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安徽安庆景点叶笃正生平陈列馆景点介绍
- 2、气象学家叶笃正院士有着怎样的贡献?
- 3、获得国家五百万的二十二位科学家
- 4、每日科学家:1916年2月21日,叶笃正出生
- 5、叶笃正的人物评价
- 6、叶笃正院士的理想是什么 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 7、列哪位院士获得了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是
- 8、中国脊梁式人物事例?
- 9、关于有序的名言警句
- 10、求第48届IMO赛果
安徽安庆景点叶笃正生平陈列馆景点介绍
叶笃正生平陈列馆位于安庆市宜秀区大桥街道叶祠社区叶氏宗祠内,场馆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展馆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这是国内首家纪念著名气象学家叶笃正的展馆。叶笃正纪念馆是在叶氏宗祠的基础上修建而成。叶氏宗祠自南向北依次为:门厅、前殿、后殿,前、后殿两侧设相房,为三进四合院式的砖木结构微派建筑,是目前安庆市区现存仅有的宗祠类古建筑,具有较高的艺术及文保价值 。展馆通过文字、图片、漫画、视频、实物为展示载体,以中国传统美学文化、徽派传统建筑风格与时尚现代设计因子、气象领域设计元素相结合,以多媒体科技、全息技术为手段,实现展项的古雅与新颖、瞻仰与互动的完美结合 。 ??? ??地址:安庆市宜秀区大桥街道叶祠社区 ??? ??门票:详情咨询景区 ??? ??开放时间:全天 ??? ??周边公交信息:23路、16路、29路、31路
气象学家叶笃正院士有着怎样的贡献?
1916年出生的叶笃正是中国大气物理研究奠基人、中国近代动力气象学创始人之一,是国际大气科学界屈指可数的几位学术巨匠之一,他为全球变化、大气环流和气候变化研究作出了开创性重大创新贡献,在全球变化领域提出了新的系统理论。在超过半个世纪的科学研究中,叶笃正在大气动力学、大气环流、气候学以及全球环境变化等领域成就卓著,取得了众多开创性的研究成果。他最先提出的大气长波频散理论至今仍用于天气预报,而“夏季高原为热源”和“大气环流有季节性变化”的理论均已成为大气科学方面的经典。他率先提出并阐释了大气运动中适应理论的若干问题。他也是国际全球变化研究的创始人之一,是我国全球变化研究领域的奠基人,在国际上发起了全球变化研究。他先后从事动力气象、高原气象、海气关系、大气与地表面过程、全球变化等专业方向的研究工作。
获得国家五百万的二十二位科学家
百度一搜就知道袁隆平屠呦呦是两位吧。1月9日电 在今天上午举行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叶笃正与吴孟超两位科技工作者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以下是这两位获奖者的介绍: 叶笃正 叶笃正,男,1916年2月出生于天津市,1948年11月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博士学位;气象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历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职;现任中国科学院特邀顾问,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美国气象学会荣誉会员;英国皇家气象学会会员;芬兰科学院外籍院士;曾在许多国际国内学术组织中担任重要职务。 叶笃正院士的主要科学技术成就如下: (1)开创青藏高原气象学。叶笃正首先发现围绕青藏高原的南支急流、北支急流及它们汇合成为北半球最强大的急流,严重地影响着东亚天气和气候;他与国外气候学家Flohn各自指出了青藏高原在夏是大气的一个巨大热源,叶笃正还首先指出青藏高原冬季是冷源;他同时还深入地研究了夏季青藏高原热源及其对东亚大气环流的影响。由于他的研究工作,国际上才接受了大地形热力作用的概念,为青藏高原气象学的建立奠定了科学基础。 (2)创立大气长波能量频散理论。提出了大气平面Rossby波的能量频散理论,从理论上证明了西风环流中的能量可按远大于风速的群速度向下游(或上游)传播,为现代大气长波的预报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也对阻塞高压天气系统的生成、维持和移动给出一种动力学解释。这个理论31年后才由B.Hoskins的“大圆理论”所推广,成为对遥相关和遥响应的理论解释。 (3)创立东亚大气环流和季节突变理论。叶笃正与陶诗言等发现东亚和北美环流在过渡季节(六月和十月)有急剧变化的现象,这一发现对中国天气预报有重要意义。他们还发现阻塞形势的建立和崩溃常伴随着大范围环流形势的强烈转变,它的长期维持则带来大范围气候反常现象,从而证明了阻塞高压在持续异常天气预报中的重要性。这些发现和理论成为研究东亚气象学问题的重要文献,奠定了中国天气预报的重要基础。