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导航:
- 元世祖大妃结局
- 龙虎山历史背景
- 天安门的历史
- 元季兵乱是什么时候
- 1271年发生了什么历史事件
- 公元1322年发生了什么事情
回答如下:元世祖大妃是元朝第三位皇帝元世祖的皇后,她的结局是非常悲惨的。元世祖大妃在位期间,一直是元世祖最得宠的妃子之一,但是她最终却因为争宠而被杀害。
据史书记载,元世祖大妃在位期间,非常得宠,但她也因此引起了其他妃子的嫉妒。其中,元世祖另外一位妃子徐氏,就因为妒忌大妃而设计害她。徐氏先是派人给大妃送了一些毒药,但是大妃并没有被毒死,之后徐氏又派人在大妃的饮食中下毒,最终大妃在吃下毒药后不久便去世了。
元世祖得知大妃被害后,非常悲痛,下令将徐氏赐死,并为大妃举行了盛大的葬礼。同时,他还在大妃去世后不久,下令建造了一座名为“永寿”的陵墓,将大妃安葬其中。这也是元朝为数不多的一个女性皇后墓。
总之,元世祖大妃的结局是非常悲惨的,她被害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宫廷斗争和嫉妒。虽然她在位期间得到了元世祖的宠爱,但最终却没有能够避免惨死的命运。
1 元世祖大妃最终被废黜。
2 因为她利用自己的地位和权力虐待宫女,违反了皇家纪律,引起了皇帝的不满,最终被废黜。
3 元世祖大妃的废黜不仅仅是对她个人的惩罚,也向全国示以皇家纪律的严肃性和不容违反的态度。
同时也提醒后来的宫廷女性要遵守规矩,不要滥用职权,深受爱戴的宫廷女性才能在宫廷生存并被人们称道。
龙虎山的名称除与祖天师炼丹有关外,据说还有另一个出处,即“状若龙虎”,若下排上岸,在离主峰不远处往前看,就可见龙虎山有一山曲折盘旋如蟠龙,另一山背卧如伏虎,形成龙虎对峙、龙蟠虎踞的壮观景象。有道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龙虎山因祖天师在此结炉炼丹,修建道观,使道教遍布天下,龙虎山也因此名扬海内外了。
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西南20公里处。东汉中叶,正一道创始人张道陵曾在此炼丹,传说"丹成而龙虎现,山因得名。其中天门山最高,海拔1300米。龙虎山是中国第八处世界自然遗产 ,世界地质公园 、国家自然文化双遗产地 、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道教典籍记载,张陵第四代孙张盛在三国或西晋时已赴龙虎山定居,此后张天师后裔世居龙虎山,至今承袭六十三代,历经一千九百多年。
山名由来,龙虎山山之得名有二说,《广信府志·山川篇》谓其为象山山脉之一支,历台山西行数十里,折而南,分两支,环抱状若龙盘虎踞,故名;《龙虎山志》载云:"山本名云锦山,第一代天师于此炼九天神丹,丹成而龙虎见,因以山名。"
龙虎山之所以闻名,一是有赖于其山水秀丽可人,二是得益于道教天师派祖庭所在地的影响,且有左河水诗云:"碧水丹霞踞虎龙,洞天福地隐仙庭。道陵纵使神行远,仍让妖魔惧逞凶。"人们提起道教也往往想起"道都"之称的龙虎山。
天安门的历史天安门是北京和中国的象征。它的庄严肃穆的图形是我国国 徽的主要组成部分。天安门始建于公元1417年,它的设计者是明代著名的建筑师蒯祥。明永乐十五年,明成祖朱棣把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蒯祥奉 旨设计并建筑一座雕梁画栋的木构牌楼,叫做承天门,这就是最早的天安门。1457年7月,承天门被大火所焚。8年后,明英宗命工部尚书白圭主持重建。明末战乱中,承天门又被焚毁。1651年又 重新修建,新建城楼高33。 7米,广9间,进深5间,以示皇帝的尊严,并改称“天安门”。这个名称沿用至今。
1. 天安门是中国北京市中心的一座城楼,建于明朝,历史悠久。
2. 天安门最初是明朝皇城的正门,后来清朝也沿用了这个传统。
在中国的历史上,天安门见证了很多重要的事件,如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等等。
3. 如今,天安门已经成为中国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游客前往北京必去的景点之一。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元季兵乱是指南宋末年的内乱,发生在1276年至1277年之间。因为南宋都城金陵被金人攻占,宋室王室随即逃往西南,此时内乱爆发了,南宋分裂成几个政权,而且联合起来反抗金人。
由于当时政权多数,使军队政令不明,所以出现大规模的乱战,这就是元季兵乱。当时,金国有势力攻击宋国,但宋国也有一些强大的军队,它们在多次兵乱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最终还是无法抗衡金军,宋国最终还是沦为金的附庸国,元季兵乱也就此告终。
元季兵乱是发生在明朝末年的一场大规模内乱,始于18个月后元世祖即位(1368年),止于元朝灭亡前一年(1399年)。因元朝末年实行新政而引起的内乱,旨在反对新政,以抗议政府和皇帝的暴政,抗议统治阶级不公平的待遇,以及反对精英统治的问题。元季兵乱的时间很长,除了中央的兵变之外,还出现了诸多地方军事纷争、民间动乱、地方叛乱等情况,影响到了全国。由于元季兵乱,元朝内部实力大大削弱,不仅使元朝最终垮台,而且也为明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1271年发生了什么历史事件公元1271年,铁木真的孙子忽必烈建立大元帝国,定都北京,5年后,元兵攻陷临安,宋恭宗投降,7岁的新皇帝宋瑞宗逃入福建泉州。蒲寿庚是当时江南巨富,因为当时泉州港是中国三大港口之一,是进出口贸易的核心港口。
元军渡江攻打南宋之后,蒲家组织力量与之对抗。但当宋瑞宗要入城时,蒲寿庚却关闭了城门拒绝其入城。
元世祖忽必烈发布《建国号诏》,将国号“大蒙古国”改为“大元”。从大蒙古国大汗变为大元皇帝,正式建立元朝,定都大都(今北京)。
元朝1271年一1368年)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传五世十一帝。
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开中国行省制度先河。中期政变频繁,后期社会矛盾加剧,导致农民起义。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随后北伐成功。此后元廷退居漠北,史称北元。
公元1322年发生了什么事情公元1322年大事记
窦婴田蚡交恶?
武帝即位初,窦婴为丞相,田蚡为太尉。二人矛盾还不突出。窦太后死后,窦婴失势,田蚡任丞相,骄横显贵。仗势索要窦婴在城南的园田,遭到拒绝。因此双发在汉武帝面前相互告状,后因田蚡害怕,与跟灌夫和解。其后,在田蚡举行的婚宴上,灌夫田蚡再度不欢而散,矛盾升级。武帝入见王太后,遭到太后责备。不得已,只好下令杀了灌夫并族其全家。元光四年(前131)冬,又判窦婴死罪,弃市于渭城。
此案表明王(田)氏新外戚势力的兴起,旧窦氏势力已大削弱。而武帝正处于矛盾之中心。武帝以“无为(不介入)之道处之,此乃武帝以外戚制外戚之策也,甚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