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名将高仙芝被唐玄宗处死缘由

其实历史除了课本上的一些重要人物和事件,还有很多有趣的历史故事和历史小知识是鲜为人知,所以接下来小编就为广大喜爱历史的小伙伴们讲讲关于唐朝名将高仙芝被唐玄宗处死缘由。

唐朝名将高仙芝被唐玄宗处死缘由

在唐朝的时候有一位名叫高仙芝的战将备受瞩目。他率领将士们勇敢地与境外敌人作战,展现出了非凡的英勇,深受将士们的敬佩。然而,即使是这样一位英勇的战将,也无法抵挡小人的陷害。再加上当时的皇帝唐玄宗醉心于享乐,这直接导致了高仙芝的仕途被埋葬。

这个事件可以追溯到天宝时期,在这个时代,唐朝达到了全盛时期。无论是皇宫内还是地方,都是历史上被称作一片繁荣昌盛的盛世景象。正是由于这样的繁荣景象,唐玄宗原本就对政事不太感兴趣的性格放任自流,并将国家大权交给了李林甫和杨国忠这两位卖国贼。作为国家的统治者,玄宗每天都沉溺于歌舞之中,忽略了政治环境逐渐腐败的问题。

李林甫和杨国忠对唐朝的破坏是显而易见的。他们贪污受贿,滥用职权,甚至不顾国家利益与外敌勾结,严重危害了国家稳定。然而,由于玄宗对政务的冷淡态度,以及这两个卖国贼的谄媚奉承,他们竟然得以继续掌握重要职位。

正义的人们不得不站出来维护国家和民众的利益。高仙芝被贬职后,尽管身处困境,但他并没有放弃追求正义的信念。他坚守底线,对抗腐败,在底层默默地为民众申冤。他们将高仙芝视为民间英雄,他们看到了对国家的忠诚和追求正义的勇气。

然而由于唐玄宗的昏聩,高仙芝最终未能得到恢复公正的机会。他一生中都没有摆脱流亡和囚禁的厄运,被迫默默地忍受这残酷的命运。他用自己的经历告诉世人,即使是一个有功勋的将领,也有可能因为时代的错乱而遭受不公。

这个故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示。一个国家的命运和繁荣并不仅仅取决于皇帝和显贵们,更需要平民百姓的参与和掌舵。唐朝的盛世景象只是表面的繁荣,而国家的实力和政治环境是决定长远发展的关键。政治腐败不仅会消耗国家的资源,还会削弱统治者的权威和威信。

高仙芝的悲剧是一个警示,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警惕,避免重蹈覆辙。只有通过廉洁治国和善治,才能确保一个国家长治久安,实现民众的幸福与繁荣。唐朝的历史也提醒我们,不论一个人多么英勇,多么功勋卓著,如果时局不济,可能也无法逃脱命运的捉弄。

这样的情景,让本来就不太爱打理政事的唐玄宗更是放开了朝堂事情,并且是把这样的大权交给了两个卖国贼李林甫跟杨国忠。而身为一国之君的玄宗,每天把自己放荡在歌舞之中,唐朝的政治环境开始变得腐败不堪。

在天宝十四年的时候,镇守边疆的安禄山,借着要讨伐朝堂上的那个奸人杨国忠,起兵十五万准备反唐朝。当时,安禄山是从北京城西南地域起兵的,一路南下,攻占路线就是洛阳,然后到达长安。

对于这样的战争,在中原地方由于是盛世,基本没有见过这样的阵势,在经过的一些县城里边是根本没有几个士兵可以利用上战场的。

对于突如其来的战事,更是没有一点准备。像当时县城里的那些官员,听说这伙叛军快要到来,不是丢下城池自己逃跑,就是开着城门让叛军直接进城。

这样就让当时的安禄山士兵们,基本上没有受到什么抵抗就占领了那个时期黄河以北的很大一部分唐疆土。这下可让唐玄宗有点惊慌,正好当时有安西节度使回京城朝见皇帝,这人就是封常清,而此人就是高仙芝大将军一手提拔出来的。皇帝老儿让他到洛阳招募士兵准备迎战安禄山。

