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恽被腰斩缘由

其实历史除了课本上的一些重要人物和事件,还有很多有趣的历史故事和历史小知识是鲜为人知,所以接下来小编就为广大喜爱历史的小伙伴们讲讲关于杨恽被腰斩缘由。

杨恽被腰斩缘由

杨恽是汉朝末年的一位重要政治家,他出身高贵,父亲曾担任丞相一职,被封为安平侯,谥号为敬侯。而他的母亲则是司马迁的女儿,可见他有着深厚的家族背景。在父亲去世后,他的兄长杨忠继承了爵位,而他自己则被封为郎,担任常侍骑的职务。杨恽以其才能而闻名,他喜欢结交才华出众的儒者,名望在朝廷中逐渐崇高,最终被提拔为左曹。

后来霍氏家族发动叛乱,但杨恽早有预知,及时将情报报告给朝廷。霍氏家族最终被诛杀,而杨恽及其他四人也因此获得封赏,他被封为平通侯,并晋升为中郎将。之后,他凭借政绩再次获得提拔,成为诸吏光禄。

杨恽虽然家财万贯,但他以轻财好义而著称。他承继了父亲和后母的财产,共计千万,却公平地分给了族人和后母的兄弟们。作为一位朝廷官员,他廉洁正直,无私无欺。然而,他因为自视甚高,认为自己的品德和政治才能在人中出众,性格上也有些刻薄,喜欢暗地里打击别人。凡是违背他意愿的同事,他必然会加以伤害。正因为如此,他在朝廷中积下了许多仇怨,例如与太仆戴长乐关系不佳,而戴长乐却是宣帝早年间的老友,后来却晋升至高位。

然其自恃节行及政治才能过人,又生性刻薄,“好发人阴伏(隐私)”,有敢违背自己意愿的同事,必加害之,“由是多怨于朝廷”,如与太仆戴长乐不和,而戴长乐是宣帝在民间时的旧相知,后被拔至高位。

戴长乐因说了不该说的话,被人告发下狱,他怀疑是杨恽告的密,于是亦上书告杨恽之罪,举事实控告杨恽“妄引亡国以诽谤当世,无人臣礼”,“以主上为戏语,尤悖逆绝理”《汉书·公孙刘田王杨蔡陈郑传》)。

杨恽因此被下狱。因宣帝不忍加诛,遂被免罪为庶人。“恽即失爵位,家居治产业,起室宅,以财自娱。”其友人安定太守孙会宗写信劝他说,废退大臣,“当阖门惶惧,为可怜之意”,告诫他要收敛点,装出可怜相,不可过于张扬。杨恽本来就不服罪,收到孙会宗的信,气就不打一处来,给孙会宗回了一封信,即有名的《报孙会宗书》。

这封信共分四部分:首先,杨恽申述自己被免官经过,对孙会宗不明事情原委就随世人诋毁自己表示不满。接着,讲自己从“列卿”“通侯”的高位一下子降为“农夫”的遭遇,说自己自知罪过大,品行差,所以才下决心当农夫,全家齐心合力种地养蚕,为的是多给国家纳税,没想到又受指责,所以再不能沉默不语了。

紧接着,发泄自己受尽委屈而仍遭诬陷的满腔愤慨,说凡是常人的感情所制止不了的事情,连圣人也不能例外,即使是皇帝老子死了父亲,服丧期也是有限的,何况我获罪已经三年了呢!于是笔锋一转,大写农家过年的欢乐场面,于表面欢乐之中蕴含着难以抑制的悲愤,并用“道不同不相为谋”来说明自己如今已是一个地位卑微的普通百姓了,孙会宗不该再用卿大夫的标准来责备自己。

字里行间怒气冲天,怨及宣帝。最后,又以讽刺挖苦的口吻,痛斥孙会宗随风而靡的卑下品格,并表示从此与之断绝关系。

这是一篇被免官后的牢骚怨愤之作,其意气之盛实不减其外公司马迁的《报任安书》,而其矛头所向,不止于孙会宗,而是指向世俗,怨及皇帝。正在此时,有日食发生,驺马猥佐名成者上书告杨恽,说他“骄奢不悔过,日食之咎,此人所致”。廷尉验案,得其《报孙会宗书》,“宣帝见而恶之”。廷尉遂以杨“大逆无道”将其腰斩。

同时,其妻被迁徙到酒泉郡,其侄儿安平侯杨谭坐“不谏”罪,被免为庶人,凡是和杨恽“厚善者”,如未央卫尉韦玄成,京兆尹张敞及孙会宗等在职官员,一律被免官。

在本文中,我们已经详细阐述了有关杨恽被腰斩缘由的全部内容。如果你对历史相关事件充满了好奇心,并且想要深入了解更多内容,我们极力推荐你浏览我们的论剑历史网,我们会定期推出各种历史类文章,涵盖了不同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