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导航:
- 清朝康熙在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有哪些史实
- 清朝是如何大幅度的提高皇权
- 清朝统治者为巩固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的贡献
- 清朝康熙帝为了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 康熙打了多少仗
- 清代加强巩固边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 康熙帝的治国思想和策略
平定三藩之乱——清初,利用明朝降将镇守南方,平西王吴三桂镇守云南,平南王镇守广东,靖南王耿精忠镇守福建,称为三藩。公元1673年,清庭决定撤藩,吴三桂随即在云南发动叛乱,自称“总统天下水陆大元帅”,兴明讨虏大将军,尚可喜,耿精忠响应,吴三桂叛军势如破竹,后耿精忠,尚可喜归顺清廷,吴三桂陷入孤立,于衡阳病逝。三藩之乱历时八年,这次平叛的胜利,消灭了地方割据势力,避免了我国的一次大分裂,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对西南边疆地区的控制和管理,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间的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发展。
对内:平定三藩之乱、接管台湾、平定准噶尔叛乱,巩固统一
对外:雅克萨之战击退沙俄侵略,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台湾的收复——三藩之乱平定之后,康熙帝用施琅为水师提督,进兵台湾,公元1683年,施琅统战船三百,水师二万攻打漆湖,经七天激战,收复澎湖,郑克塽乞降,清军入驻台湾,康熙帝在台湾设一府三县,即台湾府,台湾,凤山,诸罗三县,隶属于福建省。台湾的收复,完成了台湾和大陆之间的政治统一,促进了以后台湾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的发展。
平定准葛尔部首领叛乱———准葛尔部的叛乱始于康熙,继续于雍正,结束于乾隆,历时七十余年。分别是:平定准葛尔丹叛乱,统一外蒙;平策妄阿拉布坦叛乱,加强对西藏的管理;平定天山南路的大小和卓叛乱,统一新疆。清廷平定准葛尔的叛乱对新疆、青海、西藏、蒙古的统一问题,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对我国的多民族统一和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意义
清朝是如何大幅度的提高皇权清朝大幅度提高皇权是通过设立军机处来实现的。
军机处是清朝官署名,也称“军机房”、“总理处”,是清朝时期的中枢权力机关,于雍正七年(1729年)因用兵西北而设立。雍正帝以内阁在太和门外,恐漏泄机密,始于隆宗门内设军机房,选内阁中谨密者入值缮写,辅佐皇帝处理政务。
军机处总揽军、政大权,成为执政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军机处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握之下,等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处。同时,军机处在权力上是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而在形式上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
另外,军机处在办公场所和官员设置上没有正式的规定,也无品级和俸禄。军机大臣的职责是“跪受笔录”,完全听命于皇帝。通过设立军机处,国家大事的决策权完全掌握于皇帝一人手中。
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中国封建皇权专制达到顶峰。
3、清朝,康熙设立南书房,消弱了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利,加强了皇权。雍正设立军机处,进一步加强了皇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
扩展资料:
明清时期是皇权最为强盛的时期,加强皇权虽然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为封建盛世的出现提供政治保证。
但是皇权极度膨胀,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明清之际,英国等西方国家先后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建立起资产阶级的统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而明清君主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极大妨碍了社会的进步,从此,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陷入了近代以来的悲惨命运之中。
