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对光绪帝的正确评价是什么 光绪帝历史人物评价

目录导航:

  1. 历史对光绪帝的正确评价是什么
  2. 后人对谭嗣同的评价
  3. 光绪评价
  4. 怎么评价光绪
  5. 光绪庙号为什么叫德宗
历史对光绪帝的正确评价是什么

实际上,光绪皇帝被后世拔高得太多了。光绪皇帝本身的性格,便不是能办大事之人,这和他从小的家教也有关系。此人四岁入宫,被立为皇帝,一直处于慈禧“严格而又严厉”的教导之下。慈禧本身便是一个强势的女政治家,因此她给幼小的光绪造成了很严重的心理阴影,光绪对她的恐惧,一直持续到了自己去世。

因此,光绪皇帝养成了懦弱,没有主见的性格。

光绪皇帝于1889年亲政,1898年戊戌政变之后被幽禁在瀛台,他亲政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九年。但实际上,这九年的时间中,光绪也没有办成太大的事。一方面是因为慈禧虽然名义上还政于皇帝,但实际上在颐和园的她,依旧实时掌握着朝中的一举一动,令光绪难以放开手脚;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光绪本身也并不是一位有能力的君主。

实际上,慈禧太后在光绪亲政期间,是放给了光绪一些权力的,毕竟光绪皇帝是慈禧太后从小养大的,她提供给了光绪最好的教育,倾注了自己的期望,定然是希望光绪能成为一个有作为的君主,不去辜负自己的努力培养。然而,1889年到1898年这段时间,光绪皇帝唯一的“大动作”便是戊戌变法。除此之外,北洋水师一步步被日本水师超过最终被击败,这些都是光绪在位期间发生的。至于说慈禧将购买军舰的钱拿去办寿宴,现在有研究已经证伪这一说法。

光绪之所以被拔高,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他支持戊戌变法。然而,光绪皇帝本身并没有什么主见,对于西方的政治,他本人并不了解,一切均听任康有为等人的调度。于是便出现了不少不可思议的措施,如:一次性裁汰官员数万人,直接废除科举。众所周知,改革是一个过程,一切的改革内容必须有配套措施。但光绪直接停办科举,这让一大批准备了数年甚至数十年来参加科举的知识分子一下子失去了机会,必然导致这些人的不满;而裁汰官员之后也没有给予这些官员适当的安置,于是这些人纷纷找慈禧哭诉。

可见,光绪皇帝与其说是在搞变法,不如说是在过家家,想到什么便干什么,全然不考虑后果。短短的一百零三天变法,光绪颁布的改革措施便已经上百,可见其不成熟。

另一方面,光绪皇帝变法的目的,也不是为了让清朝真正成为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不过是为了利用变法的机会,去剪除慈禧的党羽,以使自己真正掌握大权。因为变法最核心的提议,如开国会,光绪却“选择性失明”。可以说,光绪皇帝将戊戌变法,当做了自己斗争的工具。在甲午新败,马关条约签订,民族空前屈辱的背景下,一国皇帝还在想着自己的权力,这真的是一位合格的君主吗?

相比于光绪,慈禧太后可谓老练沉稳得多,就一个戊戌政变,拿下袁世凯,便体现了二人的水平。同时也能看出,维新派这一帮愣头青是多么的感情用事。

因此,光绪皇帝是被高估的皇帝。对于他的评价,无非是一个懦弱而可悲的准末代皇帝而已。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后人对谭嗣同的评价

谭嗣同是一位富有开创精神和反抗精神的人。生于官宦世家的人,通常读书就是为了取仕,获取功名大抵是每一位学者的志向。

但是谭嗣同却一反常态,虽然接受了系统的教育,但是他的目光显然不仅仅只局限于参加科举。所以与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子相比,在研读古代典籍的同时,也开始接触算学、格致等自然科学。

谭嗣同一生致力于维新变法,主张中国要强盛,只有发展民族工商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

公开提出废科举、兴学校、开矿藏、修铁路、办工厂、改官制等变法维新的主张,是维新派中的最激进者。早年在湖南举办新政,利用时务学堂培养了大量的维新志士;后来参与领导了发生在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的戊戌变法,期间他力辅光绪皇帝推行变法,整顿官制,革除弊政,最后怀着“愿以颈血刷污政”的决心为变法而牺牲,传播了资产阶级新文化、新思想,批判封建主义旧文化、旧思想。