国外的学者在10多年后,由于1976年冬季北美出现极其寒冷的天气,才开始提出各种系统理论,并形成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4)创立大气运动的适应尺度理论。大气环流中究竟是气压场还是风场为主导是学术界长期争论的问题,也是天气预报的关键之一。叶笃正等通过一系列工作建立了大气运动适应尺度理论:对不同空间尺度的运动都存在着特征尺度,当实际运动的空间尺度大于这个特征尺度时,气压场起主导作用;当运动的空间尺度小于特征尺度时,风场起主导作用;对中小尺度的大气运动,同样存在适应问题。这个独创的理论完善了大气运动各分量的相互作用过程的物理解释,在天气预报业务上有重要的应用。 (5)开拓全球变化科学新领域。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叶笃正积极组织并领导中国开始气候变化的研究。他积极参加全球变化科学组织(IGBP)的创立,并发挥了重要作用,并贡献了一系列科学思想,如:气候和植被过渡带的敏感性、全球变化中大气化学的作用和“有序人类活动”适应全球变化等。他通过模拟计算后指出,大范围的灌溉对气候和水文的影响时间可长达3-6个月,从而证明了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的可能性(被称为“陆面记忆”)。 (6)对中国现代气象业务事业发展的卓越贡献。叶笃正的理论研究成果对提高气象业务水平起到重要作用,有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如大气长波能量频散理论在业务天气预报中俗称为“上游效应”;阻塞高压形成和维持的理论,一直是业务上对持续异常天气预报的重要理论基础;青藏高原气象学理论,在中国气象业务中不仅是天气预报的重要基础之一,更是气候预报的主要基础;大气运动的风场和气压场的适应的尺度理论至今仍是天气分析和预报的主要理论基础之一。此外,他积极参与和指导建立中国气象业务系统,为中国气象局的“气象中心”、“气候中心”和“信息中心”的建立做出了实质性贡献。 叶笃正的科学贡献得到了国内外一致承认,也为他赢得许多荣誉,主要有: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陈家庚地球科学奖;世界气象组织最高奖-第48届IMO奖等。世界气象组织在授予叶IMO奖时确认叶笃正获奖理由为:建立青藏高原气象学;大气环流的突变的发现;提出大气能量频散理论;倡导与可持续发展相联系的全球变化研究和人类有序活动对全球变化影响的适应等。 吴孟超 吴孟超,男,1922年8月出生于福建省,1949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获学士学位;肝脏外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东方肝胆外科研究所所长;曾任第二军医大学副校长、中华医学会副会长、解放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等;12次担任“国际肝炎肝癌会议”等重要学术会议的主席或共同主席。 吴孟超院士的主要科技成就如下: (1)创立了肝脏外科的关键理论和技术体系。 进行了肝脏解剖的研究,在建立人体肝脏灌注腐蚀模型并进行详尽观察研究和外科实践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五叶四段”的解剖学理论;为解决肝脏手术出血这一重要难题,在动物实验和临床探索的基础上,建立了“常温下间歇肝门阻断”的肝脏止血技术;为掌握肝脏术后生化代谢的改变以降低手术死亡率,通过临床和肝脏生化研究发现了“正常和肝硬化肝脏术后生化代谢规律”,并据此提出了纠正肝癌术后常见的致命性生化代谢紊乱的新策略;为进一步扩大肝脏外科手术适应症,提高肝脏外科治疗水平,他率先成功施行了以中肝叶切除为代表的一系列标志性手术。以上述工作为基础,创立了独具特色的肝脏外科关键理论和技术,建立了中国肝脏外科的学科体系,并使之逐步发展、壮大。 (2)开辟了肝癌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新领域。他针对肝癌发现时晚期多、巨大且不能切除者居多的特点,提出“二期手术”的概念,即对巨大肝癌先经综合治疗,待肿瘤缩小后再行手术切除,为晚期肝癌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针对肝癌术后复发多、但又缺乏有效治疗的特点,率先提出“肝癌复发再手术”的观点,显著延长了肝癌患者的生存时间;针对中国肝癌合并肝硬化多,术后极易导致肝功能衰竭的特点,提出肝癌的局部根治性治疗策略,使肝癌外科的疗效和安全性得到有机统一。上述研究使肝癌术后5年生存率由60-70年代的16.0%,上升到80年代的30.6%和90年代以来的48.6%,不断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的肝脏外科事业。