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人对项羽乌江自刎的评价 历史人物对刘邦项羽的评价

目录导航:

  1. 历史文人对项羽乌江自刎的评价
  2. 刘邦项羽的人物性格分析
  3. 鸿门宴中怎么评价项羽和刘邦
  4. 司马迁如何评价刘邦
  5. 比较分析《史记.项羽本纪》中刘邦和项羽的人物形象
  6. 该怎么评价刘邦和项羽
  7. 历史上关于谈论刘邦项羽的诗词,知道的可以说下吗
历史文人对项羽乌江自刎的评价

要评价一个人,看他的所作所为。

刘邦,天下苦秦久矣,是很体恤老百姓的,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此乃为约法三章,收拾人心。民心所归。

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以东。残暴毕现。且使天下人大失所望。

孰好孰坏,一言蔽之。项王身首异处,少人怜之矣。

历代对项羽乌江自刎相关评价汇总如下:
1、刘邦:
“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2、司马迁:
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
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3、郭嘉:
昔项籍七十余战,未尝败北,一朝失势而身死国亡者,恃勇无谋故也。
4、诸葛亮:
昔在项羽,起不由德,虽处华夏,秉帝者之势,卒就汤镬,为后永戒。
5、范浚:
若籍则无能有是,得范增不能用,得陈平不能用,得韩信不能用,皆使之怨偾弃去,徒以匹夫小勇,欲决雄雌于挑战间,至力蹙势穷,犹将驰杀一二汉将,以见枝能,此楚所以失天下也。
然则籍之亡也,又胡望乎天哉?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项氏,芈姓,名籍,字羽,楚国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他是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代表人物(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 的军事家,也是以个人武力出众而闻名的武将。李晚芳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项羽早年跟随叔父项梁在吴中(今江苏苏州)起义反秦,项梁阵亡后他率军渡河救赵王歇,于巨鹿之战击破章邯、王离领导的秦军主力。秦亡后称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实行分封制,封灭秦功臣及六国贵族为王。而后汉王刘邦从汉中出兵进攻项羽,项羽与其展开了历时四年的楚汉战争,期间虽然屡屡大破刘邦,但项羽始终无法有固定的后方补给,粮草殆尽,又猜疑亚父范增,最后反被刘邦所灭。公元前202年,项羽兵败垓下(今安徽灵璧县南),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边自刎而死。

本来有着得天独厚优势西楚霸王为何落得自刎乌江的下场?深度解析!

用人疑虑:正是项羽给我们后人一个非常好的认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项羽有一个很有才略是谋士那就是范增,我们所熟知的鸿门宴就是他精心设计的“大作”,只可惜项羽不听良言功亏一篑。第二次就是在刘邦被包围时,面临着穷途末路,项羽被陈平(此前项羽的谋士)使用的反间计,使得项羽不信任范增不去给身处困境的刘邦致命一击,在一次错失良机!

施小利,大功吝啬!

在有一次刘邦被击败逃亡的时候,项羽派丁固前去追杀落魄的刘邦,最后追上了,然后短兵相接。刘邦在这个非常狼狈的时候说:两贤岂相厄哉。意思说英雄惜英雄,你放我一马可好。在这种情况下面丁固竟然把刘邦给放了!这正是项羽吝啬封赏造成的最大错误!

项羽只封王自己亲信,非亲信的地方实权派一概不封,所以得罪了天下人。勇士为你在刀口上舔血,你却眼睛里面只有自己的利益,封赏反复无常!凝聚力下降,反倒是刘邦那边论功行赏那行跳槽过去的贤士不亦乐乎!

