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贽,李贽思想有什么精神,也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本文目录一览:

  • 1、文学家李贽:评价最为两极的历史人物之一
  • 2、时代的叛逆者李贽,他的什么思想让万历帝深恶痛绝?
  • 3、时代的叛逆者李贽,为何会让万历帝治罪?
  • 4、李贽的生平如何?
  • 5、李贽思想有什么精神,也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 6、李贽的思想反映了什么时期的要求
  • 7、李贽的故事:怪异的宗师
  • 8、李贽及其“童心说”
  • 9、李贽什么时候被处死刑

文学家李贽:评价最为两极的历史人物之一

李贽,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和文学家,以反对孔孟儒学著名。  李贽画像 李贽生于1527年,本身是 *** 人,祖上在明初就搬迁到福建泉州。他原姓林,后改名李贽,字宏甫,号卓吾。李贽从小聪颖非常,12岁开始写文,26岁就高中举人。他在朝为官二十几载,从一个县的教官做到了知府,不过在他55岁的时候辞去了官职。 辞官后,李贽先后在湖北、北京、南京等地居住,大多是在朋友家或者寺庙里。期间,李贽一方面研读经典,一方面著书讲学。虽然他的讲学在当地颇受欢迎,但因为“离经叛道”也常遭到官府等保守势力的反对而要被驱逐。1602年,李贽被捕入狱,他那些被认为“异端邪说”的著作也被一并烧毁。之后不久,李贽就在狱中自刎而死,当时已七十有六,死后被好友安葬。 李贽一生著书良多,主要包括《藏书》、《续藏书》、《焚书》等,此外他十分推崇《水浒传》和《西厢记》并都做过自己的评点。在他的著作和讲学中,他时常针砭时事,评述历史。他反对反对儒家学说尤其是程朱理学,批判封建礼教对人的压迫;揭露并批判封建统治的黑暗本质,痛斥政治腐败;提倡功利,重视商人的地位;主张“童心说”,认为文章不能弄虚作假而要表达个人真实的内心。 李贽死后,后世对其褒贬不一,但他的著作虽然屡遭官府禁止,却更加广为流传。  李贽焚书 李贽著有《焚书》和《续焚书》,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李贽著作 《焚书》是李贽寓居麻城芝佛院时所写书籍,据说完成时已64岁高龄,该书共有6卷。《续焚书》是李贽死后他的弟子收集整理而成,共5卷。两者性质和题材都非常相似,后者算是对前作的补充,收集的就是前作完成后李贽的所言所写。 《焚书》不是单一的诗集、小说集、短文集等文体,它的内容包括了李贽的书信、杂文、历史评论、诗歌等,也展现出他政治、社会、哲学等多方面的思想主张,涵盖非常全面。 虽然内容题材广泛,但它们的主题是一致。整部书都是李贽在批判儒家尤其是理学,其中有许多文章是在讽刺和抨击那些满嘴仁义道德、底子里满是藏污纳垢的文人士大夫。借由批判披着儒家外衣的伪君子和假道学,李贽开始怀疑儒家学说,开始否定它的正统性。《焚书》中,李贽的言词是犀利,宛如一把利刃,直直地戳在统治中国思想几千年的儒家学说的弱点上,甚至要把它解剖了给世人展现它的内里。 整部《焚书》的思想在当时是离经叛道的,是不容于世的,所以李贽给它了这一个名字,认为它只有被焚毁的宿命。而结果也正如他预言的,在被捕入狱后,他的著作被一并焚毁,里面也包括《焚书》。之后明清两朝一直禁止李贽的著作并多次焚烧,即使如此,民间对这些书还是反复刻印广为流传。 李贽故居 李贽死后虽然明清两朝的人对他毁誉参半,但到了近现代他思想主张的进步性得到了肯定,他的地位也随之提高,他少年时居住的地方现在也成了李贽故居。   李贽故居 李贽故居现在位于福建泉州的鲤城区南门万寿路。李贽当年就出生在这里,他家虽然是 *** 人,但祖上在明初就搬迁到此,据记载是永乐年间。而当时李贽家族十分富裕,尤其泉州又以港口商贸闻名,所以故居所在的地方那时候是一片商业区。不过等到李贽出生,家道已经中落,旧屋也遭焚毁,所以这房子是李贽后来重建的,在他死后更是有所扩建。即使如此,故居也只是一座普通的民房,两边都是人家和小店。保留至今的只有一个厅堂,现在已经修复作为纪念堂。 故居的院子中央,摆放的是李贽的半身塑像,书生装扮,面目苍老,眉头紧锁。塑像下是个四四方方的大理石,正面刻着李贽的生平简介,寥寥百来个字。院子里面就是仅剩的厅堂,厅堂门上挂着“李贽故居”的横匾,两侧各一个红色灯笼。而在左边的墙上,竖挂这一块木匾,上面也是“李贽故居”四字。而在窄小的厅堂里,摆放着一个全身像和几个展柜,展柜里是李贽的著作和一些历史资料。墙上刻的则是现代书法家写的对联。此外,故居从前曾经出土过两枚李贽印章 如今,李贽故居已经被列为福建省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贽评价 正如李贽在世时既受民间欢迎又遭官方禁止一样,后世对他的评价也是毁誉参半,他可谓是评价最为两极的历史人物之一。   李贽雕像 李贽死后当世的许多人对他评价极高,说他海内少有,赞他才高气豪,甚至有人尊他为圣人。不过之后尤其是到了明末和清朝,贬低他的人多了起来,说他是非颠倒、妖言惑众,也有人骂他不是好狗。 不过等到了近现代,人们对李贽的评价又大多变成了赞扬,他的地位也得到了肯定。现在一般认为李贽是一位出色的思想家,不论是批判封建礼教、儒家理学,还是主张个性和自由,这些思想在当下看来都是进步的,是先于明朝那个时代的,甚至有些符合当时资本主义萌芽的需要。因此《万历十五年》里评价他个人智慧受到了时代和社会压抑。不过近现代对他的理解和赞扬也有错误的时候,比如在文革时认为他是法家,把他当做是反儒的英雄。 不论是对李贽的赞颂还是诋毁,它们主要针对的是他的思想主张和个人性格两方面。就思想而言,李贽身处的明朝压抑僵化死气沉沉,他的主张不管正确与否,因为不符合传统在当时也都只能成为异端邪说。而李贽的性格,在认同的人眼中是率性和真诚,在反对的人口中就是狂妄和自大,可参考他自己在《自赞》一文中所写。 除了思想和性格,李贽身上为真理而牺牲的精神也是值得赞扬,这点从他最后自刎而死可知。

