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剑历史网 - www.80065.cn
春秋首霸郑国挟天子拥王权,为何却最早衰落被灭掉?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分裂时期,郑、齐、晋、楚、吴、越、魏、田齐、赵、秦等诸侯先后成为霸主,风云一时,旋即衰落,反而是文化最落后的秦国后来居上,统一全国。
霸业兴衰是多方面因素原因造成,比如客观环境、地理位置、外交策略、君主执政能力、改革力度以及运气因素,秦统一是上述因素集合的产物。
文化最落后的秦国却规避了旧体制的局限性,通过激进的改革实现了富国强兵,通过暴力统一全国。
高度的集权、文教的劣势导致秦王朝正统性得不到六国居民的认同,云集起义,秦帝国昙花一现,兴于集权与文教落后,毁于集权与文教落后。
一、春秋首霸:郑国
周幽王被犬戎杀死后,以周天子为核心的分封体系旋即崩溃,诸侯国崛起,天子丧失权威,不再是天下共主,打破王权的国家是郑国。
郑国是周宣王时期分封的诸侯国,资历较浅,但与王室血缘最近。
首任君主郑桓公是宣王幼弟、幽王之叔,兼任王室司徒,与幽王一起遇害;其子郑武公率军击退犬戎,后护送周平王迁都洛邑,郑武公相继消灭东虢、郐、胡等小国,郑国扩张成为中原大国。
第三位君主郑庄公藐视王权,逼迫周平王互换太子为人质,“周郑交质”使天子权威扫地殆尽;繻葛之战中,庄公击败了周天子的军队,开创了诸侯国击败天子的先河。
诸侯混战中,郑庄公分别击溃周、虢、卫、蔡、陈联军及宋、陈、蔡、卫、鲁联军,战无不胜,成为春秋初年的霸主,“天下诸侯,莫非郑党”。
庄公死后,诸子争位,霸业终结。
郑国崛起是王室权力下放的产物,郑国三代君主担任卿士,身兼是王室重臣与地方诸侯双重身份。
武公、庄公对周平王政权的建立与巩固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功高震主,周王室依赖郑国而生存,郑国因而称霸中原。
郑国的霸业与周天子地位密不可分,郑凭借拥立之功欺凌天子、震慑诸侯,展现霸权,却又不得不维护天子权威以此巩固本国地位,这种自相矛盾的做法颇似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
但是,郑国在击溃天子权威的同时,也降低了本国的影响力,天子沦为了名义上的共主,得不到诸侯的尊重,郑国的地位自然下降。
天子威命不行、王纲解纽,天下格局由以天子为核心的分封等级体系解散为彼此独立的国际社会,霸权以实力为基础,郑国地理位置不佳,位于中原地区,北临晋,南靠楚,西有周王室,东部区域被卫、曹、蔡、宋、陈、齐、鲁等国占据,四战之地,版图难以拓展,旋即衰落。
一以贯之,郑国凭借打破天子权威而威震华夏,却难以在相对公平的竞争秩序提升综合国力,丧失霸权。
二、春秋五霸之首:齐国
郑国衰落后,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维护周天子的权威与华夏诸侯的团结,成为新的霸主。孔子称“齐桓公正而不谲”,桓公正直而不狡诈。
齐国是武王时期分封的诸侯,首任君主的姜子牙,成王时期齐国被授予征伐特权,在诸侯各国中地位崇高。
在郑国独霸中原之际,齐国悄然崛起,僖公调节宋、卫、郑三国纷争,讨伐宋、鲁、郕、许,襄公吞并纪,降服郕,成为中国东部的头号大国。