英布为项羽征战,屡立大功,却没有得到好的奖赏。恰好此时,刘邦派随何以优待游说,于是英布就离开了项羽,因为不得势。项羽公元前206年分封十八路诸侯时,封英布为九江王,英布摇身一变由一介白衣,一个将军成为裂土封王的君主。在项羽对其起疑心后后叛楚归汉,汉朝建立后封淮南王,与韩信、彭越并称汉初三大名将。

项羽认为经营天下靠武力,对于自己的错误不懂得反省,把失利责任归结于别人!拥有百万雄师是当时最强大的军事集团,到最后只剩下几十位部下被围困在江边!这种大起大落后的体验下即便是霸王也难免会心生失落,这种大势已去的渺茫感。

在这种强烈落差,和大势已去的现实里,自刎是项羽为了保护自己西楚霸王这冠头衔最后的倔强,和身为王者不愿做战俘或逃亡者最后一次体面!



我感觉当他站在乌江边,过了岸就是江东,但是他又怎么不会想起他当初从江东带出的八千子弟兵,而如今回去只剩下他一人,他不但没有保住他的兄弟们,他更没有保住他的女人虞姬,如今他不过孤寡一人,就算江东的人原谅他,他也过不去心那一关,并且我认为,当他看到所有曾经跟随他的人死去后,看到楚汉之争这么多年,自己心中也应该有种内疚了,经历了那么多,多少人因为楚汉之争而牺牲,他的放弃,也不时解救了天下苍生。

公元前202年,英雄一世的西楚霸王项羽被“兵仙”韩信十面埋伏,在四面楚歌中输掉了垓下之战,又因突围失路,仅剩的28骑也被围困在东城外的一座小山上。项羽在穷途末路之时再次表现了他无敌战力,击杀汉军近百人,突围到了乌江岸边。滔滔江水之上,只有一叶扁舟,若他乘舟东去,当有一丝生机,日后东山再起也未可知。然而骄傲的西楚霸王,最终放弃了这最后的机会,选择和自己的荣耀一起终结在滔滔的乌江水边。对于项羽乌江自刎,历史上无数文人墨客都为之唏嘘感叹,对此事的评价也大概分为三种:

第一种: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作为婉约派词人的代表,李清照的笔下能写出如此慷慨激昂的语句,显得极为难得。公元1127年,也就是靖康之耻发生的那一年,他丈夫身为健康知府,却临阵脱逃,李清照深以为耻,在逃到乌江岸边时作出了这首千古名篇。在《夏日绝句》中,李清照对西楚霸王项羽在失败后,不肯苟且偷生一事做出了极高的评价,认为这是一种无畏生死的气魄和无所畏惧的人生姿态。项羽在失败时表现出的异乎寻常的英雄气概在宋廷南渡时尤显可贵,与宋朝君臣一味逃跑的无耻行径形成鲜明对比。

第二种:杜牧《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牧对项羽自刎采取了批判的态度,认为他胸襟不够宽广,不能忍辱负重,不能把握时机,缺乏远见卓识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在失败之后不思重整旗鼓,东山再起,反而选择逃避,选择自刎,是一种十分不“男人”的行为,也是一种缺乏“大将气度”的表现。杜牧认为,胜败是兵家常事,真正的英雄应该能“包羞忍耻”,能屈能伸,如果项羽回到江东,像越王勾践那样卧薪尝胆,再次聚集八千江东子弟,卷土重来,再次与刘邦、韩信一战,胜负犹未可知。项羽拔刀自刎,等于自己承认了失败,放弃了希望,是一种逃避和懦弱的行为。

第三种:王安石《乌江亭》。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与杜牧表现的唐代诗人的浪漫与激情不同,王安石以宋代士大夫的冷峻和沉矜的思维,指出项羽失败是历史的必然,项羽乌江自刎不过是顺应了自然。作为一个政治家,王安石表现出了应有的客观与冷静,他从军事得失、人心向背等方面,全面分析了项羽失败的必然性,认为项羽这样一个人心尽失且又执迷不悟的人,纵然能逃得一命,也不会再得到江东子弟的支持,卷土重来之说,实属痴人说梦。