为了提高中国肝脏外科的科学研究水平,使肝脏外科事业持续、深入的发展,吴孟超院士组建了国际上规模最大的肝脏外科专业研究所,牵头指导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基础研究工作,研制了细胞融合和双特异性单抗修饰两种肿瘤疫苗,发明了携带抗癌基因的增殖性病毒载体等,研究结果发表于《Science》、《NatureMed》、《Hepatology》、《Oncogene》、《CancerResearch》等学术刊物。 (3)创建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肝脏疾病研究和诊疗中心,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专业人才。他领导的学科规模从一个“三人研究小组”发展到目前的三级甲等专科医院和肝胆外科研究所,成为国际上规模最大的肝胆疾病诊疗中心和科研基地;设立吴孟超肝胆外科医学基金,奖励为中国肝胆外科事业作出卓著贡献的杰出人才和创新性研究;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专门人才。通过他和同行们的共同努力,推动了国内外肝脏外科的发展,多数肝癌外科治疗的理论和技术原创于中国,使中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和诊治水平居国际领先地位。 他从事肝脏外科领域研究近五十年来,发表学术论文796篇,主编《黄家驷外科学》、《PrimaryLiverCancer》等专著15部,获得国家、军队、省部级科技奖励26项,获中央军委授予的“模范医学专家”称号和国际肝胆胰协会授予的“杰出成就奖”等荣誉26项。 年逾八旬的吴孟超院士,为了中国的肝脏外科事业,至今仍奋斗在临床、教学、科研第一线。
每日科学家:1916年2月21日,叶笃正出生
2004年2月24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的颁奖仪式上,专程来北京的世界气象组织主席别德里茨基博士将“第48届世界气象组织奖”颁发给他,此奖被誉为“气象诺贝尔奖”。他是迄今为止获此殊荣的第一位中国人,他就是我国现代大气科学奠基人之一叶笃正。1916年2月21日,叶笃正出生于天津市。他的祖父在清末曾经官至巡抚,父亲叶崇实当过道台和银行总经理。叶笃正没有上过小学,由家庭教师对他严加管教。1935年,叶笃正考入了清华大学,两年后,在兵乓球台边结识了学长钱三强,在这位日后影响中国的核物理学家的劝说下,叶笃正放弃了自己喜爱的物理专业,选择了对国家更为实用的气象学。之后,叶笃正相继求学于西南联合大学和浙江大学。1945年,他又来到美国,师从世界著名气象和海洋学家罗斯贝,并于1948年在芝加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学成归国后,叶笃正立刻投身到大气科学研究机构的筹建工作。经过几十年艰苦创业,当初只有十几个人的科研小组,已经发展成现在国际知名的大气科学研究所。叶笃正先生从事地球科学研究七十余载。故乡的土地为他提供了源源不绝的灵感,在超过半个世纪的科学研究中,叶笃正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开创性研究成果。他开创了青藏高原气象学;创立了东亚大气环流和季节突变理论;创立了大气长波能量频散理论,为现代大气长波的预报提供了理论基础;创立了大气运动的适应理论,在天气预报业务上有重要的应用;他还开拓了全球变化科学新领域,提出了有序人类活动、适应气候变化理论框架等一系列科学思想。他积极参与和指导建立中国气象业务系统,为我国现代气象业务事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叶笃正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典范,是伟大的爱国者、做人治学的楷模、诲人不倦的榜样,是大气科学和全球变化领域的一代宗师。他以毕生的精力贡献给大气科学事业,是国际大气科学界和全球变化领域屈指可数的杰出科学家。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技名家风采录”原创 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叶笃正的人物评价
风华正茂时已经是奠基人,古稀之年仍然是开拓者。让外国人同我们接轨,这是一个年过九旬的大学者的大气象。笑揽风云动,睥睨大国轻。(感动中国2006年度人物评选颁奖词) 叶笃正院士热爱祖国,热爱气象科学事业,孜孜不倦,努力进取,敢于创新,作出了重大的科学贡献。(中国科学院评) 一直以无尽的热情和善良帮助学生的叶教授得到了他遍及世界各地的弟子们的高度尊敬和感激。(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米歇尔·法罗评) 先生的学术思想、为学之道和人品,深深影响着我们以及后代的学人。其精髓就是将普适性的科学理论和有具体特色的问题紧密联系起来,既掌握科学真理,又为国家和人民利益服务。(大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庆存评) 叶先生是一位非常坚定的爱国者,他将国外的先进科学理念引入国内,为推动中国大气物理学的发展、为国际气象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大气动力学和气候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国雄评) 叶笃正是一位爱国、爱人民的科学家。最难能可贵的是,不管受到什么不公正的待遇,他依然保持了一位优秀科学家的风范,一直带领我国(指中国)气象研究与世界科学发展保持同步。(《人物》杂志评)