桓公重用管仲,开创霸业,管仲提富国强兵与尊王攘夷。管仲认为通货积财是加强齐国图霸的根本,把经济政策放在首位。设盐官煮盐,设铁官制农具,实行盐铁专营;“相地而衰征”根据土地质量差额征税;粮食“准平”,平衡粮价,间接上承认了私田的合法性。
同时,把全国分为二十一个乡,其中工商六乡,士十五乡。工商专心本业,免服兵役。
士乡即农乡,平时农夫耕田,战时当兵,兵农合一的体制降低了军事费用。对外“尊王攘夷”,维护周天子的权威。团结华夏诸侯,存邢救卫,遏制势力膨胀的楚国。
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会盟诸侯,周王赐给他“彤弓矢、大路”,使他获得了“专征伐”的权利,开始了“礼乐征代自诸侯出”的局面,霸业达到顶峰。
桓公晚年昏聩,五子争位,霸业仅仅维持了一世。
齐国的霸业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第一,版图广阔,僖襄时期,齐国通过兼并扩张,成为头号大国,实力超群。
第二,地理位置优越,齐国位于东部沿海,交战时不易受到多面夹击,内部环境相对安定。
第三,商业基础良好,齐国商业尤其发达,经济繁荣,是管仲进行经济改革的基础。
第四,管仲改革符合国情与国际形势,周王权威虽然沦丧,“尊王攘夷”有利于团结华夏诸侯;齐国经济基础良好,“富国强兵”在短期内能够实现,提高了综合国力。
齐国的霸业仅仅延续了一世,直接原因是诸子争位,根本原因是国力不足,与“尊王攘夷”的口号的束缚密不可分。
齐虽然是霸主,国土面积却没有急速扩张,齐兼并了三十多个小国,多为东夷部落,周天子分封体制下的诸侯鲁、宋、莒、燕、卫国等国实力远逊于齐,却没有被兼并。
桓公的霸业以维护周王统治、巩固华夏族的团结为重,力图避免华夏族诸侯的内斗,齐国绝对实力没有剧烈增长。
“尊王攘夷”成就了齐桓公的霸业,也在道义上予以约束。
桓公之后,齐国维持了经济强国的地位,政治、军事大国的地位被晋、楚取代。
齐桓公(-前643年10月7日),春秋五霸之首,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春秋时齐国第十五位国君
三、两极格局下头号霸主:晋国
齐之后,晋楚两国在近百年的时间里争夺霸权,最终形成平分霸权、晋国占据优势的局面。晋国实力超群,最终君主权力被公卿架空,三家分晋。
晋是周武王子,成王弟唐叔虞的封国。
周幽王死后,晋文侯杀死周携王,与郑、虢助周平王在洛邑建国。晋文侯之子昭侯将曲沃分封给文侯弟成师,曲沃与晋国进行了长达67年的内斗,曲沃取代晋成为正统,小宗篡夺大宗,以下克上,成为礼乐崩坏的标志。
晋武公先攻灭了荀、董、贾、杨等国,献公“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晋国超越齐国成为超级大国。
献公对宗族篡权颇为忌惮,杀光公族,驱逐诸公子,公族势力日益衰微,卿族势力日渐显贵。
晋文公开创霸业,一是勤王,二是争霸战争。文公先是帮助王室平定了王子带之乱,随后在城濮之战中打败楚国,奠定了霸主地位,次年诸侯会盟于河阳,作为天子的周襄王被迫参加。
孔子称“晋文公谲而不正”,认为晋文公谲诈而不正直,用尊王之名为自己谋取私利,晋国尊王为假,争霸为实。
作为第三代霸主,晋国具有绝对的实力震慑诸侯,与楚、秦、齐三大国交战中胜多负少;霸业持续时间超过百年;文教发达,人才济济。