时代不同、背景不同、人生轨迹不同、社会环境不同、所处立场不同,想要表达的思想也不同,自然对同一件事的看法自然也不相同。在军阀割据的晚唐,杜牧很想重整山河,自然认为项羽应当能屈能伸,功业为重。而在靖康之变后的南宋,李清照则更希望宋庭能有项羽那样刚强不屈,与土地百姓共存亡的气节。在我看来,项羽自刎本身的是是非非并没有那么重要,而对这件事的思考是否超越前人,是否结合实际,是否对我们有所帮助则更为重要。对项羽这样一个悲剧式的英雄,我更愿意认为他在乌江自刎,是他悲壮激烈的英雄主义绝唱和他英雄人生的完美谢幕。

项羽的悲剧是注定的,可能项羽做的最对的事就是自刎而死。项羽作为项燕的孙子,自身带有浓厚贵族气质。而刘邦祖上就是普普通通的农民,甚至刘邦连个大名都没有,被叫做刘季,也就是刘三。刘邦出道前做过最大官就是亭长,平时就是地痞小混混,连刘邦父亲都瞧不上刘邦。项羽从内心深处根本看不起刘邦,认为刘邦就是一群乌合之众,根本无法与项羽正规楚军对抗。项羽输就输在自己军事天才,政治侏儒。项羽在巨鹿之战达到人生巅峰,但自此以后项羽在政治上犯了一系列错误。第一坑杀二十多万秦国降卒,这使得项羽落下恶名并与这二十万降卒关中父老结下血海深仇;第二纵兵劫掠关中使得其他关中百姓彻底倒向约法三章刘邦那里;第三鸿门宴放过自己最大竞争对手刘邦,纵虎归山;第四分封诸侯主动放弃关中而留给三个完全失掉人心秦朝降将,等于把关中拱手让给虎视眈眈深得人心的刘邦;第五擅杀义帝使自己彻底失去政权合法性,给了刘邦很好大借口;第六不善于经营后方,导致自己的军队经常处于后方缺粮状态,这也是项羽失败直接原因;第七不能知人善用,像刘邦大重要人才韩信张平邓开始都是项羽部下,项羽只会重用自己项家军的人,导致真正人才纷纷流失,项羽最后成了孤家寡人。项羽以上缺点导致项羽只能胜利不能失败,一旦失败就是土崩瓦解。所以项羽乌江自刎也是人生最好的结局了。

项羽的确自刎,但不是自刎乌江!

我们寻找一个历史问题的答案不仅要结合历史还要结合现在。关于项羽的死,司马迁说的很清楚,身死东城!不论是在<项羽本纪>还是<高祖本纪>当中都非常明确的说了是身死东城!而没有说项羽自刎乌江!那么史记当中有没有提到乌江呢?提到过!那就是项羽赠白马给乌江亭长,凭着这一点是不能得出项羽自刎乌江的结论的。我们说项羽带着100多名将士凌晨冲出重围,最后跑到东城的时候只剩下八人。由100多人打到只剩下八人,这中间经历了多么残酷的战事可想而知!其次从东城到乌江还有一百多里的路程,别管什么千里马还是万里马都不可能支撑他跑到乌江去的。况且刘邦的军队在东城已经追上项羽,不可能再追一百多里地!

为什么出现自刎乌江的传说呢?这当然也是源于史记,史记记载赠骓赠乌江亭长,这只是作者描写项羽的一种艺术手法而已。我们知道,司马迁是非常赞赏项羽的,不然也不会把他写在本纪,正是因为很欣赏项羽,所以对项羽的死非常惋惜,于是写了神来之笔,替项羽描绘了一个白马赠亭长的故事罢了。关于司马迁的这种描写手法我们可以在他的其他文章中看到。




