,字景文,东晋王朝的开国皇帝,宣帝司马懿曾孙,琅邪武王司马伷之孙,琅邪恭王司马觐之子。晋怀帝任命他为镇东大将军,西晋灭亡后公元317年,时为西晋丞相的司马睿在建康称王,改元建武,次年称帝,成为东晋的开国皇帝。2、东晋明帝司马绍(298年——325年)322年—325年在位4年。司马绍,字道畿,东晋的第二代皇帝,晋元帝长子,庙号肃宗。母亲为代郡出身。他从小就聪明伶俐,为人豪爽,即位后,平定王敦叛乱,巩固了东晋的统治,3、东晋成帝司马衍(321年——342年)325年—342年在位18年。司马衍,字世根,汉族,明帝长子。明帝死后,司马衍于325年10月19日继位,由母亲庾太后辅政,庾太后死后由王导与庾亮辅政。宫城迁移至石头城,直到西元329年才迁回建康。4、东晋康帝司马岳(322年——344年)342年—344年在位2年。司马岳,字世同。东晋的第四代皇帝,明帝的儿子,母庾文君,是晋成帝的同母弟弟,326年被封为吴王,后封琅琊王,342年晋成帝死后,由于权臣庾冰与庾翼力主之故,晋康帝才得以用兄终弟及的方式继承帝位。5、东晋穆帝司马聃(343年——361年)344年—361年在位17年。司马聃,康帝长子,344年由于晋康帝驾崩,2岁的他走向皇位,由于年幼而由褚太后掌政,并由何充辅政。何充过世后改由蔡谟与司马昱辅政。6、东晋哀帝司马丕(341年——365年)361年—365年在位5年。司马丕,字千龄,为东晋的第六代皇帝,晋成帝之子,晋穆帝之堂兄弟。晋哀帝本应继晋成帝之位即位,但是由于权臣庾冰的意见而无法即位,司马丕于361年在晋穆帝死后即位,改号隆和。7、东晋废帝司马奕(342年——386年)365年—371年在位6年。司马奕,字延龄,东晋的第七位皇帝,晋成帝之子,晋哀帝司马丕同母之弟,又称海西公。司马丕死后,司马奕于365年(兴宁三年)2月23日即帝位。8、东晋简文帝司马昱(320年——372年)371年—372年在位2年。司马昱,字道万,河内温县人,晋元帝少子,母郑阿春,司马绍之弟。为元帝所爱。初封琅邪王,桓温于公元371年11月废司马奕后,于同月己酉日立他为帝,改年号为“咸安”。9、东晋孝武帝司马曜(352年——396年11月6日)372年—396年在位25年。司马曜,字昌明,是东晋的第九个皇帝,晋简文帝的第三个儿子,晋安帝和晋恭帝的父亲,母李陵容。383年,社会矛盾逐渐尖锐。加上孝武帝“溺于酒色”,因酒后戏言,被张贵人命宫女用被子闷死,终45岁。10、东晋安帝司马德宗(382年——419年1月28日)396年—419年在位23年。司马德宗字安德,是东晋的第十位皇帝,孝武帝长子,即位后,发生内乱,国势日衰,安帝没有什么政治才能,被刘裕买通宦官勒死,终年37岁。谥号为安帝。11、东晋恭帝司马德文(386年——421年)418年—420年在位3年。东晋的末代皇帝,孝武帝子,安帝同母弟,最早封琅邪王,后被封为中军将军、散骑常侍、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侍中,领司徒、录尚书六条事等职。刘裕勒死安帝后,立他为帝。为刘裕所废,后又被刘裕派人用被子闷死,终年36岁。扩展资料:晋朝(266年-420年)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其中西晋为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之一,东晋则属于六朝之一,两晋共传十五帝,共一百五十五年。公元266年司马炎篡魏,建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公元280年灭吴,完成统一。后经历八王之乱和永嘉之祸,国势渐衰,316年西晋被北方蛮族灭亡,北方陷于混乱,史称五胡乱华。317年,晋室南渡,司马睿在建邺建立东晋,东晋曾多次北伐。383年东晋与前秦淝水之战后得到暂时巩固。两晋时期五胡迁至中原,加强了民族融合,北人南迁,开发了江南地区。420年,刘裕建立刘宋,东晋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了南北朝时期。 西晋承袭曹魏领土,统一后又占有孙吴疆域。东晋随其疆域的变化而有增减,北界主要在秦岭淮河一线。两晋的政治体制为世族政治,是隋唐的三省六部制的基础。而晋朝时期的农业、商业、手工业等相比较三国时期有了进一步发展。晋朝虽为汉末以来中国文化中衰时期,但在哲学、文学、艺术、史学、科技等方面也有新的发展。两晋的文化走向多元发展,是一个文化开创、冲突又融合的时代,由于儒教独尊的地位被打破,哲学、文学、艺术、史学及科技纷纷出现革新,有些成为独立的学问。当代思想有由本土发展的玄学、道教及由印度东传的佛教,士大夫纷纷盛行清谈。由于边疆民族带来草原文化,东晋则拥有中原文化及江南文化,双方逐渐展开文化交流或民族融合。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晋朝(中国历史朝代)1、司马懿(179-251年),字仲达,汉族,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是辅佐了魏国三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2、司马师(208-255年),字子元,河内温人。三国时期曹魏权臣,官至大将军。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的伯父。司马师沉着坚强,雄才大略。3、司马昭(211年-265年9月6日),字子上,河内温人。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他是司马懿与张春华的次子,司马师的弟弟,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的父亲。4、司马炎(236-290年),字安世,河内温人,晋朝开国君主,265-290年在位。司马懿孙,曹魏权臣司马昭长子,魏咸熙二年十二月丙寅(266年2月4日),司马炎逼迫魏元帝禅让,即位为帝,定国号晋,改年号泰始。在位期间,封同姓诸王,以郡为国,置军士,希望互相维系,拱卫中央。5、司马衷(259-307),字正度,河内温县人。晋武帝司马炎第二子,西晋的第二代皇帝,公元290-307年在位。司马衷于267年被立为皇太子,290年即位,改元永熙。他为人痴呆不任事,初由太傅杨骏辅政,后皇后贾南风杀害杨骏,掌握大权。6、司马炽(284-313年),字丰度,西晋王朝的第三代皇帝,公元307-311年在位。为司马炎的第二十五子。初封豫章王,惠帝在位期间,被立为皇太弟。司马越毒死惠帝后,司马炽被扶植为帝,改年号为“永嘉”。7、司马邺,(300~318.2.7),晋愍帝,字彦旗,河内温县人,司马炎之孙,吴王司马晏之子。被立为皇太子,监国执政,313.6.7正式即皇帝位,实际在位时间应该从立为太子的312.10.19到出降汉国的。8、司马睿(276-323年),字景文,东晋的开国皇帝,318-323年在位。宣帝司马懿曾孙,琅邪武王司马伷之孙,琅邪恭王司马觐之子,晋武帝司马炎从子。司马睿于290年袭封琅邪王,曾经参与讨伐成都王司马颖的战役;9、司马绍(298年—325年),字道畿,晋元帝之子,庙号肃宗。母亲为代郡出身。生来像鲜卑人,为人豪爽,在位期间曾经曾平定王敦叛乱,有中兴之气,可惜在位仅四年早死。10、司马衍(公元321~342年),字世根,汉族。明帝长子。明帝死后继位。在位17年,病死,终年21岁。葬于兴平陵。11、司马岳(公元322~344年),字世同。明帝子,成帝弟。成帝死后继位。在位2年,病死,终年23岁,葬于崇平陵。其妻褚蒜子生晋穆帝司马聃,死后谥为康献皇后。12、司马聃,字彭子,东晋第五代皇帝,庙号孝宗。晋穆帝是晋康帝之子,母褚蒜子。344年由于晋康帝驾崩,晋穆帝即位;由于年幼而由褚太后掌政,并由何充辅政。何充过世后改由蔡谟与司马昱辅政。13、司马丕(341年—365年),字千龄,为东晋的第六代皇帝,晋成帝之子,晋穆帝之堂兄弟。晋哀帝本应继晋成帝之位即位,司马丕于361年在晋穆帝死后即位,改元隆和,但是大将桓温当国,晋哀帝形同傀儡。14、司马奕(342—386年),字延龄。东晋的第七位皇帝,晋成帝之子,晋哀帝司马丕同母之弟,又称海西公。司马丕死后,司马奕于兴宁三年(365年)2月23日即帝位,在位6年,为桓温所废。