晋国因公卿夺权而分裂,与周王室衰微异曲同工。晋献公摧残同族,文公培植异姓公卿,灵公年幼,赵盾执政,代替君主主持会盟,开启了公卿专政的序幕。
晋国推行分封制,把土地分给卿大夫,晋国势越是强盛,卿大夫实力越是强劲,权势压过君主。
君主只能利用公卿之间的矛盾诛杀异己,却难以夺权。
文公时期有十余家公卿执政,彼此相互制衡,随着卿大夫之间的内斗与相互蚕食,卿大夫势力坐大,顷公时期,六卿强而公室弱。出公时期,韩赵魏三家攻灭智,瓜分了智家的土地,赶走出公,晋国名存实亡。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承认了赵、魏、韩的诸侯地位,晋国在形式上坚持了几十年后灭亡。
晋国的崛起主要有三大原因。
一是版图扩张,奠定了称霸资本,在齐桓公尊王攘夷维护道义时,作为姬姓诸侯的晋国不参加会盟,忙于扩张,无论是同宗的华夏诸国还是边境异族,一律兼并,不讲道义。
二是地理位置极佳,晋东扼太行山,西控宕崤山,南邻河内,周王室与秦、楚、齐三大国均受到晋的遏制,晋是春秋战国诸强中地缘优势最鲜明的国家。
三是人才济济,文公重用的赵衰、狐偃、贾佗、先轸、魏犨、先轸、栾枝、荀林父都是杰出的人才,其后裔贤者居多,执政的十一个家族人才辈出,无可匹敌。
晋国却因公卿夺取而灭亡,毁于制度,是周朝分封体制的牺牲品。曲沃代翼是小宗取代大宗,曲沃一族成为晋国国君本身就不具备合法性,献公驱逐众公子后,君主的儿子不在国内成为制度,公族势力极其薄弱。
晋的霸业仰仗于卿大夫,卿大夫越贤能,封赏更优厚,权势越大,君主夺权难度增加。卿族众多时,君主尚且能够左右平衡维持地位,当卿士权力垄断,君主连名义上的共主也做不成了。
晋国分裂之后,齐国卿大夫田氏篡权,鲁、宋、郑、卫、楚等国公族执政,分封体制出现危机。
四、两级格局下的挑战者:楚国
晋国成为霸主的同时,南方的楚国成为晋国的唯一竞争者,楚国政治、经济、文化全面逊色于晋国,在争霸中处于下风。
楚国位于中原华夏诸侯封国的南面,长期被视为南蛮,周昭王曾三度南征荆楚,最后一次全军覆灭,此后楚国迅速壮大。
西周崩溃后,周室东迁,熊通自称为武王,僭越王权,历代楚王不断蚕食中原诸国,根据记载,先后有四十五个诸侯国被楚国吞并,楚国成为方圆五千里的大国,与晋国并驾齐驱,争夺霸权。
楚庄王在邲大破晋,中原各国除晋、齐、鲁之外,尽尊楚庄王为霸主,楚国的霸业达到顶峰。
在晋国因卿大夫争权衰落后,楚国也日益没落,每当楚国吞并华夏诸国,总是设置为县,(和郡县制无关),县公由当地的望族和公族担任,久而久之,楚国的实权被公族控制,公族各自为政,偌大的楚国变成了松散的邦联,楚王成为名义上的共主,难以调动地方势力。
楚昭王时,吴国军队轻易的攻克郢都,与各县公不出兵救援有直接关系,楚王也无可奈何,只能通过公族制衡公族。
与晋国、齐国相比,楚国的公族势力犬牙交错,并未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楚王因此保住了王位,但是国家一盘散沙,政令难以执行,在战国时期沦为最保守的国家,被秦国蚕食消灭。
楚国长期不被中原王朝所认同,屡次受到攻击,其崛起是实力长期积累的结果。外部环境方面,周王室屡次南征,军事力量始终难以征服楚国,周室东迁中原混战为为楚国崛起的提供了良机,齐桓公组织联军并未对楚国构成实质性打击。
地理位置上,楚国位于长江南岸,有长江天险作为依托,易守难攻,楚人能集中力量逐步蚕食沿岸诸侯,周王室的军事行动始终对楚国难以构成有效的打击,这和西周都城位于中国西北,相距过远有关。
