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导航:
- 李世民最早扮演者
- 唐太宗的名字是
- 晋祠公园李世民铜像人物介绍
- 西游记中唐太宗的人物外貌
- 唐太宗的名和字
《少林寺》(1982年)王光权饰李世民
《决战玄武门》(1984年)苗侨伟饰李世民
《武则天》(1984年)江汉饰唐太宗
《一代女皇武则天》(1986年)梁修身饰唐太宗
《西游记》(1986年)张志明饰唐太宗
《大运河》(1987年)刘青云饰李世民
《大唐名相》(1990年)佟瑞敏饰唐太宗
《新隋唐演义》(《唐太宗李世民》)(1993年)林俊贤饰唐太宗
《武则天》(1995年)鲍国安饰唐太宗
《隋唐群英会》(1996年)张兆辉饰李世民
唐太宗的名字是李世民
1、唐太宗叫李世民。
2、唐太宗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唐高祖李渊的唐高祖李渊嫡次子,年号为贞观。
3、唐太宗李世民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书法家和诗人。生于开皇十八年(599年),早年随父亲李渊进军长安于618年建立唐朝,他率部征战天下,为大唐统一立下汗马功劳,被封为秦王、天策上将。626年玄武门之变夺位登基后,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他虚心纳谏,[3]厉行俭约,轻徭薄赋,使百姓休养生息,各民族融洽相处,国泰民安,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全盛时期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功大过微,故业不堕”,为后世明君之典范。[4]庙号太宗,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葬于昭陵。
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的名字意思是“济世安民”。太宗是他死后的庙号。他还是唐朝军事家,政治家、书法家。他开创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通过主动消灭各地割据势力,并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容许百姓休养生息,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此举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封建社会推向鼎盛时期。
一、唐太宗叫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唐高祖李渊的唐高祖李渊嫡次子,年号为贞观。
二、人物生平
李世民少年从军,曾于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受封为秦公,后晋封为秦王,他是杰出的军事家,率部平定了薛仁果、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隋末群雄,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最终统一天下。
武德九年(626年)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二人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不久被迫退位,李世民即位,在位时间只使用一个年号贞观。
李世民登基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以文治天下,并开疆拓土,成为中国史上著名的明君。他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终于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为唐朝130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
唐太宗李世民的为政举措
一、任人唯贤
李世民即帝位不久,按秦王府文学馆的模式,新设弘文馆,进一步储备天下文才。李世民知人善任,用人唯贤,不问出身,初期延揽房玄龄、杜如晦,后期任用长孙无忌、杨师道、褚遂良等,皆为忠直廉洁之士;其他如李勣、李靖等,亦为一代名将。
此外,李世民亦不计前嫌,重用建成旧部魏徵、王圭,降将尉迟恭、秦琼等,人才济济。
二、完善制度
李世民在位期间使隋制更趋于完善。如中央朝廷方面延续了三省六部制,特设政事堂,以利合议问政,并收三省互相牵制之效;地方上沿袭了隋代的郡县两级制,分全国为十个监区(道)。在位期间,积极推行了府兵制、租庸调制和均田制,并加强科举制等政策。
三、从谏如流
李世民以隋炀帝拒谏亡国为戒,即位后尽力求言,他把谏官的权力扩大,又鼓励群臣批评他的决策和风格。其中魏徵廷谏了200多次,在朝堂上直陈皇帝的过失,在早朝时多次发生了使李世民尴尬、下不了台的状况。
又如王圭、马周、孙伏伽、褚遂良皆以极谏知名。晚年的李世民因国富民强,纳谏的气度不如初期,偶尔也发生误杀大臣的遗憾,但是大致上仍克制、保有纳言的风范。
李世民。他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年号贞观。
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他还有三个同母兄弟,分别是,兄长李建成,三弟李玄霸,四弟李元吉。李世民少年从军,唐朝建立后被封为秦王,他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和他的兄弟相比,他是一个十分出色的人物。
