隰有荷华,隰有荷华什么意思

本文目录一览:

  • 1、隰有荷华的意思
  • 2、《诗经·山有扶苏》原文及赏析
  • 3、隰有荷华什么意思
  • 4、山有扶苏,隰有荷华读音是什么?
  • 5、诗经《国风·郑风·山有扶苏》原文译文赏析
  • 6、山有扶苏隰有荷华是什么意思
  • 7、隰有荷华是分手吗
  • 8、山有扶苏,隰有荷华。是什么意思?
  • 9、山有扶苏这首诗的全诗是什么意思?
  • 10、《诗经·山有扶苏》——唯美的约会,这般调情也是醉了!

隰有荷华的意思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比喻的是看到的美景,因为这首诗是一首情诗,也暗喻着遇到心上人的美好。这句话意思是山上有茂盛的扶苏,池里有美艳的荷花。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出自于《诗经》中的山有扶苏,其内容为: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山有桥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意思是山上有茂盛的扶苏,池里有美艳的荷花。没见到子都美男子啊,偏遇见你这个小狂徒。山上有挺拔的青松,池里有丛生的水荭。没见到子充好男儿啊,偏遇见你这个小狡童。山有扶苏的诗词赏析。《山有扶苏》为《郑风》的第十首。这首诗写一位女子在与情人欢会时,怀着无限惊喜的心情对自己恋人的俏骂。就是这样一首明白易懂的情歌,却因历代说诗者的刻意求深而蒙上重重烟雾,仿佛诗中真有什么深意似的。全诗二章,每章四句。全诗充满了调侃、戏谑的意味,笑骂中蕴含着深厚的爱,清新活泼。又因为全诗出自少女之口,不失其天真、善良。

《诗经·山有扶苏》原文及赏析

《诗经·山有扶苏》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山有乔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译文   山上有茂盛的扶苏,池里有美艳的荷花。   没见到子都美男子啊,偏遇见你这个小狂徒。   山上有挺拔的青松,池里有丛生的水荭。   没见到子充好男儿啊,偏遇见你这个小狡童。    赏析   《郑风》中的这首《山有扶苏》,本来是诗人用来讽刺郑国的公子忽,“所美非美”,结果却成了一首非常俏皮的情诗。诗中的女子本来是在等待她的帅哥,结果却等到了一个狂夫;本来这个名叫子都的帅哥,只是诗人随意虚构出来的一个名字,结果却使“子都”的美男子之名传遍天下。   娇爱和戏谑,是女人男人两情相悦、激情碰撞之余的火花,更是性爱之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有了它,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满目都是情,满脸都是春。正如五代时一位号为“曲文相公”的诗人和凝写他自身的经历:“醉来咬损新花子,拽住仙郎尽放娇。”把自己和心爱的女子尽情欢谑的场景写得那么令人艳羡,连他自己也不尽得意地说:“今夜仙郎自姓和。”   《山有扶苏》中显然也是这样一个女子,自己约会等待的情人明明是个美男子(即便不美,在她眼里也是美的),却偏偏要说他是“狂夫”、“狡童”,正如我们现代人,爱把自己的爱人称呼为“死鬼”、“冤家”一样,其实在这些言词的背后掩不住心中的骄傲与欢喜。   人性使然,古今同理。   诗以“山有扶苏,隰有荷华”起兴,对应的正是自己心中的恋人,高山上长扶苏,湿地里开荷花,各得其所,各称其美。自己心中的恋人其实也和子都、子充一样的美。至于子都、子充是什么人,谁也不知,只有姑娘心自知。《孟子》说:“至于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   不过,诗中的子都还真有其人。子都,春秋时期郑国人,大名叫作公孙阏,子都乃是其字。子都是当时的一个有名的偶像派人物,不仅相貌生的美,还有着一身的好武艺,能征善射,因此便做了郑庄公的大夫。然而,子都虽美,却是个小心眼。《左传》隐公十一年里便记载了他因争车未遂而在阵前射杀己方大将颍考叔的事情。   而子都的盛名,仅靠这一件事还炒作不起来,若不是因为这首《山有扶苏》的诗,子都不过就是无数美男子中普普通通的一个,得不到那么多的“粉丝”。仅凭这一首诗,子都入选中华美男榜,便是实至名归的了。   孟子何尝又看见过子都?孟子所看到的“子都”,还不就是诗中女子心里的子都。在这首诗里,“子都”被用作了帅哥的代名词,或者也可以说,子都乃是众多郑国少女梦中的白马王子和假想的约会对象。   后人说,郑国是情歌的沃土,至少这一首诗便足以证明郑国的男男女女都颇解风情。这可能得益于郑国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当时郑国的国势吧。

