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导航:
- 祖逖北伐解释
- 祖逖和刘琨谁厉害
- 东晋朝猛将
- 厉兵秣马枕戈待旦小故事
- 祖逖为什么把刘琨踢醒
- 闻鸡起舞的历史人物是谁
翻译:
从前,范阳有一个叫祖逖的人,年轻时就胸怀大志,曾与刘琨一起担任司州的主簿,与刘琨同睡一处,半夜时听到鸡鸣,他踢醒刘琨,说:“这不是令人厌恶的声音。”就与刘琨一起起床舞剑。 等到渡江的时候,左丞相司马睿让他担任军事顾问。
祖逖住在京口,聚集起骁勇强健的壮士,对司马睿说:“晋朝的变乱,不是因为君主无道而使臣下怨恨叛乱,而是皇亲宗室之间争夺权力,自相残杀,于是让戎狄趁虚而入,祸害遍及中原。现在晋朝沦陷区的人民已遭到残害,人人想着奋起反抗,大王您如果能够任命将领,派出军队,使像我祖逖这样的人统领军队来光复中原,各地的英雄豪杰,一定会有听到消息就起来响应的人!”
司马睿向来没有北伐的志向,就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仅仅拨给他千人的口粮,三千匹布,不供给铠甲武器,让祖逖自己想办法招募士兵。
祖逖带领自己私家的军队共一百多户人家渡过长江,在江中敲打着船桨说:“祖逖如果不能驱赶戎狄肃清中原而再渡江南,就像大江一样有去无回!”于是驻扎在淮阴,起炉炼铁,铸造兵器,又招募了二千多人然后继续前进。
祖逖北伐,指的是东晋初年由祖逖领导的北伐。祖逖曾一度收复黄河以南大片土地,但及后因朝廷内乱,祖逖受东晋皇帝司马睿猜疑,忧愤而死。祖逖死后,收复的地区又相继失去。祖逖亦是一位极受人民爱戴的将领。
祖逖和刘琨谁厉害祖逖厉害。
虽然刘琨是西晋杰出的政治家,但是在历史上没有祖逖更出名。
祖逖不仅是个性突出的乱世豪杰,更是取得北伐功绩的爱国将军。
祖逖在建武元年领兵北伐,收复黄河以南大片领土,死后被追封为车骑将军。
祖逖厉害。
二人功绩对比:
1 在八王之乱洛阳沦丧后,祖逖带着家族南下,归附司马睿避祸。为了收复故地,祖逖自己拉起一支队伍,北上作战。他的军队里面,核心层都是自己的宗族兄弟,还有归附自己的部曲旧众。
通过联系北方坞堡地主,祖逖的势力发展到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地步。正好,北方大乱,祖逖的军事行动取得巨大成功,一路北上,收复了河南地界。他不光军事上出色,治政方面也是优秀过人。在他的治下,百姓至少有了生产的机会,不至于饿死。
赵汉方面的名将石勒,就因为祖逖的作用,迟迟不敢南下。双方互相示好,约定不侵犯边界。就这样,饱受战乱侵害的河南人民,终于有了喘息的机会。
可惜的是收复河南的胜利果实被人窃取,祖逖由于伤病于公元321年去世。
2 刘琨是一个比较擅长安抚和招揽人才,但是在人才的具体使用和定位上有一定的缺陷,他经常不能够把一些专业的人才运用和放置在专业的岗位上,并且任人唯亲。最后所治理的并州最终功亏一篑,本人也被杀。
综上所述,祖逖是收复失地的民族英雄;刘琨是治理一地的有缺陷的内政官员,当然是祖逖厉害了。
祖逖厉害
他成名比刘琨要晚,在晋朝衣冠南渡后,祖逖组织民兵开始报效朝廷,获得东晋的许可后,祖逖开始北伐,并且收复了很多地方。其一生最大的对手是石勒,这个石勒也就是打败刘琨的北方枭雄。
只可惜祖逖有匡扶中原的能力,却遇到毫无头脑的皇帝。东晋皇帝后来忌惮祖逖北伐成功,最后功高盖主。就让他停止北伐。最后祖逖抑郁而终。
那肯定祖狄呀,古代人谁更有才华就看谁在历史上留下的笔墨多不多。一个人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那这个肯定比其他人有才华。
祖逖
