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只有三万人的军队,如何敢造反的?

虽然我们在上学期间可能已经学过一些历史知识,但是历史的深度和广度远远超出了我们的课本范围。历史中有无数精彩的故事,等待我们去挖掘和发现。今天,我为大家搜集了关于吴三桂只有三万人的军队,如何敢造反的?的历史知识,赶快来看看吧。

吴三桂只有三万人的军队,如何敢造反的?

1673年吴三桂 61岁,他 叛乱。其后,尚可喜和耿精忠跟随他的脚步,导致了清代历史上著名的三藩之乱的爆发。为了平定三藩之乱,清朝花费了长达8年的时间。然而,有一个疑问,根据清朝记录的数字,吴三桂手下的军队最多只有3万多人。那么,凭借这区区3万多人的军队,吴三桂又敢如何发动主动的叛乱呢?现在,我们来看看当时的情况。清朝的前身是后金政权,在后金政权崛起后,逐渐掌控了东北地区。经过萨尔浒大战、浑河大战和松锦大战,明朝基本上失去了整个辽东地区。1636年,后金大汗皇太极称帝,建立了清朝。

在这个历史背景下,吴三桂发动叛乱并非没有道理。首先,吴三桂并不是孤立行动,他得到了其他两位重要的藩王的支持。这三位藩王联合起来,可以说是形成了相当的实力。此外,吴三桂还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将领,他在明朝和清朝之间有着丰富的交往和沟通经验。他可以利用这些经验来推动他的叛乱计划,并与其他藩王密切配合。

而且吴三桂叛乱的时机也是非常关键的。在当时,明朝的统治已经岌岌可危,特别是在辽东地区,他们的势力已经被后金政权削弱到了极点。吴三桂正是趁着明朝的虚弱时机,选择了发动叛乱,以图在这片混乱的土地上建立自己的势力。

吴三桂叛乱的成功还得益于他对地形的充分了解和灵活运用。他利用自己对辽东地区的熟悉,选择了一些地势险要的地方,设下埋伏和伏击敌军,有效地消耗了对方的实力。此外,他还与其他藩王进行了密切的合作,形成了一个相互支持的整体,增强了他们的战斗力。

吴三桂成功叛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得到了清朝政府的支持。在当时的政治格局下,吴三桂叛乱实际上也是清朝政权的一种战略。清朝政府希望通过吴三桂的叛乱,进一步削弱明朝势力,巩固自己的统治。因此,他们提供了相应的物质援助和人员支持,使得吴三桂叛乱能够顺利进行。

首先,我们聊聊当时的情况。清代的前身的后金政权,后金政权崛起以后,逐步控制了东北各地。历经萨尔浒大战、浑河大战、松锦大战之后,明代基本上丧失了整个辽东地区。1636年,后金大汗皇太极称帝,建立了清代。

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入京城,退无可退的吴三桂,决定向李自成投降。但就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小妾被霸占、家产被抄家、父亲被毒打等一系列因素,最终,导致吴三桂投降了清代。在至关重要的山海关大战中,清代击败了李自成的农民军主力,开始入主中原。

与此同时,明代在南方的势力,先后拥立几位藩王称帝,陆续出现了弘光政权、隆武政权、永历政权等几个南明政权。在镇压各地农民起义军、南明政权的过程中,吴三桂非常卖力。

虽然投降的时间比较晚,但逐步超越了尚可喜等人。清代的八旗军对于西南地区的闷热气候、丛林环境非常不适应,因此,在镇压南明残余势力的过程中,吴三桂充当了主力。

按照清代的记录;“三桂藩属五十三佐领,绿旗兵万有二千,丁口计数万。又平水西土司安氏,四方精兵猛将多归其部下。计五丁出一甲,甲二百设一佐领,积五十佐领,辖以左右都统。设前、后、左、右援剿四镇,分十营,每营兵千有二百。”

按照这个数据计算,把吴三桂下辖的各种部队加在一起,大约3万多人。请注意,吴三桂控制了云贵两省的财政,但下辖的这3万多大军,却需要清代每年下拨钱粮供养。一个问题出现了,吴三桂控制西南两省的财政,钱都去哪了呢?答案是私兵。账面上的3万多大军,依靠朝廷的钱粮供养。但吴三桂的私兵,朝廷根本不清楚,自然需要吴三桂想办法供养。

那么,吴三桂到底有多少私兵呢?各种历史资料的统计数据不一样,出现了4万到6万不等的说法。对于吴三桂的私兵,清代肯定了解的。

但是,很难了解具体数字。换而言之,在吴三桂发动叛乱之前,自己下辖的所有武装力量的总数,最少也在8万人左右。如果按照最多的数字,吴三桂拥有将近10万部队。

除了自己控制的云贵两省之外,吴三桂对陕西、四川、湖广等地的影响力非常大。吴三桂不仅可以节制云、贵督抚,还可以在四川、广西、贵州三地拥有任命官员的权力,号称“西选”,史称“西选之官遍天下。”吴三桂发动叛乱以后,这些地方的官员,基本上先后相应,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集团。对于吴三桂集团,清代一直非常忌惮。

清代一步步压缩了吴三桂的权力,例如在康熙2年,清代就利用各种借口,收回了吴三桂的人事任免权。康熙6年,清代又收回了吴三桂的司法管理权。

其实,吴三桂在这一阶段并不想叛乱。此时的吴三桂已经垂垂老矣,更希望维护自己的半王国,传给子孙后代。吴三桂断定清代不敢撤藩,清代则断定三藩不敢叛乱。

结果,双方都失算了。1673年,平南王尚可喜年迈,请求返回辽东老家,康熙皇帝趁机下令撤藩。对此,吴三桂、耿精忠也先后上表请求撤藩,其实这是对朝廷态度的试探。结果,双方都错误判断了形势。

吴三桂、耿精忠请求撤藩以后,康熙皇帝直接批准同意。此时的吴三桂,开始了匆忙征兵,随后发动了叛乱。尚可喜、耿精忠等人,陆续响应,三藩之乱开始。

因此,在三藩之乱的前期,清代反而处于守势,吴三桂陆续占领了云南、贵州、四川、湖南、广西等大片地区,几乎与清代形成了隔江对峙的局面。在几次大规模战役中,吴三桂的大军甚至屡次击败清代大军。

当然,清代毕竟控制了整个北方地区,吴三桂的内部并非铁板一块。清代经历了最初期的慌乱以后,迅速稳住了阵脚。

一方面从东北、蒙古各部调兵,另一方面开始了分化瓦解。从1679年开始,清代掌握了这场战争的主动权,开始了逐步反击。

以上是本文关于吴三桂只有三万人的军队,如何敢造反的?的所有内容了。如果你对历史人物感兴趣,还希望了解更多关于历史相关内容的话,我们强烈推荐你关注我们论剑历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