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导航:
- 朱元璋是哪族人
- 明朝背景特点
- 三国演义故事背景
- 丽江的历史背景
- 关于长城的历史背景50字
- 有关朱元璋画像的历史题
- 三国的历史背景
朱元璋是汉族。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原名朱重八、朱兴宗。出生于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太平乡孤庄村。明朝开国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年号“洪武”。
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至正四年(1344年)入皇觉寺,云游四方,增长见闻。二十五岁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至正十六年(1356年)攻占集庆路,改名应天,其后陆续消灭陈友谅、张士诚等割据势力,并自称吴王。吴元年(1367年)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为号召,派遣徐达、常遇春举兵北伐,以推翻元朝统治。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即皇位于应天府,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同年秋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
汉族
朱元璋是汉族人,安徽凤阳人。元末农民起义领袖。八蒙古人赶出中原,建立明朝,是为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打击贪污腐败,整顿吏治。
答:汉族。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幼名重八、兴宗,字国瑞,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太平乡孤庄村人。汉族,元至正四年(1344年),朱元璋的父母、长兄因旱灾和瘟疫的泛滥而过世。出于生计的原因,朱元璋去皇觉寺做了和尚,云游于淮西颍州(今安徽阜阳)一带。十二年(1352年),他投靠红巾军领袖郭子兴,时任右副元帅一职。
朱元璋是汉族的。据史料记载,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今安徽凤阳人,所以他是属于汉族人士。希望这个答案对您有所帮助。
朱元璋是汉人。是元末明初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战略家。为人机智果敢,善于发现人才,使用人才。在徐达查玉春等人的辅佐之下,先后扫平了陈友谅,张士诚等割据势力,又灭掉了元朝,成为明朝的开国皇帝。
当然是汉族。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安徽凤阳人,汉族,生于濠州钟离(明朝建立后改为凤阳),字国瑞, 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参加郭子兴军改为现名朱元璋。政治家,战略家,军事统帅,1368年初,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是明朝开国皇帝。
汉族人。朱元璋是濠州(安徽凤阳)人,出身贫寒。1352年参加红巾军,1368年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定都南京,改大都为北平府。
明朝背景特点背景: 明初朱元璋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实行严格的海禁政策。
2、特征:①由官方控制和垄断,是明朝时期唯一的合法贸易。
②薄来厚往(对于贡品,朝廷以数倍的代价补偿)。
③贸易的方式、规模和商品种类都有严格的限制。
④主要是出于政治上的需要,为了显示明朝的权威。
三国演义故事背景一、时代背景
元末明初,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群雄割据,多年战乱后朱元璋剿灭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
期间人民流离失所,罗贯中作为一名杂剧和话本作者,生活在社会底层,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作为底层的知识分子思考,并希望结束动荡造成的悲惨局面。由此就东汉末年的历史创作了《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
二、题材背景
西晋陈寿所著《三国志》是三国故事的最早源头,但这是纪传体的史书,记事简略,粗陈梗概。南朝宋人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增加了许多奇闻轶事,传奇色彩与可读性都大大增强。
中唐史学家刘知袭在《史通》中说,诸葛亮未死的故事已“得之于行路,传之于众口”,可见这个时期三国故事已广泛流传于民间。
三国是继东汉而出现的时代称号,由于魏、蜀、吴三个国家鼎立而得名。三国始与公元220年魏国代汉,终于公元265年晋代魏。但史家往往以公元190年董卓挟汉献帝离开洛阳为三国上限,以公元280年晋灭吴为三国下限。
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在成都延续汉朝,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
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懿掌控。
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时期。
丽江的历史背景丽江位于中国云南省中部,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以下是丽江的历史背景:
1. 古代历史:丽江地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79年左右,当时彝族居民在这个地区定居,并建立了丽江古城的前身。
2. 纳西王朝:13世纪,纳西族在丽江地区建立了纳西王朝。这个王朝持续了几百年,成为了丽江地区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3. 丽江古城:丽江古城是丽江历史最悠久、保存最为完整的地区之一。它建于宋朝时期,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丽江古城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以石板铺砌的街道而闻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4. 茶马古道:丽江位于茶马古道的北部,茶马古道是一条连接中国西南地区和西藏的重要贸易路线。丽江在古代是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商人和旅行者都会在丽江歇脚休息,这使得丽江成为了一个繁荣的贸易中心。
