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对朱棣的态度 朱棣是怎么评价朱元璋

目录导航:

  1. 朱元璋对朱棣的态度
  2. 朱元璋认为朱标和朱棣谁好
  3. 朱元璋临死喊朱棣是想干什么
  4. 朱元璋看到朱棣会说什么
  5. 朱元璋对朱高炽评价
  6. 朱瞻基评价朱元璋
  7. 明朝评价最高的皇帝是谁
朱元璋对朱棣的态度

我们来看一下朱元璋对朱棣的态度。

据历史记载,朱元璋曾经多次批评朱棣的行为和政策,认为他不够稳重、不够有担当。例如,在靖难之役中,朱元璋曾经指责朱棣“不守礼法,不遵祖训”,认为他的行为有违常理。此外,朱元璋还曾经多次要求朱棣放弃皇位,回归普通的百姓生活。

朱元璋认为朱标和朱棣谁好

朱元璋并不是不喜欢朱棣,相反,朱棣是众多儿子中和他最像的一个,他自然颇为欣赏,不过这并不会让他因此改变主意。朱元璋对朱棣更多的是忌惮。尤其在朱标死后,他的孙子朱允炆身上更多的是文人书生气质,所以朱元璋很是担心自己死后朱允炆会镇不住朱棣。

朱元璋肯定是认为朱标好,在朱标巡视西安回来后生病逝世,朱元璋直接把朱标儿子朱允炆立为皇太孙,可以看出朱元璋对朱标爱有多深。

朱元璋对朱标的培养是不遗余力的,请了最好的老师团队进行教育,宋濂亲自教授。而对其他儿子包括朱棣属于放养状态。

朱元璋在世的时候,朱标是拥有军权的,班子两人共用的,对儿子的信任

朱元璋临死喊朱棣是想干什么

是想传位给他呢?

还是要警告他,不要谋反,要安分守已。

汉制度下,王朝传位历来是“有嫡传嫡,无嫡传长”。朱元璋本来准备传位给长子朱标,但是朱标早逝,为了保证传位制度,于是传位给长孙朱允炆。

朱元璋在建国初期,为了保证江山的稳固,便将地方的军政大权都收归自己手中,启用了“分封制”将自己的儿子们都分封到各地去做藩王,让自己的儿子们去做门户屏障,当然这也给了藩王们造反的机会。

根据《皇明史窃》的记载,朱元璋传位给孙子是非常决绝的,丝毫没有犹豫的。

太祖语太孙曰:' 朕以御虏付诸王,可令边尘不动,贻汝以安'。太孙曰:' 虏不靖,诸王御之;诸王不靖,孰御之?'太祖默然,良久曰:' 汝意如何?' 太孙曰:' 以德怀之,以礼制之,不可则削其地,又不可则变置其人,又其甚则举兵伐之'。——《皇明史窃》 (明)尹守衡撰

明朝法律规定,分封藩王不得擅自离开封地,不得诸王结伴入京。

在《明史.太祖本纪》中写道:

闰月癸未,帝疾大渐。乙酉,崩于西宫,年七十有一。天下臣民,哭临三日,勿防嫁娶。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

这话的意思很明确啊,朱元璋死前并没有让任何藩王回京奔丧。那这死前的三声从何而来,自己下的诏书不让自己的儿子回来,知道回不来,又为什么还要临终呼唤自己的儿子呢?

接下来做一下大胆地猜想:

如果朱元璋真的在临终前有打算将皇位传位朱棣的想法,而朱棣本人当时真的到了南京,那么到底是谁拦住了他呢?

朱元璋临终前身边留有的是皇太孙和众大臣们,自己呼唤朱棣,大臣们都忌惮朱允炆这个未来新君,无一人敢回应。

而朱允炆也怕他四叔回来,抢位置,于是派人将朱棣拦在南京城门外。

假如这一切都是成立的。

说明此时的朱棣已经在南京城外了,父亲死后,他至少应该进城奔丧,南京是朱允炆的地盘,还惧怕他造反不成。

《明史。惠帝纪》记载:“恭闽惠皇帝讳允蚊,大祖孙,懿文太子第;子也。三十一年闰五月太祖崩”,辛卯即皇帝位,大赦天下,以明年为建文元年。是日,葬高皇帝于孝陵,诏行三年丧。

《国榷》记载:“燕王入临,将至淮安”。朱棣对此事很是愤怒,他父亲死了仅仅7天就匆匆下葬了,他要找朱允炆讨说法。

这说明朱棣当时根本就没有在南京,显然朱元璋临终前的遗言也存在不可信的地方。而关于“朱元璋临终连喊三遍朱棣来否”这一说法出现在《明太宗实录》中,这书是朱高炽继位后,对朱棣在位时期的为政举措登记在案的一部当代史书,这是赤裸裸地为父亲正名啊,其可信度值得商榷。

朱元璋的《皇明祖训》 中说:"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而且还规定皇帝先召唤藩王,藩王才能起兵,且成功铲除奸臣后要五日之内离京。

如果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的目地真的是清君侧,那么为什么自己最后做了皇帝呢?