15、司马昱(320年―372年9月12日),字道万。晋元帝少子,庙号晋太宗,谥号简文帝。被崇德太后和桓温立为皇帝,在位2年,病死,终年53岁。葬于高平陵。16、司马曜(361—396),字昌明,晋简文帝第三子,李陵容所生,372年至396年在位,东晋的第九任皇帝。他是晋安帝和晋恭帝的父亲。383年,晋军先后于寿阳、淝水击败前秦“百万”大军。17、司马德宗,字安德,是东晋的第十位皇帝,他的统治时间是从397年继位到419年逝世,谥号为安帝。18、司马德文(386年-421年),东晋的末代皇帝。为晋孝武帝之子,晋安帝之胞弟,母亲是淑媛陈归女。司马德文最早封琅邪王,之后被封为中军将军、散骑常侍、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侍中,领司徒、录尚书六条事等职。扩展资料:晋朝(266年-420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其中西晋为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之一,东晋则属于六朝之一,两晋共传十五帝,共一百五十五年。公元266年司马炎篡魏,建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公元280年灭吴,完成统一。后经历八王之乱和永嘉之祸,国势渐衰,316年西晋被北方蛮族灭亡,北方陷于混乱,史称五胡乱华。317年,晋室南渡,司马睿在建邺建立东晋,东晋曾多次北伐。383年东晋与前秦淝水之战后得到暂时巩固。两晋时期五胡迁至中原,加强了民族融合,北人南迁,开发了江南地区。420年,刘裕建立刘宋,东晋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了南北朝时期。西晋承袭曹魏领土,统一后又占有孙吴疆域。东晋随其疆域的变化而有增减,北界主要在秦岭淮河一线。两晋的政治体制为世族政治, 是隋唐的三省六部制的基础。 而晋朝时期的农业、商业、手工业等相比较三国时期有了进一步发展。晋朝虽为汉末以来中国文化中衰时期,但在哲学、文学、艺术、史学、科技等方面也有新的发展。两晋的文化走向多元发展,是一个文化开创、冲突又融合的时代,由于儒教独尊的地位被打破,哲学、文学、艺术、史学及科技纷纷出现革新,有些成为独立的学问。当代思想有由本土发展的玄学、道教及由印度东传的佛教,士大夫纷纷盛行清谈。由于边疆民族带来草原文化,东晋则拥有中原文化及江南文化,双方逐渐展开文化交流或民族融合。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晋朝晋武帝司马炎(236年——290年)265年称帝,265年—290年在位26年。司马炎,字安世,司马昭的长子,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晋朝的开国君主。265年他继承父亲司马昭的晋王之位,数月后逼迫魏元帝曹奂将帝位禅让给自己,国号大晋,建都洛阳。公元279年他又命杜预、王濬等人分兵伐吴,于280年灭吴,统一全国。武帝生活十分荒淫,晋宫内宫女万人以上,并造成社会风气荒淫奢侈,有“王恺,石崇斗富”。公元290年病逝,时年55岁,谥号武皇帝,庙号世祖,葬峻阳陵。晋惠帝司马衷(259年——307年)290年—307年在位18年。司马衷,字正度,河内温县人。晋武帝司马炎第二子,西晋的第二代皇帝,公元。司马衷于267年被立为皇太子,290年即位,改元永熙。他为人痴呆不任事,初由太傅杨骏辅政,后皇后贾南风杀害杨骏,掌握大权。在八王之乱中,惠帝的叔祖赵王司马伦篡夺了惠帝的帝位,并以惠帝为太上皇,囚禁于金墉城。齐王司马冏与成都王司马颖起兵反司马伦,群臣共谋杀司马伦党羽,迎晋惠帝复位,诛司马伦及其子。又由诸王辗转挟持,形同傀儡,受尽凌辱。306年,东海王司马越将其迎归洛阳。307年,被司马越毒死,终年48岁。晋怀帝司马炽(284年——313年)307年—313年在位7年。西晋孝怀皇帝司马炽,字丰度,西晋王朝的第三代皇帝,为司马炎的第二十五子。初封豫章王,惠帝在位期间,被立为皇太弟。司马越毒死惠帝后,立他为帝,改年号为“永嘉”。匈奴军进攻洛阳,晋怀帝被匈奴贵族政权刘汉军俘虏,次年后被刘汉主刘聪用毒酒毒杀,时年30岁。西晋孝愍帝司马邺(300年——317年)313年—317年在位5年。司马邺,又名司马业,字彦旗,西晋王朝第四位皇帝,晋武帝孙,吴孝王司马晏的儿子。初为秦王,驻守长安。311年,怀帝被刘汉军掳走后,群臣拥立他为太子。313年,怀帝被毒死的消息传来,尚书、左仆射鞠允,卫将军索琳、梁芬等人于四月在长安扶立他为帝,改年号为“建兴”。司马邺即位时才13岁,由琅邪王司马睿,南阳王司马保辅政。匈奴刘曜进攻长安,愍帝投降,受尽侮辱,317年被杀,时年18岁。晋元帝司马睿(276年——322年)318年—322年在位6年。司马睿,字景文,东晋王朝的开国皇帝,宣帝司马懿曾孙,琅邪武王司马伷之孙,琅邪恭王司马觐之子。晋怀帝任命他为镇东大将军,都督扬州江南军事,西晋灭亡后公元317年,时为西晋丞相的司马睿在建康称王,改元建武,次年称帝,成为东晋的开国皇帝。元帝即位后,矛盾四伏,忧愤而死,时年47岁。晋明帝司马绍(298年——325年)322年—325年在位4年。司马绍,字道畿,东晋的第二代皇帝,晋元帝长子,庙号肃宗。母亲为代郡出身。他从小就聪明伶俐,为人豪爽,即位后,平定王敦叛乱,巩固了东晋的统治,在位期间曾经中兴。病死,终年27岁。晋成帝司马衍(321年——342年)325年—342年在位18年。司马衍,字世根,汉族,明帝长子。明帝死后,司马衍于325年10月19日继位,由母亲庾太后辅政,庾太后死后由王导与庾亮辅政。晋成帝在位期间,由于苏峻与祖约的叛乱,宫城迁移至石头城,直到西元329年陶侃平定苏峻之乱后才迁回建康。晋成帝在位期间曾经命令庾亮北伐,但是败于石虎。西元336年晋成帝颁布壬辰诏书,禁止豪族将领将山川大泽私有化;341年又以土断方式将自江北迁来的世族编入户籍。342年晋成帝病死,终年21岁。葬于兴平陵(今江苏省江宁县鸡笼山)。晋康帝司马岳(322年——344年)342年—344年在位2年。司马岳,字世同。东晋的第四代皇帝,明帝的儿子,母庾文君,是晋成帝的同母弟弟,326年被封为吴王,后封琅琊王,342年晋成帝死后,由于权臣庾冰与庾翼力主之故,晋康帝才得以用兄终弟及的方式继承帝位。344年患病身故,终年23岁,葬于崇平陵(今 江苏省江宁县蒋山)。其妻褚蒜子(崇德太后) 生晋穆帝司马聃,死后谥为康献皇后。晋穆帝司马聃(343年——361年)344年—361年在位17年。司马聃,康帝长子,344年由于晋康帝驾崩,2岁的他走向皇位,由于年幼而由褚太后掌政,并由何充辅政。何充过世后改由蔡谟与司马昱辅政。晋穆帝在为期间东晋虽然北伐失败,但是由于桓温消灭了在四川立国的成汉,并且于356年夺回洛阳,虽然不久就因为粮运不继而撤退,东晋的版图仍然有所扩大。 361年晋穆帝病死,终年19岁。晋哀帝司马丕(341年——365年)361年—365年在位5年。司马丕,字千龄,为东晋的第六代皇帝,晋成帝之子,晋穆帝之堂兄弟。晋哀帝本应继晋成帝之位即位,但是由于权臣庾冰的意见而无法即位;司马丕于361年在晋穆帝死后即位,改元隆和,但是大将桓温当国,晋哀帝形同傀儡。晋哀帝即位不久就迷上了长生术,按照道士传授的长生法,断榖、服丹药,结果晋哀帝服药后药性大发而不能听政,于是由褚太后再次临朝。365年晋哀帝便因药物中毒死于太极殿,时年25岁。晋废帝司马奕(342年——386年)365年—371年在位6年。司马奕,字延龄,东晋的第七位皇帝,晋成帝之子,晋哀帝司马丕同母之弟,又称海西公。司马丕死后,司马奕于365年(兴宁三年)2月23日即帝位,司马奕即位之时,桓温掌握朝政,而且桓温也有意废掉司马奕自即位为皇帝,但司马奕本身并无过失可言,桓温便指司马奕阳痿不能人道,于371年废司马奕为东海王,之后在贬为海西公,迁居吴县。司马奕遭此挫折,心灰意冷,又怕再遭祸端,便枉塞聪明以苟且偷生。之后司马奕便沉迷于酒色,于386年过世,时年45岁。曾用年号:太和(366年)晋简文帝司马昱(320年——372年)371年—372年在位2年。司马昱,字道万,河内温县人,晋元帝少子,母郑阿春,司马绍之弟。幼岐嶷,为元帝所爱。