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时期人口骤减的原因 汉朝为什么灭南越呢

目录导航:

  1. 汉武帝时期人口骤减的原因
  2. 南越是今天哪个国家
  3. 赵佗为什么投降
汉武帝时期人口骤减的原因

人口骤减的原因是战争

汉武帝时全国人口5000多万。

汉武帝登基时,全国人口5000多万,武帝后期,正式记载人口下降到了2500万左右,其原因是连年对匈奴和周边国家作战,战死的和高赋税、土地荒芜饿死的。这其中,包括武帝的皇后卫子夫、太子刘据以及许多亲信大臣。

1、战争

战争自然是人口减少的一个主要原因。

汉武帝在位54年,差不多有44年处于战争之中,对手不仅仅有强大的匈奴,还有南越、朝鲜、大宛等等。在这东征西讨的过程中,汉朝的版图虽然不断扩大,但是人口的减少却也无法避免。

而战争对于人口的影响可不仅仅是战争中所死亡的人数,还有其消耗的巨大资源和劳动力所造成的国内民众资源不足、负担过重,而导致的人口减少,更有因此而造成的出生人口的下降更是对人口数量造成较大影响。

2、徭役与移民

虽然战争已经消耗了巨大的资源,但是并不妨碍武帝奢侈的生活。其所修宫殿比之始皇帝也有过之无不及,上林苑的豪华宫殿和西汉史上最繁华的茂陵都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还有武帝的数次封禅泰山,都造成了大量的虚耗。而这所有的消耗,都不仅仅造成了直接减员,更是引发了徭役与赋税的加重,流民之多不计其数。

与此同时,汉武帝时期,随着拓边的不断进行,又有大批的移民不断充实的边境上去,此外,随着茂陵的建设,其陵县的建设也需要大量的移民。如此大规模的建设,大范围的人口迁移,所造成的人口减少亦颇为不少。

3、酷吏峻法

汉武帝时期的酷吏可谓是此起彼伏,一个比一个狠。单就张汤、赵禹时期所判决的“死事决事”就达13472起,其因此而死者,数量更是达到数倍之多。当时,从朝廷到地方,酷吏比比皆是,峻法虽严,但远不及酷吏之执法。

单就巫蛊之惑一案,受牵连而死者便达数万人之多。而淮南王刘安等人谋反此等大案死数万人亦只多不少。再加上武帝后期民怨沸腾,盗贼四起,因受刑而死者就更多了。即便没有判处死刑,也多被派往前线参加战斗了,单就贰师将军李广利征大宛时所赦的囚徒、盗贼,还有边境的恶少就达六万人之多,而最后回师的时候已经仅剩一万多人了。

4、天灾

天灾也是武帝时期人口减少的一个大项,更是导致百姓苦不堪言的原因之一。

旱涝两灾影响最为巨大,蝗虫所造成的粮食减产更使大批农民断了口粮,此外,还有地震等灾害亦时有发生。

战争原因,汉武帝致力于打击匈奴,因为他的背后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人口数量做支撑。在汉武帝54年的执政生涯中,几乎有44年的时间里,武帝不仅与强大的匈奴交战,还与南越、朝鲜、大元等国交战。在这个过程中,汉代虽然疆域不断扩大,但人口却不可避免地减少。

战争对人口的影响不仅是战争中死亡的人数,而且是巨大的资源和劳动力消耗,导致资源不足,国内人口负担过重,导致人口减少,出生人数下降,这对人口的影响更大。

南越是今天哪个国家

南越,是位于越南南方的越南国政权通过1955年越南公民投票而改制建立的总统制共和国,首都为西贡(今胡志明市)。首任总统为吴廷琰,得到了包括美国在内的87个国家的外交承认。越南战争中,南越与北越(越南民主共和国)对立,1975年4月30日为北越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所灭,南北统一为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

南越,又称南越人,先秦时期百越各部落的其中一支部落。先秦时期古籍对长江以南沿海一带的各个部落,常统称为“越”,文献上称之为“百越”。而聚居于广东地区的是被称为“南越”的少数民族,包括壮族、畲族和疍家等。

百越有很多支系。其中较大的有“吴越”(苏南浙北一带)、“”闽越“”(今福建一带)、“扬越”(江西湖南一带)、"南越"(今广东大部)、"西瓯"(广西一带)、"骆越"(越南北部和广西南部一带)。南越不等同于南越国,南越是部落名,居地主要是广东;南越国是秦末至汉初赵佗建立的国家,范围包括两广、海南岛及越南北部。

南越是今天越南。全盛时疆域包括今广东、广西(大部分地区)、福建(一小部分地区)、海南、香港、澳门和越南(北部、中部的大部分地区)。

南越国(公元前204年—公元前111年),亦称南粤国,是秦末至西汉时期位于中国岭南地区的一个政权。从开国君主赵佗至亡国君主赵建德,一共历经五任国王,享国九十三年。

秦末,南海郡尉赵佗乘秦亡之际,封关绝道,兼并岭南的桂林郡、象郡。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正式建立南越国(南粤国),定都番禺。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南越国成为汉朝的藩属国。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南越丞相吕嘉发动叛乱,杀死南越王赵兴,立术阳侯赵建德为南越王。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秋,汉武帝刘彻发动对南越国的战争,于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冬灭亡南越国。

