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是在什么时候被分封的 刘邦封国历史

目录导航:

  1. 秦国是在什么时候被分封的
  2. 刘邦分封同姓王的后果如何
  3. 汉代什么时候废除的郡国
  4. 刘邦分封诸王
  5. 汉朝什么时候不再封国的
  6. 汉高祖分封列侯.封的都是谁
秦国是在什么时候被分封的

公元前770年。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为躲避犬戎的骚扰,把都城向东迁到洛邑。秦襄公带兵护送周平王至新都。周平王封襄公为诸侯,赐给他岐山以西的土地,秦始建国。

秦国始祖是秦非子,周孝王六年(公元前905年)秦非子因养马有功吧周天子分封为附庸国。治都于秦邑,号曰秦嬴。公元前821年秦孝公击败西戎被周宣王封为陲大夫,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派兵护送周平王东迁被封为诸侯,自此秦国正式成为周朝的诸侯国之一。

答案如下:

秦国是在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以后就分封秦国位诸侯国。

周武王因为秦国祖先善于养马而获封诸侯国。

公元前770年秦襄公因为护送周平王动迁而获封地建国。

到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秦国逐渐发展起来。成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强国。秦始皇从公元前230年开始逐渐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王朝。

秦国是在周平王时期才被分封的,所以秦国立国较晚,并不在西周分封的诸国之列。

西周第八任君主周孝王时,封养马有功的秦非子于秦亭,成为周的附庸,但还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诸侯国。一直到了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犬戎进犯攻破镐京时,秦襄公出兵驱逐犬戎收复镐京保护周平王有功,才被周平王酬功正式封为诸侯。

公元前905年,秦非子被周孝王封在秦地

秦国的国号来自于地名。西周时的秦人首领秦非子因给周王室养马有功,公元前905年秦非子被周孝王封在秦地,"秦"成了他们的族称,建立秦国,史称"嬴秦"。周幽王时期犬戎攻入镐京,秦襄公保卫周王室有功,正式被封为诸侯国,"秦"成为国号。秦始皇统一后,仍然以"秦"为国号。

秦封国在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建立周朝,大力分封诸侯,封嬴氏于三秦之地,是为秦伯。公元前206年刘邦攻入咸阳,秦灭。历经840年。

刘邦分封同姓王的后果如何

刘邦诛除异姓,在主观上就是解除他们对自己刘氏政权的威胁。在诛除异姓王之后,又大封同姓王。不过新分封之同姓藩王在藩国内仍享有和过去相同的权力,导致刘邦灭异姓藩王的做法事实上意义并不大,汉朝中央与藩国的冲突仍然十分激烈。

汉代什么时候废除的郡国

公元前154年吴楚七国之乱的平定后开始大量削藩,汉武帝时期推恩令大大削弱诸侯,所以基本上郡国并行制已经名存实亡,但国还是有的,只不过太小而国不将国了

所谓郡是指郡县,国是指封国,而郡国制则为西汉初实行的一种政治制度。郡和封国同是汉初地方高级的行政区划,郡直属于中央,封国则由分封诸王统治。由是二者并行,使全国形成封国与郡国并存的郡国制度。但由于时间一久,封国势力逐渐坐大,形成尾大不掉之势,中央难于驾驭。

故文帝时,贾谊曾建议削弱诸侯;至景帝,晁错更进一步提议削减诸王封地,由是诸王为求保障自身利益,起兵反对汉室,史称「七国之乱」。

及后景帝派周亚夫平定叛乱,诸王被杀。自此,景帝将王国军政大权、官吏任免权全归中央,分封王国名存实亡。

汉代并没有废除郡国,而是削弱了诸侯国的权力,使之与郡县差不多,史称“郡国并行制”。

汉初一方面沿袭秦郡县制,同时,因楚汉争霸需要,刘邦分封了一批“异姓王”,又分封了一批“同姓王”。这些诸侯王国分封之初,权力很大,除太傅和丞相由中央任命外,自御史大夫以下的各级官吏,都由诸侯王自己任命,甚至还拥有一定的军权、财权、治权等。

七国之乱平定后,景帝下令取消了诸侯王的治民权,又减缩诸侯王的统治机构,降低王国官职的等级,使之成为中央直接管理的一级地方行政单位,基本上解决了刘邦实行诸侯王制度的弊病。

东汉末年,原监察区性质的州转变为郡以上的行政区,地方行政制度始成州郡县三级。隋开皇三年(583), 罢天下诸郡,以州统县。至元,郡名完全废弃。

刘邦分封诸王

刘邦前后封了18个诸侯分别为:

张敖,张耳,英布,臧荼,韩信、彭越,吴芮,卢绾,刘肥,刘盈,刘如意,刘恒,刘恢,刘友,刘长,刘建,刘濞。

刘邦(公元前256年—前195年),即汉太祖高皇帝,沛丰邑中阳里人,汉朝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和指挥家,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

刘邦秦时任沛县泗水亭长,陈胜起事后集合三千子弟响应起义,攻占沛县等地,称沛公。

后投奔项梁,任砀郡长,被封为武安侯。公元前206年十月,刘邦军进驻灞上,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鸿门宴后封为汉王,统治巴蜀地及汉中一带。楚汉战争时期,联合各地反对项羽的力量反败为胜,击败项羽后统一天下。