与此同时,惊弓上的唐玄宗,开始部署防御,让当时老将郭子仪成为朔方节度使,还把王承业搞成太原尹,再让张介然带兵成为河南节度使,当时的程千里为潞州长史。在这样的安排下,玄宗让李琬任统军大首领,而把高仙芝任命为副职,全全领导前边提到的那几个地方的士兵和将领。这都不算,还出钱招募了很多关辅新兵,这个一共有五万多将士。

作为副统帅的高仙芝带领着这些士兵,从长安城出发,当时唐玄宗可是亲自为李琬跟高仙芝送行,同时让边令诚当监军领导。值得提及的是,这个边令诚是唐玄宗身边的一个大宦官,在安禄山这次战场中,他的角色主要是充当了奸人,陷害像高仙芝这样的将军。

当时高仙芝的部队进驻了现在河南三门峡市附近,在安禄山率领他的将士们渡过黄河。那个时候,由于安的士兵们常年在边疆跟外敌交手,已经算沙场上的老将,所以进攻的地方沦陷为他的地盘。

虽然大将军封常清很会用兵,但是召回来的士兵都是一些市井人员,跟这些个久经沙场的老将根本没法比较,所以他的部队还是兵败,安禄山顺利的攻下了洛阳。而封常清只能带着残兵退守到高仙芝地盘陕郡。

而此时这个地方的县太爷早就跑的没有影踪,城内的官员和百姓们也多数逃散。封常清看到这样的情况跟高仙芝提出了建议,他说经过几日跟叛军的较量,发现这股将士特别厉害,再看看潼关并没有士兵防守。这个时候要是这些叛军攻破了潼关,那么长安城就处于危险境地了,这样还不如先把士兵们带到潼关跟叛军们进行打击。

从当时的兵力情况看,这个未尝不是个好办法,作为副统帅的高仙芝听从了封常清的建议,然后打开了太原储仓,把内部的吃食全部分给了将士们,剩余的用火烧之,向潼关方向起兵。在去的途中让叛军追上,开战就失利,最后退到了目的地,高仙芝开始整顿队伍,积极防守,努力抵抗击退敌军,这才让士兵们的士气慢慢恢复。

安禄山看着这一时无法攻打下来,也就先退回到了陕郡。而安禄山当时留在洛阳就是准备在那里让自己当皇帝的,这样才没有尽全力去攻打。还有就是高仙芝和封常清因为能及时退到潼关,积极防守,全力反击,这才让当时的士兵跟百姓稍微有点安静。

而高仙芝就地提拔封常清外巡监左右厢诸军,积极配合自己战斗。在高仙芝军队向东起兵期间,那个大宦官边令诚多次阻挠高仙芝的建议,但是高将军不听从他的安排,这让这个平日里享福的边令诚狠记于心。

等到高仙芝退守到潼关的时候,这个宦官边令诚就进入朝堂,向昏君唐玄宗说高仙芝和封常清如何不抵抗敌军,内容更是添了不少醋味。甚至说他们两个还偷偷把士兵们的吃食和赏赐据为己有。玄宗皇帝听完后,脸色大怒,就下令让边令诚带兵去咔嚓了高仙芝跟封常清。

这个狗宦官再次到潼关,先是让人把封常清叫到身边,宣读了皇帝老儿的诏书,然后将其砍头。等高仙芝回到住地后,边令诚硬是带了一百多士兵,对高仙芝说皇帝老儿赐他死罪。

高仙芝解释到,虽然自己退兵到潼关是有罪,但是也不至于让自己成为死罪吧,还有就是说自己扣下了士兵们的军粮和赏赐,这更是污蔑,这里士兵都是可以证明的,身后将士们大喊冤枉。

可以说,唐朝名将高仙芝的死亡在安史之乱爆发后是注定的,其尽管非常有能力,但是当时的环境下他一人难以力挽狂澜。

在本文中,我们已经介绍了唐朝名将高仙芝被唐玄宗处死缘由的相关内容。如果你想要钻研更多的历史相关内容,我们推荐你关注论剑历史网。在上面你可以找到详尽的历史知识和有趣的历史故事,让你更好地理解过去,开阔视野,以及深化你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