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12年至20年历时八年的什么被彻底平定 康熙收复台湾是哪一年

目录导航:

  1. 康熙12年至20年历时八年的什么被彻底平定
  2. 康熙收复台湾是哪一年
  3. 康熙收台湾的历史
康熙12年至20年历时八年的什么被彻底平定

康熙平定三藩之乱历时八年。

从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开始,至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结束,康熙平定三藩之乱,时间跨度长达八年。由于平叛的胜利,康熙在此后得以有条件强势组建高度集权的王朝,并坚定了统一台湾和反分裂的决心和信心。

三藩之乱是清朝初期三个藩镇王发起的反清事件。三藩是指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仲明。

三藩之乱。

从康熙十二年(公元 1673 年)开始,至康熙二十年(公元 1681 年)结束,康熙平定三藩之乱,时间跨度长达八年。

三藩之乱:

1673年(康熙十二年)春,康熙皇帝作出撤藩的决定。吴三桂首先于这年11月杀云南巡抚朱国治,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提出“兴明讨虏”,将矛头指向朝廷。

吴三桂军由云、贵而开进湖南,几乎占据湖南全省。进而占据四川,四川官员纷纷投降。福建、广东、广西、陕西、湖北、河南还有台湾的明郑等地都有汉官、汉兵和少数民族上层人士,一些地区的农民、奴仆都迅速响应。

此后,吴三桂在湖南沿江布置防御工事,不再向北发展,康熙帝抓住机会调整战略、安排兵力。他首先坚决打击吴三桂,而对其他的反叛者却实行招抚,通过分化力量而孤立吴三桂。

军事上仅以湖南为进攻的重点,同时能够充分信任汉将,这样就鼓舞了朝廷军队的士气。

在耿精忠、尚之信归顺清廷之后,吴三桂于1678年(康熙十七年)在衡州称帝,立国号周,建元昭武,大封诸将。其实这时的吴三桂已到了穷途末路。他积郁而死后,将所谓的“帝位”传给孙子吴世璠。

1681年(康熙二十年)冬,清军进入云南省城昆明,吴世璠自杀,历时8年的三藩之乱被平定。

三藩之乱。

清朝在入关之初,为了拉拢利用汉人将领攻打南明政权与农民起义军、巩固被征服地区,遂将吴三桂、尚可喜、耿仲明三人分封为平西王、平南王、靖南王,三王分别就藩于云贵、广东、福建,是为三蕃。随着大陆范围内南明与农民军势力陆续被平定,三藩已经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不仅如此,三藩还大量消耗财政收入甚至对中央集权造成了威胁。为改变三藩尾大不掉色现状,清圣祖玄烨于康熙十二年宣布撤藩。吴三桂于当年恢复汉人法式衣冠,自立为天下兵马大元帅,以反清复明的旗号与清廷决裂。平南王尚之信、靖南王耿精忠、陕西王辅臣、广西孙延龄、台湾郑经都趁乱而起。吴军鼎盛时期曾一度兵抵长江,但由于反叛势力内部不合加之吴三桂战略保守以致错失战机,在图海、周培公的打击下逐渐落于下风。吴三桂为提振士气,于湖南衡阳称帝,国号大周,年号昭武。后因痢疾去世,其孙吴世璠即位,年号洪化。至康熙二十年,清军攻克昆明,吴世璠服毒自尽,尚之信、耿精忠相继被赐死,三藩之乱最终被平定。

康熙收复台湾是哪一年

是1683年。康熙二十年(1681年),郑经中风而死,台湾郑氏王朝发生政变,年仅12岁的郑克塽继任延平王,大权实际上为冯锡范、刘国轩掌握,郑氏官员向心力开始动摇,负责与清朝谈和的傅为霖甚至愿当内应。

姚启圣认为是进攻台湾的好时机,向康熙帝推荐施琅。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康熙以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出兵攻台,在澎湖大败刘国轩所率领的郑氏海军,收复了台湾。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政府在台湾设一府(台湾府)三县,即台湾县(今台南)、凤山县(今高雄)、诸罗县(今嘉义),隶福建省,并在台湾设巡道一员,总兵官一员,副将二员,兵八千。在澎湖设副将一员,兵二千。从而加强了中央对台湾的管辖。

康熙收台湾的历史

攻取台湾康熙二十年(1681),郑经病死,他的儿子郑克塽即位,内部腐败,争权夺利。

施琅认为,这是收复台湾的最好时机,就上书朝廷,请旨出兵。

朝中的大臣认为施琅是降将,不能重用,可康熙帝力排众议,让施琅“相机自行进剿”,给了施琅自由发挥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