初封琅邪王,初封会稽王,桓温于公元371年11月废司马奕后,于同月己酉日立他为帝,改年号为“咸安”。司马昱继位后,一切听命于桓温,形同傀儡。公元372年7月,司马昱病危,宣布立子昌明为太子,并在一天一夜之内,连发四道诏书,请以大司马镇姑孰(今安徽省当涂县)的桓温入京辅政。桓温不理睬,司马昱只好写下遗诏,授权桓温可以依据周公辅助成王的故例摄政;如果太子不值得辅助,可以取而代之,自行称帝。郎中王坦之接到这诏书,极力劝谏,并当着司马昱的面将诏书撕成碎片。司马昱自慰地说:“天下本是取来之物,卿何必如此着急呢?”王坦之反驳说:“天下是宣帝、元帝的天下,陛下怎能私自授予他人!”司马昱沉吟良久,无话可答,命令王坦之重新起草遗诏,改成:“家国大事都要一一禀告大司马(桓温),太子要象刘禅对待诸葛亮一样,敬重桓温。”第二天(己末日),司马昱死于建康宫中,终年53岁。司马昱死后的庙号为太宗,谥号为简文帝。晋孝武帝司马曜(352年——396年11月6日)372年—396年在位25年。司马曜,字昌明,是东晋的第九个皇帝,晋简文帝的第三个儿子,晋安帝和晋恭帝的父亲,母李陵容。383年,与前秦有“淝水之战”,在谢安领导下,大败前秦军。谢安死后,社会矛盾逐渐尖锐。加上,孝武帝“溺于酒色”,时因酒后戏言,被张贵人命宫女用被子闷死,终年45岁。晋安帝司马德宗(382年——419年1月28日)396年—419年在位23年。司马德宗字安德,是东晋的第十位皇帝,孝武帝长子,即位后,发生内乱,国势日衰,安帝没有什么政治才能,被刘裕买通宦官勒死,终年37岁。谥号为安帝。晋恭帝司马德文(386年——421年)418年—420年在位3年。东晋的末代皇帝,孝武帝子,安帝同母弟,最早封琅邪王,后被封为中军将军、散骑常侍、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侍中,领司徒、录尚书六条事等职。刘裕勒死安帝后,立他为帝。为刘裕所废,后又被刘裕派人用被子闷死,终年36岁。桓玄之乱后,刘裕当政,司马德文知道刘裕有篡位与杀害晋安帝的企图,而且晋安帝本人不辨饥寒,司马德文便随侍于晋安帝左右;直到有一次司马德文因病出宫,刘裕才派人杀害晋安帝。刘裕本人有意自称皇帝,但由于图谶所言“昌明(晋孝武帝)之后有二帝”,于是刘裕为符合图谶所言,便于418年改立司马德文为皇帝,次年改年号为元熙。 西晋 266年-316年 庙号 谥号 姓名 统治时间 年号 高祖(追封) 宣帝(追封) 司马懿 无 未称帝 世宗(追封) 景帝(追封) 司马师 无 未称帝 太祖(追封) 文帝(追封) 司马昭 无 未称帝 世祖 武帝 司马炎 266年-290年 泰始266年-274年 咸宁275年-280年 太康280年-289年 太熙290年-290年 德宗 惠帝 司马衷 290年-301年 永熙290年-291年 永平291年-291年 元康291年-299年 永康300年-301年 永宁301年-302年 赵王司马伦篡位↘ 襄祖 睿帝 司马伦 301年 建始301年 惠帝反正↘ 德宗 惠帝 司马衷 301年—306年 太安302年-303年 永安304年-304年 建武304年-304年 永安304年-304年 永兴304年-306年 光熙306年-306年 仁祖 怀帝 司马炽 307年-313年 永嘉307年-313年 哀宗 愍帝 司马邺 313年-316年 建兴313年-316年 东晋317年-420年 庙号 谥号 姓名 在位年限 年号 东晋 中宗 元帝 司马睿 317年-322年 建武317年-317年 太兴318年-321年 永昌322年-323年 肃宗(肃祖) 明帝 司马绍 322年-325年 太宁323年-326年 显宗(显祖) 成帝 司马衍 325年-342年 咸和326年-334年 咸康335年-342年 延宗 康帝 司马岳 342年-344年 建元343年-344年 孝宗 穆帝 司马聃 344年-361年 永和345年-356年 升平357年-361年 宁宗 哀帝 司马丕 361年-365年 隆和362年-363年 兴宁363年-365年 虞宗 废帝 司马奕 365年-371年 太和366年-371年 太宗 简文帝 司马昱 371年-372年 咸安371年-372年 烈宗 孝武帝 司马曜 372年-396年 宁康373年-375年 太元376年-396年 成宗 安帝 司马德宗 396年-403年注 隆安397年-401年 元兴402年-404年 ②桓楚,国号楚 — — 桓玄 404年 永始404 ③东晋(安帝反政) 成宗 安帝 司马德宗 404年-418年 义熙405年-418年 祺宗 恭帝 司马德文 418年-420年 元熙419年-420年 注:①东晋安帝元兴二年(403年),控制东晋朝廷的楚王桓玄篡位,建国桓楚。晋安帝献上国玺,禅位于桓玄。 ②301年,赵王司马伦自立为帝,改元建始,晋惠帝退位为太上皇。三月,齐王司马冏、河间王司马颙、成都王司马颖三王联合常山王司马乂(后封长沙王)伐赵王伦。五月赵王伦败,赵王伦及其党羽被斩,惠帝复位。一、西晋皇帝:1、晋高祖,司马懿;(追谥)2、晋世宗,司马师;(追谥)3、晋太祖,司马昭;(追谥)4、晋世祖,司马炎;5、孝惠皇帝,司马衷;6、孝怀皇帝,司马炽;7、孝愍皇帝,司马邺。二、东晋皇帝:1、晋中宗,司马睿;2、晋肃祖,司马绍;3、晋显宗,司马衍;4、晋孝宗,司马聃;5、晋太宗,司马昱;6、晋烈宗,司马曜;7、晋成宗,司马德宗;8、恭皇帝,司马德文。扩展资料:1、晋王朝奠基人: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三国时期魏国政治家、军事谋略家,魏国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司马懿自幼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因曹操出身“赘阉遗丑”,司马懿一度拒绝曹操授予的官职,但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任丞相后,强行辟司马懿为文学掾。因司马懿曾支持曹操称帝,所以逐渐赢得了曹操的信任。曹操封魏王后,以司马懿为太子中庶子以佐助曹丕,帮助曹丕在储位之争中获得胜利。曹丕临终时,令司马懿与曹真等为辅政大臣,辅佐魏明帝曹叡。明帝时,司马懿屡迁抚军大将军、大将军、太尉等重职。明帝崩,托孤幼帝曹芳于司马懿和曹爽。曹芳继位后,司马懿遭到曹爽排挤,升官为无实权的太傅。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祭陵,起兵政变并控制京都洛阳。自此,曹魏的军政权力落入司马氏手中,史称高平陵之变。司马懿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曾率军擒斩孟达,两次率大军成功抵御诸葛亮北伐,远征平定辽东。对屯田、水利等农耕经济发展有重要贡献。嘉平三年(251年),司马懿病逝,享年73岁,辞郡公和殊礼,葬于首阳山,谥号宣文。次子司马昭封晋王后,追谥司马懿为宣王;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庙号高祖。2、走向灭亡刘裕掌控朝廷,荆州刺史刘毅忌妒,意图举兵。412年刘裕抢先讨伐之,刘毅兵败自杀。谯蜀为东晋叛将谯纵所建。在405年时,益州刺史毛璩率军讨伐江陵桓振,蜀军不愿远征,便推谯纵为主叛晋。随后攻陷成都,杀死毛璩,谯纵也自号成都王。408年晋廷派刘敬宜率军讨伐但失败。413年刘裕派西陵太守朱龄石率军西伐,攻占成都。谯纵败退自杀,谯蜀亡。卢循为孙恩继承人,桓玄为安抚之任为永嘉太守,但他仍不断袭扰沿海。404年卢循由海路攻占广州,隔年晋廷为安抚而命他为广州刺史。410年卢循趁刘裕北伐南燕之机,与其姐夫徐道覆分二路北伐,合溃刘毅于桑洛州(今江西九江市),乘势攻入京师建康,史称卢偱之乱。此时刘裕已赶回,卢循和徐道覆发生内讧,卢循久攻京师不破,撤守寻阳。10月徐道覆进攻江陵,为守将刘道规所败。12月卢循败于晋军,退守广州。411年刘裕派兵击杀徐道覆。卢循最后于交州被交州刺史杜慧度歼灭,投水自杀,至此乱事平定。刘裕消灭若干异己后,为了名正言顺称帝,先后发动两次北伐。当时南燕慕容超屡屡入侵,409年刘裕率军伐南燕。于次年攻破南燕都城广固,擒杀慕容超,南燕亡。而后因卢循叛乱,刘裕回师。后秦因为屡遭夏主赫连勃勃入侵,国势大衰,幼主姚泓初立。416年12月 刘裕再度北伐,连克许昌、洛阳。隔年刘裕兵分两路围攻关中,最后攻破长安,后秦亡。但于该年冬天,留守京师的刘穆之突然去世,为免朝廷生变,刘裕不得不亲返。他命其幼子刘义真同王镇恶、沈田子等诸将防守长安,后来诸将内哄,夏主赫连勃勃率军攻击。417年冬刘裕命刘义真等将领率军东归,遭夏军追击,元气大伤,至此北伐结束。关中失守后,刘裕开始积极谋取帝位。同年刘裕杀晋安帝,立其弟德文,为晋恭帝。420年刘裕废晋恭帝自立,建国宋,史称南朝宋,是为宋武帝,东晋至此灭亡。439年北魏统一华北后,至此进入南北朝时期。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晋朝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晋朝君主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司马懿
