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越国是福建历史上地方割据政权中时间最早最长也最为强盛的古国。在近一个世纪的岁月中,闽越人既保持了福建远古文化中的风俗习惯、宗教观念等,又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效法中原内地,从而创造出灿烂一时的闽越古国文化。
勾践的后人开创闽越国
闽越国,位于今中国福建省北部,是中国历史上战国时期被楚国所灭的越人在逃到该地时,与当地的百越族原住民所共同建立的一个国家,存在的时间大致在公元前334年至公元前11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202年之后的六七十年之间,闽越国国力达到鼎盛,是当时中国东南一带势力最强的国家,闽越王无诸在城村(今福建省武夷山市南边的兴田镇)所建的王城,也是当时东南一带规模最大的城市。
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中期,由越王勾践所恢复起来、位于今浙江省绍兴一带的越国,再一次遭到灭国之灾。公元前334年,越王勾践七世孙无疆与楚威王作战,失败被杀,越国被楚国所灭。越国王族于是从海路进入福建,越国国民则徙居越迁山(今福建省长乐县)。越族人的体质特征和生活习惯,与中原的华夏族有很大的差别。他们身体矮小、短面、须发少、鼻形广、眼睛圆而大,习惯傍水而居,好水斗,善于驾舟行筏,还有“断发文身”的习俗。失去家园的越人在福建北部定居下来后,与当地原住民逐渐融合成闽越人,建立了闽越国。“闽”后来也就演变成福建省的简称。而两千多年前,福建还是远离政治中心黄河流域的偏远之地,毒蛇很多。人们敬畏蛇,把蛇当作是部落的图腾。蛇在古语中又被称为长虫,就以虫为义,把福建地区称为闽。汉朝许慎著作《说文解字》时解释说,“闽”字为“东南越蛇种”。因为越人的到来,福建才有了“闽”这个称号。
公元前221年,秦在统一六国以后,派军队向福建进军。第二年,在闽越人活动的区域设置了闽中郡。当时,秦王朝认为闽中远离中原,山高路险,而且越人强悍,难于统治。因此,闽中郡虽为秦王朝的四十郡之一,建制却不相同,秦未派守尉令长到闽中来,只是废去闽越王的王位,改用“君长”的名号让其继续统治该地。因此,秦只是名义上建立了闽中郡,实际上并未在闽中实施统治。但是,为了加强对闽中的控制,秦王朝一方面把大量闽越族人迁移到现在的浙江省北部和安徽、江西等省境内;另一方面又把中原的罪犯流放到闽中来。这一政策一方面造成了各个不同民族的互相融合,另一方面也造成了闽越族原本的文化和汉文化的互相交流。论剑历史网 -www.80065.cn(80065.cn)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各地人民纷纷响应。闽越王无诸率闽越兵从闽中北上,响应中原的农民起义,打击秦政权。公元前206年,秦灭,楚汉战争爆发,无诸再次北上中原,帮助刘邦击败了项羽,为汉王朝的建立作出了贡献。公元前202年,因为无诸帮助刘邦战胜了项羽,刘邦封无诸为闽越王,统治闽中。在这一年,无诸开始修建闽越王城。
闽越王城占地48万平方米,有四个城门。东西城门之间是一条宽10米的大道,用鹅卵石铺成。大道北面是占地两万平方米的宫殿区,仅主殿就有900多平方米。当时的闽越国是汉代时东南一带势力最强的国家,城村的王城也是东南一带规模最大的城市。在往后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中,闽越人民一方面保持了福建远古百越文化中的风俗习惯、宗教观念、文化、艺术等,又在政治和经济等方面受到华夏文化某种程度的影响,从而创造出灿烂一时的闽越古国文化。
无诸死后,子孙内讧迭起,频频挑起战争。曾经北征东瓯,南击南越,百越诸民因此臣服,周边的刘姓诸国均以财物珍宝讨好闽越国,闽越国已成为西汉王朝南方的一股强大势力。闽越王无诸的后代东越王余善最后发展到刻“武帝”玺,自立为帝,并发兵反汉。这时的西汉王朝经过近百年的休养生息,国富民强,特别是汉武帝在位期间,汉朝进入鼎盛时期,他不能容忍各边远地区政权的日益强大。汉武帝在击败北方匈奴、解除北方边患之后,调遣四路大军共数十万人围攻闽越国。汉王朝同时对闽越国内部采取分化瓦解的手段,使部分贵族杀死余善后降汉。公元前110年(汉元鼎六年),为了彻底消除后患,汉武帝诏令大军将闽越举国迁往江淮内地,焚毁闽越国的城池宫殿。
