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燧活到什么时候 朱棣十四弟是哪个地方的王

目录导航:

  1. 朱高燧活到什么时候
  2. 朱棣十四弟是哪个地方的王
  3. 明朝就藩什么意思
  4. 朱高煦几岁
朱高燧活到什么时候

历史上朱高燧一直活到宣德六年才去世的。朱高燧是朱棣的第三个儿子。与他的两位哥哥不同,朱高燧出生时,朱棣早已就藩多年。因此,朱高燧是地地道道的北平人。

1431年,50岁的朱高燧在家中病逝,临死前他将子孙叫到身边,特意叮嘱他们低调行事,切勿贪恋权位,引来杀身之祸。历经永乐、洪熙、宣德三朝,做尽错事的朱高燧却得以善终。

宣德六年(1431年)八月二十六日薨逝,年50岁

朱高燧(1383年1月19日 —1431年10月2日 ),男,汉族,明朝宗室,明朝第一代赵王(除朱元璋第九子外),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明成祖朱棣第三子,明仁宗朱高炽同母弟,母为仁孝文皇后徐氏。

洪武十五年十二月十六日(1383年1月19日)生于北平,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五孙。其父朱棣时为燕王,其母徐氏为燕王正妃,是时任燕王朱棣第三子。

靖难之役后,其父朱棣登基改元永乐,于永乐二年(1404年)四月封为赵王,藩地为彰德府,时年22岁。受封赵王以后,永乐帝命其据守北京,令有司将一切政务先交由赵王朱高燧过目,再进行处理。由此可见朱棣对这个儿子能力的肯定,并且对他信任有加。

宣德六年(1431年)八月二十六日薨逝,年50岁,谥曰简,朝廷辍朝三日。由次子朱瞻塙嗣王位。

活到宣德六年。

真实历史上,赵王朱高燧与汉王朱高煦,还有太子朱高炽他们都是徐皇后的儿子,这三人是亲兄弟,但是朱高煦和朱高燧两人跟朱高炽的关系很差,尤其是朱高燧,一直在明里暗里的诬陷太子,诋毁太子。但是太子朱高炽也并不是任人欺负的人,历史上的朱高炽只是忠厚善良了些,但是他也不傻,面对那些来自于自己兄弟们的明枪暗箭,朱高炽也都能从容应对。

历史上朱棣有好几次都因为朱高燧图谋不轨,陷害太子,想要废掉他的官职,甚至想要诛杀他,但是好在中间一直都有太子在帮着说情,所以朱棣才放了朱高燧一命。

朱棣儿子赵王活了49岁。1431年过世。

赵王朱高燧是明成祖朱棣第三子,被朱棣封为赵王,深受朱棣的喜爱,命其居北京。最初,朱高燧恃宠,时常做出不法之事,又和汉王朱高煦合谋夺取皇位,并诬陷太子朱高炽。永乐七年(1409年),朱棣得知赵王朱高燧不法之事,诛杀了他的长史顾晟,同时褫夺朱高燧的冠服,幸得太子朱高炽求情才得免。后来赵王朱高燧在宣德六年(1431年)过世,时年49岁。

活到1431年。

朱高燧(1383年1月19日—1431年10月2日),男,汉族,明朝宗室,明朝第一代赵王(除朱元璋第九子外),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明成祖朱棣第三子,明仁宗朱高炽同母弟,母为仁孝文皇后徐氏。

宣德六年(1431年)八月二十六日薨逝,年50岁,谥曰简,朝廷辍朝三日。由次子朱瞻塙嗣王位。

朱棣十四弟是哪个地方的王

朱棣的十四弟叫朱柍,兰州地方的王,是朱元璋的第十四子,历史记录比较少,洪武十一年(1378年)获封汉王,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改封肃王,就藩兰州,九大攘夷塞王之一。朱棣在位时期,朱楧因锤杀卫卒三人以及私自接受哈密卫的献马,被朝廷惩罚。永乐十八年(1420年),朱楧去世,谥号“庄“。

明朝就藩什么意思

就藩是指皇子们长大成年后皇帝都会封他们为王给他们一块封地自己生活,被封王的皇子到自己的封地生活居住这就叫就藩,再说通俗点就是上任的意思,比如说明朝开国之初朱元璋封了二十六个儿子和一个成年的孙子为王,还在全国各地给他们每个人找了一个封地这就是就藩。

“离京就藩”是个专属王爷们的词语。

清朝以前的亲王都是皇帝的儿子,当上子的就留在京中,等着现任皇帝蹬腿儿殡天以后接任,没当上太子的皇子们就封为亲王,比方说潞王 福王 德王 惠王等等,这些皇子们封王的时候往往都没有成年,就在京中等着,等到了一定时候,就要动身到自己的封地去,比如潞王封地在河南卫辉,就到卫辉去,福王封地在洛阳,德王在山东德州,惠王在湖北荆州等等等等,从京城到自己封地的这个行为,就叫做“就藩”也叫作“之国”。