隰有荷华什么意思

问题一:隰有荷花是什么意思? 《诗经?郑风?山有扶苏》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山有乔松,隰有游龙。 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山有扶苏》描写女子恋情的失望。意中追求的子都、子充这样的美男子。结果却遇到的是狂且,狡童。诗以山有高大矫健的大树与美丽鲜艳的水中花相配,兴言男子与女子相配得宜,引出女子的失意,造成反差,形成对照,增强了反衬的效果。 隰:音席,洼地 荷华:荷花。 山上有枝叶繁茂的大树,洼地中有荷花。 问题二:《诗经》中“山有扶苏,隰有荷华”扶苏指什麽? 山有扶苏1,隰2有荷华。不见子都3,乃见狂且4。 山有乔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译文】山上多有扶苏树,低湿之地有荷花。不见美貌好男人,见个狂夫要离去。 山上多有乔松树,低湿之地有游龙。不见美貌好男人,见个狡猾小男孩。 【注释】1.扶苏:一种小树,或称桑树。 2.隰:(xí习)《书?禹贡》:“原隰底绩。”《诗?邶风?简兮》:“山有榛,隰有苓。”《诗?秦风?车邻》:“阪有漆,隰有栗。”《诗?小雅?皇皇者华》:“皇皇者华,于彼原隰。”《诗?小雅?棠棣》:“原隰裒矣,兄弟求矣。”《诗?小雅?信南山》:“ss原隰,曾孙田之。”《诗?大雅?公刘》:“度其隰原,彻田为粮。”《诗?周颂?载芟》:“千耦其耘,徂隰徂畛。”《周礼?大司徒》:“辨其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隰之名物。”《尔雅?释地》:“下湿曰隰。”《左传?襄公二十五年》:“牧隰皋。”《公羊传?昭公元年》:“上平曰原,下平曰隰。”《管子?形势》:“平原之隰。”《淮南子?时则》:“丘隰水潦。”《说文》:“隰,阪下湿也。”这里用为低湿之地之意。 3.子都:此指人名,相传是郑昭公时的美男子。下句子充,亦是古代美男子。《孟子?告子上》:“至于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 4.且:(jū居)《易??九四》:“臀无肤,其行次且;牵羊,悔亡,闻言,不信。”《诗?邶风?北风》:“其虚其邪?既亟只且!”《诗?齐风?鸡鸣》:“会且归矣,无庶予子憎。”袁愈安《诗经全译》:“可是朝会将散去。”《诗?唐风?椒聊》:“椒聊且,远条且。”《吕氏春秋?音律篇》(王引之《经传释词》卷八所注):“且,将也。”这里用为将要离去之意。 选自《诗?郑风?山有扶苏》 问题三:山有扶苏 隰有荷华.出自哪里 《山有扶苏》,《诗经?郑风》的第十首。为先秦时代郑国华夏族民歌。全诗二章,每章四句。这首诗写一位男子在与情人欢会时,怀着无限惊喜的心情对自己恋人的俏骂。就是这样一首明白易懂的情歌,却因历代说诗者的刻意求深而蒙上重重烟雾,仿佛诗中真有什么深意似的。 作品原文 山有扶苏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山有桥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问题四:荷华是什么意思 荷华是中国汉语里的词汇,出自《诗?郑风?山有扶苏》:“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问题五:山有扶苏隰有荷华拼音 山(shān)有(yǒu)扶(fú)苏(sū)隰(xí)有(yǒu)荷(hé)华(huá) 问题六: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 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 山有乔松,隰有游龙 / 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山上有茂盛的扶苏,池里有美艳的荷花。没见到子都美男子啊,偏遇见你这个小狂徒。 山上有挺拔的青罚,池里有丛生的水荭。没见到子充好男儿啊,偏遇见你这个小狡童。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读音是什么?