时代的叛逆者李贽,他的什么思想让万历帝深恶痛绝?

李贽以孔孟传统儒学的“异端”而自居,对封建的男尊女卑、假道学、社会腐败、贪官污吏,大加痛斥批判,主张“革故鼎新”,反对思想禁锢。李贽的思想主张极具批判性,和传统不符甚至相对,这也是他常被认为离经叛道以及最后被捕入狱的原因。他批判的对象有:一,儒家学说。他贬低甚至否定孔子和孟子的圣人地位,认为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所以不用向圣人学习,更加没有必要以他们的是非观作为自己的标准中国古代,一个统治者实行思想控制,儒学被尊为“国学”,学习、考试都以儒家学说为范本的时代,学子从小小儿郎开始就寒窗苦读,指望金榜题名,从未想敢质疑这种制度,不敢公开表达自己的思想。加上明代实行八股取士,使思想监控达到极致。然而,不知是否是物极必反,这时却出现一个“异类”——李贽。他提倡思想自由,男女平等,认为重农抑商、假道学、社会腐败、贪官污吏都是社会的糟粕,主张“革故鼎新”,反对思想禁锢,可以说直接命中封建糟粕思想的靶心。1527年,李贽出生在福建厦门。他幼年丧母,随父读书,学业进步迅速;个性倔强,善于独立思考,对于儒学传统一直持的是反传统理念。在12岁时,就写出《老农老圃论》,把孔子视种田人为“小人”的言论大大挖苦了一番,轰动乡里,此后随着社会的潮流科举做官,人生没什么大的波澜。但在1583年李贽从云南辞职回加到湖北黄安,住在朋友耿定理家时,他的自由思想终于成形,扩散。为了不白吃白住,他教导耿家子弟,倡导他的童心说,并在麻城多次讲学,抨击时政,针砭时弊,众多男女前往听讲,并受到热烈的追捧。1584年,移居麻城,在寺院里潜心读书,历经十多年,完成《初潭集》、《焚书》等著作,书中揭露道学家们的伪善面目,反对以孔子的是非观为是非标准,批判的锋芒直指宋代大理学家们。自此,他自称“异端”,旗帜鲜明宣称自己的著作是“离经叛道之作”,表示:“我可杀不可去,头可断面身不可辱”,毫不畏缩;宣传思想自由,抨击程朱理学,反对理学空谈,提倡功利主义;提倡男女平等,尊重妇女,要婚姻自由;认为要富国强兵等等,这些思想以今天的眼光来看,都是积极准确的思想,但在当时确是离经叛道。因此,为了巩固对民众的思想控制,维护自身的利益,统治阶级向李贽发难了。公元1603年,万历二十八年,76岁高龄的李贽回到了龙湖,以“僧尼宣淫”逮捕了李贽。卧倒在皇家法庭堂前的李贽对此作了简短的申辩:“罪人著书多有,具在,于圣教有益无损。”奉旨审问李贽的大金吾笑这个老头子太倔强,不复再审,建议皇帝判将李贽递解回原籍监视居住。万历皇帝对此迟迟不作批复。而李贽,在此之前好几年就为自己选择了“荣死诏狱”的最后归宿。1602年3月16日,李贽静坐于北京皇城监狱,一名侍者为他剃头。剃好以后,李贽抢过剃刀,朝自己的脖子割去,顿时鲜血淋漓,断气身亡。一代一位以“奇谈怪论”闻名天下的狂人和奇士就此逝去。