刘邦项羽的人物性格分析

刘邦 狡黠,知人善用,敢不耻下问,无能善任,敢于听意见,不感情用事,冷血无情,舍得一身剐 项羽 霸气外露,英雄气概,重情重义,但却刚愎自用,妇人之仁,为渊驱鱼,

鸿门宴中怎么评价项羽和刘邦

项羽和刘邦同为王,但是他们却孑然不同。鸿门宴这篇文章就是项羽和刘邦在灭秦之后长达5年之久楚汉之争的开端。鸿门的一宴,虽是开端但是却似乎预示着这场斗争的终结。

项羽无论是在鸿门宴的前夕还是在宴会过程中表露出来很多的悲剧心情,而刘邦不同,他擅长利用别人的弱点,他在宴会上利用了项羽的这一点性格的弱点使将要发生的危险化险为夷。

尤其是刘邦的一席话,十足表现了大丈夫能屈能伸,刘邦从小就是个诡计多端的人,他的话使项羽动了不忍之心。项羽可以说是个善良或者容易被假象所迷惑的人吧,至少他听说刘邦籍吏民,封府库,专等将军这些陈词后杀刘邦的心动摇了。而刘邦在套出曹无伤泄露秘密后,回倒了军营后立即杀了曹无伤。这和之前的形象判若两人,所以刘邦是狡猾的。

有些人说项羽在鸿门宴上没有杀死刘邦表现了他的“妇人之仁”但是后来苏轼却评价说他表现的是“君子之度”。他的做法,不同的人看来就有不同的评价。

无论项羽是否是君子或者懦弱,最后不可否认的是他自尽了!刘邦利用他的狡猾也好计谋多也好,最终他胜利了。这些已经是史实了。

所以,在这鸿门宴中他们早已表现出自己鲜明的性格特点,也许是这性格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各自的命运吧!所以说性格决定了命运!

