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导航:
- 徐达为何有两个国公
- 朱棣说常遇春的故事
- 徐达临死前对朱元璋说了一句话
徐达家之所以能拥有两个国公爵位主要还是得益于徐达的大姑爷——明成祖朱棣,与徐达本人无关。徐达故后,终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惠帝朱允炆两朝,徐家只有徐达传下来的魏国公爵位,由其长子徐辉祖承袭。
朱棣当上皇帝之后倒是没忘了这个小舅子,为了表彰他的功劳,额外又给了徐家一个定国公的爵位,由徐增寿的儿子徐景昌承袭,而且迁都北京时也没忘了把这位为自己丢了性命的小舅子一家捎上。
徐达能拥有两个国公爵位主要是因为徐达的大姑爷——明成祖朱棣。
两个国公分别是定国公和魏国公。
一个是朱棣称帝,他下令追封徐增寿为武阳侯,谥忠愍,不久又进封其为定国公,由徐增寿之子徐景昌承袭“定国公”的爵位。
另一个是在徐辉祖死后不久,朱棣就以“中山王不可无后”为由,就命徐辉祖的儿子徐钦承袭了“魏国公”的爵位,恢复了原来的俸禄,做了第三代的魏国公。
徐达是明朝初期的重要将领,他在明太祖朱棣(后来的明成祖)建立明朝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关于徐达有两个国公的情况,实际上是在历史上存在争议和不同的解释。
根据历史记载,徐达在明太祖朱棣攻占北京后被封为“梁王”,成为全国第一位国王。然而,很快他因事变成为朱棣的政敌,被废黜、囚禁,并被迫割地封为“大同国公”。但后来,朱棣成为明成祖后,对徐达的功绩表示认可,并重新赐予他“梁王”的封号,同时保留了“大同国公”的称号。
所以可以说,徐达之所以有两个国公的封号,一方面是因为他先后被封为“梁王”和“大同国公”,另一方面是因为他在明成祖朱棣执政后被重新封为“梁王”,但保留了原本的封号。这也显示了朱棣对徐达的重视和对其过去功绩的承认。
朱棣说常遇春的故事常遇春是朱元璋手下的骁将,他是当时不可多得的人才之一。汤和与徐达都不敢小看常遇春,1369年7月7日大明北部的柳河川传来一个令人哀嚎的消息。
常遇春当时接到朱元璋的圣旨后,开始班师回朝。当大军从开平行至柳川河的时候,常遇春突然暴毙,当时军医接到这个消息后,火速赶往营帐之中,不了常遇春就已经亡故,当时的常遇春才四十岁。正值壮年的常遇春就这样去世。
徐达临死前对朱元璋说了一句话“一半拥护朱棣,一半拥立太子”。徐达认为,朱元璋一定会立朱标为太子,然而朱棣一定不会善罢甘休。所以,徐达就来了个两边讨好的计策。徐达有四个儿子,三个女儿。于是,在徐达的安排下,长子徐辉祖辅佐太子朱标,四子徐增寿暗中辅佐朱棣,长女嫁给朱棣,另外两个女儿嫁给朱元璋的其他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