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导航:
- 溥仪是谁的孩子
- 末代皇帝最后在东北哪称帝
-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次年2月l2日,清宣统帝溥仪下诏退位,成为末代皇帝。这一历史事件的深远意义在于
- 末代皇帝溥仪年号是多少
溥仪是清朝摄政王载沣的儿子。
爱新觉罗·溥仪(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字曜之 ,号浩然。是道光帝旻宁的曾孙、醇贤亲王奕譞之孙、摄政王载沣长子,母亲苏完瓜尔佳·幼兰。1909年到1912年、1917年7月1日到1917年7月12日两次在位。
末代皇帝最后在东北哪称帝
溥仪离开紫禁城后,先后住进了父亲载沣的家中和日本公使馆;1925年,溥仪又在日本人的保护下,来到了天津,结果在天津一住就是七年;九一八事变后,溥仪又在东北登基,做了日本人的傀儡皇帝,这是他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登基。
那么,溥仪到东北做皇帝是真的要借日本人之手复辟大清吗?
根据溥仪晚年的一些笔记中记载,当时,他在天津的时候虽然日本人经常来找他,劝他回东北发展,但溥仪对日本占领东北还是很不满的,因为东北是满族的发祥地,也算是溥仪的老家;只不过后来发生了一件事,让溥仪下定决心上了日本人的船。
1928年,孙殿英大盗了东陵,把慈禧和乾隆的墓挖开了,里面的奇珍异宝全部被洗劫了一空,溥仪在报纸上得知这个消息后“龙颜大怒”,只可惜手里没有一兵一卒;最后,只能向民国政府抗议,要求严惩盗墓者,民国政府也答应溥仪一定会严惩盗墓者。
可惜,法院弄了好几个月,还是不能将主犯绳之以法,溥仪每次派人去交涉,得到的答案都是一样的;其实,孙殿英早就用重金收买了各级官员,人家的日子依旧过得潇洒、官运亨通。
这让溥仪非常失望,尤其是中原大战爆发的前几个月,东陵大盗主犯孙殿英竟然被任命为安徽省主席;溥仪觉得,如果要依靠现在的政府给先祖们报仇太难了。
于是,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溥仪到了东北,再次登基称帝;但他并不是为了复辟大清,而是想借日本人之手给先祖们报仇,因为在天津的日子里,溥仪也开阔了眼界,深知想要复辟大清是不可能了。
只是溥仪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原来自己早就被日本人利用了,且日本人在好几年前就开始策划了;溥仪虽然是满洲国“皇帝”,但没有任何实权,平时也只能在那一亩三分地活动,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傀儡”
末代皇帝溥仪最后在东北长春称帝
溥仪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皇帝,被称为“末代皇帝”,在1925年被赶出紫禁城后,溥仪从此无依无靠,成为了真实意义上的孤家寡人,国内的舆论主张是把他杀了,国外选择对这位中国皇帝袖手旁观,一时之间,溥仪成了无处可归之人。不过,此时的日本关东军却表示溥仪仍然可以做皇帝,而且日本无条件的支持溥仪复辟,溥仪一听说能够复辟,当然高兴。
但是溥仪身为皇家后裔,还是很有修养且理智的,他没有盲目的答应,而是选择和日本关东军谈起了条件,去东北可以,但是只能是去做皇帝,日本人为了尽快的把溥仪哄骗到东北,于是答应了溥仪的条件。
于是在一个夜晚,溥仪果断抛弃了不愿意卖国的遗老大臣,只带了几名贴身侍从,登上了去东北的客船,可让溥仪意料之外的是,这次冒然的前往东北,就再也没有回旋的余地了,到了东北,溥仪开心的接见前来参拜他的遗老大臣,对隆重的欢迎仪式感到十分满意,此时的溥仪还在做着千秋大梦,自以为很快就能像以前一样有权有势,可是事情大大的出乎了溥仪的意料,日本人告诉溥仪成立的国家不再是清帝国,而是满洲帝国,而且建造的宫殿也不是皇宫,是帝宫,溥仪虽然很不愉快但是也很快的接受了这一点。
然而突破溥仪底线的是,日本关东军不允许他穿龙袍祭祖,在登基之前,溥仪想向祖宗汇报自己的雄心壮志,而且还特意给自己制定了很多计划,立志要除掉自己懒惰的坏毛病,勤于政务,溥仪希望在祭天的时候穿龙袍,为此他特地专门派人去北京取回光绪皇帝的龙袍,可是日本关东军明确的表示皇帝不允许穿龙袍,只能够穿海陆空大元帅服,溥仪为此非常气愤。
溥仪多次和日本关东军交涉,可是日本关东军依然不同意,溥仪这时才明白,原来自己只不过是日本用来统治东北的一个工具,溥仪在东北,无论干什么都有人监视他,他和犯人没有什么区别,日本人还掌握着他的婚宴大事,日常政务也轮不到溥仪作决策,溥仪就是一个傀儡,伪满洲国的经济军事大权全部的掌握在日本人的手里,为了防止溥仪暗中培养自己的势力对关东军产生威胁,日军解除了溥仪身边的所有武装队伍,后来的溥仪每天都在求神拜佛,祈求着日本人不要害自己。
当然相比溥仪来说,溥仪身边的宫女更加可怜,溥仪退位以后,虽然在宫里的待遇是大不如前,但是民国政府还是每年都会给小朝廷四百元的花费的,宫女们吃穿不愁,而宫女随着溥仪到东北以后,就开始过上了非人的日子,宫女的遭遇真是惨的不行了,她们每天都提心吊胆的,而且还要动不动的就受到日本人的侮辱,实在是让人愤恨至极。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抗日战争爆发,翌日长春沦陷。1932年3月9日,伪满洲国定都长春,改名为“新京”;8月,改为“新京特别市”,隶属伪满洲国国务院。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次年2月l2日,清宣统帝溥仪下诏退位,成为末代皇帝。这一历史事件的深远意义在于这个选择题,毫无疑问,是选择B。
中国2000多年封建专制帝制的终结。标志性事件,就是清宣统帝溥仪退位。
末代皇帝溥仪年号是多少年号:前清末代皇帝溥仪年号1909---1911。
溥仪的简介:宣统帝的简称----代指末代皇帝溥仪
[身份]
-我国前朝逊清末代皇帝.