项羽妇人之仁从此开始失掉一切,刘邦流氓无赖由此开始称王;鸿门宴是二人命运的转折点

第一,项羽的个人品质造成了他的失败。首先项羽绝非智力低下,正相反,司马迁认为他才气过人。刘邦也认为在勇悍仁强方面自己非项羽可比,对此韩信亦有同感。但项羽这种过人才华并没有给他带来帮助,反而使他成为直继暴秦的统治者。项羽的本性是极度自负。陈平对其鉴定为“不能信人”、“意忌信谗”。在项羽眼里,他人均不足道,所以他事必躬亲,弄得自己很辛苦。这使人联想起秦始皇。侯生、卢生有言:“始皇为人,天性刚戾自用,以为自古莫及己……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项羽也是逢战必到,疲于奔命,最后又中了陈平的反间计,更加形单影只,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独夫。司马迁评秦始皇曰:“自以为功过五帝,地广三王,而羞与之侔。”评项羽曰:“奋其私智而不师古。”其次是苛察。苛察大概是项氏家风。其叔项梁起义后不久拒绝一门人求职时指责对方某时未办好某事,是为其证。日后,殷王司马昂叛楚,项羽派陈平等击降之。不久,司马昂降汉,项羽就要追究上述军事行动的参与者,导致陈平归汉。相形之下,刘邦的部属中有许多人曾反对过他或投降过项羽,均未受追究。所以,项羽虽常胜,人却越打越少;刘邦虽常败,人却越战越众。又其次,项羽继承了赵高的一套统治术。赵高曾献计于秦二世,说欲巩固其统治,唯有贱者贵之,贫者富之,远者近之。项氏在分封时正是这样干的。他将原来的齐燕之王分别贬为胶东王、辽东王,而将齐燕之将分别封为齐王、燕王。正是这种统治术,迅即酿成了不安定因素,并最终断送了项氏统治。经历过暴秦统治的广大人民是绝不能忍受项氏统治的。天份反成事业之累,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第二,项羽现象提出了历史人物作用的阶段性命题。彼得原理有无能极一说,即某个系统里的人达到其力难胜任的岗位,不称职现象便随之产生。项羽的情况正合此理。可以说,在反秦风暴中,如果没有项羽的摧枯拉朽之力,其成功是不可想象的。他在夺权前对形势的正确判断,在救赵时的果敢绝决,奠定了其历史地位。但以此为限,其后的局面就非项羽所能胜任。归降的二十余万秦军,既是项羽的最辉煌胜利,也成了他失败的开端。这些与诸侯联军人数相去不远的俘虏,如果不杀,总是心腹之患。而一旦杀降,项羽就失去了道义上的支持,并且无法在关中立足。又如分封,也非项羽份内事,项羽挟威势强行包办,弄得怨声载道。于是,项羽就从顺应历史潮流走向了反面。对此,项羽本人固然有推卸不了的责任。他以为自己既然在军事上有一套,其它方面估计也差不了。耐人寻味的是,时过两千年,项羽的思维方式在中国仍可以大行其道。生活中经常能看到某些领域的成功人士,情不自禁地要对各种事物指点江山。那么,项羽同时代的人默认了他的自负就不足为奇了。但事实让天下及项羽本人大失所望。如果项羽当时不去争夺支配权,他肯定不会迅即覆灭。或许应了老子的一句话,“知止可以不殆”(王弼《老子注》)。可惜,项羽及其它情形相类者当时绝不会有这份自觉。人类注定要在错误中成长。最后,项羽蔑视知识或代表了一定的中国社会情绪。少年时代,项羽学书学剑学兵法均浅尝辄止。在项羽眼里,“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可见,知识在其心目中一文不值。项羽抹杀义帝的功绩一事更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中国社会对知识的情绪。他说:“身被坚执锐首事,暴露于野三年,灭秦定天下者,皆将相诸君与籍之力也。”话虽说的有力,可却不是事实。义帝是在项梁败死,楚国受重创之后出面主持大计的,他亲自布署了攻秦的两路人马,完成了陈胜、项梁未能完成的大业——灭秦。设想,如果印刷厂厂长出面否认一本畅销书作者的作用,建筑队长出面否认一个杰出建筑的设计师的作用,一定没有人会信以为真。但项羽的上述言论却能深得人心。甚至司马迁或者都被其骗住,《史记》就没为义帝立传。无独有偶,刘邦定天下论功行赏厚封萧何,遭到武将们的抵制。深究起来,对项羽的歧读皆源于司马迁的记叙。特别是将刘项二人相互参看时尤其如此。当司马迁着力描摹时,项羽总是威武雄壮,气势夺人;刘邦则平淡无奇,甚或猥琐。于是便有阮籍登广武战场“世无英雄,使竖子成名”之叹。确实,刘项相争,项羽处处压刘一头。然而,项羽的刚猛无俦恰恰是逆时代潮流而行。所以,虽然频频取胜,却最终魂断乌江。欲读通项羽,必须读司马迁为刘项二人各自所下的赞语


司马迁如何评价刘邦

司马迁记载道:“高祖为人,……仁而爱人。”[6]这种仁而爱人的表现在史料中比比皆是:最初体现在为官府送徒咸阳途中纵囚。继而表现在初起沛时不愿意接受沛令之职。刘季曰:“天下方扰,诸侯并起,今置将不善,壹败涂地。吾非敢自爱,恐能薄,不能完父兄子弟。此大事,愿更相推择可者。”[7]注意,刘邦之辞为首,与曹参、萧何之辞为首有所不同,萧曹二人之辞,是恐事不成,秦王朝种族其家,而刘邦之辞,没有个人的因素在内。最为典型的则以入关灭秦,与秦人约法三章,悉除去秦法,不受秦民犒赏;再则是汉七年,刘邦击韩王信还咸阳,“见宫阙壮甚,怒,谓萧何曰:天下匈匈苦战数岁,成败未可知,是何治宫室过度也?”[8]最后,在汉十二年过沛,父老留饮,刘邦说:“吾人众多,父兄不能给。”[9]不愿过多打扰家乡父老,显示出对家乡人民深厚的体恤之情。凡此种种,并非作戏,而是出自一片赤诚。