时代的叛逆者李贽,为何会让万历帝治罪?

因为李贽的观点太标新立异了,这些观点有些是反对皇权的,甚至是反对神权,这不利于万历帝的统治,所以万历帝就将他治罪了。因为李贽的思想离经叛道,背离了当时的儒家正统思想,他的主张不利于万历帝的封建统治,故而被治罪。因为他犯了原则上的问题,帝王是绝不允许自己的臣子,有叛变之心。宣扬的思想对统治者不利等因素。 在明代中期的时候,思想家王阳明的心学在日益腐败的朝政之中得以得到重用,他提倡的致良知思想对现在社会依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公元1527年的时候,王阳明奉命前往广西平叛,在临行前夕,他为自己弟子留下了心学四绝,这四绝是无善无恶心之体和有善有恶意之动以及知善知恶是良知和为善去恶是格物。在2年之后,也就是在公元1529年的时候,这位伟大的思想家不幸因病逝世。令王阳明可以放心的是,在其留下四绝的同一年,一位名叫李贽的思想家就此诞生。恐怕连王阳明也没有想到,这位名叫李贽的人会成为自己心学思想的继承者,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对自己心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李贽何许人也?李贽祖上可能是回族人,也可能是汉族人。先祖本姓林,李贽三世祖因触犯明朝相关律例而被皇帝诛杀,全家为避难,所以改姓李。在李贽年幼时,母亲不幸因病早逝,因此他非常珍惜读书的机会,跟父亲一起学习,小时就对读书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据说李贽在12岁时写出了名为《老农老圃论》的文章,在文中将孔夫子说的一无是处,也因此得到了同学的赞扬。虽然老师很欣赏李贽的才华,但总被李贽这种态度所激怒。在26岁之时,李贽幸运的考中举人,但从此之后却不想考进士,只在大好河山之中游历,就在这几年之中,李贽加入了王阳明心学的的泰州学派,成为了当时心学的信仰者。在长达15年的为官生涯中,李贽一边研究学问,一边在教育事业上发挥自己的作用,先后担任南京、北京国子监博士以及云南姚安知府等职位。在公元1581年,李贽忽然回到湖北黄安,借住在朋友家里。在此后3年的时间里,他一边著书立说,一边教导朋友的孩子,向他们宣称童心说。在湖北麻城,他还公开演讲,对明中期昏暗的政治进行讽刺和抨击,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李贽还宣扬破传统,贬孔孟,李贽因此成为保守势力的仇敌,每到一地,当地官员对李贽的脸色都不好,甚至部分州县官员直接将李贽驱逐出去。尽管遭到很多非议,但李贽从未想过放弃思想主张。在公元1602年,在沈一贯的策划之下,李贽被蛊惑臣民的罪名受到逮捕,因为不堪忍受屈辱,最终选择自杀。

李贽的生平如何?

