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故乡是哪个省 朱元璋哪年建都北京的历史

目录导航:

  1. 朱元璋故乡是哪个省
  2. 燕王扫北时间
  3. 历史上以北京为都城的朝代有哪些
  4. 朱元璋立国是哪一年
  5. 朱元璋什么时候进的北京
  6. 燕王扫北朱元璋多大了
  7. 中国古代历史上是谁建了北京城
朱元璋故乡是哪个省

安徽凤阳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原名朱重八、朱兴宗。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人。明朝开国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

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初四日,朱元璋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

明初官僚机构沿袭自元朝。朱元璋进行了改革,在中央废除中书省,明初中书省负责天下政务,其长官为左、右丞相,位高权重,丞相极易与皇帝发生矛盾,明朝时以胡惟庸任丞相后最甚。胡惟庸势力逐大,威胁皇权,且日益骄横,懈怠政事。

在军事上,朱元璋废除了管理全国军事的大都督府,将其分为中、左、前、后、右五军都督府,并和兵部互相牵制。兵部有权颁发命令,但是不直接统率军队,都督府掌管军队的管理和训练,但是没有调遣军队的权力。这样,军权便集于皇帝之手。

安徽!

朱元璋出生于安徽省凤阳县(元朝叫濠州),祖籍江苏沛县城南朱庄,始祖朱期昌1148年北宋南渡迁江宁府句容县通德乡(朱家巷),至第七世朱初一(朱元璋祖父)迁江苏盱眙第八世朱世珍(朱元璋父亲)迁安徽钟离(今凤阳县大庙镇)。朱元璋小名“重八”,至朱元璋确是第九代了(如常遇春父常六六,祖父常重五,曾祖父常四三,高祖父常三一。安徽怀远常氏1157年北宋南渡自南阳镇《山东微山湖北南阳湖中一岛屿,应属滕县。》迁怀,至常遇春是第七世。)。朱元璋的先祖也居住在微山湖西部丰县沛县一带,从北方南迁,也应该在那个年代。

朱元璋的家乡是濠州钟离太平乡,即今安徽省凤阳县。朱元璋,原名重八,参加农民起义军后改名元璋,字国瑞,元末农民起义军首领,明朝开国皇帝,史称明太祖,卓越的军事家、战略家、统帅。

凤阳的历史:凤阳古为淮夷之地,春秋时名为钟离子国,隋称濠州,历唐、宋、元三朝未变,明洪武七年朱元璋为家乡赐名“凤阳”,沿用至今。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凤阳在历史上,古有“帝王之乡”之名,今有农村改革“大包干”发源地之誉,古今故事众说纷纭,历史文化底蕴厚重。

燕王扫北时间

燕王扫北:1400年至1403年,历时3年之久。

燕王扫北简介:

1400年4月6日(明建文帝二年农历三十日)始,双方几十万大军在滹沱河沿岸展开激战,其中正定府所属各县是这次战争的主要战场。双方在此进行了长达一年之久的"拉锯式"争夺战,最后燕王朱棣获胜,明朝庭军部都督被擒,主帅耿炳文逃入正定闭门固守。建文帝又令李景隆为大将军,率兵50万攻打燕王,欲挽败局。但因将士多属临时拼凑,号令不一,指挥不灵,一战即溃。而燕王且追且战,相继攻入南京,建文帝自焚而亡。1403年朱棣登帝位,改号永乐,后又迁都北京,是为明成祖。历史上称此事为"靖难之役",民间俗称为"燕王扫北"。

1400年4月6日。燕王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名朱棣,领重兵镇守大都(北京)。朱元璋长子朱标早逝,朱元璋死后,其皇太孙(朱标次子)朱允炆继皇帝位,年号建文。建文帝即位后,与侍臣密谋削藩之策,企图改封朱棣于南昌。

燕王朱棣本来就对朱允炆继承皇位不满,便以“诛奸臣,清君侧”为借口,起兵反抗。

建文帝得知,便诏集山东、河南、山西三省兵将30万人,自太行山以东,陈兵于滹沱河沿岸,企图阻止燕王朱棣南下。

历史上以北京为都城的朝代有哪些

金朝(1153-1214年),一共61年,后迁都汴梁。

元朝 忽必烈 (公元1267年)在金中都城(今北京)东北另筑新城,至元九年(公元1272年)改称大都,成为元朝的. 明朝 朱元璋 在公元 1368年在应天府(今南京)建立明朝。年号洪武。后因靖难之役.朱棣登基.年号永乐.1421年迁都顺天府(今北京),南京应天府改为留都. 清朝.努尔哈赤 1616年建立王朝称汗,国号金,史称后金,定都于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新宾县 )1644年,原明朝将领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打败李自成的大顺军,随后多尔衮迎顺治帝入关,并迁都北京. 民国(1912-1928年),一共16年,后改变成南京。中华人民共和共1949 到如今

