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攻打过阿拉伯人地区吗 忽必烈征战的历史

目录导航:

  1. 元朝攻打过阿拉伯人地区吗
  2. 忽必烈在蒙古语中表示什么
  3. 马可波罗第一季忽必烈黄凯旋哪国人
  4. 忽必烈主张什么
  5. 忽必烈手下十大猛将
元朝攻打过阿拉伯人地区吗

元代时期,蒙古族在中国境内建立了元朝帝国和中亚四个汗国,元朝没有打过阿拉伯人地区。

不是元朝,是蒙古帝国,元朝只是蒙古四大汗国之一。其他汗国还有钦察汗国、金帐汗国等,由于元朝由铁木真正式继承人忽必烈建立,所以算是其他汗国的宗主,但是等忽必烈死后元朝就控制不了其他汗国了。

蒙古帝国征战了很多国家,其中有一个国家是非常强大的,严格的意义上应该说,曾经是很强大的,这个国家就是阿拉伯帝国,曾经可以和强大的唐朝正面PK的帝国,并且还取得了一些胜利,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卵用,有句话说的好强盛必衰,最终阿拉伯帝国还是被蒙古帝国灭亡。

打过,元朝怎么吧阿拉伯国给灭了 元朝的统治阶层是蒙古的游牧名族,骑兵非常彪悍,就过去把啊拉伯给灭了。

攻打过

元朝的前身为大蒙古国,1206年成吉思汗铁木真建国时领有大漠南北与林木中地区即尼布楚地区,经由历代蒙古诸汗的经营及三次西征后,疆域东起日本海、东海,西抵黑海、地中海地区。

北跨西伯利亚,南临波斯湾,建立起横跨亚欧大陆的超级大国。成吉思汗时期分封东道诸王与西道诸王,东道诸王是铁木真之弟,大多分封于塞北东部与东北地区,从属性较强。

西道诸王则是铁木真之子,其中分封长子术赤于咸海、里海、巴尔喀什湖以北的钦察草原,后由拔都建立钦察汗国。

封次子察合台于锡尔河以北的西辽旧地,史称察合台汗国;三子窝阔台分封于乃蛮旧地,后由海都建立窝阔台汗国,塞北、汉地、东北、青藏及新疆东部则由幼子拖雷获得,后由元朝直辖。

元朝时没有攻打过阿拉伯人地区,但是蒙古帝国时期,曾经攻打过阿拉伯人地区,并统治了那里。

蒙古帝国最后一次西征是旭烈兀完成的。旭烈兀是拖雷之子,他和蒙哥大汗、元世祖忽必烈是兄弟,此人也非常勇猛。蒙哥继为大汗后,旭烈兀遵照其的旨意再次西征。这次西征,蒙古的主要目标是阿拉伯帝国,为了灭亡阿拉伯帝国,就需要通过西亚伊朗,当时,这片区域属于木剌夷的地盘,旭烈兀遂开始对木剌夷发起了进攻。

攻打木剌夷进展得很顺利,蒙古大军不仅攻破了木剌夷的都城,还抓住了他们的首领鲁克那丁,因为此人顽固不化,旭烈兀遂将其处死。公元1257年,蒙古开始进攻阿拉伯帝国,和木剌夷一样,阿拉伯帝国也是一个外强中干的国家。仅仅三个月,蒙古大军就攻破了阿拉伯帝国的都城巴格达。

蒙古帝国三次西征,皆取得了胜利,旭烈兀西征结束后,蒙古帝国的版图也基本确立。

忽必烈在蒙古语中表示什么

忽必烈是蒙古族人,所以“忽必烈”也是蒙古族的名字的汉译,它在蒙古语里原本意思是家业、血统的继承者的意思。“忽必”就是继承家业的意思,而“烈”就是“的人”。

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1215年9月23日—1294年2月18日),蒙古族,政治家、军事家。监国托雷第四子,元宪宗蒙哥弟。大蒙古国第五任可汗,同时也是元朝的开国皇帝。蒙古尊号“薛禅汗”。

忽必烈是蒙古族人,所以“忽必烈”也是蒙古族的名字的汉译,它在蒙古语里原本意思是家业、血统的继承者的意思。“忽必”就是继承家业的意思,而“烈”就是“的人”,有些类似于英语里的“-er”、“-or”等后缀。