李贽(1527~1602)原名载贽,号温陵居士,又号宏甫,龙湖叟,福建省泉州晋江县人。李贽是明代著名的反叛思想家,也是中国思想史最早的反传统权威、礼教和道学的思想家。他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种种弊病的揭露与针砭,对于今天的我们仍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李贽思想有什么精神,也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李贽以孔孟传统儒学的“异端”而自居,对封建的男尊女卑、假道学、社会腐败、贪官污吏,大加痛斥批判,主张“革故鼎新”,反对思想禁锢.  在文学方面,李贽提出“童心说”,主张创作要“绝假还真”,抒发己见.李贽旗帜鲜明宣称自己的著作是“离经叛道之作”,表示:“我可杀不可去,头可断面身不可辱”,毫不畏缩.李贽在诗文写作风格方面,也主张“真心”,反对当时风行的“摹古”文风,他的这一倾向,对晚明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李贽最痛恨维护封建礼教的假道学和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的卫道士、伪君子.他指斥那些所谓的道学家们:名心太重,回护太多.“实多恶也,而专谈志仁无恶;实偏私所好也,而专谈泛爱博爱;实执定己见也,而专谈不可自是.”“及乎开口谈学,便说尔为自己,我为他人;尔为自私,我欲利他”,实际上都是“读书而求高第,居官而求尊显”,全是为自己打算,“无一厘为人谋者”(《焚书·答耿司寇》).如此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伪君子,反倒不如“市井小夫”与“力田作者”实实在在,干啥说啥(同上).他还进一步指斥道学家们是一群道貌岸然的假道学,“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被服儒雅,行若狗彘”(《续焚书·三教归儒说》).道学家满口仁义道德,实际上是借道学这块敲门砖,“以欺世获利”,为自己谋取高官利禄,他们“口谈道德而心存高官,志在巨富”(《焚书·又与焦弱候》).李贽对程朱理学及卫道士们的揭露真可谓一针见血,句句中的.  李贽对统治阶级所极力推崇的孔孟之学也大加鞭挞.在《焚书·赞刘谐》及《续焚书》的《圣教小引》、《题孔子像于芝佛院》等文中,他以戏谑嘲讽的笔调贬低孔子,这在尊孔子为至圣先师的古代,真是一种大胆的举动.他认为孔子并非圣人,“虽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焚书·答周柳塘》).孔子没什么了不起的,“耕稼陶渔之人即无不可取,则千圣万贤之善,独不可取乎?又何必专门学孔子而后为正脉也”(《焚书·答耿司寇》).人人都是圣人,又何必一定要去学孔子呢?这就把孔子从至高无上的圣人地位上拉下来了.如果一定要将孔子奉为偶像,言行举动都学孔子,那就是“丑妇之贱态”(《焚书·何心隐论》)了.李贽否认儒家的正统地位,否定孔孟学说是“道冠古今”的“万世至论”,认为不能将其当作教条而随便套用.《六经》、《论语》、《孟子》“乃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焚书·童心说》).李贽对孔子及孔孟之道的批判确已达到了“非圣无法”的地步,难怪统治阶级对他要恨之入骨了.

李贽的思想反映了什么时期的要求

1.政治上:明后期,中国社会内在矛盾空前尖锐;专制腐败的王朝政治;农民起义。2.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工商业者成为重要力量;重商主义风气盛行,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猛烈冲击。3.文化上:明晚期,科举制度使思想界因循守旧、八股取士、文字狱、理学家鼓吹的理论具有虚伪性,导致知识分子逆反。1.政治上:明后期,中国社会内在矛盾空前尖锐;专制腐败的王朝政治;农民起义。2.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工商业者成为重要力量;重商主义风气盛行,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猛烈冲击。3.文化上:明晚期,科举制度使思想界因循守旧、八股取士、文字狱、理学家鼓吹的理论具有虚伪性,导致知识分子逆反。李贽的思想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李贽追求的是人性的解放,体现了人在封建社会下对理性、自由特别是思想自由的追求,这是资本主义建立市场,民间(私人)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经之途。因为要发展资本主义,就一定先要贸易自由,像那时候文学、艺术包括性都是被封建礼教所束缚的,要改变经济格局就先要从思想上“离经叛道”,就好像欧洲的文艺复兴,《神曲》、《十日谈》~~~这些作品就具有先导作用。李贽对中国思想史的卓越贡献,首先表现在哲学思想上。首先,他建立了近代式的人学本体论学说。他以“童心说”为核心由此而展开了关于人的自由的本体论论证。从元气本体论中开出人学本体论,深刻论证了“人即道,道即人”、“人外无道,而道外亦无人”的人学本体论思想。进而,他又综合以上两条思想进路,把“童心说”与“人即道,道即人”的本体论论说结合起来,提出了“人人各具有是首出庶物之资”的思想,从而把人学本体论的论证落实到作为社会之成员的具体的个人,与以抽象类精神来淹没个体、扼杀个体精神自由的宋明道学的先验本体论有着本质不同。这很容易令人想起欧洲文艺复新运动。 14世纪时,欧洲随着工场手工艺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关系已在欧洲封建制度内部逐渐形成;在政治上,封建割据已引起普遍不满,民族意识开始觉醒,欧洲各国大众表现了要求民族统一的强烈愿望。从而在文化艺术上也开始出现了反映新兴资本主义势力的利益和要求的新时期。新兴资产阶级认为中世纪文化是一种倒退,而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则是光明发达的典范,他们力图复兴古典文化——而所谓的“复兴”其实是一次对知识和精神的空前解放与创造。李贽正是在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产生的这一思想。

