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导航:
- 乾隆与沙俄对准噶尔有过什么协议
- 乾隆灭准噶尔历史记载
- 准噶尔战争时间
根据我读过的史书,乾隆确实与俄国联系过,共同对付以准噶尔为首的卫拉特蒙古,但是结果并没有出现合作,主要的战争还是清与准噶尔之间,俄国只是保持中立,不再供给武器和弹药,以及停止贸易往来。这也是一种变相的帮助吧。不过关于满清控制了阿拉泰以南,沙俄占领乌梁海,是在清后期的事情了,与平定准噶尔无关。乌梁海部是古老蒙古部落之一,分为三部,居住于唐努山者称为“唐努乌梁海人”,1921年始改称为“图瓦”;居住阿尔泰山者称为“阿尔泰山乌梁海人”;环阿尔泰诺尔居住的称为“阿尔泰诺尔乌梁海人”。为卫拉特的属民。清军取伊犁时,仍有部分乌梁海蒙古没有归附,直至平定阿睦尔撒纳和青滚杂卜的叛乱后,清对乌梁海蒙古才有正式的统治管理。其中唐努乌梁海,设佐领四十八,分隶外蒙的乌里雅苏台的定边左副将军、哲布尊丹巴大活佛及札萨克图、三音诺颜两部。同治三年,中俄签订《塔城条约》(即《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被割去唐努乌梁海西北部十佐领之地。1914年沙俄强占乌梁海,俄国十月革命后,中国收复中东部三十六佐领,但不久又被迫撤退。从此,乌梁海东部九佐领之地,属今蒙古国,中部俄占二十七佐领之地,于1924年宣布成立唐努-图瓦人民共和国,1926年改称图瓦人民共和国。阿勒泰乌梁海七旗,以额尔齐斯河为界,分为左右两翼,左翼四旗和右翼三旗,共27苏木。仍为中国领土。1756年沙俄边防当局迫使阿尔泰人归属俄国。现为一个加盟共和国。土尔扈特的回归,历史上有很多说法,但根据乾隆自己写的《平定方略》记载,当时他们只知道准噶尔已灭亡,本意是回居原来的游牧地,没有特别归属的意义,只是经过很多的伤亡,实力大减,最后终于按归顺的形式安排结局。
以上,祝好!
乾隆灭准噶尔历史记载一、招降纳叛
乾隆登基后,一直关注西北,努力学习蒙古族,搜集准噶尔的情报。利用需要优势,深入了解西蒙古历史,并进行考证。对待归降的西蒙人,除了赏赐,用蒙语与他们交谈,从他们嘴里掌握准噶尔汗国的情报。
二、思想动员
乾隆二十年,乾隆做出一个惊人决定,对准噶尔实行闪电战,但遇到了几乎一致的反对,理由多多。这个时候,显出领导就是领导,站的高看的远,他认为,准噶尔问题关系到陆地边疆的稳定,没有西域就没有东蒙古,没有东蒙古就没有北京。乾隆苦口婆心,思想发动,反对者灭腔了,进入了战争轨道。
三、怀柔远人
先是放了达瓦齐,封为亲王,赐地。又是写信给章嘉三世活佛,大施恩惠,安抚喀尔喀蒙古,镇压了青衮杂卜起义,扫除了后顾之忧。
四、种族灭绝
在战争过程中,准噶尔表现出的强悍不驯,屡降屡叛,令乾隆后怕。经过深思熟虑,做了一个决定,除了忠心听话的杜尔伯特部人,所有准噶尔蒙古人全杀,这实际上就是一道种族灭绝令,至少杀了一百多万人。
除了妇女儿童掠走当奴隶外,数千里看不到一个准噶尔人的帐篷。最后,为了填补空白,从外地移民,总算扫平西北,促进了清朝的盛世。
准噶尔战争时间准噶尔战役
康熙二十九年(1690),清帝国与准噶尔汗国在萨里克河边的乌兰布通峰的一场大战,两军各使解数,双方死伤枕籍,据传教士张诚的记载,双方当日以大炮火枪互轰开始,激战竟日,双方士卒多次肉搏,可见此战之激烈。最终以准噶尔军弹药耗尽,噶尔丹撤退告终。
1690年准噶尔部侵占了喀尔喀全境,10多个此地的蒙古王公南逃,并向康熙请求支援,拉开了准噶尔部与清帝国的战争,一直打到了乾隆22年,也就是1757年,清朝才最终征服了准噶尔部,彻底将新疆在内的西北地区划入清朝的版图,这是清朝历史第1次征服西域,难度自然很大,不可能一蹴而就,毕竟准噶尔已经在此经营了上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