楚人凭借不断的积累与蚕食成为大国,其衰落与分封体制密不可分。晋、楚都因体制而走向衰落,是周王室衰落的不同版本,晋权力下放给卿大夫,楚的权力被公族掌握,都毁于体制的弊端。
晋的生产力更强,卿大夫相互兼并最终三家分晋,君主权力高度集中,他们再也没有大规模的分封导致权力下移,改革阻力降低,三晋中魏国、赵国都曾辉煌一时。
楚国生产力低下,楚王、公族势力相互制衡,吴起的变法因旧贵族的反扑而失败,楚国也丧失了扭转国家命运的最后机会,在战国时期受人欺凌。
五、春秋晚期的小霸主:吴国
根据《史记》记载,吴国建国是吴太伯,吴太伯是周文王父亲季历的哥哥,吴与周出身同宗。
春秋末年,晋楚衰落,晋在外交上拉拢吴抑制楚,吴国的政治影响力陡然提高,吴楚关系日益恶化。
吴王阖庐重用孙武、伍子胥等人,军事实力日益强大。吴军一度攻克楚国都城郢,威震华夏,随后随阖闾入侵越国,兵败身亡。
即位的夫差复仇,大破勾践,越沦为吴的附属。此后,夫差专注于争霸中原,击败鲁和齐。
前482年,夫差北上参加黄池之会与晋争夺霸主。国力复苏的越国乘虚而入,攻下吴都姑苏,结束了双方附属关系。
公元前478年,越再度攻吴,吴灭亡。
吴国的崛起是时代产物,当晋楚同时陷入体制内衰退时,吴国凭借军事力量的飙升而瞬间崛起,阖闾重用孙武、伍子胥,短期内成为区域性的军事强国。
吴国短暂灭亡的根本是穷兵黩武。
晋、楚、齐、秦同时疲敝,吴得以风云一时,综合实力上不过是个二等国家,吴国在攻克郢都后野心膨胀,侵越,击败强大的楚国与齐国,与晋国争夺霸权。
长期的征战导致吴国国困民乏,精锐死亡殆尽,盛极而衰。
吴国的灭亡,是君主高估了自己的国力,透支国力。
六、春秋末代霸主:越国
根据《史记》记载,越国是夏王少康庶子所建立的国家,与吴同时崛起。
晋拉拢吴制衡楚,楚利用越牵制吴,因此吴越关系不和,屡次交战。
公元前496年,越王勾践即位,吴王阖闾攻打越,兵败身死。次年,复仇的夫差大破越国,勾践投降。
勾践卧薪尝胆,重用文种、范蠡,恢复国家的生产,国力逐渐复苏,等待良机灭吴。
吴王会诸侯于黄池,越乘虚而入,攻克姑苏,吴越讲和。
公元前478年,越攻打吴,吴王夫差请求投降,勾践不准,吴亡。
勾践仿效夫差,会齐鲁诸侯于徐州,向周王室进贡,周元王使人赐句践胙肉,承认越是华夏诸侯的霸主,宋、卫也把越当做霸主。
此时,越国领土已过淮水以北,与鲁国接壤,西达鄱阳湖,南至今绍兴、温州一带,取代秦国成为四强之一。
勾践在成为霸主后志得意满,范蠡隐退,文种被赐死,越国的辉煌没有被延续下去。战国中后期,越国被楚国消灭。
吴越争霸本是时代的产物,晋楚因内乱无暇扩张,吴、越借此崛起。
和吴国的穷兵黩武相比,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积聚国力,最后消灭吴国,成为区域性的大国。
越衰落的根本是自身落后性,春秋时期吴越尚未开发,经济、文化逊色,凭借军事力量烜赫一时,最终衰落,战国时被楚国灭亡。
七、战国首霸:魏国
战国初期,从晋国分裂出的魏国称霸中原百余年,魏国率先对传统的体制进行了彻底的改革。
经济上,任用李悝变法,“尽地力之教”,使土地发挥最高限度的效率,还提出“平籴法”,国家根据年成好坏收购、出售粮食。法制上,李悝撰次《法经》,提倡国家要用法律约束。
文化上,拜子夏为师,提升儒学地位,提出了“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军事上,启用吴起,采取武卒制,精选士兵进行训练。