一南一北。刘琨是中山魏昌人,祖逖是范阳遒人,用今天的话说,他们一个是定州人,一个是涞水人。在生命最为辉煌的后期,他们亦是一南一北,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但这个时候时空调换了,刘琨在北,在并州,在幽州;祖逖在南,在徐州,在豫州。他们是朋友,相互激赏,彼此惦念,在黑暗时代他们能够照亮人心。同为季世英雄,祖逖的成名要晚于刘琨。祖逖生于公元266年,大刘琨5岁,
东晋朝猛将东晋(317年—420年),是由西晋皇族司马睿南迁后建立起来的王朝,与北方的五胡十六国并存,这一历史时期又称东晋十六国。东晋朝是王、谢、庾、桓家四大势力平衡下的产物,东晋时期先后有祖逖、庾亮、殷浩、桓温、谢安、刘裕等人率军北伐,在东晋的内部,早期有王敦之乱、苏峻之乱,后期又有孙恩、卢循之乱、桓玄之乱等,最终刘裕统一内部,发动北伐,废除晋恭帝,建立刘宋,东晋灭亡,中国历史也进入南北朝时期
一、谢玄
谢玄(343年—388年),字幼度,出身于陈郡谢氏,豫州刺史谢奕之子、太傅谢安之侄,谢玄早年为大司马桓温部将,为抵御前秦袭扰,谢安推荐谢玄为建武将军、兖州刺史,领广陵相,监江北诸军事。谢玄在任上,组建了北府兵。公元383年,苻坚率军南下攻晋,号称百万大军,谢玄率领八万北府兵在肥水之战击败前秦军队的进攻,随后谢玄乘势率军北伐,收回黄河以南故土,后在会稽病逝,终年四十六岁,谥号献武。
主要成就:组建北府兵,淝水之战大破前秦,北伐中原。
二、陶侃
陶侃(259年—334年),字士行,陶侃出身贫寒,初任县吏,后为刘弘部将,陶侃率军平定杜弢、张昌起义、陈敏之乱,被任命为荆州刺史,王敦忌妒陶侃的功劳,将他降为广州刺史、平越中郎将,后陶侃又被推举为盟主,率军平定苏峻、祖约之乱,陶侃官至侍中、太尉、荆江二州刺史、都督八州诸军事,封长沙郡公,死后获赠大司马,谥号桓。
主要成就:平定杜弢、张昌起义、陈敏之乱、苏峻之乱。
三、祖逖
祖逖(266年—321年),字士稚,祖逖出身于范阳祖氏,是北方的大族,八王之乱爆发后,祖逖先后效力于诸王。永嘉之乱时,祖逖率亲党南下避乱,被琅琊王司马睿任命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率部北伐。祖逖所部军纪严明,得到各地人民的响应,数年间收复黄河以南大片土地,使得石勒不敢南侵,进封镇西将军。但朝廷却因他势力强盛,对他非常忌惮,还派戴渊相牵制,不久祖逖忧愤而死。
主要成就:率部北伐,收复河南。
四、王镇恶
王镇恶(373年—418年),前秦丞相王猛之孙,前秦败亡后,王镇恶随从叔父王曜归顺东晋,初为临澧县县令,后为刘裕部将,跟随刘裕南征北战,击杀荆州刺史刘毅,平定江陵,被封为汉寿县子,后又率军消灭荆州刺史司马休之,被封为游击将军。刘裕北伐后秦时,王镇恶和檀道济为前锋,攻克洛阳、潼关和长安,灭亡后秦。王镇恶以征虏将军、冯翊太守,辅佐刘裕次子刘义真镇守长安,但被刘裕猜忌,最终王镇恶被沈田子在傅弘之营中杀害,死后追赠左将军、青州刺史、龙阳县侯,谥号为壮,配享宋武帝庙庭。
主要成就:夺荆州、取长安,助刘裕平定叛乱,灭亡后秦。
五、刘牢之
刘牢之(?—402年),字道坚,雁门太守刘羲之孙,征虏将军刘建之子,最初应谢玄之募入北府兵,为其参军,淝水之战时,刘牢之率五千精兵在洛涧大破梁成,在苻坚败后率军攻陷谯郡,因功晋升龙骧将军、彭城内史,赐封武冈县男。后奉命救援苻丕,为慕容垂所败被召回,此后又平定了多处叛乱。王恭第二次起兵时,刘牢之答应司马元显而背叛王恭,在其死后接管兖、青、冀、幽、并、徐、扬七州及晋陵军务。刘牢之又率军平定孙恩起义,后率军讨伐桓玄,听从何穆建议再次倒戈,致使司马元显被杀,桓玄掌权后刘牢之被削夺兵权,拜征东将军、会稽太守,刘牢之在部下离散,误以为其子被害的情况下,自缢而死。
主要成就:夜袭洛涧,平定孙恩起义。