丰富多彩的闽越文化
闽越文化是福建地区古代居民创造的地方文化。闽越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是指闽越民族全部的历史文化,狭义的是指秦汉时期的闽越族文化,也就是闽越国的文化。
闽越族文化与中原华夏文化的接触与交流,可以上溯到原始社会。据我国较早的文献记载,在尧舜时代,中原地区的华夏族已与闽越地区的原始部落发生联系。如《尚书•尧典》曰:尧“申命羲叙宅南交,曰明都”。《大戴札记•少间篇》亦曰:“虞舜以天德嗣尧,南扶交趾。”这里的南交、交趾等名称,指的都是闽越及岭南越族地区。尧舜是我国夏朝以前传说中的人物,大抵是相当于原始社会末期军事民主制下的一位部落联盟酋长。尽管“宅南交”、“抚交趾”的具体内容今日已不可详知,但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闽越地区与中原地区在远古时期互相交往史实的一些朦胧的记忆。
自商周时期起,闽越地区与中原文化交流日益加强。商朝初年,伊尹受汤之命下令四周少数民族各以其土特产来朝贡,其中有“正南瓯、邓、桂园、损子、产里、百濮、九菌,请以珠矶、玳瑁、象齿、文犀、翠羽、菌鹤、短狗为献”。从“正南”的方位看,这里提及的瓯,是指活动在闽北地区的越人。
闽越地区与相邻地区及中原文化交流的史实,也得到了考古材料的印证。1986年福建考古队在闽北的武夷山、光泽、邵武、松溪、政和等地发现商周闽越人活动及生活遗址。如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的几何印纹陶,印纹陶中的云雷纹、夔纹是商周青铜礼器上常见的纹饰,它们应是受商文化影响的结果。1971年,恭城春秋墓出土的鼎、樽、编钟和戈等,形制与纹饰都和中原地区所出同期的同类物基本相同,应是由中原地区输入的。
汉文化南传的新时期是从秦开始的,在闽越国时期进入第一高潮。在秦统一闽越争战中,五十万秦军戍守闽越及岭南,一万五千名妇女为戍越兵补衣,其后又不断迁徙中原之民与越入杂处,使这个地区的民族成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秦统一是用武力征服的,政治制度推行的是以强大的戍军做后盾,因此,汉越民族隔阂仍很深,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了汉越文化的交流。
秦亡后,赵佗在岭南推行“和辑百越”的正确方针,使汉越之间的民族隔阂逐渐消除,民族感情逐渐融洽,从而加速了汉文化的传播,促进了汉越文化的融洽。
汉文化的传播首先表现在语言文字方面。由于地理环境诸原因,闽越地区越族文化与中原文化存在较大的差异。除衣食行住外,语言与中原也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历史上早就有“重译乃通”的说法。据西汉刘向《说苑•善说篇》所载,春秋时,楚国令尹鄂君子晰在湖中泛舟,划船的一位榜世越人唱了一首歌,鄂君子晰无法听懂,需要请人翻译成楚语才能明白。这说明古代越语与汉语在基本词汇和语法结构上是不相同的。语言的不通,必然影响汉越文化的交流。但是,由于汉越人民较大规模地长期杂居,终于使汉越人民克服了语言上的障碍,加快了汉文化的传播。有关这些史籍是有所反映的,如黎口的《安南克略》说:“赵佗王南越,稍以诗礼化其民”等。
文字是语言的表征,是人们进行思想交流的重要工具。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闽越人没有创造出自己的文字,而是直接接受汉字。在秦汉以前,中原汉字可能已经开始在闽越地区流通,但从出土文字来看,闽越广泛应用汉字仍然在闽越时期。
松溪县渭田镇发现西晋永兴三年(306年)的古墓葬文物表明,至迟在西晋时中原人民已大规模南迁入松,中原古汉语也随之传入。经过长期演化,至今仍保留有中原古汉语的痕迹,成为古汉语的活化石。至今的闽北方言中还保留着不少古汉语,如“锅”叫“鼎”,“走”叫“行”,“逃”或“跑”叫“走”,等等。