南越国全盛时疆域包括今广东、广西(大部分地区)、福建(一小部分地区)、海南、香港、澳门和越南(北部、中部的大部分地区)。

南越国是岭南历史上第一个完整的王朝政权,它奠定了今日岭南的基本范围。南越国建立伊始,赵佗实施“和辑百越”政策,引入中原农耕技术与先进文化,使岭南地区迅速从百越征战、刀耕火种的氏族社会平稳进入农耕文明时代,同时又将异域文化和海洋文化引进岭南以至中原地区,开启岭南文明千年辉煌。同时,南越国时期的海上交往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奠定了

历史上的南越国包括桂林郡、象郡等。桂林郡,所属地区为今天广西一带,包括南宁市、贵港市、桂林市等,象郡辖今范围为广西西部,越南北部中部。

现在对象郡的具体位置有所争议。一说是在广西雷州半岛的范围,另一说则包含了越南的北圻和中圻。

南越古国确是存在过,时间是公元前203年——公元前111年。赵佗起兵兼并桂林郡和象郡,在岭南地区建立南越国,自称“南越武王”,在秦前206灭亡后南越国在前203建立,和汉朝并立,

后汉武帝向南越进攻,赵佗创立的南越国经过93年、五代南越王之后,终于被汉朝消灭了。

赵佗为什么投降

首先,赵家是外来者,并不是南越国的本土势力。秦朝时赵佗跟着秦军攻打南越,在这里建立了秦朝的郡县,并成为龙川县令。他们奉秦始皇命令,迁移了几十万北方百姓南下,与本土的百越族的头领们共同组成了南越国的小朝廷。在政权结构上,中原人少而百越人多,但中原人权大二百越人权小,所以双方有着各种矛盾。赵佗虽然提倡双方通婚和融合,但短时间内却无法彻底解决内部问题。

第二,南越国的百越族比较落后,还处于刀耕火种的阶段,生产能力非常弱。赵佗是趁着秦末乱世时吸纳了大量躲避战乱的百姓,又在投降刘邦后促成了中原文化的向南传播,才在南越国建立了与汉朝抗衡的根基。当时南越国的建筑、冶铁、农业等各种技术都来自中原南下的百姓,所以生产力和社会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中原。在吕雉封锁岭南后,南越国在经济上受到很大打击,所以才迫使赵佗起兵称帝,以打通和中原交往的通路。如果没有中原百姓南迁和带来的各种先进技术资源,南越国发展必然受阻,长期以来便无法与中原对抗。

赵佗想让赵家长期统治南越国,必须要解决这里的民族问题和生产力落后问题。这一方面要让中原百姓和百越族通婚,使得双方高度融合,这才让南越国有稳定的政治根基。

另一方面,也需要让深山部落生存的百越族百姓走出大山,接受中原文化,从渔猎文明发展为农耕文明,从而让南越国的社会得到快速发展。而这些都离不开中原王朝和百姓的支持,所以南越国不能长期和中原出于断绝往来的状态。否则,只要刘恒搞搞经济制裁,不需要出动大军讨伐,就能让赵佗焦头烂额,南越国内矛盾丛生。

因此对南越国来讲,虽然眼前并无汉朝的威胁,但等汉朝国力恢复后,南越国却是无法抵挡的。既然早晚都会与汉朝有个了结,那为什么不早作决断呢?赵佗正是出于这种心理,才接受了陆贾的建议。实际上赵佗的这个选择也是在最正确的时间,做出了最正确的抉择,为南越国争取了最大的利益。

投降的原因是:

陆贾见到赵佗以后,并没有任何卑躬屈膝的行为,而是以大汉使节的身份与赵佗对话,只用了四步,就劝成功了赵佗。

首先,陆贾明确地告诉赵佗,赵佗本是中原人,亲戚朋友也都在中原地区。甚至祖先的坟墓也都在中原地区。如果想要以偏安一隅的小政权和大汉王朝对抗,那就是以卵击石。

其次,陆贾不断吹嘘刘邦出色的地方。从沛县一个亭长开始,第一个攻入关中。虽然遭到项羽不公平待遇,可是刘邦励精图治,收复各路诸侯,最终灭了项羽,完成了一统天下的大业。总之陆贾就是为了告诉赵佗,刘邦是不可战胜的。

再者,陆贾开始说软了,他说刘邦虽然这么强大,但是这么多年的战争下来,刘邦心疼自己的百姓。他不希望再打仗了。陆贾这次来的目的,其实也就是为了避免两国交战而来。

最后,陆贾甚至指责其赵佗,他严词告诉赵佗,如果刘邦命人带十万人马南下的话,不要汉朝军马动手,你手下的人马就会因为不想跟汉朝作对,而把你给绑了送到汉朝去。而且你的祖先坟墓,铁定是要被汉朝人给挖了的,我们拦都拦不住。

这一系类的说辞,抑扬顿挫,简直就像是在表演口才一样。赵佗听了陆贾的说辞,不仅没有感到生气,反而觉得很过瘾。

所以赵佗接受了陆贾带来的印信,答应臣服汉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