六、桓温
桓温(312年—373年),字元子,出身谯国桓氏,东汉名儒桓荣之后,宣城内史桓彝长子。桓温是晋明帝的驸马,娶南康长公主为妻,桓温任荆州刺史后,率军消灭占踞巴蜀的成汉政权,后独揽朝政十余年,又三次出兵北伐,一伐前秦、二伐姚襄、三伐前燕,桓温废立皇帝,有意夺取帝位,终因第三次北伐失败而令声望受损,受制于朝中王谢势力而未能如愿,死后谥号宣武。其子桓玄建立桓楚后,追尊为宣武皇帝。
主要成就:收复蜀地,三次北伐。
七、温峤
温峤(288年—329年),字泰真,出身太原温氏,曹魏名臣温恢的曾孙,西晋司徒温羡之侄。初授司隶校尉都官从事,后任刘琨的参军,拜司空府左长史。西晋灭亡后,温峤南下拥戴晋元帝即位,拜散骑常侍。迁太子中庶子,辅佐东宫,与太子(晋明帝)结为布衣之交。温峤曾任江州太守,参与平定王敦、苏峻的叛乱,因功被封为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散骑常侍,封始安郡公,死后赠侍中、大将军,谥号忠武。
主要成就:平定王敦之乱、平定苏峻之乱。
八、朱序
朱序(?—393年),字次伦,益州刺史朱焘之子,朱序率军平定司马勋之乱,升任为征虏将军,赐封爵位为襄平子,后又率军大败前燕将领傅末波,平定钱弘等人的叛乱,朱序镇守襄阳,前秦军队攻克襄阳后,朱序诈降。淝水之战中,朱序暗助晋军,大败前秦军队,朱序也投归东晋,后任监扬州、豫州五郡军事,豫州刺史,屯兵洛阳,朱序又击退叛晋的丁零首领翟辽,大败西燕皇帝慕容永,死后追赠左将军、散骑常侍。
主要成就:平定司马勋、钱弘等人的叛乱,淝水之战中,帮助东晋大败前秦;多次击退翟辽、大败西燕皇帝慕容永。
九、朱龄石
朱龄石(379年—418年),字伯儿,建威将军朱腾之孙、中书侍郎朱超石之兄,家族世代担任将帅,朱龄石初任殿中将军,跟随桓修,刘裕消灭桓玄后,朱龄石成为刘裕的部将,跟随刘裕平定卢循之乱,后朱龄石率军攻灭蜀地的谯纵,被封丰城县侯,胡夏皇帝赫连勃勃率军南下时,东晋防线全线崩溃,朱龄石因水道被断遭擒,押解至长安被杀。
主要成就:攻灭谯蜀。
十、沈田子
沈田子(383—418年),字敬光,沈田子父亲沈穆夫,因参与孙恩之乱被杀,祖父和叔父都被处死,因弟弟沈林子向刘裕陈情,得以幸免,沈田子跟随刘裕北征南燕、平定刘毅和司马休之、北伐后秦,立下不少战功,后秦灭亡后,刘裕次子刘义真镇守长安,王镇恶、沈田子、傅弘之等协助,沈田子因擅杀王镇恶,坐罪被处死。
主要成就:击破南燕,平定岭南,大败后秦。
厉兵秣马枕戈待旦小故事厉兵秣马的故事:
春秋时期,秦国派杞子、逢孙、杨孙三人领军驻守郑国,却美其名曰为:帮助郑国守卫其国都。公元628年,杞子秘密报告秦穆公,说他已“掌其北门之管”,即掌握了郑国国都北门的钥匙,如果秦国进攻郑国,他将做秦国内应,协助秦国攻郑。
秦穆公接到杞子的密报后,觉得机不可失,顾不得听取大夫蹇叔的劝阻,便立即派孟明、西乞术、白乙丙三位率兵进攻郑国。
蹇叔的儿子也随部队出征,蹇叔哭泣着对自己的儿子说:“你们一定会在淆这个地方遭军队抵御,到时我来帮你收尸。”
厉兵秣马的故事
秦军经过长途跋涉后,终于来到离郑国不远的淆国,刚好被郑国在这里做生意的商人弦高碰到。弦高一面派人向郑穆公报告,一面到秦军中慌称自己是代表郑国前来慰问秦军的。弦高说:“我们君王知道你们要来,特派我送来一批牲畜来犒劳你们。”
弦高的这一举动,引起了袭郑秦军的怀疑。秦国将领怀疑郑国已做好了作战的准备,所以对继续进军犹豫不决。
郑穆公接到了弦高的密报后,急忙派人到都城的北门查看,果然看见杞子的军队“束载、厉兵、秣马矣”,即人人扎束停当,兵器磨得雪亮,马喂得饱饱的,完全处于一种作为内应的作战状态。对此,郑穆公派皇子向杞子说:“很抱歉,恕未能好好款待各位。你们的孟明就要来了,你们跟他走吧!”