文侯时期,魏国人才荟萃,李悝、吴起、乐羊、西门豹、子夏、翟璜、魏成等人受到重用,法儒并举,富国强兵,消灭中山,抑制赵国,连败秦、齐、楚三大强国,雄霸华夏。
文侯改革,标志着世族政治开始被官僚政治所代替,卿大夫阶层开始瓦解。
武侯时期,魏赵关系紧张,三晋联盟瓦解,中山复国,吴起受到猜忌,逃亡楚国。魏惠王即位后,率诸侯朝见天子,史称逢泽之会,魏国霸业达到顶峰,惠王后期遭遇马陵之战惨败,霸业结束。
魏国的强盛得益于体制改革,政治、经济、法律、军事方面的改革导致魏摆脱了分封体制,君主集权,文化繁荣,生产力提升,成为战国初年的头号强国,反观其他国家沿用旧制,与魏国相比严重落后。
但是,当各国分别改革时,魏国体制优势不复存在,孙膑、商鞅、范睢、张仪、尉缭甚至吴起在遭遇猜忌或是难以施展才华时,投靠他国,成为其他列强的功臣。
商鞅等人的离开并不意味魏国无人可用,而是能人太多,部分有才华的人受到压制,出国谋求出路。
同时,地理位置的劣势加剧了魏国霸权的衰落,魏处于四战之地,霸权建立在与赵国的联盟之上,魏赵皆从晋国分裂,长期结盟,魏独霸中原之际,赵国却得不到实惠,最终联盟瓦解,魏四面受敌,受到列强围剿,霸权衰落。
八、二强并立:田齐
三家分晋后,齐国政权被卿大夫田氏篡夺,齐国也被称为田齐。齐威王任用邹忌为相,任用田忌、孙膑为将,齐国日益强盛,在马陵之战后结束了魏霸主的地位,魏惠王与齐威王“会徐州相王”,齐国成为新的霸主,此时秦国也开始崛起壮大,形成了秦、齐两强并立的局面,齐综合实力位列七国之首。
宣王在外交策略屡屡失误,客观上放纵了秦国的崛起。
一是不支持合纵攻秦,六国联合攻秦,宣王因为各国没有推举自己为合纵长而拒绝出兵,攻秦失败。
二是齐楚联盟的破裂,楚怀王因贪图小利而与齐断交,结果与秦国交战损失惨重,楚国想重建联盟,宣王拒绝。
湣王时期,齐在军事上疯狂扩张,引起诸侯恐慌,遭遇五国合纵攻秦。
齐联合韩、魏大破楚,率军攻入函谷关,迫使秦国求和归还韩、魏土地。随后,秦昭王自称西帝,奉齐王为东帝,齐王去帝号,联合五国攻秦,秦王被迫放弃帝号。
齐湣王消灭宋国,击败楚与三晋,意欲吞并周王室,成为天子。燕国以乐毅为将,五国攻齐,杀死湣王,攻克齐国70余城。
虽然田单用火牛阵击败燕光复齐国,但是国力锐减一蹶不振。
齐国崛起有三方面原因。
第一,齐国也改变体制,国力增强。
第二,齐国处于中国最东部,不会腹背受敌。
第三,魏赵联盟瓦解、秦齐同时崛起,导致了魏国霸业迅速衰落,齐国因此取而代之。
齐国霸业的崩溃是外交策略的失误。
齐秦并立时,秦国是齐国的主要敌人,引领诸国削弱秦国有利于确定齐国的独尊地位。
宣王因以一己私利拒绝攻秦,没有直接削弱最大的竞争者秦国;拒绝重启齐楚联盟,主动丧失盟友。
齐湣王的外交策略是正确的,遏制秦国,扩充土地。随着军事上胜利,齐王利欲熏心,野心膨胀,有意取代天子,引起各国的恐慌,五国联合攻打齐,齐国衰落。
九、战国末年抗秦主力:赵国
赵国是晋国分裂出去的国家,在齐国崩溃秦国独霸天下时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赵国跃居六国之首,成为抗秦主力。
赵实行“胡服骑射”是为了军事上的需要,以能任官,明确了游牧文化的主导地位,大批出身低贱和有戎狄背景的人得到重用,主动打破华夏贵、戎狄卑的传统。
赵率先组建骑兵部队,西破林胡、楼烦、北灭中山,拓地千余里,是秦统一六国最大的障碍。阏与之战,赵奢、廉颇大破秦军。