这两句的拼音是:shān yǒu fú sū , xí yǒu hé huā隰(xí):洼地。华:同“花”。…… …… …… …… …… …… …… ……【出处】:先秦·诗经·国风·郑风《山有扶苏》…… …… …… …… …… …… …… ……【原文】: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山有桥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 …… …… …… …… …… ……【译文】:山上有茂盛的扶苏,池里有娇美的荷花。没见到子都美男子啊,偏遇见你这轻狂之人。山上有挺拔的青松,池里有丛生水荭。没见到子充好男儿啊,偏遇见你这狡狯少年。…… …… …… …… …… …… …… ……【注释】:扶苏:树木名。一说桑树。隰(xí):洼地。华:同“花”。子都:古代美男子。狂:狂妄的人。且(jū居):助词。一说拙、钝也。桥:通“乔”,高大。游龙:水草名。即荭草、水荭、红蓼。子充:古代良人名。狡童:姣美的少年。…… …… …… …… …… …… …… ……【创作背景】:《毛诗序》以为:“《山有扶苏》,刺忽也,所美非美也,”也就是说,这首诗可以看作是对齐女文姜的讽刺之诗,齐僖公一心想将二女儿文姜嫁于郑昭公忽(郑庄公之子)曾三次向郑昭公忽提亲,郑昭公三次拒绝,使文姜因此而郁郁寡欢而成疾。所以诗文指出,没见到这个美男子却见到了气势猛烈之人,没见到这个美男子却见到一个狡猾的顽童,所以郑昭公忽才不愿意娶文姜为妻,文姜就没有嫁给郑昭公。另一种说法是,此诗并非为讽刺郑昭公而作,“郑风”在历史上被当作“靡靡之音”的代名词,当时郑国男女的交往是比较开放和自由的。诗中的“狂且”、“狡童”并不是真实意义的讽刺,而是一种开玩笑式的嬉闹。袁梅《诗经译注》“这是一位女子与爱人欢会时,向对方唱出的戏谑嘲笑的短歌”。崔述《读风偶识》:“昭公为君,未闻有大失道之事。君弱臣强,权臣擅命,虽诚有之,然皆用自庄公之世权重难移,非己之过。厉公欲去祭仲,遂为所逐。文公欲去高克而不能,乃使将兵于河上而不召。为昭公者,岂能一旦而易置之?此固不得以为昭公罪也。如果郑人妄加毁刺,至目君为狡童,悖礼伤教,莫斯为甚。”以为此诗是讥刺郑昭公忽的,就有失牵强。…… …… …… …… …… …… …… ……【赏析1】:《山有扶苏》为《郑风》的第十首。这首诗写一位女子在与情人欢会时,怀着无限惊喜的心情对自己恋人的俏骂。就是这样一首明白易懂的情歌,却因历代说诗者的刻意求深而蒙上重重烟雾,仿佛诗中真有什么深意似的。《毛诗序》说,“刺忽也。所美非美然。”郑玄说:“言忽所美之人实非美人”,“扶胥之木生于山,喻忽置不正之人于上位也。荷花生于隰下,喻忽置有美德者于下位。此言其用臣颠倒,失其所也。”以为是讥刺郑昭公忽的,这种解说完全是曲解了诗意。今人陈子展《诗经直解》以为“疑是巧妻恨拙夫之歌谣。‘不见子都,乃见狂且’,犹云‘燕婉之求,得此戚施’也”。高亨《诗经今注》以为这诗写“一个姑娘到野外去,没见到自己的恋人,却遇着一个恶少来调戏她。”二说似乎都较牵强。程俊英《诗经译注》说:“这是写一位女子找不到如意对象而发牢骚的诗。”有一定道理。而宋儒朱熹则认为《山有扶苏》是“淫女戏其所私者。”此说倒比较接近诗旨。所谓“戏”,即俏骂之意。至于称诗中女主人公为“淫女”,完全出于道学家的偏见,因为在他看来,《郑风》中的所有恋爱诗都是“淫奔之诗”。今人袁梅《诗经译注》“这是一位女子与爱人欢会时,向对方唱出的戏谑嘲笑的短歌”之类的说法,即脱胎于朱熹之说,但扬弃了朱说的糟粕。关于诗中所写的情景,读者不妨作这样的想像:在一个山清水秀的野外僻处,一对恋人约定在此幽会。姑娘早早就来了,可是左等右等却不见心上人来。最后,姗姗来迟的爱人总算见着了,姑娘心里当然很高兴,可嘴里却骂骂咧咧地说:我等的人是子都那样的美男子,可不是你这样的狂妄之徒啊!我等的人是子充那样的良人,可不是你这样的狡狯少年啊!处于热恋中的古代青年男女在欢会中的愉悦的心情,可以用各种形式表现,诗中所描写的那种俏骂,更能表示他们的亲密无间。小儿女的情态在诗中确实被刻画得入木三分。至于诗中“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和“山有桥松,隰有游龙”这四句,读者大可不必当真,以为是恋人约会环境的真实写照。