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们这些年过半百的中老年人,最难忘的是温饱问题尚未解决的毛时代。那时实行的是计划经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民生活拮据,很多日用品和食品都要凭票证按计划供应。比如,购粮要粮票,买布要布票,买油要油票,买肉要肉票,一些紧缺的手表、自行车等日用品不仅要票,有的还要外汇卷,可以说人们生活中所必需的东西不要票的几乎没有。
论剑历史网 - www.80065.cn
在我的记忆中,那时候过年的生活景象和平时的生活景象有天壤之别。平常吃的是以玉米面、高梁米为主的粗粮,白面和大米是细粮,每人每月只供给二斤;要说副食,平时吃的是白菜、土豆和萝卜,很少能见到肉鱼等荤菜。人们只有在有春节的月份,这细粮供应不仅会增加,而且还能凭票买到肉和鱼,所以只有过年那几天人们才可以餐餐吃上香喷喷的米饭和白面包的猪肉饺子。那时再穷,过年也要穷讲究,买旧报纸糊房子、贴年画,扎灯笼、挂春联,从老到少都要制备一身新衣服,穿得漂漂亮亮的。所以,进入腊月十八之后,家家户户就开始为购买年货、添制新衣服而忙碌,而准备这些过年的东西不仅需要钱,更需要有按户口本发放给居民的各种购物的票证,商店此时供应的蛋、鱼、茶叶、花生、瓜子、烟酒、糖果、点心、肉制品、豆制品等等虽然比平常丰富了很多,但没有票证人家根本就不卖给你!所以每到春节临近期间,年货凭票供应,人人有份,商店的食品供应点前经常见到排起长长的队伍,这样的排队现象几乎一直要持续到大年三十的晚上才能结束。
是的,这些毛时代发给国民的票证,就是毛泽东带领我们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结果。这些票证,可谓是一部国民与贫穷、饥饿的抗争史,是中国计划经济时期的历史真实见证。它经历了新中国成立之后四十多年的风风雨雨,终于在20世纪90年代逐步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今天,我们为饱饥腹再也不需要使用票证,也更不必因定点限量供应而去走后门、排长队。年轻人,务要记住这真实的历史;虽然现在大家,包括我这老朽,对现实确有很多意见,但有一点务必切记——千万不能再回到毛的时代!
棉布票(1984)
论剑历史网 - www.80065.cn
布票和粮票(1970)
棉布票(1955)
茶叶票(1966)
棉布票(1956)
棉布票(1958)
布票(1975)
布票(1972)
布票(1960)
布票(1961)
布票(1954)
全国通用粮票(1966)
全国通用粮票(1966)
缝纫机购买票(1984)
脚盆购买票(1970)
省级地方通用粮票(1966)
购肉票(1964)
县级地方通用粮票(1981)
北京购物卷(1970)
白糖卷(1969)
煤炭购买卷(1973)
北京购货卷(1972)
食油购买票(1970)
上海粮票、布票(1956)
棉花票(1975)
鞋票(1961)
煤油票(1972)
水票(1965)
商品购买票(1969)
商品购买票(1970)
豆腐票(不详)
猪肉票(1963)
理发票(1966)
糖酒票(1979)
洗澡票(1970)
豆制品票(1982)
棉油票(1962)
饲料票(1955
购物卷(不详)
购物卷(1971)
购物卷(1962)
购物卷(不详)
购物卷(1975)
豆油票(1989)
钢材卷(1979)
自行车购买卷(1975)
布票棉票粮票是最基本的,它“保证”了人们的吃和穿。
购货券是极其珍贵的,因为一切生活用品的购买都离不开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