叶笃正院士的理想是什么 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问题!望采纳!叶笃正院士的理想是要让外国人来同我们接轨。启示:要有创新精神,要敢于走在世界的前列。望楼主选用! 叶笃正院士:科学,不能什么事情都到时候再说 科研上的“朝前”和“超前”眼光,既来自于打破常规的治学精神,也来自于日积月累的学识素养。就在2004年5月电影《后天》开始公映时,仍有很多科学家批评说,这部科幻电影毫无科学依据,离现实为时尚远。但是,5年后的今天,即使科学素养一般的普通人,也不能否认全球变暖的现实。24年前,意识到这一点的人还是凤毛麟角。当时,这在国际学术界是颇受争议的领域。1984年夏天,叶笃正的美国朋友、气象学家马隆找到他,希望合作研究全球气候变化。那时候还谈不上研究全球变暖,只说全球变化。但已有证据显示,那么多的温室气体进入了大气层,它不可能呆在那儿不“作为”,它一定会引起变化。当时,马隆的观点在美国很孤立,没多少人理会。于是,他找到叶笃正,同时提出找一位比他们小一辈的年轻人,因为全球变化不是三年五年就能有定论的。叶笃正就找了符淙斌,后来又找了陈泮勤。“我们的压力也不小——大家认识不到这事的意义啊!甚至有的院士说,什么全球变化,让它去变呗,关我们什么事?”叶笃正说。“我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变化肯定会有,问题是怎么变?面对变化,中国应该怎么办?我们是搞科学的,科学不能什么事都到时候再说。”叶笃正说,这种信念把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团结到了先行者的周围。现在,无论是地球自转速度变化这样的高深学问,还是装修房子、安窗玻璃这样的具体问题,都必须考虑到全球变暖的因素。人类第一次抢在了自然界大规模变化前面,预测和把握自己的未来。从此,叶笃正积极组织并领导中国气候变化的研究。198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刚成立,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的叶笃正专门来到地球科学部,介绍气候变化和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要意义及其重大科学问题。从此,基金委持续地对全球变化研究予以有力支持。1987年,叶笃正倡议设立了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黑河地区地—气相互作用的观测实验研究”(HEIFE),但没有让他所在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申请,而由更具地域优势的兰州高原大气物理所主持。叶笃正积极参加全球变化科学组织(IGBP)的创立,发挥了重要作用,并贡献了一系列科学思想:气候和植被过渡带的敏感性、全球变化中大气化学的作用和“有序人类活动”适应全球变化等。他通过模拟计算后指出,大范围的灌溉对气候和水文的影响时间可长达3~6个月,从而证明了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的可能性(被称为“陆面记忆”)。叶笃正使中国气候研究走进一个涉及科学、政治、经济、外交等领域的系统工程。“全球变化”研究所揭示的问题——人类活动可以导致气候变化,而气候变化又牵制了人类活动,人类必须限制自己的行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近百年来,人类无序的活动造成了环境的急剧恶化。叶笃正提出的全球气候变化、土地利用诱发的全球变化、充分利用全球变暖的正面效应、降低其负面效应的研究等课题,成为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的核心研究内容。2003年,他首次提出“有序人类活动”的概念。正是全球变化科学领域的研究使叶笃正在2003年获得了有“气象学界诺贝尔奖”之称的第48届世界气象组织奖。世界气象组织评价叶笃正为“全球变化研究的开创者”。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中国全国委员会秘书处这样评价他:20世纪80年代以来,他为全球变化、大气环流和气候变化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为我国全球变化研究作出了开创性贡献。2005年初,叶笃正院士和符淙斌院士在《2005年科学发展报告》中建议国家开辟专门渠道,支持我国主持若干国际重大科研计划,这样“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获取最新的信息和研究成果,在国际科学研究中争取更大的发言权”。