设议政王大臣会议。清初沿明旧制,设内阁,置六部;设立军机处。
雍正朝设,由皇帝挑选亲信的满汉官员充任,大事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跪受笔录,负责传达至中央各部门和地方官员执行。
实质上使得地方军政首脑直接听从皇帝指挥,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至乾隆时撤。
清朝统治者为巩固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的贡献清朝前期为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行的重大斗争有:
①康熙时期,平定了吴三桂、尚之信、耿精忠等三藩之乱,完成了关内的统一,稳定了统治权。
②康熙时期,统一台湾,促进了台湾与大陆的联系,加强和巩固了东南海防。
③康熙时期,进行了反对俄罗斯侵略的斗争,在雅克萨大败俄军,后与俄罗斯签订《尼布楚条约》,明确划分了中俄东段边界。
④雍正时期,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与内地的联系,巩固了西南边防。
⑤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经七十余年斗争,平定了准噶尔叛乱,统一了蒙古、西藏、青海、新疆。
⑥乾隆时期,击败廓尔喀对西藏的入侵,进一步加强对西藏的管理。经过上述一系列重大斗争,到乾隆时期,清朝的疆域已经最后形成,基本上奠定了近代中国疆域的规模,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清朝康熙帝为了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清朝康熙帝为了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采取的措施如下:
①确立了册封西藏佛教首领达赖和班禅的制度,设置了驻藏大臣。
②平定了大小和卓的叛乱,设置伊犁将军。
③妥善安置了重返祖国的土尔扈特部。
④设置台湾府,巩固了东南海防。
⑤击溃沙俄入侵者,签订尼布楚条约,明确划分了中俄东段边界。康熙,后世称呼为康熙帝。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少年时就挫败了权臣鳌拜,成年后先后取得了对三藩、明郑、准噶尔的战争胜利,驱逐沙俄侵略军,以尼布楚条约确立中国在黑龙江流域的领土主权,举行“多伦会盟”取代战争,怀柔招抚喀尔喀蒙古。康熙帝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局面,有学者将其尊为“千古一帝”。
康熙打了多少仗1.平定三藩之乱
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三番占据要地,拥兵自重,各自割据一方,形成独立王国,严重威胁清朝的统一与国家的统一。
康熙帝力排众议,并亲自指挥评叛。同时大胆任用汉将,重用绿营,历时八年,终于平息三藩之乱。
平息三藩之乱,清加强对南疆的统治,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南疆的稳定。
2.收复台湾
1681年,康熙以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攻克澎湖。1683年,澎湖之战,清军入台,统一台湾,台湾纳入清朝版图。
统一台湾加强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联系,促进台湾开发,巩固了东南海防。
3.平定准噶尔叛乱
17世纪中期,漠西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称汗后,势力渐强,占据天山南北,又攻漠北和漠南蒙古。康熙帝下令出兵平叛,三次御驾亲征,先后取得乌兰布通、昭莫多战役的胜利。众叛亲离的噶尔丹服毒自杀,准噶尔部噶尔丹叛乱平息。1757年,清平叛,统一天山北路。
平定准噶尔叛乱,清加强了对蒙古的统治,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边疆的安定。
4.击退沙俄侵略
为了巩固东北边境,维护国家主权,康熙决定击退沙俄。
康熙帝亲自东巡,提出了在黑龙江两岸筑城屯田,派兵永驻的战略方针。命令彭春、萨布素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
1685年和1686年两次打败雅克萨俄军,中俄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
击退沙俄巩固了东部边疆,维护了国家主权;同时也表明康熙帝独立自主的胜利。
共三次。公元1690年,康熙二十九年,清朝大军分为三路。一路由裕亲王福全率领,从古北口出发,一路由恭亲王常宁率领,从喜峰口出发,自己则坐镇中军。不料才出征二天,康熙就得了感冒。随着病情加重,康熙只能在停留在博格和屯(今内蒙古正蓝旗南上都河东黑城子村)指挥作战。最后,清军在乌兰布通大败噶尔丹,康熙第一次亲征结束。