在《诗经》中,“山有……,隰有……”是常用的起兴句式。如《邶风·简兮》中有“山有榛,隰有苓”;《唐风·山有枢》中有“山有枢,隰有榆”、“山有漆,隰有栗”等。清代的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说得好:“诗非兴会不能作。或因物以起兴,或因时而感兴,皆兴也。”姚际恒在《诗经通论》中也说:“兴者,但借物以起兴,不必与正意相关也。”此诗中的起兴就属于这种性质。当然,无论是高山上长的扶苏树、松树,还是水洼里盛开的荷花、红蓼,这些美好的形象,从烘托诗的意境的角度看,还是很有作用的。…… …… …… …… …… …… …… ……【赏析2】:本诗为先秦时代郑国华夏族民歌。这是一首描写男女约会时女子对男子的戏谑、俏骂的诗歌。全诗二章,每章四句。全诗充满了调侃、戏谑的意味,笑骂中蕴含着深厚的爱,清新活泼。又因为全诗出自少女之口,不失其天真、善良。“山有扶苏, 隰有荷华”;“山有乔松,隰有游龙”,描写的尽是山中的树,低谷的花,并未见一人。其实这并不是情侣约会的地点和景色的描写,因为在《诗经》中,“山有…...,隰有......”是常用的起兴句式,如《邶风·简兮》‘中有:“山有榛,隰有苓”,《唐风·山有枢》中有“山有枢,隰有榆”,“山有漆,隰有栗”等。这里就是一个典型的起兴,清代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说:“诗非兴会不能作,或因物以起兴,或因时而感兴,皆兴也”,即这里的兴只从语势或韵脚上引出下文,使诗篇的开头委婉含蓄,与后文的故事并不相关。“不见子都,乃见狂且”,这两句是赋,为女子的调笑之辞。“至于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孟子·告子上》)。“子都”,似为传说中古代美男子名,这里泛指俊美的男子。有论者认为“都“姝”古本双声,都”为“姝”的假借。《说文解字》云:“姝,美也”,故子都就是子美。女子称所爱为“狂且”,与美男子“子都”对举,明明是双方相约而来,偏说对方非己所爱,心爱叫冤家,可见其性格的爽朗善谑。第二章开头两句仍以草木起兴引起下文。“不见子充,乃见狡童”反复调侃,加强语势,感情也层层递进。“子充”泛指美男子。论者认为“充”,古韵在东部,“姝”,古韵在区部,区东可以对转,“充”即“姝”的对转,故子充与子都实为同指。始为“子都”,此为“子充”,重章叠句,整饬中有变化,更显得错落有致。少女对心上人主动发起调笑戏谑,可以想象,被调侃的男子绝不会甘拜下风,当有回敬。妙语如珠,往来应答,场面应十分热烈,气氛也极为活跃,少男少女率真爽朗的性格及欢快健康的戏剧性场面,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山有扶苏,隰有荷华读音是:shān yǒu fú sū , xí yǒu hé huā。原诗: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山有桥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译文:山上有茂盛的扶苏,池里有娇美的荷花。没见到子都美男子啊,偏遇见你这轻狂之人。山上有挺拔的青松,池里有丛生水荭。没见到子充好男儿啊,偏遇见你这狡狯少年。出处:《诗经·国风·郑风·山有扶苏》诗歌赏析《山有扶苏》写一个女子戏弄她的恋人,于笑骂之中暗含着深深的爱意。《毛诗序》认为这首诗是针对郑昭公忽美丑不分而作,定为“刺忽”之诗。朱熹《诗序辨说》说是“男女戏谑之词”,切近诗旨。方玉润《诗经原始》批评“刺忽”说是“穿凿而附会”的谬执之见,但仍认为这是一首讥刺当时社会美丑不分的诗歌。黄中松《诗疑辨证》既不同意“刺忽”说,更不满意“淫诗”说,而认为是“朋友相规之词”。今人陈子展《诗经直解》又不同意“朋友相规”的说法,而“疑是巧妻恨嫁拙夫之歌谣”。高亨《诗经今注》作两种解释:一是“一个姑娘到野外去,没见到自己的恋人,却遇着一个恶少来调戏她。”又一是“此乃女子戏弄她的恋人的短歌,笑骂之中含蕴着爱。”