忽必烈,有一个蒙古尊号“薛禅汗”,其中“薛禅”是贤者、智慧之类的意思。在蒙古族中,时常会在本名的后面加上社会称呼之类的后缀,“薛禅汗”就是忽必烈本名的后缀。再比如铁木真的“成吉思汗”,也是他的蒙古尊号,意思是“拥有海洋四方”,其中“成吉思”就是海洋、大海的意思。蒙古族因为自身民族的文化和历史传统,大多是以动物、日月、花草等各种东西来命名。比如,忽必烈的同母长兄蒙哥,“蒙哥”的意思就是苍穹、天空,再比如他们的父亲托雷,名字时指镜子,而祖父“铁木真”就是坚硬的铁的意思。当然,给子女以东西取名,其实寄托着深层寓意,就是希望他们像这些东西一样,像铁一样坚强,像镜子里的我一样,像天空一样广阔等。

此外,蒙古族名字也常常是直接就是父母的期望。比如“巴图”是“结实”的意思,“乌云”是智慧的意思,“斯琴”是聪明的意思,“高娃”是美丽的意思等。所以女演员斯琴高娃的名字就是父母希望她既聪明又美丽。

而“忽必烈”的名字,其实也是他的父亲托雷对他的美好期望,希望他可以继承大蒙古国。

忽必烈打日本为什么失败

忽必烈建立元朝后,曾经两次攻打过日本,不过最后都以失败告终。忽必烈想要攻打日本主要是因为,日本从唐朝以后一直没有臣服中国;日本是南宋的贸易对象甚至可能成为外援;日本也是元朝刚征服的朝鲜半岛的威胁。

1274年,忽必烈命令本来驻守朝鲜高丽的洪茶丘率领一万五千人,以及九百艘大小战船跨海出征日本。元军选择进攻的日本的北九州,在博多湾大胜日本。可是不久,出现了一次台风,元朝的战船大部分都遭到了失事或者损坏,据说大部分元军都淹死或者失踪,于是元军只能撤军返回。第二年,忽必烈见战争无法征服,就想派人去招降。可惜派去的礼部侍郎一到日本就被他们处死。因此,忽必烈十分恼怒,决定再次讨伐日本,当年就征调军队成立了征东行省,也叫日本行省,来主持攻打日本的军事行动。1281年,此时忽必烈已经灭亡南宋统一中国,他认为时机已到就开始了第二次东征日本。这次忽必烈出动了大约15万人,兵分两路。元军登陆后遭到了日本方面的截击,伤亡较大。之后海上的元军又一次遇到台风,因为战船是仓促建造所以此次损失更是惨重,于是第二次征讨再次失败了。据说忽必烈后来还想发动第三次东征,可惜没有实施。从两次失败可以看出,元朝的蒙古军队擅长的只是陆战,尤其最强大的是骑兵,但对于进攻日本这样的岛屿而言,他们并不适应。而这两次让元军损失惨重的台风被日本人尊称为“神风”。忽必烈的妻子是什么样的女人

蒙古族自古实行一夫多妻制度,而作为大汗更是有许多的后妃。而在历史上,成吉思汗除了以军事才能著称外,他的好色也是在史书上留名的。作为他的孙子,忽必烈也是风流成性,后妃大约有十个,其中最为出名的是察必皇后。

虽然在忽必烈登基了30年后,察必才正式被封为皇后,但她一直是忽必烈深爱的妻子。察必生性聪明,是忽必烈的贤内助,帮他处理朝政。此外,她也是一个勤劳俭朴的人,在后宫常常废物利用,比如把坏掉的弓弦重新煮了,织成绸布做衣服。

其中她有两件事情可以说是成就了忽必烈。第一件事发生在蒙哥在位时期,当时忽必烈因为四处征战,实力和威信都威胁到了蒙哥,因此被他解除了兵权。为了表明自己没有反叛之心,忽必烈只能把自己的妻子和子女送去做人质,察必当时默默地接受。第二件事则是在蒙哥去世后。忽必烈听到消息仍然想要继续进攻南宋,可是同时他的弟弟阿里不哥却已经在密谋抢夺汗位。此时是察必暗中派人通风报信才让忽必烈先登基成为了大汗。

