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和项羽的故事概括 项羽刘邦历史典故

目录导航:

  1. 刘邦和项羽的故事概括
  2. 楚汉之争的典故
  3. 你所知道的关于楚汉时期的典故
  4. 项羽请刘邦吃饭是什么典故
  5. 与项羽有关的典故
刘邦和项羽的故事概括

一开始的时候,项羽与刘邦是合作伙伴,他们一同推翻秦。之后,项羽称霸,刘邦野心颇大,不愿成服于项羽,便在自己的封地上苦心经营。时机成熟之后,楚汉战争也就爆发了。

项羽从一开始的利势渐渐走向衰败,而刘邦则相反。刘邦用各种手段,经过几番周折努力,将善战的项羽打败。最后,项羽被逼得乌江自刎,而刘邦称帝了。

楚汉之争的典故

公元前206年五月,项羽前去攻打田荣。刘邦趁机出兵,1月内占领全部关中。 接着向东挺进,直捣项羽的老窝彭城。楚汉战争爆发了。

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202年,刘邦和项羽苦战了5年,大战70余次,小战40余次。刘邦在一再失败之后,逐渐转为优势。

项羽曾一度提出和刘邦“中分天下”,以鸿沟 (今河南贾鲁河)为界,河东属于楚,河西属于汉 公元前203年底,刘邦汇合诸将,合围项羽于垓下(今安徽灵璧县东南),项羽粮食吃光,援兵断绝。在寒冬的一个夜晚,项羽被围在一个山头,看到战场上旌旗遍野, 鼓角齐鸣。

项羽在四面楚歌中知道军心涣散,大势已去,只好匆匆丢下爱妾虞姬,连夜夺路突围。天亮以后,刘邦闻讯,立即派5千骑兵追赶。项羽渡过淮河,只剩100多人。 汉军追上,杀得项羽只剩28个残兵了。项羽跑到乌江边上,见前面茫茫乌江,后面滚滚追兵,走投无路,拔剑自刎。

你所知道的关于楚汉时期的典故

答:楚汉时期的成语典故:

1.十面埋伏。该成语典故主要是讲楚汉争霸时期,项羽的楚军被刘邦的汉军围困于垓下的战事。成语解释:在十面埋伏士兵来围歼敌军。

2.四面楚歌。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说四面八方都传来楚国的歌声。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该成语最初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其原文如下: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3.破釜沉舟,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形容要把某件事情做好的决心。

4.胯下之辱。胯下:两条腿之间。 解释:从胯下爬过的耻辱。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淮阴屠中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5.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解释:萧何,汉高祖刘邦的丞相。成事由于萧何,败事也由于萧何。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败都是由这一个人造成的。韩信的成功是由于萧何的大力推荐,韩信的败亡,也是萧何出的计谋。所以民间就由这个故事概括出"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一句俚语。宋人洪迈的《容斋续笔》记录下这句话,并简单探讨了它的成因。

6.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指项庄席间舞剑,企图刺杀刘邦。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出处: 《史记·项羽本纪》:"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当然,还有其他典故,就不一一列出了。

项羽请刘邦吃饭是什么典故

鸿门宴

公元前206年刘邦先入关灭秦进驻咸阳,并派兵守函谷关,以拒项羽西进。项羽率大军至,破函谷关,进驻鸿门(今陕西临潼东北),准备袭击刘邦。刘邦因势力悬殊,采纳张良建议,结交项羽叔父项伯,请予调解,以作缓兵计,并亲至鸿门会见项羽。在宴会上,项羽谋士范增令项庄舞剑,欲刺杀刘邦。项伯急拔剑起舞,以身掩护,后刘邦部将樊哙带剑执盾闯入卫扩,刘邦得以脱险。这次宴会史称鸿门宴。

与项羽有关的典故

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后来刘邦听从张良、陈平的规劝,想要消灭项羽,于是和韩信等人会合兵力追击项羽的部队,将项羽紧紧的围在垓下。

一日复一日,项羽手下的士兵越来越少,粮食也没有了,夜里听见包围他的军队唱起了楚地的民歌,心里丧失了斗志,与爱妃虞姬一同在账内唱歌,虞姬为了不拖累项羽于是自刎而死。

项羽痛哭后骑上马,带领仅剩的八百名骑兵,从南突围逃走,最后在乌江边自刎而死。现在人们多用四面楚歌形容人们遭遇各方面的攻击或是强迫的人事环境,而致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