汉字的广泛使用,对闽北地区文化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它象征一座连接汉越民族的桥梁,使越族地区的文化水准迅速提高。在汉字流通的同时,中原汉族那一套封建伦理道德,礼仪葬制,也输入闽北,并逐渐为闽越人所接受。
古代越人的音乐舞蹈是富有民族特色的,前面曾提到,据刘向《说苑•善说篇》所载,楚国令尹鄂君子晰泛舟湖中听到的越语歌,释成汉语的意思是:“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知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水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这首歌曲调虽然今日已不得而知,但歌词所表述的思想感情是十分丰富,委婉动人的。难怪鄂君子晰听了之后,“乃翕修袂而拥之,举被面复之”。即以隆重的礼节破格优待了歌手。这首歌是划船的越人船夫随感而发的,由此可见越族乃是一个善于歌唱的民族。
和音乐密切相关的是舞蹈。闽越国时期墓葬的出土器物上有舞蹈纹饰,正好反映了当时歌舞之盛。其中以铜鼓上舞蹈纹饰最具代表性。舞蹈者的装扮很有特色,舞者头戴插有鸟羽毛的羽帽,身穿以羽毛为饰的舞裙,裙前幅略过膝,似化妆成鹭鸟之形。图案中,舞者上空以烘托笔法饰飞翔的鹭鸟,其暗示,比照鹭鸟的用意是很清楚的。从舞蹈的图案来分析,舞蹈者大约2~3人为一小组,每组舞蹈都用几何纹饰相隔而独立成一画面,环腰之画面有八组之多。如果将这些画面接连展开,则是一长幅画卷。可以想象,这些相对独立的舞蹈小组,同时一起蹁跹起舞,无疑就是一种多姿多态的大型集体舞了。舞者姿态很优美,身体重心稍偏后,上体微微昂起。舞蹈的特点,似着重于双手的动作,而胸、身、头各部分则保持相应的姿势。这类舞蹈模仿再现鹭鸟振翅之姿,舞姿之优美跃然图上,令人叹赏。
在各原始民族中,模仿动物动作的舞蹈是常见的。如澳洲土人的青蛙舞、袋鼠舞,巴西印第安人的鱼舞等等,而闽越部落族人则是模拟家禽和山兽,在盛大节日时,男女老少齐欢起舞,男性腰部佩带刀或剑之类武器,头则插羽毛,围绕长者为中心人物而手舞足蹈,表现的是原始部落首领和部落成员举行大集会的集体歌舞的情形。舞蹈在闽越部落日常生活中具有重大意义,无论渔猎部落还是农耕部落都盛行舞蹈,打猎成功要跳舞,农业丰收要跳舞,埋葬死人也要跳舞,战争胜利更要跳舞,缔结和约还是要跳舞……他们以舞蹈的形式表达了自己的强烈情感与追求。原始舞蹈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节奏感强烈,另一个特点是集体狂舞,有时聚集上千个人,这不仅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舞蹈,简直是整个部落的集体舞了。诚然,这种舞蹈不够轻柔,不够婀娜多姿,却让人感到一种强烈的震撼人心的力量。广西花山崖壁画的舞蹈正好具备上述特点,让人仿佛看到一个个脑袋在同时仰起来,显示昂扬的气魄,然后又同时低垂下去,发出凄厉的嚎叫声;仿佛让人听到跳舞群体伏到地上发出如泣如诉的歌声。虽然画面的舞蹈及具体内容还待进一步研究,但毫无疑问,成千上万人在统一节奏下起舞,一起挥手,一同跳跃,一齐呐喊,其艺术震憾力是可想而知的的。
闽越人传承几千年的奇特习俗
闽越族民生活习俗也十分有特点。闽越位置处在浙江福建一带,水网纵横。多山多水靠海。据史记考证,大部分由南部迁居至此,他们的头发都有明显的特点——棕红色,他们长年在深山老林狩猎,在江上捕鱼,使得他们眼睛特别深邃灵敏,又受地理环境(多水潮湿、气候温和)等因素影响,确定了他们生活的习性,以鱼、山兽、黍之类为主食。住房也有特点,多以干栏式建筑,早期为防兽防潮,在树干上搭巢,后发展为几棵树之间架层,最后成为部落,以防御自然灾害的袭击和外来的侵扰。
闽越部落的蛇图腾最能充分说明他们的文化习俗特性。蛇图腾是族民们的信仰之一,在原始社会就有了这种信仰。原始人相信各氏族分别渊源于各种特定环境的特定物类,与动物、植物或其他物种有着特殊关系,因而作为本氏族的象征和庇护者,加以崇拜和保护。
闽越部落信奉龙,认为龙即是蛇。很多族民就以蛇为标志,求得龙的保护。因为这个缘故,闽越人有着断发、文身、拔齿等习俗。
