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为什么要杀和珅 康熙临死为什么免去胤禛官职

目录导航:

  1. 康熙为什么要杀和珅
  2. 康熙临死为什么免去胤禛官职
  3. 康熙为什么要杀年羹尧
康熙为什么要杀和珅

康熙没有办法杀和珅,那时候和珅还没有生出来。和珅得宠于乾隆,是嘉庆皇帝给逼死的。

和珅是历史有名的大贪官,和珅在乾隆手下十分得宠,他的地位几乎无人能够动摇,而乾隆一死,他就被嘉庆软禁起来,仅仅十五天后,他便自缢身亡了,逼死和珅的人是嘉庆,嘉庆皇帝是为了立威巩固皇权

二、和珅的欲望威胁着后世清君

和珅仗着乾隆的恩宠得以官居高位,他在权势的引诱下最终走向了排除异己、敛财聚富之路,乾隆也深知和珅的作为,但出于他们之间的特殊关系,乾隆并不惧怕和珅的权势之心,而和珅也不敢对乾隆有所异心,这也就使得乾隆成为了和珅的一把保护伞,而且还没有人能够触及到他们的利益。嘉庆帝很早就对和珅的做法看不下去,但他也只能在乾隆去世以后才可以下手,唯有嘉庆才有足够的手段去消灭和珅。

康熙和和珅不是一个时代的人,杀不了和珅。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1661年-1722年在位),年号“康熙”。

和珅(1750年7月1日—1799年2月22日),钮祜禄氏,本名善保,字致斋,自号嘉乐堂、十笏园、绿野亭主人,奉天府开原县(今辽宁省清原县)人,满洲正红旗。清朝中期权臣。

和珅是嘉庆杀的。由于和珅随着权力地位的成长,私欲日益膨胀。利用职务之便,结党营私,聚敛钱财,打击政敌。

嘉庆四年(1799年),清仁宗下旨将和珅革职下狱。乾隆帝死后十五天,清仁宗赐和珅自尽,时年四十九岁。

康熙临死为什么免去胤禛官职

罢免胤禛的职务,释放一个迷烟,让众人摸不清楚太子人选的虚实,以免他将来在众人针对中受到无妄的灾祸,最终导致出师未捷身先死。

所以这么解释现在或许明白了,大将军王并不是王储的人选,而是不得已的选择,相反在这次撤职的皇子中,才是最有利的人选,所以当时的情况就是胤禛和胤禩都有这个机会,不过似乎在康熙心中已经有了更好的人选,所以胤禩自然就是作为哪个迷雾弹的最佳人选了。

康熙临死免去胤禛官职是他的帝王心术。康熙在临终前明白八爷党预谋夺位,所以免去胤禛一切官职,其实是布了一个大局。秘密安排好九门提督隆科多,又安排好了张五哥带好金牌令箭等候胤禛使用。

老十三就是康熙留给四阿哥胤禛的秘密武器,事实也是按照康熙的预计进行的。

老十三杀掉成文运带兵去畅春园护驾,力保雍正顺利登基。一切都在康熙的计算之中。

康熙为什么要杀年羹尧

第一、目中无人、狂妄自大

其实说起来,雍正的几个宠臣,其实都有这么毛病,除了年羹尧之外,其实李卫以及田文镜等人也不遑多让。但细品之下我们不难发现,年羹尧与其他两位区别还是很大的。

李卫虽然狂妄,但是善于看人下菜碟,也懂得自制,他在这么狂,在雍正面前就是一个典型的小跟班,大声说话都不敢。可是年羹尧仗着雍正的宠信和战功,目中无人,别说地方官员和王亲国戚了,就连皇上都不放在眼里。

年羹尧自恃功高,骄横跋扈之风日甚一日。在西北的时候,他吃饭称“用膳”,给人东西叫“赏赐”,发给总督、将军的公文称“令谕”。

无限膨大的心态中,年羹尧早已迷失了做为人臣的本分。年羹尧的跋扈,引起了百官们的嫉恨与不满。

第二、结党营私、党同伐异

年羹尧常年在西北,排斥异己,任用私人,每有肥缺他都会安排自己人,形成了自己的集团。这是雍正绝对不愿意看到的。

第三、贪赃受贿、侵蚀钱粮

这一点也是让雍正非常痛恨的。要知道雍正上台后,推行新政,正在大力惩治贪官。

人家李卫和田文镜在地方辛辛苦苦的推行新政,可年羹尧虽然重点在军中,做得也不错,但是他贪赃受贿,这明显是在拖后腿,就连自己人都这样,那么新政如何推行呢?

所以年羹尧的所作所为与雍正的很多治国理念是背道而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