五代十国晋国皇帝列表
1、后梁(907-923)太祖朱温 ,郢王朱友珪 ,末帝朱友贞。2、后唐(923-936)庄宗李存勖,明帝帝李嗣源,愍皇帝李从厚,末帝李从珂。3、后晋(936-946)高祖石敬瑭 , 出帝石重贵。4、后汉(947-950)高祖刘知远。5、后周(951-960) 太祖郭威 , 周世宗柴荣 , 恭帝柴宗训。扩展资料:五代十国(公元907年-公元978年)是在唐朝后形成的一个纷乱割据的时期,北方是有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更替,南方则是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等十国割据。总之,这是社会动荡,战乱不断,后被赵匡胤统一,建立宋朝.五代指的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次第更迭的政权。十国指五代之外相继出现的十个割据政权: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即荆南)、北汉,统称十国。中国古代以正统史观为主,因五代建立于中原地区,占据着原唐朝都城的中央地区,是当时传统的中央朝廷,故史学家著五代史。而十国及其余政权被称为割据势力。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五代十国
晋朝皇帝列表(265年-420年)
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它的历史时间跨度很长,共计155年,从公元265年到420年。在这段时间内,晋朝共有十位皇帝,他们是:司马炎(265年-290年)司马昭(290年-301年)司马衷(301年-306年)司马攸(307年)司马_(307年-311年)司马奕(311年-316年)司马昱(317年-322年)司马睿(323年-325年)司马衍(325年-342年)司马曜(371年-372年)晋朝的兴起晋朝的兴起源于三国时期的魏国。魏国的皇帝曹丕在位期间,曾经任命司马懿为大将军,掌握了魏国的实权。司马懿在曹丕死后,继续掌握了魏国的实权,并且在曹髦被废后,自立为帝,建立了晋朝,成为了晋朝的第一位皇帝——司马炎。司马炎的治国理念司马炎在位期间,提出了“王道”、“八政”、“九锡”等治国理念,强调以王道为中心,推行八政,赋予官员九锡,以此来维护社会秩序和政治稳定。司马炎还重视文化教育,推行了“永嘉之治”,使得晋朝的文化和教育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晋朝的分裂晋朝在司马炎的后期,开始出现了分裂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司马炎的儿子司马昭在位期间,采取了过于严苛的政策,导致了社会的不满和反抗。此外,司马昭的儿子司马衷在位期间,也没有能够有效地控制局势,导致了晋朝的进一步分裂。晋朝的统一晋朝在分裂了一段时间后,最终在司马氏家族的努力下,实现了统一。司马炎的孙子司马衍在位期间,采取了一系列的政治和军事手段,最终将分裂的各个地区重新统一起来,使得晋朝重新恢复了统一和稳定。晋朝的衰落晋朝在统一之后,虽然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繁荣和发展,但是最终还是走向了衰落。这主要是由于晋朝的统治者在位期间,过于重视内政而忽视了外交和军事,导致了外患的不断侵袭和内部的腐败和分裂。最终,在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和南方农民起义的压力下,晋朝走向了灭亡。晋朝的历史意义晋朝虽然存在的时间不长,但是它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和演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晋朝的皇帝们在位期间,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治国理念和政策,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此外,晋朝还对中国文化和艺术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为后来的历史和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东晋十六国皇帝列表
十六国皇帝前赵 刘渊(在位:304年—310年)刘聪(在位:310年—318年)刘粲(在位:318年)刘曜(在位:318年—328年)成汉李特(在位:303年—304年)李雄(在位:304年—334年)李期(在位:334年—338年)李寿(在位:338年—343年)李势(在位:343年—347年)前凉张寔(在位:314年—320年)张茂(在位:320年—324年)张骏(在位:324年—346年)张重华(在位:346年—353年)张祚(在位:353年—355年)张玄靓(在位:355年—363年)张天锡(在位:363年—376年)后赵石勒(在位:319年—333年)石弘(在位:333年—334年)石虎(在位:334年—349年)石鉴(在位:349年—350年)石祗(在位:350年—351年)前燕慕容皝(在位:337年—348年)慕容俊(在位:348年—359年)慕容暐(在位:360年—370年)前秦苻健(在位:351年—355年)苻生(在位:355年—357年)苻坚(在位:357年—385年)苻丕(在位:385年—386年)苻登(在位:386年—394年)苻崇(在位:394年)后秦姚苌(在位:384年—416年)姚泓(在位:416年—417年)后燕慕容垂(在位:384年—396年)慕容宝(在位:396年—398年)慕容盛(在位:398年—401年)慕容熙(在位:401年—407年)西秦乞伏国仁(在位:385年—388年)乞伏乾归(在位:388年—400年;409年—412年)乞伏炽磐(在位:412年—428年)乞伏暮末(在位:428年—431年)后凉吕光(在位:386年—399年)吕纂(在位:399年—401年)吕隆(在位:401年—403年)南凉秃发乌孤(在位:397年—399年)秃发利鹿孤(在位:399年—402年)秃发傉檀(在位:402年—414年)南燕慕容德(在位:398年—405年)慕容超(在位:405年—410年)西凉李皓(在位:400年—417年)李歆(在位:417年—420年)李恂(在位:420年—421年)夏赫连勃勃(在位:407年—425年)赫连昌(在位:425年—428年)赫连定(在位:428年—431年)北燕慕容云(在位:407年—409年)冯跋(在位:409年—430年)冯弘(在位:430年—436年)北凉段业(在位:397年—399年)沮渠蒙逊(在位:401年—433年)沮渠牧犍(在位:433年—439年)
晋朝历经了几代皇帝?晋朝皇帝列表
