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导航:
- 雍正之治国安邦的举措
- 雍正朱批奏章原文
- 雍正皇帝历史应该给一个怎样的评价
- 雍正王朝主要讲的是什么
- 雍正王朝大纲
- 关于雍正的真实史书
- 康熙雍正乾隆的历史顺序
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改土归流、旗人自治,开放东南沿海贸易,雍正的所有改革都直指官僚团体、满清贵族和士绅清流,因此被读书人记恨
回答如下:1. 加强中央集权:雍正通过一系列措施,如限制地方官员权力、推行干部轮调制度、削弱地方自治权等,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全国的控制力,提高了国家的整体治理能力。
2. 精简机构、清除贪污:雍正通过精简机构、加强监督、严惩贪污等措施,有效地减少了官员的腐败现象,使政府更加廉洁高效。
3. 推行科举制度:雍正重视人才选拔,推行科举制度,确保了政府官员的素质和能力,提高了政府的管理水平。
4. 改革财政制度:雍正进行了一系列的财政改革,如整顿税收、建立赋役制度、实行官利计等,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提高了财政管理的效率。
5. 保护边疆安全:雍正采取了多种措施来保护边疆安全,如加强边境防御、整顿边防军队、落实边疆屯田政策等,确保了国家的领土完整和安全。
1.整顿官场,打击贪腐。
2. 加强中央集权。
3.推行文化改革。
4.增强国防实力。
5.发展农业和手工业。
6.选贤任能,重用改革能臣,跟中央一致。
雍正之治国安邦表现在一是清查亏空,二摊丁入亩,一体当差一体纳粮,取消人头税。
三是火耗归公,减轻农民负担,还可以增加国库收入。
雍正之治国安邦举措:在全国推行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等新政。
新政施行后,百姓负担大减,安居乐业。国库日渐充盈,不愁粮饷。朝廷吏治清明,百官克己奉公,勤于王事,为日后乾隆年间大清朝达到鼎盛奠定了基础。
雍正帝治国安邦的举措,主要是推行摊丁入亩,火耗归公,改土归流,士绅一体纳粮,养廉银等举措,令清朝经济发展,国库充盈。
一.加强集权,巩固皇位
首先,雍正之所以能够管理好朝政,其中很重要的一项措施就是他即位之后加强了中央集权,将大权独揽在一人之手。据相关史料记载,雍正帝在即位以后,设计让先前的两任大将军倒台,雍正皇帝的皇位便愈加的稳固。在这种情况之下,国家的军事和民事等多项政务都是由雍正皇帝亲自掌控。面对着庞大的工作量,雍正设立了专门隶属于皇帝的机构--军机处,军机处是专门帮皇帝处理政务的一个机构,它是直接服务于皇帝。除此之外,雍正帝还推广了密折,并且将其制度化。
由此可以说,军机处的设立以及密折制度的形成对于雍正帝巩固朝政是相当重要的一项措施。在这些措施之下,皇帝的命令可以保证直接的上传下达,大大省去了中间一些繁琐的步骤,在处理朝政问题上的确是有效率了不少。不仅如此,这些机构隶属于皇帝,这样一来对一些朝政上的机密之事所知道的人就更少了,对于加强皇权来说是相当有效的。所以,之所以说雍正帝是治国理政的人才,与其在位之时设立的许多政治机构,加强了中央集权的措施是密切相关的。
二.任用人才,不拘一格
除此之外,雍正帝之所以能够在治国理政方面大方异彩,与其在任用人才方面不拘一格也有很大的关系。据相关的史料记载,雍正帝所任用的将军年羹尧是汉军镶白旗出身。年羹尧在雍正帝的任命之下,领兵镇压各地的反抗势力,雍正帝更是在其立功之后封其为西北大将军。雍正在位之时,颇受重用的三位大臣李卫,田文静和鄂尔泰都不是宗亲贵族,甚至李卫的官职都是用钱买来的。
由此可以说,与其他朝代的皇帝相比,雍正皇帝在用人方面可以说是相当的多元化了。不再只是一昧的任用宗亲贵族,而是让真正有才能的人能够脱颖而出,即便是许多人地位低下,但是雍正帝也不拘泥于身份将其培育成能够为朝廷所用的可塑之才。所以说,雍正帝之所以能够在中国的朝政史上给后世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与其在任用人才方面不拘一格的风格也是有很大关系的。