朱元璋立国是哪一年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原名朱重八、朱兴宗。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人。

明朝开国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243]年号“洪武”。

朱元璋二十五岁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

至正十六年(1356年)攻占集庆路,改名应天,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称吴王。

他陆续消灭陈友谅、张士诚等割据势力,并在吴元年(1367年)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为号召,派遣徐达、常遇春举兵北伐,以推翻元朝统治。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即皇帝位于应天府,国号大明,年号洪武。[5]同年秋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

其后平定西南、西北、辽东等地,最终统一全国。朱元璋在位期间,政治上,强化中央集权制度,废除丞相和行中书省,设三司分掌地方权力,严惩贪官和不法勋贵[7];军事上,实施卫所制度;经济上,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兴修水利,减免赋税,丈量全国土地,清查户口等;文化上,紧抓教育,大兴科举,建立国子监培养人才[10];对外关系上,确立“不征之国”。

在他的统治下,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史称“洪武之治”。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逝,享年七十一岁,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庙号太祖,葬于明孝陵。传位太孙朱允炆。

1368年

1368年1月23日,朱元璋击破各路起义军后,在南京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

朱元璋(1328——1398),名重八,又名兴宗,字国瑞,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人。出身贫农家庭,小时候曾在直觉寺作过和尚,1352年(元至正十二年,距今已661年)参加嚎州郭子兴部红巾军。

1355年(元至正十五年)韩林儿在毫称帝时封他为左副元帅。朱元璋军纪严明,又知人善任,文官冯国胜、李善长等都为他出谋划策,勇猛善战的常遇春、胡大海等都来投奔他。

1356年(元至正十六年)攻下集庆(今江苏南京),废除了元朝的一些苛政,命请将屯田。后来又接受了朱升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壮大了自己的势力。1367年(元至正二十七年),朱元璋决意北伐,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口号。

1368年正月,北伐军进占大都,结束了元朝的统治。

1368年1月23日(明洪武元年正月初四日)建立了明朝,改元洪武,定都南京。

朱元璋立国是在1368年。

他在当时的中国建立了明朝,结束了元朝统治。朱元璋自封为皇帝,定都于南京,并开始进行各种改革和重建工作,以巩固他的统治。他采取了多项政策来加强国家的军事、行政、经济和文化发展。明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历史的新篇章,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朱元璋在位期间,致力于国家的繁荣和发展,为后来的明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明朝。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元末爆发红巾起义,朱元璋加入郭子兴队伍。1364年称吴王,史称西吴。1368年初称帝,国号大明,定都南京;1421年朱棣迁都至北京,以南京为陪都。明初历经洪武之治、永乐盛世、

朱元璋什么时候进的北京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命大将徐达北征公转杨朝,都成大都寂,今天的北京城,并将大都改为北平府,1427年明成祖朱棣将都城从南京迁到北平,并将北平改为北京,由此可见,北京最早于1368年9月12日称北平,后于1427年,作为明朝的都城,改名为北京。

燕王扫北朱元璋多大了

朱元璋死于1398年6月24日,享年70岁。

民间俗称的“燕王扫北”,是历史上朱棣争夺帝位的“靖难之变”,发生于朱元璋死后。

燕王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名朱棣,领重兵镇守大都(北京)。朱元璋长子朱标早逝,朱元璋死后,其皇太孙(朱标次子)朱允炆继皇帝位,年号建文。燕王朱棣以“诛奸臣,清君侧”为借口,起兵反抗。1403年朱棣攻入南京,建文帝自焚而亡,朱棣登帝位,改号永乐,后又迁都北京,是为明成祖。

中国古代历史上是谁建了北京城

北京有据可查的第一个名称为 “蓟”,是春秋战国时燕国的都城。辽金是将北京作为陪都,称为燕京。金灭辽后,迁都于此,称中都。元代改称大都。明成祖朱棣从南京迁都于此,改称“北京”。名称一直沿用至今。1949年设为直辖市。取全称中的“京”字作为简称。