公元前202年2月28日,于定陶氾水之阳即皇帝位,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登基后消灭韩信、彭越、英布、臧荼等异姓诸侯王,裂土分封九个同姓诸侯王;

建章立制并采用休养生息政策,让士兵复员归家,豁免其徭役,重农抑商,恢复社会经济,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开放与匈奴之间的关市,以缓和双方的关系。

公元前195年,刘邦因讨伐英布叛乱,被流矢射中,其后病重不起,同年崩,庙号太祖,谥号高皇帝。

楚汉战争过程中,刘邦为了分化瓦解项羽的势力,一方面拉拢项羽所分封的诸王,如张耳、英布、吴芮、臧荼等,另一方面也不得不满足其重要将领割地分封的要求,陆续封了一些诸侯王。这些诸侯王不是刘姓宗室,故称为异姓诸侯王。

西汉初年,由于社会经济凋敝,统治秩序尚待重建,因此汉高祖不得不维持现状,封功臣大者为王,小者为侯。但是为加强中央权力,对诸侯王的封国也作了调整。

异姓诸侯王的封国跨州连郡,占据了战国时期东方六国大部分的疆域,又握有重兵,对于中央权力的稳定与巩固是很大的障碍,以致于造成后来“八王之乱”。

刘邦在建立汉朝的过程中也分封诸侯。

刘邦分封诸侯与项羽是不一样的,是一种“权宜之计”,比如鸿沟协议后,刘邦撕毁协议攻击东归的项羽,反被项羽围困于固陵,此时刘邦封韩信为齐王、彭越为梁王、英布为淮南王,三路南下东进灭楚,垓下一战把项羽打败了,

韩信打败魏豹以后,刘邦又封了韩王信为韩王,建都安邑,因为韩王信比魏豹要听话得多,灭了赵以后封陈余的老对手张耳为赵王,因为张耳与刘邦是儿女亲家,刘邦的女儿鲁元公主嫁给了张耳的儿子张熬,张熬的女儿又嫁给了刘邦的儿子刘盈,

在封卢绾为燕王的时候,朝臣们都反对,但是一想到卢绾与刘邦的关系,众人又不得不支持,结果卢绾叛逃匈奴,

韩信因为“游云梦”事件被削了楚王,改封淮阴侯,长沙王吴芮早死,

除异姓王外,刘邦又封了刘氏宗亲为王,如刘肥为齐王、刘恒封为代王、刘交为楚王、刘贾为荆王、刘健为燕王、刘恢为赵王、刘友先封淮阳王,后改封赵王,刘长封淮南王等

刘邦分封的异姓功臣,主要的有八人:即齐王(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赵王张耳、燕王臧荼(后燕王卢绾)、长沙王吴芮、韩王信。

还有他的除太子刘盈外的七个儿子封王分别是齐王刘肥、赵王刘如意、代王刘恒、梁王刘恢、淮阳王刘友、淮南王刘长、燕王刘建。

除了自己的儿子都分封为王之外,刘邦另外又封了两位刘氏子弟为王,他们分别是汉楚王刘交,汉荆王刘贾。

汉朝什么时候不再封国的

历史的分封制起源于周朝,把自己的土地分给王公贵族,有功大臣,用来护卫中央。这个制度呢,到秦朝的时候已经被彻底推翻。

但是秦朝推翻了这种分封土地的制度,让王公贵族手里没有了实际对抗的权力。也就导致了后期农民战争造反的时候,没有任何反抗的能力,所以说刘邦最后进行了反思,又开始采用了分封和郡县并用的状态。分封制又回来了。

但是汉朝这些诸侯王又多次叛乱。中央政府不断和下面的各诸侯王斗争。直到汉武帝时代,实行推恩令,才彻底解决了这些诸侯王的问题,分封到这时,也成为形同虚设。

到了曹魏时期,反思汉朝的这些历史,又彻底废除了分封制。但是呢,曹魏,晋朝所打破。晋朝又反思了,曹魏没有分封,没有王室的磐石之固。采用了分封制。最终导致了八王之乱,晋朝自己走向衰落。

晋朝八王之乱,给后世树立了一个极坏的榜样,所以说自从晋朝之后,分封制在历史上就彻底退出了舞台。死之后就再也没有分封制度了。

这就是整个分封制度的演变,其实也没有什么对错,关键是如何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来使用这两种手段,郡县制不一定好。分封制不一定坏。

权谋家

优质职场领域创作者

39万粉丝 · 1.4万赞

搜索

东周朝灭亡的真正原因

刘裕血洗司马家多少人

周赧王为什么痛骂秦国

最后谁灭了司马家族

东晋灭亡惨烈程度

西周王陵为什么找不到

汉高祖分封列侯.封的都是谁

汉高祖刘邦在汉初一共分封了8个异姓诸侯王,他们分别是:燕王臧荼、韩王信、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燕王卢绾、赵王张骜和长沙王吴芮。

吴芮是唯一一个得善终的人,其余的都死的死,逃的逃。

汉高祖刘邦在汉初一共分封了8个异姓诸侯王,他们分别是:燕王臧荼、韩王信、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燕王卢绾、赵王张骜和长沙王吴芮。

吴芮是唯一一个得善终的人,其余的都死的死,逃的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