朱棣也知道自己得位不正,会受历史的笔伐,而他又无法否认朱允炆的合法性,毕竟这个谎太大,自己圆不了,于是就只能否认遗诏的合法性,留下一个朱元璋可能临终准备传位于他的想象空间了。

所以基于以上种种分析,朱元璋临终连喊三遍朱棣来否,此话应该属于杜撰,其目的就是为朱棣洗白。

朱元璋临死时并没有喊朱棣。

朱元璋在感觉时日无多曾于南京郊外马场,骑马驰骋,曰: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与我何加焉!他走的很是安心,因为他自觉已经给继承人扫清了障碍。

朱元璋看到朱棣会说什么

朱元璋看到朱棣肯定会说,不肖子朱棣,谋权篡位,来人给我拉出去砍了。毕竟朱元璋心中,朱标是农民朱元璋的儿子,其他的是皇帝朱元璋的儿子。一个是家人一个是家臣。所以他是不会容忍朱棣篡位的,肯定会铲除的,不然他也不可能让朱允炆继位,可见朱元璋对儿子有多么喜欢

朱元璋对朱高炽评价


1 朱元璋对朱高炽不满意,评价较差。
2 原因是朱高炽作为朱元璋的孙子,拥有极高的地位和权力,但他本人并未表现出为官者应有的才干和操守,多次犯错,甚至有过私自留下宫女的行为。
3 朱元璋最终废除了朱高炽的太子身份,并将皇位传给了其他亲属。
这也启示我们,身为官员和领导,不仅要有正直和才干,更需时刻保持清醒和谨慎,避免沉迷于个人私欲和享乐之中。

朱元璋认为孙子朱高炽生性纯良,是一个守天下的奇才,并且按照朱高炽的性格,永远不会反叛朱标一支的统治,要求朱标当上皇帝以后要善待子侄。

可见,在爷爷朱元璋在位时期,燕王的世子朱高炽颇受宠爱,但朱元璋去世以后,朱棣起兵靖难,世子朱高炽镇守顺天府,为朱棣提供稳定的粮草补寄,从无差错。但一生驰骋沙场的朱棣却更偏爱同样骁勇善战的次子朱高煦,尤其是朱高煦在率领大军多次拯救朱棣于危难之中时,这个年迈的老父亲无不动容地告诉儿子:“世子多疾,汝当勉励之”,

朱高炽生于公元1378年8月16日,明洪武十年,

朱元璋不仅见过还特别喜欢这个大胖孙子

。朱高炽和朱标嫡子朱允熥同岁(比朱允熥还大三个月),比建文帝朱允炆小一岁。那一年,太祖爷朱元璋刚满50岁,就已有一大帮孙子了,不算朱雄英,最年长的就是三皇子

晋王

朱棡

嫡长子朱济熺(1375年),与他们同辈的朱家后裔中最年长的就是朱元璋侄子朱文正之子朱守谦(1361年)了。朱高炽幼时与建文帝

朱允炆

、秦王世子

朱尚炳

、晋王世子朱济熺这些叔伯兄弟

在南京读书,手足情深。

。。

在这里,多说几句,因为朱元璋很能生,二十多个儿子。所以朱高炽,朱允熥兄弟俩和他们的十六叔庆王朱栴

(1378年2月6日)

、十七叔宁王

朱权(1378年5月27日,对就是被朱棣胁迫造反的宁王朱权,朱宸濠的祖先)一样大。不知道在南京皇宫里他们是小兄弟们自己一个学堂还是和这些小叔叔们一块听老师授课。

朱高炽在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被立为燕王世子。一次,明太祖朱元璋命朱高炽与秦、晋、周三王的世子在破晓时去检阅军队(四位王世子御驾前临也是威风八面啊,这场面他们的太爷爷朱五四在世时真是万万想不到),唯独朱高炽回军较晚,明太祖问他缘故,他解释说清晨太冷,检阅应等到士兵们吃完早饭以后。

明太祖又命朱高炽分阅章奏,朱高炽独取与军民事务十分相关的奏章上奏。有文字谬误的现象,没有上奏明太祖。明太祖指示他,是否是他有所忽视,朱高炽认为,不应以小小的失误来劳烦皇帝。明太祖又曾问他:唐尧、商汤时爆发水旱灾害,百姓能凭什么度过。朱高炽认为,百姓度过灾害是因为圣明的君主有好的恤民政策。明太祖为朱高炽的这些见识非常高兴,并评价他有“君人之识”。

贵为天子,朱元璋也是和平常人家一样隔辈亲,对孙子们都很好,重视教育,充分地给与他们锻炼的机会。明史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曾对太子朱标如此夸奖朱高炽:“汝侄天性仁孝纯良,善于守成治民,他日封藩燕地,必为国家屏障,汝要善待之!”朱元璋认为朱高炽是个“好圣孙”,温厚善良,但也有勇有谋,能担大任。作为爷爷他非常了解以朱高炽的性格、秉性,他和他的后人应该永远不会对太子朱标一支的统治有二心,所以要求朱标继承大统以后要善待子侄。