“山有扶苏,隰有荷华”这句诗出自《诗经》的《国风·郑风·山有扶苏》,读音是:shān yǒu fú sū , xí yǒu hé huā。【作品原文】:《国风·郑风·山有扶苏》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山有桥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白话译文】:山上有茂盛的扶苏,池里有娇美的荷花。没见到子都美男子啊,偏遇见你这轻狂之人。山上有挺拔的青松,池里有丛生水荭。没见到子充好男儿啊,偏遇见你这狡狯少年。【词句注释】:①扶苏:树木名。一说桑树。②隰(xí):洼地。华(huā):同“花”。③子都:古代美男子。④狂且(jū):行动轻狂的人。毛传:“狂,狂人也。且,辞也。”⑤桥:通“乔”,高大。⑥游龙:水草名。即荭草、水荭、红蓼。⑦子充:古代良人名。⑧狡童:姣美的少年。一说为狡狯的少年。【作品赏析】:全诗共二章,均借草木以起兴。“山有扶苏, 隰有荷华“;”山有乔松,隰有游龙“,描写的尽是山中的树,低谷的花,并未见一人。其实这并不是情侣约会的地点和景色的描写,因为在《诗经》中,“山有…...,隰有......”是常用的起兴句式,如《邶风·简兮》‘中有:“山有榛,隰有苓”,《唐风·山有枢》中有“山有枢,隰有榆”,“山有漆,隰有栗”等。这里就是一个典型的起兴,清代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说:“诗非兴会不能作,或因物以起兴,或因时而感兴,皆兴也”,即这里的兴只从语势或韵脚上引出下文,使诗篇的开头委婉含蓄,与后文的故事并不相关。“不见子都,乃见狂且”,这两句是赋,为女子的调笑之辞。“至于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孟子·告子上》)。“子都”,似为传说中古代美男子名,这里泛指俊美的男子。有论者认为“都“姝”古本双声,都”为“姝”的假借。《说文解字》云:“姝,美也”,故子都就是子美。女子称所爱为“狂且”,与美男子“子都”对举,明明是双方相约而来,偏说对方非己所爱,心爱叫冤家,可见其性格的爽朗善谑。第二章是叠章,开头两句仍以草木起兴引起下文。“不见子充,乃见狡童”反复调侃,加强语势,感情也层层递进。“子充”泛指美男子。论者认为“充”,古韵在东部,姝”,古韵在区部,区东可以对转,“充”即“姝”的对转,故子充与子都实为同指。始为“子都”,此为“子充”,重章叠句,整饬中有变化,更显得错落有致。少女对心上人主动发起调笑戏谑,可以想象,被调侃的男子绝不会甘拜下风,当有回敬。妙语如珠,往来应答,场面应十分热烈,气氛也极为活跃,少男少女率真爽朗的性格及欢快健康的戏剧性场面,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创作背景】:《毛诗序》以为:“《山有扶苏》,刺忽也,所美非美也,”也就是说,这首诗可以看作是对齐女文姜的讽刺之诗,齐僖公一心想将二女儿文姜嫁于郑昭公忽(郑庄公之子)曾三次向郑昭公忽提亲,郑昭公三次拒绝,使文姜因此而郁郁寡欢而成疾。所以诗文指出,没见到这个美男子却见到了气势猛烈之人,没见到这个美男子却见到一个狡猾的顽童,所以郑昭公忽才不愿意娶文姜为妻,文姜就没有嫁给郑昭公。另一种说法是,此诗并非为讽刺郑昭公而作,“郑风”在历史上被当作“靡靡之音”的代名词,当时郑国男女的交往是比较开放和自由的。诗中的“狂且”、“狡童”并不是真实意义的讽刺,而是一种开玩笑式的嬉闹。袁梅《诗经译注》“这是一位女子与爱人欢会时,向对方唱出的戏谑嘲笑的短歌”。崔述《读风偶识》:“昭公为君,未闻有大失道之事。君弱臣强,权臣擅命,虽诚有之,然皆用自庄公之世权重难移,非己之过。厉公欲去祭仲,遂为所逐。文公欲去高克而不能,乃使将兵于河上而不召。为昭公者,岂能一旦而易置之?此固不得以为昭公罪也。如果郑人妄加毁刺,至目君为狡童,悖礼伤教,莫斯为甚。”以为此诗是讥刺郑昭公忽的,就有失牵强。【名家点评】:清·牛运震:“比物点衬鲜泽,此以扶苏兴狂且,以荷华兴子都也又“此以桥松兴子充,以游龙兴狡童也。”近代·陈子展《诗经直解》:“疑是巧妻恨拙夫之歌谣。‘不见子都,乃见狂且’,犹云‘燕婉之求,得此戚施’也”

