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铁铍介绍 三国中汉献帝的兵器

目录导航:

  1. 西汉铁铍介绍
  2. 三国中汉献帝的兵器
  3. 西汉武器武备的主要储备
  4. 西汉铁铍所出现的年代。
西汉铁铍介绍

西汉铁铍,不规则的圆筒状,较窄一侧呈平面状。在中下部饰有宽带凸弦纹一周,上部有四个尖齿。镦是安在长柄兵器末端的铜件,起到保护柄的作用。

西汉铁铍,在作战时主要用于直刺和砍杀。汉代多用铁制,增强了杀伤的效能。关于铍的最早记载见于《左传》襄公十七年(公元前556年):“贼六人以铍杀诸卢门。”

铁铍由铁制铍首、柲和铜镦三部分组成。铍首长720毫米,其身形似剑断面呈菱形,有扁锥形茎,可插入柲头。柲头外套尖齿形铜箍,箍长133毫米,箍上凿刻云纹和尖齿纹。柲已朽。铜镦长280毫米,横断面呈

菱形,上部有六个尖齿。镦上凿刻尖齿纹和对称的流云纹,后部凿刻对称流云纹,花纹上刻一"左"字,中部饰宽带弦纹一周。铍首、柲、镦总长2.9米。

三国中汉献帝的兵器

汉献帝在三国时期并没有自己的兵器,因为他是皇帝,通常不会亲自参与战争。不过,在历史上,汉献帝的军队中有许多不同种类的兵器。其中,比较常见的有长枪、矛、戟、铍、铩、沙等。其中,长枪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武器,被广泛应用于汉朝的军事中。此外,矛和戟也是非常常见的兵器,而铍和铩则是比较少见的兵器。沙则是一种比较轻盈的兵器,主要用于近战格斗和刺杀。

西汉武器武备的主要储备

西汉骑兵的武器装备也有了很大改善,这在近年出土的咸阳杨家湾四号汉墓骑兵陶俑文物资料中,有着生动形象的反映。由于西汉中期炒钢技术的出现,使得大量本来不能制造兵器的生铁变成低碳钢或熟铁。

这时出现了更适于马上近战的环柄长铁刀,刀脊厚实,刃口锋利,利于斩劈而不易折断,刀身长却不太重,逐渐成为骑兵的自选兵器。

汉代骑兵配备的其他兵器有弓、臂张弩、矛、剑等,防备装备主要是盾牌,有少数骑兵披甲。

但根据杨家湾骑兵陶俑装饰情况观察,马鞍和马蹬在此时仍未见出现,这多少影响了骑兵战斗力。

包括537707张弩和11458424支弩矢、77521把弓与1199316支箭矢。此外,还有142701套护甲、98226顶头盔、102551只盾牌、52555根长矛、451222根铍、6634只戟、99905把剑、30098把刀和24804把匕首......

考古发现的汉朝弩机铜部件

这个数字足够武装上百万人的军队,足以满足当时汉朝全国军队的需要。但这仅仅是东海郡一个地方的武库。类似的武库在全国各郡都有分布,在都城长安还有中央的武库。即便不是每个武库都有如此巨大的存量,也不会相差太多。但这也就意味着汉朝在全国各地堆砌了几代人都用不完的武器。

西汉铁铍所出现的年代。

铍在作战时主要用于直刺和砍杀。秦以前铍首多用青铜铸造。汉代多用铁制,铍首比秦代铜铍显著加长,增强了杀伤的效能。关于铍的最早记载见于《左传》襄公十七年(公元前556年)"贼六人以铍杀诸卢门"。

战国至汉初,战场上较普遍地使用铍。西汉军队有"长铍都尉"一职,可见铍在作战中的地位。

西汉中期以后,铍的使用减少,并逐渐从战场上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