断发是闽越人对不断生长的头发采取的剪裁处理行为,本来是平常事,却在中原汉人的眼里视为奇风异俗。中原人认为身体发肤等受之于父母,不能伤毁,否则就是不孝,所以只能蓄发而不敢剪断。这是在儒家思想确立地位以后中原人才有的习俗,闽越国人显然没有受到这个影响。
文身,是在身体上刻划图案,并涂上颜色,以便留下永久的标志。《汉书·地理志》说:“文身断发,被创流血,至难矣,然越为之,以求荣也。”闽越人为什么喜欢文身呢?古代越族的文身,是一种以龙蛇一类水族为图腾的遗俗。上古时代各图腾部落所属的人们在成年时必举行一种保证永远不失信于图腾的荣誉仪式,而文身就是这个仪式中的一个程序。最初,闽越人人们文身,使自己与蛟龙相似,以求避免蚊龙的侵害。渐渐地,由于尽量将自己装成像蛟龙的样子,他们逐渐相信蛟龙就是自己的保护神,是自己的祖先,这样就产生了图腾观念,承认蛟龙是自己的图腾。从此文身带上了神秘的意味,人们沿袭这种习俗已不再是为了蒙蔽蚊龙,而主要是藉助这种图腾威灵的保佑庇护。直到最后,图腾的意义就渐渐地淡薄了,但文身的习俗却保留了下来。
拔齿是闽越人的另一个独特习俗。在缺少麻醉条件的古代,人为地将牙齿拔掉,无疑要忍受剧烈的痛苦。所以,发展到后来,不闽越人就以“饰齿”代替拔齿。
拔齿也就是拔牙,又称“凿齿”。是世界各地许多民族都流行的一种风俗。闽越也有这种习俗。据《太平寰宇记》载:“有俚人,皆为乌浒……女既嫁,便缺去前齿”;“悉是雕题凿齿,画面人身。”拔牙风俗的意义很复杂,目前还没有一致的说法。《博物志》说:“既长,拔去上齿牙各一,以其身饰。”意思是说,闽越人把拔齿作为成年仪式中的一道程序。《黔书》说:“女子将嫁,必折其二齿,恐防害夫家也。”也就是说,闽越女子出嫁之前,必须拔掉两颗牙(大约是犬齿),以免妨害夫家。《云南志略》则说:“男子十四、五,则左右击青两齿,然后婚娶。”这显然属于婚姻拔牙。《炎缴纪闻》又说:“父母之死,则子妇各折二齿投棺中,以赠水决。”父母死了,儿子儿媳必须各折两颗牙放进棺中陪葬。如果这些说法都是正确的,那么,每个闽越国人要拔掉5~7颗牙齿。这将严重影响进食、说话,应该是不可能的。其中也许只有一种说法是正确的,也许都不正确。实情有待进一步研究。
除了因为图腾、信仰而产生的独特习俗外,生活环境也使闽越人形成了一些看似怪异的习俗。
“干栏”建筑是闽越人习居的主要建筑形式。不同于中原人直接在地上挖地基、盖房子,闽越人的房子与地面之间有一定距离,是用木桩架起来的。这种建筑形式就叫做“干栏”。在古代文献里,“干栏”又称为“交栏”、“阁兰”、“葛栏”等。“干栏”建筑起源很早,河姆渡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中就已经出现这种木结构建筑,而且还不是最早的形式,据《博物志》记载:“南越巢居、北朔穴居,避寒暑也”。“巢居”才是“干栏”建筑最原始的形式,大约出现于旧石器时代。当时,闽越地区地面潮湿,而且草木茂密,蛇虫猛兽时时触摸。人们为了避免潮气的影响和蛇虫野兽的侵袭,便居住在树上,营建鸟巢式的住所。后来,人们到地面上营建住所,但保留了将房屋架空的特点,这才出现了“干栏”式建筑。
环境的影响还使闽越人的衣着奇特。闽越国人喜欢“短绻不挎”和“短袂攘卷”。据《淮南于•原道训》记载:“九嶷之南……短绻不挎,以便涉游,短袂攘卷,以便刺舟。”“挎”就是裤子,“不挎”就是没有裤档和裤腿,“短绻不挎”就是指用布简单地包扎下身。“袂”就是袖子,“短袂”就是短袖,“短袂攘卷”就是说穿短袖的衣服。闽越人在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中,主要穿短衣短裤,以方便涉水、游泳、划船。
闽越国大事记
公元前334年,越王勾践七世孙无疆与楚威王作战,失败被杀,越国被楚国所灭。越国王族于是从海路进入福建,建立闽越国。
公元前221年,秦在统一六国以后,派军队向福建进军,第二年,在闽越人活动的区域设置了闽中郡。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爆发,闽越王无诸率闽越兵从闽中北上,响应中原的农民起义,打击秦政权。
公元前206年,楚汉战争爆发,无诸北上中原,帮助刘邦击败项羽,为汉王朝的建立作出了贡献。
公元前202年,刘邦封无诸为闽越王,统治闽中。同年,无诸开始修建闽越王城。
公元前110年,闽越国被汉武帝派遣大军消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