2005年6月,叶笃正联合8位院士联名上书中央,提议设立“国家气候变化科学特别顾问组”。这一建议得到积极回应。2006年1月12日,丁一汇、潘家华等12位专家组成首届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这个委员会被称为中央的“气候变化智囊团”。开创性的研究才更能体现科学家的宝贵价值,叶笃正的学生、动力气象学家李崇银院士说,叶笃正先生是一个大科学家,是中国大气科学和气象业务的奠基人之一,“他在中国开创了一个学科,一个领域。国内著名的气象学家几乎都是他的学生”。中国在国际大气科学方面占有一席之地的几个研究方向,都与叶老的学术贡献密不可分。叶笃正说自己之所以具有超前的精神,都得益于留学美国时老师的培养。1945年,叶笃正从清华大学地理地质气象系毕业后,留学美国芝加哥大学,师从气象学家和海洋学家罗斯贝。“你要问我,你在芝加哥学到了什么东西?我说不出来。要说有,就是我老师罗斯贝跟我的对话,他跟我说:Facts are all the important——事实是最重要的。但他又不局限于眼前,他向前看,从来都不就事论事。”叶笃正说。老师罗斯贝这种“朝前”和“超前”的治学精神,给了叶笃正打破常规的勇气和敏锐的学术洞察力。
列哪位院士获得了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是
获得了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院士有:吴孟超、闵恩泽、吴文俊、刘东生、叶笃正、王大中等。1、吴孟超出生于福建省闽侯县,肝胆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科学技术委员会顾问,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副院长。吴孟超在肝脏外科领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和他的同事们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中肝叶切除手术。1997年,吴孟超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闵恩泽出生于四川成都,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闵恩泽在石油炼制催化剂制造技术、硅酸铝系列分子筛催化剂和熔炼硅铝基催化剂新工艺开发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1997年,闵恩泽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3、吴文俊出生于安徽金寨,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文俊在拓扑学、几何代数、中国数学史、对策论等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是把拓扑学应用到代数几何、把中国古典哲学引入现代数学的开拓者之一。他以创立数学机械化方法和开辟近代数学的一个新途径而著称。2000年,吴文俊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4、刘东生出生于辽宁义县,古生物学家,地质学家,第三纪地质学和环境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刘东生在中国的古脊椎动物学、第四纪地质学、环境科学和环境地质学、青藏高原与极地考察等科学研究领域中做出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他长期从事青藏高原隆升与环境效应研究,在地质学界享有“活化石”的美誉。2003年,刘东生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5、叶笃正出生于安徽安庆,气象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叶笃正开创了青藏高原气象学,创立了大气长波能量频散理论、东亚大气环流和季节突变理论、大气运动的适应尺度理论,开拓了全球变化科学新领域,对我国现代气象业务事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2005年,叶笃正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6、王大中王大中是国际核能领域的著名学者、战略科学家,致力于发展具有固有安全特性的先进核能系统。他带领产学研联合团队实现了我国高温气冷堆技术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整体发展过程,为我国在先进核能领域逐步走向世界前沿奠定了重要技术基础。
中国脊梁式人物事例?