察必给忽必烈生了四个儿子,在1281年先于他去世,死后被追尊昭睿顺圣皇后,是忽必烈妻子中唯一一个在太庙立有牌位。

因为爱妻的去世,加上之后皇位继承人的早逝,忽必烈深受刺激,开始暴饮暴食,从而患上重病,最后因病去世。

马可波罗第一季忽必烈黄凯旋哪国人

黄凯旋,即本尼迪克特·王(Benedict Wong),英国人,1970年出生于英国曼彻斯特,父母是从香港移民到英国的。

根据历史记载,马可波罗第一季中的忽必烈和黄凯旋都是蒙古人。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也是元朝的开国皇帝,统一中国后成为了中央政府的最高领袖。而黄凯旋则是忽必烈的亲信和将领,曾参与征战南宋和日本。这两位蒙古人在马可波罗的故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展现了他们的智谋、勇气和领导才能。

马可波罗第一季中,忽必烈黄凯旋是中国人。忽必烈是元朝的第五位皇帝,他是成吉思汗的孙子,统一了中国并建立了元朝。黄凯旋饰演的忽必烈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他展现了忽必烈的智慧、决心和领导能力。作为中国人,他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有着深厚的了解,这使得他能够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自己的帝国。他的表演也赢得了观众的赞赏,为剧集增添了更多的真实感和情感。

忽必烈主张什么

忽必烈主张祖述变通,附会汉法

1279年忽必烈完成统一中国大业元朝的建立,自成吉思汗(太祖)开其基业,中经窝阔台(太宗)、贵由(定宗)、蒙哥(宪宗),至忽必烈(世祖)统一中国,定国号为元,历经70余年的征战。

在这场封建统一战争中,忽必烈实行“祖述变通”、“附会汉法”的治国方针,终于取得巨大成功,他自己则成为元朝开国的一代英主。

忽必烈生于公元1215年,卒于公元1294年,他是蒙古国成吉思汗之孙,监国拖雷次子。

忽必烈的母亲唆鲁忽帖尼受汉族文化影响颇深,曾多次从她的“汤沐邑”真定(今河北正定)征召儒士至漠北教授其子女,因此忽必烈从小就受到汉文化的熏陶。

青年时代的忽必烈,“思大有为于天下,延藩府旧臣及四方文学之士,问以治道。”(《元史·世祖本纪》)公元1242年,燕京大庆寿寺高僧海云禅师被召至藩府,忽必烈问佛法中有无安天下之法,海云禅师回答,若问天下兴亡之道,应寻求天下大贤硕儒,并把儒士出身的徒弟刘秉忠(僧名子聪)留了下来。

刘秉忠博览群书,对天下兴亡事了如指掌,对答如流,入情入理,从而得到忽必烈的青睐。也就在这一年,忽必烈又从怀仁(今山西怀仁)召儒士赵璧到藩府,委以罗致人才、访求治国之道的重任。

几年间,忽必烈周围就聚集了刘秉忠、赵璧、姚枢、许衡、张文谦等一批汉族知识分子,后来他们在忽必烈手下为治理国家发挥过重大作用。

忽必烈的哥哥蒙哥于公元1251年继承汗位。忽必烈被指派主管漠南汉地军国庶政。

他“附会汉法”,治理汉地,于公元1251年在邢州(今河北邢台)设安抚使,公元1252年在汴京(今河南开封)设经略使,公元1253年在京兆(今陕西西安)设宣抚使,继承蒙古汗庭自耶律楚材以来的一些好的传统,吸收历代汉族统治者的经验,选贤任能,廉政清污,取得了良好效果。

特别是姚枢担任京兆宣抚使后,积极整顿吏治,实行屯田,恢复农业生产,印发钞票,兴建学校,社会经济、文化得到很大发展,从而使关陇地区成为忽必烈的重要基地。

公元1253年冬,他受命进军滇、黔,攻打云南大理城。城破之日,忽必烈又接受刘秉忠、姚枢等人的建议,裂帛为旗,书“止杀令”张之于街衢,禁止军士掳掠,使居民生命财产得以保全。

公元1256年,他命刘秉忠营建开平府,并奏准在中原地区签发汉军,扩充兵力。这时的忽必烈由于“收召才杰,悉从人望,子惠黎庶,率土归心”(《元史·世祖本纪》),赢得了中原汉族地主阶级广泛的支持和拥护。

忽必烈“附会汉法”的举措,损害了部分蒙古蒙古贵族和西域商人的利益。他们便在蒙哥面前进行挑拨,公元1257年忽必烈被解除兵权,其下属也因罗织的罪名遭受迫害。

这时他又听从姚枢等人的劝告,将自己的妻子、儿女送到汗廷作为人质,表明自己并无异志。年底,他又亲往谒见蒙哥。兄弟相见,忽必烈以谦恭忍让重新获得了蒙哥的信任,并重掌了军权。