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它的建立标志着南北朝时期的结束。在晋朝的历史中,有几位重要的帝王对于这个朝代的发展和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下是晋朝的皇帝列表:1. 司马炎(265年-307年在位)2. 司马衷(313年-323年在位)3. 司马昭(265年-316年在位)4. 司马孚(294年-350年在位)5. 司马伦(307年-312年在位)6. 司马睿(371年-372年在位)7. 司马炳(371年-372年在位)这些帝王都在不同的时期统治过晋朝,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政治、文化和军事才能,他们的治国策略和政策也各有特点。虽然晋朝最终被北方的鲜卑族所灭,但它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都是不可忽视的。首先,我们来看司马炎,他是晋朝的开国皇帝,也是晋朝最具有影响力的皇帝之一。他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推行了“九品中正制”,这些措施为晋朝的政治稳定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其次,我们来看司马衷,他是一个比较温和的皇帝,他对于文化和教育的重视,使得晋朝的文化事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他还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改善民生,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第三位重要的帝王是司马昭,他是一个非常有才干的皇帝,他在政治上有着非常高的才能和智慧,他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和权力,同时还积极推动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第四位皇帝是司马孚,他在位期间致力于加强国家的军事力量,同时也注重文化建设。他的治国方法比较稳健,使得晋朝的政治稳定得到了保证。第五位皇帝是司马伦,他在位期间面临着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和内部的政治动荡,但他仍然坚持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这为晋朝的灭亡奠定了基础。第六位皇帝是司马炳,他是司马炎的儿子,他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推行了“三公九卿制”,这些措施对于晋朝的政治稳定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七位皇帝是司马睿,他是晋朝最后一位皇帝,尽管他在位期间面临着北方鲜卑族的入侵和内部的政治动荡,但他仍然坚持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这为晋朝的灭亡奠定了基础。综上所述,晋朝的几位重要的帝王都在不同的时期统治过这个朝代,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政治、文化和军事才能,他们的治国策略和政策也各有特点。虽然晋朝最终被北方的鲜卑族所灭,但它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都是不可忽视的。
晋朝历代君王列表及名字:晋朝有几个皇帝
晋朝分西晋和东晋,一共有17位皇帝。西晋有:武皇帝——司马炎,孝惠皇帝——司马衷,睿皇帝——司马伦,孝惠皇帝——司马衷(复位),孝怀皇帝——司马炽 ,愍帝——司马邺。东晋有:元帝——司马睿 ,明帝——司马绍 ,成帝——司马衍 ,康帝——司马岳,穆帝——司马聃,哀帝——司马丕,废帝——司马奕,简文帝——司马昱,孝武帝——司马曜 ,安帝——司马德宗 ,恭帝——司马德文。扩展资料:一、西晋皇帝列表1、西晋武帝司马炎(236年——290年)265年称帝,265年—290年在位26年。司马炎,字安世,司马昭的长子,晋朝的开国君主。265年逼迫魏元帝曹奂将帝位禅让给自己,国号大晋,建都洛阳。公元279年他又命杜预、王濬等人分兵伐吴,于280年灭吴,统一全国。2、西晋惠帝司马衷(259年——307年)290年—307年在位18年。司马衷,字正度,晋武帝司马炎第二子,西晋的第二代皇帝,公元。司马衷于267年被立为皇太子,290年即位,改元永熙。他为人痴呆不任事,以“何不食肉糜”闻名中国历史,307年,被司马越毒死,终年48岁。3、西晋怀帝司马炽(284年——313年)307年—313年在位7年。西晋孝怀皇帝司马炽,字丰度,西晋王朝的第三代皇帝,为司马炎的第二十五子。初封豫章王,惠帝在位期间,被立为皇太弟。司马越毒死惠帝后,立他为帝,改年号为“永嘉”。4、西晋孝愍帝司马邺(300年——317年)313年—317年在位5年。司马邺,又名司马业,字彦旗,西晋王朝第四位皇帝,晋武帝孙,初为秦王,驻守长安。311年,怀帝被刘汉军掳走后,群臣拥立他为太子。313年,怀帝被毒死的消息传来,尚书、左仆射鞠允,卫将军索琳、梁芬等人于四月在长安扶立他为帝,改年号为“建兴”。二、东晋皇帝列表1、东晋元帝司马睿(276年——322年)318年—322年在位6年。司马睿,字景文,东晋王朝的开国皇帝,宣帝司马懿曾孙,琅邪武王司马伷之孙,琅邪恭王司马觐之子。晋怀帝任命他为镇东大将军,西晋灭亡后公元317年,时为西晋丞相的司马睿在建康称王,改元建武,次年称帝,成为东晋的开国皇帝。2、东晋明帝司马绍(298年——325年)322年—325年在位4年。司马绍,字道畿,东晋的第二代皇帝,晋元帝长子,庙号肃宗。母亲为代郡出身。他从小就聪明伶俐,为人豪爽,即位后,平定王敦叛乱,巩固了东晋的统治,3、东晋成帝司马衍(321年——342年)325年—342年在位18年。司马衍,字世根,汉族,明帝长子。明帝死后,司马衍于325年10月19日继位,由母亲庾太后辅政,庾太后死后由王导与庾亮辅政。宫城迁移至石头城,直到西元329年才迁回建康。4、东晋康帝司马岳(322年——344年)342年—344年在位2年。司马岳,字世同。东晋的第四代皇帝,明帝的儿子,母庾文君,是晋成帝的同母弟弟,326年被封为吴王,后封琅琊王,342年晋成帝死后,由于权臣庾冰与庾翼力主之故,晋康帝才得以用兄终弟及的方式继承帝位。5、东晋穆帝司马聃(343年——361年)344年—361年在位17年。司马聃,康帝长子,344年由于晋康帝驾崩,2岁的他走向皇位,由于年幼而由褚太后掌政,并由何充辅政。何充过世后改由蔡谟与司马昱辅政。6、东晋哀帝司马丕(341年——365年)361年—365年在位5年。司马丕,字千龄,为东晋的第六代皇帝,晋成帝之子,晋穆帝之堂兄弟。晋哀帝本应继晋成帝之位即位,但是由于权臣庾冰的意见而无法即位,司马丕于361年在晋穆帝死后即位,改号隆和。7、东晋废帝司马奕(342年——386年)365年—371年在位6年。司马奕,字延龄,东晋的第七位皇帝,晋成帝之子,晋哀帝司马丕同母之弟,又称海西公。司马丕死后,司马奕于365年(兴宁三年)2月23日即帝位。8、东晋简文帝司马昱(320年——372年)371年—372年在位2年。司马昱,字道万,河内温县人,晋元帝少子,母郑阿春,司马绍之弟。为元帝所爱。初封琅邪王,桓温于公元371年11月废司马奕后,于同月己酉日立他为帝,改年号为“咸安”。9、东晋孝武帝司马曜(352年——396年11月6日)372年—396年在位25年。司马曜,字昌明,是东晋的第九个皇帝,晋简文帝的第三个儿子,晋安帝和晋恭帝的父亲,母李陵容。383年,社会矛盾逐渐尖锐。加上孝武帝“溺于酒色”,因酒后戏言,被张贵人命宫女用被子闷死,终45岁。10、东晋安帝司马德宗(382年——419年1月28日)396年—419年在位23年。司马德宗字安德,是东晋的第十位皇帝,孝武帝长子,即位后,发生内乱,国势日衰,安帝没有什么政治才能,被刘裕买通宦官勒死,终年37岁。谥号为安帝。11、东晋恭帝司马德文(386年——421年)418年—420年在位3年。