第二次亲征在康熙三十五年,即公元1696年康熙三十四年,噶尔丹又领兵南下。康熙再次决定御驾亲征,依旧是三路大军。一路由黑龙江将军萨布素率领,从东北出发迎击噶尔丹,一路由大将军费扬古率领,从宁夏出发向噶尔丹后方运动,阻其归路,自己依旧坐镇中军,从河北独石口出长城。三路大军约定在外蒙古克鲁伦河会师。
这一次,康熙的中军进展最为迅速,另外二路因为道路原因进军滞后,造成了中军突前。此时,有情报传来,称俄国已经出兵帮助噶尔丹,大军即将抵达。手下大臣建议康熙回师以免吃亏。
康熙不听,决定继续进军。很快,康熙就进军到了克鲁伦河畔,与噶尔丹隔河对峙。噶尔丹见清军军容严整,实力强大,暗忖没有必胜的实力,便连夜拔营西撤。等康熙渡过克鲁伦河,到达拖诺山附近时,噶尔丹已不见踪影。
萨布素、费扬古在康熙的命令下对噶尔丹实施了追击。噶尔丹且战且退,于五日后到达昭莫多。此时,噶尔丹人马折损大半,仅剩一万余人。还没等他站稳脚跟,费扬古就杀了过来。
费扬古将部分兵力置于山上,骑兵主力则隐藏于树林之中,另派出400绿营兵与噶尔丹接战。战斗打响之后,绿营兵且战且退,企图将噶尔丹主力引入预设阵地聚而歼之。噶尔丹虽然凶悍,但谋略方面的确差了点。他见绿营兵实力羸弱,一时间便杀得兴奋起来,不知不觉便进入了清军的埋伏圈。
噶尔丹率主力向清军阵地猛扑。清军依山防守,以拒马抵抗噶尔丹骑兵的冲击,同时山上火器、弓弩齐发。一时间,噶尔丹部死伤无数。
但噶尔丹骑兵实在强悍,依旧死战不退。费扬古看准时机,令骑兵向噶尔丹侧后方迂回攻击。在清军的前后夹击下,强弩之末的噶尔丹部终于大乱,噶尔丹仅带了几十名亲兵突出重围,败逃而去。康熙第二次亲征结束。
第三次亲征在康熙三十六年,即公元1697年经过二次大战,噶尔丹实力消耗殆尽。康熙遣使令其归降。噶尔丹不从,但此时他的地盘已经被其侄儿策妄阿布坦所占据,噶尔丹居无定所,窜至阿尔泰山东麓继续活动。为彻底消灭噶尔丹,在昭莫多大战的第二年,康熙第三次御驾亲征。康熙大军抵达宁夏时,便传来噶尔丹服毒自杀的消息。至此,第三次亲征结束。
纵观三次亲征,第一次清军最远达到了内蒙古的乌兰布通,而康熙本人是在内蒙古境内的博格和屯;第二次清军达到了外蒙古的昭莫多(现蒙古国乌兰巴托附近的宗德市),康熙本人在外蒙古的托诺山,与乌兰巴托相距不远;第三次,康熙大军抵达了宁夏。
从直线距离来看,康熙第二次亲征路途最为遥远,深入到了今天蒙古国境内的托诺山,在其首都乌兰巴托的东南方向。而康熙的三次亲征,也为后来清朝平定准噶尔汗打下重要基础。
清代加强巩固边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清朝处理边疆政策的基本原则是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笼络各民族的上层分子,大事集权,小事放权。
1.设置台湾府:郑氏政权的归顺、台湾府繁荣设置(1684年);
2.平叛和反分裂斗争:平定三藩叛乱、平定准噶尔部叛乱、平定回部叛乱、土尔扈特部众回归祖国;
3.加强对西藏的管辖:顺治皇帝赐予五世达赖,“达赖喇嘛”封号、康熙皇帝赐予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封号、清朝开始设立驻藏大臣,作为中央政府的代表常驻西藏,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4设置将军、参赞在伊梨、吉林、黑龙江、盛京、乌里雅苏台等地设立将军,在西北各地设立参赞大臣等官职,兼管军务和民政,大大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 5通过会盟、联姻、在承德避暑山庄接见少数民族首领等方式,加强与边疆各族的联系。
康熙帝的治国思想和策略1.农业得以发展
农业历来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康熙曾提出“国之大计在农”,反映了统治者对农业的认识是相当深刻的。康熙一再强调农业极其重要,说到:“农事是为国之本,俭用乃居家之道。是以朕听政时,必以二者为先务。凡亲民之官能仰体朕意,在在竭力,何虑不家给人足乎。”康熙类似的能体现重视农业的思想的言论不少,可见康熙的认识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作用,就是放在当下来审视也有相当的借鉴作用。康熙在农业方面思想的积极作用体现在鼓励垦荒。
康熙下令全面实行垦荒政策,政令在各省全面推行,以恢复农业生产。《东华录》中记载:“穷民有不能自备牛种等项者,该府督率有司劝谕捐输,及时分行助给”则说明对广大农民则采取以延缓数年征收赋税和农资用途无息贷款等优惠政策鼓励垦荒。
这些政策刺激了广大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劳动积极性,农业产量也随之提升,起到了相当有利于农业的积极作用。从康熙十年后,全国的垦荒开始有所起色,在平定三藩之乱后,形成一股垦荒的热潮。
一大批迫于生计的流民开始回归到土地上耕作,其作用不仅是对于农业生产有极大的益处,对维护社会治安和政局的稳定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大量人口回到农田,大大增加了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巩固了农业这个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性质的产业。