北京城,是元朝忽必烈1260年迁都燕京,在原金中都城址的东北侧兴建的都城,后来到明清两朝在元大都基础上扩建形成的现在北京城 。

由元朝中书省官员刘秉忠营建都城的总负责人,阿拉伯人也黑迭儿负责设计。

那么不得不说北京城郭的由来。

相传黄帝曾率本部落和炎帝部落在现在北京附近的逐鹿打败九黎部落,并建立部邑。黄帝的孙子额项曾到幽陵祭枢,即北京地区的总称,到帝尧时代才建立幽都,即古代北京,才出现城郭。

在公园前1122年,周武王灭商后,封帝尧后代于蓟,后来燕侯吞并了蓟,就以蓟为中心,建立自己的国家,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燕国的都城——蓟城,那个时候北京叫蓟城。
战国时期燕国都城——蓟

北京城发展壮大是南宋时期,金朝迁都燕京,更名为“中都”,在辽国陪都南京扩建而成,但是,在1215年被成吉思汗的蒙古军队攻陷之后,城池被摧毁。

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为了进一步统治中原地区,将统治中心南移到现在的北京城,也就是金中都,因为战火金中都被摧毁,做为一国之都无法承担都城职能,便下旨修建新的宫殿与都城。

在刘秉忠主持下,在原金中都城址的东北侧选址,阿拉伯人也黑迭儿,按照中国传统建造,设计了元大都,大都城设计参照《周礼.考工记》中“九经九纬”、“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原则,规模宏达,规划严整,设施完善。

为了保障都城的供水,郭守敬担任都水监,修治元大都至通州的运河,并打通了京郊西北各泉与通惠河的链接,作为上游水源。
元大都规划图

元大都于1267年开始动工,历时二十余年,完成了宫城、宫殿、皇城、都城、王府等工程的建造,大都新城周长28.6公里,面积约50万平方公里。

明于永乐十九年(1421年)迁都北京,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建成,形成了现在的北京城。

清代完全沿用明朝的都城,没多大的改变。皇城与紫禁城都是明朝修建。

现在的北京城形成,是在元朝刘秉忠主持下、阿拉伯人也黑迭儿设计,大规模修建,明朝在此基础上扩建,清朝到现在一直沿用。

?我们知道有句话叫做“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其实北京城也不是一天建成的。

真正的北京城可以从公元1267年建设的元大都算起。当年元朝的总设计师刘秉忠依照《周礼·考工记》在什刹海边儿上另建了一座新城,四四方方的城厢,东西南北向笔直的马路和四方形的四合院从那时就开始建造了。元大都分为宫城、皇城和大城三重,规模大大超过金中都,其东西城的位置分别相当于今北京东西城的旧址,南城墙位于今天的长安街一带,北城墙则在今北京德胜门和安定门外,那里还残留着元代土城墙的遗迹(今已修为“元大都遗址公园”)。元代的皇宫以琼华岛为中心(即今天北海琼华岛的前身),修造了大明宫(今紫禁城北面)、隆福宫、兴圣宫(今北海西侧),形成三宫鼎立的格局。 ??

朱元璋建立明朝建都南京后,由于元大都是前朝的皇宫,既没有人住(也不敢有人住),加上没人管理,慢慢就荒废了。朱棣夺取皇位后,鉴于威胁明王朝的主要危险仍然是来自塞外的蒙古族残余势力,就决定迁都北京,于是下令大规模营建北京城和新皇宫,就在元大都的旧址上开始建造新皇宫。从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才基本上竣工,工程前后延续了十五年之久。并于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迁都后,又兴建了天地坛、先农坛。1436年至1445年,明英宗朱祁镇又对北京城进行了第二次修建,增建了九门城楼、瓮城、箭楼等建筑。

北京城建成后,曾多次面临蒙古瓦剌部的入侵,1476年有人提出在京城外加筑外城的建议。1550年(嘉靖二十九年)开始修筑前三门外的关厢城(三座独立于城门之外的小城),但由于需要拆毁的店铺民房甚多,民情汹惧,工程不久即停止。1553年(嘉靖三十二年)又决定利用元大都土城遗址,四面环绕修筑京城外郭城。最初规划的外城长七十里,东西十七里,南北十八里,设城门十一座、敌台一百七十六座,西直门外和通惠河设置水闸两处,其他低洼地带设置水关八处。由于工期浩大,在严嵩的建议下改为先修筑南面,将正阳门外的大片繁华市区包入,得到嘉靖帝的许可。后因用兵频繁,再加上1557年紫禁城大火灾后将财力物力集中于宫殿的重建,因此外城一直没有再筑。1564年增筑外城各城门的瓮城。 由此形成的北京城布局此后一直延续了近400年。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