东晋的末代皇帝,孝武帝子,安帝同母弟,最早封琅邪王,后被封为中军将军、散骑常侍、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侍中,领司徒、录尚书六条事等职。刘裕勒死安帝后,立他为帝。为刘裕所废,后又被刘裕派人用被子闷死,终年36岁。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西晋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东晋晋武帝司马炎(236年——290年)265年称帝,265年—290年在位26年。司马炎,字安世,司马昭的长子,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晋朝的开国君主。265年他继承父亲司马昭的晋王之位,数月后逼迫魏元帝曹奂将帝位禅让给自己,国号大晋,建都洛阳。公元279年他又命杜预、王濬等人分兵伐吴,于280年灭吴,统一全国。武帝生活十分荒淫,晋宫内宫女万人以上,并造成社会风气荒淫奢侈,有“王恺,石崇斗富”。公元290年病逝,时年55岁,谥号武皇帝,庙号世祖,葬峻阳陵。晋惠帝司马衷(259年——307年)290年—307年在位18年。司马衷,字正度,河内温县人。晋武帝司马炎第二子,西晋的第二代皇帝,公元。司马衷于267年被立为皇太子,290年即位,改元永熙。他为人痴呆不任事,初由太傅杨骏辅政,后皇后贾南风杀害杨骏,掌握大权。在八王之乱中,惠帝的叔祖赵王司马伦篡夺了惠帝的帝位,并以惠帝为太上皇,囚禁于金墉城。齐王司马冏与成都王司马颖起兵反司马伦,群臣共谋杀司马伦党羽,迎晋惠帝复位,诛司马伦及其子。又由诸王辗转挟持,形同傀儡,受尽凌辱。306年,东海王司马越将其迎归洛阳。307年,被司马越毒死,终年48岁。晋怀帝司马炽(284年——313年)307年—313年在位7年。西晋孝怀皇帝司马炽,字丰度,西晋王朝的第三代皇帝,为司马炎的第二十五子。初封豫章王,惠帝在位期间,被立为皇太弟。司马越毒死惠帝后,立他为帝,改年号为“永嘉”。匈奴军进攻洛阳,晋怀帝被匈奴贵族政权刘汉军俘虏,次年后被刘汉主刘聪用毒酒毒杀,时年30岁。西晋孝愍帝司马邺(300年——317年)313年—317年在位5年。司马邺,又名司马业,字彦旗,西晋王朝第四位皇帝,晋武帝孙,吴孝王司马晏的儿子。初为秦王,驻守长安。311年,怀帝被刘汉军掳走后,群臣拥立他为太子。313年,怀帝被毒死的消息传来,尚书、左仆射鞠允,卫将军索琳、梁芬等人于四月在长安扶立他为帝,改年号为“建兴”。司马邺即位时才13岁,由琅邪王司马睿,南阳王司马保辅政。匈奴刘曜进攻长安,愍帝投降,受尽侮辱,317年被杀,时年18岁。晋元帝司马睿(276年——322年)318年—322年在位6年。司马睿,字景文,东晋王朝的开国皇帝,宣帝司马懿曾孙,琅邪武王司马伷之孙,琅邪恭王司马觐之子。晋怀帝任命他为镇东大将军,都督扬州江南军事,西晋灭亡后公元317年,时为西晋丞相的司马睿在建康称王,改元建武,次年称帝,成为东晋的开国皇帝。元帝即位后,矛盾四伏,忧愤而死,时年47岁。晋明帝司马绍(298年——325年)322年—325年在位4年。司马绍,字道畿,东晋的第二代皇帝,晋元帝长子,庙号肃宗。母亲为代郡出身。他从小就聪明伶俐,为人豪爽,即位后,平定王敦叛乱,巩固了东晋的统治,在位期间曾经中兴。病死,终年27岁。晋成帝司马衍(321年——342年)325年—342年在位18年。司马衍,字世根,汉族,明帝长子。明帝死后,司马衍于325年10月19日继位,由母亲庾太后辅政,庾太后死后由王导与庾亮辅政。晋成帝在位期间,由于苏峻与祖约的叛乱,宫城迁移至石头城,直到西元329年陶侃平定苏峻之乱后才迁回建康。晋成帝在位期间曾经命令庾亮北伐,但是败于石虎。西元336年晋成帝颁布壬辰诏书,禁止豪族将领将山川大泽私有化;341年又以土断方式将自江北迁来的世族编入户籍。342年晋成帝病死,终年21岁。葬于兴平陵(今江苏省江宁县鸡笼山)。晋康帝司马岳(322年——344年)342年—344年在位2年。司马岳,字世同。东晋的第四代皇帝,明帝的儿子,母庾文君,是晋成帝的同母弟弟,326年被封为吴王,后封琅琊王,342年晋成帝死后,由于权臣庾冰与庾翼力主之故,晋康帝才得以用兄终弟及的方式继承帝位。344年患病身故,终年23岁,葬于崇平陵(今 江苏省江宁县蒋山)。其妻褚蒜子(崇德太后) 生晋穆帝司马聃,死后谥为康献皇后。五分钟带你了解“晋朝的15位皇帝”。晋朝有十五个皇帝。1.晋宣帝司马懿 三国的终结者 西晋王朝奠基人司马懿(179-251年),字仲达,汉族,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三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显著的功绩是两次率大军成功对抗诸葛亮北伐和远征平定辽东。对屯田、修水利等经济有重要贡献。73岁去世,辞郡公和殊礼,葬于首阳山。谥号“宣文”;次子司马昭封晋王后,追封司马懿为宣王;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2.晋景帝司马师 控制曹魏政权的旷世枭雄司马师(208-255年),字子元,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权臣,官至大将军。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他是司马懿与张春华的长子,太祖司马昭的兄长,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的伯父。司马师沉着坚强,雄才大略。他继承父亲的权力,废魏帝曹芳,平定淮南三叛,击灭东吴诸葛恪的大军。基本控制了曹魏政权。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师为景皇帝,庙号世宗。3.晋文帝司马昭 灭蜀汉 为统一全国奠定基础司马昭(211年-265年9月6日),字子上,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他是司马懿与张春华的次子,司马师的弟弟,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的父亲。司马昭继承父兄的权力,弑魏帝曹髦,彻底控制了曹魏政权。掌权期间派钟会、邓艾灭蜀。其子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昭为文皇帝。有著名的成语“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备注:上述三人为司马炎称帝后追尊的皇帝,这三人并未正式称帝。4.晋武帝司马炎(236年——290年)265年称帝,265年—290年在位26年。司马炎,字安世,司马昭的长子,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晋朝的开国君主。265年他继承父亲司马昭的晋王之位,数月后逼迫魏元帝曹奂将帝位禅让给自己,国号大晋,建都洛阳。公元279年他又命杜预、王濬等人分兵伐吴,于280年灭吴,统一全国。武帝生活十分荒淫,晋宫内宫女万人以上,并造成社会风气荒淫奢侈,有“王恺,石崇斗富”。公元290年病逝,时年55岁,谥号武皇帝,庙号世祖,葬峻阳陵。5.晋惠帝司马衷(259年——307年)290年—307年在位18年。司马衷,字正度,河内温县人。晋武帝司马炎第二子,西晋的第二代皇帝,公元。司马衷于267年被立为皇太子,290年即位,改元永熙。他为人痴呆不任事,以“何不食肉糜”闻名中国历史,初由太傅杨骏辅政,后皇后贾南风杀害杨骏,掌握大权。在八王之乱中,惠帝的叔祖赵王司马伦篡夺了惠帝的帝位,并以惠帝为太上皇,囚禁于金墉城。齐王司马冏与成都王司马颖起兵反司马伦,群臣共谋杀司马伦党羽,迎晋惠帝复位,诛司马伦及其子。又由诸王辗转挟持,形同傀儡,受尽凌辱。306年,东海王司马越将其迎归洛阳。307年,被司马越毒死,终年48岁。6.晋怀帝司马炽(284年——313年)307年—313年在位7年。西晋孝怀皇帝司马炽,字丰度,西晋王朝的第三代皇帝,为司马炎的第二十五子。初封豫章王,惠帝在位期间,被立为皇太弟。司马越毒死惠帝后,立他为帝,改年号为“永嘉”。