说到刘邦的仁而爱人,可能有必要将当时人对项羽的评价作个比较。萧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10]韩信曰:“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弊,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11]陈平说:“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今大王慢而少礼,士廉节者不来。然大王能饶人以爵邑,士之顽钝嗜利无耻者,亦多归汉。诚各去其两短,袭其两长,天下指麾,则定矣。然大王恣侮人,不能得廉节之士。”[12]郦食其说:汉王“收天下之兵,立诸侯之后。降城即以侯其将,得赂即以分其士,与天下同其利,豪英贤才,皆乐为之用。……项王有倍约之名,杀义帝之负。于人之功无所记,于人之罪无所忘。战胜而不得其赏,拔城而不得其封,非项氏莫得用事。为人刻印,而不能授。攻城得赂,积而不能赏。天下畔之,贤才怨之,而莫为之用。故天下之士,归于汉王,可坐而策也。”[13]高起、王陵说:“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14]以上诸说,实际上是待人之道,而不是爱人。尽管如此,还是可以从中看出刘、项的本质差别。刘是与天下同利,项则专利己一人。有此前提,项的爱人,毫无实质性内容,更多的是表演的成分;而刘则尽可能多的使天下人得益。这种待人之道,其傲慢于人无实质性损害,其推利及人,则给人极大的实惠。这也正印证了刘邦的仁者之心之性。正因为有这种

比较分析《史记.项羽本纪》中刘邦和项羽的人物形象

从史实角度看

1、项羽曾是一时豪杰,自命“西楚霸王”,也算是有国有号,自成一朝;

2、“本纪”并不是划分人物身份的标准,只是给这个人物在历史上的定位,认为这个人物在史上的作用很大,功同帝王,不一定要非是帝王(起码司马迁是这么定位的) 从作者感情来看: 1、司马迁是同情和赞赏项羽这个悲剧英雄的,在人格方面他是远远大于汉祖刘邦的; 2、司马迁不会因为生活在汉朝统治下而屈节缩改史实.这正显出他人格的高贵来.

该怎么评价刘邦和项羽

我认为刘邦和项羽都是英雄,只不过一个是平民出身的英雄,一个是贵族出身的英雄罢了。刘邦本是默默无名的农家子弟,非将帅之才,但他却有平凡人的不怕输、输的起的性格。在他的军事生涯中,屡战屡败,但从不服输,最终一胜而定天下,而项羽乃名将之后,声势如日中天,傲视天下,却经不起失败的考验,乌江自刎。如若渡江而去,重整旗鼓,来日再战,鹿死谁手,犹未可知。所以刘邦和项羽的成功或失败,皆性格使然,后人多喜欢霸王的傲气与多情而不喜刘邦的流氓习气则大可不必。我认为这正是平民性格战胜贵族性格的经典。

项羽比刘邦的出身要高贵,性格没有刘邦无拘无束。我为什么要提出这一点呢?因为在古代,现在有些时候也一样,出身很重要,重要到比命还值钱。

项羽接受不了失败,他的出身和性格决定了他的一生。相反刘邦,出生市井,无赖之徒,结局怎么样呢?因为他接触到的,经历到的都是最底层的生活和苦难,人情世故易如反掌。最重要的是,刘邦能沉住气,能隐忍,会用人,这是项羽不可比的,也是性格上的缺失。

再说一句别的话,观察下自己身边的有钱人,哪个不是头脑灵活,左右逢源,小时候调皮捣蛋的。

我也希望大家都能学习刘邦的性格,大大咧咧的,粗中有细,不计较的就放过,该和朋友分享的就分享。

项羽是英雄刘邦是枭雄,所以刘邦得了天下项羽失败了。

刘邦和项羽的性格有很大的差别,刘邦百折不挠,虽然多次失败甚至有时候输得裤衩子都没有了但是每次却都能够再次站起来。而项羽自起兵以来只输了一次就是他死的那一次,项羽无颜面对江东父老而乌江自刎,但是刘邦每次失败都能够再次拉起一直队伍,这就是刘邦和项羽最大的不同。