5. 藏传佛教:丽江地区受到了藏传佛教的深刻影响。在13世纪之后,丽江成为了许多僧侣和寺庙的聚集地。今天,丽江还保存有许多古老的佛教寺庙和文化遗址。
总的来说,丽江的历史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文化传统而备受关注。丽江的历史背景为其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南宋宝佑元年(1253年),蒙古军南征,木氏先祖阿宗阿良迎降,阿宗阿良归附元世祖忽必烈,驻军于此;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茶罕章管民官改为丽江路军民总管府;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三跋管民官改为通安州,州治在今大研古城。同年,改丽江路通安州;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通安州知州阿甲阿得归顺明朝,设丽江军民府,阿甲阿得被朱元璋皇帝赐姓“木”并被封为世袭知府;
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木得在狮子山麓兴建“丽江军民府衙署”。曾遍游云南的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在《滇游日记》中描述当时丽江城“民房群落,瓦屋栉比”,明末古城居民达千余户,城镇营建已颇具规模;
清雍正二年(1724年),第一任丽江流官知府杨馝到任后,在古城东北面的金虹山下新建流官知府衙门、兵营、教授署、训导署等,并环绕这些官府建筑群修筑城墙;
丽江战国时属秦国蜀郡。汉属越郡。三国属云南郡。南朝为遂段县,大约在此时纳西族先民迁于此。
关于长城的历史背景50字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吞并六国,统一天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为了维护和巩固空前统一的大帝国安全,秦始皇陆续采取了一系列国防建设和边防守备的重大战略措施,其一就是大规模修建万里长城。
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年),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取河南地,其后筑起“西起临洮(今甘肃山尼县),东止辽东(今辽宁省),蜿蜒一万余里”的长城。自秦始皇筑长城之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
长城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建设之一,从嘉峪关到北京八大岭,古代人的智慧令人望尘莫及,天下奇观,世界惊叹,还有一个小故事,孟姜女去询修长城的丈夫,发现丈夫早就累死修长城的途中,她哭的伤心已决,最后把一节长城都哭到了,孟姜女哭长城
万里长城的历史背景是:在战国时期,匈奴也强大起来,不断掳掠秦、燕三国北部边境,秦国为了防止匈奴人南掠,昭王下令于陇西、北地、上郡北部边境修筑长城,并派军驻守秦代蒙恬大规模筑长城。
拓展介绍:
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且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互相防守,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高潮,但此时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
长城是我国古代先民的壮举。长城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各国攻伐频繁,为了防守各国筑建长城,大秦统一后,秦始皇命大将蒙恬率兵30万,民夫几十万,将各国长城连接起来,形成北方屏障,用以抵御匈奴。到了汉武帝时期,又重新修葺了长城,到了明朝,朱元璋派徐达重新修复长城,最终长城西到嘉峪关,东抵山海关,全长21000多千米,我们现在看到的长城就是明朝时的长城。
长城(The Great Wall),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长城不是一道单纯孤立的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
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发生在首都镐京(今陕西西安)的著名的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互相防守,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高潮,但此时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
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今天人们所看到的长城多是此时修筑。长城是我国最大的古代军事防御工程,其修筑和使用年代之长久、规模之宏大、形制之复杂、体系之严密、保存之完好,世界罕见。
长城修建始于春秋战国,一为防御其它诸侯国,二为防御北方游牧民族。
秦统一全国后,以燕赵秦原边墙为基础,构筑了西起临洮、东止辽东的万里长城。
汉为防止匈奴南侵,于秦长城以北筑外长城,西起罗布泊,东止鸭绿江,绵延长达两万里,为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长城。
明长城为最后一次修建,也是最为坚固的万里长城,东起辽东鸭绿江,西止嘉峪关。全长6300多公里,并形成了由墙体、城台、烽燧、关隘等所组合的边疆军事防御体系,在冷兵器时代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长城不仅具有防御扰掠的军事功能,长城还有保护通讯和商旅往来的重要的对外开放功用.万里长城“上下二千年,纵横十万里”,成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象征和代表。
长城以其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象征,世界建筑史上的伟大奇迹,强烈地激发着国内外人们的旅游兴趣,人们都以“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气概勇敢登临长城,热情赞美长城的博大雄姿,倾吐对中华民族的爱慕与崇敬的心情。
长城是我国古代留下的优秀文化遗产,最初长城的出现主要是秦赵燕等北方各国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而修建的,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各国的长城进行了统一修砌整合,成为从东到西的万里长城。
我们今天看到的长城,大多是明朝时加固修茸的,据说在月球上,能看到地球上的建筑只有万里长城,估计不可信,必竞长城虽长但宽度不够
长城之称始于长城产生的春秋战国时期。《史记·楚世家》载:“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余里,以备楚。”