中国脊梁式人物事例有很多,以下为您推荐:1. **邓稼先**:他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始终在中国武器制造的第一线,领导了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国国防自卫武器引领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他对中国核科学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2. **钱学森**:他是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3. **袁隆平**:他是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他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二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使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始终居世界领先水平。以上人物都是中国脊梁式的人物,分别代表了中国在科技、国防和农业领域的成就。中国脊梁式的人物,可以说兰考的教育路在深化肝癌的情况下,带领兰考人民走向。妇女。在中国漫长的五千年历史之中,中华民族涌现出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他们有的是军事天才,有的是杰出的战略家,有的是学识渊博的文化人。在这些英雄人物之中,有的更是中华民族的顶梁柱,例如大禹,他通过治理黄河拯救了成千上万的百姓,让中原大地拥有更多的土地耕作,为中华民族之后的繁荣昌盛打下了牢固的基础。大禹在中国历史上堪称脊梁式人物,没有大禹治水就没有今天的华夏民族。
关于有序的名言警句
人类活动应该有序﹐这一点现在看来毋庸置疑﹗──叶笃正●秩序,只有秩序才能产生自由(法国) ●良好的秩序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基础(伯克) ●秩序就是正确的规律和事物永久的合理性(菲尔丁) ●秩序意味着光明和安宁,意味着内在的自由和自我控制;秩序就是力量,……秩序是人类最大的需要,是真正的幸福所在(阿米尔) ●万事离不开方法,世界离不开秩序(斯威夫特) ●每件东西都有自己的位置,每件东西都应在自己的位置上(塞·斯迈尔斯) ●遵守秩序最有礼(法国) ●喜欢条理吧,它能保护你的时间和精力(希腊) ●秩序美是所有美之最(法国)
求第48届IMO赛果
沈才立(浙江镇海中学) 36分 金牌付 雷(湖北武汉武钢三中)30分 金牌王 烜(广东深圳中学)30分 金牌杨 奔(北京人大附中)30分 金牌马腾宇(东北师大附中)28分 银牌胡 涵(湖南师大附中)27分 银牌前5名: 俄罗斯Russia 42+42+12+42+37+9=184 中国China 36+42+17+41+42+3=181 韩国Korea, South 38+41+9+42+36+2=168 越南Vietnam 41+42+10+41+34+0=168 美国United States 41+36+6+42+26+4=155这次邓昱放弃参加CMO,要是他进入中国队,是否会如他当年CMO一样,以特别奖的形式解答第6题或者说来个满分 这一点说明,中国队现在不仅仅注重的是成绩,更注重的是参与,要是老拿第一,别人也会没信心的 林常老师评论说181:184.中国队在俄式组合题上点球惜败俄罗斯 其实从一开始我就感觉得到,俄国的竞赛更有竞赛味 比如他们的环球城市竞赛,比如他们每年邀请中国队参加的全俄竞赛 我国的竞赛更在于是常规的提高,就是高中联赛一试以高考高档难度为准,仔细也不难发现,各省市的竞赛也是这样 而俄国却始终以竞赛为基准,如圣彼得堡竞赛 很欣赏李启印老师说的:环球城市竞赛 不是靠题海战就能得高分的 确实,今年的竞赛失利是否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再说说成绩吧 记得吴建平老师有一次说过,他宁愿要四金二银也不要五金一银,因为一银的那位选手会很难过,在回来的路上几乎不说话 其实没必要将成绩看得太重,比完之后,也没必要强指是哪几位队员的失误导致失利 因为这不是足球比赛,队伍有下次比赛的机会,IMO对于个人来说几乎是没几次,这些队员也不会以后在组这样的队一起参加国际比赛 我们中的每个人也几乎很难有机会参加IMO,所以指出某些人的失利是没意义的 我们更要在失利中学到些什么 比如为何中国队在俄式组合题上点球惜败俄罗斯?(别去想别人有作弊嫌疑,比赛是公平的,没做出来就是暴露了自己的弱点,个人更感觉在俄式组合题上失败是正常的,因为我们竞赛的模式和俄罗斯的模式,注定了失败的命运) 我们以后是否能将竞赛搞得更多元化一些?