李世民登基之后,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君臣团结,善于识人用人,非常信任他的臣子,他的臣子也都是一心为国,有真才实干的人,因此才能共同将大唐治理的如此兴盛。除此之外,李世民还非常节俭,关注民生,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贞观之治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非常璀璨的一个时期,也是非常强盛的一个时期,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唐太宗李世民共在位二十三年,因病去世后传位于李治。
晋祠公园李世民铜像人物介绍据说,隋朝末年,唐太宗李世 民和 他的父亲李渊从晋阳( 太原 )起兵,起兵前他们曾向唐叔虞祈祷成就大唐盛世,唐贞观二十年,已是大唐皇帝的李世民再次来到晋祠,写下了《晋祠铭》。因李世民在这里起兵,有“龙兴晋阳”的说法。里面有目前 太原市 最大的青铜雕像,中间骑马的是李世民,左右为重权在握的国舅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丞相魏征、三朝元老李绩、丞相马周文武开国功臣。一个个栩栩如生,展现出当年李渊父子将计就计借晋祠祭祀起兵天下的征战岁月。
西游记中唐太宗的人物外貌唐僧外貌特点极其鲜明:丰姿英伟,相貌轩昂。齿白如银砌,唇红口四方。顶平额阔天仓满,目秀眉清地阁长。两耳有轮真杰士,一身不俗是才郎。好个妙龄聪俊风流子,堪配西梁窈窕娘。可谓是美男子。
不仅如此,唐僧由于他坚韧不拔、执着追求的性格也成为不少人为之学习的楷模。作为师父,他对徒弟要求很严,经常教导徒儿“要以慈悲为怀”。 大徒弟尽管机智不凡,本领高强,但在连伤“良家三人性命”后,师父也不能顾及情面,而将他逐回老家;
作为僧侣,他行善好施,为民除害,为人们播撒着善良的种子;作为求学者,令人们赞叹不已的是他那坚强的意志和执着追求的精神。他不仅对徒弟要求严格,而且也从不懈怠自己。不为财色迷惑,不为死亡征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强信念,使他终成正果。唐僧,给我们的启示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唐僧是一个心慈面善吃斋念佛的僧人。虽然他并没有本领,但是极力想吃唐僧肉的妖魔鬼怪最终却自食其果,落了个身败名裂的下场。因此,与其说唐僧是个师傅,倒不如说他是个地道的领导者。他胸怀天下,惠及黎民百姓,为了求取真经而不惜远行,并在所到之处宣扬佛法和亲民敬君的思想。
至于唐僧虽然经历诸多磨难但总能化险为夷的原因,一则唐僧是金禅子转世,有佛祖如来和观世音菩萨的庇佑;二则唐僧能够领导好他的三个高徒,能让他们臣服于自己,告状搬来观世音菩萨或是念那紧箍咒,让徒弟们望而生畏。只要有人胆敢为非作歹或作奸犯科,必然要受严惩。
在书中唐僧是一个凡人的形象,有懦弱的一面,也有怕死的一面,又因是肉眼凡胎,所以看到孙悟空大开杀戒的时候会严厉呵斥。他是一个内心信仰坚定、心怀善良的人。
唐太宗的名和字一、唐太宗叫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唐高祖李渊的唐高祖李渊嫡次子,年号为贞观。
二、人物生平
李世民少年从军,曾于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受封为秦公,后晋封为秦王,他是杰出的军事家,率部平定了薛仁果、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隋末群雄,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最终统一天下。
武德九年(626年)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二人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不久被迫退位,李世民即位,在位时间只使用一个年号贞观。
李世民登基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以文治天下,并开疆拓土,成为中国史上著名的明君。他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终于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为唐朝130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
唐太宗李世民的为政举措
一、任人唯贤
李世民即帝位不久,按秦王府文学馆的模式,新设弘文馆,进一步储备天下文才。李世民知人善任,用人唯贤,不问出身,初期延揽房玄龄、杜如晦,后期任用长孙无忌、杨师道、褚遂良等,皆为忠直廉洁之士;其他如李勣、李靖等,亦为一代名将。
此外,李世民亦不计前嫌,重用建成旧部魏徵、王圭,降将尉迟恭、秦琼等,人才济济。
二、完善制度
李世民在位期间使隋制更趋于完善。如中央朝廷方面延续了三省六部制,特设政事堂,以利合议问政,并收三省互相牵制之效;地方上沿袭了隋代的郡县两级制,分全国为十个监区(道)。在位期间,积极推行了府兵制、租庸调制和均田制,并加强科举制等政策。
三、从谏如流
李世民以隋炀帝拒谏亡国为戒,即位后尽力求言,他把谏官的权力扩大,又鼓励群臣批评他的决策和风格。其中魏徵廷谏了200多次,在朝堂上直陈皇帝的过失,在早朝时多次发生了使李世民尴尬、下不了台的状况。
又如王圭、马周、孙伏伽、褚遂良皆以极谏知名。晚年的李世民因国富民强,纳谏的气度不如初期,偶尔也发生误杀大臣的遗憾,但是大致上仍克制、保有纳言的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