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首奇葩古诗词 乾隆历史上的奇葩

目录导航:

  1. 8首奇葩古诗词
  2. 戴高帽子的典故
8首奇葩古诗词

一、层层套套绮罗衫,正正方方披锦肩。燕燕莺莺音带笑,盈盈款款步生莲。——《叠字诗》

叠字诗是指诗中的部分句子或全诗各句都用叠字组成。所谓叠字,是指两个相同的字重叠而一个词,也称"重言词"。

二、探君归来步缓慢,来步缓慢醉梦微。醉梦微醒鸡报晓,醒鸡报晓探君归。——《顶针诗》

每一句的最后4个字又作第二句诗的开头4个字或3个字。14个字的2句话,能演变成28个字的4句话,这就是“顶针诗”

一、东方朔的“分肉诗”

东方东方,你太鲁莽,肉还没分,怎能领赏?

拔剑割肉,举止豪爽,割肉不多,还算谦让。

拿给殿军,情义难忘,皇上宽大,谢过皇上。

东方朔在历史上本就有机智诙谐的美名,他能写下这首分肉诗,还是比较符合他的形象的。

据说汉武帝每一年都要给大臣分肉,这年夏天,又值分肉日,但是分肉官却迟迟不来,东方朔索性便自己割下一块肉,扬长而去,汉武帝知道后,想要责罚他,但是东方朔却急中生智,写下了这首“打油诗”向汉武帝“请罪”,汉武帝看后,被东方朔的滑稽所打动,转怒为喜,免了他的鲁莽之罪,额外还给他多分了肉。

二、纪晓岚的“祝寿诗”

太老夫人不是人,

九天仙女下凡尘。

养儿偏惯去为贼,

偷来蟠桃敬母亲!

民间流传:清代的大学士纪晓岚,曾经为一位官员的母亲祝寿,那位官员想让纪晓岚写首诗助兴,于是纪晓岚提笔写道:“太老夫人不是人”,那位官员大怒,众位宾客也大惊失色。谁知纪晓岚笔锋一转,又接道:“九天仙女下凡尘”,官员立马转怒为喜,大赞精妙。谁知纪晓岚第三句又写:“养儿偏惯去为贼”,官员又非常气恼。只见纪晓岚不慌不忙地写出第四句:“偷来蟠桃敬母亲”!惹得满堂叫好,寿宴也尽兴而归。

当然,这个故事的主角不止纪晓岚一人,还有说是明朝大才子解缙写的,故事大同小异,只不过字句略有变化,为:“这个婆娘不是人,九天仙女下凡尘;儿孙个个都是贼,偷得蟠桃奉至亲”。另外还有一说,是唐伯虎写的。但无论作者是谁,故事都类似,可见民间对这类事情的喜爱。

三、朱元璋的“咏鸡鸣”

鸡叫一声撅一撅,

鸡叫两声撅两撅。

三声唤出扶桑来,

扫退残星与晓月。

相传朱元璋登上皇位的那天早晨,突然听到一声嘹亮的鸡鸣声,众官以为祥瑞,朱元璋也非常高兴,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朱元璋刚写完第一句,大家觉得太水,想笑而不敢笑,写完第二句,有人便捂着嘴笑了起来,但三、四句一出,众人瞠目结舌,大赞精妙!

诚然,这首诗的气概全在最后两句,一种迎新辞旧、充满自信和朝气的气势,着实令人佩服!

四、康熙帝的“翁仲诗”

翁仲如何作仲翁,

十年寒窗少夫功。

而今不许为林翰,

罚去江南作判通。

据说有一次,康熙皇帝(另一说为乾隆皇帝)带着一班文武大臣外出游玩,看到旁边一尊翁仲的石人像,于是便想想考考身边的一位翰林,问他这是什么,结果这位翰林一紧张,答为:“仲翁”,康熙当时一笑,也没说什么,等到第二天退朝时,从袖中扔下了这首诗。

这首诗,可谓极尽嘲讽之能事,算是以“毒”攻“毒”,将“功夫”、“翰林”、“通判”故意写作“夫功”、“林翰”、“判通”,一连串的反语充满了嘲讽和奚落,机智幽默,把那位翰林羞的满面通红,只好去江南做了几年通判。

这个故事的主角人物都不确定,从中便能看出,多半是民间附会之事,其实这个故事,明朝时便有了,不知后来为何安插到了康熙或乾隆的头上。

五、乾隆帝的“飞雪”

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

六片七片八九片,飞入芦花都不见。

乾隆帝一直有作诗的癖好,一生写诗无数,但是几乎没有一首佳作,流传极广的一个故事,便是关于这首咏雪的诗。

据说乾隆帝和一班臣子游西湖时,天空突然下起了大雪,乾隆帝诗兴大发,便咏道:“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最后一句却想不出来,旁边的纪昀看着尴尬,便接道:“飞入芦花都不见”,算是给出了一个相对较好的结尾。

六、郑板桥的“赠小偷”