而不仅仅为了联赛而联赛?非联赛就不是“联赛”?2007第48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于2007年7月19日~7月31日在越南河内举行结果应该还没有出来吧‘我所认识,同时也认识我的,现在健在的著名科学家,叶笃正,是我们大学时的老师,我的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指导老师。去年2月,我在上海交通大学《科技英语学习》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曾经提到过。 第一个获得“气象诺贝尔奖”的中国人-叶笃正 新华网 2004-2-24 肖红 新华网北京2月24日电 24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专门仪式上,中国大气物理学家叶笃正从世界气象组织主席别德里茨基博士手中接过了第48届世界气象组织奖,成为第一个获得这个“气象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1916年出生的叶笃正与中国的第一份气候纪录同年。88年后,作为中国大气物理研究奠基人、中国近代动力气象学创始人之一的叶笃正因其对地球命运的长期关注和杰出贡献,获得了国际气象学界的最高荣誉。“科技工作如同一出需要众多演员协调表演的戏剧,没有别人的帮助,我不可能完成研究”,叶笃正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 在这位将“求实、认真”奉为人生信条的科学家看来,无论是那面印有世界气象组织徽章、14克拉的金牌奖章、还是10000瑞士法郎的奖金都不属于他个人,而属于中国大气物理科学家群体。 叶笃正如今已是一位“广受尊敬、世界闻名”(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米歇尔·法罗语)的科学家,但他最引以为豪的始终是自己“中国人”的身份。 1940年,叶笃正从清华大学毕业,随后留学美国。1948年,叶笃正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得到了一份年薪4300美金的工作。当时,美国的大学教授年薪不过5000美金左右。 然而,优厚的待遇并没有将叶笃正留在美国。1950年,叶笃正经香港回到中国大陆。在踏上祖国土地的一刻,叶笃正泪留满面,心中只有一个想法,“到家了”。 也许是故乡的土地为叶笃正提供了源源不绝的灵感,在超过半个世纪的科学研究中,叶笃正在大气动力学、大气环流、气候学以及全球环境变化等领域成就卓著,取得了众多开创性的研究成果。他最先提出的大气长波频散理论至今仍用于天气预报,而“夏季高原为热源”和“大气环流有季节性变化”的理论均已成为大气科学方面的经典。现在,年事已高的叶笃正仍然没有停止自己钟爱的研究工作,“我每天工作八个小时,可是时间总是不够用”,他说。 近年来,叶笃正一直从事旨在充分利用全球变暖的正面效应、降低其负面效应的研究,并在2003年首次提出了“有序人类活动”的概念。 这位年近九旬的老人多年来总是随身带着本子,将自己想到的问题和偶尔出现的灵感记下来,并敦促自己尽快行动。“我想做的事情实在太多,如果在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能够完成大部分计划,人生将没有遗憾”,他说。多年来,作为学术大家的叶笃正不遗余力地培养学生、提携后辈,至今桃李满天下。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法罗在24日的颁奖仪式上特别提到,“一直以无尽的热情和善良帮助学生的叶教授得到了他遍及世界各地的弟子们的高度尊敬和感激”。 拿到多项国外科技奖项和中国几乎所有科技大奖的叶笃正已经记不得自己确切的获奖次数,但却始终对把奖金捐出来乐此不疲。1995年,叶笃正把自己获得的“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成就奖”的100万元奖金捐给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用于奖励在大气研究领域有杰出贡献的青年学者。 叶笃正认为,目前中国在许多气象研究领域仍然比较落后,只有对年轻学者多作鼓励,才可能尽快提高中国相关研究的水平,缩小和先进国家的距离。“我要把世界气象组织的这10000瑞士法郎也捐出来,”叶笃正说。 