2、在古代我们无法彻底打败游牧民族,为加强江山巩固,只能修长城。当年忽必烈打宋朝直接绕过长城,从西面进攻,长城就似乎没什么用处了,但这只是少数。长城建造起来有耗人力,有耗物力,有耗财力,但在历次战争中确实起了很大作用。
3、长城修筑距今已有2000多年,虽已失去防御上的作用,但仍巍然屹立,显示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反映中国古代建筑工程技术的伟大成就,表现中国古代各族劳动人民的坚强毅力与聪明才智,体现中国自古以来形成的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
长城,别称万里长城,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且连绵不断的、用以限隔敌骑行动的长城,位于中国北方地区,总长度21196.18千米。
在战国时期,匈奴强大起来,不断掳掠秦、燕三国北部边境,秦国为了防止匈奴人南掠,昭王下令于陇西、北地、上郡北部边境修筑长城,并派军驻守秦代蒙恬大规模筑长城。
自秦始皇以后,凡是统治着中原地区的朝代,几乎都有修筑长城。汉、晋、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宋、辽、金、元、明、清等十多个朝代,都不同规模地修筑过长城。从修筑长城的统治民族看,除汉族之外,许多少数民族统治中国的朝代也修长城,而且比汉族统治的朝代要多。清康熙时期,虽然停止了大规模的长城修筑,但后来也曾在个别地方修筑了长城,可以说自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到清代的2000多年一直没有停止过修筑。
有关朱元璋画像的历史题朱元璋画像是一种具有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文物,也是考古学和历史学领域中比较重要的研究对象。下面是朱元璋画像的题目解析:
1. 朱元璋画像的特点:朱元璋画像通常是以皇帝的形象为主题进行创作的,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并且通过画像可以了解朱元璋的形象特征和服装风格。
2. 朱元璋画像的历史背景: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从14世纪中叶开始,朱元璋的画像就开始出现在中国的绘画史上,这些画像多数是官府或私人制作的肖像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文化和审美变迁。
3. 朱元璋画像的研究价值:朱元璋画像不仅是研究明代政治、文化和艺术重要资料,而且也可以成为研究人类学、民俗学和服装史的重要视角,因此对于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4. 朱元璋画像的保存和保护:由于朱元璋画像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因此需要进行科学的保存和保护措施。这些措施可以包括加强文物的保管和管理、防止人为损失、鼓励公众参与和加强技术手段等方面的措施。
三国的历史背景《三国演义》的背景是元末明初,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群雄割据,多年战乱后朱元璋剿灭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
《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根据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解以及民间三国故事传说经过艺术加工创作而成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一、时代背景
元末明初,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群雄割据,多年战乱后朱元璋剿灭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
期间人民流离失所,罗贯中作为一名杂剧和话本作者,生活在社会底层,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作为底层的知识分子思考,并希望结束动荡造成的悲惨局面。由此就东汉末年的历史创作了《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
二、题材背景
西晋陈寿所著《三国志》是三国故事的最早源头,但这是纪传体的史书,记事简略,粗陈梗概。南朝宋人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增加了许多奇闻轶事,传奇色彩与可读性都大大增强。
中唐史学家刘知袭在《史通》中说,诸葛亮未死的故事已“得之于行路,传之于众口”,可见这个时期三国故事已广泛流传于民间。
三国是继东汉而出现的时代称号,由于魏、蜀、吴三个国家鼎立而得名。三国始与公元220年魏国代汉,终于公元265年晋代魏。但史家往往以公元190年董卓挟汉献帝离开洛阳为三国上限,以公元280年晋灭吴为三国下限。
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在成都延续汉朝,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
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懿掌控。
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时期。
三国局面的形成
东汉中平六年灵帝死,刘辩继立为少帝。执政的何太后兄何进联络西园八校尉之一的袁绍,杀统领八校尉兵的宦官蹇硕。袁绍、何进等密谋尽杀宦官,并召并州牧董卓入洛阳为援。
当宦官杀何进,而袁绍又尽杀宦官之时,董卓率兵入洛阳,尽揽朝政。他废黜少帝,另立刘协为帝,即汉献帝。董卓的专横激起了东汉朝臣和地方牧守的反对,酿成大规规模的内战。
董卓入洛后,袁绍出奔冀州,东郡太守桥瑁假东汉三公名义,要求州郡兴兵讨伐董卓,关东州郡纷纷响应。他们分屯要害,推袁绍为盟主,相机进攻董卓。
经过激烈的混战以后,到建安元年时,全国形成许多割据区域:袁绍占据冀、青、并三州,曹操占据兖、豫二州,韩遂、马腾占据凉州,公孙瓒占据幽州,公孙度占据辽东,陶谦、刘备、吕布先后占据徐州。
袁术占据扬州的淮南部分,刘表占据荆州,刘璋占据益州,孙策占据扬州的江东部分,士燮占据交州。此外,张鲁以道教的组织形式保据汉中地区,置祭酒以治民。在这些割据者中,势力最强也最活跃的是袁绍和曹操。
建安十六年,刘备率部进入益州,逐步占据了原来刘璋(刘焉之子)的地盘。二十四年,刘备从曹军手中夺得汉中,据守荆州的关羽也向曹军发起进攻,但是孙权遣军袭杀关羽,占领荆州大部,隔三峡与刘备军相持。
公元222年,蜀军出峡与吴军相持于夷陵,猇亭一战,被吴将陆逊击败,退回蜀中。公元229年,孙权在武昌称帝,后迁都建业,建立吴国。猇亭之战以后不久。南北之间虽然还常有战事发生,有时规模还比较大,但是总的说来,力量大体平衡,鼎足之势维持了四十余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