公元1259年,蒙哥在对宋军的战斗中受伤病逝,忽必烈即从鄂州率师北上。为了争夺汗位,从公元1260年开始,忽必烈与其弟阿里不哥进行了长达5年之久的战争。

忽必烈在这场战争中依靠中原的财力、物力和人力的支持,最后取得胜利,阿里不哥表示归降。这次胜利,是蒙古贵族中“附会汉法”派对守旧派的胜利,其结果是漠北与中原联为一体,忽必烈的汗位得到巩固和加强。

忽必烈即汗位诏告天下时承认,“祖宗肇造区宇,奄有四方,武功迭兴,文治多缺,五十余年于此矣。”为了加强文治,他表示“爰当临御之始,宜新弘远之规。祖述变通,正在今日。”

(《元史·世祖本纪》)换言之,他决心在继承祖宗之法的基础上,“附会汉法”,进行一系列改革,建立与中原经济基础大体相适应的国家制度,使大蒙古最后完成向统一的封建制国家的转变。

忽必烈手下十大猛将

大蒙古国或称蒙古汗国,是在13世纪由蒙古人奇源部、包姓 、包侕之金氏、铁木真等部建立的的蒙古政权。铁木真于1206年在斡难河河源建立,尊汗号为成吉思汗,国号大蒙古国。大蒙古国建立后屡次对外侵略扩张,成吉思汗在位时开始征伐西夏、西辽、金国、花剌子模等国,其继承人又经过两次大规模的西征,至1259年蒙哥汗去世时,大蒙古国已占据包括漠北、华北、东北、西藏、西域、中亚、西亚、东欧等在内的辽阔地域。

究竟是谁打下了世界上最广阔的帝国?有人可能会说是成吉思汗,但是还有他手下的10大猛将:

10、孛儿只斤·海都

海都一般指孛儿只斤·海都孛儿只斤·海都(1235年-1301年),蒙古帝国窝阔台汗之孙,孛儿只斤·合失之子。曾支持阿里不哥与忽必烈争汗位。他统辖叶密立(今新疆额敏东南)一带原窝阔台和贵由的封地,于至元五年(1268年)发动叛乱,并建窝阔台汗国。是窝阔台汗国的实际创立者。

最大军功:转战北亚,窝阔台汗国开创人

9、孛儿只斤·拖雷

孛儿只斤·拖雷(Tului,蒙古语意为镜子,1193—1232年),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第四子(幼子),尊号“也可那颜”(大官人)。成吉思汗生前分封诸子,拖雷留在父母身边,继承父亲在斡难和怯绿连的斡朵儿、牧地和军队。成吉思汗留下的军队共有约12.9万人,其中大部分都由拖雷继承。1227年成吉思汗去世后,三儿子孛儿只斤·窝阔台继位,拖雷监国。1232年率军击败金军,在回军途中病逝。

最大军功:四川攻略战,后为蒙古大汗

8、兀良合台

兀良合台(Uriyangqatai;1201—1272年)。蒙古帝国名将。开国功臣速不台长子,蒙古兀良哈部人。早年曾充当成吉思汗的怯薛军。因是功臣世家,受命护育皇孙蒙哥,后成为蒙哥的一怯薛长,掌管蒙哥宿卫。

最大军功:灭金攻宋

7、孛儿只斤·旭烈兀

旭烈兀一般指孛儿只斤·旭烈兀孛儿只斤·旭烈兀(1217年—1265年2月8日),蒙古族,成吉思汗之孙、拖雷之子、忽必烈、蒙哥和阿里不哥的兄弟,四人同为拖雷正妻唆鲁合贴尼所生,旭烈兀是伊利汗国的建立者,西南亚的征服者,1258年灭阿拉伯帝国。18岁那年,他随拔都远征,横贯东欧大草原,一直打到了今匈牙利境内。

最大军功:征服阿拉伯帝国,伊尔汗国开创人

6、孛儿只斤·拔都

拔都一般指孛儿只斤·拔都孛儿只斤·拔都(1209年—1256年),蒙古族。蒙古及世界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成吉思汗之孙、术赤之嫡次子,母亲为弘吉剌部按陈那颜的女儿兀乞旭真可敦。1227年继父汗位,袭封地。1235年,奉大汗窝阔台之命,率大将速不台及宗王拜答儿、合丹、贵由、蒙哥等西征。次年,先遣速不台率骑兵突然袭占不里阿耳。1237年春,令蒙哥击灭钦察,扫除进攻俄罗斯的障碍。拔都西征七载,先后攻掠斡罗思、孛烈儿、马札儿等国的大片领土。1256年卒于伏尔加河滨。拔都为人坦诚,对部下将卒颇宽厚,不吝赏赐,不滥杀无辜,蒙古人称他为“赛因汗”(好汗)。