细雨蒙蒙夜沉沉,梁上君子进我门。

腹内诗书存千卷,床头金银无半文。

出门休惊黄尾犬,越墙莫损兰花盆。

天寒不及披衣送,趁着月黑赶豪门。

据说某天半夜,郑板桥发现家里来了小偷,便打趣吟诵了这首诗,表示自己身无分文,是个穷书生,让他赶紧走,去别家偷吧。

郑老先生还是非常有意思的,他让小偷离开,并且提醒他不要惊动了门里的黄狗,不要损坏了墙边的兰花,最后两句,还风趣的表示,天冷了,我就不出去送你了,你趁着夜色,到有钱人家,还能再干一票,当真是令人莞尔。

七、金农的“补商人诗”

廿四桥边廿四风,凭栏犹忆旧江东。

夕阳初照桃花坞,柳絮飞来片片红。

据说,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金农寓居扬州时,有一次和客人喝酒,席间,以“飞”、“红”两字为吟诗酒令,有个商人文笔不佳,下笔便来了句让人瞠目结舌的句子:“柳絮飞来片片红”,要知道,柳絮是白色的,怎么能是红呢?金农为了帮助掩饰,便为他补了前三句,成为了一首七绝,便是这首诗。当真是化腐朽为神奇,死马都能医活。

八、冯诚修的“暮鹤”

远望天空一鹤飞,朱砂为颈雪为衣。

只因觅食归来晚,误入羲之洗墨池。

据说乾隆下江南的时候,某天傍晚,看到天边飞来一只白鹤,乾隆帝便让随行文人即兴赋诗,结果有一位叫冯诚修的张口吟道:“远望天空一鹤飞,朱砂为颈雪为衣”,乾隆听后,故意想难为他,便打断说,“我要吟的是黑鹤,不是白鹤”,众人面面相觑,谁知冯诚修不慌不忙地接了后面两句,“只因觅食归来晚,误入羲之洗墨池”,当真是机智非常,乾隆听后,也不禁被他逗笑了。

戴高帽子的典故

《北史.能安生传》:“道晖好着高翅帽、大屐,州将初临,辄服以谒见。仰头举肘,拜于屐上,自言学士比三公。”后因以妄自尊大,冀人誉己为好戴高帽子;吹捧恭维别人为给人戴高帽子。

典故出自清朝时期,官员戴帽子的方式与普通百姓不同,官员帽子上有流苏,称为“顶戴高帽子”,后来慢慢演变成指某人言行夸张、夸大事实、过分吹嘘,也就是夸大真实情况
这个典故的源头,主要是官员和世家出于名誉地位的需要,所以在穿着方面要与百姓区别开来,带上流苏高帽子就是其中之一
之后社会上也出现了过分吹嘘、夸大事实的现象,被人们比作“戴高帽子”
在当代,我们要保持真诚、踏实做事,不要追求虚名和虚荣,珍惜实际的工作成绩和人际关系,避免戴高帽子的行为

是指英国的法官们在审判时所戴的那顶高帽子。
这个典故源于法国大革命时期,法国法官们取消了戴高帽子的传统,而英国法官们则坚持保留。
由于高帽子的高度和统治者的身份有关联,所以英国法官们在穿着法官袍时也会戴上高帽子,以显示他们的权威和身份。
后来这个习惯传到了英国其他大大小小的法庭,最终成为了英国法官的标志之一。
在现代社会中,戴高帽子的行为也常被用来比喻某个人或团体夸大自己的实力或地位。

据唐代李延寿所著的《北史?熊安生传》记载:北齐有一位名叫宗道晖的儒士,总是自我感觉极好,但行为方式有些怪异。 他平时喜欢头戴一顶很高的帽子,脚上穿一双很大的木屐。 每当有官员到来,他都要以这身打扮去迎接。 见到官员时,又总是向上仰着头,举着双手,然后跪拜,一直把头叩到木屐上,说:“您的功德可比三公。 ”这样怪异的打扮和行为,使得他在北方声名远播。 从这以后,人们便把吹捧、恭维别人的行为叫做“戴高帽”。 如果喜欢别人对自己吹牛拍马,夸赞自己,就叫做“喜欢戴高帽”。

清代乾隆年间,学者翟灏在撰写《通俗篇》时,在“好戴高帽” 条里引用了这段史料。 他评价说:“今谓虚自张大,冀人誉己者,曰好戴高帽子,盖因乎此。 ” 可见,“戴高帽”原来是讽刺宗道晖虚张声势、抬高自己的做法。 由于他是通过恭维别人来抬高自己,所以人们就把奉承别人,称之为给对方戴高帽子。 “戴高帽”这个词之所以能广泛流传,也与此后的社会风气不无关系。 明朝初年,各级官员都着“乌纱矮冠”,并不以高帽为时尚。

到了明代中期,社会风气大变。 据《客座赘语》记载,明朝正德年间的兵部尚书王敞“纱帽作高顶,靴作高底,舆用高杠,人呼为‘三高先生’”,可见当时社会开始以戴高帽子为时尚。 再加上“戴高帽”本来就有恭维的意思,所以这个词语经常被后人使用了。 清末大学者、翰林院编修俞樾(1821年—1907年)曾经记载了一个与之相关的故事。 大意是有个京官要到外地去任职,离京前去和老师告别。 老师说:"外面的官不容易做,应当谨慎些。 "那人说:"我准备了一百顶高帽,遇到人就送他一顶,应当不至于有意见不合的人。 "老师生气地说:"我们以直率的方法侍奉上级,为什么必须这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