李贽的故事:怪异的宗师

  元朝末年,一个叫林闾的河南人因躲避中原战乱南下福建,定居泉州。明代嘉靖六年(1527年)农历十月廿六日清晨,住在泉州南门外的林家出生了一个名叫林载贽的男孩。由于当地林李家族同宗两姓分派的缘故,林载贽改林姓为李姓,其原因是林载贽的曾祖父本来就姓李。30岁时,李载贽为避明穆宗载??的“载”字之讳,改名为李贽。      嘉靖三十一年,26岁的李贽考中举人,并进入官场,历任河南共城县教谕(县教育局长)、南京国子监博士(国立大学老师)、南京刑部员外郎(司法部副司长)、51岁时晋升为云南姚安知府(地级市长)。由于思想上的巨大差异,李贽与上司的见解常常大相径庭,感到越来越不爽,为了摆脱约束取得自由,他毅然离开官场,应好友耿定理之邀携妻女在耿的家乡湖北黄安居住,充任耿定理家中门客兼教师并在黄安天台书院讲学论道。三年后,耿定理不幸去世,李贽只好将妻女送回福建泉州老家,自己一个人移居麻城继续着述讲学。      李贽一贯主张个性解放,思想自由;反对理学空谈,提倡功利主义;反对封建礼教,主张婚姻自由;崇尚对社会生活少干涉或不干涉的“至道无为”政治理想。他自幼倔强难化,“不信道,不信仙”,12岁时就写文章,反对孔子把种田人看成“小人”。他在麻城频繁讲学,每每抨击时政,针砭时弊,听任各界男女前往听讲,受到庶民百姓的热烈欢迎,直至今日,人们仍然念念不忘,麻城民间广泛流传着怪老头李贽的传说。      《怪老头》历史故事说,明代万历年间,有个叫李贽的怪老头住在龙湖芝佛寺着述、讲学。虽说他是有大学问的人,却也开荒、种粮、种菜、勤快得很。李贽讲学跟别的先生不一样。别的先生只收男孩,他偏偏要男女收在一起教;别人都要求孩子走路要轻,说话莫大声。而李贽偏要他们蹦蹦跳跳翻跟头,大声读书震天吼;别人教书要白天,李贽白天要求孩子帮大人种田、种地,夜晚听他讲学;别人教书是在学堂里,李贽要学生在钓鱼台上听;别人教书专讲“四书”、“五经”, 李贽专教些实用的东西,还经常出谜语逗孩子玩。有一次,李贽说: “什么脚上长头发?清早起来地上爬? 什么有脚不走路?什么无脚走天涯?”由于平时教育生动活泼,无拘无束,孩子们便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于是很快就答出来了:“扫帚脚上长头发,清早起来地上爬;桌椅有脚不走路,扁担无脚走天涯。”见孩子们答得如此顺利,他又出了一个谜语:“皇帝老子去偷牛,满朝文武做小偷;公公拉着媳妇手,孩子打破老子头。”这一次孩子们猜来猜去,都猜不出来,难住了。李贽笑着说:“你们不是猜不着,是还没有长这个胆量。要干大事,就得敢破旧规矩,敢想,敢说,还要敢干。”接着,他解释说:“第一句‘皇帝老子去偷牛’是君不君;第二句‘满朝文武做小偷’是臣不臣;第三句‘公公拉着媳妇手’是父不父;第四句‘孩子打破老子头’是子不子。”学生们听了以后,感到有趣,到处传播,气得那些官老爷和封建卫道士们连连骂李贽是“盗教”、“邪教”、“异端”。      李贽不仅在言论上着书立说反封建,而且在行动上也大逆不道。万历十六年(1588年)夏天他剃光了头以示和鄙俗断绝,虽身入空门居住在佛教寺院,却不受戒、不做僧众的功课,强烈冲击了传统世俗,被当地的保守势力视为“异端”、“邪说”,群起围攻,以“维护风化”为名,指使歹徒烧毁龙湖芝佛院,又毁坏他预为藏骨的墓塔,要把他驱逐出境。朋友马经纶得知消息后,便将75岁的李贽接到通州(今北京通州区),住在莲花寺。      次年,李贽最终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在通州被捕,并焚毁他的着作。三月十五日,以剃发为名,夺下理发师的剃刀割断自己的喉咙而死,享年76岁。      由于李贽入闽的二世祖林驽是一位航海家商人,经常往还于刺桐港和波斯湾之间,曾娶波斯女性为妻,从而家族中有了伊斯兰教信仰和习俗,所以李贽死前曾遗言身后从伊斯兰教葬仪。李贽一生有《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史纲评要》,《李温陵集》,《初谭集》等上百卷之多历史。怪异