综上所述,雍正皇帝之所以能够被后世称为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与其继位之后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密不可分。在古代皇帝当中,雍正绝对是属于领导力超强的一个,从他即位之后所做出的各项政绩就可以得到说明。
当然人无完人,金无足赤,雍正帝也并非是完美无缺的。在其治国理政方面,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我们在回看历史之时,应该还有以史为鉴的心情,决不能做拿来主义。
雍正朱批奏章原文找不到原文。
历史上很多文献遗失或是毁于战火,可能已经无法找到。
虽然找不到原文,但是有一些相关文献和资料,比如《清实录》、《清世祖实录》等,可以从中了解一些雍正朱批奏章的内容和影响。
此外,朱批奏章也是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著名的政治事件之一,对于理解清朝历史和中国政治文化也有一定的意义。
雍正是满清历史上一个能干的皇帝。清史学者孟森赞誉:「自古勤政之君,未有及世宗者。」又说「其英明勤奋,实为人所难及」。
以前民间有很多关于他的谣言,指雍正是篡位而起,又把雍正描写成一位毒死父亲、气死母亲、不务正业,又通过文字狱抑制了汉族的思想、巩固满洲人统治的皇帝;直到近代经多番历史研究,这些传说都相继被推翻,使近代对雍正评价转趋正面,赞扬其励精图治,革新吏政、活络经济、提升民间生活水准的政绩。
日本文化首都京都大学历史教授盛赞雍正节俭支出,称「雍正朝后宫一年支出费少于明朝万历帝后宫一天支出费用」。
英国历史学者史景迁认为:雍正的父亲康熙为政宽松,执政末期受储立之争所扰且出现典型长寿帝王的统治能力退化现象,雍正即位之初的清皇朝实已浮现官僚组织膨大腐败、农民生活水准恶化的危机;由于雍正即位时正处于政治历练、精神与人格上的成熟阶段(45岁),因此得以精准的分析问题并有魄力的作出应对。他的改革同时包含了力行整顿与和现实的妥协(如火耗归公与养廉银)。虽然史学家黄仁宇认为雍正未能了解与解决明清第三帝国作为内敛式王朝的根本问题,但清朝得以建立起一套继续运行百年以上仍大致有效的统治体制,而未沦为「立国百年而亡」的异族王朝,此当归功于雍正一朝的改革。
雍正王朝主要讲的是什么雍正王朝是个人比较喜欢的一部电视连续剧,由唐国强老师,焦晃老师领衔主演,故事开头由唐国强老师饰演的四阿哥帮助朝廷救助江南水患开始,牵扯出太子贪污腐败,后面太子党谋反上演出九子夺嫡的故事,雍正力王狂澜解决了所有障碍,改革创新建立一个新的王朝。
雍正王朝主要讲的是雍正做为王子时认真完成他老子康熙交办的事情,在九子争夺皇位中足渐取得老皇帝的信任,被立为皇帝并继位,当上皇帝后,努力实施新政,弥补康熙时代留下的不足,最后因劳累过度而死的故事。雍正王朝讲的是一个为民办事,忧国忧民的雍正是一个好皇帝。
雍正王朝大纲公元一七二三年清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北京九城戒严,康熙皇帝驾崩,举国震惊。继位者不是当了近四十年太子的二阿哥胤礽,不是精通经史的三阿哥胤祉,不是贤名远扬的八阿哥胤禩,也不是深受康熙钟爱的大将军王十四阿哥胤禵,而是素有“冷面王”之称的四阿哥胤禛。
胤禛并不是朝野看好的人选。他曾在江南为筹款赈灾,在城隍摆鸿门宴,软磨硬逼,掏走了地方官和富商二百多万两银子筹款赈灾;他追讨国库欠款,逼得老臣上吊,皇子王爷到前门大街变卖家当,令满朝官员惶惶不可终日;刑部冤狱案,他隔岸观火,让八阿哥和太子斗得两败俱伤;百官行贿案,他借年羹尧之手血洗江夏镇,使得太子再度被废。
胤禛的皇位不是篡来的,不是改遗诏偷来的,不是毒父夺来的,而是康熙传授的。康熙选择了胤禛为雍正皇帝。
西北用兵、数省天灾,急需军费和赈灾,抄贪官污吏的家财,解决急需。而后的“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河南罢考案”、“铁帽子亲王大殿发难逼官”、“含泪杀亲子”等一系列旨在推行新政、抑制官绅敛财和宫廷内部党争、挤压的历史事件贯穿雍正的一生和雍正王朝。
公元一七三五年,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二日,中国历史上最勤勉的皇帝心力交瘁,暴猝在自己的御案旁。之后,开始了六十年的乾隆盛世。
关于雍正的真实史书《雍正传》《揭开雍正神秘的面纱》《大改革家雍正》《雍正帝》写的都不错,是正史,网上都有,可以从网上买,也可以在网上看电子版的。
