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导航:
- 闯关东的原因
- 嘉应观万里黄河第一观我国历史上唯一记述治黄史的庙观清代宫式建筑嘉应观
- 雍正有多少近臣
- 嘉应观的来历
旧时山东、河北一带的人到山海关以东的地方谋生,叫闯关东。
闯关东的原因是内地经过长期的人口增殖,使人口达到饱和,不可能人人有土地种。山东等地的百姓闯关东,固然有清廷移民实边政策以及东北自然经济的吸引力,但更大的驱动力是华北自然经济环境不断恶化和社会动荡不安,把破产农民、难民推到东北谋生。
1、闯关东是为了生存,为了活下去,被社会压榨太厉害,被迫迁移。
2、闯关东,从“流人”到“流民”,到东北“移民社会” 。清初民族矛盾尖锐,清朝统治者采取了极其残酷的镇压手段。将“造反”者遣送边陲“烟瘴”之地,山东触犯刑律者多发配“极边寒苦”的东北,这种遣犯史称“流人”。山东人是“安土重迁”的典型。人口压力、天灾人祸、 满清政府的政策导向等构成了山东人闯关东的外因。以修筑当时的中东铁路为例,《东北开发史》 引日本人稻叶君山的话说:“中国苦力,如蚁之集,而劳力之供给地之山东,更乘机输送无数劳工出关为之助。是即一千五百余里之中东路乃山东苦力所完成,亦非过言也。” 闯关东,东北是外敌侵扰之地,山东人卓绝的斗争。
一:关东一词的由来
由于历史的原因,广大的东北地区与中原地区长期被高大的长城城墙所隔开,关内百姓(主要是山东、河北、直隶地区)进入关外大多只能走山海关东门,因此也就把关外地区叫做关东。
二:闯关东的诞生
清顺治元年(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满洲军队在明朝宁远总兵吴三桂的带领下,大举进入山海关内,击败李自成,攻占京师,开始成为中原地区的统治者。
早期的满洲贵族统治者自己都不相信凭借几十万满洲军队就能统治亿万汉人居住的广大地区,做好了随时撤回关外的准备。为了防止被人数众多的汉人进入自己的发迹地同化自己,于是明令禁止关内的汉人进入关外开垦、淘金。要进入关外,就要越过长城,突破满族统治者的封锁(当时私自越关是要被杀头的),因此也就有了人们口口相传的闯关东一说。
三:闯关东的历史背景
1:明末清初,由于连年的战乱及明朝政府的腐败,广大百姓无法在自己常年生活的土地上耕作,造成了大量流民的产生,这些流民迫于生计只能离开自己世代居住的土地、外出求生,而关外相对人烟稀少,土地广袤肥沃,自然也就成了流民的向往之地。
2:旗人入关后,造成了东北地区边境防守力量的薄弱,给了沙俄人可乘之机,到了清朝中后期,大片东北领土被俄国人蚕食,为了抵御沙俄,清政府放开关禁,鼓励百姓去关外垦荒,造成人口大量向关外迁移,此时虽不用在闯关了,但闯关东一词已经口耳相传下来,因此以后的人把去关外地区谋生都叫做闯关东。
3:最后一次大规模闯关东是在清末民初时期,战乱和黄河流域的天灾,导致大批人口去东北地区谋生。
四:闯关东的历史意义
闯关东是历史的悲剧,书写着闯关东人的血与泪,但同时大量汉人的迁移,为关外地区也带去了更先进的生活方式与文化,促进了民族的交汇与文化的融合。
熟悉近现代中国历史的朋友都知道,清朝末年开始就一直战火不断,作为普通老百姓想要安安稳稳的生活变成了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更别说吃饱穿暖了,在那个战火连绵的年代里,能够保住性命平安活下去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而山东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人口大省,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为了活命只能选择外出讨生活,而大部分人都选择了去东北,为什么呢?
差不多就是清末民初的时候,土地政策也得到了一步一步的改革,尤其在东北这片苦寒的,但是地大物博的地方,就出现了很多无主土地,而且这一代的土地相对来说还非常肥沃,这对于底层老百姓来说,简直就是活下去的希望,只要有机会出去,肯定会选择苦寒的东北,为家人博得一线生机。
这就是那个特殊历史时期山东人口大量外迁的原因,也是这个原因让关东地区逐渐变得富饶兴旺了起来,很多荒地变成了肥沃的良田,为这一地区解放前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自然灾害的影响
在清朝同治年间,也就是19世纪中叶,在如今的山东,河南,安徽,江苏一带出现了严重的洪涝灾害。
二、封建思想的影响
山东其实距离关东并不是很远,这跟封建思想中的父母在不远游以及狐首丘等等,思想非常接近。一方面他们确实是要为了求生,但另一方面,他们也不想离自己的故土过于遥远。
三、文化方面的原因
其实历史上还有一次闯关东是在清朝之前,那一次主要是因为辽东以及今天的省为清朝的满读文化所统治,所以产生了一定的文化割裂。
闯关东的关东具体指的是:具体指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因东三省位于山海关以东,故得名。
关,指山海关。山海关城门,一关之隔,界定着关外和中原大地。却从清朝到民国数百年间,背井离乡的山东人开始兴起了闯关东。所说的关东,具体指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因东三省位于山海关以东,故得名。闯关东的人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可以算得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人口移动之一。
