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导航:
- 闯的来历
- 乾隆名字的来历
- 红楼梦里的皇上姓什么
- 崇明人起源
- 笪姓的姓氏源流
- 河北承德兴隆历史由来
“闯”是会意字。小篆从“馬”在“門”中会意,表示马出门的样子。隶变后楷书写作“闖”。汉字简化后写作“闯”。
《说文·門部》:“闖,马出门皃。从馬在門中。”(闖,马出门的样子。由“馬”在“門”中会意。)
“闯”的本义为马出门的样子。泛指出头的样子。如《公羊传·哀公六年》:“开之则闯然公子阳生也。”又引申指突然进入。如“闯进门去”。又引申指猛冲。如“横冲直闯”。还引申指(离家到外边)奔走谋生、游荡、历练。如“走南闯北”。
闯氏开始于清顺治年间,先祖“闯有功”为满州汉军镶蓝旗人,祖籍“小云南”,传说与清朝初期平西王吴山桂颇有关联。
据闯氏先人口传,远溯闯氏的宗族,其始祖闯有功在清朝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听从朝廷的移民令,随众自山东文乡(一说“小云南“)到了奉天(今辽宁辽阳)甜水站庙儿沟落户,后分衍有一支迁移到本溪(今辽宁本溪)石河寨矿洞沟居住。此说并无史籍记载。但两地的确约有闯氏略户数百
乾隆名字的来历1、乾隆皇帝全名为爱新觉罗·弘历。
2、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
3、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继续训政,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乾隆等年号名字的由来与《易经》有关。
从福临(顺治帝)开始,清王朝皇帝的名字和年号的关联越发讲究。喜爱汉文化的满清皇朝,借用汉字的美好寓意,注重《易经》、《尚书》、《大学》、《论语》等儒家经典,皇家宗室起名,年号命名无一不查询汉典。
弘历,乾隆皇帝,“弘”为辈分,取自《易经》坤卦“含弘广大”,登基以后,年号“乾隆”,坤卦与乾卦构成“地天泰”卦,这在《易经》中是极好的卦,而“隆”也有高大的意思,这也是典型的名字与年号相生相承的原因
乾隆,是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的年号。前后共六十年,起止时间为1736年2月12日[1]至1796年2月8日
清高宗弘历,清朝第六位皇帝,清军入关之后的第四位皇帝,生于1711年9月24日,卒于1799年2月7日。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
清高宗于1736年2月12日开始使用“乾隆”年号,至1796年2月8日为止。1795年10月3日,清高宗立爱新觉罗·颙琰为皇太子,并下令从1796年2月9日开始改用“嘉庆”年号[4]。1796年2月9日,清高宗传位于爱新觉罗·颙琰,正式退位。但是皇宫内依然用“乾隆”纪年,如乾隆帝临终医案仍为乾隆六十三年十二月。
红楼梦里的皇上姓什么红楼梦里皇帝是虚构的,没有具体名字。
《红楼梦》第一回便明文告知读者,此书所述的虽是“亲自经历的一段陈迹故事”,“然朝代年纪,地舆邦国却反失落无考”,所以书中虽写到“当今”,即在世皇帝,那的确是个虚构的形象,无法与作者在世前的任何一位清朝皇帝对榫。
在第十六回贾琏讲述省亲之准的来历时提及清朝入关一统天下后,顺治、康熙、雍正都是死后才由一位儿子继位,谁也没有当过太上皇,只有乾隆,他在坐满了六十年帝位后,于公元1796年将帝位让给了他儿子嘉庆皇帝,但那时曹雪芹应已去世三十二三年了,无法得知也不必预见。
崇明人起源南宋末年,临安附近数万军民为避战乱,四处躲藏,于长江入江口发现崇明岛土地肥沃,四面环水,易守难攻,遂逐渐定居崇明岛及周边岛屿,繁衍生息,族群不断扩大。
启东全境系长江口不同时期河相、海相沉积平原,汉朝以前,这里还是江口海域;清代中叶前,长江口崇明北侧陆续涨出小沙洲,参差不齐,至清末连成一片。
清中叶就已经有崇明岛上的民众开始移居启东、海门南部以及通州和南通沿江一线,最终崇明人在启东和海门两县逐渐成为主流,把说崇明话的人统一成为“启海人”
崇明人来源不复杂,早期崇明人主要来自句容,元末明初后有部分来自湖州嘉兴一带,句容以前讲吴语,现在的句容讲江淮方言的是明朝南迁的江淮移民。
我是江苏的沙地人,江苏沙地人都是顺治康熙年间开始陆续从崇明携家带口向北新涨沙土垦荒的居民,因此沙地人来源于崇明这条脉络很清楚,但是崇明人到底源自哪里呢?我们族群的祖庭在哪里呢?有人能给出一个信服的答案吗?
查阅网上资料,有一说来自句容,说句容搬崇明 崇明迁启海。又有一说原是浙北湖州一带,躲避太平天国战乱北上去新涨的崇明岛垦荒的,又有一说是古常熟居民。
我查过崇明县志,对崇明人来自哪里好像也没有权威的说法。
有没有学者研究过,年轻的时候是一个全球主义者,年纪大了,有了自己的家庭和事业,对自己的族群有一种骄傲和使命感,我感念祖先为了生活到处垦荒的历史,更怕没有把这段祖先的历史泯灭于历史中,无法传承给子孙后代
早在唐代武德年间(618-626),长江口有东西两沙涨出水面,这是崇明岛的原始雏形。唐万岁通天元年(696),始有黄,顾,董,施,陆,宋六姓来此开荒定居,他们大多来自句容一带。宋天圣三年(1025)在东沙西北续涨一新沙,并逐渐与东沙涨接,有句容人姚刘二姓避兵沙上,故称姚刘沙。
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姚刘沙西北又涨出三沙,有句容人朱,陈,张三姓来此定居。元至正十九年(1359)陈友谅攻占江南时我祖倪浃携弟洽也自句容避难于崇明,成为我迁崇始祖。
笪姓的姓氏源流笪(Dá)姓源出有: 出自回族中有笪姓。回族中的笪姓,据《通志·氏族略》,归在“以氏族不得其所系之本”类。又据《认祖归宗——中国百家姓寻根》称:“出处无可考。”显然,这是一个出自少数民族的姓氏。在历史上,有籍可查的为清初顺治时回回进士、书画家兼诗人笪重光。其人在当时不仅为四大书画家之一,而且有“官御史,有直名”之誉称(参见《中国名人大辞典》)。在清代中后期,在笪重光之孙笪立枢(乾隆五十七年举人)、孙女笪妃,均为著名的画家。笪姓回族现今分布不详。
源流三
西德兴笪氏族人的来历。德兴应该有近千人笪姓族人。祖上有说法,说我们祖先最早是青海人,一支迁到天津,一支去了福建 。南方的是福建那支发展起来的;北方就是天津了。德兴县志记载:宋朝末年搬迁来德兴 ,宋朝最后一任知县姓王,不肯降元,投河自尽。 王知县的前任就是从福建考上进士来德兴的笪胜 ,从此繁衍至今的笪氏族人。
河北承德兴隆历史由来清顺治二年(1645年)划兴隆方圆800平方公里为马兰东陵后龙风水禁地,封禁270余年。
1915年开禁后,北京、天津等地客商争相来此开设林木采植局及店铺,一时商贾云集,买卖兴隆,形成集镇。又因四周环山,故被时人称为兴隆山。1925年设兴隆县,因山为名。据《热河省县旗事情》:兴隆山在兴隆街后山,恰如屏风,为清皇陵后龙地。以兴隆为名,取“龙依此而兴”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