以下是关于雍正的真实史书:
①赵尔巽《清史稿·世宗本纪》;《清实录-世宗实录》;《清史编年-4雍正》《世宗宪皇帝圣训》
②萧奭《永宪录》;冯尔康《雍正传》;《雍正原理》;《雍正皇帝大事年表》
③黄弘寿《清史纪事本末》;冯尔康《清代人物传记》;郭松义《清朝典制》;《清朝历代皇帝图志》;《清宫秘档》;《清稗类钞》;《清宫述闻》;《清列朝后妃传稿》
关于雍正皇帝的真实史书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是《雍正朝实录》。这本史书是清朝官方编纂的,记录了雍正皇帝在位期间的重要事件和政策。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学者和历史学家撰写的研究性著作,如《雍正帝评传》、《雍正帝与清代政治》等,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深入研究,揭示了雍正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这些真实史书为我们了解雍正皇帝及其时代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康熙雍正乾隆的历史顺序按照年代来排序依次是康熙、雍正、乾隆。
1、康熙
康熙是清朝第四位皇帝爱新觉罗·玄烨的年号,康,安宁;熙,兴盛--取万民康宁、天下熙盛的意思。
从1662年至1722年,共六十一年,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即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
2、雍正
雍正帝胤祯,生于康熙十七年(1678)是康熙的第四子。康熙61年,45岁的胤祯继承皇位,在位13年,死于圆明园。庙号世宗。
雍正是清朝入关后第三位皇帝胤禛的年号,因为雍正帝之前曾被封雍亲王,即位后采用雍正一词,除取其名“禛”之谐音外,亦有正统、名正的意思。以辟民间夺位的谣言。雍正十三年八月清高宗即位沿用。
3、乾隆
乾隆帝弘历,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卒于嘉庆四年(1799)。他是雍正的第四子,在位60年,终年89岁。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出生,于1799年2月7日逝世,清朝第六位皇帝,入关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
1、康熙是雍正的父亲,雍正是乾隆的父亲,所以康熙是乾隆的爷爷,康熙雍正乾隆共同开创了盛世,是祖孙三代的关系。
2、康熙即爱新觉罗·玄烨。康熙是雍正的父亲,十四岁收回辅政大臣手中权力,开始亲政,他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执政六十余载。
3、雍正即爱新觉罗·胤禛,雍正是乾隆的父亲,康熙将王位传给了雍正,虽然雍正在位只有十三年,但他在位期间处事果断,加强了中央军权、严厉惩治了贪官。
4、乾隆即爱新觉罗·弘历,是寿命最长的皇帝,在位期间仅次于他的爷爷康熙。
入关后,清朝皇帝总共有10位。
如清朝皇帝的顺序:“努皇顺”就是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康雍乾”就是康熙、雍正、乾隆。
“嘉道成”就是嘉庆、道光、咸丰,“同光宣”就是同治、光绪、宣统。
这样子也就很容易记忆了。
事实上,清朝皇帝顺序排列如下:
顺治一康熙一雍正一乾隆一嘉庆一道光一咸丰一同治一光绪一宣统。
顺治皇帝是入主中原后的第一个皇帝,在位时间从1644-1661年。
康熙皇帝是1662-1722年,在位60年。
乾隆皇帝是1736年-1795年,在位60年,看看这两位皇帝都是60年,为什么乾隆皇帝不愿意超过60年,因为他不想超过康熙皇帝,他爷爷康熙是乾隆皇帝的最尊敬的长辈。
此后嘉庆皇帝和道光皇帝也就比较短了,两个人合起来不到60年,道光皇帝是1820年-1850年。
咸丰皇帝就更加差劲了,他在位不到十年,也就是1851-1861年。
此后的同治皇帝是1860-1875年,光绪皇帝是1875-19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