杞子等人见事情已经败露,便分别逃往齐国和宋国去了。孟明得知此消息后,也不情愿地下令撤军。
成语“厉兵秣马”便来自于典故中“束载、厉兵、秣马矣”。
枕戈待旦
【拼音】
zhěn gē dài dàn
【含义】
枕:头枕着;戈:兵器。枕着兵器等待天亮。形容时刻准备作战。
【用法】
用于褒义。
【示例】
鲁迅《伪自由书·文人无文》:“说是‘枕戈待旦’的,到夜还没有动身;说是‘誓死抵抗’的,看见一百多个敌兵就逃走了。”
【出处】
《晋书·刘琨传》:“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
【近义词】
① 严阵以待 ② 秣马厉兵 ③ 枕戈寝甲 ④ 枕戈汗马
【反义词】
① 高枕无忧 ② 卖剑买牛 ③ 解甲归田
【故事】
西晋人祖逖和刘琨,都是性格开朗、仗义好侠的志士。年轻时不但文章写得好,而且都喜欢练武健身,决心报效祖国。
当时,晋朝表面上还管辖着中原大地,但实际上已是内忧外患,风雨飘摇了。祖逖和刘琨一谈起国家局势,总是慷慨万分,常常聊到深夜。
祖逖又和刘琨谈得十分兴奋,刘琨不知什么时候睡着了,祖逖却久久沉浸在谈话的兴奋之中,不能入睡。
“喔,喔,喔--”荒原上的雄鸡叫了起来,祖逖一跃而起,踢醒了刘琨:“听,这雄鸡啼鸣多么振奋人心呀,快起来练剑吧!”
于是,两人操起剑来,在高坡上对舞。从此,他俩每天清早听到头一声鸣叫,一定来到荒原上抖擞神练起剑来。
刘琨被祖逖的爱国热情深深感动,决心献身于祖。一次他给家人的信中写道:“在国家危难时刻,我经常‘枕戈待旦’(枕着兵器睡觉一直到天明),立志报国,常担心落在祖逖后边,不想他到底走到我的前头了!……”
"厉兵秣马枕戈待旦"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准备战斗,随时待命。以下是一个与此成语相关的小故事:
在古代,有一个国家的国王非常重视军事训练和备战。他经常告诫士兵们要时刻保持警惕,随时准备战斗。为了让士兵们更好地理解这个道理,他命令所有士兵在每晚睡觉前都要枕着自己的战斧入睡,以便随时待命。
有一天晚上,这个国家突然遭到了敌人的袭击。士兵们听到了警报,立刻起床拿起自己的战斧,迅速集合并奋勇作战。由于他们平时严格训练,加上随时待命的状态,最终成功地击退了敌人的进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在平时严格训练、随时待命的状态下,才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反应并取得胜利。
曾与刘琨一起担任司州的主簿,与刘琨在同一个寝室睡觉时,半夜时听到鸡鸣,他踢醒刘琨,说:“这并不是不祥之兆。”于是起床舞剑,该段出自《祖逖闻鸡起舞》,原文如下:
祖逖,东晋人也,有大志,常欲光复中原。后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同寝。中夜闻荒鸡鸣,祖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庭中。后渡江,募士铸兵,欲扫清中原。
译文:
祖逖是东晋人,他年轻时就胸怀大志,常常希望能够收复中原失地。后来他与刘琨一起担任司州的主簿,两人交情很好,常常共被而眠。夜半时听到鸡鸣,祖逖踢醒刘琨,说:“这不是令人厌恶的声音。”于是起床练剑。渡江以后,他招募勇士,铸造兵器,打算将胡人逐出中原。
祖逖与刘琨的故事为:闻鸡起舞
祖逖和幼时的好祖逖与刘琨的故事为:闻鸡起舞
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同担任司州主簿。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你听见鸡叫了吗?”
刘琨说:“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祖逖说:“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征北中郎将,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闻鸡起舞的历史人物是谁闻鸡起舞的人物分别是祖逖与刘琨这对好友,在半夜一听到鸡鸣,就披衣起床,刻苦拔剑练武。年轻时的付出,也让二人有所收获,祖逖官拜奋威将军、豫州刺史,收复黄河以南大片领土;刘琨累迁并州刺史,封广武侯,后拜司空、大将军、都督并冀幽诸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