虽然资产阶级的博爱、平等、自由是虚假的,但是他用博爱、平等、自由来冲决封建专制主义和封建伦常,在旧中国那个史况下,在激烈的反封建专制主义这点上,有它突出的进步性。

他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他的变法思想和行动对近代中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敢作敢为、勇往直前的精神,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同时,他也是一位具有文学天赋的诗人,其诗歌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有一定地位。

光绪评价

志大才疏,

光绪帝是个非常有理想和志向的君主,也很有责任感,非常勤政爱民,听到灾害时临朝痛哭,而且非常有信心挽救大清国,甚至喊出不愿为亡国之君,所以他才会启动戊戌变法,在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他值得后人敬佩,毕竟这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志向就比晚清那些空谈误国的顽固派强多了,

只知道做个好黄帝,却不知道怎么做黄帝,在戊戌变法里的一系列操之过急,而又没有什么可行性,还把大批曾经支持的人搞到反对变法的那一边,暴露了他在政治上的幼稚,最终落了个悲惨结局

怎么评价光绪

从帝王的角度来看,光绪皇帝无疑是个失败者,他的失败源自慈禧太后的迫害,但换个角度来看,也可以说他没有处理好跟慈禧太后的关系。

其实,他的生父醇亲王奕譞和叔叔恭亲王奕䜣对他都有告诫。

奕䜣临终上遗折指出:“伏愿我皇上敬天法祖,保泰持盈,首重尊养慈闱,以隆圣治。”

光绪帝若能做到这一点的话,对王朝命运和自己的境遇来说,都可以避免很多悲剧。

光绪是清朝末代皇帝,他在位期间面临了许多挑战和变革。尽管他年幼即位,但他表现出了一定的政治智慧和改革意识。

他推行了一系列现代化改革,如兴办新式学堂、修建铁路、推行新式军制等,为中国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然而,他也面临着内忧外患,如甲午战争和义和团运动等,这些事件暴露了他的统治能力的局限性。

总体而言,光绪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他的统治时期既有积极的改革尝试,也有不可避免的困难和挫折。

光绪皇帝还是一位非常出色的有作为的皇帝,他想到了要进行变法才能救中国,但是他最后不幸失败了,这不代表他能力被限制,只能说是运气不好。

对光绪的评价:作为一个年轻发奋的君主,光绪皇帝以社稷为重,推行变法,不轻易退缩妥协,在关键时刻,为了变法信念,置生死安危于度外。

这已经超出了一位傀儡帝王的行为价值选择,即使从人格上看也是值得称道的。

变法的最终结果是失败,但对当时社会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打破了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禁锢,启开了中国思想解放的先河;在经济上,光绪接受了维新派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主张,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在文化教育方面,开办学堂,改革科举制度,派人出国留学、游历,使知识分子扩大了眼界,给长久封闭的国家带来了一些西方的先进思想、理论和技术

对光绪帝的评价可以定位八个字就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光绪帝是一个比较有理想抱负的皇帝,在他亲政后想通过变法来富国强兵,可信被慈禧破坏并软禁。


光绪皇帝是清朝皇帝中比较能够接受新思想的青年皇帝,而且是有所作为的皇帝。这主要表现在他亲政的十年时间里边发生了两件震惊世界的大事,一件是中日甲午战争,二是戊戌变法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大事情。光绪皇帝在这两件事情中有着非凡的表现,是他这一辈子当皇帝最大价值体现和命运的关键转折点。

光绪庙号为什么叫德宗

光绪庙号之所以叫德宗,是按谥法定的。

在谥法中,绥柔士民曰德,谏争不威曰德。光绪虽有些懦弱,但还是比较开明并想有所作为的皇帝。光绪登基后第二年,即命左宗棠发兵西征,收复新疆。光绪十年又设立新疆行省,取消以前混乱的农奴制,改为封建郡县制,对稳定新疆和促进新疆发展起了重要作用。1898年康梁变法提出后受到光绪皇帝大为赞赏,立刻宣布推行维新,但因慈禧担心变法危及自己,于是将变法扼杀在襁褓之中。光绪因此被囚,慈禧再次垂帘听政。光绪虽为人厚道,有志中兴,惜生不逢时。

他的庙号是后加的,是隆裕太后以宣统的名义追封的,以示对夫君的勉怀,以及宣统对大行皇帝的重视,光绪帝在政治上虽有挽救之力,确被囚禁至死,对光绪的评价与崇祯无异,有力回心,回心无力,还是那句话,朕本不是亡国君,实乃亡国之时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