2.赋税制度得以改革
康熙亲政后治理思想对当时起到重要作用的方面还包括改革明朝时期遗留的不合理赋税制度。康熙亲政以来,在顺治时的赋税制度基础上继续完善税收制度。
为改善各部分管征收赋税、杂税科目繁多、农民负担加重等弊端滋生的局面,在康熙三年时颁布诏令,各项税收由户部统一征收。康熙对税收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加强了中央在经济上对地方的管理,也使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并入正常运行的轨道。
税制的进一步完善,适应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广大农民的承受能力。总的来说,康熙时期税收负担较之以往有所减轻。税收制度的改革对当时的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财政管理;税制的统一也有利于农民减轻负担,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税收权收归中央所有,避免了地方官员从中渔利。
3.工商业得以繁荣
康熙治国思想对当时经济的作用还体现在对待工商业的态度上。封建社会时期中国古代对待农业和商业之间关系的思想都是重农抑商,以农业为首,把农业之外的其他行业视为“末业”,商人社会地位低下,遭人轻视,统治者也对商业加以防范,唯恐百姓舍本逐末。
康熙在对待工商业的态度与之前历代帝王有所差别,对工商业和工商业者采取一种保护的态度,起到了藏富于民的作用。康熙严禁各地官员侵扰商民的正常贸易活动,税收官员也不得对商人收取规定之外的税费。
此外,康熙还严禁官员经商,此举维护了经济秩序的稳定,避免了官员腐败,也避免了官员利用职权与民争利。
康熙二十三年开始不对矿业开采收税,这一惠民思想保护了经营者和劳动者的利益,起到了养民富民的作用,同时对工商业,特别是采矿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在收复台湾后,康熙开海禁的做法,对东南沿海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海禁的开放对沿海渔业的刺激作用是巨大的,同时允许清朝人员出海贸易,带动了整个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沿海地区富庶之后也势必会拉动内地经济。
康熙这一思想虽然起到了富国富民的作用,但是严禁外国人到中国经商的思想也严重地阻碍了中国之后的发展,清朝开始闭关锁国,主动切断了与其他国家的联系,致使中国落后于西方国家,因此消极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4.还利于民得以实现
康熙民本思想在经济上的作用是最突出的,集中体现在切实让广大百姓得到实惠,这当中包括之前提到的对垦荒予以奖励、改革赋税制度等。康熙曾谕:“今户部帑有四千五百万两,每年并无奢费,国帑大有盈余。御使民被实惠,莫如蠲免钱粮”由此可见,最明显的表现为国库愈加殷实,康熙开始下令大面积的蠲免钱粮,以保证广大百姓的利益。
平定三藩之乱以后,随着经济的逐渐恢复,蠲免的次数逐渐增多,数额也不在少数,蠲免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康熙在蠲免中总量之大,范围之广,受益之众,到后期无灾患也免,都是先朝帝王不可及的。
康熙蠲免钱粮的指导思想是以民为本,让农民增加积蓄才能达到富裕的目标,而且这一系列事情的作用不仅影响到了康熙朝的广大百姓,雍正和乾隆对此有利于民生的思想也做了继承和发展。
在政治上,康熙进一步加强了皇权。他表示“天下大权当统于一”“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身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人,则断不可行”
为此,他一方面通过各种手段,采取强有力地措施,限制满洲贵族的权力,如剥夺各旗王公干预旗务的权力,破除“军功勋旧诸王”统兵征伐的传统,削弱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政治影响等。
另一方面,康熙将用人之权、奖惩之权亲自控制,不许大臣干预;并设立密奏制度,以广泛体察下情。
这种统治方式为被雍正、乾隆二帝继承和发展,并为清朝其他皇帝沿用。康熙帝在加强皇权的同时,也着手完善满清官僚政治制度。
一是康熙九年八月将内三院改为内阁,从此内阁作为满清法定中央政府、作为官僚政治的重要象征,其地位稳定下来并一直存在到清末。
二是康熙二十三年开始繁修《大清会典》,这是清代第一部重要的政典。《大清会典》于康熙二十九年完成,共162卷。从此,清朝官僚政治的运行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初步实现了政治运作的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