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国家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唯一一个未曾中断过历史的国家。在悠久历史和文化中,包含着大量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这些都是宝贵文化遗产。今天,想要为您讲述的是漠北之战后,卫青为什么再无战绩的相关内容。
漠北之战后,卫青为什么再无战绩
卫青不在出征的真正原因
事实并非如此。自古以来,君主最为忌惮的就是功高震主的臣子,正因如此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悲剧才会不绝于史书。然而,对于卫青来说,汉武帝并不是不信任他,相反卫青一直保持着大司马大将军的职位不变,汉武帝对待卫家也一如既往的宠信,未见怠慢。
那么卫青不在出征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或许有以下几点可以解释。首先,在漠北决战之后,虽然汉朝获胜,但自身损失惨重。匈奴惨败被歼灭九万多人远遁漠北,但汉军骑兵伤亡数万,尤其是当时出征的马匹有十几万,归来时却只剩下两万。这个损失让汉朝很多年后才恢复元气。卫青明白,要在戈壁草原与身为游牧民族的匈奴人作战,缺少马匹是万万不行的,无马可战的他也只能望胡兴叹。
卫青也许明白出征并非唯一的解决之道。漠北之战虽然获胜,但也让他认识到战争是需要付出惨痛代价的。或许他希望能够通过政治手段解决问题,避免再次陷入边境战争的泥沼。
卫青或许也顾虑家人的安全。漠北之战后,汉朝兴兵出征,卫青或许也需要留在朝廷,保护自己的家人,确保他们的安全。
无论是哪个原因,卫青的决定都是值得理解的。他并非因为汉武帝的忌惮而不出征,而是有着更加深刻的考虑。这也让我们更加了解这位汉朝的名将,他的背后隐藏着更加丰富的内心世界。
一、漠北之战汉朝虽然获胜但自身的损失也很惨重。为了这次战役汉匈双方都是倾尽全力,虽然匈奴惨败被歼灭九万多人自此远遁漠北,但是汉军骑兵也伤亡数万,尤其是当时出征的马匹有十几万,归来时却只剩下两万,可说是惨胜如败,以至于汉朝很多年后才恢复元气。我们知道,要想在戈壁草原与身为游牧民族的匈奴人作战缺少马匹是万万不行的,无马可战的卫青也只能望胡兴叹。
二、杀鸡用不上宰牛刀。自漠北之战的元狩四年(前119年)到元封五年(前106年)卫青去世,期间虽然再没有大规模的对匈战事,但小规模的战争还是不少的。比如元鼎五年(前112年)路博德、杨仆征南越,元鼎六年(前111年)李息、徐自为征西羌,元封二年(前109)杨仆、荀彘征朝鲜。虽然漠北之战后没有汉武帝停止他的征服步伐,但所发动的战争针对的都是周边的小国家,实力远不如匈奴人强大。面对这些弱小的势力汉武帝自然用不到卫青这把利剑了,毕竟杀鸡焉用牛刀?随随便便派些年轻将领去就轻松解决了。
三、汉武帝为了保护卫青。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知道卫青第一次出征时便取得龙城大捷,回来就被汉武帝封为关内侯,在之后征战中他又收复河朔、击破单于立下一系列功勋,所获得的封赏越来越多,不仅官拜大司马大将军成为汉军的最高军事统帅,连三个年幼的儿子都被封了侯,已经到了封无可封的地步。如果卫青继续立下战功,汉武帝又该怎么封赏呢?
卫青已然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再往上挪挪岂不是要动到他刘彻本人了?虽然汉武帝信任卫青,但也要避免这种极端情况出现,同时这也是为了保护卫青,维持君臣之间的和谐,避免卫青不得不像韩信那样被鸟尽弓藏。
作为汉武帝挥向匈奴的两把最锋利的战刀之一,卫青一生战功赫赫,彪炳千古,然而却也因此不可避免的陷入功高震主的境地。
在本文中,我们已经介绍了漠北之战后,卫青为什么再无战绩的相关内容。如果你想要钻研更多的历史相关内容,我们推荐你关注论剑历史网。在上面你可以找到详尽的历史知识和有趣的历史故事,让你更好地理解过去,开阔视野,以及深化你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