李贽及其“童心说”

学界一般认为,中国历史上有过三次思想最活跃的时期:先秦的诸子时代,魏晋南北朝,再一次发生在明代中晚期。 明代中晚期这一次,旗手就是李贽。 李贽(1527—1602),号卓吾,出生于泉州晋江(今福建)一个商贾世家;自言从幼小之时,就倔强难化,不信学,不信道,不信仙释,故见道人则恶,见僧则恶,见道学先生则尤恶。 李贽如此富有个性特点,文章更有特色,他曾写过一篇《童心说》。 当时社会“假道学”盛行;所谓的道学家,“及乎开口谈学,便说尔为自己,我为他人;你为自私,我欲利他。”(《答耿司寇》)。 为何说是假道学?因其心口不一,讲论道德却不能丝毫为他人所想,只为一己利益考虑;还善于伪装而不知羞耻,例如“口谈道德而心存高官,志在巨富;既已得高官巨富矣,仍讲道德,说仁义自若也。”(《又与焦弱侯》) 李贽在《童心说》里指出,这些人已经失去了为人的本真亦即“童心”;假如社会风气普遍如此,后患则非常严重,因为: “童心既障,于是发而为言语,则言语不由衷;见而为政事,则政事无根柢;著而为文辞,则文辞不能达。”(《童心说》) 世界也就随即成为假人的世界;“盖其人既假,则无所不假矣。由是而以假言与假人言,则假人喜;以假事与假人道,则假人喜;以假人与假人谈,则假人喜;无所不假,则无所不喜;满场是假,矮人何辩也!”(同上) 读着《童心说》里这般描述,不由想起了19世纪瑞典作家斯特林堡在《神密日记抄》里所记录的、阅读斯威登堡著作之时的感受: “当他去别的星球访问时,得出的结论是,地球是最糟糕的星球,因为其居民从来不说心里话,只说一些心非所想的东西!所以地球上的居民有帝王、贵族、臣子……这些是别的星球上没有的。别的星球的人都生活在自己家里,所以不用撒谎。” 《童心说》收录于《焚书》卷三;李贽曰:“夫童心者,真心也”;“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也”;“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 李贽于后半生竭力表彰“童心”,他在评点《水浒传》时,非常欣赏鲁智深,称其所言所行,坦露了真情性而不虚伪;并且还说,只有鲁智深才是真正的活佛,那些个闭眼合掌的和尚,一辈子也成不了佛。 虽说每个人都有过“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但童心也会受到社会风气的污染而失去;尚要失而复得,李贽认为,主要在于“好察”“百姓日用之迩言”(《答邓明府》),而非假道学的什么“闻见道理”。 他明确地这样说:“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答邓石阳》)亦即道德伦理只存在于百姓日用之中,而不是在穿衣吃饭之外更有所谓的“理”。 既然如此认识,立场也就始终站在劳动大众一边;比如当时有渔民林道乾,在福建沿海一带聚众反抗官府,李贽认为这是官逼民反: “唯举世颠倒,故使豪杰抱不平之恨,英雄怀罔惜之戚,直驱之为盗也”(《因记往事》)。 所怀的“童心”因其不受世俗见解的污染,故而李贽在《藏书》里评价历史人物,总能超越成见。 比如,依据传统儒家的观点,五代时的冯道历事五主,是“无耻之尤”;而李贽却认为,在那个战乱时期,冯道能够忍一时之辱,不顾名声,却使百姓免去了刀兵之苦;安民养业,岂是无功?而用“忠臣不事二主”的标准来作评判,则为迂腐观念。 又如,西汉寡妇卓文君与司马相如恋爱,礼法之士斥责为“淫奔”;而李贽为之辩护: “徒失佳偶,空负良缘,不如早日抉择……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归凤求凰,安可诬也!” 