前260年,长平交战中秦军坑杀赵军四十多万人,奠定了统一天下的格局,随后秦在邯郸保卫战中被救援的魏、楚联军击退。
秦王嬴时期,李牧屡次击败秦军,赵王中反间计诛杀李牧,秦随即攻克邯郸,公子嘉逃亡代,公元前221年被擒,赵国灭亡。
赵国的崛起是也是变更体制,且主动打破华裔界限,军事力量迅速崛起,成为六国抗秦的主力。
地理位置上,赵位于晋国最北部,分晋的韩魏两国位于中原,成为秦齐扩张的缓冲地带。人才方面,赵国不拘一格用人,肥义、楼缓、蔺相如、虞卿、赵胜、赵奢、廉颇、李牧等良相名将辈出。
赵国由盛转衰的拐点是长平之战,几代积攒下的军事力量消耗殆尽。通常人们把长平之战的失败归结于赵王昏聩,为了区区小利引火上身;任用纸上谈兵的赵括,坑害全军。
从地理学的角度来看,赵王、廉颇甚至赵括都没有出现决策失误,中国西高东底,上党高原与平原的缓冲地带,秦人一旦占据上党,顷刻之间就能吞并韩国、兼并魏、赵的只是时间问题。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赵王占据上党是必要的,能够遏制秦国的攻势。在有利的地形下,廉颇坚守不出,秦国无计可施,秦赵陷入消耗战中。
赵国国土狭小,资源有限,秦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与秦国进行消耗战,赵国面临经济崩溃,主动出击是下策也是不得已的策略选择。
赵括面对白起,只有失败的命运。长平之战,赵国的策略选择上没有严重失误,只是敌人太强大。
秦人在此战中也损失惨重,延缓了吞并六国的步伐。一以贯之,赵国的衰落主要原因是实力不足,难以同秦国相抗衡。
十、一统天下:秦国
秦国在西周东迁后才被周平王承认为诸侯国,此前只是周王朝的附庸。周室东迁后,秦人逐渐占据了西周故地岐山、镐京一带地区,建立国家。
秦穆公时期,“益国十二,辟地千里,遂霸西戎,”秦国成为大国,东进入的步伐受到晋国阻拦。战国初年,魏国强盛,侵占秦河西地区,攻入关中,惠公曾集中50万军队被魏国击败。
秦献公仿效魏国变法,废止人殉、迁都、扩大商业活动、编制户籍和推广县制,军事上击败魏,扭转颓势。
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极为激进。
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推行严刑峻法。增加连坐法,轻罪用重刑;普遍推行县制;废除旧世卿世禄制。
经济上,重农抑商,奖励耕织,以农业为“本业”,以商业为“末业”;废井田,开阡陌,国家承认土地私有;统一度量衡。
军事上,颁布按军功赏赐的二十等爵制度。宗法关系上,强制推行个体小家庭制度;编订户口,规定居民要登记各人户籍,按户按人口征收军赋。
文化上,焚烧儒家经典,禁止游宦之民。商鞅激进的变法导致秦国成为战争机器,推行军国主义。
经济上重农抑商,为战争提供资源;军事上颁布二十等爵制度,刺激了军队战斗力;重法、愚民、削弱宗族势力增强中央集权。
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迅速强盛。
秦孝公屡次击败魏国,夺回河西失地。秦惠文王吞并了魏国在黄河西部的所有领土;击败了五国联军,瓦解了楚、齐联盟,消灭蜀、苴和巴,占领楚国汉中,版图增长了一倍。
昭襄王时期,蚕食韩魏,攻克楚国郢都,长平之战消灭赵国主力,确立独霸地位,秦始皇扫六合在情理之中。