诗经《国风·郑风·山有扶苏》原文译文赏析

  《国风·郑风·山有扶苏》   先秦:佚名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山有乔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译文】   山上有茂盛的扶苏,池里有娇美的荷花。没见到子都美男子啊,偏遇见你这轻狂之人。   山上有挺拔的青松,池里有丛生水荭。没见到子充好男儿啊,偏遇见你这狡狯少年。   【赏析】   本诗为先秦时代郑国华夏族民歌。这是一首描写男女约会时女子对男子的戏谑、俏骂的诗歌。全诗二章,每章四句。全诗充满了调侃、戏谑的意味,笑骂中蕴含着深厚的爱,清新活泼。又因为全诗出自少女之口,不失其天真、善良。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山有乔松,隰有游龙”,描写的尽是山中的树,低谷的花,并未见一人。其实这并不是情侣约会的地点和景色的描写,因为在《诗经》中,“山有…...,隰有......”是常用的起兴句式,如《邶风·简兮》‘中有:“山有榛,隰有苓”,《唐风·山有枢》中有“山有枢,隰有榆”,“山有漆,隰有栗”等。这里就是一个典型的起兴,清代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说:“诗非兴会不能作,或因物以起兴,或因时而感兴,皆兴也”,即这里的兴只从语势或韵脚上引出下文,使诗篇的开头委婉含蓄,与后文的故事并不相关。   “不见子都,乃见狂且”,这两句是赋,为女子的调笑之辞。“至于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孟子·告子上》)。“子都”,似为传说中古代美男子名,这里泛指俊美的男子。有论者认为“都“姝”古本双声,都”为“姝”的假借。《说文解字》云:“姝,美也”,故子都就是子美。女子称所爱为“狂且”,与美男子“子都”对举,明明是双方相约而来,偏说对方非己所爱,心爱叫冤家,可见其性格的爽朗善谑。   第二章开头两句仍以草木起兴引起下文。“不见子充,乃见狡童”反复调侃,加强语势,感情也层层递进。“子充”泛指美男子。论者认为“充”,古韵在东部,“姝”,古韵在区部,区东可以对转,“充”即“姝”的对转,故子充与子都实为同指。始为“子都”,此为“子充”,重章叠句,整饬中有变化,更显得错落有致。   少女对心上人主动发起调笑戏谑,可以想象,被调侃的男子绝不会甘拜下风,当有回敬。妙语如珠,往来应答,场面应十分热烈,气氛也极为活跃,少男少女率真爽朗的性格及欢快健康的戏剧性场面,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扩展阅读:诗经内容简介   《诗经》就整体而言,是周王朝由盛而衰五百年间中国社会生活面貌的形象反映,其中有先祖创业的颂歌,祭祀神鬼的乐章;也有贵族之间的宴饮交往,劳逸不均的怨愤;更有反映劳动、打猎、以及大量恋爱、婚姻、社会习俗方面的动人篇章。   《诗经》现存305篇(此外有目无诗的6篇,共311篇),分《风》、《雅》、《颂》三部分。   《风》出自各地的民歌,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有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怀故土、思征人及反压迫、反欺凌的怨叹与愤怒,常用复沓的手法来反复咏叹,一首诗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几个字不同,表现了民歌的特色。   《雅》分《大雅》、《小雅》,多为贵族祭祀之诗歌,祈丰年、颂祖德。《大雅》的作者是贵族文人,但对现实政治有所不满,除了宴会乐歌、祭祀乐歌和史诗而外,也写出了一些反映人民愿望的讽刺诗。《小雅》中也有部分民歌。   《颂》则为宗庙祭祀之诗歌。《雅》、《颂》中的诗歌对于考察早期历史、宗教与社会有很大价值。   以上三部分,《颂》有40篇,《雅》有105篇(《小雅》中有6篇有目无诗,不计算在内),《风》的数量最多,共160篇,合起来是305篇。古人取其整数,常说“诗三百”。   扩展阅读:诗经名句   墙有茨,不可扫也。中冓之言,不可道也。   君子偕老,副笄六珈。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子之不淑,云如之何?   子之清扬,扬且之颜也。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   鹑之奔奔,鹊之彊彊。人之无良,我以为兄!   鹊之彊彊,鹑之奔奔。人之无良,我以为君!   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瑟。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我行其野,芃芃其麦。控于大邦,谁因谁极?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是什么意思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是一句古老的诗歌,出自《诗经》。这句话的意思是,山上有茂盛的扶苏树,低洼之地有茂盛的荷花。  这句话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山上的扶苏树和低洼之地的荷花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同时,这句话也表达了一种自然之美和生命的力量。  这句话也常常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形容它们茂盛、美丽、充满生机。它告诉我们,自然界中的一切都是美好的,我们应该珍惜和保护自然环境,让这种美好永远延续下去。  总之,“山有扶苏,隰有荷华”是一句充满美感和生命力的诗句,它描绘了自然之美和生命的力量,同时也提醒我们要珍惜和保护自然环境。