由此看来,即使霸道 暴虐如朱元璋也是心向光明的,也希望自己的后人能有一颗仁爱之心。而

朱高煦生性狡黠、狠愎,和晋王府二王子

朱济熿

、周王府二王子

朱有爋

皆言行轻佻,不为祖父朱元璋所喜爱。

朱高燧在这方面没有记载,但他多行不法之事,估计也不受朱元璋待见。

不过由于朱高炽喜静厌动,虽然他勉强学会了箭术,但总体上说他很少表现出从武的资质。相反,他更专心致志于经籍和文学。不过即使朱高炽不喜欢舞刀弄枪,武武煊煊的,但他的军事天赋也是很厉害的。在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征战在外时,朱高炽负责留守北平城,以万人之军成功地阻挡了南军大将李景隆的50万大军,保住了北平城。这也是朱高炽在明代军事史上最耀眼的一笔,朱祁镇要是有他皇爷爷的这等天分也不会遭那一劫了。话说回来,上一位朱家的守城天才还是

太祖爷长兄的儿子

朱文正,在洪都保卫战中坐镇孤城抵御住了陈友谅六十万大军的进攻,那也堪称军事史上的一个奇迹。

总体评价,朱高炽与“大杀功臣,喜怒无常”的爷爷,“激进削藩,逼死皇叔”的堂哥相比仁慈 稳重很多,也为自己饱受争议的父亲赢得了很多名声,争了口气。都说大明帝国不论是朝堂还是民间戾气都很重,但在朱高炽统治时期却让人看到了诸多温情和平静。老百姓和权贵阶层(前三朝他们其实比老百姓更难)都得到了一份安宁。明朝也正式走上了繁荣强大的道路,百世基业就此开启!


1 朱元璋对朱高炽不是很满意。
2 因为朱高炽是朱元璋的孙子,但他在担任皇太子期间表现不佳,没有得到朱元璋的信任和赞许。
3 后来朱高炽被废黜,由朱棣继位,成为明成祖。
虽然他在政治和军事上有所建树,但他的统治也存在一些问题。

朱元璋对朱高炽的评价说道:“能体恤下人是吾心也”。由此可以看出,朱高炽的仁厚善良从年轻的时候便开始闪现了。

有一次,朱元璋将大臣们的奏折发给孙子们查阅,其他人都表现平平,唯独朱高炽总能将有关国计民生大事奏章挑出来呈报给朱元璋。这种行为使得朱元璋对他另眼相看,朱元璋觉得朱高炽的理事能力比其他人要强上不少。

不屑一顾。

朱高炽作为朱棣的章子,朱元璋对他寄予厚望,希望朱高是也像朱棣或者朱元璋那样。以武治天下,朱元璋开局一个碗,然后凭借着自身的勇猛果敢而争取打天下,而朱高炽本人这个人比较性格柔和一些,而且他是属于扮猪吃老虎的那种。


1 不好。
2 因为朱高炽是明朝第二代皇帝,但他统治时期腐败严重,百姓民不聊生。
3 朱元璋曾经评价他:“二十年间事业如一日衰颓,千古罕见。
”反映了他的不满和批评。

1 朱元璋对朱高炽持否定态度,不予评价。
2 这是因为朱高炽是朱元璋的儿子,但是因为行为不端,被他所废黜。
因为他是家族中的一员,直接否定可能会引起家族内部的矛盾。
3 然而,朱元璋对他的行政能力给予了肯定,曾在书信中称赞他的工作能力。
可以看出,朱元璋对于才能和品行是区别对待的。
注意:此题答案为史实,答案已经明确,无需探索或推测,不可随意武断或杜撰。

朱瞻基评价朱元璋

朱瞻基是评价朱元璋是千古一帝,明君。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原名朱重八、朱兴宗。出生于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太平乡孤庄村 。明朝开国皇帝(1368年—1398年位), 年号“洪武”。

明宣宗朱瞻基(1398年3月16日 -1435年1月31日),号长春真人 ,明成祖朱棣之孙,明仁宗朱高炽长子,明朝第五位皇帝(1425年5月29日-1435年1月31日在位)、书画家,年号“宣德”。

明朝评价最高的皇帝是谁

明朝历史上共有十六位皇帝。其中,最为出名的莫过于开国皇帝朱元璋和被称为“永乐大帝”的朱棣。但被后人评价最高的,却不是这两位。而是明朝的第九位皇帝,明孝宗朱祐樘。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明宪宗去世,皇太子朱祐樘继位。此时的大明江山,朝政混乱,国力日渐衰弱。朱祐樘继位后,勤于政事,不仅早朝每天必到,而且重开了午朝,使得大臣有更多的机会协助皇帝办理政务。同时,他又重开了经筵侍讲,提倡直言进谏,向群臣咨询治国之道。朱祐樘还开辟了文华殿议政,其作用是在早朝与午朝之余的时间,与内阁共同切磋治国之道,商议政事。在朱祐樘的励精图治下,大明王朝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百姓富裕、生活安居乐业。这段时期,被历史上称之为“弘治中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