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导航:
- 康熙时期的全国人口有多少
- 雍正时期人口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全国人口由明光宗泰昌元年(1620年)的五千余万增加到一亿多,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上升到一亿五千万。 明末清初四十余年期间的频繁战争和频繁的瘟疫灾荒饥馑疾病使得再次遭受一次浩,康熙初年,全国社会已稳定,社会生产普遍恢复,人口也开展增长。
到时了乾时期人口更是暴增,原因是雍正皇帝施行摊丁入亩政策,废除人头税,以及江南地区双季稻的栽培和红薯、玉米、蚕豆、花生等高产农作物的推广。
清仁宗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时全国有38310万人,其中华南人口比重为71.4%,华北28.6%。 人口超过两千万的有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浙江、江西、湖北、四川、广东;不足两千万的有直隶、湖南、福建、山西、陕西、甘肃;不到1000万的有云南、贵州。人口最密集的地区有太湖平原、长江流域、大运河沿线。
在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全国人口突破一亿五千万。
康乾盛世因为在乾隆帝时期走向顶峰,亦有人称为乾隆盛世,康乾盛世人口暴增的原因是雍正皇帝的摊丁入亩(取消人头税)政策。
康熙亲政后就宣布停止圈地,放宽垦荒地的免税年限。康熙五十年,清廷下诏永不加丁税即人口税,只收田租,但有人说此举只是恢复明朝旧制。
康熙还宣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引进外来农作物,使得清朝人口大大提升。他先后任用靳辅和于成龙治理黄河与大运河。在六次南巡期间,康熙考察民情习俗,亲自监督河工。
扩展资料
康乾盛世国土辽阔,人口众多。通过摊丁入亩、官绅一体当差纳粮、火耗归公等一列改革和发明推广御稻、双季稻等高产作物,增加了国家的收入,减轻人民的负担,中国人口历史上首次破亿,并连破三亿。
为中国人口大国打下基础。废除贱籍制度,解放了社会最底层阶级的百姓,子孙代代不得翻身的命运。
虽然当时中国六个大城市的人口都超过世界最先进的伦敦,但是西方城市以工商业为本位,商人和手工业主在政治上起着重大作用,参与城市管理、审查预算的情况,在中国从来没有出现。
雍正时期人口经过雍正13年的努力,人口增长为3亿。
雍正能让人口增长如此之快,主要有3个方面原因,第一归功于康熙朝的政治遗产,第二属于整体环境的改变,第三是雍正本身的努力。
清朝历代皇帝都非常重视土地开垦,耕地面积迅速增加。顺治十八年,清朝记载的田地是5265068顷;到康熙六十一年,记载的田地是8510992顷;雍正十二年,记载田地是8901387顷。耕地多了,粮食也就多了,人口自然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