匈奴军进攻洛阳,晋怀帝被匈奴贵族政权刘汉军俘虏,次年后被刘汉主刘聪用毒酒毒杀,时年30岁。7.西晋孝愍帝司马邺(300年——317年)313年—317年在位5年。司马邺,又名司马业,字彦旗,西晋王朝第四位皇帝,晋武帝孙,吴孝王司马晏的儿子。初为秦王,驻守长安。311年,怀帝被刘汉军掳走后,群臣拥立他为太子。313年,怀帝被毒死的消息传来,尚书、左仆射鞠允,卫将军索琳、梁芬等人于四月在长安扶立他为帝,改年号为“建兴”。司马邺即位时才13岁,由琅邪王司马睿,南阳王司马保辅政。匈奴刘曜进攻长安,愍帝投降,受尽侮辱,317年被杀,时年18岁。8.东晋皇帝列表晋元帝司马睿(276年——322年)318年—322年在位6年。司马睿,字景文,东晋王朝的开国皇帝,宣帝司马懿曾孙,琅邪武王司马伷之孙,琅邪恭王司马觐之子。晋怀帝任命他为镇东大将军,都督扬州江南军事,西晋灭亡后公元317年,时为西晋丞相的司马睿在建康称王,改元建武,次年称帝,成为东晋的开国皇帝。元帝即位后,矛盾四伏,忧愤而死,时年47岁。9.晋明帝司马绍(298年——325年)322年—325年在位4年。司马绍,字道畿,东晋的第二代皇帝,晋元帝长子,庙号肃宗。母亲为代郡出身。他从小就聪明伶俐,为人豪爽,即位后,平定王敦叛乱,巩固了东晋的统治,在位期间曾经中兴。病死,终年27岁。10.晋成帝司马衍(321年——342年)325年—342年在位18年。司马衍,字世根,汉族,明帝长子。明帝死后,司马衍于325年10月19日继位,由母亲庾太后辅政,庾太后死后由王导与庾亮辅政。晋成帝在位期间,由于苏峻与祖约的叛乱,宫城迁移至石头城,直到西元329年陶侃平定苏峻之乱后才迁回建康。晋成帝在位期间曾经命令庾亮北伐,但是败于石虎。西元336年晋成帝颁布壬辰诏书,禁止豪族将领将山川大泽私有化;341年又以土断方式将自江北迁来的世族编入户籍。342年晋成帝病死,终年21岁。葬于兴平陵(今江苏省江宁县鸡笼山)。11.晋康帝司马岳(322年——344年)342年—344年在位2年。司马岳,字世同。东晋的第四代皇帝,明帝的儿子,母庾文君,是晋成帝的同母弟弟,326年被封为吴王,后封琅琊王,342年晋成帝死后,由于权臣庾冰与庾翼力主之故,晋康帝才得以用兄终弟及的方式继承帝位。344年患病身故,终年23岁,葬于崇平陵(今 江苏省江宁县蒋山)。其妻褚蒜子(崇德太后) 生晋穆帝司马聃,死后谥为康献皇后。13.晋穆帝司马聃(343年——361年)344年—361年在位17年。司马聃,康帝长子,344年由于晋康帝驾崩,2岁的他走向皇位,由于年幼而由褚太后掌政,并由何充辅政。何充过世后改由蔡谟与司马昱辅政。晋穆帝在为期间东晋虽然北伐失败,但是由于桓温消灭了在四川立国的成汉,并且于356年夺回洛阳,虽然不久就因为粮运不继而撤退,东晋的版图仍然有所扩大。 361年晋穆帝病死,终年19岁。14.晋哀帝司马丕(341年——365年)361年—365年在位5年。司马丕,字千龄,为东晋的第六代皇帝,晋成帝之子,晋穆帝之堂兄弟。晋哀帝本应继晋成帝之位即位,但是由于权臣庾冰的意见而无法即位;司马丕于361年在晋穆帝死后即位,改元隆和,但是大将桓温当国,晋哀帝形同傀儡。晋哀帝即位不久就迷上了长生术,按照道士传授的长生法,断榖、服丹药,结果晋哀帝服药后药性大发而不能听政,于是由褚太后再次临朝。365年晋哀帝便因药物中毒死于太极殿,时年25岁。15.晋废帝司马奕(342年——386年)365年—371年在位6年。司马奕,字延龄,东晋的第七位皇帝,晋成帝之子,晋哀帝司马丕同母之弟,又称海西公。司马丕死后,司马奕于365年(兴宁三年)2月23日即帝位,司马奕即位之时,桓温掌握朝政,而且桓温也有意废掉司马奕自即位为皇帝,但司马奕本身并无过失可言。桓温便指司马奕阳痿不能人道,于371年废司马奕为东海王,之后在贬为海西公,迁居吴县。司马奕遭此挫折,心灰意冷,又怕再遭祸端,便枉塞聪明以苟且偷生。之后司马奕便沉迷于酒色,于386年过世,时年45岁。曾用年号:太和(366年)16.晋简文帝司马昱(320年——372年)371年—372年在位2年。司马昱,字道万,河内温县人,晋元帝少子,母郑阿春,司马绍之弟。幼岐嶷,为元帝所爱。初封琅邪王,初封会稽王,桓温于公元371年11月废司马奕后,于同月己酉日立他为帝,改年号为“咸安”。司马昱继位后,一切听命于桓温,形同傀儡。公元372年7月,司马昱病危,宣布立子昌明为太子,并在一天一夜之内,连发四道诏书,请以大司马镇姑孰(今安徽省当涂县)的桓温入京辅政。桓温不理睬,司马昱只好写下遗诏,授权桓温可以依据周公辅助成王的故例摄政;如果太子不值得辅助,可以取而代之,自行称帝。郎中王坦之接到这诏书,极力劝谏,并当着司马昱的面将诏书撕成碎片。司马昱自慰地说:“天下本是取来之物,卿何必如此着急呢?”王坦之反驳说:“天下是宣帝、元帝的天下,陛下怎能私自授予他人!”司马昱沉吟良久,无话可答,命令王坦之重新起草遗诏,改成:“家国大事都要一一禀告大司马(桓温),太子要象刘禅对待诸葛亮一样,敬重桓温。”第二天(己末日),司马昱死于建康宫中,终年53岁。司马昱死后的庙号为太宗,谥号为简文帝。17.晋孝武帝司马曜(352年——396年11月6日)372年—396年在位25年。司马曜,字昌明,是东晋的第九个皇帝,晋简文帝的第三个儿子,晋安帝和晋恭帝的父亲,母李陵容。383年,与前秦有“淝水之战”,在谢安领导下,大败前秦军。谢安死后,社会矛盾逐渐尖锐。加上,孝武帝“溺于酒色”,时因酒后戏言,被张贵人命宫女用被子闷死,终年45岁。18.晋安帝司马德宗(382年——419年1月28日)396年—419年在位23年。司马德宗字安德,是东晋的第十位皇帝,孝武帝长子,即位后,发生内乱,国势日衰,安帝没有什么政治才能,被刘裕买通宦官勒死,终年37岁。谥号为安帝。19.晋恭帝司马德文(386年——421年)418年—420年在位3年。东晋的末代皇帝,孝武帝子,安帝同母弟,最早封琅邪王,后被封为中军将军、散骑常侍、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侍中,领司徒、录尚书六条事等职。刘裕勒死安帝后,立他为帝。为刘裕所废,后又被刘裕派人用被子闷死,终年36岁。桓玄之乱后,刘裕当政,司马德文知道刘裕有篡位与杀害晋安帝的企图,而且晋安帝本人不辨饥寒,司马德文便随侍于晋安帝左右;直到有一次司马德文因病出宫,刘裕才派人杀害晋安帝。刘裕本人有意自称皇帝,但由于图谶所言“昌明(晋孝武帝)之后有二帝”,于是刘裕为符合图谶所言,便于418年改立司马德文为皇帝,次年改年号为元熙。扩展资料:西晋一大特色是大量游牧部落内迁。自东汉光武帝允许边民内迁以来,大量游牧民族被迁入,到西晋时关中和凉州的外族已占当地人口一半。这些外族被世族收作奴婢 。由于迁入人口数目相当多,与关中一带晋人相差不远。为西晋亡国和五胡十六国埋下伏笔。八王之乱后西晋元气大伤,内迁的诸民族乘机举兵,造成五胡乱华的局面,大量百姓与世族开始南渡。西晋是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时期中的短暂统一,所谓“昙花一现”。公元317年司马睿在建康称帝,改元建武,史称东晋。西晋时期以仿铸造青铜器的高温烧制的青瓷闻名。西晋的文化程度也很高,名医王叔和著有《脉经》,地理学家裴秀编有《禹贡地域图》,史学名著《三国志》即由陈寿所著。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西晋
一百五十年的乱局:两晋十五帝皇帝列表及简介