-逊清醇亲王之子.
-日军中尉溥杰长兄.
-愍皇帝.愍,悲伤.
[生平]
-天资尚算聪慧,幼时待其长辈和善,长大后,由于紫禁城中的皇帝身份,性格日益骄纵,到了在长春作傀儡皇帝的时期,更是经常责罚属下和仆人,借此发泄对日本人的恐惧和不满.
-有传其行龙阳之道,难以查证.
-对太监深痛恶绝,在皇帝时期曾经下令驱逐太监,对其他下属以力相待.
[政治]
-前清时期,由其父载沣任摄政王,不问政事.
-张勋复辟时期,曾颁布十余条诏书,但不被军阀所承认.
-满洲国时期,由日本人拟政,名义上却是康德皇帝裁决.
-一生中三次登基,三次退位.(前清登基,张勋复辟,满洲国执政)
[军事]
-民国时期,曾翻阅前朝奏章,力主海军建设.
-民国时期,沿用前清带刀侍卫驻扎禁宫.
-满洲国时期,曾组织三百人以上的护军,后被解散.
[文化]
-不拘泥儒家学说,却喜好西洋文化,曾接见现代学者胡适.
-拟文多章.
[舆论]
-民国时期,活动频密,为热点之人物.
-张勋曾夸耀幼帝"谦逊有礼,广识大体"等若干.
-满洲国时期,曾希望借助国联摆脱日本人控制,不果.
[婚姻]
溥仪先后共有5位妻子:
(1)“皇后”郭博勒氏(又作郭布罗氏),名婉容,达斡尔族。民国十一年(1922年),溥仪18岁时同婉容结婚。婉容结婚前住在北京东城鼓楼南帽儿胡同今35、37号院。溥仪在退位后结婚,但根据《优待条件》,其尊号仍不废。故其结婚仍称“大婚”,婉容仍称“皇后”。而实际上此时溥仪已经不是皇帝,郭布罗·婉容也就不成其为皇后。
(2)“淑妃”额尔德特·文绣,与婉容同日和溥仪结婚。后来文绣在天津与溥仪离婚。
(3)“祥贵人”他他拉氏,后改姓谭,名玉龄,与溥仪在长春结婚。谭玉龄于1942年死。
(4)“福贵人”李玉琴,1943年与溥仪在长春结婚,1957年离异。李玉琴于2001年病逝。
(5)夫人李淑贤,1924年生,于1962年“五一”同溥仪结婚,则属平民婚姻。李淑贤于1997年病死。
爱新觉罗·溥仪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2月7日)生于北京什刹海边的醇亲王府。1967年10月17日在北京病逝,终年61岁。著有自传《我的前半生》。
宣统帝即位三年,孙中山倡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条件日趋成熟,清王朝的败亡已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清廷只得以光绪帝的未亡人隆裕皇太后和末代皇帝宣统的名义颁发退位诏书。
1931年溥仪在侵华日军策划下被挟持至东北。1932年3月出任日本傀儡政权“满洲国”执政。日军战败后被俘,经改造,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协委员。
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年号:宣统。
爱新觉罗·溥仪(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字耀之,号浩然。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也称清废帝或宣统帝。醇亲王奕譞之孙,载沣长子,母亲苏完瓜尔佳氏。1909年到1912年、1917年7月1日到1917年7月12日两次在位。
溥仪的年号是宣统。
光绪三十四年冬,光绪帝载湉病重,慈禧太后下令将溥仪养育在宫中。消息传来,醇王府顿时发生一场大乱。溥仪的祖母老福晋刘佳氏刚听完载沣带回来的的懿旨就晕厥过去。未来的皇帝溥仪连哭带打不让内监抱走。溥仪的乳母王焦氏抱着溥仪一起进宫。11月14日光绪帝去世,慈禧太后命溥仪继承皇统。12月2日,溥仪在太和殿即位,由光绪皇后隆裕太后和载沣摄政。第二年改年号为“宣统”。
溥仪介绍:
爱新觉罗溥仪,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字曜之,号浩然。也称清废帝或宣统帝。是道光帝旻宁的曾孙、醇贤亲王奕譞之孙、摄政王载沣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