这个刘邦项羽两个人的成长经历有关,刘邦只是泗水亭亭长,是个小吏,在社会中摸爬滚打无论是为人处世还是厚脸皮都是一流的,不得不说厚脸皮的人就是能够吃的开,项羽就不行了,比如鸿门宴中刘邦已经去赴宴,在项羽军中杀了他又能如何,但是项羽白白放走了刘邦,为何犹豫不决?爱面子罢了,其实觉得自己邀请的人杀死在自己的营中,这传出去别人岂不说我西楚霸王无容人之心?岂不说明我怕了那刘邦。

项羽是大将项燕的后代,楚国贵族后裔,他的心中有原来贵族那一套,比如秦国灭亡以后项羽并没有称帝,而是分封诸王自己做个西楚霸王,搞原来的战国那一套,因为从小没受过什么挫折,比如彭城之战,项羽三万人对方有五六十万照样发型了,所以养成了项羽不可一世的性格。

所以项羽输了,刘邦赢了,不过我是很佩服项羽的,真豪杰。


刘邦项羽,楚河汉界,这段历史或多或少人们都了解一些。不管您知道的有多少,我只想分享一点关于这两位历史名人的故事和自己的一点心得。

咱们先从刘邦说起。亭长刘邦变成汉高祖刘邦,在我看来是一分天注定、九分靠打拼。这一分天注定其实指的就是秦末天下大乱局势,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刘邦项羽最后接过大旗,没有这是动荡的局势,村长刘邦依旧会是村长刘邦。

刘邦从沛县弄走吕后;后又被项羽追的四处逃命,为了提速一脚把亲生儿女都给踹下了马车;再到项羽威胁着要把他爹给炖了,刘邦还大声喊到记得分他一碗肉汤。诸如这些事件,人们习惯了把刘邦当成“流氓”。草莽出身他,的确有太多地方像流氓。

当然,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面孔,刘邦就深谙其理。比如,张良,萧何,韩信不再多说。

当“流氓哥”碰到了“君子”项羽精彩的历史就开始上演了。

项羽,楚国名门之后。秦始皇灭六国时,楚国名将项燕就是项羽的直系亲属。王翦对项燕,结果楚灭燕死。

其后趁着陈胜吴广闹革命,他跟叔叔项梁也就举起了反秦大旗。凭借着天生神力,其实武功招式一般般,很快就崭露头角,直到最后杀掉宋义,才逐渐成为最后的西楚霸王。

项羽对秦是恨之入骨,因为不仅有国仇更是有家恨。在这样的动力下,项羽成了灭秦的急先锋,与章邯大战数次最终灭掉了秦。乱世之中,项羽也成了实力最为强大的那一个。到最后确却败在了刘邦之手,这又是为何?原因历来众说纷纭,不过在我看来怪就怪项羽太君子。

鸿门宴如果不君子,何必要试探刘邦,随便找理由就是一刀完事,何有后来的楚汉之争!

垓下之围失败又如何,厚着脸皮渡过乌江,凭借着楚霸王的名气卷土重来又有何难?

历史是累累白骨堆积而成。“乱世出英雄”是有一定道理的,没有秦末这个乱世,又怎会有精彩的楚汉之争呢?但作为一个普通人我更想要平凡的生活。相比于“乱世出英雄”我更相信“宁作太平犬不作乱世人”!在此,感谢伟大祖国给我们提供的这份宁静美好的岁月!




历史上关于谈论刘邦项羽的诗词,知道的可以说下吗

《鸿鹄歌》两汉 · 刘邦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

《垓下歌》两汉 · 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霸王生就帝重瞳,力撼群山自作嵩。银戟划空狂似电,乌骓踏雪疾如风。关中烈火焚秦业,垓下悲歌失楚功。横剑问天魂不逝,江花江血满江红。

巍巍高帝具龙颜,不治营生治九寰。挥剑斩蛇兴沛县,揭竿逐鹿叩秦关。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三户亡秦信不虚,一朝兵起尽讙呼。当时项羽年最少,提剑本是耕田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