2005年国家最高科技奖获者叶笃正、吴孟超简介 www.XINHUANET.com 2006年01月09日 12:48:24 来源:中国 在今天上午举行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叶笃正与吴孟超两位科技工作者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以下是这两位获奖者的介绍: 叶笃正 叶笃正,男,1916年2月出生于天津市,1948年11月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博士学位;气象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历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职;现任中国科学院特邀顾问,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美国气象学会荣誉会员;英国皇家气象学会会员;芬兰科学院外籍院士;曾在许多国际国内学术组织中担任重要职务。 叶笃正院士的主要科学技术成就如下: (1)开创青藏高原气象学。叶笃正首先发现围绕青藏高原的南支急流、北支急流及它们汇合成为北半球最强大的急流,严重地影响着东亚天气和气候;他与国外气候学家Flohn各自指出了青藏高原在夏季是大气的一个巨大热源,叶笃正还首先指出青藏高原冬季是冷源;他同时还深入地研究了夏季青藏高原热源及其对东亚大气环流的影响。由于他的研究工作,国际上才接受了大地形热力作用的概念,为青藏高原气象学的建立奠定了科学基础。 (2)创立大气长波能量频散理论。提出了大气平面Rossby波的能量频散理论,从理论上证明了西风环流中的能量可按远大于风速的群速度向下游(或上游)传播,为现代大气长波的预报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也对阻塞高压天气系统的生成、维持和移动给出一种动力学解释。这个理论31年后才由B.Hoskins的“大圆理论”所推广,成为对遥相关和遥响应的理论解释。 (3)创立东亚大气环流和季节突变理论。叶笃正与陶诗言等发现东亚和北美环流在过渡季节(六月和十月)有急剧变化的现象,这一发现对中国天气预报有重要意义。他们还发现阻塞形势的建立和崩溃常伴随着大范围环流形势的强烈转变,它的长期维持则带来大范围气候反常现象,从而证明了阻塞高压在持续异常天气预报中的重要性。这些发现和理论成为研究东亚气象学问题的重要文献,奠定了中国天气预报的重要基础。国外的学者在10多年后,由于1976年冬季北美出现极其寒冷的天气,才开始提出各种系统理论,并形成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4)创立大气运动的适应尺度理论。大气环流中究竟是气压场还是风场为主导是学术界长期争论的问题,也是天气预报的关键之一。叶笃正等通过一系列工作建立了大气运动适应尺度理论:对不同空间尺度的运动都存在着特征尺度,当实际运动的空间尺度大于这个特征尺度时,气压场起主导作用;当运动的空间尺度小于特征尺度时,风场起主导作用;对中小尺度的大气运动,同样存在适应问题。这个独创的理论完善了大气运动各分量的相互作用过程的物理解释,在天气预报业务上有重要的应用。 (5)开拓全球变化科学新领域。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叶笃正积极组织并领导中国开始气候变化的研究。他积极参加全球变化科学组织(IGBP)的创立,并发挥了重要作用,并贡献了一系列科学思想,如:气候和植被过渡带的敏感性、全球变化中大气化学的作用和“有序人类活动”适应全球变化等。他通过模拟计算后指出,大范围的灌溉对气候和水文的影响时间可长达3-6个月,从而证明了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的可能性(被称为“陆面记忆”)。 (6)对中国现代气象业务事业发展的卓越贡献。叶笃正的理论研究成果对提高气象业务水平起到重要作用,有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如大气长波能量频散理论在业务天气预报中俗称为“上游效应”;阻塞高压形成和维持的理论,一直是业务上对持续异常天气预报的重要理论基础;青藏高原气象学理论,在中国气象业务中不仅是天气预报的重要基础之一,更是气候预报的主要基础;大气运动的风场和气压场的适应的尺度理论至今仍是天气分析和预报的主要理论基础之一。此外,他积极参与和指导建立中国气象业务系统,为中国气象局的“气象中心”、“气候中心”和“信息中心”的建立做出了实质性贡献。 叶笃正的科学贡献得到了国内外一致承认,也为他赢得许多荣誉,主要有: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陈家庚地球科学奖;世界气象组织最高奖-第48届IMO奖等。世界气象组织在授予叶IMO奖时确认叶笃正获奖理由为:建立青藏高原气象学;大气环流的突变的发现;提出大气能量频散理论;倡导与可持续发展相联系的全球变化研究和人类有序活动对全球变化影响的适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