隰有荷华是分手吗

不是。隰有荷华的原句是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翻译过来是:山上有茂盛的扶苏,池里有美艳的荷花。没见到子都美男子啊,偏遇见你这个小狂徒。这句话是用来表白的,不是分手。这句话出自于《诗经-国风》。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是什么意思?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的意思是,山上有茂盛的扶苏,池里有美艳的荷花。原文: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山有桥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翻译:山上有茂盛的扶苏,池里有美艳的荷花。没见到子都美男子啊,偏遇见你这个小狂徒。山上有挺拔的青松,池里有丛生的水荭。没见到子充好男儿啊,偏遇见你这个小狡童。《诗经·国风》:《国风》是收集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周代民歌,包括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十五个诸侯国的民间歌曲。《山有扶苏》鉴赏《山有扶苏》为《郑风》的第十首,这首写一位女子在与情人欢会时,怀着无限惊喜的心情对自己恋人的俏骂。就是这样一首明白易懂的情歌,却因历代说诗者的刻意求深而蒙上重重烟雾,仿佛诗中真有什么深意似的。《毛诗序》说刺忽也,所美非美然。郑玄笺说,言忽所美之人实非美人,扶胥之木生于山,喻忽置不正之人于上位也。荷花生于隰下,喻忽置有美德者于下位。此言其用臣颠倒,失其所也。以为是讥刺郑昭公忽的,这种解说完全是曲解了诗意。今人陈子展《诗经直解》,以为疑是巧妻恨拙夫之歌谣。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山有扶苏》