在北京王府井附近有个地方叫十王府的,那地方就是给已经封了王爵但是还没有动身就藩之国的王爷们住的。

明朝就藩指的是宗室皇亲前往分封的地方去继承自己的爵位以及封地。

明朝宗室,既不同于汉晋,又不同于唐宋。汉晋宗藩裂土临民,犹如独立藩国。

明太祖对子孙厚待,制定的丰厚俸禄标准,洪武九年(1376年)亲王禄米岁支五万石,钞二万五千贯,后来有所削减。为了让宗室们充分享受幸福,朱元璋规定皇族不必从事任何职业。每一个皇族后代,所有消费需要都由国家承担,这种无微不至的“爱护”,在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以至于明人不禁感慨,“我朝亲亲之恩,可谓无所不用,其厚远过前代矣”。

终明朝一代,共有八十七亲王(含靖江王)。其中明太祖封二十五王(一王后为帝系,七王被废或自尽、两王绝嗣),明兴宗封四王(一王为追封,三王被废),明惠宗封一王(南明追封),明成祖封二王(废一王),明仁宗封九王(追封一王,绝嗣四王,废一王),明宣宗封一王(后即位为明代宗),明英宗封七王(废一王、绝嗣三王),明宪宗封九王(绝嗣六王),明孝宗封一王(追封),明睿宗封一王(追封),明世宗封六王(一王即位为明穆宗,追封四王),明穆宗封二王(追封一王),明神宗封七王(追封三王),明光宗封六王(一王即位为明思宗,追封五王),明思宗封六王(追封四王)。

就就是移动靠近。藩是藩地意思。就藩就是新动到藩地,也就是走马上任意思。

就藩专指藩王到藩地上任。朱元璋的子嗣还算比较多,一生有二十多个儿子,这些儿子们都被封王封地。

皇子成年后朱元璋就让王子门离开京城到藩地去做镇守王爷。朱元璋分封王爷意思就是让这些王爷做国之藩篱用来巩卫中枢,但是后来事与愿违,王爷成了尾大不掉的负担,甚至他死后就爆发了靖难之役。

因为朱元璋在试水,自己也毫无把握会发生什么事情,所以就派了两个儿子去,既不会太显眼也不会太孤立。就藩其实就是将土地割给两个儿子,让他们管理那一片的土地和人口。那朱元璋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朱元璋建立明朝是非常辛苦的,完全是靠自己打下来的江山。他也知道与他打天下的兄弟们功劳多大,可是一旦建立了王朝,再这么大的功劳都必须要臣服于皇帝。

朱元璋当然最怕的就是这些一起打天下的兄弟们起兵反抗自己,而要杜绝起义的唯一方法就是夺回他们的兵权。可夺兵权也是件难事。兄弟们刚刚才立了大功,当然要先赏赐。所以朱元璋给有功的大臣封地封官。可封下去了,朱元璋却害怕了。远去地方的大臣也是需要有人管的,不然他们从地方起义,朱元璋要平息就麻烦了。所以朱元璋才想起用最亲的儿子就藩来控制地方的官员。

就藩不能太明显,会引起公愤。其实说起就藩,大不了就是皇帝派几个皇子到地方就藩,成为藩王。很多的大臣也就毫无在意,这藩地离京城远了,有什么好在意的。可是在藩地的大臣们可就不一样了。突然来了一个藩王,这些老臣们就多了一个上级。有权管理藩地里的大小事务,这不就是监视着藩地的大臣吗?要是做得太明显,岂不是会闹出什么事来。

一开始朱元璋想派三个儿子去就藩,可考虑再三之后,只派了两个儿子。朱元璋其实是怕三个儿子都去就藩,影响太大了。这也太明显了。老臣们就知道朱元璋这是在防着他们。要是一时气愤,举兵反叛那朱元璋就吃亏了。既然是试水,先派两人去,把朱棣留下,免得大臣们不爽。也让两个儿子有个照应,互相扶持,不至于孤立无援。

综上所述,朱元璋在位前期,派儿子就藩全是为了防备那些立了大臣的老臣,削弱这些老臣的势力,也好保住自己的江山,同时也是为了适度,所以只派两个儿子就藩。

朱高煦几岁

朱高煦享年46岁。

朱高煦(1380年12月30日-1426年10月6日),成祖朱棣次子,仁宗朱高炽同母弟,徐皇后所生。

朱高煦最初被封为高阳郡王,后随父亲起兵靖难,累立战功。成祖即位后,封为汉王,藩国云南。他却一直留居南京,不肯就藩,多次谋取太子之位,纵使私兵劫掠,僣用乘舆器物。永乐十五年(1417年),被强令就藩乐安州,但仍不悔改。

宣德元年(1426年),明宣宗朱瞻基继位后,朱高煦起兵造反,却在明宣宗亲征后投降,被废为庶人,囚禁在西安门内。后与诸子相继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