李贽厌恶道学家的所谓“闻见道理”;他说这是人云亦云,犹如矮子看戏,前面被遮住而目无所见,于是前面叫好,也就跟着叫好,不会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与创造性。 又说自己五十岁以前,也象一只狗似的;前面的狗叫,也跟着叫,问为什么要叫,自己也哑然失笑。 对于科举考试必得依据朱熹《四书集注》等道学家的见解,李贽极其反感;他回忆起自己应试之前,由于背诵了五百篇八股文,很快就交了卷;他自嘲说: “但作缮写誊录生,即高中矣!” 李贽认为,所谓“闻见道理”无非就是人云亦云,其实只是些受了传统伦理观念影响而形成的世俗观念,却成了“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也”。(《童心说》) 这也反证了无所依傍、独出心裁的“童心”之可珍贵;所以他说:“仲尼虽圣,效之则为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何心隐论》) 当然,一种学说的产生,也不能完全否定与前人之间的继承关系;有人就认为李贽的《童心说》,由挖掘、改造了王阳明的“良知说”而形成。 这个说法似乎有所依据;李贽认为“童心”会受到外来的闻见、道理、名誉等的刺激、引诱,而失去本来面目,这与王阳明的“良知不昏蔽于物欲”,就有相似之处。 但王阳明的“良知”,可以说是“天理”的人格化;而李贽的“童心”,却是不受所谓“天理”这等“闻见道理”蒙蔽的真诚之心。 李贽的“童心说”,其实是受到禅宗思想的启发;《坛经》里说: “自性常清净,日月常明,只为云复盖,上明下暗,不能了见日月星辰。” 李贽所说“闻见道理”复盖了“童心”,意思上是与之相通的;禅宗要破除妄念,所谓“闻见道理”亦即妄念。 又如,禅宗反对偶像崇拜,即便是佛经,也只是看作“临时开设的药方”;而李贽破除教条、反对迷信权威的精神及其勇气,则与禅宗契合,他说: “《六经》、《语》、《孟》”,是“其于迂阔门徒、懵懂弟子记忆师说,有头无尾,得后遗前,随其所见,笔之于书”,其中“大半非圣人之言”;即便是圣人之言,也不是什么“万世之至论”,因为圣人也是“因病发药,随时处方”。(均引自《童心说》) 李贽后来自称为学佛人;在给焦竑的信中说:“今于佛法分明有见,虽未知末后一着与向上关捩,然从稳定。” 他的代表作《焚书》里,百分之七十的篇章也都和佛教有关系;他从禅宗里找到了思想武器,用以反对当时的假道学。 但万历十三年(1585)以后,李贽虽在麻城龙潭湖上的芝佛院居住,为的是安静地研究学问与讲学,并非出家。 他后来在芝佛院剃了发,其实来自于偶然所生一念。 万历十六年的夏天,气候特别闷热;他在房内看书、汗流浃背,发髻中也犹如水洗过一样,于是想到,剃光了头发岂不痛快? 然而这件事,却在社会上掀起大波;也成为假道学诽谤他的一个口实,指责他不曾炙顶,也没有举行过皈依佛门仪式,还不着袈裟,违犯了佛教戒律。 亦在这个时期,朝庭大臣梅国桢的女儿梅澹然向他请教佛学,而屡通书信——后来结集为《观音问》出版。 李贽却从此开启了祸端,乃至于芝佛院被地方官烧毁;假道学们此时是众口一辞,说要“维持风化”、说要“逐游僧、毁淫寺”。 除了梅澹然之外,李贽也确与几位女子如明因、善因等,有过交往,但也仅止于议论佛法与人生而已——有许多友人、弟子,证明李贽在削发以前,早已断绝了情欲。 当时社会上普遍的风习,纳妾、置婢、狎妓、养娈童,他全未沾染;好友沈德符还曾说过,“此老狷性如铁”。 袁中道亦曾感慨,李贽有常人不能学的五点,其中就有:“公不入季女之室,不登冶童之床,而吾辈不断情欲,未绝嬖宠,二不能学也。” 万历八年(1580)三月,李贽辞去云南省姚安知府之职;以前从政期间,曾将妻子黄氏及三个女儿安顿在河南辉县,以耕作自食,有一年大灾荒,两个女儿相继饿死,可见为官之清廉。 