山有扶苏这首诗的全诗是什么意思?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这句诗的意思是:山上大树枝桠纵横,低洼的湿地里盛开着娇美的荷花。“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出自以下这首诗:↓山有扶苏 山有扶苏(1),隰有荷华(2)。不见子都(3),乃见狂且(4)。 山有桥松(5),隰有游龙(6)。不见子充(7),乃见狡童(8)。 再分享一下这些词语代表的意思:① 扶苏:亦作扶疏。枝叶繁茂的大树。 ② 隰(xí):洼地。华:同"花"。 ③ 子都:古代美男子。 ④ 狂:狂妄的人。且(jū):助词。一说借为狙,猕猴。 ⑤ 桥:通"乔",高大。 ⑥ 游龙:水草名。即荭草、水荭、红蓼。 ⑦ 子充:代表好人。 ⑧ 狡童:狡狯的少年。 不了解这首诗意思的小伙伴看这里↓山上大树枝桠纵横,低洼的湿地里盛开着娇美的荷花。没见到子都那个美男子啊,偏遇见你这个小狂徒。 山上青松参天,低洼的湿地里水荭正在开放。没见到子充那个好男儿啊,偏遇见你这个小狡童。 《山有扶苏》表现了爱情生活中的一个小插曲,写一位女子在与情人欢会时,怀着无限惊喜的心情和自己恋人打情骂俏,感兴趣的同学来了解一下吧。甜蜜的爱虽然味道一样,但却可以变幻成不同的模样,有时柔情似水,有时嬉笑怒骂,有时泣涕涟涟,有时载歌载言,如同夏天的云彩,行迹变化,天马行空。所以弄的身处其中的恋人们,也糊里糊涂,常常会不经意间会错了意,表错了情,招来一顿臭骂。 在春光明媚,山清水秀的僻静处,静静的女子等待着恋人的到来。男子姗姗来迟,跑上前来诚惶诚恐地道歉。女子瞥了一眼他,看看山上的古木青松,看看湿地里娇美的荷花水荭,遗憾地说:唉,怎么没见到子都那个美男子,却偏偏碰上你了呢。男子顿时手足无措,而女子的心里却乐开了花。 女孩无疑是在调侃迟到的男子。作为迟到的惩罚,她故意说是在等另一个美男子,让迟到的心上人顿生不安,自责。目的达到了,姑娘的因久等而积累的怨气消解了。男子却因此而更加温柔体贴,更加善解人意。 爱情就像一道菜,需要酸甜苦辣等各种调味品才能调出丰满厚重、愈品愈香的滋味来。恋人的轻声责备,不论是似怒实喜,还是真正的怨愤,都带着浓浓的爱意。 打情骂俏,爱情生活里没有了这打闹的搅拌,不知会失去多少品尝甜蜜的机会。

《诗经·山有扶苏》——唯美的约会,这般调情也是醉了!

【原文】 山有扶苏 ① ,隰有荷华 ② 。不见子都 ③ ,乃见狂且 ④ 。 山有桥松 ⑤ ,隰有游龙 ⑥ ,不见子充 ⑦ ,乃见狡童 ⑧ 。 【注释】 ①扶苏:树木名,桑树。 ②隰 ( xí ) :低洼的地方。荷华:荷花。 ③子都:古代美男子的尊称。 ④狂且:指行动轻狂的人。 ⑤桥松:高大的松树。 ⑥游龙:水草名,即荭草、水荭、红蓼。 ⑦子充:与 “子都 ” 同指古代的美男子。 ⑧狡童:狡猾的少年。 诗经情话 发掘国学真善美 传播健康正能量 【译文】 山间桑树好繁密,低洼荷花开满地。 未见漂亮的子都,却见你这狂小子。 山间松树壮又高,低洼长满了水草。 未见漂亮的子充,见你这狡猾年少。 【品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对青年男女约会时互相调戏的情景。 山坡茂密的桑树,低洼绽放的莲花,约会的姑娘早早的就到了约定的地点,她的心上人还没有露面。终于等到他来了,姑娘说: ” 我在这儿等我心中像子都一样的美男子,没想到没有等到美男子,却等你这么个狂妄自大的小子! ” 山中的松树高高大大,低洼的水草密密麻麻。此时的男子或许已经给这位姑娘解释了自己迟到的原因,姑娘不依不饶的继续调谑到: ” 我在这儿等的是像子充一样的美男子,没想到却等到你这么一个狡猾的年少! ” 这首诗描绘的情景很是生动活泼,既描述了一个很唯美的场景,也制造了两个栩栩如生的人物,简单的对话,却很是有情趣。 现代生活中,也有情侣这般打趣彼此。情侣间的调戏,能给他们带来一些乐趣,还能增进彼此的情感,也就是所谓的打情骂俏吧!既是生活的调味剂,也是情感升温的催化剂。能给人们的生活在无形中增添快乐! 版权声明 本文为九月瑜彤原创解读,由“ 诗经情话 ”(微信号: shijingqinghua )独家发布,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注明出处! 点击下方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