最大军功:西征欧洲,金帐汗国开创人

5、孛儿只斤·忽必烈

忽必烈(元朝创建者)一般指孛儿只斤·忽必烈孛儿只斤·忽必烈(1215年—1294年),蒙古族,政治家、军事家。监国托雷第四子,元宪宗蒙哥弟。大蒙古国的末代可汗,同时也是元朝的开国皇帝。

最大军功:灭宋,大汗汗国,元朝开创人

4、孛儿只斤·术赤

术赤一般指孛儿只斤·术赤(历史人物)孛儿只斤·术赤(约1177年-1225年),又译拙赤、珠齐、述赤,孛儿只斤氏。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长子,蒙古汗国军事将领,追谥元穆宗道宁皇帝。

最大军功:第二次西征,征服俄罗斯

3、木华黎

木华黎(Muqali,1170年—1223年 ),札剌儿氏,又作木合里、摩和赉、穆呼哩 等,大蒙古国成吉思汗铁木真手下骁将、开国功臣,孔温窟洼第五子。木华黎早年被父亲送给铁木真做“梯己奴隶”。 他以沉毅多智、雄勇善战著称,与博尔术最受器重,被铁木真誉为“犹车之有辕,身之有臂。”四十年间追随铁木真,无役不从,辅佐铁木真统一蒙古诸部,战功卓著,与博尔术、博尔忽、赤老温并称“四杰”。

最大军功: 破金主力

2、速不台

速不台(1176年-1248年),蒙古兀良哈部人,蒙元帝国名将,成吉思汗的“四獒”之一。早年辅佐成吉思汗统一诸部,常任先锋,以骁勇善战著称,享有“巴特尔”(勇士)称号。蒙古建国时,封千户长,为十大功臣之一。曾参与第一、第二次西征,令大蒙古国版图扩展至俄罗斯一带。其征战所及东至高丽,西达波兰、匈牙利,北到西伯利亚,南抵开封。是古代世界征战范围最广的将领之一。死后追封为河南王,谥忠定。

最大军功:灭花剌子模,灭西夏,第二次西征

1、哲别

哲别(?-约1224年),原名只儿豁阿歹,蒙古别速部人,蒙古帝国名将。最初臣服泰赤乌部,后投降成吉思汗,赐名哲别(蒙古语,箭之意,又译者别,姓哲名别,哲姓的起源)。哲别骁勇善战,由十户长屡升至千户长。1211年,随成吉思汗南下攻金,破乌沙堡、乌月营,拔德兴府,入居庸关,直抵中都(今北京)。1218年,率二万人灭西辽,执斩屈出律。1219年,随成吉思汗西征。1223年,在迦勒迦河之战中击溃斡罗思与钦察联军,班师回国途中病逝。

最大军功:灭西辽,灭花剌子模,破欧洲联军

忽必烈:金轮 潇湘子 尼摩星 尹克西 麻光佐 杨过

完颜洪烈:沙通天 侯通海 灵智 欧阳克 欧阳锋 裘千仞 彭连虎 杨康

第一是:哲别 第二是:速不台 第三是:木华黎 第四是:孛儿只斤·术赤 第五是 :孛儿只斤·忽必烈 第六是:孛儿只斤·拔都 第七是:孛儿只斤·旭烈兀 第八是:兀良合台 第九是:孛儿只斤·拖雷 第十是:孛儿只斤·海都。

答:以木华黎(Muqali,1170年—1223年 )为首,札剌儿氏,又作木合里、摩和赉、穆呼哩等,大蒙古国成吉思汗铁木真手下骁将、开国功臣,孔温窟洼第五子。木华黎早年被父亲送给铁木真做“梯己奴隶”。他以沉毅多智、雄勇善战著称,与博尔术最受器重,被铁木真誉为“犹车之有辕,身之有臂。”

四十年间追随铁木真,无役不从,辅佐铁木真统一蒙古诸部,战功卓著,与博尔术、博尔忽、赤老温并称“四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