秦国的统一包含各种因素,几乎外部环境都有利于秦国。
外部环境上,秦国从未遭遇亡国风险,实力强大的晋国内部分裂,魏国因三晋联盟瓦解而衰落(魏国的主要竞争者是齐),齐国被五国联军击垮,国际形势始终有利于秦。
政策的延续性,从孝公起历代秦王施政具有延续性,反观几个主要竞争对手,魏武侯、楚怀王、齐宣王均出现决策失误,助长了秦国的优势。落后的政治经济体制有利商君变法,整合资源。
秦在战国七雄中体制最落后,国内既没有掌握实权的卿大夫和公族,也未出现掌握大片土地的地主阶层(如战国四君子),百姓文教水平低下,因此商鞅变法只能在秦国取得成功。
人尽其才,决不依赖。
秦国是君主独裁下的客卿执政体系,商鞅、张仪、司马错、范雎、吕不韦、尉潦、李斯、韩非、白起、王翦等文臣武将大多来自他国,秦王重用客卿,但不依赖,名臣武将能够世袭土地者寥寥无几,商鞅、张仪、范雎、白起都未得善终,公卿集团没有对王权产生威胁,客观上推进了秦国的统一步伐。
地理位置,秦国地处中国西部,地势居高临下,晋国分裂后,秦在七国中地势最佳。
秦帝国仅仅统治了十五年灭亡,学界有多种观点。
笔者仅从商鞅变法阐述其崩溃之缘由。
第一,过度的集权意味着王室的孤立。商鞅变法瓦解了秦国宗族势力,地方上缺乏凝聚力;官僚机构分田而不世袭,官员利益难以受到保证;吞并六国后,秦国的军事赏罚机制难以执行,军事力量下降。秦王抑制官僚、地方势力确立独尊地位,也把自己陷入孤立,无人效忠。因此西汉以后,皇帝允许土地私有,皇权与掌握土地的地主阶层利益高度一致,巩固统治。
第二,商鞅“燔诗书而明法令”,忽视文教,秦是军事强国,在文化上逊色于六国,当落后文明征服先进文明地区时,只有认同当地文化合,凡能巩固统治;始皇时期焚书坑儒,文化专制,只能迎来更加激烈的反抗。
十一、总结:十国成败得失之比较
上述各国,其崛起原因归结于时代背景、地理位置、君主能力、人才储备、机制创新、军事能力、政策延续等方面,一一归类。
1、时代背景:10国,郑、齐、晋、楚、吴、越、魏、田齐、秦、赵。时势造英雄,任何国家的崛起都伴随着时代背景,这是个共性问题。
2、地理位置:6国,齐、晋、楚、田齐、秦、赵。6国凭借地缘优势成为强国,齐、楚、晋、秦是版图最大的国家,地缘因素对霸权意义重大。
3、君主能力:10国,所有国家都曾拥有英明之君主,共性。
4、人才储备:9国,郑国没有特别著名的大臣,霸权之争实际是人才的竞争,共性。
5、军事力量:10国,共性。
6、政策延续:4国,晋、楚、魏、秦霸权超过百年,政策延续。
7、机制创新:7国,齐、晋、楚、魏、田齐、秦、赵在不同程度上进行了制度创新,走在了历史的前列。
各国失败也原因各异,大体分为综合国力有限、地理位置不佳、政策失误、体制缺陷四个方面。
1.综合国力有限:郑、齐、吴、越、赵。上述五过的绝对实力有限,在特定环境下成为霸主,即便是山东大国齐,和晋楚相比也是相对落后的。
2.地理位置不佳:郑、魏,四战之地,众矢之的。
3.政策失误:吴、田齐,盲目的穷兵黩武。
4.体制因素:晋、楚、魏、秦,六国变法后,魏的体制优势荡然无存,也算是一种倒退,秦王朝是因为体制而崩溃。
因此,在上述十国中,秦国具备了全部成功因素,决策极少失误,仅因无可避免的体制性缺陷而崩溃,统一非秦莫属。秦之前,晋国具有一统天下的能力,也因体制而衰落。
论剑历史网 - www.80065.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