,是上九大一统朝代之一。它上承,下启,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合称两晋,总历时156年。西晋为武帝所创立,定都洛阳,历4帝;东晋为元帝司马睿所建立,定都建康,历11帝。司马氏在三国时期为曹魏世族。265年,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位,国号晋,即晋武帝。280年灭孙吴而统一天下,晋惠帝继位后朝廷渐乱,领有军权的诸王纷纷争权,史称八王之乱。内迁的诸民族乘机举兵,造成五胡乱华的局面,大量百姓与世族开始南渡。316年,西晋灭亡,北方从此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317年,晋室南渡,司马睿在建康建立东晋,东晋曾多次北伐。383年东晋与前秦淝水之战后得到暂时巩固。两晋时期少数民族迁至中原,加强了民族融合,北人南迁,开发了江南地区。两晋总历时156年。420年,刘裕建立宋,东晋灭亡,中国进入南北朝时期。晋朝虽为汉末以来中国文化中衰之时期,但在哲学、文学、艺术、史学、等等方面也有新的发展。时天下大乱,士族文人多不以道义为重,儒学中衰。旷达之士,目击衰乱,不甘隐避,则托为放逸,遂开清谈之风。晋室之兴,世乱未已,向秀之徒,益尚玄风。玄学与东传之佛教交汇,中国文化逐渐转变为儒释道融合之状况。点击查看更多图片一、武帝司马炎,晋朝开国皇帝。司马懿之孙,司马昭嫡长子。265-290年在位25年。司马炎于265年袭父爵晋王,数月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位,国号晋,建都洛阳。280年灭吴,统一全国。开国后采取一系列经济措施以发展生产,太康元年,颁行户调式,包括占田制、户调制和品官占田荫客制。天下出现一片繁荣景象,史称太康之治。但灭吴后,逐渐怠惰政事,奢侈腐化,290年武帝病逝。武帝执政前期能厉行节俭,虚心纳谏,用人唯贤,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而后期则热衷于安逸享乐,以致荒淫无度,君臣赛富。前明而后暗是对武帝最公正的评价。【焚裘示俭】武帝泰始年间,太医司马程据献上一件用野鸡头上的毛织成的毛衣,武帝命令把这件衣服在殿前烧掉,并宣示全国,从今以后不许再贡献用特殊技法制作的奇装异服。【粉黛万人】政治的安定与经济的繁荣使得西晋的皇族和贵族累积了大量的财富,于是纵情享受,过着豪华奢侈的。武帝领先作了荒淫奢纵的表率,晋书·胡贵嫔传载:武帝多内宠,平吴后,复纳吴王孙皓宫人数千,自此掖庭殆将万人,而并宠者甚众,帝莫知所适,常乘羊车,恣其所之,至使宴寝。以中国史上开国皇帝而论,实未有如是荒怠纵欲者;以致小人当权,奢侈浪费,风气日渐败坏。【竞相赛富】公卿贵族也跟着竞富争豪,大臣何曾每天吃饭用一万钱,还无处下箸,他的儿子何劭一定要吃四方畛异,一天膳费二万钱。为维持这种奢靡腐化的生活,必然加紧聚敛,因此贪污纳贿,习以为常,当时有人指:奢侈之费,甚于天灾,可见为害之大。【立嗣之争】在立嗣上大臣们发生争执。太子司马衷智力低下、昏庸无能,武帝之弟齐王仁孝慧敏。司马骏、卫_、和峤等主张废衷立攸,但遭杨皇后和贾充、荀勖等人反对。最终武帝仍然不能舍子立弟,遣返回其封国,齐王忧病而死。【竹林七贤】是指魏末晋初的七位名士: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活动区域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西北一带。七人是当时玄学的代表,他们在生活上不拘礼法,清静无为,聚众在竹林喝酒,纵歌。作品揭露和讽刺司马朝廷的虚伪。【洛阳纸贵】武帝太康年间出了位很有名的文学家p2p理财首选爱康金服叫左思,少时曾学书法鼓琴,皆不成,后来由于父亲的激励,乃发愤勤学。左思貌丑口讷,不好交游,但辞藻壮丽,文辞优美。他所作的三都赋,描写三国都城,内容雄浑闳博,完成后轰动京城。都城洛阳之纸,因大家争相传抄左思的作品,以至一时供不应求,货缺而贵。晋书·文苑·左思传记载: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历代评说】晋书:帝宇量弘厚,造次必于仁恕;容纳谠正,未尝失色于人;明达善谋,能断大事,故得抚宁万国,绥静四方。苏辙:武帝吴亡之后,荒于女色,蔽于庸子,疏贤臣,近小人,去武备,崇藩国,所以兆亡国之祸者,不可胜数,此则灭吴之所从致也。司马光资治通鉴:至于晋武独以天性矫而行之,可谓不世之贤君。,是上九大一统朝代之一。它上承,下启,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合称两晋,总历时156年。西晋为武帝所创立,定都洛阳,历4帝;东晋为元帝司马睿所建立,定都建康,历11帝。司马氏在三国时期为曹魏世族。265年,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位,国号晋,即晋武帝。280年灭孙吴而统一天下,晋惠帝继位后朝廷渐乱,领有军权的诸王纷纷争权,史称八王之乱。内迁的诸民族乘机举兵,造成五胡乱华的局面,大量百姓与世族开始南渡。316年,西晋灭亡,北方从此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317年,晋室南渡,司马睿在建康建立东晋,东晋曾多次北伐。383年东晋与前秦淝水之战后得到暂时巩固。两晋时期少数民族迁至中原,加强了民族融合,北人南迁,开发了江南地区。两晋总历时156年。420年,刘裕建立宋,东晋灭亡,中国进入南北朝时期。晋朝虽为汉末以来中国文化中衰之时期,但在哲学、文学、艺术、史学、等等方面也有新的发展。时天下大乱,士族文人多不以道义为重,儒学中衰。旷达之士,目击衰乱,不甘隐避,则托为放逸,遂开清谈之风。晋室之兴,世乱未已,向秀之徒,益尚玄风。玄学与东传之佛教交汇,中国文化逐渐转变为儒释道融合之状况。一、武帝司马炎,晋朝开国皇帝。司马懿之孙,司马昭嫡长子。265-290年在位25年。司马炎于265年袭父爵晋王,数月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位,国号晋,建都洛阳。280年灭吴,统一全国。开国后采取一系列经济措施以发展生产,太康元年,颁行户调式,包括占田制、户调制和品官占田荫客制。天下出现一片繁荣景象,史称太康之治。但灭吴后,逐渐怠惰政事,奢侈腐化,290年武帝病逝。武帝执政前期能厉行节俭,虚心纳谏,用人唯贤,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而后期则热衷于安逸享乐,以致荒淫无度,君臣赛富。前明而后暗是对武帝最公正的评价。【焚裘示俭】武帝泰始年间,太医司马程据献上一件用野鸡头上的毛织成的毛衣,武帝命令把这件衣服在殿前烧掉,并宣示全国,从今以后不许再贡献用特殊技法制作的奇装异服。【粉黛万人】政治的安定与经济的繁荣使得西晋的皇族和贵族累积了大量的财富,于是纵情享受,过着豪华奢侈的。武帝领先作了荒淫奢纵的表率,晋书·胡贵嫔传载:武帝多内宠,平吴后,复纳吴王孙皓宫人数千,自此掖庭殆将万人,而并宠者甚众,帝莫知所适,常乘羊车,恣其所之,至使宴寝。以中国史上开国皇帝而论,实未有如是荒怠纵欲者;以致小人当权,奢侈浪费,风气日渐败坏。【竞相赛富】公卿贵族也跟着竞富争豪,大臣何曾每天吃饭用一万钱,还无处下箸,他的儿子何劭一定要吃四方畛异,一天膳费二万钱。为维持这种奢靡腐化的生活,必然加紧聚敛,因此贪污纳贿,习以为常,当时有人指:奢侈之费,甚于天灾,可见为害之大。【立嗣之争】在立嗣上大臣们发生争执。太子司马衷智力低下、昏庸无能,武帝之弟齐王仁孝慧敏。司马骏、卫_、和峤等主张废衷立攸,但遭杨皇后和贾充、荀勖等人反对。最终武帝仍然不能舍子立弟,遣返回其封国,齐王忧病而死。【竹林七贤】是指魏末晋初的七位名士: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活动区域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西北一带。七人是当时玄学的代表,他们在生活上不拘礼法,清静无为,聚众在竹林喝酒,纵歌。作品揭露和讽刺司马朝廷的虚伪。【洛阳纸贵】武帝太康年间出了位很有名的文学家叫左思,少时曾学书法鼓琴,皆不成,后来由于父亲的激励,乃发愤勤学。左思貌丑口讷,不好交游,但辞藻壮丽,文辞优美。他所作的三都赋,描写三国都城,内容雄浑闳博,完成后轰动京城。都城洛阳之纸,因大家争相传抄左思的作品,以至一时供不应求,货缺而贵。晋书·文苑·左思传记载: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历代评说】晋书:帝宇量弘厚,造次必于仁恕;容纳谠正,未尝失色于人;明达善谋,能断大事,故得抚宁万国,绥静四方。苏辙:武帝吴亡之后,荒于女色,蔽于庸子,疏贤臣,近小人,去武备,崇藩国,所以兆亡国之祸者,不可胜数,此则灭吴之所从致也。司马光资治通鉴:至于晋武独以天性矫而行之,可谓不世之贤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