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四妃止步为妃的真实缘由

在学校里学习历史时,我们只能获得有限的历史知识。实际上,历史是一个广阔无边的海洋,里面蕴含着无限的故事和奇闻异事。今天,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康熙四妃止步为妃的真实缘由的历史内容,来探索这个海洋中的一部分历史。

康熙四妃止步为妃的真实缘由

康熙皇帝继位后,他非常重视后宫的规制和妃嫔的位分。在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去世后的三年时间里,后位一直空悬,没有皇后来负责后宫的事务。

康熙皇帝决定将佟氏册封为皇贵妃,让她代行皇后的职责,统领后宫的内外事务。与此同时,孝昭仁皇后的妹妹钮祜禄氏也被晋封为贵妃。

除了皇贵妃和贵妃外,还有惠嫔、宜嫔、德嫔、荣嫔也被一同晋升为妃嫔,形成了康熙后宫中的“四妃”规制。根据《钦定大清会典则例》记载,惠妃排在第一位,其次是宜妃、德妃和荣妃。

从妃嫔们所生子女的数量来看,“四妃”之中,惠妃共有两个儿子,宜妃有三个儿子,德妃有三个儿子和三个女儿,而荣妃有五个儿子和一个女儿。

尽管皇贵妃佟氏和贵妃钮祜禄氏的后宫位分较高,但是由于此时两位妃嫔尚未生育,因此并未得到太多的恩宠,相比之下,“四妃”所得到的宠爱要多得多。

康熙皇帝在康熙二十年时,皇贵妃佟氏和贵妃钮祜禄氏虽然位分较高,但是因为尚未生育,因此在后宫中的地位不如“四妃”。

“四妃”即惠妃、宜妃、德妃、荣妃,在康熙时期的后宫中地位较高,仅次于皇贵妃佟佳氏和贵妃钮祜禄氏。康熙皇帝赋予了这四位妃嫔重要的地位,他们成为了康熙后宫中的高级贵妃。

按照《钦定大清会典则例》对康熙后妃排位顺序的记载来看,“四妃”之中,具体排位顺序为:惠妃、宜妃、德妃、荣妃。按照“四妃”所出皇嗣数量来看,惠妃出2子;宜妃出3子;德妃出3子3女;荣妃出5子1女。就后宫位分来看,“四妃”仅次于皇贵妃佟佳氏、贵妃钮祜禄氏,乃系康熙后宫高等妃嫔。康熙二十年,皇贵妃佟佳氏和贵妃钮祜禄氏的后宫位分虽高,但两人此时均尚未生育,较之“四妃”所得恩宠,远远不如。

备受恩宠,又完全可以“母凭子贵”的康熙“四妃”,却在康熙二十年晋封“妃”位以后,为何再无位分的晋升呢?

在孝诚仁皇后母家赫舍里家族的支持下,除掉了权臣鳌拜,康熙皇帝才得以正式亲政,逐步掌握了朝政大权。在随后而来的“三藩之乱”中,更是康熙皇帝急需皇室宗亲、满洲勋贵鼎力支持的关键时期。可在“三藩之乱”以后,出于对皇权集中的需要,康熙皇帝开始刻意忽略皇室宗亲、满洲勋贵尤其是外戚家族对皇权的影响和分摊。

康熙朝初期的佟佳氏家族、钮祜禄氏家族之所以迅速崛起,成为权倾朝野、显赫一时的家族势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和清朝皇室的姻亲关系。

为了消除这种影响,消除外戚家族对皇权的分摊,康熙皇帝在努力平衡了佟佳氏和钮祜禄氏两大家族的权势地位后,不可能再允许其他家族崛起从而打破这种朝堂势力平衡。所以,康熙皇帝不会再对“四妃”进行位分晋升,以免影响前朝势力分布,影响皇权稳固。

清朝建立之初,并未建立明确的后妃制度;入关之初,顺治皇帝所创后宫制度也没有正式施行;直到康熙朝,康熙皇帝才创设了皇后之下,七等妃嫔制度,并成为定制。

在康熙皇帝所创后宫妃嫔制度中,对于皇后之下的妃嫔数量有着明确的规定:皇贵妃1名;贵妃2名;妃4名;嫔6名;答应、常在无明确规定。

在康熙皇帝当时的后宫中,仅有贵妃较之规定数量相差一位,但孝懿仁皇后崩逝以后,在“克后”思想的制约下,康熙皇帝不再设立皇后甚至皇贵妃,温僖贵妃也就成为了康熙后宫位份最高者,执掌后宫。

也就是说,此时的贵妃已经相当于皇后,贵妃之下的妃嫔肯定要按照规定数量设置。作为后妃制度的创立者,康熙皇帝对于后宫妃嫔的设置,肯定要以身作则,以正宫规。

康熙十四年,康熙皇帝将孝诚仁皇后所出嫡子——爱新觉罗·胤礽公开册立为皇太子,在康熙皇帝的特殊宠爱和孝昭仁皇后、孝懿仁皇后均无皇子出生,胤礽得以稳固保持嫡出身份的情况下,胤礽的太子之位异常稳固。康熙三十三年,温僖贵妃薨逝后,康熙后宫位分最高者即为“四妃”,而此时的“四妃”都有皇子的繁育,而且个顶个的聪慧仁孝、骑射俱佳,对于胤礽而言,都是极大的威胁。

此时的胤礽,已无生母做自己的后台,经过康熙皇帝的打压后,赫舍里家族也已经失去往日权势,唯一能够让其稳固太子之位的因素来源于康熙皇帝,更来源于其嫡出身份。

为了维护胤礽的太子地位,康熙皇帝只能委屈自己倍加恩宠的“四妃”,以消除“四妃”所出皇子对储君位置的觊觎。

雍正皇帝继位后,除了自己的生母乌雅氏被尊封皇太后,却也在半年以后崩逝外,其余“三妃”仅受到了儿子的牵累,被雍正皇帝严苛以待,悲凉谢世。

以上就是关于康熙四妃止步为妃的真实缘由的全部内容了,小伙伴如果觉得不错,还想要了解更多有关历史类的相关的小知识、小趣闻和人物故事的话,欢迎大家关注我们论剑历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