至于为什么闯关东,原因其实很简单,无非两个字,土地。
战乱、洪灾、这就是所谓的天灾人祸,使得山东河北这一带的百姓,过得非常艰苦。尤其是黄河的常年改道,使得百姓们耕地经常莫名其妙的就被冲毁了。没有土地,他们就活不下去。
反观东北地区,广袤的土地分布着极少量的人口,而且大部分土地都可以进行耕种工作。
除了农业基础以外,关东地区还有很多珍贵的产物,像鹿茸、野参、黄金、貂皮、鹿茸等,这些资源无疑让处于困境中的群众看到了希望。
而且山东地区和关东是隔海而望,走海路的话直线距离只有一百公里左右(很大一部分山东人选择的路线)。陆路只需要绕过渤海以及穿越山海关,就可以到达广袤的关东,在实际“操作”层面比较容易实现。
为了生存,闯关东自然是理所当然。
“闯关东”是守土安命的山东人为了“稻粮谋”掀起“移民运动。清朝山东人多、地少、土地兼并严重,人口压力过重,造成农业危机。视为“龙脉”之地的关东地区,土地宽广、人口稀少, 吸引了众多山东人违禁“闯关东”。
为何闯关东
1、“龙脉之地”不可侵犯
1644年,清兵入关以后,就将关东划为禁区,禁止关内人涉足,黑土地是“龙兴之地”,“龙脉”不可侵犯,一切都得原封不动的保留着。之后康熙、雍正年间政策略有松动,直到1860年,咸丰帝正式宣布关东地区全面向流民开放。
2、人地矛盾,农业危机
明末清初的战乱,导致经济凋敝,人口损失惨重,百姓流亡十之六七。清政府召集流民,取消“三饷”、“加派”等,到了康熙五十一年宣布“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元年实行“摊丁入亩”等政策 使得人口进入大发展时期。
清朝政府一直鼓励垦荒,但是当山东地区宜垦地基本已经垦殖完毕时,人口还在无节制的增长,现有耕地已经无法满足人口的需要。加之土地兼并严重,很多人无地可种,无粮可食。
3、环境变迁,黄河改道
从顺治元年(1644年)至道光十九年(1839年)山东地区共发生各种自然灾害4024次。光绪初年发生于山东、山西、河南、河北等地的大旱灾,称为“丁戊奇荒”,造成饿殍千万人以上。
咸丰五年(1855年)在河南境内的铜瓦厢黄河断堤改道,滔滔黄河水改道北流,结束了南宋以来黄河南流700多年的历史。改道后的新河道常年泛滥,加剧了洪涝灾害和土地盐碱化,大批农民因此破产。
总之一句话,朝廷不让去的情况下,为了不饿死,必须要去“闯一闯”!
山东特色“闯关东”
“闯关东”逐渐成为具有“山东特色”的地区文化传统,在齐鲁大地传承、沉淀、积累。流民扎根山东,意味着血缘、地缘关系的延伸和社会关系的扩大。在胶东地区,几乎村村、家家都有闯关东!
嘉应观万里黄河第一观我国历史上唯一记述治黄史的庙观清代宫式建筑嘉应观是的,嘉应观即是黄河第一观,也是唯一记述治黄史的庙观。而且还是一座清代的宫式建筑。嘉应观,是雍正皇帝为治理黄河水患、祭祀河神、封赏历代治河功臣而修建的一座集宫、庙、衙三位一体的黄淮诸河龙王庙,位于焦作市武陟县城东南12公里处,是我国历史上唯一记述治黄史的庙观,也是河南省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宏大的清代建筑群,建筑风格形似故宫。
雍正有多少近臣雍正近臣有:隆科多,年羹尧,张廷玉
雍正,是清朝年号之一,前后共十三年。中国清朝第四位皇帝入关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使用雍正年号,始于1723年2月5日,终于1735年10月8日。1735年10月18日,清高宗即位,沿用“雍正”年号至1736年2月11日。
嘉应观的来历嘉应观始建于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有“河南小故宫”之美誉。据《武陟县志》记载:“嘉应观在二铺营村东,雍正初年,以黄河安澜,奉赦建,规模壮丽,有铜牌刻。”
康熙末年,黄河四次在武陟境内决口。雍正元年,又决马营口,洪水逼京,淹天津,成清王朝心腹之患。
为治黄安民,雍正皇帝派河道总督率兵堵口、修坝,亲临河防搬石。为祭祀龙王,封赏治河功臣,口堵坝成时,雍正皇帝特下诏,赦建嘉应观。
命河臣齐苏勒,仿故宫,派御匠调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安徽5省民工,大兴土木,历时四载,建成了这庄规模宏大,纯满族风格的官式建筑群嘉应观为仿故宫敕建的官、庙、衙三体合一的清代建筑群,占地140亩,分南北两大院。北院为祭祀河神,巡河行宫建筑群。
中轴线南北依次有山门、御碑亭、严殿、中大殿、恭仪亭、舜王阁。两侧对称有掖门、御马亭、钟、鼓楼,更衣殿、龙王殿、风雨神殿。
东西跨院为河台、道台衙署。南院原有戏楼、牌坊。观西原有陈公祠。傅作义及苏联专家治理黄河指挥部也曾设在嘉应观内。嘉应观是我国历史上唯一记述治黄史的庙观,也是河南省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宏大的清代建筑群,文化内涵丰富,是黄河文化的代表之一。
嘉应观,俗名庙宫,又称黄河龙王庙,位于中国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嘉应观乡,始建于清雍正元年(1723年),距焦作市区35千米,地理坐标:北纬35°02′15.89″,东经113°30′12.48″,占地面积140亩[1][2]。
嘉应观始建于1723年,是雍正为了纪念在武陟修坝堵口、祭祀河神、封赏治河功臣而建造的淮黄诸河龙王庙,建筑布局效仿故宫,集宫、庙、衙署为一体。观内有雍正亲自撰文并书写的铜碑,立在一河蛟身上,意在镇恶。[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