辞官以后,他到大理鸡足山,潜心钻研《大藏经》;其后著书、讲学,大力倡导“童心说”,终而以宣扬异端思想的罪名,在北京附近的通州被捕入狱。 李贽被捕的诱因,应与率性而发、刚直不阿直接相关。 据袁中道回忆,李贽读书每至精采之处,就拍案而起,“泣泪横流,痛哭滂沱而不自禁”——真性情乃至如此! 又如他在写给耿定向的信中,直接就指责对方:“种种日用,皆为自己身家计虑,无一厘为人谋者”;“所讲者未必公之所行,所行者又公之所不讲”;“反不如市田小夫,身履是事,口便说是事,作生意者但说生意,力田者但说力田。凿凿有味,真有德之言,令人听之忘厌倦矣。”(《答耿司寇》) 耿定向,号天台,官至户部尚书,当时有名的道学家。 李贽除了讲学之外,终日闭门不出;有人说他倨傲无礼,而无容人之量;他则回应说,这个世界上,如果能够看到几个象“人”的东西,他其实会很高兴。 被捕那一年,李贽七十六岁;那一年是万历三十年(1602),春节过后,漫天飞雪,通州寒风凛冽。 其实在芝佛寺居住期间,李贽就已经预感到了危险;那个时候,他已经写成《焚书》——后来又于南京编成卷帙浩繁、为历史人物翻案的《藏书》①。 《焚书》于万历十八年(1590)年在麻城刊印,主要收录了信札和议论短文;取此书名,表明他明白这部书,肯定会为假道学所不容。 《焚书》“自序”里这样说:“所言颇切近世学者膏肓,既中痼疾,则必欲杀我矣,故欲焚之,言当焚而弃之,不可留也。” 然而,李贽偏要起这样一个叛逆的书名,偏要刊印出来,事情本身就是向假道学挑战;即便在被捕以后,他也毫不屈服,一身傲骨。 三月十五日,有一个狱卒正在为李贽剃头;他夺过剃刀割了颈脉,鲜血淋漓。 狱卒问:“和尚痛否?” 这时的他,已经不能出声,便在狱卒的手掌上写道: “不痛。” 又问:“和尚为何自寻短见?” 李贽又写道:“七十老翁何所求!”② 注: ①《藏书》编成于南京永庆寺,并于万历二十七年(1599)在南京刊出。 ②李贽死后,有人在整理遗物时发现,他写有《系中八绝》;录两首于下: “四大分离象马奔,求生求死向何门? 杨花飞入囚人眼,始觉冥司亦有春。” “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 我今不死更何待?愿早一命归黄泉!” 改毕于2021—3—8,农历正月廿五,虚龄六十四岁生日之前;时住于乐清蒲歧,此为出生之地,多住老家几天正是为此——回顾童年的天真与欢乐,对照衰年的落寞与心苦,无尽感慨!

李贽什么时候被处死刑

万历三十年(1602)李贽七十六岁。春二月,遗言以身上的旧衣服安葬,不可更换新衣。同年礼部给事中张问达秉承首辅沈一贯的旨意上奏神宗,攻讦李贽。最终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在通州逮捕李贽,并焚毁他的著作。李贽入狱后,“明日,大金吾置讯。侍者掖而入,卧于阶上。金吾曰:‘若何以妄著书?’公曰:‘罪人著书甚多,具在,于圣教有益无损!’大金吾笑其倔强,狱意无所置词,大略止回籍耳。”听说朝廷要押解他回福建原籍,他感慨地说:“我年七十有六,死以归为?”又说:“衰病老朽,死得甚奇,真得死所矣。如何不死?”狱中写下绝命诗:“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我今不死更何待?愿早一命归黄泉”。三月十五,呼侍者剃发,夺其剃刀割喉,气不绝者两日,三月十六日(公历5月7日)子时气绝,享年76岁。东厂锦衣卫写给皇帝的报告,称李贽“不食而死”。死后,马经纶收葬于北京通州北门外马寺庄迎福寺侧(现北京通州西海子公园内),今墓地尚在,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